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共三篇

合集下载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1《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平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

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平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中国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习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多篇)第一篇: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淑蓉和老朋友聊天时,她为我推荐了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到书店买来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

“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这是此书封面上的题字,如此醒目。

周国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对教育却能够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这可以说是让人非常佩服。

但身为曾经的学生和现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亲身谈谈读后之感。

以下摘自书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触之点所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基础。

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神上优秀的征兆。

在我看来,学习不快乐,把学习变成折磨,仅此一点,就已经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受这个折磨,上了一天学,回家还必须做大量枯燥的作业,天天上床时都筋疲力尽,其用途只是应付考试,对真正的智力开发毫无益处。

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折磨越来越甚,简直是虐待了。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能得到素质全面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界多次课程改革所遵循的宗旨。

但结合我们的国情来讲,何为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一个理想体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依周国平的看法,似乎不是。

而这绝对是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教育。

学会文武艺,报效与国家,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深厚传统。

否认这一传统,固然显得有思想,但是显然脱离了中国教育最大的现实。

在我看来,正如共产主义可以区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一样,教育也可以区分出最低目的和最高目的。

前段所述,即是最低目的。

通过教育,使人能够拥有一项技能,为自己谋生,同时也为社会服务,把这做为教育的目的,绝对是正正当当、理直气壮和无可厚非的。

然而,教育的目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教育的最高目的,正如周老师所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书的第四页他又谈到:“德育就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周淑蓉和老朋友谈天时,她为我推荐了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好奇心的驱策下,到书店买来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

“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诲的眷思,也是教诲的终极任务。

”这是此书封面上的题字,如此醒目。

周国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对教育却能够有本身深刻的看法,这可以说是让人非常敬佩。

但身为曾经的学生和现今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切身谈谈读后之感。

以下摘自书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触之点所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地学习,为将来快乐地工作打好底子。

能够快乐地学习和工作,这是精力上良好的征兆。

在我看来,学习不快乐,把学习变成折磨,仅此一点,就已经是教诲的最大失败。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就受这个折磨,上了一天学,回家还必须做大量枯燥的作业,天天上床时都筋疲力尽,其用途只是应付测验,对真正的智力开发毫无好处。

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折磨越来越甚,简直是虐待了。

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能得到本质全面的生长,这也是我们教育界多次课程革新所遵照的宗旨。

但结合我们的国情来讲,何为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一个理想体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依周国平的看法,似乎不是。

而这绝对是绝大多数家长心目中的教诲。

学会文武艺,报效与国家,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深厚传统。

否认这一传统,固然显得有思想,但是显然脱离了中国教诲最大的实际。

在我看来,正如共产主义可以区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大纲一样,教育也可以区分出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前段所述,即是最低目的。

通过教育,使人可以或许拥有一项技能,为自己谋生,同时也为社会办事,把这做为教诲的目标,绝对是正正当当、理直气壮和无可厚非的。

然而,教育的目的又不仅仅是这些。

教育的最高目的,正如周老师所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得到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在书的第四页他又谈到:“德育就是要鼓励高贵的精力寻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智育就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索的本领,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是要培养富厚的魂魄,而不是灌输技艺”。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1)知道我是一名教师,朋友送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给我。

说实话,对周国平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他的散文,知道他常用散文的形式谈哲学,但从不知道他对教育还有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领悟,直到看到了这本《论教育》。

虽然还没有读完,但一些精彩的句子已经深深启迪了我,在此记录一二,与同行们共勉。

“什么是教育?教育应使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

说的多好啊。

一个没有良知的人不能说他受到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虽然在劝人向善上方面不象宗教那样立竿见影,但也不能说教育的功能不包括让人变的善良,也许这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教育者的责任之一。

记得在电影《20__》中黑人地质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不为他人着想时,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

所谓的为他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善的表现,有了善良才会有同情;有了同情,才会有道德。

正如周国平所言:“道德是建立在生命与生命互相同情基础上的”。

可见,善良、同情、道德,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让学生变的善良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保护和鼓励他们对书籍的兴趣”。

说的一语中的,的确,成人爱不爱读书往往和自己在童年的时候,有无对书籍的兴趣有直接的关系,记得自己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买的第一本书就是《中国历史故事》,那是一本少年历史故事书,书中第一节就是盘古开天地,然后是三皇五帝夏商周,那是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在读的过程中我充满了好奇,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求知欲,可能对书籍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现在的读书习惯也许也是受那时的影响。

“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为人父母,很容易,但做好父母却很难。

父母不仅仅需要给孩子温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人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重要是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

2024年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3篇)

2024年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3篇)

2024年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阅读《周国平论教育》一书,我获得了深刻的洞见。

周国平老师以哲学家的视角,以质朴、真诚的文风,营造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亲近感,他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了我。

周老师在哲学领域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人生问题的沉思,而人生问题与教育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他认为,做人与教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应让学生获得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价值观。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老师教育思考的基石。

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他强调,教育的真谛往往源自哲学家的深刻洞察。

专业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如缺乏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们的观点可能局限于经验或心理学的细节,显得浅薄和平庸。

我完全赞同这一观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人性”的培养。

周国平老师坚信,教育的本质在于“守护人性”。

这一理念贯穿全书,犹如一条平静而有力的河流,激荡着我对教育的思考。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对人性的整体理解和洞察,对于避免教育的局限和偏差至关重要。

周老师提倡知识分子应成为真正的读者,具备高雅的阅读品味,形成独特的阅读趣味,并养成阅读的习惯。

他认为,阅读经典著作能引领我们加入人类精神探索的进程,超越世俗,拓宽精神视野。

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周国平老师警示我们,不应受媒体宣传的影响,局限于流行和时尚的书籍,以免沦为文化市场的消费者,而非真正的读者。

书中关于“生命教育”和“灵魂教育”的探讨,以及教育演讲的记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本书并非一本提供具体教育策略的工具书,但其哲学性的深度和思辨性,使其成为教育工作者值得一读的宝贵文献。

周国平老师以其非教育家的背景,带来了无拘无束的教育见解,而哲学的底蕴则赋予了他深刻而独特的洞察。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我对教育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2024年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二)我已有一段时间未曾阅读,近日翻开《周国平论教育》,内心瞬间归于平静。

我深感,阅读是愉悦的,是充实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论教育》读书心得(通用5篇)

《论教育》读书心得(通用5篇)

《论教育》读书心得〔通用5篇〕《论教育》读书心得〔通用5篇〕《论教育》读书心得1《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平老师的眼睛纯洁,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究。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

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平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才能得到安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那么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中国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习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开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将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早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

我不敢说如今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说是使人性的安康生长和全面开展。

周国平论教育(共五则)

周国平论教育(共五则)

周国平论教育(共五则)第一篇:周国平论教育《周国平论教育》精彩语句摘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就不能只做一些表面的功夫和枝节的文章,而必须正本清源,追问何为教育,使教育回归教育之所是。

一个人读什么书诚然不是一件次要的事情,但前提还是要有读书的爱好,而只要真正爱读书,就迟早会找到自己的书中知己的。

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所谓新闻,大多是过眼烟云的人闹的一点儿过眼烟云的事罢了,为之浪费只有一次的生命确实是不值得的。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该书的第二部分是鼓励我们读经典名著,唯经典名著可读也。

从作者的眼光来看,那些娱乐性和新闻性的文件都列入不必读的行列,他认为何为必读的书,就是让时间这位批评家给我们提的建议,也就是说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书就是好书,就是必读书,读这些书,就像与大师对话,让你领略大师们的风采。

虽然他的这种说些有些偏激,同时我也认为他有为某些书做广告这嫌,但名著的确是值得推荐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通过读名著去塑造自己的良好个性,内化优良品质。

其实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书籍可以读,比如我们小学生朝阳读书计划中的书目,新华书店推荐的一些书目都适合小学生阅读。

对于这些著作,我认为教师也应该读一读,这样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才能有的放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如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关键。

现在学生,不仅仅是学生,现代人的阅读量大为减少,归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上学时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也读了几遍关于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文章,但实践起来的确有难度,可能是自己的畏难情绪在作怪吧,随着课堂改革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纳入了议程,希望在下学期能有所突破。

论教育的读后感(精华4篇)

论教育的读后感(精华4篇)

论教育的读后感(精华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论教育的读后感(精华4篇)论教育的读后感篇1《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介绍了周国平的教育理念,读后感触很深,在这本书中总结了周国平的七条谏言,下面我就从这七条箴言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1、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12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12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12篇)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篇1教育何为?哲学家周国平在其《论教育》一书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灵魂的人。

从这一目标出发,周国平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从一个哲学家的视角为当今的中国教育把脉,直陈当今中国教育的痼疾,并为之开出了拯救的药方。

周国平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敬畏生命。

如其书中所言,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的道理,他才会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及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命。

而当今中国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除了几句安全常识教育之外,在我们的人文学科中,大多在向学生鼓吹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以身殉道以身殉国的献身精神,过分强调个人的牺牲精神而弱化对个体生命珍惜的教育,这种生命意识缺失的教育,即使培养出的学生身体再健康再强壮再英勇,在奥运会和各种国际竞技比赛中拿的金牌再多,但因为不知道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其实都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为什么在如今校园里各种暴力事件、自杀与他杀事件屡有发生,其实都是生命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

其次,真正的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

周国平先生认为,智力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智力品质的培育。

一个真正健全人的智力品质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二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三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能力的培育,四是对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的培育。

但当今的中国教育将智育演变成了纯粹的知识技能传授和应试技能技巧教育,抛弃了对学生智力品质的培育,学生从教育中获得的只是知识技能,而不是人生的智慧。

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基础非常扎实,能够在各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得大奖,但是却很难培养出强烈创新精神和博大人文情怀的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和大发明家。

论教育读后感范文4篇

论教育读后感范文4篇

论教育读后感范文4篇论教育读后感范文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论教育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教育读后感范文篇1《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成人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

《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3篇《让教育回归人性》周国平读后感1当我们提起教育,很容易想到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考试分数的追逐,却常常忽视教育中关于“人”的部分。

近日,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让教育回归人性》,深受启发。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首先,我非常赞同周国平先生提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观点。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功利性太强,我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

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变得机械、冷漠。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周国平先生强调了教育中“爱”的重要性。

只有当我们真正爱孩子,才能用心去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这种爱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心灵去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另外,《让教育回归人性》中也提到了教育中关于“美”的部分。

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美的熏陶,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生活,从而更好地成长。

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我认为这本书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脱颖而出,往往会过度关注成绩和分数。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的个性和情感被忽视,他们可能会成为“考试机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因此,《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是关于人性的培养和成长。

此外,《让教育回归人性》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论教育读后感_心得体会

论教育读后感_心得体会

论教育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论教育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论教育读后感(一)《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平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再次拜读,更感此书文字朴实真诚,读起来轻松亲切,像一壶香茗,让人回味无穷。

这使我的大脑突然凭空产生一个念头: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有深度、有思想的书吧。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平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

我认为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这些都是周国平先生在本书中的思考。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中国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习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个么,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精选5篇)第一篇: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假期中,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一书。

最早认识周国平,是从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开始的,我被他的慈父情怀打动。

妞妞虽已离去,但妞妞留给周国平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是让他把对一个孩子的爱化为了对所有的孩子的爱。

周国平热爱孩子,在《周国平论教育》的这本书里,有很多文章,如《童心和童年》、《守护童年》、《如何做父母》等,都表达了他对儿童的爱护。

他说,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求知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太过功利,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要疾呼“救救孩子”。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不曾了解的观点,并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的共鸣。

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

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今的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

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

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

周国平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是灵魂。

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

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轻了其他三个方面。

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

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关于周国平论教育读书心得(1)读了《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周国平老师是位哲学家,书中的文字素朴、真诚,令人有说不出的亲切感,我被他的思想所深深吸引,这本书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周国平老师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这个信念,构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他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周国平老师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

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这就是周国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守护人性”四个字,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平静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智慧水花激荡着我的胸膛。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1《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

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

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

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成人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导读:本文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一)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平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习价值。

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动心灵只感觉,它们是:1、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此论点由卢梭提出,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每一个天性得到健康生长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的教育真正目的就应该是促进一个人的健康生长,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制造大量的仪器。

教育的急功近利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劣习,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慢慢的成长,慢慢的长大。

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2、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怎么怎么,为了将来不后悔,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此等等。

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当下意义。

书中写道: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准备。

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给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童年,以此给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

而今天,大人们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在名利场上拼搏。

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后,同年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以怎样的方式现象出来。

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一些除了学习意外地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给孩子慢慢长大、享受成长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构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句话是西塞罗的名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周国平论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最近,我一直在读《周国平论教育》。

在这本书的第53页,周国平老师认为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哪怕想写的东西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这句话真精辟,一语中的。

专家就是不一样,随便一句话就这么深刻。

近段时间,我就一直在思忖着想写点什么,可是终日忙忙碌碌,总是不得空闲。

明天又是周五了,此刻,我停下手头的一切工作,集中精力梳理连日来反复在心间激荡的一些感受。

对于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在第四辑“哲学与语文教学”里面所谈的“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感触颇深,里面的几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因此,我几次回过头来,将第111页至第112页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周国平老师在“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这一小节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这个话题。

紧接着,周老师凭借自己的切身经验谈了一些感受。

然后谈到了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结合我自身的教育人生经验,一直以来,我也是这样培养学生的。

首先是因为我本人及其喜欢阅读和写作,其次是因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的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也是得益于阅读和写作。

另外,我还将第二辑“阅读与素质教育”里面的“阅读经典与素质教育”,即《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的第26页,用心品读了几遍。

周国平老师认为阅读经典是素质教育的最佳教育途径。

在这一辑的扉页,周国平老师说“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名副其实也更有效的素质教育了。


周国平老师用平实的语言从智育、美育和德育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经典著作是极好的教材。

他说,若能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乃至迷上经典必将终身受益。

我是小学老师,结合周国平老师所谈的以上观点,再联系当下所处的教育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引导小学生阅读经典童话。

因为经典是一盏心灯,不仅照亮孩子的童年,还会照亮孩子的一生!每个儿童都是一部童话,每部童话都是儿童成长的小小阶梯。

许多色彩斑斓的童话向儿童展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迷人的世界,无数动听的故事能教会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它像一盏神奇的灯,照亮孩子们的心和他们前进的路,引领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篇二
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很富有爱心的称职的父亲。

最近读了张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守望的距离》、《周国平论教育》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国平论教育》
一书中的第三辑《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责任》,虽说是这是作者教育思考的随笔,但是用哲学家的眼光看教育就有更深邃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做家长和教师的学习和借鉴。

书中提到: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

是呀,许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够感受世界的新奇而已,并列举了一个皇帝的新衣的故事。

大人都宁愿相信多数人的意见,不愿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

孩子却不同,他没有虚荣心的顾虑,也不盲从别人的意见,一眼就看到了真相。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顾忌,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发展成成熟的智慧,从而能够以智慧的方式度过变幻莫测的人生。

作者还通过自己女儿学会阅读的事例来阐述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生长,结出果实。

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平时要重视和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本身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

童年不但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读书品味的重要时期。

我还欣赏作者对待女儿教育上说的这样一句话:在孩子智育的问题上,我有一颗平常心,不给她施加如何压力。

我给她的只是一个布满书籍的环境,一种以读书为乐的氛围,如此足矣,其余皆顺其自然。

智力的生长有自己的季节,何必揠苗助长呢。

他还提到,应试教育是创造力的大敌。

他不让女儿上如何补习班、强化班,启发她轻分数而重
理解,鼓励她读感兴趣的课外书。

现在我们许多家长和教师,给学生各种名目繁多的练习、试题,挤占了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的时间。

书中还提到,我们中国父母首先应该做出改变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精神,让孩子动手动脑,给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父母的最高境界。

另外书中作者十分强调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生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

这两种好习惯就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结合自己写日记的经历,也给我们提了几点写日记的建议:一是坚持,二是认真,三是私密。

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养成写教学日记的好习惯,可以记录我们精彩的教学人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载体和依据,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以上仅是我对该书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篇三
书是精神文化、思想意识构建的世界。

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不仅是对灵魂与思想的充实,更是对精神与思维的拓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从书籍中汲取养料,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我利用暑期空闲,品读周国平的《守护人性》,让我获益良多。

周国平不是教育者,更不是教育家,作为一名哲学工作者,却能结合自己的哲学领域,能联系当前的社会教育体系,思考教育方面的问题,并有所成就。

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件幸事,更
是一种鞭笞。

身处在教育第一线教师们,很多只有教育改革之心念,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常常不敢出声,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当然,教育的改革不是几个人花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艰巨的大工程,需要更多的人来发现我国教育的痼疾,集力慢慢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相比周国平,我们有些苟且,面对种种教育痼疾,却无力去做些什么。

周国平的《守护人性》,大胆写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弊端和种种无奈。

我们一面说减负,一面还在为了分数做挣扎,不仅累了孩子、苦了家长,更为难了老师。

想象下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参加至少三个补习班,完成数小时才能写完的作业,考试考不好老师不满意,父母也责怪,这样的教育有意义吗?还有人性可言吗?不以成绩论排名,不以分数定输赢,能力远远比学历更重要的境界。

这样教育才是一种理想的事业,教师才能够把握未来的教育方向,预知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让中国的教育看到曙光,让教育改革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守护人性》这本书从不同角度,用朴实而哲理的语言告诉我“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尊重人性。

通读全书,我为书中的哲理吸引,也受益匪浅。

今后我会用真诚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情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作为教师,我的理想就是站在讲台上散发我的青春活力,我的爱是激发学生奋发成才的巨大的教育力量,我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

我一直正确对待教师责任,我秉承“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教学生
做人道理。

我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

我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用书中那些质朴的哲理去点燃学生的希望。

“吾日三醒吾身”,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以此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成为学生心中最亲近的人,这样才能真正把“守护人性”刻在学生心坎上。

学生如花,是花终会开。

老师就是那缕春风,静听花开的声音。

读完《守护人性》,我发现我更加爱上了这三尺讲台,也爱上了学生们的淳朴。

我在心底里默默承诺,今生不为别的,就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也要把教师这份工作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