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

合集下载

(六下)科学优秀课件 - 3.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科版(18页)

(六下)科学优秀课件 - 3.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科版(18页)
• 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 球的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月球的地形特点
• 主要有两种, • 月海和环形山。 • 月海—是由凝固的熔
岩构成的盆地,是无 一滴水的“海”;
• “环形山”为数众多 。
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 (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
• 人类登月:
• 1969年7月20日美国 “阿波罗11号”宇宙 飞船在月球着陆,宇 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 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 一个脚印。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 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 球表面着陆,宇航员阿姆 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 类的第一个足印。
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 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天文望远镜
肉眼观察 讨论:从这些观测工具的发展过 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 2、月球上有许多的( A )
• A、环形山 B、火山 C、湖泊 D、雪山
• 3、一人在地球上重120斤的人,到了月球上称的体
重是( C )斤。 A、120 B、60 C、20 D、30 • 4、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是( B )的阿姆斯
特朗。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 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天文望远镜
肉眼观察 讨论:从这些观测工具的发展过 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讨论:从这些观测工具的发展过 程中,你有什么想说的?
在探索月球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探月 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数 据的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 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 越多。

(新编)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精品课件

(新编)最新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精品课件
A、牛郎 B、嫦娥 C、织女 D、探索
8、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B )。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选择
地球的卫星——月球
9、1969年美国的( A)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六号
10、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 C )。
A、嫦娥 B、阿波罗 C、阿姆斯特朗
11、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直径的( B )。
A、1/4 B、4倍 C、1/6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后小结
1、同学们说说你通过今天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呀? 2、老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下次再见!
—— 期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选择
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B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2、月球上有许多的(A )
A、环形山 B、火山 C、湖泊 D、雪山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 C )分之一。
A、二 B、三 C、四 D、五
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A )分之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月海
环行山
月面
月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月海
所谓的月海, 并非月球上面的海 洋,而是月球上比 较低洼的平原,并 无一滴水存在。比 较多人认为月海是 小天体撞击月球时, 撞破月壳,使月幔 流出,玄武岩岩浆 覆盖了低地,形成 了月海。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环行山
环形山在希腊 文的意思是“碗”, 所以又称为碗状凹 坑结构。环形山的 形成可能有两个原 因,一是陨星撞击 的结果,二是火山 活动;但是大多数 的环形结构均属于 陨星的撞击结果。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31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31张PPT)

肉眼观察
天文望眼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当望远镜从荷兰传入
意大利时,引起了伽 利略的注意。。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 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是那样 的凹凸不平,还分布有很多 环形山,伽利略据此绘制了
第一幅月面图。虽
然从科学的角度看,伽利略 手绘的月面图还不够精确, 但月面的平原、环形山清晰 可见。后来,随着大型天文 望远镜的相继使用,人们见 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
拍摄的。



思考月球
真真假假
根据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测器发回的信息,你认 为在月球上的以下情况是真是假?并请说出理由。
4米 2米
在月球表面,宇 航员能轻松跳过 4米。

夜日
月球表面的昼夜 温差达300摄氏度

图中的宇航员 能边听音乐边
看书 假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嫦娥一号
人类登上月球
让我们来开个交流会
把你搜集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向同学 们展示一下,小檔案
月球围绕随太 阳公转的地球 一周的时间
月球绕地球运 动的真正周期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
38.4 万千米
直径
3476 km
质量
7350 亿亿吨(0.0123(M/M 地 球)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 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 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其直径大约在30km左右。 它位于月球的背面,那里比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月球正 面更加粗糙。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绕月飞行时所
表面积
3800 万平方千米
表面溫度
-183~127(℃)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24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24张PPT)

• 1970年4月2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1号”成功发射
• 1975年11月26日 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
• 1984年4月8日 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1988年9月7日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一颗气象 卫星
• 1990年4月7日 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 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试验飞 船飞行成功
5.月球的地形 地貌:
月球上分布
着许多大大小 小的环形山、 月海、月陆和 山脉,月面辐 射纹和月谷等。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 1.想象阶段:在远古时代,人 类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 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嫦娥奔 月。
• 2.初识阶段:望远镜的发明 (伽利略)使人类初步认识了 月球的真实面目。
• 3.近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 1959年1月2日发射的月球1 。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近月飞 行,标志着人类可以通过探 测器近距离认识月球的星


金 地球 星
木 土天 星 星王

地球的卫星
月球
静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球小知识
•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由西 向东(逆时针)运动,是一个不发光不透 明的球体。
• 4、零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 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 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 球,标志着人类通过探测器可 以零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
• 5、实地认识阶段:1969年7月16 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 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 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 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飞行 抵达月球,并进行采集岩石和土壤 样品等项活动,这是人类第一次登 上月球进行实地勘察。

《地球的卫星—月球》宇宙-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地球的卫星—月球》宇宙-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自古以来, 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1969年7月16日是人类第一次飞向其他天体的历史性日子。“阿波 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 带着人类的良好愿望, 踏上了登 月的征程, 并获得成功。
到目前为止, 人类已经有6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于7 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一个月海 , 宇航员阿尔德林走出登月星球, 它是地球的卫星。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我的“月球卡”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自古以来, 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远古时期, 人 们用肉眼观察月球, 用石头、木碳等来作 观月记录。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自古以来, 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1959年, 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 箭, 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 飞过月球的背面, 对月球进行拍摄, 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 登陆器“月球2号”, 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 月面。“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 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我的“月球卡”
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覆盖着一层月尘和岩屑, 有起伏的山岭, 有 纵深的峡谷, 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的月亮上的阴影, 是 月面上的大平原, 称为“月海”。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课堂导览
二、月球概况
为什么月球距地球这么近,它却没有生命存在?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体积和质量小
引力小
课堂小结
昼夜温差大
不能吸引水和大气
没有大气层,无天气变化 (漆黑一片;万籁俱寂)
自转周期长(27.32天)
课堂导览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二、月球概况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课堂导览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月球为什么没有生 命,月球的起源,以及世界和中国对月球的探索等, 大家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下来制作一个自己的 “月球卡”并和同学分享!
六、月球探索
导览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六、月球探索
导览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 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
六、月球探索
导览
知识讲解
课堂训练 课堂小结
1981年4月12日 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
五、月球的运动
月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 围绕地球公转,周期为27.32天 ➢ 月球自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 ➢ 由于自转和公转周期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只
能看见月球的一面 ➢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也会绕
太阳转,但受地球影响,月球绕太阳的轨迹并不是 线状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是呈螺旋状绕太阳运动
——张若虚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具体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难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月球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月球表面特征的模型或实物。

3.准备地球和月球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解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共14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共14张PPT

环形山、 月海
月球上没 有水
月球 的“关 系图”
月球的其他特点
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 迹的是美国的阿姆斯特

月球上没有 大气层存在, 处于一种高
真空状态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2.月球上有许多的( )。
A.环形山 B.火山
C.湖泊
D.雪山
想一想, 举手发言!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 )分之一。
地球的卫星——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探究、讨论月球
• 在探究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 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 样展变化的?
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的观测、探究,已经有好几 个世纪的历史。
从远古开始,古人就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 木炭做观月的记录。
月月球球的的直直径径是是地地球球的的11/4/4 月月球球的的恒恒星星月月公公转转周周期期是是2277.3.322天天 月月球球的的朔朔望望月月公公转转周周期期是是2299.5.533天天
月月球球的的引引力力是是地地球球的的11/6/6 月月球球的的直直径径是是33447766kkmm
月球的地形特点
头脑风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球的温度最高可达127
月球和地球距离的平
摄氏度,最低可达零下
均值是38万千米 月球上没
183摄氏度
有大气层 存在,处 于一种高
月球的质量是地 球的1/80
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 1/49
月球的引力是地球 真空状态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
的1/6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课件
LOGO
地球的卫星——月球
LOGO
• 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 我们也许认真观察过月球; • 我们也许还希望有一天能到月球上去
旅游哩。 • 因为在我们“举头望明月”的时候,
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
地球的卫星——月球
• 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 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 月球的表面。
• 月球基本数据: 与地球的平均距 离为38.4万千米, 直径3476千米, 表面积有3800 万平方千米,质 量为7350亿吨。
• 地球的地形:主要 有两种,月海和环 形山。月海是由凝 固的熔岩构成的盆 地,是无一滴水的 “海”;环形山为 数众多,直径超过1 千米的就有33000 多个。
LOGO

月球表面那些相对平坦的阴暗区称为月海,
共有22个。虽然称为“海”,但里面一滴水没有,
真是名不副实。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约占
整个半球面积的一半,且在北半球特别显著。月
海都有命名,最大的一个月海称为风暴洋,面积
约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是九个法国面积的总
和;其次是雨海,面积88万平方千米。月球背面
纹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
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
壮观。其次是哥白尼环形山和开普勒环形山。具
有辐射纹的环形山约有50个。
月球的地形5——月谷
LOGO

面上一些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称为月谷,
它们中有的绵延几百米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ppt课件
底图:登月小艇登陆月球
可编辑课件PPT
行无 器人
月 球 探 测 飞
8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登月舱
可编辑课件PPT
9
月球探测史
1969年7月,美国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
成功,首次实现了人类
登月的梦想。
登月舱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可编辑课件PPT
10
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留影。
可编辑课件PPT
25
判断
地球的卫星——月球
1、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2、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一号探月卫星。(×

3、月球上充满了空气和水分,所以宇航员不必携带氧气。(

可编辑课件PPT
26


可编辑课件PPT
2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
可编辑课件PPT
3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引起无穷遐想 ,幻想有朝一日飞上月宫。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
着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以前人类对月球还只能用

裸眼和望远镜进行观察。

球可编辑课件PPT4 Nhomakorabea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路 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留影。
2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共16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共16张PPT
地球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讨论: 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
你知道了些什么?
?
你们收集到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 小组合作探究: • 1、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
和分类整理。 • 2、小组内成员要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
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 后分类整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的“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
月球绕着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我的“月球卡” 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我的“月球卡” 月球的地形特点
月球表面分布着许多环形山。
我的“月球卡” 有关人类登月故事。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去探索 和认识月球。1967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 终于印在了月球表面。
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今天的学习快要结 束了, 请大家课后继 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 球的资料。完善你们 做的“月球卡”

六年级下科学说课地球的卫星月球_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说课地球的卫星月球_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说课-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一、教材简析《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宇宙单元的起始课。

在茫茫宇宙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月球——地球的卫星,离地球最近,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对地球影响最显著,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星球,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探究天文知识的兴趣,提升对我国空间探测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多种渠道(如:网络、书籍等)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理解有关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

2)知道科学进步是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精神。

3)发展学生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宇宙是神秘而抽象的。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的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和整理;制作“月球卡”。

四、课前准备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和深入,对月球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知识结构也是零散的。

在教学中,希望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的了解。

因此,课前布置预习;搜集有关月球各方面的图文资料,制作“月球卡”,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教师收集图片、视频资料等补充介绍,帮助学生归纳小结,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五、教法、学法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教学中将通过讨论、交流法对书本、网络、询问等多途径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小组合作探究法对信息进行整理;多媒体教学法对信息进行补充;实践操作法通过制作月球卡巩固掌握的信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上课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地球的卫星——月球》(上课课件)

17
课件教育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18
课件教育 19
课件教育 20
了解月球

课件教育
月球概况
同学们你已经知道月球的哪 些知识?
21
课件教育
考验1:都能答出来吗?
31
月球是地球的___星?
2
月球本身会发光吗?
3 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____?
4 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_ _?
35 地月之间平均距离是___?
月球上的部分环形山, 分别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万户、 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命 名。
33
月球的年龄
月球是地球 分裂出来的 吗?
课件教育
已经知道月球的年
龄和地球很近,約46
亿年。虽然地球年龄
和月球相近,但月球
却不是由地球分裂出
來的。因为从岩石矿
物成分相比,并不一
致。月球多的,地球
反而少,月球少的,
地球反而多。
11
走近月球
课件教育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
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 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 登月成功。
12
课件教育
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留影。
个人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13
走近月球
课件教育
中国的飞天探月之旅
你知道我国为实现飞天梦想做了哪些努力吗?
火,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还只是作为
燃烧物,其结构多是在火药筒上捆一根细竹杆,这叫“起火”,如在
“起火”前端加一个箭头,尾端装上箭羽,就是“火箭”了。
15
走近月球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7篇)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7篇)

这标志着中国为探索月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巩教固学提目升

一、判断题
1、月球上充满了空气和水分。( ×) 2、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 ) 3、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是杨利伟 ( × )
二、填空题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___卫__星____。 2、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__月__海__和__环___形__山__。 3、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___自___西__向__东____。
四: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 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是 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五: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属于太阳同 步卫星。所谓太阳同步关,是指把卫星发射到地球一种特殊的 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同步。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 三个载人航天器,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 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发扬 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 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 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六:突破“载人航天关”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 国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中国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 成为第三个将人送入空间轨道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它 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 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的地形1——环形山
?
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圆形,与
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中间,
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
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月球上的环形山,
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哥
白尼、开普勒、牛顿、柏拉图、第谷、祖冲之、
张衡等环形山。
月球的地形2——月海
月球的地形3——月陆和山脉
?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它一般比 月海水准面高 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 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 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 得多。
? 在月球上除环形山外,还有一些与地球上相 似的山脉。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 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其中最长的山 脉是亚平宁山脉,绵延 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 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月球上也有些峻岭山峰, 高度与地球山峰相仿,最高的山峰也不过 9000米。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 11号”载人飞船成 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 月球的表面。
? 月球基本数据: 与地球的平均距 离为38.4万千米, 直径3476千米, 表面积有3800
万平方千米,质 量为7350亿吨。
? 地球的地形:主要 有两种, 月海和环 形山。月海是由凝 固的熔岩构成的盆 地,是无一滴水的 “海”;环形山为 数众多,直径超过 1 千米的就有 33000 多个。
月球的地形5——月谷
? 面上一些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称为月谷, 它们中有的绵延几百米到上千千米,宽度从几千 米到几十千米。宽大的月谷主要在月陆上比较平 坦的地区,窄小的月谷 (又称为月溪 )到处都有。 最大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 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长 130千米,宽10~12 千米,它把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 壮观。
地球的卫星——月球
? 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 我们也许认真观察过月球;
? 我们也许还希望有一天能到月球上去 旅游哩。
? 因为在我们“举头望明月”的时候, 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
地球的卫星——月球
? 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月球的地形4——辐射纹
? 月面上的环形山常带有美丽的“辐射纹”, 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亮带,亮 带可以直穿月球上的山脉、月海或环形山。辐射 纹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 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 1800千米,满月时尤 有辐射纹的环形山约有 50个。
月海
月面
月陆
环行山
感谢您的关注
? 月球表面那些相对平坦的阴暗区称为月海, 共有22个。虽然称为“海”,但里面一滴水没有, 真是名不副实。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约占 整个半球面积的一半,且在北半球特别显著。月 海都有命名,最大的一个月海称为风暴洋,面积 约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是九个法国面积的总 和;其次是雨海,面积 88万平方千米。月球背面 月海很少,仅有莫斯科海、东海和智海等。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故事或诗歌吗?
月球的运动
月球反射太阳光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 认识月球。
古人观月记录
? 当望远镜从荷兰传入意 大利时,引起了 伽利略 的注意。
?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 月亮,发现月亮表面是那样 的凹凸不平,还分布有很多 环形山,伽利略据此绘制了 第一幅月面图。虽然从科学 的角度看,伽利略手绘的月 面图还不够精确,但月面的 平原、环形山清晰可见。后 来,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 相继使用,人们见到了从未 见过的天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