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新史学”视野下中国乐人的历史踪迹 ——论《“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的研究方法
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中 国 近 现 代 音 乐 史 的 研 究 开 始 于 三 四十 年 代 , 形 成 于 五 六 十 年 代 。“ 文 化 大 革 命 ” 的十 年 间形 成 断裂 ,在 八 九 十 年 代 又
史 现 象、人 物和 音乐 作 品 自身价 值 的规 定
主要角度是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它不能对 音
乐 探 幽 发 微 , 揭 示 音 乐 的底 蕴 。 音 乐 历 史
是多层次 ,多角度 ,甚至是多学科 的科学综
合 ,仅 从 音 乐 社 会 学 角 度 来 看就 历 史 ,就 形
研究工作带来 了前所未有 的困难 。因此在这
个 时 期 ,音 乐 历 史 出现 了断 层 。
一
台湾 以及与海外学术交流活动 的加强 ,进行
得 比较 深 入 ,促 进 了世 界范 围 内 的 中 国近 现 代 音 乐 史 研 究工 作 的开 展 。 总之 ,八 九十 年
上来一个转换 ,不能在原有的圈圈、条条 、 框框里踏步 ,以待生机 。同时,要引进新 的
史 学 研 究 方 法 , 也 即 从 不 同 角 度 , 不 用 层
8 0 年代 开始 了 中国近 现代 音 乐史研 究
的第 三 阶 段 一 一 蓬 勃 发 展 的时 期 ,此 即 中 国 近 现 代 音 乐 史 研 究 的现 状 。从 8 O 年代开始 , 形 成 了这 一 学 科 开 创 以来 最 为 繁 荣 、 兴盛 的 局 面 。除 一 些 著 作 、文 章篇 目,仅 仅 是 众 多 的 出版 物 中 的一 小 部 分 。更 为 关 键 的是 ,大 大 扩 展 了研 究 的范 畴 ,挖 掘 了新 资料 。敢 于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中国中古音乐史研究的“新感受力”——评《伎乐与乐伎:
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
陈永
【期刊名称】《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1
【摘要】作为中国音乐断代史之一的中古音乐史,其具有不同一般的时空维度和“中世性”的历史文化特质。
夏滟洲的《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以新的学术视域、学术术语和学科范式,将公元3~9世纪的中国中古音乐制度、音乐人、音乐活动、文化区域等历史事项,置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互的学术场域,集中研究中古音乐的主体—伎乐与乐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质,构建了中国中古音乐新的“历史映像”,显示出有别于同类研究的“新感受力”和学术张力。
【总页数】10页(P95-104)
【作者】陈永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9.2
【相关文献】
1.从“歌舞伎乐时代”走向“剧曲音乐时代”——论唐代散乐对宋代市民音乐的启蒙
2.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
3.中古伎乐与乐伎的二重
关系之于音乐发展的历史影响4.中古乐人身份制度与伎乐演化研究成果综述5.伎乐与伎乐供养的音乐文化内涵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挖掘、整理、再解读:“新史学”观的一次成功实践--评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
挖掘、整理、再解读:“新史学”观的一次成功实践--评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李大鹏【摘要】《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是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关于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的断代研究成果。
《宋代笔记研究》引述了丰富的文献,使用多重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宋代笔记中音乐文献史料的挖掘、整理、再解读,既阐明了历史的真相,又体现了学术价值,也突出了学术研究的重点,彰显了作者的学术态度,是对其师洛秦先生所提倡的“新史学”观的一次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叙述时详略得当,全书逻辑严密,显得一气呵成。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45-149)【关键词】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曾美月;新史学;宋代音乐【作者】李大鹏【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5;J609《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以下简称《宋代笔记研究》)一书是曾美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曾美月是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现为同济大学音乐系副教授。
《宋代笔记研究》全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宋代笔记音乐文献的撰述特点为切入点,首先介绍宋代笔记音乐文献撰述类型与前代相较之异同;接着按照乐曲﹑乐器等不同分类,描述了宋代笔记中的音乐学术考辨文献撰述;最后以周密七种笔记为例介绍了宋代笔记中的音乐叙事文献撰述。
下篇以宋代笔记音乐文献的叙述内容为切入点,共包含四章内容,分别是对宋代笔记中的音乐体裁文献﹑音乐活动文献﹑乐曲乐人文献和外域音乐文献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作者对笔记中的音乐文献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和再解读,并将其与史书乐志中的同类记载进行参照﹑互证,突出笔记文献的学术价值。
该博士论文在2010年的“全国高校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中获博士组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2013年《宋代笔记研究》一书更是作为洛秦先生主编的《宋代音乐文化阐释与研究文丛》的一部分研究成果,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可见此书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立足学术前沿 探寻古乐新说——读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有感
立足学术前沿探寻古乐新说——读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有感刘再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以其详实而宽广的视角,考古学界在此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刘先生丰满的学术阅历及其精力充沛的探索,深深刺激了当代学界对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新发掘。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中,作者阐述了他充分利用收集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学数据,重新解读古代音乐史资料,探究古代音乐演奏及其特点,探寻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根源,以及人文交流对古代音乐的影响等等。
在这里,刘先生以数字证据博古深思的方法,揭露了古代音乐的历史发展,还比较阐明了古代音乐研究中的许多领域,如音阶、曲牌、点拨技法等等。
例如,他为老派文学及作家着作提供了具体的古典音乐支持,表达了古代音乐的精细和富有层次感。
书中记载的还有古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及术语的变化情况,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古乐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本书十分精彩,它完整地展示了深奥的古典音乐文化,极其注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并增强了对古乐文化的了解。
本书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教科书,也可以为其他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古乐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可以看出,刘先生收集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探究古乐的历史发展,对古乐的特点进行比较,并归纳出历史使古乐得以传承的原因,这激发了作者对古乐文化下新说。
刘尤其强调古乐文化如何通过古乐艺术实践来传承古代文化,并不断发展和演变,以增强古乐与它背后的文化价值。
此外,他总结出传统曲式为什么会在流传下来;以及古籍中有关古乐的记载为什么不可能直接演奏,而应借助现代音乐技术建立适合的曲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的铸就古乐新说,让我们借本书。
“新史学”与“音乐人类学”方法结合语境下的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浅议
的范围,中国音乐美学亦不例外。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亦要从生 活中去探寻它的“美”。要把音乐美学的研究落到实处,做到让其 接“地气”,正如罗艺峰先生所说:“音乐美学没有必要费心去寻 找那些并不存在的东西?可不可以把音乐美学从上帝式的哲学高度 稍稍下降一点,落在人类文化的地面上?概念化、抽象化的音乐只 存在于修辞之中。”因此对于中国音乐美学的研究落实到“人类文 化”的地面上方法而言,将音乐人类学的学科思维方法引入,可以 有助于研究者寻求音乐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从音乐与中国文化 的关系来探索中国音乐美学,从而揭示音乐在人类生存、生产和生 活中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将音乐中心的“声音”之外的一切“相 关物”如音乐载体、音乐社会行为、音乐地区风俗、音乐符号记录 等都纳入研究视域,将这些“相关物”与音乐的“声音”本体加以 综合的美学化考察,显然对音乐美学的全面把握与多样性的发展有 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此外在研究的立场方面,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反对“单一标准” 理论模式的套用,提倡跳出之前西方建立的一套“西方化”的音乐 美学模式,黄宗权亦提到“在音乐美学研究的立场、观念层面和学 科认识层面,应以平等的美学态度和价值观来看待各种文化中的不 同音乐问题。” 三、结语 自西方音乐美学引入中国,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真正做到本土 化中国特色化发展可以说微乎其微,其中大多始终都将其陷入在西 方音乐美学的发展体系而论,在研究本土的音乐美学问题中大多也 是采取单纯的对音乐历史的研究,而在音乐本身如传统和民间音乐 的“声音”及有关音乐的历史文化语境及行为的美学方面的亦属于 “蜻蜓点水”似的阶段。在对西方音乐美学的借鉴态度上,需要的 是用西方音乐美学的学科思维去启发我们,而不是一贯的“原文套 用”。中国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美学,而不是美学中的音乐,需 要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与音乐历史语境和现象密切相关, 而引入音乐人类学和“新史学”方法对本土音乐美学多元化发展有 着重大的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历经不同朝代的演进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体系和音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音乐理论开始逐渐成型。
儒家思想强调乐教育的作用,规定乐曲的内容和用途,强调音乐的道德功能。
道家则提出了音乐应当追求纯粹和自由的创作精神,强调音乐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
墨家则注重音乐的实用性和社会功能,强调音乐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到了汉朝,音乐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如庙堂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乐府”,即将诗词与音乐融合的音乐创作形式,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同时汉代也出现了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李商隐。
他著有《乐经》等著作,对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黄金时期,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音乐大量引进外来音乐元素,如高昌音乐、安西乐等,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和富有活力。
唐朝还出现了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韩愈、刘禹锡等人,他们在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巅峰时期之一,出现了一系列杰出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
宋代的音乐创作追求高度的艺术性和文人气息,与古诗词、绘画等文化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强烈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理论方面,南宋岳飞曾著《乐经新义》一书,对古代的音乐理论做出了系统性总结和创新性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创作趋于稳定,但音乐理论却有着不断的发展和推广。
明代音乐理论家陈铉佑著有《乐律全书》,详细地解释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概念和乐律。
清代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如钟惺、晏几道、卢焘等人都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演进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理论。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特点,也展现了中国文人对于音乐创作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高度。
徜徉史论经纬_纵横万年中国——基于《中国人的音乐》的文化品评与人文读解
作者简介:郭克俭(1967~ ),男,浙江师范大学施光南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周卫萍(1988~ ),女,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① 田青:《中国人的音乐》,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
摘 要:《中国人的音乐》从乐器与器乐、民歌与声乐、新音乐三方面,拟构26个主题,采撷36首音乐,配以历史纪实照片与线上实录音响,形成图文乐视听有机融合的多维度立体著作。
作者用“宽广的视野和渊博的学养”及“身土不二”的家国情怀,在学术与科普兼顾的双重思维规范统摄下,透过局内局外观察参与的双重视角,以学理性、普及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叙事逻辑和书写方式,徜徉于中国音乐史论的经纬之间,带领广大读者步入中国音乐的文化殿堂,获得艺术审美的熏陶和美好心灵的浸染。
关键词:田青;中国人的音乐;文化品评;人文读解2022的夏季,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气象观测史上最热的夏天。
而在文艺朋友圈中,田青先生新著《中国人的音乐》①(以下简称《田著》)出版,则远比酷暑难耐的天气更为炙热聚焦。
其选题视角之独特、篇目结构之精巧、作品选材之精当、人文叙事之曼妙、学术观点之新颖不禁令人拍案赞叹。
展卷披读,爱不释手;清新悦目的装帧设计仿佛散发阵阵滋润心田的清音,醇厚浓郁的书香不时飘起拨动心弦的韵律,送来不尽的审美享受和快意清凉!作为一位驰名国内外的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首席专家,田青先生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用其一腔饱含人文情怀和温度的仁爱之心,笔耕不辍、钟情翰墨。
以史论相谐的方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笔触,纵览万年中国、连接华夏古今,在浩瀚的中国音乐太空中摘取26颗行星,于漫漫的中国音乐长河里捧起36朵浪花。
于平淡中见新奇,化枯燥寡味为灵秀机巧,精心绘制成一幅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中国音乐故事的画册史页,让国乐与世界平等友好的沟通、对话和交流,携手走进沁人心脾而又独一无二的中国音乐秘境。
一、匠心独运的体例建构“中国音乐究竟有多好、有多美?作为中国人,你真的了解中国人的音乐吗?”《田著》前勒口处醒目地写着这两个发人深省的设问,准确地点明了全书的两大主要内容与任务:一是言必引人入胜,诠释中国音乐的美;二是接通文化古今,阐述中国人的音乐意蕴。
在音乐中聆听时代的旋律,在歌声中寻找逝去的历史
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教学创新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是生动活泼的,许多学生对历史本身很感兴趣,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历史,但对历史课兴趣却不浓,甚至还觉得枯燥乏味。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能否抓住契机让高中历史课程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老师探究的一个新方向。
如何让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何让历史课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此点燃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各种丰富的历史资源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在现行的教材编写和考试模式下,学生接触较多的资源是文字和图片资源,对有着直观生动感、反映时代特征的音乐资源却接触较少。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可以去利用和挖掘这一资源,将歌曲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在歌声中寻找逝去的历史,在音乐中聆听时代的旋律。
音乐既可以成为历史课堂的延伸,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也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解读歌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体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如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在利用歌曲和音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音乐歌曲,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历史课程改革提出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音乐歌曲作为时代的产物,以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了一部流动的历史,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这是传统单一的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音乐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中运用,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后使用,能进一步升华情感,加深对历史的感悟与体会。
浅谈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
117艺术传承浅谈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音乐张 然音乐人类学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研究领域。
随着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本土化趋势。
而中国民族音乐是众多音乐形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式,由于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音乐人类学的基本含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音乐已经形成许多的类别,并且每个时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可以说,一个时代的音乐形式就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烙印[1]。
音乐人类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一个学科门类,其主要研究领域就是音乐的形成、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中国民族音乐是音乐的主要形式之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不同民族的音乐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利用音乐人类学的学科优势,对中国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同时通过与西方音乐的交流,可以给中国民族音乐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形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鲜明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作为民族发展主要载体的民族音乐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精神,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
在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此,在研究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以音乐人类学为主要视角,研究民族音乐背后的人文历史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不同民族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和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发展历史。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用心创作并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包括了音乐创作、演奏以及音乐的欣赏等方面。
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与文人墨客们的修养、品味和学问紧密相连。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音乐分为雅乐和俗乐。
雅乐是贵族阶级和宫廷中演奏的音乐,而俗乐则是普通人民在生活和娱乐中演奏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雅乐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音乐形式。
文人音乐渐渐与雅乐融合,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表达情感、抒发心思的艺术媒介。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特点之一是追求清新、雅致的音乐风格。
在曲调上常使用平仄相间的诗句,从而使音乐旋律优美婉转。
文人音乐还注重音乐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通过音乐的节奏、音调和演奏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这些特点使得文人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审美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发展中,词曲的创作和表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人士大夫们不仅以音乐为乐,还以音乐为文,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词曲中。
词曲的创作不仅要求有深厚的音乐修养,还要求有较高的文学才华。
著名的文人音乐家如苏东坡、李清照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和欣赏。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人音乐经常与书法、绘画以及茶道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传统的文人雅集。
在这种雅集中,文人士大夫们可以一边品味音乐,一边欣赏书画,一边饮茶谈儒,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中国古代文人音乐逐渐式微。
现代的音乐形式和文化逐渐取代了古代文人音乐的地位。
古代文人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精神和价值观仍然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今,人们仍然可以通过音乐的韵律和情感来感受古代文人的境界和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是指那些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演奏和欣赏的音乐作品。
他们不仅擅长诗词和文章,还善于音乐创作和演奏,因此他们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韵味,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中就有许多音乐家和乐器制作家,他们为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文人音乐逐渐成熟,不同时期的文人音乐风格也有所不同,比如楚国的楚辞、汉代的乐府诗等,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文人音乐家们除了创作音乐作品外,还积极参与音乐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他们根据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演奏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为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宋文学家陆游就曾在其著作《二谷集》中提出了“南国之音,深莫之谓也”、“莫之谓矣,谓之雄也”等音乐理论,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们对音乐的研究和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内涵和形式,使得古代音乐文化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影响下,文人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如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丰富和多样,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代文人音乐与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豪华的宫廷乐舞、庙堂祭祀的音乐形式,也包括了民间的山水田园之乐、家庭宴饮之乐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使得古代音乐文化更加立体和多样化,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代文人音乐家们潜心钻研音乐,积极创作,使得古代音乐文化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他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在音乐理论、演奏技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还影响着后世的音乐发展,比如宋代的文人音乐家陆游就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他在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的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风歌剧《梦蝶》中的“美”郭靖
中国风歌剧《梦蝶》中的“美” 郭靖发布时间:2021-09-02T07:57:49.83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5期作者:郭靖[导读] 贾达群,被国际乐坛认为是“中国结构主义作曲中最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之一”。
他爱好国画、书法、诗歌、戏曲,并且常常在音乐创作中运用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与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民族风味与现代气息。
其代表作有《水墨画意三则》《融》《漠墨图》。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 410012摘要:贾达群的中国风歌剧《梦蝶》是中国歌剧中的一部优秀作品,其创作融合了昆曲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与世界多元音乐元素,具有美学意义。
本文在音乐美学视角下,从音乐形式美、演唱艺术美、美学观念、悲剧美四个角度对《梦蝶》进行美学思考。
探讨其中的音乐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段,对《梦蝶》的创作进行具体化、有层次的分析,对其美学构成、人物塑造及价值启示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以期为今后中国歌剧美学及当代歌剧创作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关键词:音乐美学;中国风歌剧;贾达群《梦蝶》;中西结合一、贾达群歌剧《梦蝶》贾达群,被国际乐坛认为是“中国结构主义作曲中最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之一”。
他爱好国画、书法、诗歌、戏曲,并且常常在音乐创作中运用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与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民族风味与现代气息。
其代表作有《水墨画意三则》《融》《漠墨图》。
昆曲风歌剧《梦蝶》是贾达群先生于2007年创作完成的一部歌剧,它参考了《庄周梦蝶》这一传统脚本,讲述了庄子为试探妻子,故意装死冒充王孙公子勾引田氏,后田氏因感到羞辱而自杀,庄子也陷入自责的故事。
二、《梦蝶》的音乐美学构成《梦蝶》在台湾传奇剧场演出时,场场爆满。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与其美轮美奂的舞台与精良的制作脱不开关系。
本章将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融入与中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两个方面对《梦蝶》进行音乐美学分析,进而阐述《梦蝶》中的音乐形式美、演唱艺术美、美学观念以及悲剧美。
(一)音乐形式美《梦蝶》与其他中国风歌剧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是其创作立足在传统昆曲之上。
谈历史音乐学的收获与思考
谈历史音乐学的收获与思考摘要:学习俞人豪先生所著《音乐学概论》一书,使笔者对音乐学这一学科领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简单说也就是关于对音乐的所有学问的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作为其分支学科的历史音乐学,同样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使笔者在这一分支学科中得到一些收获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学历史音乐学音乐史学舞蹈史学在探讨历史音乐学中的问题时,首先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历史音乐学?历史音乐学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音乐学的历史研究领域”,它以音乐史学为主体,还包括与此相关的一些其他学科,如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等等。
本文从音乐史学研究作为切入口,探讨东、西方音乐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上的差异,以及对产生这一差异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阐述。
同时,笔者也从历史音乐学的音乐史学研究中,结合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将其与舞蹈史学研究做一个共性与差异的比较,使其具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中、西方在音乐史学研究上的若干差异在过去,西方音乐学界一贯认为非欧地区的音乐是不具备史性的,因而把这些地区的音乐史完全排除在史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其实并非如此,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并非仅限于此,这些非欧洲地区和国家,特别是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来讲,它的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只是与欧洲的音乐发展历程有所不同,史料多数源于文献和考古发现,音乐多为口传,乐谱资料较少。
相比以“乐谱为依据,以作品风格和作曲家为中心的研究传统”的西方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的音乐史学主要是研究有关中国的音乐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古代,我国的音乐史料大多是文献资料,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遵从帝王旨意,由史官编修上代历史的传统,主要记载了当时社会发展中音乐的状况,在对它进行研究时,常常涉及文献史料、乐谱和考古资料、古代通史和专史研究等,比较注重对历史、文献及乐律的研究;相比较,西方音乐史学则主要是对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萌芽期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前,因此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这一历史阶段,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直到定量乐谱法的出现才逐渐形成以乐谱为中心的音乐史学研究。
乐知心_乐知人——田青先生《中国人的音乐》书评
路艳乐知心乐知人——田青先生《中国人的音乐》书评田青先生《中国人的音乐》一书于2022年7月正式出版,该书向国人推介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的音乐作品,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各时期的伟大精神创造。
本文从结构特点、内容等对角度重点探讨了该书在篇章结构的独特之处,以及在内容铺排上的音乐人文性叙述之风格。
2022年7月,田青先生的著作《中国人的音乐》由中信集团出版。
田青先生多年来一直深耕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传承。
他不辞辛劳,多次在重要的学术场合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声,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专著,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书的出版让更多人群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人的音乐,使读者在情感上更加贴近,在中国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找到属于中国人的音乐文化自信。
在文风上,通俗易懂而又充满文学意境,引经据典,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和研究人员;与此同时,在选择音乐作品方面,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斟酌。
整个书稿展现了田青先生扎实而敦厚的学识,以及对待传统音乐的深切责任。
书中对作品以独特音乐文化视角的透彻解析,读者在阅读时深感畅快淋漓,同时也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篇章结构巧妙,史论结合该书凝结了田青先生多年来对传统音乐历史与现状、中国音乐研究思考的重要论述与观点,有学术理论的深度、厚度,体现出先生一贯以来的治学严谨研究态度。
在篇章结构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写作文风等方面,均有别于目前已经出版的音乐史论、传统音乐的教材或其他学术著作类。
将音乐史、传统音乐、音乐美学、音乐分析等多个学科专业、多重视角和文化语境进行了综合,以乐器、作品、人物、故事等为主线,进行了重组搭配,巧妙地融合,相得益彰。
既讲述了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同时又介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分类等。
全书选择了25个主题,36首中国古代至近现代经典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体例结构设计上如田青先生所言,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维。
尊重史实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
尊重史实静水流深读《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有感马琴【摘要】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
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
这是一本创新性的音乐史著作,以音乐美学的视角书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以此揭示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论,并指出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页(P42-45,46)【关键词】《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史;文化;流变【作者】马琴【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正文语种】中文《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以下简称2013版《古乐的沉浮》),是修海林先生1989版《古乐的沉浮》的第三次再版。
但先生在本书的新版序言中说:“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
这次再版,算是‘新版’,也是第三版。
”[1]该书之前两版是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次新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该书图文并茂、焕然一新。
修海林先生长期从事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硕果颇丰。
主要著作有1989版《古乐的沉浮》、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乐妓史》、《音乐学之统和》(文集)等,并为多部重要辞书撰稿,是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特别是其2013版《古乐的沉浮》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其深厚的学术底蕴,更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写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
全书分三章,共计23万字。
第一章为古乐历史长卷的审势[2]与评价,作者从历史的层面对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为古代音乐审美意识探微,作者从我国古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层面对古代音乐美学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审视我国古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第三章为华夏古乐的传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征,作者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的分析,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
共和国音乐评论70年的历史、成就、经验与反思
共和国音乐评论70年的历史、成就、经验与反思作者:杨和平吴远华来源:《音乐探索》2020年第01期关键词:共和国70年;音乐评论共和国音乐评论研究,作为中国音乐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70 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无论从音乐评论学科的理论建构和研究视野的广度上说,还是从音乐评论学科队伍的建设和产生的影响力看,都足以成为一座理论高峰,成为这个时代中国音乐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突出代表。
回顾共和国70 年来音乐评论研究的发展历史,检索共和国70 年来音乐评论取得的丰硕成果,发现这些音乐评论不仅积淀着以往中国音乐学理论研究的全部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音乐学其它论域的研究,而且也为世界音乐评论的研究提供着中国模式、中国影响和中国经验。
一、共和国音乐评论70年的历史共和国70年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引领下,中国音乐评论在20 世纪上半叶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可分为如下阶段。
(一)共和国17年的音乐评论共和国成立后17年的中国音乐评论受到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从解放区或前线成长起来的音乐工作者们,陆续走上各级政府文艺部门岗位,他们赓续抗战以来的音乐评论模式,同时在音乐评论中,渗透着他们对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开创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初步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对国外音乐评论的研究,尤其是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音乐评论文献的翻译介绍,有效地促进了国外音乐评论成果在我国的传播,对我国音乐评论家了解国外音乐评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代表成果有万斯洛夫著、廖辅叔译的《论现实在音乐中的反映》①,音乐译文编辑部编的《论音乐形象(论文集)》②,卓菲娅·丽莎著、廖尚果等译的《音乐美学问题》③,赫联尼柯夫著、朱世民译的《音乐批评的今日和它的任务》④等。
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在借鉴吸收国外音乐评论成果的基础上,开始运用相关原理,围绕中国音乐实践问题进行专题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
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
居其宏
【期刊名称】《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
【摘要】回顾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百年历程,除个别时期外,不同历史阶段并存着历史唯物论音乐史观、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崇古主义音乐史观,不同史观的研究者从同一个历史对象的研究和阐释中得出的结论全然不同,对当时音乐实践产生的影响亦各各相异。
在当代语境中,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
自由表达和平等争鸣,是确立科学治史原则、推进本学科研究健康繁荣的必由之路。
【总页数】12页(P6-1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历史观;多元并存
【作者】居其宏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9.2
【相关文献】
1.何日君再来--当代(近现代)中国音乐关键词系列之二 [J], 徐天祥
2.马克思主义中国音乐对象化是当代音乐家的神圣创造使命——《马克思主义文艺
观与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潮》结论 [J], 居其宏
3.历史本体论与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 [J], 居其宏
4.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四: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方法论述要 [J], 居其宏
5.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史观与普适性原则 [J], 居其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新音乐史论》的十年共6页
《中国新音乐史论》的十年2008年是拙著《中国新音乐史论》(简称《史论》)在台北出版整整十周年,我想趁今天这次“国音讲坛”的机会,谈谈这部《史论》出版之后的情况,包括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所引起的反响和由这些反响而引起的一些思考。
《史论》,1998年由台北耀文出版公司出版后,在1999年里分别在台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三次研讨会上集中讨论过,三地学者专家的意见和论文都收入《(中国新音乐史论)研讨会论文集》。
在这本专辑里,既有评论《史论》的文章,也有在研讨会上发言的录音整理;既有尖锐的评论,也有作者的响应,因此是关心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史的学者值得参考的数据,体现了两岸三地学者的意识形态和音乐史观之异同。
我以为这些异同之观点,实在是《史论》所能引起的良性结果和收获。
《史论》出版后的十年(1998―2008)19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制。
在1950年代、1970年代、1990年代以至2000年代这四个历史时期里,各自有着令人意想不到又是理所当然的发展:从南辕北辙到逐渐在观点上有讨论的余地,至少在市场经济上大家都有着相近的价值观,上海和深圳的股市与香港、东京、伦敦和纽约等地的股市紧密互动,是最好的证明;在意识形态上,距离上也拉近了,在过去十年里所出版的有关中国第一代革命家的传记、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儒家学说、国共之间的合作等方面的著作,清晰地显示出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在意识形态和价观上的日趋接近、和谐。
回顾1999年5月10、11日在北京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举行的研讨会,有些学者对《史论》里有关新音乐家和他们作品的评论,反应最为激烈,批评我“具体肯定,抽象否定”。
音乐批评一向容易引起争论,对于漫无评论标准的新音乐作品就更容易引起争论,如对聂耳的评价、对《梁祝协奏曲》的评价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新史学”视野下中国乐人的历史踪迹——论《“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的研究方法摘要:《“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是以“新史学”的研究思潮为主要研究方法及观念,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创新技术、总结评价等方法,以个案的方式,对当下的音乐事项进行了艺术评价,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家评论的相关内容,力求对其评价方法做个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新史学”;历史考察;创新思路;对比总结音乐评论又称“乐评”,又称其为“音乐批评”,它是一个即传统又新兴的音乐分支学科。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音乐的评论学科的发展,而音乐评论的理论反思和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所以最近就读了这本《新史学视野下的音乐评论》,希望从中能得到和学习一些关于音乐评论的一些知识。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安潮,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出站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级课题多项。
发表音乐评论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发表文字逾200万字。
获得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等多项论文奖。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这一点也对他的音乐评论影响也十分巨大,这本书也是他的经典之作。
一、“新史学”视野下乐评的研究内容本书以当下“新史学”的研究思潮为主要研究技法及观念, 综合运用音乐分析、历史分析、田野调查诸法, 对时下发生的音乐事项进行艺术价值评价。
包括音乐作品、音乐现场、音乐著述、音乐家及音乐社会活动等五章。
其中突出地是对“新史学”综合研究技术在音乐评论学科上的发展,主要通过个案研究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提升,行文以理论为先导,以个案评价为主体,力图对中国音乐事项进行学术综合的全景关照,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关于“新史学”的释义1、“新史学”的含义新史学,是20世纪的一种史学新潮流,它20世纪初开始萌动、50—60年代空前发展旨在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的史学新潮流,也是近一二十年来这种“新史学”的更新变化。
反对兰克学派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倡于19世纪末的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文德尔班等,但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亨利·贝尔、乔治·勒费弗尔,美国学者鲁宾逊、比尔德等人。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合作,强调史学家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功能等。
2、“新史学“的发展一般认为,大约从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史学明显地出现转折。
新史学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并在7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这当然是就总的情况而言的。
新史学的发展是以克服传统史学的局限为目的的,因而其范型的特点与传统史学很不相同。
新史学反对单纯的“政治史”和“精英人物史”,主张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以从整体上去把握,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研究领域,使研究题材不断更新。
战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史,战后首先在法国、美国,接着在英国、德国逐渐衰落。
即使是政治史著作,和兰克时代相比,在结构和方法上也已有明显的变化。
另外,由于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分支学科,诸如计量史学、心理史学、历史人类学、人口史、生态史、历史地理学等等。
这表明新史学一反传统史学与其他学科隔绝的传统,主张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广泛结合。
3、“新史学”的运用新史学在法国影响的扩大逐渐打破了传统史学的统治地位,一些被传统史学家把持的史学界重要位置也开始让位于新史学派。
最明显的例子是,1933年费弗尔获得法兰西学院教授席位,1936年布洛克出任巴黎大学经济史讲座教授。
以年鉴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潮流,已开始从斯特拉斯堡向首都巴黎集中。
虽然“新史学”涉略范围较广,但在30年代之前,新史学具体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所以,以新史学的角度来研究乐评是个十分新颖角度,作者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历史的角度、以及社会大背景等方面分析了当下中国音乐评论的现状之后,决定运用新史学的语境来讨论音乐评论。
当下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但同时交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新史学”所倡导的学科综合和多元交叉学科图景的研究新性态,应作用于音乐评论的实践中去。
(二)、乐评的历史与研究现状音乐评论的极端化与片面化也是当今音乐评论的一种现状。
这种极端与片面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专业乐评人士过于将审美体验理论化或绝对化。
由于音乐评论工作者受文化学识、音乐素养、逻辑思维、哲学理念,以及鉴赏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所限,每个评论人所涉及的角度、视野以及所看、所听、所感都不一样,在陈述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结论正确无误言之有理有据的同时,若将自己的结论过于夸大而没有将音乐现象的发生更客观和一分为二地进行评论的话,便会陷入一种狂妄和自吹自擂的死胡同。
不讲究说话的分寸,一味将言语绝对化不留一丝余地,便也会很快陷入僵局,片面化的语言很容易使观点陷入尴尬的境地。
虽然大家都知道存在这种现象,但却没有更多的人能改变这种现状,希望理论学习者能更加全面的综合的来分析音乐,不要一根筋的过于绝对和片面化。
这种极端与片面同时也体现在极端的另一端——非专业人士身上,他们是最能代表群众的爱乐者,他们从群众中来,甚至可以等同于群众,一颗热爱音乐的心促使他们自愿去感受各式各样的音乐现象,并怀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将自己的感受化成文字吐个痛快。
吐的文字虽从心而发,能体现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也能具备一定的文学性,但是他们无法达到一个集哲学家、音乐家、美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高度,永远代表着群众,却无法从作曲的专业角度剖析每一个音的每一首曲子的意义,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判断这一音乐现象长远来看所起到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
但是专业方面的评论往往是最能直接反应、检验和引导作曲家创作方向的一个分支,而整理音乐现象所体现出的价值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的,而将抽象的音乐现象和听觉化成文字有时候是很苍白无力的,因为音乐本身很抽象,有时候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便很难将音乐的实感“说”出来。
要真正实现音乐评论家集音乐家、哲学家、美学家、人类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人才真是凤毛麟角,其中音乐家倒不缺美学家也不少,文学家也有,哲学家更是不乏其人,但这些大家们做到一定的学术程度很少有“大家”能再深入群众去了解大众所需,但从大家的这一端走向群众那一端去是比较现实和可实现的一种愿望,只是需要各方面人才共同努力。
(三)、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从这本书的章节中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作者是一个涉略广博的人,他不仅写了不同音乐作品的评论,也写了不同音乐家的评论,还有不同音乐思想的评论,更有不同乐器音乐现场的评论。
我让不觉赞叹作者的博学多才,可以在一本书中涉略那么广的内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的眼界才没有那么局限,他站在了“新史学”的视角下研究了中国音乐的多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一本有参考价值的音乐评论。
书中第一章音乐创作评析——探索中国音乐创作的理性逻辑思维和历史面孔。
乐评,顾名思义就是音乐的评论,那在评论一个音乐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他的发展历史,作者交代了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些代表之作,例如:先秦时期的《高山》《流水》,明清时期的《潇湘水云》,学堂乐歌《送别》等等的代表作品。
同时作者也分析了大多数其他作者的乐评及体会,即两个结合(技术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索集合)、两个关照(个案自身对比分析与历史纵向对比想照、音乐技术分析与文化思想解读相关照)。
作者第一个分析的就是萧白的歌剧创作三乐章,作者首先就分析了国内外歌剧的大环境,以及作者与曲作者相识的渊源,给这篇评论带来更不一样的思路。
作者是把序曲以及三个乐章分开评论不仅从历史角度,更从社会背景,以及人文,地域差异,以及多方面分析了这首曲子。
在音乐素材上,作者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从不同时期作者选取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入手来分析,第一部歌剧《仰天长啸》到《鬼雄》,以及第三部歌剧《屈原》,都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里面运用了大量的自问自答,既埋下了悬念,有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作者对于萧白的评价也非常的高,是他探索出了中国民族歌剧的新思路,也为后世民族歌剧的探索带来了新思路。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音乐现场的评析,要评论现场音乐,就一定要对作品有自己的见解或者一定程度上的认知,现场音乐更多的是对原作品的二度创作,所以对评论者的要求很高。
这章中作者介绍了几个典型的音乐现场,音乐剧场《白娘子》,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蛇传》,他不仅推陈出新的介绍一些历史原因,更从艺术的角度看到了这部剧的多元性,在从前的评论角度上更上了一层楼。
就如从交响上对《白娘子》的作品进行了剖析,虽说《白娘子》是一个历史的形象,更是一个神话故事改编而来,但是作者也结合了现代西方的交响乐来分析这首作品,把交响乐和戏剧相结合的来评论这场音乐剧。
他综合了很多方面的因素,为我们评论出一个综合美的作品。
当然作者还涉略了很多个角度的音乐,丝竹音乐、打击乐、独唱音乐、艺术节音乐会等等,给现场音乐的做出了很多鲜有且中肯的评价。
充分体现了“新史学”的评论价值,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式,让评论更加的有参考价值和艺术艺术价值。
第三章主要是一些音乐家的评传,书中的这些音乐家并不像贝多芬莫扎特那样的人人熟知,但却在音乐事业上给了我们很多很重要的启发和推动。
说实话,看完这些人物评论之后,我才发现,我不仅了解了一个音乐家,同时也对他的贡献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者通过史观,历史背景,文字记载,作品贡献等多方面分析,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作者对音乐家的评论十分的客观,站在“新史学”视野下去评论的,书总介绍了一位我印象比较的深刻,那就是丁善德,也许本身是钢琴专业的学生,所以对于这位音乐家了解的会相对较多一些,丁善德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甚至中国整个音乐的发展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也对丁善德做出了一些客观的评价,作者从他的求学经历,人生经历,教学经历,以及音乐活动等方面来分析他的,作者的阐述还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第四章主要是音乐著作的评论,音乐理论著作作为音乐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并承载传递音乐研究成果,历来受到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这一章更像是一个时间线上的音乐著作评论,作者先后评论了《先秦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简史》《中国当代音乐学》等等,代表史论著作,这一章节的评论更是将“新史学”的概念贯彻到全文中去。
作者在细读全书之后,剖析层次,他的书评力求读者能帮组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书的要领。
其次,作者参照了历史,对这些书本著作进行了学术价值的定位,力求能客观的评价书本到底是原地踏步还是有实质的飞跃。
最后,作者站在这些的高度上,多元化考量,结合历史、现在、环境、多学科等多方面的原因来分析书本,做到对我们有研究价值的书评。
第五章是音乐社会生活的评论,其实我一开始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音乐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面对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形式的演变,音乐生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作者在评论这些的时候,一是通过史料的记载来阐述事实,二是以社会生活发展的事实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