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和习题
初中物理复习 透镜单元复习-透镜成像规律知识梳理

透镜单元复习-透镜成像规律知识梳理模块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一、知识点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三条特殊光线⑴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⑶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二、例题精讲【例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解析: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光线可以透过;可以取火是因为这个光学透镜可以会聚光线,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答案:C【测试题】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仪的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漫反射.解析: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A错误;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是漫反射,故B错误,C正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答案:C【例2】★下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哪个是正确的?()A.B.C.D.考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这是正确的;B、两条向中间会聚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应该更加会聚,变成平行光是错误的;C、从凹透镜虚焦点射出的光线是发散的,经凹透镜折射后应该更发散,变成平行光也是错误的;D、从凸透镜一侧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应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不应会聚在另一侧焦点,这也是错误的.答案:A【测试题】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d C.c D.a、b、c、d考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答案:C【例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一点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测试题】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C.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成发散光线D.凹透镜能使会聚光线延后会聚模块二透镜成像一、知识点12⑴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外,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变小(实像);俗称“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像异侧且同方向移动;⑵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变大(虚像);物、像同侧;⑶不论是虚像还是实像,像距越大像越大;⑷“放大”与“变大”、“缩小”与“变小”的区别;“放大”、“缩小”是像与物比较;“变大”、“变小”是像与像的比较.二、例题精讲【例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A.f<15cm B.f>15cm C.f>30cm D.15cm<f<30cm【测试题】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0cm B.40cm C.30cm D.20cm【例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实像【测试题】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在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能接到一个清晰的像,则物体应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cm处,成__________的实像.模块三生活中的透镜一、知识点1.照相机:⑴成像原理: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制成的(u>2f).我们平时看到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的,是为了取影方便,经过相机内部器材把镜头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变成了正立的.⑵成像特点:①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像距);②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到胶片的距离)越近,暗箱越短;③照相机所成的像一定比实物小;④像和物体在镜头(凸透镜)的两侧;⑤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2.投影仪⑴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的(2<<).f u f⑵成像特点:①透明胶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②透明胶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③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透明胶片上的图案大;④透明胶片和它的像在镜头的两侧;⑤透明胶片在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3.放大镜⑴放大镜其实是个凸透镜,将放大镜镜片放在物体上方适当的位置,透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u f<).⑵放大镜成像特点:①被观察的物体被放大了;②物体和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在放大镜的同侧;③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即物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④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虚像变消失了;⑤物体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二、例题精讲【例6】★★★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A.等于50cm B.在50cm到100cm之间C.等于100cm D.大于100cm【测试题】现代照相机、摄象机所用的光学镜头是可变焦距的,当物距改变时,通过改变镜头到“屏”的距离(像距),仍可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而去,则镜头焦距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考点:生活中的透镜.解析:当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时,即物距变大,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即需要减小像距,即在“屏”不动的情况下,可以使镜头后缩;也可以在镜头和“屏”均不动的情况下增大焦距,这样也相当于减小了像距.答案:B【例7】★★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__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看到的像是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__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因放大镜成像时,须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焦距为10cm,此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小于,正立、虚.【测试题】投影仪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人们能看到投影仪屏幕上的图象是由于光的______.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2f>u>f时,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屏幕,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答案:放大;漫反射.【例8】★★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_________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的应用.解析:投影仪上的B是凸透镜,使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是平面镜,将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反射到竖直墙壁或幕布上.答案:平面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测试题】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____mm时,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照相时,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照相时,u>2f,所以u>2×50mm,所以u>100mm.答案:凸;100;实.模块四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一、知识点1.眼睛:人眼好比是一架照相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觉神经传导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了视觉,人便看见物体.2.眼睛的视觉原理: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3.近视眼及其矫正:⑴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⑵形成原因:晶状体变凸,无法恢复,折光能力变强,使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⑶矫正办法:利用凹透镜使得光线发散,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的凹透镜就是近视眼镜.4.远视眼及其矫正:⑴形成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变弱,近处物体发出的光会聚点在视网膜后.⑵矫正办法: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远视镜,使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入眼睛,会聚点就能移到视网膜上.这样的凹透镜就是远视眼镜.二、例题精讲【例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字母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象是() A.B.C.D.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测试题】人眼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关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考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答案:A【例10】★★★患近视眼的人,他眼睛的近点和远点与正常人眼睛相比()A.近点比正常眼近,远点比正常眼远B.近点比正常眼远,远点比正常眼近C.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近D.近点和远点都比正常眼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近视眼的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其近点远点都比正常人短.答案:C【测试题】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答案:A【例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缩小的虚像考点:望远镜.解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测试题】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把物体向物镜移近适当距离,此时不需要调节显微镜便可以继续进行观察B.通过目镜看到的像同物体相比倒正情况相同C.物镜和目镜对物体放大的倍数一定相同D.物镜、目镜对物体都进行了放大考点:显微镜.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乘积;因此只有D选项正确.答案:D。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D.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答案】 A【解析】【解答】根据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则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根据物距和像距范围列不等式:f<32cm<2f,50cm>2f,解得16cm<f<25cm,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可以判断成像特点,并且可以分析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2.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即焦距是 12cm=18cm.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透镜》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有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 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Q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B.C. D.3.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4.小敏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
则根据这两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B.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C.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D.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5.学习了透镜的相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
小王分别设计了图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B.C. D.6.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7.如图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 dB. 0.5dC. 1.5dD. 2d8.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B. 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C. 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D. 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9.如图所示,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的左右两部分,彼些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后,则从另一部分的右面射出的光线()A. 可能是平行光线B. 一定是发散光线C. 一定是会聚光线D. 可能是会聚光线,也可能是发散光线1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1课时透镜(解析版)含答案

第5.1课时透镜一、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 ;中间 ,边缘 的镜片叫凹透镜;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 ;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 ,这一点叫做光心; 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用字母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表示.二、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又叫 透镜.答案:凸透镜薄厚主光轴不变平行会聚发散 F 焦距 f 会聚会聚发散发散考点1 对透镜的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1C2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对光线作用及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路图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 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 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表示。
焦点和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3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表面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会聚作用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D.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答案:B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B.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发散作用答案:B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______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二倍焦距2. 凹透镜成像时,无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如何变化,所成的像总是______的。
答案:虚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距离透镜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 请说明凹透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凹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15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答案:由于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但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可以通过透镜公式1/f = 1/u + 1/v计算得出,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代入数据得1/10 = 1/15 + 1/v,解得v = 30cm。
2. 已知凹透镜的焦距为-5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20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物理八上透镜试题及答案

物理八上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那么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会聚B. 发散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D. 以上都不对答案:B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影子C. 看水里的鱼D. 看水中的筷子弯曲答案:B3. 以下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A.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B.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C. 物距和像距总是相等D. 物距和像距没有固定关系答案:A5. 以下关于光的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 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 反射角与入射角无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它决定了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答案:透镜到焦点的距离2. 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它决定了透镜对光线的发散能力。
答案:透镜到虚焦点的距离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通过透镜的光线将______。
答案:平行于主光轴4. 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都位于______。
答案:同一平面内5.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答案:小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特点。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焦点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为什么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高?答案: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比水的折射率小,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像比实际位置要高。
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眼睛和眼镜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小王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知识点:眼睛和眼镜【答案】B【详解】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眼球的屈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所以会看不清楚。
因此要做到在视网膜上成像,需要将远处射来的光线向外发散,从而使成像点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应当使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如下图所示:故选 B。
2、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 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知识点:眼睛和眼镜【答案】A【详解】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若晶状体的凸度和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会变大,则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为了使近处物体所成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应将通过晶状体的光线更加会聚,所以晶状体的凸度要变大,使焦距变短。
故选A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A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C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知识点:眼睛和眼镜【答案】D【详解】由题意知,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呈现在光屏的前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故 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镜常考知识点及练习题(超好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1)区别: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用典型光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5)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近视镜和老花镜分别是用什么透镜制成的?)例1:1.下列四个光路图中正确是()(可多选)A. B.C. D.2.给方框中补上合适的透镜。
F F FF3.在图中虚线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4. 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缩小、倒立的实像。
2.投影仪:放大、倒立的实像3.放大镜:放大、正立的虚像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下表:u物距v像距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u=2f倒立等大实像V=2f/u=f不成像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Eg:实像和虚像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叫实像。
物体和实像位于凸透镜两侧。
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像,物体和虚像在同一侧。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按照其形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2. 凸透镜对光线有怎样的折射作用?A. 发散作用B. 汇聚作用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D. 反射作用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凹透镜的特点?A. 中心厚,边缘薄B. 中心薄,边缘厚C. 使光线汇聚D. 使光线平行答案:B4.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像的性质是什么?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5. 凹透镜成像时,像的性质是什么?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二、填空题6.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会形成一个________的虚像。
答案:正立、放大7. 透镜的焦距是指从透镜的________到焦点的距离。
答案:光心8. 凸透镜成像时,如果物距等于焦距,将不能形成________。
答案:像9.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发散10. 望远镜的构造中,靠近眼睛的透镜是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是________。
答案:目镜;物镜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计算题1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求像的性质。
答案:根据题目条件,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大于2倍焦距(2*10厘米=20厘米),因此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以及透镜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专题5.1透镜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按其厚薄的形状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____ 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
3.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如上图所示)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焦点(F)。
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_________。
5.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透镜两侧焦距________。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________,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由于光路的________,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________。
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1.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2.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主光轴焦点相等焦点可逆性平行光反向延长线一、透镜【例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D错误。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核心知识及练习题一、透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焦点。
1.概念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2.三条特殊光线:F3.对比: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u=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 (减小)像变大 (变小)(5)成虚像时:4.应用: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 (增大)像变小 (变大)巩固练习一、填空1.有以下五种光学镜子: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 凹透镜, 其中对光线发生反射的有 ABC ,对光线发生折射的有 DE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 有 BE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有 CD 。
2.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在 A 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 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填“实”或“虚”); 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为凸透镜而形成的(虚) 像(填“实”或“虚”)。
3.数码相机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100mm 时,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试题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归纳: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
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边。
凹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的焦点是,有个。
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经凹透镜后__________,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________(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如下图: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__;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照相机:1、镜头是_______;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_____________像;六、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_________;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 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如图所示,F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O点是光心,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的光路图。
知识点:透镜【答案】【详解】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凹透镜另外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下图所示:2、如图 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点。
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 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知识点:透镜【答案】A【详解】点为像点,经过P点发出的光线最终都会通过点,故 BCD不符合题意, A符合题意。
故选 A。
3、如图所示,O 为凸透镜的光心, 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源 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 .知识点:透镜【答案】【详解】利用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过焦点,这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S′ .4、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A 、 B 、 C 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 )知识点:透镜【答案】【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如图所示:5、国家卫健委专家表明:75% 医用酒精能够有效消灭活菌病毒。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可以用酒精定期给手或者物体表面消毒。
疫情期间 75% 医用酒精均已售罄,小明在网上购置了一瓶 95% 酒精(如图所示),能直接用来消毒吗?他在网上查了: 75% 酒精(纯酒精体积∶ 纯水体积=3∶1 ,不考虑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可以使微生物外壳的蛋白质脱水而使其失去活性,可以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杀菌率达 99.9% 。
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照相机 ★ 1 1 10二 投影仪 ★ 1 1 三 放大镜 ★ 1 1 四实像和虚像★22一、照相机: 1.镜头:凸透镜; 2.原理:光的折射;(1)物距: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u >2f );(2)像距:胶片在一~二倍焦距之间靠近焦点处(f <v <2f ); (3)物体越远,像越小,胶片越靠近焦点; 3.像的性质: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光路图:如右图; 5.透镜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 (2)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 6.物体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 (2)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7.其他说明: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例题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答案】C【解析】解:A、电子眼成像特征和照相机是一样的,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
B、电子眼摄像头和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所以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故C正确。
D、电子眼的成像规律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小B. 光屏远离透镜移动,且s2<s1C.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大D. 光屏靠近透镜移动,且s2=s1【答案】B【解析】【解答】解: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找到像,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s1的距离(此时物距仍然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重新找到像,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2,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的距离,即s2<s1,故B正确.故选B.【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 力F的力臂B.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 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由A图知,力F的力臂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符合题意;C、由B图知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D、由D图知光的反射的光路图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画力臂的方法:找支点;沿力的方向画延长线;过支点向力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B、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反射定律: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C. 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D. 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答案】D【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是,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向左移动,而且像变小.故B正确;C、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且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所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故选D.【分析】(1)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3)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即可判断;(4)凸透镜成实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像点,若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所以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照射到像上的光线数量减少,像比原来变暗.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L1>fB. L1>2fC. L1<f<L2D.【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图知,u<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f<L1<2f,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L1>f,L2>L1>f,所以f<,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v时,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练习)(解析版)

故选B。
2.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B.b、dC.cD.a、b、c、d
【答案】C。
【解析】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
故选C。
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_________。
【答案】紫线;凸透;会聚。
【解析】[1]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这个性质工作的。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解析版)
考点01
1.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是凸透镜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A.由透镜的定义可知,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故由图中可知,①③的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②的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A错误;
7.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03
1.(2023·菏泽)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一种成像情景,下列器械的工作原理与该成像方式相同的是( )。
透镜知识点及练习

透镜知识点及练习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它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
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也叫做焦点,但它是虚焦点。
二、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指向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 f<v<2f,应用于照相机。
2、当物距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 v=2f。
3、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
4、当 u=f 时,不成像。
5、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2、实验步骤: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改变物距,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和像距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
五、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原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调焦: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像距,来使像清晰。
2、投影仪原理: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能成在屏幕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4.在调节物距和像距时,物像在主光轴上同向移动。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透镜来说的。
)
5.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已经确定,在光屏上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不动,像左右上下的移动方向和物体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像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和透镜移动的方向相同。
(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而是与主光轴垂直方向移动)。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异侧的一二倍焦距之间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二倍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异侧的二倍焦距以
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1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 . 小于20cm B . 大于20cm 小于40cm C . 等于40cm D .w 大于40cm
2.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
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凸透镜
D .近视眼 凹透镜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 像距大于10cm 小于20cm
5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照相机
B .老花镜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7. 在图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图, 其矫正做法是____图。
图3
图2
8.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 ,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9.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
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根据上文:
(l)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O 到10厘米 B .10到25厘米 C .25厘米到极远处 D .10厘米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而放一个如上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 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10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镜后的P 点射出(P 点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请你找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 ,并完成光线α的光路图.
1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12、小明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
(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
F F
O 第18题图
(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向 (填“左”或“右”)移动。
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13.图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下列哪一项
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4.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
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像,则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cm
15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2)(3)
⑴为了测
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 cm;
⑵小明按图(2)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橡.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⑶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
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移动,移动距离s′s.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
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l所示。
(1)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
心大致在____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
15cm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_______像;
(3)将光源“F”放在30cm处,其大小如图1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17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A
A.小于20cm B.大于20cm小于40cm
C.等于40cm D.w 大于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