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
![19世纪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b4fbf79d6bec0975f465e2c7.png)
第二节、左拉
艾米尔· 左拉 (1840—1902)法 国19世纪后期最重 要、最杰出的文学家, 自然主义领袖。
自然主义:
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要求对社会现象和人物进行精细而科学的 描写,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进行解剖,作 家只是自然的记录者,不进行任何主观的 评价。代表作家有龚古尔兄弟和左拉。
左拉是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
家和理论家。 《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是 “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 史和社会史”。主要作品有《小 酒店》、《萌芽》等。
3、象征主义文学
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波 及面最广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其先驱是爱 伦· 坡和波德莱尔。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 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的感受才是美和最 高的真实;反对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主 张用物质的可感性来表现“内心的真实”; 创作中注重通感、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 的神秘性和音乐性。代表作品有兰波的 《元音》、《醉舟》,魏尔伦的《无言罗 曼斯》和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等。
4、唯美主义文学
1832年法国诗人戈蒂埃在《<莫班小姐>序
言》中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这 被称为唯美主义的美学纲领。唯美主义作家 认为美是非功利性的,审美不掺杂欲念和利 害关系。文学和艺术是自律自足的,文艺的 技巧和形式美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至上, 艺术应该高于生活,超脱人生,不受道德的 约束。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是英国王尔 德的《道林· 格雷的画像》。
《陪衬人》
左拉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一。
资本家杜朗多想到了一个发大财的方法:就是在 全巴黎搜罗最丑的女人,开了一个陪衬人事务所, 然后把这些丑女租给其他漂亮的女人,这样在美 丑的陪衬下女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杜朗多生 意红火。
波德莱尔01
![波德莱尔01](https://img.taocdn.com/s3/m/78bfbb13c5da50e2524d7ff3.png)
“一旦进入实际生活,诗歌就变成 散文,自由就变成奴役。”
奥斯卡· 王尔德
“生活模仿艺术”
“莎乐美之吻”
唯美主义的非理性主义 和肉体崇拜 当前即永恒的观念
王尔德笔下的“施洗者约翰”
“他的样子多么消瘦 啊!他像一尊憔悴的 象牙雕塑。他像一副 银色肖像。我敢说他 像月亮一样高洁。他 像一缕月光,又像一 支银色的箭杆。”
忧郁之四
当低垂的天空如大盖般压住 被长久的厌倦折磨着的精神; 当环抱着的天际向我们射出 比夜还要愁惨的黑色黎明; 当大地变成一间潮湿的牢房, 在那里啊,希望如蝙蝠般飞去, 冲着墙壁鼓动着胆怯的翅膀, 又把脑袋向朽坏的屋顶撞击; 当密麻麻的雨丝向四面伸展, 模仿着大牢里的铁栅的形状, 一大群无言的蜘蛛污秽不堪, 爬过来在我们的头脑里结网,
腐 尸 爱人,想想我们曾经见过的东西, 在凉夏的美丽的早晨: 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 在铺石子的床上横陈,
两腿翘得很高,像个淫荡的女子, 冒着热腾腾的毒气, 显出随随便便、恬不知耻的样子, 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
太阳照射着这具腐败的尸身, 好像要把它烧得熟烂, 要把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养分 百倍归还伟大的自然。
是的!优美之女王,你也难以避免, 在领过临终圣事之后, 当你前去那野草繁花之下长眠, 在白骨之间归于腐朽。
那时,我的美人,请你告诉它们, 那些吻你吃你的蛆子, 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 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
3、“应和说”(或译为“通感说”) ”世界是一部象形文字的词典“……万 事万物存在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 “诗人是翻译者,辨读者。”(“通灵 王”) “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 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
几口大钟一下子疯狂地跳起, 朝着空中迸发出可怕的尖叫, 就仿佛是一群游魂无家可依, 突然发出一阵阵执拗的哀号. 送葬的长列,无鼓声也无音乐, 在我的灵魂里缓缓行进,希望 被打败,在哭泣,而暴虐的焦灼 在我低垂的的头顶把黑旗插上.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74a53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7.png)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流派。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现代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以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题。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客观的方式描绘社会问题和人民的困境,关注社会阶层差异、人性的复杂性以及社会冲突。
代表作品有《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
2.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揭示。
自然主义作品关注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因果关系,突出环境和遗传对个体的影响。
它以更加科学的态度解剖人性,展现人的天性与社会环境的互相影响。
代表作品有《人间草木》、《老人与海》等。
3.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一种强调意象和隐喻的文学流派,着重在作品中通过形象式的象征表达思想和情感。
象征主义作品倾向于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东西,抽象、隐秘和宇宙的力量成为其典型特征。
代表作品有《周末航行》、《时间的光芒》等。
4.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流派在20世纪初兴起,反对传统文学表达方式,以新颖的形式与观点挑战读者的传统认知。
现代主义作品强调对语言的实验和个体感受的表达,以及对时间、空间和意识流的创新运用。
代表作品有《尤利西斯》、《洛丽塔》等。
5.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突出了多元性、异质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作品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和混杂的方式呈现信息,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混乱性。
代表作品有《百年孤独》、《无人生还》等。
总结:现代文学涵盖了多种流派,每一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无论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反映,还是象征主义的隐喻意象,抑或是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现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欣赏的空间。
无论你对哪种流派感兴趣,都能在现代文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作品。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adf12283c4bb4cf7ecd110.png)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主张绝对的中立、真实、客观,用作实验的方法 进行文学创作; 2、从生理学的角度,尤其是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 3、反对典型概括,描写生活中的平凡、偶然、琐碎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产生于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
左拉:
自然主义代表作家,但在实际创作中,自然 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代表作《卢 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马卡尔家族》
家族史小说,包括20部长篇小说, 1000多个人物,花费了左拉25年的时间。 其中以《小酒店》、《娜娜》、《萌芽》 最为著名。 左拉声称这将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 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这表明这部宏篇巨 制是一部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 品。
自然主义倾向
在《小酒店》、《娜娜》、《萌芽》中的表现
左拉的小说《小酒店》
改编成剧本演出的海报
左拉的作品《萌芽》插图
十九世纪其他文学流派
十九世纪的欧美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是 主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象征主义
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实证主义、 遗传学说、决定论等社会哲学思潮流行。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
![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328f1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f.png)
⾃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1.历程: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龚古尔兄弟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然主义⽂学的诞⽣。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左拉撰写了⼀系列重要的论⽂,对⾃然主义⽂学理论作了全⾯的总结和深⼊的阐述,并创作了《卢贡-马卡尔家族》,成为⾃然主义⽂学最杰出的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群年轻作家,莫泊桑、于斯曼等,他,被视为⾃然主义的盛举。
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法国⾃然主义开始衰落,⽽影响却逐渐蔓延⾄全欧洲,尤其在德国声势浩⼤。
2.理论:⾃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进化论、遗传学、⽣理学等学科成果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起来。
“科学”、“真实”是⾃然主义追求的⽬标。
3.风格:平和、冷静、⽆动于衷的叙述⽂体。
作家在作品中竭⼒隐去,少有议论。
为20世纪许多流派所吸取。
4.评价:⾃然主义把⼈类社会等同于⾃然界,把⼈等同于任何⼀种⽣物,因⽽常以⽣物学、遗传学、⽣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的⾏为,忽视甚⾄⽆视⼈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错误的结论,也描写了⼤量酗酒、淫荡、神经质等畸形变态的现象。
但总体来说,以⾃然科学的新成果审视⼈的⾏为和⼼理,体现了⾃然主义要科学、准确地剖析⼈的努⼒,是有益于丰富⼈对⾃⾝复杂性的认识的。
5.代表作家: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
(⼆)唯美主义⽂学1.发展历程: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诗⼈、⼩说家⼽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号。
他精⼼构思的⼩说《莫班⼩姐》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
60年代,巴那斯派在诗歌创作中精雕细刻、追求格律的⼯整和形式的完美,形成了⼜⼀次唯美主义的⾼潮。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泛。
40、50年代出现的先拉斐尔兄弟会是唯美主义的先声。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潮,涌现了王尔德、佩特等⼀批作家、批评家。
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一)
![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2a92e4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8.png)
世界主要文学流派简介汇总(之一)包含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哥特小说、狂飙运动、感伤主义、风俗主义、青年德意志派、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颓废主义、现代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16个文学流派的简介。
(一)古典主义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以十七世纪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在欧洲曾占支配地位,到十九世纪以浪漫主义为主的文艺思潮兴起后,遂逐渐消失。
由于古典主义是在君主政体的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历史阶段出现的,所以它政治上拥护王权,宣扬个人服从封建国家的纪律,同时又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信条,崇尚理性和“自然”,批判不合乎资产阶级理性的封建道德。
在创作和理论上,它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甚至大量采用古代的题材,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具有现实主义因素。
古典主义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戏剧创作中影响最大,主张用典雅的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中的“三一律”等进行创作,有较严重的保守性、抽象化和形式主义倾向。
法国十七世纪戏剧家高乃依、莫里哀、拉辛可为代表,文艺理论方面有布瓦洛,绘画方面有普桑、安格尔等。
(二)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在文学艺术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它在各个历史时代的各民族各阶级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各不相同的。
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学中如《诗经》的一部分作品、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便是代表作品。
欧洲十九世纪初叶以后,在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三)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在文学艺术史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5facbd9d15abe23482f4d7e.png)
非主流—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 一、自然主义(19th60 法国) “自然主义文学三块基石”: 1、自然科学:达尔文《物种起源》
2、哲学:孔德“实证主义哲学” 3、方法论:泰纳 “决定论” “实证主义哲学”:所谓实证,就是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排斥想象,强调真实和精确。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 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3 个阶段。目前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 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它把人的生物性当作认识社会发展的基点,提倡将自 然科学的“观察、实证和比较”作为社会的研究方法。 泰纳 “决定论”:推崇实证哲学,把文学批评看成“文学的科学”,提出著名的“文学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的理论, 为自然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种族”——人的“天性”、“遗传性”; “环境”——气候和地理位置; “时代”——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传统。 文学传统: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特征: 1、以人道主义为武器 2、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达到繁荣 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1、凸显人的生物属性 2、初步显示物对人的异化 3、执着追求真实反映时代与生活 4、强调客观、冷静地反映生活 5、提倡情节的简洁和故事的日常生活化 自然主义的发展 福楼拜—开自然主义先河 “不要妖怪,不要英雄” 龚古尔兄弟(埃德蒙·德·龚古尔、茹尔·德·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 《杰米妮·拉赛朵》:自然主义的开山之作 取材于龚古尔兄弟对女仆罗丝的观察笔记,于 1862 年罗丝死后将其改写成了小说。 杰米妮是个农村姑娘, 到大城市后被人强奸,怀孕后生了个死婴。几经周折,她成了老处女瓦朗德依的女佣,变得非常虔 诚。但不幸爱上了邻居乳品商的儿子于皮永。从此她白天虔诚地服侍女主人,夜里沉溺于狂热的情欲,变得歇斯底里,最后死 于肺痨。 《德伯家的苔丝》:农村女子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难外出做工而遭遇的不幸与悲剧。 真实反映了 19 世纪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造成小农经济解题,个体农民走向贫困破产后试图寻找新出路的痛苦过程。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巨擘和理论体系的建构者 “梅糖集团”标志着自然主义流派形成 论文—《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小说家》 家族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 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样,不应受到社会规律的支配,小说家的领域是生理学领域,主张着重写人的生理本能。 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准确而毫无遗漏的摄取下来,反对典型概 括。 主张作家对社会也持有客观而科学的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反对作家在作品中表露思想感情和对事物作结论。 《卢贡·马卡尔家族》 1868 《卢贡家的发迹》 1893 《巴斯加医生》 《小酒店》:将劳动者的堕落归因为酒精中毒 《娜娜》从性的角度展示贵族和资产阶级道德沦丧 《萌芽》:斗争导源于阶级的生存竞争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不满但无力反抗 社会主义:不理解但无比恐怖 幻灭、苦闷、彷徨、悲观、颓废
外国文学考试重点
![外国文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f21f130b4e767f5acfcec1.png)
一,名词解释1,自然主义文学:是科学时代风尚和实证哲学的精神产物,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提出的著名文学“三要素”,即种族、环境、时代的文艺思想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福楼拜、佐拉。
2,唯美主义文学:是社会现实幻灭后的产物,是对现实的失望和厌倦,强调“为艺术而艺术”。
3,象征主义文学:是社会现实幻灭后的产物,强调美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征,更是内在生命的显现。
认为万物之间、心物之间以及人的感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隐秘的感应关系和普遍的相似。
4,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百折不挠、坚强不息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5,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多表现痛苦无奈、无可奈何的心情,是一代人的心里写照。
6,冰山原则: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的感受去发觉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形成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7,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的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坏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8,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秤为“卡夫卡式”。
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是它的艺术特色。
9,异化: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异化反映社会是强大的、人是软弱的被动的。
10,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
外国文学(二)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外国文学(二)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5b6a4d98240c844769eaee5e.png)
第八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浪漫主义余波犹存,现实主义方兴未艾,新的文学流派陆续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1、十九世纪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加深了人们对理性的失望、对人性的怀疑;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促成了各种弘扬科学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遗传学、医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人的认识的变化: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法国遗传学家吕卡斯医生为代表的“自然遗传论”则认为一切肉体的精神的病都跟遗传有关,酗酒、纵欲、犯罪、疾病等都会遗传;②孔德(1798一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主张科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认为人的社会性取决于生理条件,应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③泰纳(1828一1893)把孔德的观点引入文学研究,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主张文学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因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1、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将客观性、真实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但反对选择、提炼生活,而是“照相式”地实录社会生活;2、全面反映时代面貌,让底层人的生活大量进入文学作品;3、写人时注重表现人的生物属性(用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观点解释人的性格),排斥典型化原则;4、淡化情节,铺陈日常生活琐事;5、使用平和、客观、冷静的叙述文体。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七、八十年代;它源于法国,然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
三章节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它文学流派
![三章节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它文学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1ac0fe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1.png)
[美]爱 伦·坡
三、代表作家:
奥斯卡·王尔德 ( 1856-1900) 小说《道林·格雷 旳画像 》
诗剧《莎美乐》
童话《快乐王子》
唯美主义旳思想艺术特点:
以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 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涉及金钱旳纯粹 自由活动。 提出艺术是心灵旳家乡。 主张艺术超然于现实,躲进象牙之塔; 现实社会充斥市侩气,没有艺术,没有 美,艺术旳发展非但不依赖生活,相反, 生活应该追随和模仿艺术。
自然主义旳艺术特征:
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旳想象, 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摄影式旳印象。
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旳写照,逐渐忽 视经典旳发明,或者说只追求人物旳气质特点 和精神变态心理。
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旳波折变化, 主张按生活旳“原来面目”去反应现实。 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旳社会现象拟人化,这 是物对人旳异化旳初步描写,显得生动、形象。
《 卢贡·玛卡尔家族》
——第二帝国一种家族旳自然史和社会史
20部长篇小说 《小酒店》《娜娜》 《萌芽》等
代表作《萌芽》(第13部)
《小酒店》插图
二、《萌芽》(1885)
1、小说内容 2、思想意义
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 旳小说。
(1)首先写出了罢工旳根本原因(没有单纯描写罢工); (2)把这场罢工写成有了觉悟旳工人旳集体行动; (3)没有用低沉旳调子体现罢工旳失败,而是对将来
自然主义旳思想特征:
它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 以及福楼拜旳现实主义观点,将写真实和 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旳首要条件。 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 期,反应整个社会旳成功经验。 机械地将自然科学旳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 从生理角度去体现人,尤其是以当初遗传 学旳观点去了解促使人行动旳原因。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陈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陈](https://img.taocdn.com/s3/m/a6c4900016fc700aba68fc04.png)
理 论 主 张
剥离,为艺术而艺术。 1.将“美”与“真”“善” 剥离,为艺术而艺术。 ”“善 康德: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康德 : “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使人愉快的 ” , 美感 是纯主观的自由的愉快,不夹杂任何利害感, “ 是纯主观的自由的愉快,不夹杂任何利害感, 在纯粹的 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 具有普遍性的不借助概念的鉴赏判断中得到”。 2.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反映艺术。 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反映艺术。 王尔德: 生活不仅从艺术中得到灵性, 王尔德:“生活不仅从艺术中得到灵性,得到思想和情 感的深度以及灵魂的平静, 感的深度以及灵魂的平静,而且能在艺术的线条和色彩上 形成它自身。 形成它自身。” 形式主义倾向。追求形式的完美,语言的纯粹和优雅, 3 . 形式主义倾向 。 追求形式的完美, 语言的纯粹和优雅 , 辞藻的华丽动人。 辞藻的华丽动人。 颓废倾向。唯美主义者在生活中注重感官享受, 4.颓废倾向。唯美主义者在生活中注重感官享受,注重一时 快感,在作品中也加以贯穿。 快感,在作品中也加以贯穿。
发展历程
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发端于30年代的法国。 30年代的法国 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戈蒂耶最早提出了 诗人 、 小说家戈蒂耶 最早提出了“ 为艺术而艺术” 的主张 , 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 但理论更完备,创作更丰富 , 影响也更广泛。 影响也更广泛。 佩特(1839-1894)最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佩特(1839-1894) 最早主张 “ 为艺术而艺术 ” , 对王尔德颇 有影响。 有影响。 80、90年代 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王尔德被公认为是 年代, 80、90年代,英国唯美主义达到高潮,王尔德被公认为是 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 年代末他退出文坛, 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90年代末他退出文坛,英国的唯美主义 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思潮随之进入尾声。
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855cd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b.png)
外国文学史(第三章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考点】一:世纪末出现的三个文学流派: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主义。
1.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19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2.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3.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出现于1886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
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
关于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的特点的研究
![关于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的特点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aff55169eae009581becbf.png)
关于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的特点的研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深了社会矛盾和人们对改革的失望。
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即对社会秩序和人类自身失望又对暴力革命产生了恐惧情绪。
在俄国和美国随着农奴制的废除,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出现了道德危机。
作家对社会热点问题更为关注。
这一时期形形色色的哲学社会思潮影响了文学发展的多元性。
产生了费边主义、工联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权利意志论、这些学说引起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兴趣。
因而形成了文学的多元性。
此外,文学观念的革新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多元变化。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呈多元化格局。
一是30年代悄悄走上历史舞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遗传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主义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形成。
三是巴黎公社革命直接产生了巴黎公社文学。
四是各种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也纷纷在欧洲文坛上。
一时间欧洲文坛多元纷呈。
文学多元化对欧洲文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发展多元化形式这一时期,欧洲文学形式主要有,自然主义、巴黎公社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多元化形式文学发展特征。
1.自然主义文学表现形式及特征自然主义文学有以下特点,其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
即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其二、强调客观性。
自然主义要求让故事自己叙述自己。
作家不做任何价值评判。
其三突出科学性。
把一切归于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
自然主义文学最具影响的作家左拉。
左拉在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启发而创作《卢贡—马卡尔家族》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
从题材可以分以下几方面,一是资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如《娜娜》等。
二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如《金钱》三是工人和农民的生活《萌芽》等四是教会和教士的生活。
五是社会动乱时期各种人物的活动如《卢贡家庭的家运》。
左拉把人物安排在各个阶层,以血缘和环境关联全书的中心主题,通过他们的个性及行动的类型去描写他们的生活。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学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77efec46852458fb770b5646.png)
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文学一、概述⏹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学,现实主义方兴未艾,古典主义消退殆尽,浪漫主义余波犹存。
此外又陆续出现了好些新的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自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
(一)自然主义文学⏹1865年,左拉以“自然主义”指称初露端倪的一种文学流派,并逐渐对这种文学流派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从此,“自然主义”便成为文学史、文艺学和美学等领域的一个特定范畴。
⏹在新兴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中,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对许多作家的观念更新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自然主义的理论先导。
1、孔德(1798-1857)⏹孔德的实证哲学之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把一切现象看成不变的自然规律。
他强调艺术要探索人,认为人的社会取决于生理条件,主张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2、泰纳(1798-1857)⏹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要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他主张描写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类型的人物、综合研究人所收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3、贝纳尔⏹贝纳尔医生对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命名,他“就是承认随时随地都有规律”,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医学界、哲学结合文学界的权威理论。
(二)唯美主义文学⏹唯美的观念源于德国古典美学思潮和英国浪漫主义运动。
歌德认为艺术作品时独立的有机体,席勒提出把美作为一个自足而独立的“美的显现”。
柯勒律治发表过唯美的主张。
而康德则为唯美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强调美的主观性、无功利性和纯粹性,提出了“无目的之合目的性”的美感学说。
⏹唯美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超功利的艺术主张和唯美形式的追求两个方面,颠覆了艺术形式为思想内容服务的文学传统,被长期贬斥为“形式主义”但唯美主义拓宽了美的领域,在文学发展史上,它既是象征主义的先导,有对20世纪的文学造成了影响。
外国文学下范围
![外国文学下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db30e61cb7360b4c2e3f64cd.png)
名词解释1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以左拉为代表,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理论依据,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解剖学去分析和表现人的本能,重视个别的琐碎的现实,而不重视对生活的典型化,因而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
代表作家为左拉和龚古尔兄弟。
2 前期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队一个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文学流派,先驱是波德莱尔,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
它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主张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象征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等手法创造意境,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具有神秘色彩。
90年代阶梯,20世纪20年代又在欧美复活(形成后期象征主义)。
3 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末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代表人物是王尔德。
它对19世纪末的种种庸俗社会风尚进行反抗,提出纯艺术,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美,否定艺术内容的道德原则、教育作用和现实功能。
由于它片面地强调艺术技巧,颠倒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9世纪90年代后开始解体。
代表作有《莎乐美》。
4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欧美国家一大批不同于传统的形形色色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并不是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全部,但从质上看,它特别显著地表现了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病和特有的社会心理,所以引人注目值得研究。
5 后期象征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认为世界是人心灵的象征,主张通过客观对应物表达主观情感。
它是象征主义的发展,代表作家是艾略特。
6基本特征是人心灵世界的象征,强调感应和同感,寻找客观对应物。
6 表现主义:从字源上来看,“表现”原文为expression,press意为挤压,ex为“外化”前缀,内在的东西经过挤压而外在化,这是一种完全现代的感觉。
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洲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发对传统,舍弃现象,追求本质,强调主观精神,常以象征、夸张、变形等形式表现出人的异化本质,代表人物为卡夫卡。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
![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e6d4ae5856a561252d36f52.png)
俄苏诗人勃留索夫说:“象征主义坚决摒弃那 种把艺术变成生活的简单反映的创作方法,并 坚信真正的艺术作品除表象的具体内容外必须 包含另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象征主义者把融 汇着许多含义的艺术象征来替代确定地表现一 种现象的艺术形象。
代表作家作品 波德莱尔(1821-1867)诗集《恶之花》; 保尔·魏尔兰 (Paul Verlaine ,1844-1896):《无言的 罗曼斯》; 阿尔杜尔·兰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醉 舟》、《黎明》; 斯蒂芬·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象 征派的泰斗, “纯诗”论者,认为诗是从无到有、超越 经验的独立存在。有诗歌《牧神的午后》(1876)、《骰子 一掷绝不会破坏偶然》(1897); 梅特林克:戏剧《青鸟》(1908)
理论:唯美主义者们反对文学的政治功能,也反对文 学的道德教化。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美,才是艺术追 求的唯一目标;特点:“非功利性”、“非现实性” 代表作家作品
(法)泰奥菲尔·戈蒂耶(Theophile Gautier 18111872):诗集《阿贝杜斯》(1832) 、小说《莫班小姐》 (1836) ;诗歌《珐琅和雕玉》(1852);
(英)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小 说《道连格雷的画像》(1891) 、剧作《莎乐美》 (1893) 。
王尔德说:“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 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优的殿堂,可以使人 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 方呢?” “只有美是时间无法伤害的,各种哲学像沙子一样 垮掉了,各种宗教教条接二连三地像秋天的树叶般 凋零,唯独美的东西是四季皆宜的乐趣,永恒的财 富。”“人有多少种情绪,美就有多少种意义。美 是多种象征的象征;它揭示一切,因为它什么也不 表现。当美向我们显示它自己的时候,也就显示了 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eba61f03186bceb19e8bba3.png)
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篇一:象征主义文学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 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波及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尊重王权,崇尚理性。
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明确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人物塑造类型化。
以法国的拉辛、高乃依、莫里哀为代表。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产生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在艺术上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惯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喜好。
以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歌德、席勒和英国的拜伦、雪莱为代表。
3、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 世纪30 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 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的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应生活。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里、托尔斯泰为代表。
4、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文学史上, 19 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以与 20 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象征主义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运用暗示、通感和象征的手法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前期象征主义以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为代表。
第二节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
![第二节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f32478fbf61fb7360b4c65f4.png)
U.碧海的周期和神奇的振幅, 布满牲畜的牧场的和平,那炼金术 刻在勤奋的额上皱纹中的和平;
莫泊桑
• 法国作家 ,梅塘集 团成员。他是19世 纪后期自然主义文 学潮流的代表作家 之一。他继承了法 国前期现实主义文 学传统,又接受了 左拉的影响,带有 明显的自然主义倾 向。
一、评价与地位:
•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期最负盛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对于这位文运亨通却命运多舛的短命天才,人们 在惋惜之余,给了他极高的赞誉。 • 屠格涅夫认为莫泊桑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 “最卓越 的天才”。 • 托尔斯泰则从美学和道德两方面对莫泊桑进行了评价, 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形式的美”和“真实的爱憎感”, 并且肯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认为“不是照他所 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 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 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 左拉对莫泊桑的赞誉里包含着友情的赤诚:赞叹他的 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 止”,“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 我赞叹”。 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 “是未来世纪的小 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不朽 之作。 • 法国文学批评家朱尔•勒梅特尔说莫泊桑在世界文学 史上,“几乎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作家。” • 恩格斯对这位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同样充满了敬意: “应该向基•德•莫泊桑脱帽致敬。”
• 象征主义的艺术特征是:突破现实主义只注 重描写外部物质世界的手法,着重通过象征 物象,挖掘内心世界,赋予抽象观念以有声 有色的物质形式;反对直抒胸臆,主张象征 暗示,用象征性的物象暗示主题和其他事物; 重视主观的认识作用和艺术想象的创造作用, 使意念具有触摸得到的形貌;强调诗歌的音 乐性;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的来源及其演变继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从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整个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
变动不居的术语“现实主义”(Realism)一词是个弹性极大的术语,它长期处于变动不居的地位。
仅达米安·格兰特在《现实主义》的小册子中列举的各种现实主义就有三十多种。
诸如:批判现实主义、持续现实主义、动态现实主义、外在现实主义、怪诞现实主义、规范现实主义、理想现实主义、下层现实主义、反讽现实主义、战争现实主义、朴素现实主义、民族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客观现实主义、乐观现实主义、悲观现实主义、造型现实主义、诗歌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日常现实主义、传奇现实主义、讽刺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观现实主义、超主观现实主义、幻觉现实主义、低级现实主义、高级现实主义、单调现实主义、田园现实主义、唯灵论现实主义、自我内心深处的现实主义、大都会现实主义等等(见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2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缺少信任感的术语“现实主义”一词有如此多的种类,以致人们对这个词产生了不信任感。
批评家贝克尔建议:“下一步无论出现什么事,如果都要给它起个新名字,别再叫它…现实主义‟或…某某现实主义‟,将来我们谈论起来就会容易些。
”也有人说:“现实主义是个声名狼藉的靠不住的概念”。
“我不想陷入为…现实主义‟下定义的泥淖。
”(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4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
)还有人小心翼翼地加上引号使用现实主义,以表示对它的怀疑。
哲学概念:现实主义无论对“现实主义”有多少怀疑和不信任,我们仅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这个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并追溯它的来源及其演变的历史。
“现实主义”是从哲学借来的批评术语, 指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派别“实在论”,又译“唯实论”。
实在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最初为唯心主义服务,后来,又用来指相对于唯心论的唯物论。
但这个术语很不确切。
因此,现实主义作为哲学用语,也是含糊不清的,既为唯心主义服务,也为唯物主义服务,常常遭到歪曲。
美术概念:现实主义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在欧洲文艺界盛行,并形成一个以它命名的文艺流派。
最初使用它的是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弗勒里。
他们用这一名词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
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库尔贝(1819——1877)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
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在美术展览上,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狮子”)和古典派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成为众目所瞩的台柱。
库尔贝送去的两张画:《画室》与《奥尔南的葬礼》遭到官方主办者的贬抑而落选。
为此,库尔贝在官方展览会旁边搭了一个木棚,举行了一次对抗性的个人画展,门口挂的牌子上写道:“现实主义,库尔贝,他的十件作品的展览”,第一次打出了“现实主义”的旗号。
库尔贝的现实主绘画库尔贝在画展目录上发表宣言:“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奥尔南的葬礼》库尔贝在自己的作品和宣言中确立了以生活的真实为创作的最高原则,他的作画特征是大胆地,赤裸裸地描绘自己时代的生活,肯定平民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以此反对虚伪的官方艺术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模仿者。
为此库尔贝受到了批评界的攻击。
打石工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现实主义”在当时的意思是指为“追求真实”而不惜描写丑陋鄙俗,甚至流于难堪不雅、使人厌恶。
自库尔贝打出“现实主义”的旗帜后,一批与上流社会对立的新派文艺家便自称“现实主义者”。
文学批评概念:现实主义1856年,批评家杜朗蒂(1833——1880)创办了名为《现实主义》的杂志,发表了库尔贝的文艺宣言,主张作家要“研究现实”,如实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美化现实”。
1857年,小说家商弗勒里出版了以《现实主义》为名的论文集,为此,敌视库尔贝艺术的人,也把现实主义头衔加给他,称他为“现实主义小说家”。
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1857)问世,被看作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福楼拜被奉为现实主义大师,但福楼拜本人却不愿接受“现实主义”这个名称。
他在给乔治·桑的信里说:“请注意,我憎恨人们时兴称为现实主义的东西,既使他们奉我为现实主义的权威。
”波德莱尔在《包法利夫人》出版后写书评,斥骂现实主义是“扔向每个明智人士脸上的令人作呕的侮辱,为凡夫俗子指示琐事描写而非新颖创作法的模糊、多变的术语。
”(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29页,昆仑出版公司,1989)现实主义流派尽管“现实主义”术语不受欢迎,但新派作家明确提出要用现实主义这个新“标记”来代替旧“标记”的浪漫主义,巴尔扎克也被他们光荣地追认为现实主义作家,但他们认为他的现实主义还不够纯粹,指出“他没有时间正确地看,正确地描写。
”(《法国文学史》中册,72页,柳鸣九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他们把狄德罗、司汤达、巴尔扎克奉为创作的楷模,主张“现实主义的任务在于创造为人民的文学,”并认为文学的基本形式是“现实风格小说”。
从此,文艺中才有了以“现实主义”正式命名的流派。
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是“写实主义”,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
作为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理论溯源现实主义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
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
”亚理士多德提出的第一种方式“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必须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这是对现实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的论证。
现实主义文艺流派作为文艺流派,现实主义是继浪漫主义之后,欧洲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
它的形成有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一些为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道路的作家,如:梅里美、巴尔扎克、霍夫曼、普希金、果戈理等,都是由早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
他们不满浪漫主义文学沉溺于主观幻想和个人叛逆精神而忽视客观现实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和启蒙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冷静地观察和评价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如实地、客观地描写日常生活,从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去揭示造成社会罪恶和弊病的根源。
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关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过去的教科书通常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前面加上修饰语“批判”两字,限制现实主义的内容,表明它的政治倾向性,这种作法本身不科学,也不符合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实际。
批判现实主义理论不是中国的特产,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也没有这一用语。
它是从苏联引进的。
在斯大林时代,苏联作家会议规定了文艺家要统一遵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政治需要和片面否定的意向出发,派生出来这种理论。
高尔基的发明高尔基最早使用批判现实主义这个用语。
1934年,他在《苏联的文学》《和青年作家谈话》两篇文章中谈到批判现实主义:“在西欧资产阶级文学中还必须区分出两派作家:一派是赞扬和娱乐自己的阶级的……另一派为数不多,只有几十个,是批判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
他们都是自己阶级的叛逆者,自己阶级的…浪子‟,被资产阶级毁灭了的贵族,或者是从自己阶级的窒人的氛围里突破出来了的小资产阶级子弟,这一派欧洲文学家的著作对于我们有着双重的、无可争辩的价值。
第一,是技术上的模范的文学作品;第二,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瓦解的过程的文献……必须理解:批判的现实主义是作为…多余的人‟的个人创作而产生的,这些人不能为生活而斗争,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苏联的文学》“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和青年作家谈论》高尔基论述批判现实主义的错误第一,从政治需要出发,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别冠以“批判”和“革命”;“批判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伟大的创造者”。
这种作法是把政治和文学等同起来,抹煞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使文学依附于政治。
第二,从片面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意向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彻底批判的程度:批判的现实主义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展和瓦解过程的文献。
”这种提法提前了资产阶级的发展阶段,拔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才陆续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还处于不够发展的阶段或刚刚发展的阶段,它还远远没有达到瓦解的最后阶段。
第三,从混淆阶级成份出发,认为现实主义作家是“资产阶级叛逆者”、“浪子”、“多余的人”、“毁灭了的贵族”等,由此引出批判现实主义是“浪子文学”,“多余人的个人创作”。
这种划分歪曲了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把从事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划为社会的统治者集团,这种提法是错误的。
在十九世纪,由于工业化和科学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进行精神生产的脑力劳动者,他们的谋生手段是脑力劳动。
这些脑力劳动者是社会独立的思想家、作家,他们不掌握经济大权和政治权力,不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
还文学的本来面目高尔基论述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论,是想把资本主义社会的作家创作纳入到苏联革命模式的轨道中去,写《母亲》那样的作品。
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他的想法和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批判现实主义于50年代传入中国,它与中国左的政治需要相吻合,以左的内容起了政治事业理论工具的作用。
使批判现实主义理论得到强化,成为外国文学界的一种理论定势。
郭树文撰文《批判现实主义质疑》(《外国文学评论》1989,1期)对这个问题作了探讨。
我们认为,称19世纪文学为现实主义文学,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恰当。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关系现实主义成为19世纪文学主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19世纪后期发展为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Naturalism)最初用于古代哲学,指唯物主义,伊壁鸠鲁学说或现实主义。
这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然主义的基本含义,它一直延用到19世纪。
例如,16世纪著名的法国外科大夫安布瓦·帕里就把自然主义看成为伊壁鸠鲁的无神论学说,狄德罗认为,自然主义者是那些不承认上帝而信奉物质存在的人。
1839年,法国批评家圣伯甫把自然主义和唯物主义泛神论归入一类。
1882年,哲学家卡罗仍把自然主义和唯灵论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