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基层医疗机构废物管理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废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废物管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1.3 废物管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确保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第二章废物分类2.1 废物分为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和可回收物三类。
2.2 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2.3 生活垃圾指医疗机构内部日常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2.4 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等可再利用的物品。
第三章废物收集3.1 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的收集容器,并按照废物类别进行分类存放。
3.2 生活垃圾应使用普通垃圾袋收集,定期清运。
3.3 可回收物应单独存放,定期回收。
第四章废物储存4.1 医疗废物储存区应设立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易于管理的区域。
4.2 废物储存区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有防雨、防渗漏措施。
4.3 医疗废物储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第五章废物运输5.1 医疗废物的运输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
5.2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废物容器密封,防止泄漏和污染。
5.3 运输车辆应定期消毒,确保运输安全。
第六章废物处理6.1 医疗废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
6.2 医疗废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化学消毒等。
6.3 生活垃圾和可回收物应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七章废物管理责任7.1 医疗机构负责人为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7.2 应设立专门的废物管理小组,负责日常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
7.3 定期对废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废物管理水平。
第八章监督与考核8.1 定期对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8.2 对违反废物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8.3 建立废物管理考核机制,对废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第九章附则9.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废处置管理制度

医废处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废物的处理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1.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 确保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3. 实行分类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
4.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
三、责任分工1. 医院领导要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医务部门负责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分拣、存放和运输工作。
3. 设备部门负责提供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和维护保养工作。
4. 监管部门负责对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1. 传染性医疗废物:包括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药品包装等,必须专门装袋处理,并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2. 有害医疗废物:包括废旧药品、废弃药罐、废旧药瓶等,必须专门装袋处理,并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化学处理。
3. 一般医疗废物:包括病床单、医护人员使用过的口罩、手套等,必须进行分类存放,定期清运至医疗废物处理场所。
五、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和设施1. 医疗废物暂存间:必须设置密闭的暂存间,防止医疗废物外泄造成污染。
2. 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必须采用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3. 医疗废物处理场所:必须选址合适,远离居民区,符合环保要求。
六、医疗废物处理过程1. 医院内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暂存。
2. 定期将分类好的医疗废物送至医疗废物处理单位。
3. 医疗废物处理单位采用焚烧、化学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置。
4. 处理后的废物经过严格监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七、监督检查1. 医院内部每月进行一次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检查。
2. 监管部门每年对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3. 建立医疗废物处理档案,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备查备用。
八、违规处罚1. 对违反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员进行追责。
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通用13篇)

乡镇卫生院管理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通用13篇)规章制度,存在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当中,哪怕是在卫生院工作,也有需要遵从的规章制度。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作者细心的小编首席给家人们整理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通用13篇),欢迎借鉴。
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制度篇一(一)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由医院办公室、临床科室负责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二、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中,由清洁人员定时收集,院内用密封容器按固定线路进行运送,不能污染环境。
集中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应请环保部门及时运走,如无法及时运走的生活垃圾,须置密封容器中存放。
三、治疗室内的废物筒应加盖或置存放柜内,分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利器盒等。
未被污染的废弃物(如药品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以当作生活垃圾处置。
敷料、棉签等放置黄色垃圾袋、玻璃安瓿、玻璃器皿、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等置于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锐器盒中,小心处理以免损伤。
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垃圾袋中。
四、临床产生的医疗废物须置黄色垃圾袋中,当装满3/4时扎紧袋口后放入专用医疗废物暂存容器中,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应防渗漏,外表面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标签。
科室内的医院废物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五、废弃后的注射器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应放入利器盒内,定时由保洁公司的专职人员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减少工作人员刺伤的发生。
六、清洁人员收医疗废物时,应记录,临床科室签名认可。
科室收集总量应与运出医院的总量进行核对,以免流失。
七、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便盆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八、病原体的培养基、菌种等高危废弃物,应先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消毒后,再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九、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垃圾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小南沟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

小南沟乡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南沟乡卫生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和环境保护。
适用范围包括小南沟乡卫生院内所有产生的医疗废物。
二、定义1. 医疗废物:指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的废弃物、化学药品废弃物以及其他与医疗有关的废弃物。
三、分类管理原则小南沟乡卫生院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医疗废物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2. 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置;3. 采用标识和包装技术进行分类管理;4. 依法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四、医疗废物分类标准依据中国卫生部相关规定,小南沟乡卫生院将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四类:1. 感染性医疗废物:包括病床垫套、口罩、护理垫、敷料等在使用过程中与传染性病原体接触的废弃物;2. 化学性医疗废物:包括临床实验室产生的化学试剂废弃物、过期药品、药剂瓶、注射器、药品包装袋等废弃物;3. 辐射性医疗废物:包括放射性药品的包装物、放射性标记物等废弃物;4. 其他医疗废物:包括一般器械、无纺布、废布、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无法归类于前三类的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包装1.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包装要求:感染性医疗废物在收集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塑料袋,袋内应密封,并在袋外标明“感染性医疗废物”,并粘贴符合相关法规的警示标识。
2. 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包装要求:化学性医疗废物应采用专用容器进行存储,并标明“化学性医疗废物”,并粘贴符合相关法规的警示标识。
3. 辐射性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包装要求:辐射性医疗废物应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存储和包装,并标明“辐射性医疗废物”,并粘贴符合相关法规的警示标识。
4. 其他医疗废物的存储和包装要求:其他医疗废物应清洗后放入专用垃圾桶内,并标明“其他医疗废物”。
六、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1.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要求:感染性医疗废物应由专业的废物收集人员进行收集,使用封闭式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案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案一、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要做到处置率100%。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与有医废处置资质的公司签订合同,按时交接医疗废物并做好登记,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符合条件的小型医疗机构可与邻近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小箱进大箱”协议,并按协议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严格管理,按时交接医疗废物并做好登记。
确无医疗废物产生的小型医疗机构应向主管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后备案。
二、落实医疗废物48小时转运工作。
所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小箱进大箱”的单位)应在48小时内转运。
“小箱进大箱”的“小箱”单位应在48小时内将医疗废物主动转运至“大箱”单位(转运要求:防渗漏、密闭转运并做好交接记录)。
若存在医疗废物处置公司未及时收运的情况,要及时向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反映,必要时向主管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映。
三、加强病理性医疗废物管理,如胎盘、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等,也应做好交接并在48小时内转运。
四、加强格栅渣、化粪池和污水站污泥管理,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规范处置,并纳入省固废平台监管。
五、加强医疗机构可回收物管理,严禁混入针头等医疗废物。
医疗机构可回收物主要指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要将可回收物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置,并做到可回收物回收率100%。
用于收回的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要仔细检查,严禁在混入针头等医疗废物。
六、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各区卫健局应加强对医疗废物收运环节的监管,及时反馈问题并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市医院院感质控中心要制定年度医疗废物专项督导计•划,加强对各区小型医疗机构的督导。
七、学校医务室是一种小型医疗机构,也要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各区卫健局要加强与属地学校沟通,督促其学校的医务室按时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合同或签订“小箱进大箱”协议,避免出现学校医务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无人收运,或未落实48小时转运。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制度范文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毒性或其他危险特性的废弃物。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制定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一、总则1. 本制度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制定的,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
2.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二、医疗废物分类1. 医疗废物按照其危险程度和处理方法分为四类:感染性废物、化学药物废物、尖锐器械废物、一般医疗废物。
2. 各类医疗废物的识别标志和颜色分别为:感染性废物(红色)、化学药物废物(黄色)、尖锐器械废物(蓝色)、一般医疗废物(黑色)。
三、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包装1. 医疗废物的收集应在废弃物产生地点设立相应的收集容器,并定期清理和更换。
2. 收集容器应标有相应的识别标志和废物分类的颜色,以及相关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3. 医疗废物的包装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并采取防渗漏措施和二次包装的方式。
四、医疗废物的运输和储存1. 医疗废物的运输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
2.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废物容器的稳固和密封,防止废物泄漏和传播。
3. 医疗废物的储存应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确保其安全和卫生。
五、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1. 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的单位进行,确保废物的合理处理和无害化处置。
2. 各类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应妥善记录,并保存一定期限。
3. 对于特定的医疗废物,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采取特殊的处理和处置方式。
六、医疗废物的培训和教育1. 本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培训和教育活动,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新员工进入本医疗机构后,应接受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培训,达到岗位要求和标准后方可上岗。
3. 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医疗废物处理和处置方面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计划3篇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计划1为及时处置我院的医疗废物,防止传染性疾病通过医疗废物进行扩散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省、市、区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计划如下:一、成立我院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我院医疗废物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
二、分类收集办法和具体工作计划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别装于符合《医疗废物支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或其他缺陷。
3、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袋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由医院交专门机构处理。
6、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
由医院集中交专门机构处理。
7、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生物制品等高危险废物,首先经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8、做到定位收集、存放使用后的医疗废物。
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9、垃圾运送人中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0、生活垃圾区,医疗废物贮存区每日定时搬运、定时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三、制度建设1、培训制度。
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教育。
2、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制度。
全院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有标识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医疗废物工作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员健康风险,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机构与人员1. 医院设立医疗废物管理机构,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工作。
2. 医疗废物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医疗废物管理方案、监督执行、定期检查等。
三、医疗废物分类与标识1. 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尖锐器械、药品废物等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 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进行标识,以便识别和分离处理。
四、医疗废物收集与储存1. 医院设立医疗废物收集点,分布在各临床科室。
2. 定期清理医疗废物收集点,保持干净整洁。
3. 对于感染性医疗废物,储存采用密封性质的容器,避免外泄。
五、医疗废物运输1. 医院与专门的医疗废物运输公司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与义务。
2. 保证医疗废物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3. 严格遵守运输规定,确保医疗废物安全运输。
六、医疗废物处理1. 将感染性医疗废物送往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
2. 将化学性医疗废物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3. 将药品废物送往药品废物回收单位进行处理。
4. 将尖锐器械投放到专门的尖锐器械回收容器内,避免造成伤害。
七、医疗废物监管1. 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2. 定期对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八、违规处理与处罚1. 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单位,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
2. 对情节严重的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公布处理结果。
九、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并不时进行修订完善。
2. 对于本制度中未涉及到的问题,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以上就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医院和相关单位的重视,共同保障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员健康风险。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医院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废弃物,其中最具危害性的是医疗废物。
这些废物可能含有病原体、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险。
在医院中,医疗废物管理的能力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概念什么是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及相关研究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包括:1.传染性医疗废物:含有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废物;2.废药物:过期、损坏或废弃的药物及药品包装材料;3.活体器官、组织及其分泌物等;4.注射器、针头、针管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5.医疗机构污泥、废化学试剂、废照射剂、放射性核素、废矿物油、废柴油、废重金属屑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等。
医疗废物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医疗废物可以分为四类:1.感染性医疗废物:如病毒、细菌等;2.化学性医疗废物:如药品过期、病人药物副作用等产生的废弃物;3.放射性医疗废物:如医学放射科产生的废弃物;4.其他医疗废物:如废弃的医疗器械、废弃的药品包装等。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目的和原则乡镇卫生院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1.确认医疗废物的种类和危险性;2.确定医院各部门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和组织;3.确立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的标准和方法;4.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环境污染。
本制度的原则是:1.安全:医疗废物管理必须确保安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保障医务人员、患者和环境的安全与健康;2.经济:医疗废物管理应该以合理的成本开支,达到治理医疗废物的目的,合理使用和回收资源;3.环保:医疗废物管理措施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保持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4.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行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规范行为。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案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案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废物的增加,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可行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公众健康。
引言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品、放射性废物、药物废物等,其中大部分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不合理的医疗废物管理不仅对医院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因此,科学合理的医疗废物管理方案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一、医院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标识医院医疗废物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废物、放射性废物和普通废物。
合理的分类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处置。
此外,各类医疗废物应贴有相应的标识,以便辨识和警示。
二、医院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存储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废物收集和存储系统。
感染性废物应单独收集,以防止交叉感染。
化学废物应妥善存放,避免泄漏和污染周围环境。
放射性废物则需要特殊的存储和处理方法,以确保安全。
此外,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三、医院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医院医疗废物应经过科学处理和处置,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感染性废物应进行高温高压处理或焚烧处理,杀灭可能的病原体。
化学废物应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中和、稀释等。
放射性废物则需要经过严格的规范处理,以确保安全。
普通废物则应遵循普通垃圾处理的流程。
四、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医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和潜在危害。
此外,医院还应进行相关宣传,普及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引导病人和访客正确处理废物。
五、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评估和监测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定期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情况。
同时,医院还应与相关监管机构合作,共同监督和改进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1.卫生室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最新版)

1.卫生室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最新版)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一、我所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两大类,其中医疗废物规定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
二、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含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垃圾袋要求不渗水。
1、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两天一次上交卫生院。
2、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存放,统一上交乡镇卫生院收集。
3、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4、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交接时填写交接记录,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三、以上垃圾处置方法要加强管理,分类放置。
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污染。
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等的废物。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更应该加强重视,现制定制度如下:一、加强全员医疗废物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捉高其管理的意识,人人参与管理,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二、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上述废物必须分类,不得混合放置。
感染性废物:包括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泻物污染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一次性医疗物品、废弃的被服、被隔离收治的传染性病人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菌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等科室所使用后的棉球、棉签、纱布,注射器、输液皮条等感染性医疗垃圾、传染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全部放入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存放。
损伤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玻璃试管、安甑等。
管理办法:病区、门诊、检验科、产房、手术室将废弃的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手术、备皮刀放入专用的利器盒中。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管理办法:药剂科、病区、门诊等科室如有上述药物性废物一律用黄色塑料袋存放。
医务人员、行政办公室、医院食堂的生活垃圾一律用黑色垃圾袋存放。
三、各科室在存放医疗废物前,仔细检查塑料袋有无破损、渗漏,存放的医疗废物只能达到塑料袋的3/4后必须进行封,放人塑料袋内的所有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
四、科室、病区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和道路运送医疗废物、垃圾至医院指定的暂存点。
五、存放垃圾的容器、运送垃圾的车辆每日用含氯消毒剂15/L或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和清洁。
六、对一次性医疗废物,由专人进行回收,做好交接、数量登记,交科室当班人员签名。
七、医院医疗废物一律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置。
医疗废物暂存区域禁止吸烟、饮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024年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2024年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内容如下:
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医疗废物、有害化学品医疗废物、其他医疗废物等。
在日常管理中,乡镇卫生院需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储、处理和处置工作,以保障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最小化。
为了应对医疗废物管理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乡镇卫生院需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本预案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确保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快速应对。
2. 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应急响应组织结构、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分工、信息通讯等内容,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协调各方合作、迅速做出决策。
3. 应急处置措施: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紧急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应急处置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等内容,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应急情况。
4. 应急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医疗废物管理应急演练,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5. 应急记录和报告:建立应急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应急事件的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做好事件的归档和总结,为日后的预案更新提供参考。
在制定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时,需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乡镇卫生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新镇中心卫生院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卫生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医疗废物产生、收集、运送、处置等环节的坏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按照《贵定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规范农村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贵卫发[2012]25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请各医疗机构或相关科室认真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具有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性,若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当,流行社会及环境,不仅会造成环境危害,而且会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经院委会研究决定,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鸿(德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陈晓琳(德新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成员:刘娅红陈文祥刘红刘大勇
颜德辉刘大琳宋军军何芳
姚其慧张明祥兰大坪卢登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医院综合办公室,由陈文祥同志任办公室
主任。
职责:负责建立健医疗废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人员管理,负责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上报工作,负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及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个人安全防护、技术指导、业务培训以及监督检查工作。
二、落实责任,规范管理
(一)综合管理
各医疗机构及有关科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收集、暂存、转运等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账,做好台帐、转移联单、运送等记录与交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台帐、转移联单等所有资料必须至少保存三年。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与暂存管理
各医疗机构及有关科室严格按照感染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病理性五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购置和修建使用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内部转运工具、暂存场所(暂存间、暂存柜或周转箱)等。
暂存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周。
(三)医疗废物安全转运与处置管理
各医疗机构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均由市固废公司转运处置。
卫生院负责接收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集中交由市固废公司;卫生院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转运至暂存间暂存;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安全转运至卫生院。
各医疗机构转运原则上1周/次,交通不便偏远的医疗机构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
过2周/次。
各转运环节均须做好交接及相关记录。
(四)医疗废物处置人员的技能及职业防护
1、专业技能
认真履行岗位的职责,掌握医疗废物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了解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性,熟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装卸、搬运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利器盒等)、周转箱(桶)的正确操作程序,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2、职业防护
在医疗废物处置(收集、转运等)过程中,坚持使用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口罩、工作服、靴等。
坚持岗前、离岗体检,在岗期间体检2年/次,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免疫接种。
三、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及报表
1、各医疗废物产生医疗机构和科室,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即:填写《秭归医疗废物管理台帐》,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
卫生院接收辖区内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医疗废物应单独建立《秭归医疗废物管理台帐》。
2、卫生院对本单位及接收的医疗废物交由市固废公司上门收运车辆时,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医疗废物运送记录卡》。
3、镇中心卫生院每年元月10日前向县环保局申报登记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填写并上报《**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及产生源调查
表》、《**市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登记表》、《**市危险废物管理(转移)计划申报备案表》。
每年元月10日前向县环保局、卫生监督局上报《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年报表》。
四、严格执法,加强监督
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医疗机构或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管理检查与指导,每年不少于2次。
对于不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暂存、转运、处置医疗废物的违法行为,将依法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