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
作者:秦葆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07期
人们为什么乐于寻幽探胜?原因就在于沿着一条溪水或一条曲径走下去或许就能够发现并领略赏心悦目的风景。

同样,写文章如果巧设布局结构,也能让读者循着段落的“石级”,沉醉于“沿途”“鸟语花香”的欢悦,惊喜于“柳暗花明”的发现,进而有所感悟。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构造,它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

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不能“残缺破碎”;二要“层次分明”,不能思路模糊、段落安排颠三倒四。

一篇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取得高分,除了素材新颖、立意深刻外,结构创新也是一条捷径。

这好比用同样的布料做衣服,款式新颖的就会招人喜爱;同样的题材,结构精美的自会受人青睐。

然而,有不少同学在写作时不注意文章结构的安排,常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作文中心不够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详略不当,常常是写着写着便中途易辙,舍本逐末地去谈论其他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的话题。

这种失误,从内容上看,属于离题;从结构上看,则属于文章线索不清,笔力不够集中。

2.思路不清,逻辑混乱。

有的同学事先没有列写好提纲,对文章没有统一合理的布局,往往“即兴”写作,想些什么就写什么,缺乏对客观事物固有逻辑的认识,进而导致思路不清,逻辑混乱。

3.层次不清,段落不明。

作文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内容纠缠不清,造成层次不清、段落不明的问题,破坏了文章层意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性。

4.有呼不应,不承不启。

一方面表现为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缺乏过渡性语句,造成不承不启;另一方面表现为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回应,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造成文章有呼不应。

那么,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该如何避免这些失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构筑“龙骨”,展现思想
构筑“龙骨”靠两点:一靠层次;二靠语言。

行文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使层次清晰,结构条理,还要在文中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些结构标志词,使阅
卷老师对文章一目了然。

这样,我们的文章就能赢得他们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优化内容,明晰结构
“内容”优化,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方式。

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亮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深度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层次。

二是反面推理方式。

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明晰结构,即确立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整体布局,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精密衔接、有机关联。

三、设置主旨句,使结构严谨
《诗经》的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即在写作时每一段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这一结构的成功运用或许也是《诗经》万人传唱仍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作文时,运用精练的语句,将文章内容直观、有层次、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会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有时,在行文过程中将主旨句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失误。

主旨句或关键句应放在“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使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读者或阅卷老师视觉的冲击力。

四、梳理文脉,理清层次
“文脉”就是指文章行文的思想脉络,文脉的清晰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思维标志即文章的“过渡”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

这种“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

语言标志有“不仅过去……现在也是如此”“诚然……”“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

其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等。

文虽无定法,但文有其道。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写人的记叙文:(1)引联式: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其中,“联想回忆”是记叙的重点。

(2)议论式:议论评价——具体叙写——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其中,“具体叙写”部分应分段形成并列式或层递式结构,展开记叙描写。

2.写事的记叙文:(1)横向展开式:点明事件及其意义——顺叙+平叙事件——照应开头,深化中心。

(2)纵向连贯式: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顺叙事件的发展过程——记述事件的结局——抒发感想,阐释事件的意义。

(3)对照式:设置悬念——顺叙过程,对照描写——回应或开头,点明意义。

3.写景的记叙文或散文:(1)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

其中,要详写“思从前景”的部分。

(2)参游式:参游起因——参游见闻——参游收获。

其中,“参游见闻”部分要详写,要注意移步换景,讲究方位,要注意虚实相间,适当联想。

(3)情索式:所谓“情索”就是以情为线索来连缀内容。

一般结构形式为: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到人到理——情的抒发。

4.议论文:一般结构:引(述)——析(议)——转(联)——结。

(1)读后感式:概述材料,引出观点——紧扣中心,议论阐述——由此及彼,联系实际(相关现象或问题)——归纳看法,总结全文。

(2)比喻引申式:引出喻体(原材料),抽象概括——分析议论“喻体”,阐明实质——联系实际,展开论证——回扣“喻体”,得出结论。

(3)评论式:选评论点,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紧扣中心,恰当引用原材料,逐条分析——总结全文,归纳论点,深化题旨。

(4)驳论式:摆出敌论,树立靶子——否定敌论,表明观点——选用方式(驳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并列、对照、层进等),反驳敌论——收束上文,得出结论。

如果说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

有了坚实的“骨架”,文章的“血肉”才有依附,“灵魂”才有归属。

写作时,我们只有匠心独运,把材料组织得精巧,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