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合集下载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谈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谈

公 共 图 书馆 加强 地 方 文 献 资源 建设 , 是在
1 . 1 制定规章制度 , 促进工作规范化
我 馆先后 制定 了《 地 方文献 征集工作 条例 》 与《 地方 文献 工作 管理办 法 》 。规 定 凡与 本馆 建
新形 势下 求生 存 、 谋 发 展 的 一 条 创新 之 路 。地
月, 又惠赠珍藏多年的书籍 4 0 0 多册 , 其中有一 套全省各县市党组织 的史料丛书, 具有较高历
史价值 。
艺术节上 , 我馆的“ 兴化籍 名家学者著作成果 展” 吸引 了 4 3 0 0多名参 观 者的 目光 , 不少嘉 宾 、 领导在 留言簿上对“ 书展 ” 留下赞美之词。“ 书 展” 收到地 籍 人 士 惠 赠 书籍 2 3 8册 , 展出了 8 7
将 个人 著 作 《 史 海拾 贝 》 等赠送 我 馆 , 2 0 1 2年 5
重对地方文献 的开发和利用 。笔者结合我馆的 做法 , 与广大图书馆同仁就地方文献工作如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一探讨 。
1 建 立地 方 文 献 采集 体 系
我馆 地方 文献 资 源 建设 始 于上 世 纪 9 0年 代 初 。当时 , 为 了“ 纪 念板 桥 、 宣传 兴 化 ” , 我 市 举 办 了首 届“ 中国 ・ 兴化 郑板 桥艺 术节 ” 。为配 合 参 与全 市 这一 重 大 宣传 活 动 , 我 馆 产生 了征 集 地籍 人士名 家学 者著 作举 办展 览 的构想 。在
着 眼于地方 文献 利用 , 为此 , 进行 了三 个平 台的
建设 。
2 . 1 建 设展 示平 台
通 过建 立“ 地籍 人 士 著作 成 果陈 列 室 ” , 开
辟“ 兴化报 廊 ” , 建 设 展 示 平 台。在首 届 郑 板 桥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在信息社会里,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并使之成为Internet网上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扩大对外开放和开发利用程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

只有提供独特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体现这个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出独具特色的重要作用,才不会被社会发展所淘汰[2]。

另外,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的需求相比,我国信息网上可用的数据库十分缺乏,急待一个大的发展。

因此,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反映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并使之成为网上信息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动地使用别人的信息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数据库中有所作为。

海南地方文献一直伴随着海南的历史发展。

在海南历史的每一个发展过程都或多或少地给后人留下其发展过程的地方文献。

由于海南其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行政划分,使海南的地方文献除了保留在本土外,许多文献还散落在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因此,建立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使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对搜集、开发海南地方文献,促进海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它为海南省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时提供地情资料和历史借鉴,避免决策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促进海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2)为发展海南省地方特色经济提供历史资料。

同时,根据史料了解海南各地区历史上发生的灾情,以利防灾避灾,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地方经济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3)为开发海南旅游资源提供丰富的史料。

海南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南省的龙头产业。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对海南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也是让人们对海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更多的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的风土人情,促进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

[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地方文献工作已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编史修志,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使地方文献工作发展十分迅速。

地方文献除了具有永久性的史料保存价值外,且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和两个文明建设有极重要的作用。

但从全国范围来说,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还没有进入科学的轨道。

这除了社会条件外,地方文献本身的复杂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认识,致使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发生了不少混乱,直接影响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

“文献”一词国家标准早有明确的规定:“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那么地方文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记录有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

这里的关键是对“地方知识”怎么理解。

所谓“地方知识”,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等,这里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有人说地方文献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地方史、志,地方籍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

地方1/ 5史、志毫无疑义是地方文献,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

至于地方籍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是否是地方文献呢?很有争论。

地方籍人士的著作有文艺作品,也有学术报告;既有处女作,也有成名作;既有不朽名著,也有稚嫩的习作。

可以说、任何地方的地方籍人士著作中,大部分同地方知识毫无关系,若有些关系,也只是客观的反映,或作为背景来描写、直接记录地方知识的是其中的极少部分。

如果把地方籍人士的著作全部当作地方文献来收集,那么地方文献中不是有很大部分同地方知识无关了吗?此其一。

二,甲地人士编纂乙地的地方志、地方史,这地方志、地方史理所当然是乙地的地方文献。

如果说,凡地方籍人士著作是地方文献的话,那么这乙地的地方志、地方史不也成了甲地的地方文献了吗?例如,我国现代文学家巴人,是奉化籍人士。

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献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还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献作为一种载体和传承方式,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1. 传承文化
文献记录了人类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历史传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延续者。

通过文献,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文明、人类的思想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在当今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

2. 知识宝库
文献承载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阅读文献,人们可以获取到各种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

这些知识和信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3. 促进科学进步
科学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家们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

文献中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成果为新的科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4. 培养教育者
教育文献不仅记录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为教育者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

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教育心得,教育工作者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推动教育的发展。

5. 彰显人文精神
文学、艺术等人文类文献展现了人类的文化和情感世界,传递着人文精神的美好理念。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体味到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追求,增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综上所述,文献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珍视文献,传承文明,是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的关键之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一、背景与意义地方文献是指反映地方性特征、地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文献资料。

我国地方文献丰富多样,记载了各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对于研究地方文化、地方历史、乡土建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价值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地方发展、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关键。

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实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检索,加速地方文献的利用和推广,提高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效率。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进展较为缓慢。

一方面,地方文献的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文献资料缺失和重复非常普遍,给数据库建设带来巨大的困难;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使得许多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同时,在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和技术手段过于单一、缺乏互联互通、用户体验不佳等等。

这些问题给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对策和措施1.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在制定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方文献的特点,深入调查地方文献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2.准确把握建设重点。

在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时,应从数字化、分类、整理、标注等方面准确把握建设重点,特别是要针对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名人等重点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推广。

3.推进信息化建设。

应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推进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升级。

同时,积极探索更加先进、高效、便捷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手段,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精准定位和快速检索。

4.加强合作与共建。

应通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共建和共享,实现地方文献信息的互通互享,促进地方文化交流与发展。

2021图书资料员(初中高级技师)真题模拟及答案(2)

2021图书资料员(初中高级技师)真题模拟及答案(2)

2021图书资料员(初中高级技师)真题模拟及答案(2)共445道题1、馆藏文献排架方法,按出版物的特征标志,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内容排架法,第二类是()(单选题)A. 专题排架法B. 形式排架法C. 分类排架法D. 字顺排架法试题答案:B2、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多选题)A. 积累和保存地方史料B. 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C. 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文献信息服务D. 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试题答案:A,B,C,D3、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具体举措()(多选题)A. 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B. 限期收回出租设施C.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D. 制定应急预案试题答案:A,B,C,D4、文化部《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规定:古籍书库温度须在()之间。

(单选题)A. 22℃-25℃B. 14℃-20℃C. 25℃-27℃D. 12℃-18℃试题答案:B5、推进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具体举措()(多选题)A. 取消原有部分收费项目B. 限期收回出租设施C.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D. 制定应急预案试题答案:A,B,C,D6、数据库是建立信息网络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一般可分为文献数据库、数值数据库、事实数据库。

下列()数据库属于文献数据库。

(单选题)A. 人才B. 商品C. 中国学术期刊D. 统计试题答案:C7、CN31一1075是()(单选题)A. 邮发代号B. 国内统一刊号C. 国际标准刊号试题答案:B8、以下哪些指标是图书馆统计指标()(多选题)A. 馆藏文献量指标B. 用户量指标C. 借阅量指标D. 图书馆深化服务指标试题答案:A,B,C,D9、网络书店的产生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产生的影响包括()(多选题)A. 改变了文献采集流程B. 改变了文献采集工作模式C. 提高了文献资源采集成本D. 改变文献采集经费结算模式试题答案:A,B,D10、()是现存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一部。

图书馆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考核试卷

图书馆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考核试卷
答案:
地方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1)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助力学术研究;
(2)指导研究方法,帮助研究者掌握地方文献研究的基本技巧;
(3)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4)评价研究成果,为学术评价提供依据。
4.请谈谈地方文献在公共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遵循文献整理原则,确保整理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系统性;
(2)注意文献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尊重作者和出版者的权益;
(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理工作的专业水平;
(4)加强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3.请分析地方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17.以下哪些是地方文献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A.技术难题
B.资金不足
C.人才缺乏
D.法律法规限制
18.地方文献在地方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包括哪些?()
A.提供决策参考
B.促进政策制定
C.增强政府透明度
D.评估政策效果
19.以下哪些是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挑战?()
A.资源保护难度大
B.研究视角单一
C.利用率不高
D.社会认同度低
20.地方文献在促进地方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有哪些?()
A.增强社区凝聚力
B.促进文化交流
C.提升公民素质
D.增进社会认同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地方文献是指反映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文献资料,它具有明显的______和地域特色。
A.提供实证材料

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主 义 教 育 等 方 面 的 重要 作 用 。 [ 图 分 类号 ]C 5 中 25 9 [ 献 标识 码 ]B 文 ( 章 编 号 J10 —8 1 2。 I [5 2 文 0 5 24(020 一0 —0 J 巧 当代 科 拄 日新 月异 .经 济 建设 迅 猛 发 展 ,精 神 文 明建 设 也 显得 至 关 重 要 .人 们 对 信 息 的需 求 越 来 越 强 烈 .公 共 图书 馆 的文 献 资 源 ,尤 其 是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越 来 越 得 到 充 分 的利 用 .地 方 文 献 在 地 方 物 质 文 明和 精 神 文 明建 设 中越 来
业 网点 分 布 史 依 据 ,对 市 政 府 领 导 作 出 近 期 和 远期 商 业 网 点 发 展 规戈 显 得 特 别 重 要 。 由此 可见 .志 书这 类 地 方 文献 4

为本地区进} 两个 文明建设的领导决第提供参考和依 亍
进 行 社 会 主 义两 个 文 明 建 设 ,顿 导 决 策 离 不 开 国情 、
[ ]于洪彬 .孛蛙成 .数 丰图书馆 的形 态特征噩其 建设 5
[] 情 报 膏 井 工作 .20 ,( ) J 00 3 . [ 洗 亚诚 . 6 J
2啪 , ( ) 【 2
b 据 库 访 问 犍 术 [] 敷 J .王联 同世 界 ,
[ j裘伟 廷 远 程 壁 幕 与 远 程 教 学 [] 王联 网世 界 。 7 J.
观 性 和盲 目性 。
冶金 工业 、气候 、水利 、人 口等有关经济发展 赍料的原始 记 录和官方统计资料 ,翔实可靠 。人们 可以通过了解地方 文 献所提供的有关经济发展的信息 .透过事物的现象看 到
事 物 的 本质 ,通 过 由此 及 被 、 由表 及 里 的 耀^ 研 究 .从 而

地方志工作方案

地方志工作方案

地方志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地方志是一种记录和研究特定地区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和民俗等方面信息的重要文献资料。

地方志工作旨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促进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介绍地方志工作的意义和目标,并提出一份针对地方志工作的综合方案。

二、意义与目标1. 意义地方志工作对于了解和研究地方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志记录、保护和传承地方的人文景观、名人故事、传统工艺、民俗风情等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

同时,地方志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文化旅游等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2. 目标(1)全面编纂地方志: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编纂方案,收集和整理地方的历史资料、人文资源和现代文献,编写地方志全书,详细介绍地方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内容。

(2)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编纂地方志,激发地方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鼓励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3)提升地方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地方志的宣传推介,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地方志记录地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1. 收集整理地方资料: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搜集和整理地方的历史档案、地方志著作、民间文献等相关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调研与采访:深入地方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当地居民、历史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记录下来。

3. 书写地方志: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调研结果,编写地方志全书,包括地理概况、历史沿革、经济社会、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相关章节。

4. 宣传推介: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包括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并推介地方志的编纂成果和地方的发展特色。

5. 地方志档案管理:建立地方志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地方志资料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四、组织与管理1. 组织架构:设立地方志研究和编纂领导小组,由相关专家、学者和地方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献数据的建设是当地文化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城市化及社会一体化的推进下,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成为推动文化建设与传承的重要手段。

如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事业。

一、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体现。

它是一个地区的文化“DNA”,记录着这个地区人们的言行、风俗、习惯、传统和历史。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文化传承。

通过建立一座全面、及时、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将这些信息及时、快速地传递给后代,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有序传承。

其次,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提供参考资料,并且为学术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学术研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而这其中就包括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可以使得这些参考资料变得更加便捷、全面、便于查询、准确性更高。

最后,地方文献数据库也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对于旅游业来说,文化是达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核心资源,而地方文献则是保护和展示当地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展示一个地区的历史、名胜古迹、传统文化等,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步骤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这需要一个完整的流程。

首先,需要对数据的原始材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归档,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需要建立一个原始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维护,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最后,将数据存储到地方文献数据库中,并建立相应的查询系统和管理机制,以确保用户可以方便的查找和使用数据。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1. 数据收集的难度从资料筛选、获得、加工、整合至数据归档,每个流程都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而不同的地方文献资源数据来源多样化,形式也非常复杂。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城市文明建设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城市文明建设

本地乃至全国专家学者研 究“ 三国” 文化提供 了一个 良好的学 术平 台 2 . 2 深层次开发地方文献资源 . 为城市经济文明建设 服务 地方文献 中有关农 副业生产 的介 绍 .通常都罗列一 些产品 的名 目. 从 中可 以了解 到当地 的农业 副业生产 、 加 工业 、 工艺技术 的情况 , 这对 于进一步挖 掘传 统名优 产品 . 弘扬 民族 工艺 . 能够起 到积极 的推 动作用 如襄 阳市襄州 区的程河柳 编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 程 河是 中国三大柳编出 口基地之一 . 产 品涉及篮 、 筐、 盘、 篓等家用 品, 以及花瓶 、 屏风 、 画框 、 书箱 、 摇篮等装 饰品 , 以柳条色 白质柔 , 光润匀 称 和精湛 的编技享誉海 内外 , 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产 品运往 国内 3 O 多个大 中城市及欧 、 美、 澳 大利亚等 2 O 多个 国家和地 区, 年产 值逾亿元 创汇逾 3 0 0 万美元 对 当地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 3 建立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数 据库 在地方文献 的开发上 . 要把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摆在首位 。地方 文 献数据库 的检索手段要多样 化 . 除分类 、 主题检索途径外 , 应具有关 键 字或词检索功能 , 能支持模糊检索。借助数据库 的建设 和信息产 品 的开发 , 使 信息升值 , 并且利用高速 网络 , 加快信息 的存储 、 检索和传 播 速度 , 扩大信息产品的服务面 , 提高地 方文献 的利用率。 襄阳市图书 馆 正在组织编写《 襄阳市图书馆地方 文献 目录》 , 把开发的书籍随时增 加 到数 据库里 . 使 数据库 中的内容更加 丰富 . 读者在 网上也能查到 自 己需要 的文献 .读者来馆后可 以直接提到 自己所需的书籍进行查 阅 .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 4 举 办地方文献展览 , 宣传城市地域文化 图书馆可 配合城 市文明建设需要 以及各时期社会 热点举办馆藏 地 方文献 陈列 或专题展览 , 展示本 地 区的历 史 、 文化 、 科技 、 名人 、 民 俗, 让社会各界了解本地历史 , 了解本馆 的地方文献收藏情况 , 充分发 挥馆藏地方文献 的作用。 如襄 阳市 图书馆就依靠地方文 献举办 了全 国 百 名书法家书襄阳孟浩然诗书法展 、 老樊城影像展 、 文 化遗产 日 拾穗 者 展览 、 木板版画展 、 汉江奇石展 、 民间技 艺展 、 襄 阳名 人著述展等多 主题 的展示展览活动 . 吸引大量的读 者来参观 , 宣传 了本土文化 . 更充 分 利用 了馆藏文献 。

浅谈加强党校地方文献建设及其重要性

浅谈加强党校地方文献建设及其重要性




5 2
图 书情 报 论 坛
散于不 同类型 ,不 同学科 的大型综合性文献 中, 应 历史沿革 、 济兴 衰过程 , 同历史时期 的产业 与 经 不 以及水文、 气象 、 地理 、 交通 、 土地物 根据不 同的需求 , 采取复制 、 摘抄、 剪辑等手段将有 资源配置状况 , 参考价值 的信息抽取析 出, 中汇编成册 , 集 更大程 产等方面的详细资料 , 使决策科学化 。而现实的 自 度服务于广大读者。 然环境 、 科技文化 、 民情 习俗 , 均具有其 自身发展规 5 规 范地 方 文献数 据 标 准 , 格把 握 数 据 质量 律和历史延续性 , 、 严 只有准确无误地 了解各方面的历 关。 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 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其存世 史资料 , 掌握其发展 变化规律 , 才能对现实状况做 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当地 的经济 之本。没有规范 , 标准 的数据便谈不上数据 资源 的 出合理 的分析评价 , 共享 , 也失去 了建库 的初衷和意义。规范化标准化 发展做出预测和规划。 其次 , 地方文献 , 特别是地方 的数据可 以说是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的生命 线 , 也 志 , 对各地人 口、 物产 、 矿藏 、 水利 、 自然灾害 、 文化 是数据库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目前 , 国图书馆界 生活、 我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自然遗产、 自然景观 、 风 尚未制定 出有关地方文献数字化 的建库标准 , 但可 俗习惯等都有详 细记 录 , 内容非常广泛 , 开发利用 参照 国际上建 库置标语言 、 数据标准 、 元 对象库标 好这些文献信息资源 , 对各级政府和经济建设部 门 准, 结合地方文献的特点 , 制定出能客观、 真实反映 的宏 观决策 , 对于推介 当地地情 , 大力发展地方旅 地方文献特征 的著录 、 引规 则 , 标 并严格按 照这一 游事业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2加 强党 校 图书馆地 方文 献建 设 是 党校 教 学 、 、 规则约束数据的制作 , 保证数据的录入质量。 同时, 在党校教学 、 科研工作中, 图书馆 还应制定数据校验规章制度 , 通过人机结合方式提 科研工作 的需要 。 地方文献资料发挥 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 ,一方面 , 为 高数据校验 的速度和质量 。 6 拓 宽地 方 文 献 资料 采 集 渠道 :1主 动 与 当 教学人员提供 了教学 和科研工作 中所需 的各种信 、 () 如 各单位之 间各项 地政府及相关部 门建立稳定的联系点 , 定期收取有 息资料 , 当地发展 的各项数据 , 另一方面 , 为教研人员在 了解当地 关的资料。( ) 2积极和当地大企业建立情报交流制 数据 比照值等 , 选择正确的研究领 度。 3召开当地有关人士座谈会 , () 争取得到他们的 历史和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 同时 , 也为研究人员在研 协作和支持 。 4 设立地方名人作 品馆藏展柜 , () 以争 域和方 向提供参考依据 , 取当地社会名流主动捐献个人作品及藏品。( ) 究项 目的过程 中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 5充 3 、加 强 党校 图书馆 地 方文 献 建设 是 当地 政 府 分利用教职工的各种社会关 系广泛征集有关资料。 准确 7 充分利 用现有计算机等现代化设施 , 、 加快推 提 高决策能力的需要。地方文献具有真实性 、 完整性等特点。 如地方志在编撰过程 中, 对掌握 动地方文献数 字化建设 。地方文献数量庞大 , 内容 性 、 分 丰富 , 要被广大读者所了解 , 关键在于数字化 、 数据 的第一手材料 ,都得经过认真核实 ,科学筛选 、 全面系统 地进行记述 , 保证材料 的公正性和客 库的建设 。党校 图书馆数字化工作正处起步 阶段 。 类 , 在数字化建设 中应该 明确数字化是手段 ,资源共 观性 。因此 , 地方文献信息是 当地政府 了解本地历 体察民情 的重要渠道 , 更是制定方针政策 、 规章 享、 便于利用才是最终 目的。 因此 , 党校图书馆应做 史 、 到 :1 ( )对收集到 的各种地方文献资料通过各种数 制度的可靠依据 。 4 、党校 图 书馆 地 方 文献 建 设是 推 动社 会 主 义 字化技术加 以整理制作 , 进行标引和有序化 , 形成 精神 文明建设 , 开展 �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谈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兴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谈

出了8 7位 古今 兴 化名 人 学者 部 分著 作 成果 。“ 书
展” 活动是我 馆加强地 方文 献资源 建设 的开端 。为 了建立 地方 文献采集体 系 , 并将此项 工作常态 化 , 我 们 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 1 . 1 制定规章制度 。 促进 工作规范 、 标准 我馆先 后 制 定 了 “ 地方 文 献 征 集 工作 条例 ” 、 “ 地方文献工作管理办法” 。规定凡 与本馆建立 长期
公共 图书馆加 强地方 文献 资源建 设 , 是 在新形
化籍名 家学者著作成果展 ” 吸引 了 4 3 0 0多名参观者
的 目光 , 不少嘉宾 、 领导在 留言簿上对“ 书展 ” 留下赞 美之词 。“ 书展 ” 收 到地籍人 士 惠赠书籍 2 3 8册 , 展
势条件下求生存 、 谋发展的一条创 新之路 , 而地方 文
Ke y W o r ds Lo c a l l i t e r a t u r e;Se r v i c e p l a t f o r m ;S p e c i lt a y r e s ou r c e
CI C Num be r s C25 3 C25 2
E c o n o my a n d S o c i e t y
— —
Di s c us s i O n o n t h e Wo r k o f Lo c a l Li t e r at ur e o f Xi n g hua Li br a r y
1 建立地方文献采集体 系
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始于上个世 纪九 十年 代
初 。当时 , 为了“ 纪念 板桥 、 宣传 兴化 ” , 我市举 办 了 首届 “ 中国 ・ 兴化郑板桥艺术节 ” 。为配合参 与全市 这一 重大宣传活 动 , 我们产 生 了征集 地籍人 士名 家 学者著作举办展览 的构想 。在艺术节上 , 我馆 的“ 兴

浅议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

浅议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

1 地 方 文献 的概念
地 方 义献 是 一 定 区 域 内 形 成 的 历史 、 理 、 义 、 地 人 自然 、 经
济、 文化等方面具有地方特点 的文献资料 的总汇 , 称得上是 一个 民族 、 一个地Ⅸ历史源流 、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 各方 面兼 容博采 的 资源宝库。我 国幅员辽阔 , 地方文化丰富多彩 , 种地方文献资 各 源渊源久远 、 种类繁多 , 在浩如烟海 的古籍 中, 方文献 占有很 地 大的比重 。地方 文献能全面 、 系统地反映各地 的历史 、 经济 、 自
ZHOU a . n Xi o da
ABS TRACT: h sp p r n r d c ss v r l a s o r v n h ir r n ’l e ay at i me t, n l z s te meh d T i a e to u e e e a y ri o i g t e l a i s i r r t n n s a ay e t o s i w f mp b a t a h o tr t r e d n u d n e o b a i s a d p o e n o t e s i c n e o r vn b a i s i r r t n n s frl e au e r a i g g i a c fl r r n , n r b si t h in f a c f mp o i g l r r n ’l e a y a ti me t i i a g i i i a t a
20( ) 52. 066: —O 1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晓 丹 , ,9 9年 l 生 ,9 5年 毕业 于 周 女 15 0月 18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 员 , 馆 溧水县 图书馆 . 汀苏省南京市溧水 县

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地方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它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系统,将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促进当地建设的发展。

1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可行性 1.1 数据源方面在地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其价值体现于“唯我独有”,具有区域性、真实性、权威性、史料性、综合性等性质。

经过图书馆长期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已成为广泛、连续、系统的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内容又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些充足的资源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2 人力、物力方面大中型图书馆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文献管理知识,对计算机操作得心应手,同时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归纳、整序和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更是“本地通”,熟悉本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人物及事件等各方面情况,能够胜任建库工作。

在物力方面,大中型图书馆普遍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开通了Internet等网络,具备数据库发展的条件。

1.3 技术方面当前全球信息服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撑信息服务的数据库技术时时面临新的挑战。

大中型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都比较雄厚,可对数据库的技术、设备进行论证,选择、设计好硬件、软件的系统环境,制订从建立、维护到应用的一整套规范标准和制度,并及时吸取、运用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技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利用。

1.4 用户方面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是进行区域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

我馆地方文献部接待的读者遍及各行各业,有农民、学生、学者、领导者、建设者,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后,网上读者还将不断增加。

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

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

大读者对地方文献信息 的各种不同需求。 三 、做好地方文献 收集 的几 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强化意识。县级 图书馆必须要从推动地方建
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 ,充分认识 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的重要 意义。要把地 方文献资源 的收集 当作 图书馆 的~项主要 工作,领 导要亲 自抓 ,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库 , 要有专项 资金和专人负责 。 2 、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可以政府 的名义下文到各部门, 规定各文献编撰机关、学校、企业 、行政 事业 单位 公开 出版 的 报刊书籍、个人编著出版的书籍、发表在 刊物上 的各种著述 都 应及时无偿捐 赠 1 ~2册给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库收藏 。 3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图书馆可 到当地地方志办,把在 外 的名人名士信息收集起来 ,加强同他 们联 系,发出邀请 函,争 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把 自己的作 品赠送给 家乡图书馆
资 料 室 。育 的 只 是 在 其 它库 室 中 摆放 ~ 个 地 方 文 献 专 柜 , 这 样 就 限 制 了 它 的 发展 。 3 、没 有 经 费保 障 。经 费 紧 缺 一直 是 困扰 着 县 级 公 共 图书 馆
发展的一个严重 问题 ,尽管各级财政为解决图书馆经费不足加 大 了投资力度 ,但 由于书价上涨太快 ,仍显得杯水车薪 ,在完 成每年的征订报刊和购买一些书籍后 ,地方文献购置费少之又 少 。很多珍贵地方文献资料无法购进 ,时过境迁 ,有些资料很
5 、加 强 地 方 文 献 工 作 专业 队伍 建 设 , 地 方 文 献 信 息 资 源 的 开发 与 利 用 ,对 专 业 人 员 的学 术 水 平 、知 识 素 养 和 精 神 境 界 要 求较 高 ,他 们 必 须 了解 当地 的历 史 和 现 状 ,熟 悉 本 地 著 名 人 物 及 其 著 述 , 既要 有 图书 馆 学 、情 报 学 专 业 人 才 ,也 要 有 中文 、

略论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略论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 0 1年 9月 第1 8期 总第 2 4期 4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 Ec n m y n e n oi S in eTh oo y a oo
S p e e 0 e t mb r 2 1 1
No.1 o alN o. 44 8T t 2
略 论 地 方 文 献 在 地 方文 化 建 设 中 的作 用
王 志 纯
( 阳市图书馆 , 徽 阜阳 阜 安

260) 3 0 0
要 : 确 了地 方 文 化 和 地 方 文 献 的 概 念 及 二 者 的 关 系 ; 地 方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 志 编 撰 、 明 从 史 考
建 帝 王 所 施 用 的 文 治 和 教 化 的 总 称 。而 现 代 文 化 的 内涵 已发 生 了 很 大 变 化 。 广 义 的 文 化 是 指 人 类 在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所 创 造 的 物 质 财 富 和 精 神 财 富 的 总 和 , 义 的 文 化 特 指 精 神 财 富 。所 谓 地 方 文 化 , 狭 从 广 义 上 说 , 某 一 地 区 在 其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所 是 形 成 的物 质 和 精 神 成 果 的 总 和 , 狭 义 上 说 , 指 本 从 则 地 的 精 神 成 果 , 文 学 、 术 、 育 、 学 等 。而 “ 如 艺 教 科 文 献” 词 , 可 追溯 到春 秋 时期 。论语 . 佾 》 孔子 一 则 《 八 载 说 :夏 礼吾 能 言 之 , 不 足征 也 ; 礼 吾 能 言之 , “ 祀 殷 宋 不 足 征 也 ; 献 不 足 故 也 。足 则 吾 能 征 之 矣 ” 这 里 文 。 “ ” 典 籍 ,献 ” 贤 达 。在 现 代 , 献 指 记 录 有 知 文 指 “ 指 文 识 的一 切载 体 。而地 方 文献 指具 有地 方特 征 的区域 性 文 献 , 反 映 特 定 区 域 内 一 切 自然 现 象 和 社 会 现 是 象 以 及 群体 活 动方 式 的 记 录 , 是 在 内容 上 涉及 该 凡 区域 并具 有 一定 价 值 的 文献 信 息 载 体 , 属地 方 文 均 献 。 这 个意 义 上看 , 方 文献 就 是对地 方 文化 的记 从 地 录 和 反 映 一 一 它 的 内 容 恰 恰 包 含 了 一 个 地 方 在 各 个 时 代 的 各 方 面 的种 种 情 况 。 地 方文 献与地 方 文化 具有 天然 的 、 切 的联 系 。 密 地 方 文 化 是 一 个 地 域 的 形 象 标 志 , 于 时 代 气 息 和 富 独 特 个 性 的 地 方 文 化 是 一 个 地 域 的 灵 魂 , 文 化 的 在

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论文

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论文

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地方文献作用及本地区地方文献的现状及利用等情况,展示包头地区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及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作用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11-01一、地方文献的作用地方文献记载了各个民族发展的过程,每个地区的群众都以本地区所拥有的独特之处而自豪,并乐于保持这种本地特色,这有利于促进本地区各民族的团结,增强地区凝聚力。

并且地方文献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情报依据,为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

由于地方文献是具有史料性的文献信息,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提供新的史学观点。

另外,地方文献还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大量的线索和数据等珍贵资料,帮助地方决策者解决在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而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志,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如实地记录了本地区的建置沿革,风土民俗等人文与自然情况,是地域的百科全书。

二、地方文献的现状包头作为一个城市,形成较晚,从清嘉庆14年(1809年)设置包头镇算起,至今还不到200年。

但是,由于包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嬗变过程中,也曾几度成为演出威武雄壮活剧的历史舞台,故不应以设镇、筑城为限,可以追溯更长的历史。

黄河流经包头的地段是原始人类较早活动的地方,在这里蕴藏着大量的古人类文化遗迹。

所以也形成了丰富的民族地方文献,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据我们初步调查,包头地区目前经常性编辑出版的有蒙文文献和汉文文献两个语种。

正式出版物中报纸有《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家庭周报》;期刊有《包头医学》、《鹿鸣》、《包钢科技》、《稀土信息》、《包头医学院学报》、《稀土与信息学刊》、《包头地方志》等。

非正式出版物有《包头电视报》等,还有大量非正式连续出版物和各种内部资料。

浅析地方文献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浅析地方文献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21 0 0年第 3 期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 双月刊)
J OURNALOFHUNANADM I STRATI NI ONI 锄 UTE NS

No3 2 1 .,0 0 Ge e aNo6 n rl .3
( 总第 6 期 ) 3

湖南 发展 ・
浅析地方文献开发对新农村建设 的作 用
范瑞凰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 ,湖南 怀化 4 8 0) 108
摘 要 : 方文 献是 新农 村建 设 的文化基 础 和先 导 ; 进 新农村 建 设是 地 方文献 价值 的真 实体现 。 方党校 地 推 地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拥有丰富地方文献信息和深厚文化积淀的 自身优势,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现代化的特 色馆藏
用 , 主要 表现 有 : 其 1 地 方文 献 可 以为特 色 产 业尤 其是 旅 游业 的发 .
秀 的地 方 文化 和创 新发 展传 统 文化 。而地 方 文 献是 以区域 内容为 中 心 的记 载 物 ,反 映一 个特 定 地 区在 经 济 、 治、 史 、 教 以及 科 学技术 方 面 的情 况 , 政 历 文 是 该 地 区经济 社会 发 展 的一个 缩 影 ,其 中包 含 了推 进 新农 村建 设所 需 的大量 原始 文化 素材 。实践 证 明: 地 方 文 献 不仅 能为 农 村 的 生产 发 展 提 供 知识 信 息 , 而
发起的新农村建设是以普及和提高农 民文化素养为 主要 内容的;建国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很多 憧憬和初步尝试 ,受时代所 限带有较浓厚的政治色
之中, 能使特色产 品、 才 旅游景 点各具特色 , 才会具 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沅陵县碣滩有机茶的
彩;新形势下按照现代化进程的战略要求来推进社

最新-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精品

最新-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精品

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尤其是地方文献资源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利用,地方文献在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为本地区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领导决策离不开国情、地情。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

地方文献中的地方史志,就具有这种资政的功能。

不仅如此,史志蕴藏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尤其是志书,记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面貌与历史发展趋势,领导者可从这些发展变化中找出规律,借鉴历史,吸取教训,避免决策时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如据《湘潭市志·水利篇》记载,湘潭市处在湘江及其支流涟水、涓水中下游,境内洪灾主要是春夏之交持续降雨或暴雨所造成。

公元764—1949年,湘潭、湘乡两县发生大洪灾41年次;民国15年1926,湘江湘潭段洪水水位最高达4146米,湘潭、湘乡洪水淹城,主要街道尽成泽国;1950—1985年,市区湘江洪水位超过40米的有9年次,给湘潭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消除洪灾危害,近年来,湘潭市政府通过对本市洪灾历史的考证和现状调查,得出市内城区防洪的主要问题是湘江石嘴墙至湘潭大桥段的自然洪障,于是提出并实施了修建防洪大堤的方案。

大堤修好后,每逢洪灾降临,市区再也没有出现积水危害的现象。

又如1989年湘潭市作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湘潭市商业志》提供了从清代至今的湘潭商业各个历史阶段的网点演变状况、城乡服务网点类型及网点设置形式等资料。

这是当时唯一系统全面的全市商业网点分布史依据,对市政府领导作出近期和远期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显得特别重要。

由此可见,志书这类地方文献所提供的借鉴作用能帮助地方当政者着眼于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首先开展这一工作的是以杜定友先生为代表的广东地方文献工作,迄今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目前我国各省级图书馆均已开展了地方文献工作,可是由于开展的时间早晚不同,同时由于各地区的条件差异,使得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如此,“地方文献工作为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这一方针都是相同的。

地方事业的建设即是地方各项事业工作的兴建与发展,简单地说分为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

地方文献工作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文献资源的采访收集、整理开发、加工制作等工序后,为这些建设事业提供情报依据、文献资料和参考数据等多方面的服务。

1 地方文献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在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1)积累和保存一大批珍贵的地方史料;(2)通过对地方情况的了解,加强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建立地方文献基础资料库;(4)为科研事业提供帮助。

2 地方文献工作在建设地方各项事业中所起的作用2.1 作为地方决策机关决策的情报依据由于地方文献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历史、人口、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社会思潮、国民经济、文教卫生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情报依据,为各地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

同时由于现代文献工作有意识地对社会上的信息情报进行主动收集、整理,并且通过各种文献形式,可以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各决策机构。

2.2 为研究地方史提供基础资料地方文献是具有很强史料性的文献信息。

文献工作者将这些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后,可以作为编纂地方志的第一手材料提供给地方工作者,再由他们将这些材料经过比较,筛选与归纳,按照方志编纂的体例组织起来,编成新的地方年鉴和地方志。

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从中选取适用的史料,撰写通史、断代史或是各种专业史,也可以经过综合、研究,升华为新的史学理论、提出新的史学观点。

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为例,自1989年以来,先后为北京地区的方志工作者提供了《北京合作供销志料》、《北京近代体育史料》、《北京金融志料》和《北京煤炭流通志料》、《北京邮史资料汇编》、《北京印刷工业志料》以及《北京人事管理史料丛编》、《北京饮食服务志料汇编》、《北京园林绿化志料》等大型史料汇编。

2.3 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地方文献工作者可以借助自己手中的文献资源,为各地的诸多行业都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数据等珍贵资料,帮助地方工作者解决在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周恩来总理曾经明确指示:“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方法,有系统地迅速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编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关于各地经济建设的有用资料,可是查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除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系统地整理县志及其他书籍中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

周总理的指示为地方文献工作者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2.4 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史料依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而地方特色最为突出的一个体现就是地方文化。

在修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时,地方文献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形象资料。

在某些以某一特定地方为背景,或是描写某个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当中,人物的衣着、语言,建筑物的样式等等都要符合当时历史环境,而地方文献工作者可以为这些作品提供历史依据,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同时由于地方文献保存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一些已经失传或是很难觅到踪影的老风俗、老手艺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再次被人们熟知、掌握,使得这些特色文化得以继承发扬,避免了失传。

3 地方文献工作服务于地方建设的步骤3.1 市场调研这里说的市场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而是信息市场,它是无形的,是商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地方文献工作者所能够提供的信息商品就是文献信息。

我们不难看出,地方文献工作者本身既是信息生产者又是信息经营者,直接面对用户。

供求双方的经营关系很简单;一种是用户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自己的需求,我们则根据其需求提供相关的信息产品;另一种则是由于少了经营者这一中间角色,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走向市场,了解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调研。

现在社会早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调研无非就是对市
场需求的一个分析。

开发文献信息要有其开发的意义,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服务的对象是谁,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什么,对方提出的需求市场前景如何以及我们是否能够满足对方的要求。

一旦这些问题全都调查研究好以后,我们便可以着手进行文献信息的整理、加工了。

3.2 前期准备确定课题以后,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了。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就是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时限,然后着手准备相关材料,查阅相关文献,在大量的文献材料中筛选出课题所需的有用资料,这个查阅检索过程相当繁琐,工作量比较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同时还要细心,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出来的就是废品,没有任何价值。

检索工作完毕后,对检索出来的资料进行最后的归纳整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3.3 加工制作这一阶段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对已经归纳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复印、装订。

同时做好汇编的目录索引,编写凡例说明。

如果制作的是图像资料汇编,还要加上注释说明,使人一目了然,以方便客户查阅。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工作,一件信息产品就被生产出来了。

提供给客户以后,文献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实现了其开发的意义。

以北京旅游业提供服务为例,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曾经先后为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陶然亭公园编制了相关史料汇编;为首都北郊的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编制《元大都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为龙潭湖公园改建提供了背景资料,编制了专题文献汇编《中国的龙》;为紫竹院公园扩建工程编制了《中国竹文化资料备检》;为满足宣武区政协重新规划天桥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需求,编制了《天桥地区历史资料汇编》。

这些史料汇编不仅对这些地方名胜起到了修复、扩建的作用,同时也使人们了解到了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使得北京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更深、更广的开发。

地方文献的各种文献资料,记载了一个地区古往今来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集前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地方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的成果。

地方文献的文献资源来源于地方建设,通过地方文献工作者收集整理,经过二次文献、甚至三次文献的开发后,再反过来为地方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服务。

而地方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高以后,又能够促进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可以说这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延续,地方建设工作和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起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出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增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