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运动的快慢》精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几何图形
合作探究
观察这个纸盒,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看整体
看上面
看顶点
看侧面
看棱
.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 长方体 ;看不同的 侧面,得到的是 正方形 或 长方形 ;看棱得到的 是 线段 ;看顶点得到的是 点 .
类似地观察罐头、足球或篮球的外形,可以得到 圆柱、球、圆等. 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 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 等,都是从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
该速度表能显示的 最大时速是220km/h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蜗牛 自行车
约1.5×10-3
步行的人
约1.1
约5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雨燕
可达48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出膛的子弹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做一做
1. 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 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正方体 球 六棱柱 圆锥 长方体 四棱锥
思考: (1) 棱锥与棱柱的区别是什么?
(2) 圆锥与圆柱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 类?你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六棱柱 圆柱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1m/s 7s
全程时间: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
讲授新课
一 几何图形
合作探究
观察这个纸盒,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看整体
看上面
看顶点
看侧面
看棱
.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 长方体 ;看不同的 侧面,得到的是 正方形 或 长方形 ;看棱得到的 是 线段 ;看顶点得到的是 点 .
类似地观察罐头、足球或篮球的外形,可以得到 圆柱、球、圆等. 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 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 等,都是从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
该速度表能显示的 最大时速是220km/h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蜗牛 自行车
约1.5×10-3
步行的人
约1.1
约5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雨燕
可达48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出膛的子弹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做一做
1. 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 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正方体 球 六棱柱 圆锥 长方体 四棱锥
思考: (1) 棱锥与棱柱的区别是什么?
(2) 圆锥与圆柱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 类?你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六棱柱 圆柱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1m/s 7s
全程时间: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
《运动的快慢》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解: 运动员的速度:
v1 =
s1 = t1
100 m 10 s
= 10 m / s
汽车的速度:
v2 =
s2 t2
=
72 km 2h
=
36 km / h = 10 m / s
因为v1 =v2所以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知识应用
例2、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以获得了男子110m栏 金牌,试求这项奥运会记录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 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速度
速度
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 物体运动的越快。
汽车的速度是“10m/s”,它的物理意义是: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由:
可得:
路程、速度、时间,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知识应用
例1、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 和汽车哪个快呢?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的s—t图象;谁运动得比较快?
s/
m
90
甲
乙
路程相同, 比较时间
此运动为匀 速直线运动
时间相同,
10
30 t/s 比较路程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v—t图象: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谁运动得比较快?
v/(m·s-1)
30 20 10
解:利用公式v s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t
v1
s t
110 m 12.91s
8.52m / s
v2 30km/ h 8.3m / s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课件1

谁运动得快? 相等时间比较路程长短
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2.速度 --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公式:V=
s t
单位:m/ s 常用单位:km/h
1m/s=__3._6_km/h
m/s是较大的单位
小明行走的速度: 5 千米 / 小时。 读作:五千米每小时
例2、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 速度约为104千米/小时,两地之间的 铁路线长为1463千米,火车从北京 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9秒90 第三道:
勒罗伊·布勒尔(俄罗斯)
9秒85 第四道:
勒罗伊·伯勒尔(美国)
9秒77 第五道:
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
9秒84 第六道:
多诺万·贝利(加拿大)
9秒79
第七道:
毛瑞斯·格林(法国)
9秒78
第八道:
蒂姆·蒙哥马利(美国)
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没 有钟表,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表示 18 km/h 72km/h = m/s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例1、我国优秀远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 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 秒。他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 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千米/小时。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2.速度 --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公式:V=
s t
单位:m/ s 常用单位:km/h
1m/s=__3._6_km/h
m/s是较大的单位
小明行走的速度: 5 千米 / 小时。 读作:五千米每小时
例2、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 速度约为104千米/小时,两地之间的 铁路线长为1463千米,火车从北京 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9秒90 第三道:
勒罗伊·布勒尔(俄罗斯)
9秒85 第四道:
勒罗伊·伯勒尔(美国)
9秒77 第五道:
阿萨法·鲍威尔(牙买加)
9秒84 第六道:
多诺万·贝利(加拿大)
9秒79
第七道:
毛瑞斯·格林(法国)
9秒78
第八道:
蒂姆·蒙哥马利(美国)
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没 有钟表,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表示 18 km/h 72km/h = m/s
人教版物理课件《运动的快慢》优秀 课件1
例1、我国优秀远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 运会上勇夺110米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 秒。他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 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千米/小时。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人教版八上物理1.3运动的快慢 课件 25张PPT

飞机在
内通过的路程 是
。
10m/s=__3_6___km/h
4m/s=__1_4_._4__km/h
54km/h=__1_5__m/s
108km/h=__3_0__m/s
1.3
运动的快慢
1、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B)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10m/s,18km/h,
该速度表能显示的最大时速是
1.3
运动的快慢
可用v=s/t计算总体运动速度,此时的速度称为 速度
:整个研究过程总时间
:整个过程运动的总长度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 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 V S 110m 8.52m/s
公式:速度= —路—程— v s
时间
t
路程—— 时间 —— 速度——
❖单位: 国际单位: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1m/s=3.6km/h
1.3
运动的快慢
小聪同学的100米成绩是17s,小明同学的50米成绩是 8秒要知道他们俩谁跑的快,应该怎么办?
小聪同学:v s 100 5.88m/s t 17
1.3
运动的快慢
例4、一列火车长200m,以43.2Km/h的速度穿越 880m的山洞,求火车穿越山洞的时间约为多少min?
解:
14、3.2解K题m过/h=程1不2m要/s只写公式和数字,一 定
t要把s必要2的00文字88说0明写90出s 。 2、把v 数值和1单2 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
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公开课课件1

本课要点:
比较 物体
机械
运动
速度
运动
快慢
的
的方法
类型
学习目标
认知与了解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难点)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观察与思考
运动有快有慢, 怎样描述物体运
动的快慢呢?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8.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 其
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D )
A.1∶2 B.2∶1 C.9∶2 D.2∶9
10. 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 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速度之比是( D ) A.
s2 =882km- 377km =505km 7 潍坊 05:23 05:29 705
时间是t2 =07:24-02:14
8 高密 06:16 06:20 790
9 四方 07:24 07:24 882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5 h 10 min =5.17h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3.国际单位: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m/s= 3.6 km/h。
1 km
1m/s=
1000 1
h
=3.6km/h
3600
汽车速度表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比较 物体
机械
运动
速度
运动
快慢
的
的方法
类型
学习目标
认知与了解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难点)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观察与思考
运动有快有慢, 怎样描述物体运
动的快慢呢?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用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8.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 其
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D )
A.1∶2 B.2∶1 C.9∶2 D.2∶9
10. 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所用 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速度之比是( D ) A.
s2 =882km- 377km =505km 7 潍坊 05:23 05:29 705
时间是t2 =07:24-02:14
8 高密 06:16 06:20 790
9 四方 07:24 07:24 882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5 h 10 min =5.17h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3.国际单位: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 读作 千米每小时
1m/s= 3.6 km/h。
1 km
1m/s=
1000 1
h
=3.6km/h
3600
汽车速度表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物理1pp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运动的快慢(1)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如图是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赛跑起跑6秒后的情景
谁运动得快?
4道的2163号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大小
男子100米决赛成绩表 博尔特:9.69秒 汤普森:9.89秒 迪克斯:9.91秒 鲍威尔:9.95秒
基本单位 15m/s
C成. m/绩s 或是m ·1s-12s,而27届奥运
百米冠军 : 100 m = 8.33 m/ s 12 s
1.甲、乙二人在同一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5,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 (1)图甲的比较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步行
约1.
(统一标准)。 (2)图乙表明______________的速度更快。
【答案】(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2)摩托车
A.12 h B.1.
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
读作 千米每小时
❖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 ①房屋以10 m/s的速度向北运动;人以9 m/s的
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 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
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 们运动的快慢?
万米冠军 : 28 min=(60×28) s=1680 s
10000m = 5.95 m/ s
1680 s
速度
理解
❖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
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
公式:速度=
路程 ———
时间
路程—— S 时间 —— t
人教版物理运动的快慢精品课件1

50 m
50 m
分析:
6s
7s
全程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 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 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 是多少?
前50m平均速度: v1s t1 156 0s m 8.3m /s 后50m平均速度: v2st2 257 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st3 311 03 0sm=7.7m /s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友情提示: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速度(快慢)不变的 运动。
2、特点:(1)运动路径是直线;(2)运动的快 慢程度不变。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改变。
所以刘翔的运动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运动的快慢》人教版ppt3ppt课件人 教版课 件
想想议议,回答下面问题: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 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1:0米每秒, 它的物理意义: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 程度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2.下图是路程——时间图像,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是( B )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实 质上”不 能去掉 。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s t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 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 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必要的说明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
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315min,它的平均 速度为 160 km/h。
4.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 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时间之比是 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车的运动速度之比 是( D)
=7.7m/s
例3.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骑 行速度为20km/h,后一半路程的骑行速度为15km/h, 求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设全部路程为s,则前后半程分别用时
t1=
1 2
s
v1
t2=
1 2
s
v2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s v= t
=
s
1 2
s
v1
+
1 2
s
=
2v1 ·v2
比较物体 运动快慢 的方法
速度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s t
单位:
m/s、 km/h 换算:1m/s=3.6km/h
三、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 时间t=12.91s,利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v s 110m 8.52m/s t 12.91s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 所答用:公刘式翔的平均速度是8数.52字m后/s。面要有单位。
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1000
1
1km/h=__3_6_0_0___ m/s =__3_.6_m/s
口诀:大变小,乘3.6;小变大,除3.6
5m/s= 18 km/h
72km/h= 20 m/s
讲授新课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约5m/h
约1.1m/s
约5m/s
约20m/s
约100m/s
约250m/s
课堂小结
运动 的快 慢
男子100米决赛成绩表 博尔特:9.69秒 汤普森:9.89秒 迪克斯:9.91秒 鲍威尔:9.95秒
谁运动的快?_博__尔__特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_2_._相__同_路__程__比__较__时__间___
结论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一:路程相同,比 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 运动得快。
方法二:时间相同,比 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 运动得快。
•
7.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 展的,如 果课堂 活动与 学生动 脑脱节, 活动与 学生情 感、态 度、价 值观的 培养脱 节,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 么这种 课堂活 动只能 说是一 种教学 资源的 浪费.
•
8.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 和自然 风光为 题材的 诗,是 唐代汉 族诗歌 的主要 题材之 一,是 唐诗当 中思想 性最深 刻,想 象力最 丰富, 艺术性 最强的 一部分 。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 速直线运动。
v
s
t
t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 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
讲授新课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 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 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v
s t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
A
B
C
D
1.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 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 过的路程还是80km,则该汽车( C )
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2.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
基本单位: 米/秒 m/s或m ·s-1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 km/h或km ·h-1 读作 千米每时
汽车速度表
汽车的速度是“80km/h”,读作: 80千米每时 它的物理意义: 汽车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80千米。
单位换算:
1/1000
1m/s=___1_/_36_0_0__ Km/h =_3_._6_km/h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50 m
50 m
分析:
6s
7s
全程
解:前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8.3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s
=7.1m/s
全程时间: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v3
s3 t3
100m 13s
•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v1+v2
=
2×20×15km/h 20+15
v2
=17.1km/h
答: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7.1km/h。
课堂小结
运动 的快 慢
速度 运动形式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s t
单位:
m/s、 km/h 换算: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C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3.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常见的交通工具,其中D92 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下表:
南昌-上海南
D92 8:34开 次 13:49到
上海南-南昌
D93 15:31开 次 20:39到
运行距离 840km
运动的快慢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 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 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 成绩的?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为什么? 3.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 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 快,应该怎么办?
2008年奥运会男子100米赛跑起跑6秒后的情景 谁运动的快?___4_号______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_1__.相__同__时__间__比__较__路__程___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 变速直线运动。
想一想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沿着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
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 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 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 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方法三:计算物体在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进行比较, 数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