《肌肉的活动》
关于幼儿园的大肌肉运动教案
关于幼儿园的大肌肉运动教案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肌肉运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肌肉运动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能素质,提高协调性和平衡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大肌肉运动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儿童进行大肌肉运动训练。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积极参与大肌肉运动活动;-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能力。
2. 教学内容大肌肉运动包括跑步、跳跃、爬行、投掷等活动,本教案将以跑步和跳跃为主要内容进行训练。
3. 教学方法- 视频示范:播放相关运动训练视频,让幼儿观看并学习姿势和动作要领。
- 游戏引导: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大肌肉运动活动。
- 单独指导:针对个别幼儿的运动技巧不足或特殊需求,进行单独指导和辅导。
4.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 运动操: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运动操,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 身体放松:通过按摩、拉伸等方式放松幼儿的身体。
(2)跑步训练-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或室内空间,标定跑步的起点和终点。
- 引导幼儿正确的站姿和动作,教授正确的跑步技巧。
- 设置跑步游戏,例如追逐赛、接力赛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跳跃训练- 在跳跃活动区域铺设合适的垫子或软质地垫,营造安全的环境。
-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起跳姿势和着地方式。
- 设置跳跃游戏,例如踢毽子、跳远等,激发幼儿的乐趣和合作意识。
(4)冷却活动- 逐渐减少活动强度,引导幼儿进行冷却活动,如舒展放松活动。
-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交流,总结今天的运动训练内容。
5.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运动的姿势和动作,及时纠正错误,肯定正确的表现。
- 针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进步情况,进行个别评价和记录。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大肌肉运动训练时,要确保幼儿的安全,设置合适的训练场地和设备。
- 给予幼儿鼓励和赞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观察记录表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观察记录表3-6岁儿童小肌肉动作发展规律小肌肉动作主要是儿童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灵巧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主要体现的是手部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一)儿童小肌肉动作发展的三个阶段:1. 简单控制阶段:如撕软纸、揉压软泥;组合或拆分大雪花片,管拼插、把积木等玩具收进筐子里,推小车,捡拾树叶,树枝等。
2. 较准确的操作物品阶段:如用模具压纸片、拧瓶盖、能剪纸,剥鸡蛋、捣花生,串小珠子,能撕下双面胶,能多种方式使用沙池工具等。
3. 精准控制灵活协调:如三指握姿画爱心、写数字,用筷子夹起物品,两只手配合沿线剪出圆形、拉拉链、扣扣子、系鞋带、编辫子等(二).小肌肉动作发展目标:1.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小肌肉群3-4岁:1).能用笔涂涂画画。
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4-5岁: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5-6岁: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2.『国际视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目标内容:中国香港《儿童发展范畴表现指标》小肌肉的活动协调力:能掌握手部的操作能力;能掌握手眼协调能力;能掌握小肌肉操作技巧;能表现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英国《EYFS早期学习与发展目标》身体发育:安全使用工具、物体、建筑和可塑性的材料,并逐渐加强控制性。
南非《早期儿童发展服务纲要指南》儿童身体的发展:当儿童有机会玩建构游戏、书写、绘画、翻书、平衡等动作练习时,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小肌肉控制能力。
(三).3-6岁儿童小肌肉动作发展支持策略:1.重视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眼睛能够给帮助儿童更精准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是儿童在不需要看着自己的手的情况下使用手做事情的能力。
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
56
(一)肌丝收缩的滑行学说
肌肉收缩时肌肉缩短,不是肌 丝的缩短而是肌小节的缩短。 肌肉收缩时,从Z线伸出的细 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暗 带中央滑行而使肌小节缩短
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54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3
①粗肌丝头部的横 桥能与细肌丝上的 结合位点可逆性结 合;
②静息时,细肌丝 的肌钙蛋白对原肌 球蛋白有抑制作用; ③原肌球蛋白对肌 动蛋白上结合位点 有覆盖作用。
55
二、肌肉的收缩机制
(一)肌肉收缩的 滑行理论 (二)肌肉收缩的 过程
② Na离子通道激活,失活和K离子通道的开放。
Action Potential:
刺激后,膜对Na+通透 ↓ 膜内外Na+势能贮备 ↓ Na+经通道易化扩散 ↓ 扩散的Na+抵消膜内 负电位,形成正电位 ↓ 直至正电位增加到足以对抗由 浓度差所致的Na+内流
∴ AP的超射值等于Na+平衡电位(+50~+70mV)
45
3、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的特点 (1)化学传递 递质为乙酰胆碱 (2)兴奋传递是1对1 (3)单向性传递 (4)时间延搁, (0.5—1.0ms) (5)高敏感性 易受化学和其它环境因素影响
46
二、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肌肉是由肌腹、肌腱、血管和 神经构成。肌腹是肌肉中部 的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纤维 构成。每条肌纤维的外面均 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称肌 内膜。由 100-150条肌纤维 集合在一起形成肌束,外面 包有肌束膜。由若干肌束组 成整块肌腹,外面包有肌外 膜。
35
36
一、肌肉的神经 支配 (一)运动单位 1、定义:一个运 动神经元连同 它的全部神经 末梢所支配的 肌纤维,从功 能上看是一个 肌肉活动的基 本功能单位, 称为运动单位。
幼儿园教案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
幼儿园教案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幼儿园教案: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导言:幼儿期是孩子们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来说,大肌肉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还对他们的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种适合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及相应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跑步游戏跑步游戏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运动形式,能够锻炼幼儿的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
通过跑步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是一个跑步游戏的教案:教案名称:快乐飞奔教学目标:1. 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开阔的活动场地。
2. 标记好的起点和终点。
3. 运动场上的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1. 组织幼儿站在起点线上,教师示范跑步的姿势和动作。
2. 一声响起,幼儿开始奔跑,尽可能快速地跑向终点。
3. 教师鼓励幼儿跑得更快,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4. 到达终点后,幼儿可以自由活动,展示喜悦和成功的表情。
教学延伸活动:1. 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加强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2. 时间挑战:记录每个幼儿跑步所用的时间,鼓励他们互相挑战,提高个人成绩。
二、球类运动球类运动是培养幼儿协调性和灵敏性的好方法。
通过投掷、接球等运动,幼儿不仅可以锻炼大肌肉群,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以下是一个适合幼儿的球类运动教案:教案名称:小球接力教学目标:1.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多个小球。
2. 定好的跑道和终点。
教学过程: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站在起点,教师手持一球站在终点。
2. 一声令下,第一个幼儿开始跑向终点,同时教师也开始投掷球。
3. 幼儿跑到终点后,必须接到教师投掷过来的球后,才能继续传递球给下一位幼儿。
4. 教师鼓励幼儿们快速行动,完成接球和传递的任务。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
合成并可迅速分解被直接利用的一 种自由存在 的化学能形式。 ATP的组成:一个大分子的腺苷和三 个磷酸根 在ATP分子结构中的三个磷酸根之间 的结合键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 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都直接 来源于ATP
(一)ATP的分解——放能
ATP酶
ATP
ADP+Pi+能
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 胞内ATP分解释放出的 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 力来做功,以实现化学 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耐力训练是 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最 有效的措施。 改善血脂异常:耐力运动可促使血浆 甘油三酯降解,增加血浆高密度脂蛋 白(HDL)含量(HDL可防止动脉粥样 硬化) 减少体脂积累 :坚持长期运动可以提 高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水解,加速 自由脂肪酸氧化供能,而减少体脂积 累。
(2)糖和糖原
②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 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 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 志。 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 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 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 平衡。
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 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 态平衡。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 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2、糖的分解供能
(1)食物中的糖(多糖或双糖) 血液 。 消化道(单糖) 单糖被吸收进人
一部分合成肝糖原; 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 进入消 一部分被组织氧化利用; 化道, 另一部分维持血液中葡萄 使双糖 和单糖 糖的浓度。 氧化分解 分解为 食 物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活动设计与实证
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活动设计与实证大肌肉动作是幼儿运动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经过长期的训
练和发展,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
在3-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中,我
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帮助幼儿锻炼和促进他们的发展。
1.爬行游戏。
幼儿可以在一个安全的场所里进行爬行游戏,比如在瑜伽垫上或者垫
着柔软的垫子。
让幼儿自由地爬来爬去,或者通过模拟不同形态的动物爬
行方式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能够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身体
的活动。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球类运动,比如踢球、接球、投球等等。
3.跳绳。
跳绳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大肌肉,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心肺功能。
可以
在户外或者室内开展跳绳活动,让幼儿跳出自己的节奏和音乐。
4.扭秧歌。
扭秧歌是一项优秀的大肌肉动作的训练活动。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
特色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基础上跟随成人的示范进行扭秧歌的动作。
5.障碍赛跑。
在安全的场地上设置障碍物,让幼儿进行赛跑。
跑步的时候需要跳过、绕开障碍物,这能够帮助幼儿锻炼腿部肌肉。
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和锻炼中快乐成长,并且能够促进幼儿大
肌肉动作的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成人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反应和身体状态,保证他们的参与和活动的安全。
运动生理学 绪论
(二)学习运动生理学的目的任务是(1)了解人体基 本生理活动的主要规律及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 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以及在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 生理功能所产生的反应和适应性变化及其规律;(2) 掌握体育锻炼及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青 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为 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青少年业余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3)初步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科学方法和依 据人体功能变化特点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基本原理。
调节的概念及其方式 运动时通过机体体内调节机制维持稳态。调节是机体 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体内活动的适应性调整。外界环 境与运动引起人体发生适应性变化,必须由人体三种调节 机制相应调整机体的内脏器官活动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和对环境的适应。这三种调节机制分别是:神经调节、体 液调节及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三)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运动现场 测定法;(2)实验性训练法;(3)功能的测试和评定。 此外,运动生理学也采用动物为实验对象,特别是当某 些实验需要损伤机体时。
二、历史与研究现状
1.运动生理学的历史 希尔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当时出版了三部运动 生理学名著《肌肉活动》、《人类的肌肉运动-影响速度 与疲劳的因素》和《有生命的机械》。 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的40年代。生 理学家蔡翘于1940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 1957 年北京体育学院为我国首次培养出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其 后,在高等学校体育东中也先后成立了运动生理学教研室。 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臵了运动生理 学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运动生理学的科研机 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我国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及科研 工作的第二次飞跃发展时期。
幼儿教案放松肌肉运动的方法
幼儿教案放松肌肉运动的方法教案标题:幼儿放松肌肉运动的方法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学会通过放松肌肉来缓解身体紧张和疲劳。
2. 培养幼儿对身体感受的觉察和自我调节能力。
3.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准备:1. 幼儿舒适的活动空间。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幼儿喜欢的玩具或道具(如气球、羽毛等)。
4.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放松肌肉运动的示范动作。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坐在舒适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放松和安静的氛围。
2. 向幼儿解释今天的活动将教他们一些放松肌肉的方法,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
活动一:深呼吸放松1. 向幼儿示范深呼吸的动作:慢慢地吸气,让肚子鼓起来,然后慢慢地呼气,让肚子收缩。
2. 引导幼儿跟随示范进行深呼吸,可以配合柔和的音乐。
3. 提醒幼儿注意呼吸时的感觉,感受气息进出身体的变化。
活动二:肌肉放松游戏1. 让幼儿坐或躺下,放松全身。
2. 逐个引导幼儿放松不同部位的肌肉,例如:闭上眼睛,放松面部肌肉;放松手臂,让手臂变得像面团一样软;放松腿部,让腿部变得像棉花一样轻松。
3. 可以使用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肌肉放松的示范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模仿。
活动三:放松肌肉游戏1. 使用幼儿喜欢的玩具或道具,例如气球、羽毛等。
2. 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动作和玩具来放松肌肉,例如:轻轻地用气球按压肌肉,让肌肉感到放松;用羽毛轻轻刺激肌肉,让肌肉感到舒适。
3.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放松肌肉方法。
总结: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放松肌肉方法。
2. 强调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在紧张或疲劳时放松身体,提高身心健康。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自我调节身体状态。
拓展活动:1. 在日常活动中,随时提醒幼儿进行深呼吸放松。
2. 在户外环境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大自然来放松肌肉,例如:欣赏树叶摇曳的美景、听听鸟儿的歌唱等。
3.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放松肌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口腔医学美学
口腔医学美学(一.1.学习口腔医学美学课程注重的是什么?(目的性)“口腔医学美学课”注重的是提高综合素质:目前我校把“口腔医学美学课”定为综合素质课。
该课程不像一般专业课,有较强的技能培训,有大量的专业知识传授。
每学期给新开课的班级上课时,都会告戒学生,“口腔医学美学”课程可能不会教给你一项专门的技术,那些专门技术是各专业课讲授和训练的内容。
“口腔医学美学”所传授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看待某些专业问题的新的立场和处理某些专业问题的新的方法,而非专业技能。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医学美学”应是人们站在医学的角度,从医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人体美、人的美感和美的创造的一门科学。
作为医生,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为了提高医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临床医疗质量,推动医学理论和实践不断的向前发展,不仅需要医学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美学原理和医学美学知识,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本专业的医疗实践中去,这是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所必不可少的。
2.医学美学的学科位置?学科性质?学科范围?我们认为:医学美学应是美学的分支学科,可纳入医学人文科学的学科群中;医学美学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以美学规律指导医疗实践上,其基本原理可成为各医学分支学科的共同基础。
(二.1.审美心理建构由哪四要素构成?感知、想象、情感、理解2.儒家八目是哪些?《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 简述美的四种形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三.1.常用口腔颜面部美容外科方法?2.面部衰老的原因及常用的治疗方法?面部衰老的原因:(1)增龄性变化(真皮胶原质、透明质酸等的减少)(2)肌肉的活动(3)地心引力(4)外界损伤常用的治疗方法:3.目前面部年轻化手术趋势?(1)多手术联合:除皱手术联合眼睑成型术、眼袋矫正术、隆颏手术等(2)多治疗联合:除皱手术联合换肤治疗(如激光除皱、化学剥脱、光子嫩肤等)(3)朝微创化手术发展:BOTOX注射、小切口除皱及埋线悬吊等(4)其它治疗的介入(如超声波、面部吸脂等)(四.1.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哪些?(1)牙周组织疾病(2)系统疾病的口腔表现(3)维生素缺乏(4)某些口腔黏膜病2.口气的原因有哪些?(1)口源性口臭(a)龋齿、坏死性口炎与坏疽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b)口腔干燥症(c)口腔粘膜病(d)毛舌、义齿、曲门螺杆菌(2)非口源性口臭呼吸系统因素、消化系统因素、吸烟,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血液病、糖尿病后期、维生素缺乏、中毒、精神性口臭3.牙周病的病因有哪些?(1)牙周病始动因子:牙菌斑(2)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牙石、牙面着色、食物嵌塞、合创伤、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医源性因素(3)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性激素、吸烟、有关的系统病、精神压力(五.1.牙齿的功能有哪些?咀嚼、辅助发音和语言、保持面部美观2.试述牙齿的组织学结构?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3.牙齿颜色变化有何规律?(1)同一牙齿的各部分颜色不同,中部切端偏黄,颈部受牙龈影响偏红黄色,明亮度以牙中部最大,龈端与切端相近(2)上前牙中,中切牙亮度最大,尖牙最小,侧切牙介于两则之间(3)牙齿的色泽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中年以后牙色变暗,色彩变深(4)牙色泽性别上有差别,女性较男性上颌前牙明亮,颜色较浅(5)活髓牙明亮度高于死髓牙,死髓牙偏红黄色。
幼儿园小班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教案
幼儿园小班发展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教案第一章:认识小肌肉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小肌肉的概念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肌肉的概念,让幼儿知道小肌肉是指手和脚的肌肉。
讲解小肌肉的作用,让幼儿明白小肌肉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多事情,如写字、画画、抓握物品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和认识手和脚的肌肉。
组织幼儿进行小肌肉活动,如抓握小玩具、用手指画画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小肌肉的作用。
第二章:动手做小游戏2.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动手做小游戏,锻炼和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小游戏,如抓握游戏、拼图游戏、折纸游戏等,让幼儿动手操作,锻炼小肌肉。
2.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小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锻炼小肌肉。
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的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小肌肉的重要性。
第三章:小肌肉活动区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在专门的小肌肉活动区中,自主选择活动,进一步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3.2 教学内容:设置小肌肉活动区,准备各种适合幼儿的小肌肉活动材料和玩具。
3.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到小肌肉活动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如拼图、折纸、抓握玩具等。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第四章:小肌肉运动比赛4.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小肌肉运动比赛,进一步锻炼和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4.2 教学内容:组织小肌肉运动比赛,如抓握比赛、拼图比赛、手指操比赛等。
4.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肌肉运动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锻炼小肌肉。
给予比赛结果的反馈和评价,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第五章:总结和展示5.1 教学目标:让幼儿总结在小肌肉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展示自己的成果。
5.2 教学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小肌肉活动的总结和展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
5.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小肌肉活动的总结,让幼儿回顾所学的内容和过程。
组织幼儿进行小肌肉活动的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进步。
肌肉的运动生理
2、失用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萎缩
2个月后肌容积将减少一半,6星期后
电镜见肌纤维变性,脂肪和纤维组织 增加,残存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减少42 %
肌力下降
绝对卧床1星期亦将使肌力减少20%
肌肉是弹性物质,在生 理限度内,肌肉在收缩 前被牵拉至适宜的长度, 则收缩时的肌力较大。 当肌肉被牵拉至静息长 度的1.2倍时,肌力最大。
例如在投掷铅球
时,必须充分屈 曲肘关节,以尽 可能牵张肱三头 肌,然后利用肱 三头肌急剧收缩 时的力量将铅球 抛出。
3、肌肉的募集。
同时投入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越多,肌力也越 大,称为肌肉的募集(recruit)。肌肉募集受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运动神经发 出的冲动强度大时,动员的运动单位就多;当 运动神经冲动的频率高时,激活的运动单位也 多。
七、决定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横断面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的横断面称为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单位生理横断面所能产生 的最大肌力称为绝对肌力。在研究离体肌肉时, 把每根垂直横切的肌纤维切面加起来,再将总 和乘以肌肉的平均厚度,就得到生理横断面。
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即肌肉 收缩前的长度。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速收缩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定义:
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 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 时肌张力大致恒定,故称等张收缩。 因为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也称动 力收缩(dynam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特点:
《肌肉》教案15篇
《肌肉》教案15篇《肌肉》教案1教学目标:1、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想知道,爱提问;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肌肉的作用,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煅炼,注重个人保健。
教学重点:识记五大肌肉名称;理解肌肉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作用。
教具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做运动,现在,让我们一起随音乐来运动一下!(放音乐《健康课》,师生一起运动!)师:你觉得他身上哪里最引人注目?(肌肉)为什么?(因为他的肌肉发达) 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肌肉发达,肌肉很美。
板书:肌肉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猜想假设(一)研究身体五大肌肉。
1、出示人体肌肉图,引导学生猜想:我们的身体有多少块肌肉?肌肉长在哪里?让学生结合图示进行猜想、交流,可以随意给肌肉命名。
2、认识身体五大肌肉。
对照《肌肉图》让学生识记五大肌肉的名称和部位。
(每块肌肉都有自己的名字,看一看,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肌肉叫什么名字?)生说,并把“肱”、“腓”等字注音点评: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3、综合练习。
通过同桌间、小组活动等各种方式说肌肉名称,找肌肉位置,巩固新知。
三、制订方案研究肌肉的作用。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体每一个部位都有肌肉,肌肉几乎占去了人体体重的40℅,那么肌肉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2、让我们来活动活动找一找答案吧。
点评:知道肌肉的作用,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煅炼,注重个人保健。
四、实施探究3、探究肌肉的作用。
师:请大家像老师这样,(示范)手心向上,握紧拳头,屈臂,伸臂,试一试,哪几块肌肉参与了活动,它们有什么变化?反复试一试。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了解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进行体育锻炼引起体内分子水平上适应性变化;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考核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核对教学状况作出检查,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课程学习的基础】本门课程需要《运动解剖学》等学科知识,也在考试范围内。
【考核的内容范围】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内分泌;氧运输系统(血液、呼吸、循环);肌肉的活动及其控制;感觉、神经整合和运动技能形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年龄、性别、环境和运动等问题。
【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
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率、学习笔记、课堂学习状态、作业、课堂提问等内容;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到课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设计等;期末考核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卷面100分,占总成绩60%。
【期末考核形式】采用笔试闭卷。
【期末考核对试题的要求】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主观性试题占55%,客观性试题占45%。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占15% ,填空题约占15%,判断题约占6%,单项选择题约占16%,多项选择题约占8%,简答题约占30%,论述题约占15%。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40:20。
【考核的具体内容】绪论知识点: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生命的基本特征考核目标:1.识记:(1)新陈代谢(2)兴奋性(3)运动生理学2.理解:(1)生命的基本特征3.运用:(1)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知识点:1.ATP及ATP稳态 2.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考核目标:1.识记:(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4)基础代谢2.理解:(1)进食混合性食物后,机体如何获取利用其中蕴含的各种能量3.运用:(1)能量代谢对急性、慢性运动的适应第二章肌肉的活动知识点:1.肌肉的微细结构及特性 2.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考核目标:1.识记:(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肌肉的收缩形式(4)肌电图2.理解:(1)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2)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3.运用:(1)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2)滑行学说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知识点: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肌梭和腱梭的结构与功能 3.牵张反射考核目标:1.识记:(1)牵张反射(2)状态反射2.理解:(1)突触与突触传递(2)脊髓、脑干、小脑、基底核与大脑各级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及其生理学机制3.运用:(1)状态反射的规律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章运动与内分泌知识点:1.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2.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考核目标:1.识记:(1)激素(2)内分泌2.理解:(1)运动时激素对体液平衡的调节(2)激素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3.运用:(1)腺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及其与运动关系第五章血液知识点: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2.血液的功能考核目标:1.识记:(1)氧解离曲线2.理解:(1)血液如何运输氧气(2)血液的调节作用(3)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3.运用:(1)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第六章呼吸知识点:1.肺通气 2.肺换气功能的评定考核目标:1.识记:(1)肺活量(2)时间肺活量(3)肺泡通气量2.理解:(1)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了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肺通气的机能指标测定意义3.运用:(1)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2)如何合理地运用憋气第七章血液循环知识点:1.血液循环在生命活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2.心泵工作的原理 3.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考核目标:1.识记:(1)心泵工作的原理(2)期前收缩、代偿间歇(3)血压2.理解:(1)器官血流量的决定因素和血液重新分配的意义(2)心血管活动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3.运用:(1)有训练的人和一般人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有何不同(2)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心输出量的(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第八章运动与免疫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与分类 2.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考核目标:1.识记:(1)免疫(2)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1)不同负荷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运用:(1)开窗期理论的应用第九章酸碱平衡知识点:1. 酸碱平衡 2.尿的生成 3.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考核目标:1.识记:(1)酸碱平衡(2)有效率过滤(3)球管平衡2.理解:(1)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2)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3.运用:(1)口服NaHCO3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2)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第十章肌肉力量知识点:1.肌肉力量及其分类 2.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 3.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考核目标:1.识记:(1)肌肉力量(2)最大肌肉力量(3)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2.理解:(1)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2)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3.运用:(1)力量的练习方法(2)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第十一章有氧工作能力与无氧耐力知识点: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2.有氧耐力的测定及其评定 3. 无氧耐力考核目标:1.识记:(1)需氧量(2)最大摄氧量(3)无氧耐力2.理解:(1)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2)发展无氧耐力的训练3.运用:(1)有氧耐力的测定及其评定(2)无氧耐力检测与评价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知识点:1.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 3.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4. 运动性疲劳5. 恢复过程考核目标:1.识记:(1)赛前状态(2)运动性疲劳(3)超量恢复2.理解:(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什么(2)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3.运用:(1)运动中如何克服“极点”迎来第二次呼吸“第二呼吸”(2)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第十三章运动与环境知识点:1.冷热环境 2.水环境与运动 3.高原环境与运动 4. 大气环境与运动 5. 生物节律考核目标:1.识记:(1)冷、热习服(2)高原习服(3)生物节律2.理解:(1)人体体温调节机制(2)人体在水环境中运动时的生理反应3.运用:(1)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2)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第十四章肥胖与体重控制知识点:1.超重、肥胖、身体成分和理想体重等基本概念 2.肥胖与运动减肥考核目标:1.识记:(1)超重(2)肥胖(3)身体成分2.理解:(1)控制体重的意义(2)体成分的估算方法有哪些3.运用:(1)运动减肥处方的制定原则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五章年龄、性别与运动知识点:1.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 2.女子和体育运动考核目标:1.识记:(1)儿童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特征(2)女子的运动能力2.理解:(1)儿童少年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2)月经周期与运动3.运用:(1)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样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关于幼儿园大肌肉运动的教案
关于幼儿园大肌肉运动的教案大肌肉运动的教案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肌肉运动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且有效的大肌肉运动活动,促进幼儿园儿童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提升。
一、活动目标:1. 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3. 促进幼儿心肺功能的发展;4. 提高幼儿对大肌肉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程度。
二、活动准备:1. 教室或操场;2. 活动器材:绳子、球、跳绳等;3. 安全措施: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预防幼儿受伤;4. 活动时间:每天15-20分钟。
三、活动内容:1. 游戏一:大步走活动描述:幼儿在操场上进行大步走的比赛,比看谁能走得更快。
老师在终点设立奖牌,第一名将获得奖牌。
活动目标:提升幼儿的步伐协调性,锻炼腿部肌肉力量。
2. 游戏二:肌肉竞速活动描述: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肌肉竞速。
比赛开始时,代表们握住一根绳子,用力拉动,看谁能快速拉到绳子的另一端。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上肢肌肉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游戏三:球的传递活动描述:幼儿依次站成一排,手里拿着一个球。
第一个幼儿将球传递给下一个,依次传递到最后一个。
当最后一个幼儿接到球后,队伍重新开始传递,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传递。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眼手协调和肌肉控制能力。
4. 游戏四:绳子跳跃活动描述:将一根较长的绳子放在地上,幼儿依次跳过。
增加难度后,两人一组同时跳过绳子,看哪对幼儿的配合更默契。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下肢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5. 游戏五:跳耙子活动描述:放置数个跳耙子在地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跳过耙子。
增加难度后,耙子的数量逐渐增加,要求幼儿跳得更高、更迅速。
活动目标: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平衡能力。
四、活动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大肌肉运动活动,幼儿园的幼儿能够在玩耍和互动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
学前儿童大肌肉训练活动教案
学前儿童大肌肉训练活动教案一、活动简介大肌肉训练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发展和锻炼大肌肉群,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体能素质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肌肉群发展。
2. 培养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提升学前儿童的体力和体能素质。
4. 锻炼学前儿童的肢体控制和精细动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活动场地:教室或室外开放空间。
2. 活动器材:跳绳、球类、传球袋、运动场地划线辅助工具等。
3. 活动时间:根据具体安排,每次活动建议持续时间为30-45分钟。
4. 活动人员:教师和学前儿童。
四、活动内容1. 热身活动- 让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有氧运动,如跳绳、慢跑或做一些基本的伸展动作,以准备他们的身体投入到活动中。
- 引导儿童进行肢体放松操,扭动手腕、脖子、肩膀等,以缓解肌肉紧张。
2. 平衡练习- 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单脚站立动作,鼓励他们保持平衡。
- 设立平衡木或使用绳子铺设成直线,要求儿童走过去,并尝试保持平衡。
- 组织游戏:要求儿童用脚踩在一条直线上前行,同时用双手持球保持平衡。
3. 动态操练习- 进行简单的动态操,如高抬腿、蹲起坐下等,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核心肌群。
- 引导儿童进行跳跃练习,如跳跳跳绳、跳过障碍等。
- 组织游戏:进行传球训练,要求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球任务。
4. 球类运动- 引导儿童参与投掷、接球等球类运动,如投篮、接力传球等。
- 设立不同高度的目标,要求儿童用球进行投掷练习。
- 组织游戏:分组进行球队竞技,让儿童通过合作完成球类运动任务。
5. 冷静放松- 带领儿童进行冷静放松操,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 引导儿童进行深呼吸,放松身心,恢复正常的心率。
五、活动总结本教案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大肌肉训练活动,帮助学前儿童锻炼身体、提升体能素质。
通过平衡练习、动态操、球类运动等活动,培养儿童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并锻炼他们的肢体控制和精细动作能力。
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大肌肉运动
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大肌肉运动学前教育教案:幼儿园大肌肉运动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肌肉运动是幼儿发展身体各项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大肌肉运动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促进幼儿身体协调、力量控制和运动技能的发展。
一、活动目标1.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群力量和协调能力;2. 增强幼儿对肢体的掌控能力;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意识;4. 培养幼儿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跳绳、球、小椅子、障碍道具等;2. 活动场地开放的室内或室外场地;3. 幼儿准备呼吸放松练习、热身运动,确保身体健康状况。
三、活动内容1. 动物运动挑战目的: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和动作控制能力。
方式:设计几个模仿动物动作的交替活动,如蛙跳、企鹅跑、猴子摇晃等。
引导幼儿跟随老师模仿动物的动作,每个动作进行一定时间后,改变动作。
2. 大肌肉球类运动目的:发展幼儿的肢体协调和球类运动技能。
方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站在圆形区域内。
给每个小组一只球,引导幼儿进行传球练习,尝试不同传球方式如滚地、扔空中等。
可逐渐增加传球距离和难度,提高幼儿对球的控制能力。
3. 跳绳比赛挑战目的:提高幼儿协调动作、节奏感和耐力的能力。
方式:设置跳绳比赛的障碍,引导幼儿依次完成不同方式的跳绳活动,如单脚跳、双人跳等。
鼓励幼儿与伙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团队意识。
4. 障碍道具过桥挑战目的: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意识。
方式:设置一条通过障碍的床垫桥,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爬过桥。
逐渐增加桥的高度和难度,鼓励幼儿全身上下都要接触到床垫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5. 大肌肉伸展运动目的:缓解幼儿活动后的紧张感和疲劳感。
方式:引导幼儿站立或坐下,进行大肌肉伸展活动,如手臂上下摆动、腰部转动、腿部伸展等。
适当搭配音乐,让幼儿伴随着音乐做伸展运动,放松身心,达到活动的完整性。
四、活动总结通过大肌肉运动的活动设计和实施,幼儿能够发展身体各项能力,提高运动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幼儿园中的大肌肉运动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的大肌肉运动教育教案一、引言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大肌肉运动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运动技能。
因此,大肌肉运动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大肌肉运动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背景幼儿的大肌肉运动主要包括跑、跳、爬、滚、游戏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肌肉、提高耐力和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使用不同的大肌肉运动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三、目标通过大肌肉运动教育,培养幼儿的以下能力:1. 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耐力和协调能力。
2. 发展社交能力: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竞争的能力。
3. 培养运动技能:通过不同的大肌肉运动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水平。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活动一:跑步比赛目标:培养幼儿的运动竞争意识和跑步能力。
方法:在室内或室外设置跑道,幼儿根据自身年龄和能力分组进行比赛。
每组设立奖励措施,激励幼儿积极参与。
2. 活动二:跳绳挑战目标: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耐力。
方法:组织幼儿参与跳绳比赛和挑战,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鼓励幼儿不断提高跳绳技巧。
3. 活动三:爬行游戏目标:促进幼儿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方法:设置室内或室外爬行场地,鼓励幼儿进行爬行游戏,如跨越障碍、通过隧道等,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4. 活动四:球类运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合作精神。
方法:组织幼儿参与球类运动,如投掷、接球等,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评估与总结通过对幼儿参与大肌肉运动活动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其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情况。
同时,根据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六、结语大肌肉运动教育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大肌肉运动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学前儿童的大肌肉运动教学体会
学前儿童的大肌肉运动教学体会学前儿童的大肌肉运动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大肌肉运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前儿童大肌肉运动教学中的体会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实践。
首先,大肌肉运动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前儿童期间,他们正在经历快速的身体生长和发展阶段。
大肌肉运动包括跑步、跳跃、爬行等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肌肉控制和平衡感。
这些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运动挑战。
其次,大肌肉运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大肌肉运动活动,幼儿可以感知运动的力量和速度,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这种身体意识和控制能力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在我进行大肌肉运动教学时,我会结合游戏和想象力,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身体动作,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我会让幼儿模仿动物的跳跃方式,同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跳跃的感觉。
此外,大肌肉运动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在进行大肌肉运动教学时,我会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完成。
例如,我会布置一个激动人心的追逐游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
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实践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会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活动难度。
因为每个幼儿的身体发展和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我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其次,我会采用趣味性教学法,通过游戏和音乐等元素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我会使用有趣的道具和音乐配合,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运动。
最后,我会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大肌肉运动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常期
70ms
↓
高于正常
30.09.2020
16
五、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 Resting Potential) 和动作电位(AP Action Potential)
(二)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四)局部兴奋
30.09.2020
17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2
导言
本章系统阐述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含兴奋的产 生、传导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认为 这是完整机体内肌肉收缩的生理学基础;根据 肌丝滑行理论着重对肌细胞的收缩过程与机制, 以及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力学特征进行分析;此 外对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也作简要 的介绍。
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
第一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征 第三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30.09.2020
1
第一章 肌肉收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骨骼肌纤维的分类方法。 2、掌握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3、了解肌电图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区分方法。 2、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特征以及骨骼肌纤
意义:强度-时间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 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30.09.2020
10
(二)强度—时间曲线
强 度
时值
30.09.2020
基强度
时间
11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一)阈强度:是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 最简易指标。测定阈强度时只须固定一适 中的刺激作用时间,再由低向高逐渐增加 刺激的强度,便能获得刚能引起组织反应 所需的最低刺激强度,这就是阈强度。兴 奋性与阈强度呈倒数关系,即引起组织兴 奋所需要的阈强度越低,表明组织的兴奋 性越高,反之则反。
强度-时间曲线: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 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 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 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
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 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 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14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绝对 不应期
相对 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恢复
兴奋性: (0) (较低) (较高 ) ( 较低) (正常)
30.09.2020
15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兴奋性变化
时期
历时 兴奋性
刺激
绝对不应期 0.3ms 相对不应期 3ms
超常期 12ms
0 ↑ max
不反应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30.09.2020
20
30.09.2020
21
图1-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0.09.2020
22
图1-3 单一神经动作电位的实验模式图
30.09.2020
23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30.09.2020
12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二)时值: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兴奋性与时值亦呈倒数关系,即时值越 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反之则反。
30.09.2020
13
四、兴奋性变化过程
5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 恢复正常
30.09.2020
540
匀
蛙神经和肌肉
15
120
3
120 2.5 120
性
哺乳运动肌肉
10
140
150 4 140
30.09.2020
25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通 道 的 选 择 性 通 透
30.09.2020
Na+
K+
A-
30.09.2020
8
(一)阈强度与阈刺激
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 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 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 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 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30.09.2020
9
(二)强度—时间曲线
30.09.2020
6
一、兴奋和兴奋性概念
兴奋:在生理学中,将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动 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称为兴奋。
兴奋性:组织这种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称为兴奋性。
30.09.2020
7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条件缺一不可:
1、刺激强度(阈刺激或以上) 2、刺激作用时间(最短作用时间) 3、一定的刺激变化速率(反比)
静 外正
息
(
膜
)
电
位
30.09.2020
24
(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膜
内 外 离
Na+
K+ A-
Cl-
子 分 神经和肌肉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
布
细胞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的
Na+ K+ CL- Na+ K+ CL-
不
均
枪乌贼巨轴突
50
400 110 420
10
静息电位(跨膜电位、膜电位、K平衡电位 )定义:细胞未
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人体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 位是—90毫伏,其机制是K离子外流所致。
基本概念:外正内负(-70~-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K+,A-;膜外Na+,Cl-) 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电压依从式与化学依从式)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选择性通透(静息时对K+通透,受 到刺激后对Na+通透)。
30.09.2020
18
30.09.2020
19
(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定义:指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
生的膜电位由去极化到反极化与复极化的过程,其机制是细胞受到刺激后, 该处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加,对K的通透性暂时降低,造成膜两侧电位差减 少
基本概念:内正外负(-90mv——+30mv——~-90mv) 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膜内Na+,A-;膜外K+,Cl-)
30.09.2020
3
第一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30.09.2020
4
本节主要内容
一。神经肌肉的兴奋和生物电现象 二。肌肉收缩的原理
30.09.2020
5
神经肌肉的兴奋和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四、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 五、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六、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