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篇)(最新篇)
【千年思想家观后感】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千年思想家观后感】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afbd81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千年思想家观后感】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学是基础,通过“两学”,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强化宗旨观念,牢固树立党员姓党的理念,加入中国.,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在行动上必须坚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下面是分享的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供大家参考!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篇一太监牛力,为了在皇帝面前邀宠,把他姓田的表妹,推荐进宫,成了年近七十岁的宋王的田妃。
从而活活拆散了张贵和田氏这一对恋人。
他们因此而异常痛苦,各自贴身保留着互赠的诗巾。
一日田妃随宋王游览御花园。
宋王力不从心,很快就回宫去了。
田妃与张贵在花园相遇,互诉衷曲,并在花丛中纵情亲热。
此事被游园的包拯、包夫人和丫鬟柳青撞见。
随从的太监牛力为灭口,当即将柳青一棒打昏并劫持。
并让田妃乘包公的轿子进入包府。
包公夫妇步行回府。
田妃试探中,包公含蓄地表示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田妃放心准备回宫。
忽然又对铁面无私的包公放心不下。
为取得明确保证,她转回留下。
质问包公为何用轿子把她送进包府。
力逼他写出书面保证,包公拒绝。
两人开始了一番智斗。
当晚田妃留下。
牛力命张贵杀死柳青。
机智的丫环说,你杀了我包相爷岂肯干休。
那你就要倒霉了。
张贵不知所措。
柳青说,你和田妃成亲已不可能。
不如娶我为妻。
张贵答应。
柳青借机制造喜庆气氛,把张贵灌醉,盗取诗锦逃回包府。
包公得到一份诗巾,夸柳青立了大功。
为取得双证,假意“为使自己劫持田妃的罪名有实而放肆”,开始戏耍田妃,夸奖她身段如何漂亮。
田妃为进一步栽赃而纵情袒露。
不意怀中诗巾失落地上,被包公拣去。
形势突变。
屏退左右以后的审讯中,田妃、张贵袒露心迹,苦苦哀求相爷放他们一条生路。
此事按律当斩,但包公又不忍心。
反复思索的结果,人性占了上风。
声称“我什么也没看见”。
并警示年轻人以后小心行事。
这才罢了。
剧情和道白中揉进的一些现代语言,由此来看,这是一出新编的历史剧。
构思颇有新意,主题贴近现代生活。
2024年千年包公观后感
![2024年千年包公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f70e5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c.png)
2024年千年包公观后感千年包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法官,他以公正、严谨的态度处理案件而闻名于世。
在2024年的千年包公观中,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他的形象和故事,深受震撼和教育。
以下是我对这次观展的个人观后感,详细陈述。
整个观展分为几个部分,从包公的生平、法官职责、传统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
展览馆布置得宏大庄重,仿佛让我身临其境地走进了千年前的包公生活的环境中。
展览从包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开始,详细介绍了他的童年、求学经历,以及如何一步步成为一名卓越的法官。
展览中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场景再现非常丰富生动。
不仅有许多珍贵的古籍、手稿和包公的肖像,还有一些重要的法官文物和道具。
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宝贵的历史遗物,仿佛能够感受到包公坚定公正的气息。
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临摹的一些包公对案件的裁决书,文字简练而又明确,透露着慎重的态度和敬畏的心情。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包公的法官职责和理念的展示。
展览通过诸多案例的讲述,展现了包公如何严格按照法律处理案件,维护社会正义。
包公的法官职责不仅仅是审判案件,更是以案件为借口推动社会发展和民众的思想进步。
他重视人民的意见和诉求,积极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稳定。
这种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而且,我的一次观展,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展览详细介绍了包公时代的中国法律制度和审判程序。
以当时社会的情况为背景,探讨包公为何能够处理复杂案件并取得公正结果。
这让我对中国法律的演变过程和法治精神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加确信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观展过程中,我对包公之所以被后人尊重和祭奠有了更深的理解。
尽管我生活在现代社会,但依然被包公的诚实、公正和智慧所启发。
包公的形象告诉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法律的公正和正义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石。
他在世时被誉为“神号之目”、“世法之宝”,这种荣耀源于他对公案的审慎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千年包公记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doc
![千年包公记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24c19eb90d6c85ec3ac6e0.png)
千年包公记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千年包公记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导语:据了解,《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历时一年制作完成。
该片将于5月25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并于5月27日晚9点25分在安徽卫视播出。
【千年包公记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1】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
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还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千百年来,无人与之比肩。
然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他在华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对后世的影响为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举行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来自北京和安徽两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该片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纪录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
摄制团队自2015年5月开始策划调研,同年8月正式开拍,历时一年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奔赴国内的台湾地区、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以及国外的新加坡等地,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釆访及历史再现,力图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包公形象。
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员、监察专员阎群力,安徽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央视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共同为《千年包公》启播。
首映式上,安徽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千年包公》总监制张志宏在致辞中说,合肥是包公故里,包公是历代清官的典范。
“今天我们拍摄制作《千年包公》电视纪录片,就是立足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探索新形势下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径。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a1a8d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8.png)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篇1包拯家训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乡,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中秋赵朴初敬书)”。
体现了我们祖先的信仰。
信仰天地君亲师。
天地君亲师是五个信仰对象,既相互联系,又互为一体。
拆开来讲,天地属于精神世界至高无上的神灵,主宰人们的命运,排在第一位。
例如,人们一遇上自然灾害,就祈天保佑,干了坏事,怕天雷打。
中国人是个很世俗的民族,即使对“天地”这样高远玄渺的神灵,也结合到现实来理解,如,皇天后土养育了人们,靠天吃饭、顺应天时,天意不可违,等等。
正因为信仰,才有祭天、祭地,现在北京还有天坛、地坛,都是祭天祭地的专门场所。
第二位的信仰是君,即国君,国王,国家。
到西汉董仲舒干脆将皇帝附会成“天子”,天的儿子,上天派来管理老百姓的,杜撰出“君权神授”的理论,以便让老百姓服服帖帖,天威不可犯。
同时,对皇帝也有制约作用,替天行道,不可乱来。
第三位的信仰是亲,指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可以泛指父亲,母亲,祖宗,先辈等等,这是更直接来源于儒家的伦理道德。
人们的生命都是来源于父母,“父精母血成汝体”,含辛茹苦养育我。
因此,要孝顺父母,孝敬祖宗。
用现代的一首歌曲《酒干倘卖无》最好解释:“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你,没你哪有我……”,把这些信仰对象都串起来了。
中国人敬祖宗有专门的祖庙、宗祠,祖坟,制度和体制上有宗族、五服、族长、族田、族产以及族规等等。
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绵五千年生生不息,起根本作用的是家族、宗族的'凝聚力。
国家灭亡了,家族的规矩和体制还在,家国一体,国家的基因寄存在家族中,家族宗族发展壮大、扫平四方又可以建立国家。
西方没有中国这样的家族,国家灭亡了,一般无法复兴。
第四位的信仰是师,这也是源于儒家的伦理道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小处看,开我蒙童,启我智慧,从大处讲,传承文化,弘扬文明。
千年包公观后感3篇
![千年包公观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e5e9c5ce2f0066f4332200.png)
千年包公观后感3篇这是包拯在去端州上任当知州时说的话。
他了解一方小小的砚台取料时的艰难,雕刻的辛苦,深知小民的疾苦,因而不用端州一砚。
端州盛产上等砚台,在当时的朝代也以端砚为上乘之品。
相传在端州砚石山深处隐藏着一条小溪,常年受汲水之寒,收天地之灵气,敛日月之精髓,经千古风霜雪雨的洗礼,漫尘霄之着,使得溪水周边尺许的石头演变成夕阳的艳彩,血色的娇红。
艳如彩陶,红如少妇的唇纸!不知那一年的哪月,被一位雕刻砚台的工匠寻获,采下,悄悄雕刻成一方砚台------端溪血砚,偷偷收藏起来,作为传家之宝,一代代传至后世。
相信工匠雕刻这端溪血砚时,每一刀下去都用了真情真性,更预示着对后代用此砚能金榜题名的深深期望。
端溪血砚,你真的存在过吗?你是历史的流传吗?在漫长中演变着那不复返的绝版的雕刻!你是那含苞未放便枯萎的荷吗?也许是泪泣在秋雨连绵中的仓促!你是诗人手中的笔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你是哥舒夜离手中一盏香茗的茶吗?不然又怎会倦上忧郁,又怎会独坐在角落听伤伤的旋律,感知窗外细雨霏霏飘散在曼舞的天空,心伴随着目光,投向远方深处,以灵魂谱写一曲静怡的韵!你是如佛之曰吗?“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只是心若一动,泪已千行。
”你不是随便可以编来的故事,更不是让人抚掌而赞的戏,我无法临近你的躯体,在你的胸膛上砚墨,写就诗词歌赋!也因此回眸时才会有些迷惘,有些许惆怅,思思念念的那抹柔情,是如水的月光,是流泻的蓝天白云,是拥抱苍老的梦呓,是两鬓斑白仍留于心中的惋惜!!!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监察专员阎群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张志宏,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汪学致等出席首映式。
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80a22f44a7302768f9939f3.png)
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
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还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千百年来,无人与之比肩。
然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他在华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对后世的影响为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举行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来自北京和安徽两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该片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官员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
点面结合,有理有据。
第二集《铁面无私》,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劾贪官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进行再现,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
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昨天,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礼在合肥举行。
千年包公观后感作文
![千年包公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ea6ef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9.png)
千年包公观后感作文千年包公观后感作文千年包公范文(一)包公以清廉刚正形象传世,千年包公观后感范文。
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秉公办事、坚持正义的官员,便常用"包公再现"、"铁面包公"等话语表示肯定,在自己碰到纠纷或官司之类的麻烦事时,也总是希望能遇到像"包公"一样的好官、清官。
这就是在许多普通百姓心目中存在的"清官情结".包公之所以能给世人留下清官形象,除了他清正廉洁的作风外,更主要的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大宋吏律,不唯上,不唯权,敢于不畏权贵,伸张正义。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能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因此,面对"清官情结",我们既要看到民众对官员清廉正义、刚正不阿的外在要求,同时更应该看到这情结背后所隐含的要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
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意识,才分外凸显出包公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缅怀的价值。
在当前的法治社会里,评价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尽职尽责,关键是看他能否坚持依法办事。
尤其在今天我们的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办事、能否依法办事更是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挑战。
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清官情结",在当今时代其实更应该解读为要求党员干部秉公执法、依法行政的"法治情结".面对包公像起誓,在形式上体现了后人对先贤的崇尚,表现了一种学习的姿态。
对于走向和谐与法治的今日中国来说,希望这种学习姿态真的能在全社会化为具体行动,并且深入精髓,领会包公身上真正值得的法治意识。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包公一直以"公正、正义、清廉"的形象存在,老百姓也大多会用"包青天"等之类言语对秉公执法的同志进行称颂。
包公精神这一宝贵财富,我认为值得我们学习有四个方面优秀品质。
一是爱国敬业,直言敢谏。
我们要牢固树立忠诚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跟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为困难找原因,多为问题想办法,创新服务理念,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6cc7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b.png)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看完专题片让我想起邹碧华同志,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篇一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看完专题片让我想起邹碧华同志,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他崇法尚德,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
提到包公,无人不知,包拯以清廉、公正、孝义闻名于世。
对比邹碧华同志的事迹,笔者以为他的所作所为堪称新时代的“包公”。
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刚正不阿,他的身上散发着无穷的信仰之光。
他以为人民服务为信仰,以奉献、钻研为信仰,以攻坚克难为信仰,他的信仰坚不可摧,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我们学习邹碧华同志的事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他的信仰。
26年的工作生涯,他一直克己奉公,一丝不苟。
我想这不仅仅是人民公仆的公务员的榜样,更是每一个普通民众的榜样。
他的信仰之光里,我们看到了什么?信仰凝聚力量,让普通升华为伟大。
回顾邹碧华同志的事迹,他创建电话网络、挂牌成立诉调对接中心,编写《群众工作接待规范》,独创“要件审判九步法”,主编或撰写了10余部法律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开设个人微博,参与法官培训教学……在很多人眼里公务员是“清闲”的,笔者以为那些清闲者,并没有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更谈不上职业素养,邹碧华毫不停息的专注于司法事业,每一刻,司法都是他的信仰,他让普通的工作变得伟大起来,成为一种事业。
坚守信仰,才能创造非凡人生。
从普通的司法工作者,到成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副院长,邹碧华在很多时候也会面临着各种诱惑,但是他的信仰的是坚定的,他不仅严于律己,也时常提醒家人要谨言慎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和心得体会范文汇总篇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和心得体会范文汇总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e665a0f90f76c661371a83.png)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和心得体会范文汇总篇1、千年包公观后感范文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
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还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千百年来,无人与之比肩。
然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为什么他在华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对后世的影响为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举行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来自北京和安徽两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该片带来的震撼和启迪。
纪录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
摄制团队自XX 年5月开始策划调研,同年8月正式开拍,历时一年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奔赴国内的台湾地区、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以及国外的新加坡等地,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釆访及历史再现,力图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包公形象。
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员、监察专员阎群力,安徽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央视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共同为《千年包公》启播。
首映式上,安徽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千年包公》总监制张志宏在致辞中说,合肥是包公故里,包公是历代清官的典范。
“今天我们拍摄制作《千年包公》电视纪录片,就是立足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探索新形势下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廉政文化建设新路径。
”央视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千年包公》监制石世仑表示,纵观包公的一生,可以用16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嫉恶如仇”。
他说:“在《千年包公》中,我们力图透过包公来展示中国优秀的廉政文化,纪录片对历史的正本清源价值得以凸显。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3篇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6fe97aa76e58fafab003fe.png)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3篇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_篇1《千年包公》共三集。
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其中,“不持一砚归”的故事曾被《检察日报》于2013年4月9日刊载:“相传,包拯离开端州,一块端砚也没有带走,连自己在衙门里用的端砚都上交了。
可当他坐的船开到西江羚羊峡时,突然风浪大作,船不能够行驶。
包拯想,这是不是为官不廉所致?于是,命仆人检查,发现船舱里有百姓送的一块端砚。
包公把端砚抛到江心后,风浪立刻停止了。
”这样的故事让导演感慨:“我们发现,真实的包公故事,比起传说毫不逊色,而且更加精彩,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千年包公》的制作过程,得到了来自安徽省纪委、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等的关心和支持。
导演手记中称,安徽省纪委领导不但亲临拍摄现场慰问指导,还多次前往北京,帮助导演组协调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他们还亲自审看节目文本,数易其稿,力求精确完美表达。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_篇2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于一体,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万民景仰的“包青天”。
在民间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他不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还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千百年来,无人与之比肩。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74983a358f5f61fb6366602.png)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于25日晚起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该片通过展现包拯人生各个时期的故事,表现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断冷清案”最为精彩,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据介绍,为最可能精准的展现宋代历史与包公形象,剧组采访了中国、新加坡等地的几十位包拯研究学者及宋史专家,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后,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
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观后感【2】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及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反映一代清官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亲民爱民的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及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包公的家乡合肥召开。
此次首映式选址在合肥包公园的清风讲堂,是十分有意义,清风讲堂地处合肥包公园。
占地34.5公顷的包公园,是为纪念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组成。
担任此次首映礼司仪的是和包公同为安徽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在仪式伊始周涛便表达出了回到家乡的兴奋之情。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事隔千年,他的名字不但没有忘记,而且传遍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古代贤臣良吏的代名词,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倡导的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千年包公》顺时而生,是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
《千年包公》观后感一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及安徽广播电。
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
![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08b4eaba0d4a7303763a00.png)
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包公是为民、公正、严明、廉洁司法的化身。
包公司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引领社会道德、社会风尚和社会良知的重要作用。
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看完《千年包公》纪录片,我的心情波澜起伏,自己与包公对比相差甚远。
4000多年前,在我国父系氏族社会中,就形成了原始社会的民主监督制度。
到西周,“廉”已成为一种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
西周以廉为本考察群吏的政绩,裁断高下优劣。
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将“不慈孝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纳入巡察之列,要求官员清正廉洁。
孔子注重廉政文化和道德修行。
“政者,正也。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说的是掌权者自身修养、自律精神对正确用权的作用,品德良好的官员能将权力运用于为社会和人民谋幸福。
法家则把礼义廉耻作为立国的四大纲要。
在以廉政思想为内核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如邓牧论君道吏道的败坏,黄宗羲论吏治廉洁的标准,曾国藩论节俭治贪等。
《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子罕“不贪为宝”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我国历朝历代都设立了各种监察与反贪机构,出台种种法典奖廉罚贪,涌现了许多清廉守正、严于执法、政绩卓著的清官廉吏,如包拯、海瑞、于成龙等人;产生了许多廉事、廉诗、廉文、廉谚、廉戏、廉政格言警句等等,如“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这些汇笼一起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体系,其中贯穿了“百行德为先,治政廉为首”的思想。
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主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资源。
不断发现和创新廉洁文化载体,营造文化环境,着力以文育人。
除报刊、电台、电视台廉洁宣传工作的主渠道外,要不断发现和创建新的文化载体,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成效。
积极构建廉洁文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公益广告、红色旅游等新兴载体,拓展廉洁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3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最新篇)
![3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最新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62d9c7910ef12d2bf9e71f.png)
3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3集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大全毛丰美观后感纪录片《千年包公》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纪录片共3集,第1集《清心直道》,第2集《铁面无私》,第2集《以民为本》。
以下是关于千年包公观后感。
分集简介第1集《清心直道》,通过包拯青少年时期真实的故事、包拯出仕时明志诗,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与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响;通过同时代的官员刘筠对他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
点面结合,有理有据。
第2集《铁面无私》,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不畏权贵,弹劾贪官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最为精彩,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进行再现,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3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
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观后感(1) 5月20日,央视网连续发布了两段时长分别为15秒、30秒的《千年包公》宣传片。
这两段宣传片将包公称为中国良吏贤臣的代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
”不同于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纪录片《千年包公》力图真实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
根据安徽省纪委宣传部的消息,《千年包公》共三集。
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千年包公观后感优秀7篇
![千年包公观后感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9dc3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f.png)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篇一包拯家训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乡,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中秋赵朴初敬书)”。
体现了我们祖先的信仰。
信仰天地君亲师。
拆开来讲,天地属于精神世界至高无上的神灵,主宰人们的命运,排在第一位。
例如,人们一遇上自然灾害,就祈天保佑,干了坏事,怕天雷打。
中国人是个很世俗的民族,即使对“天地”这样高远玄渺的神灵,也结合到现实来理解,如,皇天后土养育了人们,靠天吃饭、顺应天时,天意不可违,等等。
正因为信仰,才有祭天、祭地,现在北京还有天坛、地坛,都是祭天祭地的专门场所。
第二位的信仰是君,即国君,国王,国家。
到西汉董仲舒干脆将皇帝附会成“天子”,天的儿子,上天派来管理老百姓的,杜撰出“君权神授”的理论,以便让老百姓服服帖帖,天威不可犯。
同时,对皇帝也有制约作用,替天行道,不可乱来。
因此,要孝顺父母,孝敬祖宗。
用现代的一首歌曲《酒干倘卖无》最好解释:“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你,没你哪有我……”,把这些信仰对象都串起来了。
中国人敬祖宗有专门的祖庙、宗祠,祖坟,制度和体制上有宗族、五服、族长、族田、族产以及族规等等。
中华民族之所以延绵五千年生生不息,起根本作用的是家族、宗族的'凝聚力。
国家灭亡了,家族的规矩和体制还在,家国一体,国家的基因寄存在家族中,家族宗族发展壮大、扫平四方又可以建立国家。
西方没有中国这样的家族,国家灭亡了,一般无法复兴。
第四位的信仰是师,这也是源于儒家的伦理道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小处看,开我蒙童,启我智慧,从大处讲,传承文化,弘扬文明。
因此,师的地位很高。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重教育,重文化,重传承,中国人受益极大。
《千年包公》观后感观后感900字<三>篇二《千年包公》全片共三集。
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千年包公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3篇】.doc
![千年包公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3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726ec1b84ae45c3a358c11.png)
千年包公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3篇】千年包公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3篇】导语:《千年包公》由虞国芳、于继勇担任总导演。
千年包公观后感【1】《千年包公》力求精准展现宋代历史与包公形象,在短短几个月内,剧组采访了国内及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几十位包拯研究学者及宋史专家,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力争呈现真实而生动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的包公新形象。
据了解,《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安徽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承制,历时一年制作完成。
该片将于5月25日晚8点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并于5月27日晚9点25分在安徽卫视播出。
《千年包公》自8月正式开拍,剧组成员不顾高温酷暑与严寒冰冻,克服困难,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到台湾、新加坡、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安徽合肥等十几个地区与城市,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釆访及历史再现,积累了大量素材与文献后,于元月开始进入后期剪辑,数易其稿,找差补缺,力求为广大观众呈现一个最为丰满真实、清廉爱民的包公形象。
坚持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坚持反腐倡廉依法治国,这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
包公事迹和包公精神流传、绵延千年不绝,并一直为百姓津津乐道,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廉洁公正的孜孜追求。
纪录片《千年包公》顺时而生,采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为观众呈现全新故事场景与视觉享受,依托新颖的艺术形式展现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给观众以启迪。
据参与审片的专家学者评价,此片堪称国内近年来历史类纪录片中的精品力作。
千年包公观后感【2】5月24日上午,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监察专员阎群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张志宏,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汪学致等出席首映式。
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
![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5def6b3580216fc700afdec.png)
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说到包公,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起电视剧里开封府那个经典的包青天形象。
但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包拯也曾在我省的肇庆端州任职,而包公青天之名正是始于肇庆。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欢迎阅读。
【1】党员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已经不象宋初那样生气勃勃,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当时的三大灾害,老百姓的负担加重,各地出现了士兵暴动和农民起义。
面对这样的形势,包拯从忧国忧民出发,主张对时政进行整顿和改革。
应当说,包拯的改革主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但从客观效果上看,却有利于当时的下层人民.包拯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所爱戴,原因就在这里。
北宋庞大的官僚机构,冗官成灾,包拯认为必须加以整顿和革新。
他不但主张用人要用忠直的君子,不能用奸邪的小人,而且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素有才能,公直廉明之人”。
他不但七次弹劾“苛政暴敛”的转运使王逵,而且不畏风险,力主将皇帝的亲戚,“凡庸之人”张尧佐免去要职。
在包拯看来,“在政府无所建明”的平庸之辈,不论其官职有多大,都必须下台。
他曾建议改革选人、用人制度。
他主张官员年到七十岁必须离职。
他揭露不愿离职的官僚,是不知廉驻,“贪冒相尚,但顾子孙之计”。
他主张不能任意封官许愿,即使是恩赐即由父亲的功劳而录用的子孙,也要通过考试。
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冗官问题。
包拯其实并不反对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新政失败,许多官员受到处分,包拯全力为这些敢作敢为的官员呜不平,主张起用他们。
在经济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张压缩开支,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苛剥平民。
当时有一种政策,由政府向城镇百姓强行购买国家需要的物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
这就成了剥削民众的一种手段。
包拯坚决反对这种害民政策。
他列举陕西强购军用物资的危害,“前后人户破蔼家产不少”,因而要求废除这种办法。
包拯建议,国家急需物资应该“置场收买”,以公平的价格,自由收购。
这一建议,无论对减轻百姓负担,还是对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都是有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篇)千年包公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篇)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大全毛丰美观后感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以下是关于千年包公观后感。
千年包公观后感_400字包拯清廉不私令人起敬,但更让我佩服的还有他的不党。
历朝历代的大臣常有党争,朝臣常因一党之私不顾天下之利,北宋当时是因范仲淹变法引起的新旧之争。
包拯是守旧派大臣举荐进京的,不但在范仲淹当政时敢于弹劾其新政的弊端,还能在其失势后其负责科举考试。
用恩格斯纪念马克思的话来说包拯也很合适,“他一生有过无数敌人,但没有一个是私敌”。
包拯虽对官吏严苛,但对百姓忠恕,人们也并不觉得高高在上,民间虽尊其为“包青天”,但也常亲切的叫他“老包”。
一些地方农村的包公祠就名为“老包殿”。
看包拯的资料,有一幕让我印象尤深:包拯六次弹劾“国丈”张尧佐,他是仁宗宠妃的伯父,虽为人平庸,但大权独揽,屡居高位,包拯直言其为“盛世垃圾,白昼魔鬼”。
有一次包拯说到激动之时,一下没收住,溅了仁宗一脸吐沫星子,仁宗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回到宫中对张贵妃发火,“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御使乎”真是对可爱的君臣。
百姓皆知包拯的清廉敢谏,但少有人感念仁宗的博大胸怀。
包拯敢打“大老虎”,原因即在此。
千年包公观后感_600字历史上真实的包公以孝、刚、廉、明著称,后来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包公以善断狱案闻名,被誉为折狱断案“箭垛式人物”、“东方的福尔摩斯”,并形成独特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包公司法文化。
以包公为代表的司法文化历经千年,其重要价值在于它树立起清正廉洁司法官员的崇高形象,有利于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质;它倡导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
包公司法文化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但有人认为清官司法突出个人,抹杀制度的重要性。
这种观点从法治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保护正当利益要通过健全法制,而不必祈求清官。
但将制度与个人割裂或对立起来也是不现实的。
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实行,选好人、用好人才能执好法。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用好人。
有包公式的清官才能执好法。
我们所说的清官品德与严格执法实际是统一的。
当今执法中的问题,不少不是制度问题,而是官德失范问题。
所以我们既要强调为政之制,也要重视为官之德。
另外,包公的严格执法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是追求社会正义。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权者可以官官相护或以权枉法,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小民在经历了无数次抗争失败、问题仍得不到公正的解决时,便把希望寄托在包公一类的清官身上,希望讨个“说法”即公理。
所以包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良的愿望,凝结着社会正义。
人们推崇包公就是追求社会正义,这正是包公断案故事的意蕴所在,也是包公司法文化久传不衰的根本原因。
千年包公观后感_700字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
报国尽忠,临政无阿。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
”这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包拯的美。
包拯少时在城内香花墩读书,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知天长、端州、瀛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他有“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
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
《宋史》云:“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惮之。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闾里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拯开正门,使得进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又说:“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会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包拯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爱乌纱只爱民”,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口碑、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许多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结果,使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
他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
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包拯断案的故事最为精彩,传播之广,溶进了人们炽热的“包公情”。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
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附送:升学宴主持人串场词升学宴主持人串场词好!今天是公元**年**月**日,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相聚在**饭店,参加**同学的升学宴会。
现在是北京时间**,吉时已到,下面我宣布:**同学升学庆典仪式现在开始!大家掌声有请今天的东道主**先生**女士和**同学。
**同学在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专业,这是他敏而好学孜孜以求的结果;是师长诲人不倦谆谆教诲的结果;是父母含辛茹苦循循善诱的结果;更是在座的各位来宾鼎力支持无限关爱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同学的父母及其家人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数载寒窗终有报,春风得意马蹄急。
面对眼前这欢声笑语,高朋满座的场面;面对那刚刚到手的录取通知书;我相信**同学此时此刻的心情一定非常激动!一定有一些话要说,那么下面请**同学讲话。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季节里,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亲朋与好友相聚,同学与伙伴同欢。
为的是分享一份金榜题名的喜悦,品尝一份收获成功的甘甜,献上一份真真切切的祝福!下面有请**的同学代表献花讲话。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今日的成功必然离不开父母背后的辛勤帮助。
舐犊情深,一时一刻不忘哺育之责;爱子【女】情深,一举一动不忘关爱之心。
下面有请**的爸爸【妈妈】致答谢词!十二年寒窗苦,只为今日一刻甜。
对于**来说今天只不过是学习生涯中和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典礼。
但是美好的生活已经在前方召唤,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开始。
激情的岁月为忙碌的人喝彩,大学的校门为有志的人打开;高考凯旋归来不负亲朋已久的期盼,明天潇洒而去,人生还有更宽广的舞台。
愿你在大学里增长知识,丰富阅历;愿你在新的环境里笑傲风雨,勇往直前。
再次感谢大家前来参加**同学的升学宴会,祝福大家在生活中一马当先,二龙戏水,三阳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顺心,千秋大吉,万事如意!下面我宣布:**升学庆典仪式到此礼成。
请大家开始用餐。
升学宴主持词4各位亲朋、各位好友、各位贵客: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台前,受饶学蕉和郑永玲夫妇的委托,担当今天为其爱女饶玉洁同学升学就行答谢宴会的主持,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他们夫妇二人及其爱女向今天光临的各位来宾及亲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金秋时节,在这个满怀喜悦、收获成功的日子里,亲朋与好友同聚,恩师与儒生同欢。
为的是分享一份金榜题名的喜悦,品尝一份收获成功的甘甜,保存一份温馨难忘的记忆。
常言道十年寒窗苦,一朝扬墨香,在书山里寻径,在学海里遨游,十数年的求索之路充满艰辛,同时也蕴育着追求与实现理想的欢乐!如今,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满意的回报,这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人生大事。
今天,有恩师就于高座。
三尺讲台,留下你敬业的身影;一方教坛,留下你耕耘的足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何其辛苦,今天玉洁许多尊敬的初中老师都到场了,是你们启迪了孩子的心智、播洒光明。
老师,让我们把感谢送给您!今天,有父母亲朋同座。
舐犊深情,一时一刻不忘哺育之责;爱女情深,一举一动,不忘关爱之心。
爱女成材,父母居功至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座为人父,为人母者父母长者,让我们把感恩送给您!今天,更有我们青春美丽的主角人物饶玉洁在场。
仿佛就在昨天,荧荧灯盏伴你苦读;仿佛就在昨天,谆谆教诲伴你成长。
数载寒窗终有报,春风得意马蹄疾。
玉洁同学终以优异的成绩让考入了西南财经大学著名的系我们把祝福送给你!愿你在象牙塔内,增长学识,丰富阅历;愿你在求学路上,笑傲风雨,勇往直前,走出一方人生的新天地!今天,玉洁的小同学也参加了宴会。
他们既将奔赴祖国四面八方,去实现家人的千年宿愿和梦想,去展示高县、沙河这块沃土的博大和魅力好,最后我送在座的所有来宾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
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喝醉。
横批是赵本山的一句至理名言:吃好,喝好。
祝愿我们所有来宾,所有朋友们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升学宴主持词5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戚朋友:今天,阳光灿烂,秋风送爽,喜报传来,C同学荣登金榜,考上了某重点大学。
在此,我代表大家对他们全家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代表他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是每一位辛勤学子所追求的目标。
C同学苦读十二年,终于好梦成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这既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也饱含了父母、家人、师长及所有亲朋好友的默默支持与殷殷关爱。
希望C同学永远铭记这一份深情厚意。
再过几天,C同学就要怀着新的梦想和希望,踏上北去的列车,步入大学殿堂,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天地里去深造,去耕耘,去奋斗。
在此,我们要送她一个美好的祝愿,祝她用勤奋的学笔书写生命的精彩,用拚搏的双手创造人生的辉煌!为了深表谢意,主人特备薄酒一杯,酒水虽然淡薄,但情意深厚。
在此,我请大家举杯,为我们的孩子个个有出息,干杯!升学宴主持词6一、开场:美酒飘香迎来良辰吉日欢声笑语恭祝金榜题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为了祝福王静、王著军的金榜题名,今天碧海皇宫是高朋满座、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
在此我谨代表王静、王著军的父母及其家人对同学、同事、家庭及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二、介绍大学生出场:书山有路勤为径高攀凤阁学海无涯苦作舟跳跃龙门王静、王著军从小就是一对乖巧听话、聪明好学的好孩子,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分别以 ;n bsp; 分和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大学和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实现了父母的梦想、亲友的希望,更实现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追求。
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他们努力学习的结果,是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王静、王著军和大家见面并讲话。
三、父母出场:王静、王著军同学的成功除了自己个人的努力,还离不开父母多年的精心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