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

合集下载

我们到底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到底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到底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教育支出普遍超出家庭总支出三分之一的时代,作为家长,不
知你是否深入的思考过: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著名的教
育家俞敏洪曾经说过:“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商业化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并教育孩子

1.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俗话说,三岁看老,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做起。

父母要适当的锻
炼孩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切不可骄纵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交给社会这所大学去教育。

与此同时,让孩子适当的吃一些苦也可让孩子
知道大人的不容易,更容易学会感恩,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锻炼孩子独立
自主的能力。

2.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
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
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想培养什么养的孩子,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父母要学会有所取舍的
去选取孩子所需的养料,使其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3.成为一个乐观幸福的人
根据二八定律,这世上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成长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

相对于孩子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乐观幸福。

每一个父母尚且
不完美,为什么要求孩子成绩优异呢孩子并非是父母的所有物,而是一个
独立的有思想的血肉之躯。

所以,请尊重你的孩子,不要过多的干涉他,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度的指导和帮助,如此,变好!。

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七件事俞敏

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七件事俞敏

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七件事俞敏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总说,孩提时代就像一张白纸,学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学童时期也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你的时间在哪里,孩子未来的方向就在哪里!因为,父母的爱和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滋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孩子的益处,管教是必须的。

守住父母的本分和角色,帮助孩子确立界限和规矩。

并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完成对他们的管教,这才是对他们未来最负责任的。

有很多的家长总爱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可我们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时,是否反思过,自己做得是否和别人的家长一样好呢?下面的这7点,在孩子15岁之前,父母务必管住了,孩子将来大有出息。

1、练字都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

帮助孩子把字练好,也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而且,练字,还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2、对孩子说“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我们要抓住重点,对症下药,尤其是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绝对不能让步。

俞敏洪谈教育:孩子15岁之前,父母务必管住这7点,将来大有出息3、读书的兴趣孩子读书的兴趣,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

如果父母爱看书,孩子从小生活在这种氛围中,他也会以家长为榜样。

爱读书的孩子,不仅有一种独有的气质,还能增长见识。

4、勤奋勤奋,永远是真理。

现在的孩子,总是被一大家子人捧在手心疼爱,舍不得他做一点家务,把他养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小公主。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仅在生活上不上心,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愿努力。

5、争胜心我们家长必须给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一个努力之后可以得到进步的目标,然后鼓励孩子去努力。

否则,孩子的成绩,距离家长的目标,差距就会越大。

俞敏洪谈教育:孩子15岁之前,父母务必管住这7点,将来大有出息6、生活习惯家长爱卫生,孩子也就爱卫生。

家长乐于助人,孩子也就助人为乐。

7、培养安全意识对孩子安全规则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俞敏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俞敏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俞敏洪: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现在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

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

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

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

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

我们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地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

”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

”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

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

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

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觉得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

其实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

俞敏洪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

俞敏洪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

俞敏洪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俞敏洪,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在俞敏洪看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他提出了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通过这些要素,俞敏洪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一要素:创造力培养俞敏洪认为,创造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当代社会所必需的能力之一、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俞敏洪鼓励孩子勇于提出问题、质疑现有的知识框架,并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第二要素:人格塑造俞敏洪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更取决于他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

因此,俞敏洪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责任感、正直品质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责任心和正直品质的人。

第三要素:综合能力培养俞敏洪认为,综合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所需要的能力之一,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他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这些综合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活动来提升孩子的能力。

第四要素:实践经验的积累俞敏洪认为,实践经验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要素之一、他认为,通过实践活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俞敏洪倡导在教育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实践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等,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五要素:学习方法的培养俞敏洪强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他提倡教育中不仅仅注重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俞敏洪鼓励孩子学会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挖掘知识、如何总结归纳等学习方法,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人。

总结起来,俞敏洪教育孩子的五大要素包括创造力培养、人格塑造、综合能力培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名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名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名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名人也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家庭教育的独特见解。

他们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过:“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他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的重要性。

在莫言的成长中,他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以勤劳、善良和坚韧的品质影响着他。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莫言,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让莫言从小就懂得了奋斗的意义。

演员黄磊则认为:“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

”在他看来,给孩子充足的爱和陪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黄磊在教育女儿多多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她的想法和选择。

他会和多多一起读书、一起旅行,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

这种爱的教育,让多多成长为一个自信、善良、有才华的女孩。

俞敏洪,这位教育界的翘楚,指出:“父母的三观,决定孩子的一生。

”他坚信,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未来。

如果父母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善良正直,孩子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反之,如果父母消极怠惰、自私自利,孩子也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马云也曾表达过他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他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能够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只有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另外,童话大王郑渊洁的观点也引人深思:“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导。

”他反对那种严厉的管束式教育,主张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

郑渊洁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就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才能。

从这些名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首先,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和成长的。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具备某种品质或能力,自己首先要做到。

狠狠的教育的深意

狠狠的教育的深意

狠狠的教育的深意孩子往往都是大人们的一面镜子。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以身作则。

这几年,我们开始更多地谈论教养。

因为我们发现经济上去了,腰包鼓了,但是教养没上去,所以才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各种丑闻。

而国内的话,我不说大家也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况。

俞敏洪说:“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

”我自己之前对教养也没有很大的在意,我自己的原则是尽量不打扰他人,不给他人造成麻烦。

而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加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孩子们的教养问题。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什么会有了孩子才会去注重?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诸多不足。

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不明白礼仪要求,父母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时候,也教会孩子。

就比如前几天带孩子出去吃饭,和几个玩伴在一起,马上就开始大叫起来,孩子一兴奋就叫,加之他的嗓门很大。

我马上把他牵回来,跟他说,这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不能大叫。

但是过了一会几个人就爬到隔壁桌边上的沙发座位的靠背上去了,这个时候我就去把他们叫回来,告诉他们不要打搅其他的客人用餐,应该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否则我会动用终极处罚手段了(一个人去外边门口站着反思,需要的话我可以陪你,因为我没有教育好你)。

对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很难控制情绪和行为,但是父母一样要管教好他们,不是说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一顿。

那样只会显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没有教养。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然后温和地告诉他该怎么做。

当然有妈妈会说孩子太淘气,不听管教的。

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告诉孩子规矩和自律。

俞敏洪: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感到90%的绝望

俞敏洪: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感到90%的绝望

俞敏洪: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感到90%的绝望“中国的孩子们长大以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他们从来没有度过愉快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第二他们从来没有过真正的拥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所有一切都要照标准答案,连写作文都有标准答案,更不用说数学或者化学。

”5月22日,新东方学校创始人俞敏洪在中信出版社主办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新书分享会上做了上述演讲。

在俞敏洪看来,中国50%以上的家长是用非常认真的全心全意的爱的态度来摧毁自己的孩子。

他从事教育事业20多年,他眼中的中国教育是怎样的?以下是俞敏洪的发言摘录:不要被旁枝诱惑,不忘初心在什么地方我老来北大,不可能每次来都有深刻的感受。

对我来说,他们(现场的北大学子)现在手头的钱更多一点,但钱花在书上更少一点。

日常生活更丰富一点,比如有手机、iPad、电脑,但思想的集中度、注意力比我们要差一点。

我们那时候过得太苦了,连女朋友都找不到。

(众笑)大家都知道去年出了一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我发现徐小平、王强的形象描写得那么好,我的形象描写那么窝囊,后来,我就生气。

徐小平在那里充满远见和智慧,而现实中他不是这样的。

王强在大学的时候风流倜傥,最后和女孩子睡在一起,这个对现实中的王强直到今天也是一个幻想。

我被描写成一个特别窝囊的成东青,但是徐小平他们说没有的事,后来我问我的大学同学,我说你看过《中国合伙人》吗?他说看过。

我说把我描写得那么窝囊,真生气。

他说,你不仅窝囊,还挺猥琐的。

原来这部电影还把我的形象描写得不错了。

一个有缺陷的人最后成功和一个没有缺陷的人最后成功,很明显是有缺陷人的成功更加幸运。

所以,后来他们说这部电影中间的缺陷拍出来后反衬了主人公的完美,这还是挺好的。

这表明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整或不完美的。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不完美和不完整中追求生命本质,完善自己。

用什么方式完善自己?是不是拥有一架私人飞机或者300万的汽车就算是完善自己了呢?我从来不这么认为。

俞敏洪的教育思想

俞敏洪的教育思想

俞敏洪的教育思想13级数本实验班郭怡 105012013077 俞敏洪认为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三个要素: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

首先俞敏洪认为中国的教育,未来的目标是想要打造绿色世界、绿色价值观,现在无论从企业做也好,从政府做也好,都是逻辑的问题。

但是从现在开始要思考的问题是,后代的教育理念中间,它有没有绿色价值观。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为了培养孩子未来有多幸福、自信、积极阳光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教他们如何去斤斤计较,让他们为了自己父母的虚荣心去打拼。

所以孩子一代一代地被毁掉。

中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基本是系统式的熏陶,所以要想摆脱这些很难。

中国的教育一直在追求片面的、个人的、畸形的成功,比如考上大学就是成功了,上了名牌大学4年就是成功了。

这个教育观是严重错误的。

现在中国没有多少家长会特意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的能力。

然而我们一方面讲要热爱自然、要热爱社会,我们一方面本身孩子的后代,我们都没有。

也就是说,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其实不仅仅是现在这一代人在关注我们现在的环境,我们在教育中间,整个教育体系,我们个人教育体系中间,要反思有没有把这个融进去。

所以俞敏洪认为要做两件事,对孩子的心情教育、环保教育,我们怎么样做到孩子的心里去。

第二,我们对我们本身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三个要素: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问题,因为人的追求有两大不满足,这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第一,对于物质的不满足,越追求越不满足。

我们刚才说人要追求物质满足,人的本性做不到。

物质越多越不满足,请问马云满足了吗?郭广昌满足了吗?然后心理的满足,谁心里有过满足?没有。

因为人的物质欲求和心理欲求是无限的。

我们都希望心灵的扩展性更大。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领域中间要做几个事情:在俞敏洪的教育观念里由于物质的不满足,带来人类无穷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

但是因为这种不满足,又带来了重大的破坏性,中国的江河变成污水。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俞敏洪: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我们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但我觉得这是不可比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棵独立的树,全世界每棵树长成一样的时候,这个世界的光辉就没有了。

家庭教育既难,又不难。

前两天我读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养分。

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样去迎合父母的脾气。

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

说到规矩,好像孩子都遵守规矩,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孩子就会一直遵循下去。

我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我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把被子叠好,扫完地才能去上学,一直到18岁上大学都没有改变。

我到大学也一直扫地,这带来一个好处大家认为我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最后都愿意与我一起做新东方。

说到家庭教育有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孩子生长的环境要素。

我在很多家庭教育讲座问过一个问题:请问多少家庭家里是有书架的?第二个问题:书架上面放满五百本书的有多少?第三个问题:有多少家长有晚上睡觉以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书的习惯?我做过很多家庭调查,喜欢读书的孩子,将来克服挫折的能力强很多,他会把从书中得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内心的思想,当然,书呆子型的读书除外。

有人问读故事和看电影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反复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说给孩子讲故事、包括孩子自己读故事,对孩子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化会比只看动画片的孩子好很多。

我想告诉家长,这个过程其实是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通过锻炼孩子的读书习惯,让孩子一辈子喜欢读书。

第二,锻炼孩子的某种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他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我在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只给我买书,不买别的东西。

爱的教育第二章读后感

爱的教育第二章读后感

爱的教育第二章读后感《以爱的教育》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作者是俞敏洪。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及对于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对于如何用爱来教育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讲述了爱的力量。

他认为,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爱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潜能,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育孩子的经验,深刻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量,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在我看来,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爱是最为重要的。

当父母用爱来教育孩子时,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从而更加自信、坚强。

父母的爱可以让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而不会轻易放弃。

父母的爱也可以让孩子在成功时,更加谦逊和感恩,不会骄傲自满。

此外,爱的力量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时,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尝试和探索。

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因为他们知道,无论失败与成功,父母都会在他们身后支持和鼓励他们。

爱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向前走,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

在我看来,爱的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爱是非常重要的。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了相互的爱和理解,家庭教育才能够更加顺利和有效。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爱来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爱来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才能够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总的来说,爱的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通过爱来教育孩子,可以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更加自信、勇敢。

爱的力量可以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向前走。

因此,我认为,爱的教育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和倡导的教育方式,也是每个家庭应该重视和注重的。

俞敏洪11个经典语录很有道理

俞敏洪11个经典语录很有道理

俞敏洪1.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你惟一要做到的是,看准了目标以后,充满耐心地,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前走,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2.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3.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想法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等于是沙滩上造的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的,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4.你到底什么最喜欢,应该去做什么,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

5.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做忍辱负重的能力,很多社会名流会遇到很多很多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你不忍辱负重,你就没有时间,你就没有空间,没有走向未来的空间,如果你想走向未来,最后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你就必须要做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轮到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你排除,也得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因此你就必须忍辱负重!个人也是一样的,你要想有伟大的大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争取空间争取未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有理想!但是你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对你的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6.我有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长江和黄河的曲线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所以不管黄河是多么的曲折,绕过了多少障碍,长江拐的弯不如黄河多,但是她冲破了悬崖峭壁,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到了最后走到了大海。

给孩子成长的天空

给孩子成长的天空

3.22俞敏洪给孩子成长的天空/培养永远的竞争力俞敏洪老师一开始就提到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孩子十岁之前很多习惯还是能改正的,他认为童年的好的习惯是影响一生的,他从小母亲就买各类的小人书,这对他现在的影响还是很是深刻。

这也是为什么他语文的功底也非常好。

还提到如果一个妈妈每天晚上能坚持给孩子读书的话,一直坚持的话,那孩子离成功也不远了。

他现在每年都会读100本书左右,还有儿时的杯子叠的方方正正的妈妈培养的,现在都是,所以人的区别就是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还提到,若是孩子在班级成绩很下游的话,做点补习是可以的有必要的,因为中国式的打压孩子,会让孩子自卑,让孩子否认自己,这样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让孩子抱有热情,对孩子成绩名次没有要求,让孩子有探索的精神,这比什么都重要,即便一个孩子成绩不好,但是依旧有热情有探索的精神。

我们做家长的是,不要批评,不要指责,这对孩子身心很是伤害,会让孩子否认自己,长期以往,这样的孩子会失去自己。

‘俞敏洪强调的是一个大的基本点,一个孩子的基本面可以就很好了,就是情商,知道为人沟通,有热情,有探索精神,这是基本的面。

问题*孩子们有没有天生好坏之分?没有!家长言传身教的结果*孩子们有没有天生聪明和不聪明?有!智商是有高低的。

*为什么很多孩子好了一辈子反而落后了?太要好了,门门都想第一,这样的心态是不可取的,不要要求永远第一,他对自己的儿女就是这样的要求。

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中国的家长要求孩子门门都好,弄的孩子都无棱无角,失去创造力和探索能力,所以为什么中国初中生高中生可以获得权威的数学大奖,但是一个诺贝尔奖学金都没有。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专供一门特长,当然,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俞敏洪老师一个学弟,家人非要坚持孩子学一个自认为很有前景的专业,可是他并不喜欢,喜欢另外一个专业,最后俞老师出面,与家长沟通了4个小时,说通了,摔下一句,以后饿死了没人管你!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他们不知道,其实当孩子选择了他不感兴趣的专业的时候,他已经不开心了,这是我们要的生活吗?他还拿自己和马云做了比较,都是英语专业,马云当年就是杭州师范的专科,现在美国上市20亿美金,自己一个清华的目前新东方,美国上市的价格才多少?*动物在对待后代上为什么比人聪明?因为生存有危机两个孩子在山顶的例子近期很火热,美国孩子想着法子出来,中国孩子只知道在山顶等死。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有哪些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有哪些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原则有哪些:1、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保持一致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心平气和,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听家长的话上。

无论在家里还是外面。

妈妈教育孩子的态度都必须是一致的,不能一边宽松一边严厉,那样孩子会无所适从,觉得家长是两面人,说话靠不住。

2、情绪激动时不要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避免在自己生气的状况下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时态度要温和,一旦作出决定,态度要坚决,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当大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孩子也被调动起来,根本无法静心听大人的话。

所以要等大人自己冷静下来,孩子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脑,找出问题改正错误。

3、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和精神一定要影响孩子多读书,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书。

俞敏洪先生现在仍然坚持每天看书,写读书笔记。

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和爱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

所以,那些还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的父母们,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

4、要给孩子立规矩父母应该为孩子制定规则。

这些规则也应该符合人性。

例如,父母为孩子制定的规则是:孩子们不能玩电脑游戏,玩游戏应该限定时间,学习时门不能关闭。

要让孩子们知道,要得到什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此外,一旦制定了规则,夫妻双方必须保持一致。

5、不翻旧帐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特别喜欢翻旧帐,这会让孩子反感,别说孩子了,成年人听了都会反感。

而且,翻旧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会犯错误。

价值感越来越低,越来越自卑。

孩子这次犯错了,就只针对这次进行管教,而不是把过去的所有错事重提一遍。

6、不贴标签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记,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父母,总是会去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

比如,“你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

这很容易让孩子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就成为了父母所定义的那个样子。

俞敏洪

俞敏洪

俞敏洪:为孩子种下一颗自控力的种子一个朋友曾对我说:“如果孩子教育失败了,你就算拥有全世界也是个失败者。

”说这句话的朋友是个资产过亿的企业家,他因忙于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把没考上大学的孩子送到国外,结果孩子不但没有上学,反而把带出去的钱都花光了。

这个朋友现在恨不得用所有的钱换取孩子的前途,但已经为时过晚。

我也是个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孩子教育上的成功或失败,关乎每个家庭最深层次的幸福。

我们都想培养成功的孩子,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成功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很多人觉得孩子考出一个高分数、考上一所名牌学校就是教育的成功,就是家长的幸福。

这种对于成功的狭隘定义其实会伤害孩子,到头来也会伤害到家长自己。

在我眼中,真正成功的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考出了多高的分数,上了多好的学校,找到多高薪水的工作,而更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特质,如诚信、善良、毅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品格特质。

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体会到自控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

孩子自控力较差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建立适当的规矩。

说到规矩,好像孩子都遵守规矩,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孩子就会一直遵循下去。

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好爱和规矩、自由和纪律之间的平衡,不要片面主张给孩子“爱和自由”。

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我就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叠好被子、扫完地才能去上学。

这个要求一直到18岁上大学都没有改变。

我到大学也一直扫地,这带来一个好处——大家认为我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们都懂这个道理,但很遗憾的是如果没有把这一点有效地传递给孩子,那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没规矩的人。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规矩定得太晚,孩子的坏习惯都已经养成了,到那个时候再想引导和改变孩子的行为,已经很难。

家长学校培训记录表3

家长学校培训记录表3
7、乐观。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家长应该侧重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一味责怪孩子,让孩子尽情地倾诉问题,适当宣泄情绪也是很有必要,我们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去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轻松生活,而不应把犯错和失误频频挂在嘴边去强制要求孩子。
家庭是“父亲 母亲 孩子”的组合,理想的“父母亲”,作用应该大于“父亲 母亲”,父母在扮演好各自角色的前提下,应该把各自的优势与家庭氛围进行嫁接,从中不断发掘孩子成长的潜能,把孩子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1、好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探索世界的触角。一方面,作为家长要在孩子接触世界的时候做好引导,让孩子多接触、多涉猎,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多种形式在孩子幼小心灵中留下初步印象,对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一些问题上大胆让孩子去尝试从而获取喜悦感增强认知。
2、坚毅。成长过程伴随着跌倒起伏,孩子意志力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败挫折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及时出现在孩子身边,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面对挫折,能分析出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性格。
家长学校培训记录
校区班培训主题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
学习后心得体会
周五晚上收看了俞敏洪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身为孩子的家长,内心的触动特别大,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俞敏洪老师总结关于孩子四大能力的培养,“个性能力、品德能力、学习能力、团队能力”是孩子在学龄阶段最好的教育切入点,也是引导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有力保障。苛求孩子各项发展指标都成为像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六边形战士”那样的境界很难,也不科学,但是“个性、品德、学习、团队”这四方面我们是不希望孩子有缺项,培养孩子全面的品格,才能让孩子成长之路跑的更健康。

俞敏洪:孩子成为世界精英的四堂课

俞敏洪:孩子成为世界精英的四堂课

俞敏洪:孩子成为世界精英的四堂课育儿宝典11-22 2342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

连我们慈祥的温总理都感慨:“中国人民,我怎样才能使你感到更加幸福?!”我觉得:不幸福的根源,是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现实已经逐渐改善,但是远远不能企及欲望扩大的速度。

这就会产生痛苦,幸福指数自然很低。

一个人,被给予的物质越多就会越痛苦。

同样一个人,要求的越少,给予别人的越多就会越快乐。

这是我浅陋的认识。

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被给予的习惯了,以至于他把“被给予”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当不再“被给予”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我恳请我自己和大家学会感恩,一万次地恳请自己和大家。

当你学会感恩,就会把自己放的非常小,把对别人的关注放的非常大。

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快乐,无私就是快乐的根源。

今天是一个晴朗似水的好天气,你应该感谢上苍;今天你看到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你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你就应该感谢那个陌生的女孩;今天你被朋友的一个笑话逗得前仰后合,你应该感谢朋友;今天你学到让你醍醐灌顶的知识和技能,你应该感谢老师;今天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应该感谢自己;然而,你最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你的父母。

孩子们,应该去看一部叫做《剖腹产》的纪录片。

之后,你们才真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父母生养自己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艰辛。

相信,懂得感恩的你们会在观看现场哭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写下了对妈妈的感恩的话语。

孩子以前不理解父母,是因为他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赚钱的不容易,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在以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真实的生活状态,引导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是中国的孩子最应该补上的一课。

第二堂课:“勇者无敌”一位朋友曾经告诉我一句话,让我沉浸在思考中半天来缓不过神来,他说到了我的心窝里。

蜗牛的人生比雄鹰更精彩

蜗牛的人生比雄鹰更精彩

蜗牛的人生比雄鹰更精彩本文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蜗牛的人生比雄鹰更精彩助人者,天助之2001年2月,北京天降大雪。

这天,从新加坡出差回到家的俞敏洪,见院子里积了厚厚的雪,便拿出扫帚、铁锹带着4岁的女儿一起清扫。

父女俩一番忙碌,好不容易将积雪清扫得差不多了。

这时,俞敏洪想起隔壁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太太,便向女儿提出帮她家清扫积雪。

女儿却耷拉着脑袋,气鼓鼓地说道:“我累了。

那是她家的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时,俞敏洪的妻子扬扬也在旁边给女儿帮腔:“她还是小孩子,累了就让她休息吧,待会儿还要弹钢琴呢!”得到妈妈的允许,女儿一溜烟儿跑进了屋里。

俞敏洪知道妻子和众多中国妈妈一样,永远都将孩子的学习、练琴等排在第一位。

他没再说什么,却隐隐有些担忧。

当晚,俞敏洪哄女儿睡下后,和妻子扬扬谈起了女儿对帮助邻居这件事的态度,并说起自己母亲的一件事。

俞敏洪9岁那年秋天的一天下午,村里每家每户都在晒玉米。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俞敏洪的母亲赶紧带着全家把隔壁家的玉米收了。

等一家人收自己家的玉米时,自己家的玉米却全淋湿了。

俞敏洪不理解,母亲就给他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就要去帮,如果不帮,不仅他们家一年的粮食会被淋湿,更重要的是,等你有困难的时候,也没人会伸手帮你。

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就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

令俞敏洪没想到的是,母亲的这个举动,使邻居和他们家的关系非常融洽,此后邻居经常主动帮俞敏洪家收割庄稼,而母亲也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

扬扬听后,若有所思。

第二天早晨吃饭时,扬扬看到女儿高兴地吃着俞敏洪亲手烘焙的培根面包,趁机告诉了她奶奶的故事,也把俞敏洪的故事讲给她听。

俞敏洪在农村长大,进北京大学后,将勤劳的品质也一并带到学校,常年义务打扫宿舍,为同学打开水。

于是他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那些同学都义无反顾地回国帮他发展新东方。

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的水。

爱的教育主要内容《爱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主要内容《爱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主要内容《爱教育》读书心得《爱教育》是由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撰写的一本教育类图书。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爱”的概念展开讨论,探讨了如何用爱去教育孩子,以及如何用爱去影响他人的教育哲学。

《爱教育》中的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俞敏洪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分数的追求,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

他呼吁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环境,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俞敏洪强调教育是一种“温情”的事业。

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充满爱心、耐心和理解,用爱和温情去教育孩子。

他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他们才会感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才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成长。

再次,俞敏洪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他呼吁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价值的人才。

最后,俞敏洪还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教育经验和观点。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爱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力量。

他分享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是如何用爱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的故事。

总体来说,俞敏洪的《爱教育》是一本富有情感和温暖的教育类图书。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点,向读者展示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呼吁教育者用爱去教育孩子,用爱去影响他人。

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思考的书籍。

俞敏洪:生活小处立规矩,持之以恒重管理

俞敏洪:生活小处立规矩,持之以恒重管理

龙源期刊网
俞敏洪:生活小处立规矩,持之以恒重管理作者: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
保持对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保持正能量,任何时候给他鼓励说起来容易,但是一不小心潜移默化中就会犯错误。

当你发现孩子跟你交流不畅的时候,孩子跟你对着干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事不愿意跟父母讲,中国父母从来没有养成跟孩子平起平坐,跟孩子平等交往的习惯。

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彻底斩断了跟你的交流,他无处发泄,除了逆反还有什么呢?所以中国孩子的逆反现象比美国多出很多倍。

第二大要素是什么?从小到大给孩子制定永不可违背的合情合理的规矩。

如果不合情合理孩子一定会反对。

对孩子定规矩要知道这个规矩必须要能够坚持,不能高兴起来孩子什么都能做,不高兴,孩子做什么都不行。

我觉得当家长真的不难,第一,心平气和的脾气非常重要,要传递正能量,总是鼓励孩子;第二,给孩子设立一些行为规矩规范,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第三,要培养孩子学习和读书的热情与精神;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情商和逆商,让孩子有能够善意跟人相处,保持自己阳光灿烂个性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敏洪:教育好孩子的五大要素我特别关注妈妈群体,是因为我关注中国孩子这个群体。

孩子成才的百分之七八十的因素,是跟妈妈相关的。

现在尽管女人男人都要闯天下,但是女人更加的不容易。

妈妈们不管怎么忙,总会尽量按时回家。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有一条船,放了九样东西,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具、宠物狗等。

但是突然发现这艘船要沉下去了,只能留下三样东西,让孩子选择。

调查结果是:把爸爸留下的孩子只有20%(笑声)。

这是因为爸爸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陪伴孩子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孩子是否愿意跟你在一起,以及你对他的影响力的大小。

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说爸爸也应该尽可能地跟孩子在一起。

我的儿子在国外出生,十一岁时被我带回国内来了,就是我也全力以赴地争取和孩子一起的时间,这样我就可以对他产生一点点影响(笑声)。

当然,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对孩子的成绩几乎不太在乎,他班里名次多少,完全不是我考虑的重点。

只要他不是门门课六十分以下就可以了,只要保证他的智商是正常的(笑声)。

但妈妈就不一样,妈妈会在乎在班里是第几名,有多少学生超过他。

我们的关注点就是不一样。

我虽然不关注学习成绩,但是我非常关注孩子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有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平时有没有阅读。

比如说我儿子希望有一台3D打印机,我就给他买回来了。

他把我们家的狗拍照后扫描在电脑中,再转化成狗的图像,在3D打印机里把我们家小狗的模型做出来。

这个就属于有创新性的东西,我会支持他的探索,并保持关注。

我还关注孩子有没有勇敢精神、闯荡世界的能力、坚韧的毅力……所以我现在还带孩子去爬山。

爬黄山时他非要坐缆车,我没有允许。

一千多米的高度,我的膝盖也不太好,但是我必须做榜样,这样就锻炼他的毅力,这就是我的关注点。

1.父母应该多读书,成为孩子的榜样我想分享所有的妈妈们的第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

据我调查和了解,喜欢读书的妈妈与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的提高、情绪的管理上都要高一筹。

那么父母要读书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家长读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

当父母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不读书的,而且当家长安静地读书时,就给孩子创造了比较安静的环境,孩子做作业的时间也会延长,不开小差,不会分心。

所以我特别主张妈妈们认真地去读书,最好是跟孩子一起读。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习惯,在孩子不认字的时候,就读童话故事给他听。

如果你没时间读的话,可以让他用手机听。

但是你不能把手机扔给孩子,自己跑了,这不行。

如果每天有二十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连续四五年,他会自动形成一种阅读习惯。

如果你定好每天都去读书半小时的规矩,孩子就会远远超过半小时,原因是他自己进入故事中后,是放不下来的。

所以,父母读书对孩子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父母要管理好情绪,保持一个平和的情绪和心情不管有多忙,千万不要匆匆忙忙地和孩子交流,当你一匆忙,心里一烦躁,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各方面就不平缓了,慢慢会激发孩子的反抗和烦燥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母亲能够做的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间,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

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就是母亲急得不得了,对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对孩子指责。

孩子反过来跟你也非常地急躁,是不是?母亲一直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有安全感以后,他会非常愿意跟你多说话。

因为他有安全感,他知道如果他考试考了零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考了四十分回来,你也不会骂他;他跟别的孩子打架,你也不会骂他。

你就可以好好地跟他沟通了。

比如,如果十二三岁的孩子谈恋爱了,我们大部分父母会担心,甚至会认为这个肯定不行。

其实我们要跟他分析,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再分析为什么这个年龄谈恋爱并不是好事。

自始至终,一定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不只是他的父母,这个特别重要。

如果你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没法预料告诉你这件事情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会有什么后果的话,他就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着掖着,他就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你了,那你作为父母就非常地失败。

由此可见管理好你的情绪,保持心平气和是多么重要。

3.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热爱很多的父亲说,我晚上也待在家里。

但有的父亲是在看电视,有的父亲在打麻将,尽管人在家里,但实际上跟孩子没有真正的交流,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在做反面角色示范。

如何才能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常常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出去玩,这种玩不是瞎玩,不是带他们去坐过山车,也不是带他们出去吃一顿饭那么随意和简单,高质量地玩是在培养孩子的心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能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的诗词,我们要想孩子能从中感受什么?可不可设计些什么?比如说,带孩子到湖边或者海边,静静地坐两个小时,去看看月亮从东方升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其实特别地重要,因为你把他学习的内容跟大自然融合了,所以带孩子玩绝对不是瞎玩的。

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你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情和脾气,从胸怀到眼界,这特别的重要。

我在清华大学碰到一个家长,他本身不是研究昆虫的,可是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认识了大概4000多种昆虫,他也许是世界上研究昆虫最小的孩子。

而这个起因特别简单,有一次他家里有两只苍蝇落在了饭上,我们一般家长的反应,就是用苍蝇拍把它打掉就行了(笑声)。

可是父亲对当时还只有五六岁的孩子说,你看,这两只苍蝇不一样的,世界有多少多少种昆虫,光苍蝇就有上千种,而且它每个形状不一样,而现在你把昆虫比较以后,你会发现昆虫世界其实非常的美丽。

后来父亲带着孩子在网上搜昆虫,结果把这个孩子引导到昆虫的研究世界中去了。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即使未来不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昆虫学家,他也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因为他研究精神已经被培养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引导——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持续不断地引导。

4.父母要给孩子定原则和规矩,培养好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慢慢地感觉管不住孩子,管不住孩子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你从小到大没有给孩子设立规矩,这个规矩可能在你的心里,但是你从来没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就把孩子骂一顿,说一顿,孩子也不知道这是一个规矩,他会很迷茫。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定规矩定得太晚了,我们给他定规矩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所以就特别麻烦。

就像我培养我孩子的刷牙习惯,培养了好几个月,每天盯着,早上起来叮嘱一句,晚上睡觉叮嘱一句,才让他养成刷牙的习惯,光这个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重复几百次,他才能形成自然的行为。

定规矩最好是在八岁以下,在十岁以前定规矩,孩子还是愿意听你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十岁以前,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依靠就是父母,离开父母他是活不下去的。

但是到十岁以后,他觉得离开父母还是可以活下去的(笑声)。

他会逐渐发现,和父母对着干,父母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些规矩是特别重要的,长大以后对他的生活影响会特别地大。

举个简单例子,到孩子开始懂事以后,要求孩子必须收拾干净自己的床和房间。

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父母自身也能够把房间收拾干净,如果父母的床一年都不叠被子,而一定要孩子叠被子,这个孩子是做不到的(笑声)。

收拾房间、把东西归位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实际上是养成了孩子一辈子有条不紊的习惯。

而有条不紊的习惯是提高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一个最好方法。

我是农村出身,我现在做事情还算是有条不紊,就是因为我从一开始记事开始,我母亲就给我定下两个规矩:第一、早上起来以后,必须把床全部整理干净。

第二、就是你想去上学,必须先把家里打扫干净。

我跟大我五岁的姐姐有分工,我是早上起来必须扫地,我姐必须是吃完饭洗碗。

后来我就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习惯,我习惯把房间弄得相对比较整洁比较干净。

还有一个习惯大家其实也是可以做的,当孩子在七八岁以后,其实可以或多或少地鼓励孩子做做饭,炒炒菜。

中国炒菜不像德国,厨房里一大堆的天平,他要称的。

中国人靠什么,手抓一下刚好(笑声),其实这个东西很重要,让孩子逐步地学会凭着自己内心去感觉,做什么样的东西刚好。

这个再延伸到生活中间去,慢慢他就会形成,我如何做事,如何与人打交道?所以你别看小东西,小东西中间有大学问。

5.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环境,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我们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就要想办法给小朋友建立圈子的条件。

上下不超过两岁的同班同学和社区里小朋友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我常常觉得我的孩子好孤单,因为我老搬家,老搬家就不太容易给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很长久的朋友圈。

现在要做一件事情,组织同学的家庭一起在周末聚聚,你就会发现孩子在一起玩得很开心,而且一定要男孩要跟女孩混合着玩。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对于异性的交往,也开始自然地熟悉起来。

一个社区的家庭也可以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玩玩,这样孩子可以在一起成长。

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成长的轨道设对了,以后的长势就不用你太担心了。

就如一棵树,前几年你特别关注枝叶的繁茂,土壤的健康,以后它自己长,就不会长弯的。

如果孩子这棵树十岁以前如果已经长“弯”了,要给他弄“直”会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

所以,我们培养孩子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握好孩子出生到十岁这个时间段,给孩子打好基础,后面他自己一路会成长得非常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