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报告的编制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点说明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点说明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点(附件为PDF版)环境保护, PDF, 矿山, 要点, 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技术要点周爱国(中国地质大学)第一章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概念1.矿山地质环境的涵矿山地质环境是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床及其邻近地区,矿业活动所影响到的岩石、土壤、地下水、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其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这一系统是以岩石圈为依托,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着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自然平衡状态的地质环境,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较多、地质灾害较突出的环境。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矿区的地质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化、破坏。

如水、土、岩石环境污染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素、有害气体、矿渣,废水,粉尘等,不仅直接影响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而且给矿区周围的大气、水质、土壤造成危害;(2)废石堆、尾矿库挤占大量土地、农田;(3)污水和烟尘的排放,污染水源、江河和大气,也破环了景观和植被;(4)露天矿边坡崩落,井下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5)矿井突水、矿山疏干排水引起邻近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疏干涸干或形成海水入侵;(6)采矿剥土等造成水土资源平衡失调,易诱发和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所有上述这些环境地质问题,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预防和治理的难度很大。

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

3.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因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而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

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指以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矿山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对矿山建设及生产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估工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包含矿山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全部容。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1. 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矿山是人类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场所,但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也不可忽视。

为了保护矿山周边环境,保障生态平衡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2.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原则在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方案应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数据,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合性:方案应综合考虑矿山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性:方案应侧重于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合法性:方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合法合规。

参与性:方案应广泛征求各方利益关系人的意见和参与,形成共识。

3.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步骤步骤一:环境影响评价(EIA)环境影响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基础,通过评估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步骤二:问题识别与目标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明确存在的环境问题,并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和要求。

步骤三:规划设计基于问题识别与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

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矿区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排放控制等。

步骤四:技术措施选择与整合根据规划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环保技术措施,通过整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矿山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步骤五:监测与评估监测与评估是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环境指标,评估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步骤六:方案实施与管理制定详细的方案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工作任务。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4.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措施的整合,实现矿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摘要煤矿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在编制煤矿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从煤矿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矿上剩余服务年限的计算、水文地质条件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塌陷范围确定、采煤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预测评估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剖析,在编制方案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编制方案;煤矿环境保护;恢复治理;注意问题煤矿因其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复杂的开采技术条件,在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等编制中与其他矿山有较多的特有性。

自2009年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颁布以来,有资质的单位和经过培训的人员为矿山企业编制了众多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通过参加了一些煤矿方案的编制,以及工作实践和与评审专家交流,对编制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绒注意的问题汇于此文,以便于同行商榷,求取共同进步。

1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是方案编制的基础,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与其它方案编制相同,主要收集有关的勘查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县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所在地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规划等;从勘查报告中掌握矿区及周边交通、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土壤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等;收集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的可采储量、开采规模、服务年限、开采工作面的布置等,以及开采平面布置图、井上井下对照图、主采煤层的典型地质剖面图和水文地质剖面等。

1.2现场调查主要调查矿山的剩余资源储量、可采储量,工业广场、矸石存放场的占地面积和破坏的土地类型;调查地表泉水、河流、池塘的漏失情况,煤矿开采中抽排水资料记录,矿区及周边居民饮用水的供给情况,各含水层水位变化情况,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以调查为主,不能采用多年前地质勘查时提交的资料;调查掌握开采开采区的划分,每个开采工作面的分布、煤层厚度、埋深、开采年限,以及地裂缝、地面塌陷区的分布,上部居民建筑及基础设施、徒弟的损毁情况;调查黄土地貌区煤层开采塌陷后引发的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一、前言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矿山环境问题,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确保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则(一)法律法规依据1. 《矿产资源法》2. 《环境保护法》3. 《土地管理法》4. 《水污染防治法》5. 《大气污染防治法》(二)治理目标1. 保护矿山环境,减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2. 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基本要求(一)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估1. 进行矿山环境问题调查,包括土壤质量、水质、大气环境等因素的监测。

2. 进行矿山环境评估,明确矿区环境负荷和矿山环境影响范围。

(二)矿山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1. 制定矿山开发方案,明确资源开发的区域、时间和方式。

2. 采取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矿山资源。

(三)矿山环境保护措施1. 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企业必须经过环保审批,并定期进行监测。

2. 搭建矿山环境监测系统,对矿山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1. 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方案,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

2. 实施绿化工程,修复矿山周围的生态系统。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程序(一)编制方案1. 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编制2.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二)方案审核1.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审核流程及相关部门的审核要点。

2.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审核,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方案实施与监督1. 落实方案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2. 设置方案实施的目标和阶段性计划。

3. 监督方案的实施过程,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五、附件1. 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估报告2.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审核意见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保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山的开采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矿山环境保护却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矿山环境问题,保护矿山生态,我们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案。

一、科学制定环境保护规定要实现矿山环境保护,我们首先要从制定环保规定入手。

这些规定应包括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尾矿的稳定处理方法、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矿区周边环境的监测,实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和数据公开。

这些规定的实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矿山生态和周边环境的和谐。

二、加强矿山废弃物的处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石渣、尾矿等废弃物。

这些物质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不仅会危害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具体地说,可以通过研究工艺流程来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并采用环保技术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三、实现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意味着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矿山开采、废弃物处理以及矿区周边环境的整体治理。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矿山开采前进行环境评价,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解决方案提出。

同时,我们还要设立矿山环境监测站,随时监测矿山周边环境变化,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矿山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四、加强矿区环境教育培训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教育是矿山环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提高矿工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技能培训、安全职业技能学习、在线学习等方式,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到工作学习之中,促进矿工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知。

总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来降低矿山环境污染度,提高矿区周边环境质量,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表3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说明表
No Image
一、平 面 图
该图主要反映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规划 分区等。内容包括:
1. 地理要素: 同前 2. 地质环境条件要素: 可省略 3. 矿山开采要素: 同前
4.矿山环境综合防治规划分区:根据矿山环 境影响评估分区结果,结合矿山环境发展变化趋势 分析,特别要考虑矿山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 业生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按照区内 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划分出不同等级的矿山环 境保护与治理分区,主要包括:矿山环境重点保护 区、矿山环境重点预防区、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 (段)、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用颜色表示,图例 参照附录L3),为开展矿山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
表6 矿山环境综合防治规划分区说明表
地质灾害危 险性分区
对水环境影 响分区
对岩土和生 态环境影响
分区
综合影响 分区
分区名称
危险性大区 危险性中等区
危险性小区 严重
较严重 一般 严重
较严重 一般 严重
较严重 一般
分区 编号
A B C E F G H I J K M N
亚区 编号
分布范围 与面积
主要矿山 环境问题
小范围地表水 漏失、地下水位 超常下降,但影 响限于局部。
污染小溪、 水塘或局 部地表、地 下水体。
难度 中等
较轻 分散性居民区 或无居民区
较轻
耕地以外的 农用地、 未利用地
无地表水漏失、 泉井干涸等现 象,不影响当地
生产生活
无污染或 仅限于污 染源处小 范围内。
难度小
注 1:分级采取就上原则,有一项要素符合该类分级都即划为该类。
水环境的 防治
分级 影响对象 危害程度 资源类型 水资源的影响 影响 难度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

2、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 案的适用年限。
• 结合矿山服务年限和开采计划,确定矿山 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限。 • 适用年限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中、 小矿山不同;矿山服务年限不同;开采计 划不同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的规划期都不一样。 • 例如:某方案的适用年限为2007年-2015 年。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06年。
五、对两个名词术语的解释
• 1.矿山环境定义:指自然因素与矿业活动影响到矿区及其周边一定 范围内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客观实体的集合。 • 环境法对环境的定义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 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森林、 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与乡村等。 • 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 的集合就称为这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中心事物是环境最主要的属性, 代表了环境服务的对象和重点,是环境的主体。与中心事物相关的周 围事物就是环境客体,这些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环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主体的不同是各个学科所研究 的环境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客体的不同则是各子环境之间的差别。我 们把矿山作为主体,采矿活动影响到的一切自然因素的集合定义为矿 山环境。
3、矿山环境问题分类
• (1)矿区地质灾害,包括采空塌(沉)陷、岩溶塌陷、 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 (2)矿山废水、废渣、废气等“三废”排放造成矿区环 境污染问题; • (3)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包括矿区地质灾害破 坏土地,露天采矿场、采矿废渣、排土场、煤矸石山占用 破坏土地,矿区废水、油气开采污染土地等; • (4)地质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包括石灰岩建材矿山开采 造成山体破损、山体裸露破坏生态,地形地貌破坏、地质 遗迹破坏、植被破坏等; • (5)地下水均衡破坏问题:因矿区排水造成区域地下水 位下降、井泉干枯、植被死亡等,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桉编制技术要点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桉编制技术要点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桉编制技术要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点一、引言(介绍矿山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目标,明确编制该方案的目的和意义)二、矿山环境问题分析1. 矿区环境特点(地质、气候、土壤等)2. 矿山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噪声等)3. 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1. 确定矿山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2. 制定矿山环境治理的具体目标(针对不同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设定)四、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措施1.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a. 河流水体治理措施(净化、梯级利用、河道整治等)b. 废水处理措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回用利用等)2.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a. 粉尘控制措施(封闭、覆盖、喷洒等)b. 废气治理措施(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等)3. 土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a. 土壤修复措施(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b. 矿区植被恢复与建设措施4.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a.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措施b.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五、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路线图1. 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图2. 制定关键技术的实施计划(包括技术创新、装备改造等方面)六、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评估和监测措施1. 矿山环境评估体系的建立与运行2. 监测网络的布局与建设3. 监测指标的确定与执行七、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计划的实施与管理1. 确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单位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3. 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八、附件(本所涉及附件)1.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草图2. 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3. 大气环境治理实施方案4. 土地环境治理实施方案5.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2. 矿产资源管理法:指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

【精品】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精品】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ICSXX.XXXDZ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评估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评估精度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评估技术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评估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6矿山环境保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工具。

因此,治理方案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支撑,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起到关键和决定性作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特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完整体现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性质、途径和作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确保方案内容完整且全面,保证治理方案能够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可行性原则: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财力、条件、科技等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矿山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强的治理措施,选择有效且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确保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能够有效的开展。

3、经济性原则: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中,要考虑采取费用低、投资少、投入回收快的技术手段。

在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的同时,要在矿山环境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治理目标的达成。

4、安全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应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指标,统一治理手段,有效控制风险,确保工程得以顺利开展,保证治理的安全性。

5、可持续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应长效管控,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变化,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维护生态环境。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时,应把以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严格遵守。

只有把控住这五项原则,才能有效的编制出合格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为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保护地质环境提供重要的保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
1.背景介绍:方案应包括对矿山的背景、地质环境和资源状况的详细
介绍,包括矿山开采历史、矿石储量和品位、矿石类型、地质构造、地下
水状况等。

2.目标设定:方案应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总体目标和
具体目标,如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等。

3.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矿山
排水、废弃物处理、土壤修复、水体治理、植被恢复等,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

4.投资估算:方案应包括对治理和恢复工作所需的费用进行详细的估算,包括工程设备费、人工费、材料费等。

5.时序安排:方案应按照一定的时序制定治理和恢复工作的安排,明
确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工作进度和节点。

7.监测评估:方案应包括对治理和恢复效果进行监测评估的措施和方法,如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系统评估等。

8.风险评估:方案应对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
出应对措施,确保治理和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9.社会参与:方案应明确社会公众、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在治理和
恢复过程中的参与方式和角色。

10.法律法规:方案应遵循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治理和恢
复工作的合法合规。

11.编制审查: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应由具备相关专业和经验的机构或
专家进行,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总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与审查要求包括背景
介绍、目标设定、方案设计、投资估算、时序安排、技术支持、监测评估、风险评估、社会参与、法律法规和编制审查等方面,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效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要求及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要求及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要求及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开采活动日益频繁。

然而,矿山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的重要性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破坏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还可能对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能够明确矿山企业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矿山企业开展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通过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二、编制要求(一)基础资料收集在编制方案之前,需要全面收集矿山的相关基础资料,包括矿山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储量、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年限等。

此外,还应收集矿山周边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资料,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二)现状评估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评估是编制方案的重要环节。

评估内容包括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现状、含水层破坏情况、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情况等。

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和数据分析,准确掌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

(三)预测评估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矿山的开采规划,对未来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应考虑矿山开采的深度、范围、方式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可能导致的地质灾害风险、含水层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趋势、土地资源破坏面积等。

(四)目标任务确定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1. 引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是矿山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可以提供矿山企业在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规范的目的和背景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规范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

3. 规范的内容(1)矿山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包括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明确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

(2)环境治理标准规范应规定矿山环境治理的标准,包括土地复垦、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规范应指导矿山企业建立监测网络、监测手段和监测方法,以及在发现问题时采取的措施。

同时,规范应规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要求,提供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

(4)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规范应规定矿山环境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的程序和内容,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流程,以及应急处置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5)信息公开和社会参与规范应提倡矿山企业的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沟通和合作。

4. 规范的编制与应用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需要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

规范的应用应由矿山企业作为自愿行为,同时政府应加强对规范执行的监督和管理。

5. 发展趋势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规范的制定中应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6. 结论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对于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doc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doc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1]doc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援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那么 (2)5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3)5.1评价原那么 (3)5.2评价精度要求 (3)5.3评价技术要求 (3)5.4评价内容 (4)6 矿山环境维护 (5)6.1维护原那么 (5)6.2总体要求 (5)6.3新建矿山 (6)6.4已投产消费矿山 (6)6.5拟闭坑矿山 (6)7 矿山环境综合管理方案编制要求 (6)7.1方案编制原那么 (6)7.2技术路途 (7)7.3方案的主要内容 (7)7.4方案的组成 (8)8 矿山环境管理要点 (8)8.1矿区泥石流 (8)8.2山体滑坡 (8)8.3开采沉陷 (9)8.4矿区岩溶塌陷 (9)8.5危、损尾矿库〔坝〕 (10)8.6固体废弃物堆放场 (10)8.7水平衡坡坏、水污染 (11)8.8露天矿不动摇边坡 (11)8.9矿区土地复垦 (12)8.10植被重建 (12)9 附录 (16)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环境维护与综合管理方案编写纲要 (16)附录B〔规范性附录〕图件编制要求 (18)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 (19)附录D〔参考性附录〕矿山环境效果评价目的表 (21)前言编制本规范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维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坚持法»、«地质灾祸防治条例»、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则»。

本规范为初次发布。

本规范由疆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疆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疆土资源经济研讨院、河北省疆土资源厅、山东省疆土资源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姜建军、陶庆法、刘建伟、李建中、张进德、张梁、谭志敏、张洪波、刘玉让、张德强、田磊。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培训专家的东西)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1:环境概述1.1 矿山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1.2 矿山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1.3 矿山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2: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2.1 国家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解读2.2 矿山环境保护政策解析2.3 矿山环境保护标准与规范3:矿山环境监测与评估3.1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3.2 矿山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3.3 矿山环境评估方法与指南4:矿山环境问题识别与排查4.1 矿山环境问题的识别方法与步骤4.2 矿山环境问题排查与调查技术4.3 矿山环境问题风险评估与判定5: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方法5.1 矿山废水治理与处理技术5.2 矿山废气治理与排放控制方法5.3 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5.4 矿山土壤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技术6: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编制程序6.1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6.2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6.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实施与监督7:附件7.2 附件二、矿山环境问题排查表格7.3 附件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指国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包括《矿山安全法》,《矿产资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矿山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指用于矿山环境监测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等。

3:矿山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指用于评估矿山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和相应的标准,如水质指标、大气指标、土壤指标等。

4:矿山环境问题识别与排查:指对矿山环境问题进行初步的识别和排查工作,以确定问题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

5: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方法:指用于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如污水处理技术、废气治理方法、土壤修复技术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仅为参考,具体解释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 说明2:本章“矿山环境现状”部分只阐 明问题,详细说明各种问题的特性,数 据要准确、齐全,不进行评估。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矿山环境现状:
▪ 主要内容是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水 资源、水环境变化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等。
▪ 矿山环境问题调查:填表(附录I)。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 (1)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包括 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地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二、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 a. 露天采场、工业广场、采矿废弃物、尾矿库、 生活设施建设等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 。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矿山环境现状
▪ b.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土地、植被和地貌 景观破坏;
▪ c.废液排放、堆积物淋滤液污染土壤及水 土流失。
▪ (2)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问题, 包括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地下 水及地表水污染等。
编制矿山治理方案注意问题
2、任务:
(1)开展矿山环境调查。包括 基础资料的搜集与调查和矿山环 境问题调查。 (2)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包括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 对矿业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 影响做出现状评估、对矿业活动 引发或加剧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做出预测评估、对矿山建设和矿 业活动的环境影响做出综合评估。 (3)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方案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 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等; ▪ b.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 不稳定边坡等; ▪ c.除本矿山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外,应重 视矿区及其矿区以外对矿山有威胁的、原有的 地质灾害及相邻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
▪ 以上均应附一些照片、表格、平面图和剖面图 加以说明。表格有废渣堆、露天采坑、采空塌 陷与地裂缝特征统计表等。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方法矿山环境问题一直是工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实现矿山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及实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方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数据收集与分析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与分析。

相关部门需要收集并整理矿山的环境数据,包括地质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数据。

收集到的数据要求准确、全面,并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评估。

二、问题识别与评估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矿山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矿山环境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并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制定治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目标确定与技术选择在问题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需要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量化,并与矿山的实际情况相符。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技术选择要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矿山环境特点的技术方案。

四、方案制定与评估在目标确定和技术选择的基础上,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措施和计划,明确治理的步骤和时间节点。

同时,需要对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经济评估和环境效益评估。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优化方案并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五、实施与监测优化后的方案将进入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和管理机制,对治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包括对环境指标的监测和对治理效果的监测,以及对矿山环境的长期监测。

监测结果能够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重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

各级政府应强化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推动矿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和力度。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矿山环境保护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

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标题: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是矿业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矿山及其周边环境,防止和减少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重要性,并提出实施该规范的策略。

一、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重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旨在防止和减少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规范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促进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不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3、保障公共安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企业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规范编制和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严格执行。

3、提升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降低环境污染。

4、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认识和参与意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和参与矿山环境保护工作。

5、建立奖惩机制:政府应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对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6、培训和教育:针对矿山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范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山开采也随之增加,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此,本文针对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监管不到位。

部分地区的矿山环境保护问题依旧严重,尤其是一些小矿山和小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

2. 技术含量低。

一些矿山企业对环境保护和治理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环保设施落后,治理效果欠佳。

3. 资金投入不足。

很多矿山企业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入无法跟上开采速度的增长,导致环保措施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4. 矿山环境治理难度大。

矿山环境治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不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昂,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5. 矿山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矿山开采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例如湖泊、河流、山体等,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要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采用一些措施和方案进行治理。

推行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应该针对不同的矿山类型和环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1. 按照“三同时”要求整顿矿山环保设施。

要求矿山企业做好“三同时”,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管理计划,推行环境代价计算,增强环保投资力度,严格限制污染物排放,加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等环保措施,使矿山环保设施达到规定标准。

2. 完善绿色矿山建设。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并支持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循环经济,创新状况资源利用和有用降解技术,促进矿山绿色发展。

3. 加强执法监管,保证环保治理效果。

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环境监管机制,推行公开式监管,实现信息公开,开展专项执法,强化矿山环保治理的监督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现状环境问题, 对矿山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分 析。该部分是预测评估的基础。预测内容和现 状调查内容相似,主要包括预测露天采场、矿 渣、尾矿库、工业广场的面积或数量,占用土 地的性质,破坏植被的类型和数量等;矿山排 水、尾矿水、生活防水等对水资源数量、质量 影响的可能性;采空塌陷、边坡失稳、矿渣泥 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范围与对 象等等。
矿山环境现状
b.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土地、植被和地貌 景观破坏; c.废液排放、堆积物淋滤液污染土壤及水 土流失。 (2)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问题, 包括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地下 水及地表水污染等。
矿山环境现状
a.矿井突水、矿井排水形成的地下水降落 漏斗以及采动后上覆岩层破碎、断裂、沉 降导致各含水层贯通,造成地下水均衡改 变; b.废液废渣排放、堆积物淋滤液造成地下 水、地表水污染,破坏水环境。
b.评估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环境、资 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 见附录E(很重要)。 以上两条,对于一级评估,其发育程度、影响 程度等应当用定量-半定量方法评估。评估方 法分为单类问题评估和多类问题综合评估。 单类问题评估:如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用表 E.2 定量评估;矿山排水对附近村庄水源地的 影响,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评估;水体污 染程度用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估;影响到农田面 积、林木的数量、交通干线的长度、房屋的数 量等等数据实际上就是定量评估。
第三章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级别确定 依据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确定。
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1、现状评估内容: a. 分析评估区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 表现特征和成因;分析相邻矿山矿业活动的相 互影响特征与程度。如:露天采场崩塌灾害是 局部发育,还是普遍存在,其成因是什么;采 空塌陷是局部发育,还是大面积发育,分析成 因,其发育的阶段(初始、高峰、趋于稳定) 相邻矿山采空塌陷相互影响的特征与程度,可 类似于两眼抽水井形成的水位干扰程度的分析。 等等,依此类推。
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c.评估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及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状况及效果。这部分一般被忽视了。 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已有矿山环境保护、治 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及效果的评述,总 结经验,改正错误,为制定合理的治理方 案提供依据。
d. 评述评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和矿山环 境问题的防治难度。评估区的环境质量 状况是整体环境质量情况的概括,可用 极差、差、较差、较好来概括(定量指 标尚未建立)。 注意:现状评估中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的要求。建议侧重对矿山已引发或加 剧的、已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 行评估(而不是危险性评估)。
2、任务:
(1)开展矿山环境调查。包括 基础资料的搜集与调查和矿山环 境问题调查。 (2)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 包括分析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 对矿业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 影响做出现状评估、对矿业活动 引发或加剧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做出预测评估、对矿山建设和矿 业活动的环境影响做出综合评估。 (3)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方案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 理方案》报告的编制
前言
一、方案编制的依据 引用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有关标准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 三、治理方案适用年限
(二)、目的与任务
1、目的:为矿业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 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以期 同时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矿 山地质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矿业经济和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在现状开采条件下,不考虑未来矿山 开发利用规划或新的开发利用方案的前提 下,现状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的发展趋势。如废渣堆边坡的坍塌和水土 流失对附近土地资源、植被的影响、目前 的矿山排水对附近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已 经形成的采空塌陷的发展趋势等等。
二、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3)矿山地质灾害,包含如下内容: a.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坑疏干排水引发的 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 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等; b.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泥(渣)石流、 不稳定边坡等; c.除本矿山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外,应重 视矿区及其矿区以外对矿山有威胁的、原有的 地质灾害及相邻矿山地质灾害的调查。 以上均应附一些照片、表格、平面图和剖面图 加以说明。表格有废渣堆、露天采坑、采空塌 陷与地裂缝特征统计表等。
0 0 0
案例:采空塌陷对地质环境影响预 测评估
式中:W0——走向和倾向均达到充分采动时的地表最大 下沉值(mm); W (x)倾向方向达到充分采动时走向主断面上横坐标为 x点下沉值(mm); W (y)走向方向达到充分采动时倾向主断面上横坐标为 y点下沉值(mm)。 在充分采动时: ①地表最大下沉值,W。=mqcosα ②最大倾斜值,i。=W。/r W k 1.52 ③最大曲率值: (10-3/m) r ④最大水平移动,U。=bW。 ⑤最大水平变形值 1.52bW / r
4、植被:植物的种类(乔、灌、草及人工作 物)和密度,植被覆盖率等,附照片。为矿区 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5、土壤:土壤类型(棕壤、褐壤、草甸土)、 分布、厚度等。为表土的存放与覆土利用提供 依据。 6、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林地、草地、耕地、 荒坡地等的分布位置、面积等,应在有关平面 图上表示。为土地复垦提供依据。 7、社会环境概况:简述矿区附近社会、经济 与环境情况;穿过矿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 工程设施的分布及等级;矿区附近地质遗迹、 景区情况;矿区周围其它矿山与本矿山的关系。
三、方案适用年限
以采矿许可证和矿山服务年限为依据,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 理方案的适用年限。 适用年限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中、小矿山不同;矿山服务年 限不同;开采计划不同等,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 限都不一样。 方案适用年限分三期:适用期、规划生产治理期、规划闭坑治理期。 设采矿许可证剩余年限为X. 当X小于2年时,方案适用期为X+5年,规划生产治理期为该矿山剩余 服务年限减去方案适用期年限;规划闭坑治理期为2年。 当X大于2年时,方案适用期为X年,规划生产治理期为该矿山剩余服务 年限减去方案适用期年限;规划闭坑治理期为2年。 当规划生产治理期小于2年时,可将规划治理期并入方案适用期。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 况
(一)矿区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重点对矿区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 害发育与矿山环境问题有关的地形地貌特征进 行调查和论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 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依据。 2、气象:主要是降雨量特征,它对矿山地质灾 害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3、水文:重点是矿区附近河流及季节性洪水沟 谷的径流量特征,有些露天采场和地下采空塌 陷区正好位于沟谷或河流穿越部位,需要设计 河流改道工程。
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单类问题评估
①矿山地质灾害:如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用表E.2定量评
估;
②矿区土地植被等资源的占用或破坏 ③矿区水资源破坏:矿山排水对附近村庄水源地的影响,用
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评估
④矿区水土环境污染:水体污染程度用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估
⑤另外,影响到农田面积、林木的数量、交通干线的长度 、房屋的数量等等数据实际上就是定量评估。
a. 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环境 问题的种类、规模和原因; b. 预测评估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 环境、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程度,见附录E; c. 预测矿山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按附录F执行; d. 预测在矿业活动结束时评估区的总体 地质环境质量状况; e. 分析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的 防治难度。
二、矿区地质条件
3、工程地质条件:重点调查软弱岩组、 夹层分布与特征,节理裂隙与断裂带特征, 风化层特征等,简要评述露天采场岩石质 量和边坡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石质量 和稳定性。
三、矿山企业概况(内容见规范) 四、矿山开发方案概述。内 容见规范。需要指出的是应 增加对已有矿山工程的介绍, 如竖井、平硐等位置、井口 标高、深度或长度,地下采 场长、宽、高等。
矿山环境现状:
主要内容是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 水资源、水环境变化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等。 矿山环境问题调查:填表(附录I)。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1)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包括 土地利用现状改变、地貌景观破坏、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 a. 露天采场、工业广场、采矿废弃物、尾矿库、 生活设施建设等占用和破坏土地、植被资源 。
案例: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预 测评估
①地下水疏干影响半径 KMsw Q=2.73 lg R rw 式中:sw——井中水位降深,m; Q——抽水井流量,m3/s; M——含水层厚度,m; K——渗透系数,m/s; rw——井的半径,m; R——影响半径,m; 其中sw取300m;Q取6864m3/d;M取33m;K 取0.678m/d;rw 取1.5m;求得R为750m。
二、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防治难度:矿山已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与 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其治理难度。主要从 治理技术、资金和治理环境等方面去分析。
三、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评估内容: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 山类型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范 围、深度、规模和采、选、冶方法、废弃 物(包括废石、矿渣、尾矿、废水)的处置 方式等,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预测 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加剧的环境问题和矿 山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对其发 展趋势、危害对象、影响程度和防治难度 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
0 0 2
0
0
案例:采空塌陷对地质环境影响预 测评估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 下沉系数q/0.60 重复采动取0.652 主要影响正切tgβ/2.0 重复采动取2.23 水平移动系数b/0.30/4 拐点偏移距Sm0.10H 重复采动取0.08 H5 影响传播角θdeg90-0.65α α为煤层倾角(de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