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

合集下载

《入中论》摄颂

《入中论》摄颂

《入中论》摄颂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为要行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由谁于谁断何事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尔时施性增最胜为彼菩提第一因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已见无我诸菩萨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且与后世义相违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往昔所作恶业果既许彼苦能永尽云何嗔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1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生他所生能生因为生有无二俱非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有何用生无何益二俱俱非均无用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二谛俱无自性故彼等非断亦非常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大士住于难胜地一切诸魔莫能胜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静虑增胜极善知善慧诸谛微妙性经说世间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经义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现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觉法皆现前经说众生从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彼从彼生无少德生已复生亦非理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说空性者是了义若计自生能所生业与作者皆应一非一故勿许自生以犯广说诸过故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此非世间非真实各生未成况共生若谓依他有他生火焰亦应生黑暗又应一切生一切诸非能生他性同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2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故我执依非实法不离五蕴不即蕴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缘生非诸蕴依非有蕴此依诸蕴得成立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当知此我由愚痴不观世许而成立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由无作者则无业故离我时无我所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师得解脱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若于自见起爱著及嗔他见即分别是故若能除贪嗔观察速当得解脱此远行地于灭定刹那刹那能起入亦善炽然方便度是故离蕴无异我离蕴无我可取故不许为世我执依不了亦起我见故数求胜前善根故大士当得不退转若谓五蕴即是我由蕴多故我应多入于第八不动地此地大愿极清净其我复应成实物我见缘物应非倒于诸蕴中无有我我中亦非有诸蕴第九圆净一切力亦得净德无碍解若有异性乃有此无异故此唯分别如汝谓瓶非实物则与色等不可说十地从于十方佛得妙灌顶智增上我与诸蕴既叵说故不应计自性有3佛子任运澍法雨生长众善如大云大悲遮心灭故佛不涅槃月称胜比丘广集中论义如具强力诸陶师经久极力转机轮如圣教教授宣说此论义现前虽无功用力旋转仍为瓶等因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如离于本论余论无此法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智者定当知此义非余有尽焚所知如干薪诸佛法身最寂灭由怖龙猛慧海色众生弃此贤善宗尔时不生亦不灭由心灭故唯身证开彼颂蕾拘摩陀望月称者心愿满此寂灭身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前说深可怖多闻亦难解众生未空常利世离戏论者始能见唯诸宿习者乃能善通达此清净行随欲转尽空世界现一尘由见臆造宗如说有我教一尘遍于无边界世界不细尘不粗故离此宗外莫乐他宗论直至虚空未变坏世间未证最寂灭我释龙猛宗获福遍十方慧母所生悲乳育佛岂入于寂灭处惑染意蓝空皎洁若秋星世间由痴啖毒食如佛哀愍彼众生或如心蛇顶所有摩尼珠子毒母痛亦不及以是胜依不入灭愿普世有情证真速成佛由诸不智人执有事无事当受生死位爱离怨会苦并得罪恶趣故世成悲境4。

入中论自释讲记

入中论自释讲记

入中论自释讲记月称论师造益西彭措法师讲授今天开讲《入中论自释》。

所谓的“入中”,所入是“中”,就是指离一切边的大空性,也就是中观宗,或者龙树菩萨《中论》的所诠义,或者根本慧所证的真实义。

如何“入”呢?由深、广两门来入。

广,是指本论略说的凡夫地的三法,圣者有学地(一至十地)以及佛果地。

深,就是本论宣说第六地菩萨所证真实义的时候,特别以金刚屑因的理门,抉择了诸法无自性的大空性。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次在假期里只讲解抉择大空性的第六品。

前后品的其他内容,到时念一个传承。

因为有讲记,大家可以自学。

按照通常的惯例,讲解之前应当讲全论的概述,以及中观应成派破除四边戏论的方式。

但这次换一个方式,我们的讲解直奔主题,一开始就直接解释《自释》原文。

讲到与中观有关的重大论题、应成派的抉择方式、相关的疑点以及如何结合在自心上运用等等,我们在做过部分的讲解之后,逐步进行专题讲述,采取的是边讲边渗透的方式。

因为大家还没有进入到以中观正理抉择的正轨当中,如果首先讲很多过深的内容,实际上也领会不到。

所以,大家自己要完成一个一个的部分,之后只需稍作指点,对你的见解做一点纠正就可以。

下面正式讲论,请大家翻开《入中论自释》的法本第43页。

这是在讲我们凡夫如果善巧了甚深、广大的法理,那在凡夫位中,不久就能修集甚深、广大的福慧资粮,渐次会证得初地极喜地。

所以凡是想证入初地的人都应当听闻这个甚深道。

这就是指我们要讲到的诸法真实性。

这个真实性如何呢?请看第43页的第二段:且如经说,《十地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如同《十地经》中所说:大乘五地菩萨要趣入第六地现前地,修的法就是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何等为十?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性,一切法无体故平等性,无生故,无起故,远离故,本来清净故,无戏论故,无取无舍故平等性,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化事故平等性,一切法有无不二故平等性。

中论颂(简体)

中论颂(简体)

中论颂讲义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1.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2.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第一偈以胜义谛说明八不,是八无遮法;遮分非遮及无遮二,非遮是遮挡一法之后,隐示另行存在。

如房内没有蛇,隐示蛇在他处。

无遮是遮挡后不会有任何隐示。

如空性就是。

第二偈是称赞佛陀能说缘起的正理,灭除了内外道的种种邪见戏论,戏论包括实有的生灭常断有无等,戏论灭,而证得生死流转众苦寂灭的涅盘。

所以我(龙树)向您(佛陀)礼敬,您说的缘起是所有说法(指外道)的人中,无有能比,您是至高无上的。

法虽然无量无边,但是此八不含摄一切法。

以不生来说,生是显现的意义。

诸论师(包括内道外道)说种种的生:因果一,因果异,因中先有果,因中先无果,或说自生,共生,无因生,这是外道的见解,自生共生以数论派为主。

佛教内部除中观派以外,有主张他生者,以下说明。

无因生是顺世外道。

这里所说的生是指自性(实有)的生,所以要破斥,不是破世间名言的生。

所以生不是自性生,灭也不是自性灭,无生即无灭,灭依生而说,生灭是相依的名言。

其它六不也是一样。

本论主要破自性执,一切法唯名言安立。

执着一切法实有,实执就是无明,引生死苦。

因为外道及内道实事师执一切有为法有自性自相。

因缘生因缘灭,这是世俗名言安立的生灭,胜义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法如果是实有,就是自性有,自性就不需依因缘,永远存在,独立不依他法。

如果本来存在而现在灭了,就是永断;如有自性就是常法,但世间一切法是无常变异。

有人眼看有一异来去,认为是实有的。

如果有自性的一,就不需依他法而成立,就不需因缘,我们知道一是依多而安立的,无一就无多,无多就无一,相待而有。

如果有自性的异就无有相续,因为二者不相干。

再说来去也是无自性,以立足点不同而安立的名言。

如说请你来,在对方来说是名去。

现在以喻说明八不。

万物无有自性生,生必依因缘。

世间人眼见无始来的谷米就有,所以不生,已经有了。

入中论课程课程辅助教材五中观四百论下

入中论课程课程辅助教材五中观四百论下

入中论课程课程辅助教材五中观四百论下入中论课程课程辅助教材五中观四百论下入中论课程课程辅助教材五:中观四百论(下)圣天菩萨造颂法尊法师(从藏)译颂第九品破常品一切为果生,所以无常性;故除佛无有,如实号如来。

无有时方物,有性非缘生;故无时方物,有性而常住。

非无因有性,有因即非常,故无因欲成,真见说非有。

见所作无常,谓非作常住,既见无常有,应言常性无。

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

非唯一有分,遍诸一切分,故知一一分,各别有有分。

若法体实有,卷舒用可得;此定从他生,故成所生果。

若离所生果,无有能生因,是故能生因,皆成所生果。

诸法必变异,方作余生因,如是变异因,岂得名常住。

若本无今有;自然常为因,既许有自然,因则为妄立。

云何依常性,而起于无常,因果相不同,世所未曾见。

若一分是因,余分非因者,即应成种种,种种故非常。

在因微圆相,于果则非有,是故诸极微,非遍体和合。

于一极微处,既不许有余,是故亦不应,许因果等量。

微若有东方,必有东方分,极微若有分,如何是极微。

要取前舍后,方得说为行,此二若是无,行者应非有。

若法无初分,无中分后分,是法无所现,由何者能见。

若果能坏因,是则因非常,或是处有因,彼处即无果。

不见有诸法,常而是有对,故极微是常,诸佛未曾说。

离缚所缚因,若有余解脱,彼都无所生,故不名解脱。

究竟涅盘时,无蕴亦无我,不见涅盘者,依何有涅盘。

离爱解脱时,有思有何德,若无思有我,便同无所有。

若解脱有我,则容有思种,无我则于有,思维亦非有。

诸脱离苦人,定非由他有,是故应称说,我一切永尽。

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

第十品破我品内我实非男、非女非非二,但由无智故,谓我为丈夫。

若诸大种中,无男女非二,云何诸大种,有男等相生。

汝我余非我,故我无定相,岂不于无常,妄分别为我。

我即同于身,生生有变易,故离身有我,常住理不然。

若法无触对,则无有动摇,是故身作业,非命者能造。

我常非所害,岂烦修护因,谁恐食金刚,执仗防众蠹。

《入中论石门疏》序言——关于且行且听

《入中论石门疏》序言——关于且行且听

《⼊中论⽯门疏》序⾔——关于且⾏且听
明贤法师
《⼊中论⽯门疏》是写在⽉称论师《⼊中论》以外的⼀本独⽴论书,⽬的是为了阐释《⼊中论》全书的核⼼要义。

虽可说是《⼊中论》的⼊门书,却也有着与《⼊中论》在阐释⽅向上的⼀些区别:
其⼀、汉传佛教传统中观与中国诸⼦百家学派在⼼性问题上的若合若离,是《⽯门疏》要辩析的核⼼论题。

因为我看到,汉⼈学中观,要么⼀头扎进西藏⽂化圈,找不到回原来的信仰与⽂化,要么与藏系中观格格不⼊,⽔井⽆源不思取鉴。

其⼆、印度部派佛教早年分裂及⾛向⼤乘的历史线索,包含着⼤⼩乘空、有见地中,⼤⼩乘⼈世界观、⽣命观完全不同、互相转化的诸多原因。

这些原因中。

⼤乘中观见,是汉传佛教传统中观与中国诸⼦学派⼼性论产⽣区别的精神渊源,由⼼性论导致的⽣命观与世界观的巨⼤区别,是后来汉传佛教在华夏⽂化圈中成为解决⽣命、⽣死困惑的独⽴教团的原因。

其三、中观见与如来藏的关系,是互不相违⽽相得益彰的。

佛法⼆轨不是不可调和、⽽是互相填充彼此呼应的。

其四、中观见与佛果位的关系。

其五、印度中观见的发展线索。

其六、僧肇⼤师如何突破六家七宗,⽽将印度中观见根植到中国⽂化的⼟壤中。

其七、⼋不中道与⼋⼤难题。

《⽯门疏》是印藏佛教思想与汉传佛教⽂化积极融合的重要书⽬,是我⼆00三⾄⼆00六年于江西佛学院研修班中观课任教期间的讲义。

⾮常感谢⼤家对西⾏⼤关注、关爱!感谢以学法形式所作的护法!
本博客上《⼊中论⽯门疏》前半部分的学习即将圆满,我想,随听的⼤家会关注西⾏纪念品的问题。

明贤准备了试卷(随后公布),敬请参与此⼀试卷的问答!参与考核者将领取到“且⾏且听”中所说的珍贵纪念及加持物品!。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

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见悲青增格西一、色拉杰五部大论课程(一)为何至三大寺学习宗喀巴大师在世时,到处奔波弘法。

晚年,才应时势之需,建甘丹寺。

之后第八年,建哲蚌寺,第十一年,建色拉寺。

三大寺1是格鲁派的根本道场,随后在几代持法善知识努力下,陆续兴建众多格鲁派寺院,终至遍满整个西藏及蒙古地区。

虽有众多格鲁派寺院,但是一致推崇的仍是三大寺。

家乡俗语说:“女儿长大要嫁,男儿长大要去出家处”,此处“出家处”指的就是三大寺。

由此亦可知藏人对三大寺的敬仰。

众多来自各处小寺之僧人,齐聚三大寺学习。

经过考核、拣选,资质较佳者,会强制他留寺一再学习,不让其返回家乡小寺,修学时间可长达二十多年;至于资质较差者,就令其回到所属之小寺。

以此之故,三大寺有“通全国之力,培育精英僧材”之意义。

(二)色拉杰学习课程五部大论——《量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学》、《俱舍论》,是三大寺主要学习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宗喀巴大师所提倡的。

学富五车的杰出高僧,各自带领学生学习五部大论的内容。

后自成学风,形成各个学院──札仓。

以色拉寺而言,以前有过五个札仓(学院)。

后来整并为色拉杰与色拉昧二个札仓。

1三大寺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三者皆为藏传格鲁派寺院。

色拉寺是宗喀巴大师弟子释迦耶协于一四一九年创建。

释迦耶协大师由于曾为明成祖传法,故有“大慈法王”的称号,他也是首位到汉地来传法的1、修学年限学僧于色拉杰学习五部大论,分先修三班,与正式十三班。

先修三班之修学年限共三年。

先学摄类学、心类学、因类学等基本因明,次学四部宗义、地道、八事七十义。

这些内容是进入五部大论的基础课程。

正式十三班,要修学量论、般若、中观、戒论、对法。

其中六年主要学般若、四年主要学中观、四年主要学戒论、四年主要学《俱舍》,量论的部份则是贯穿整个学程。

最后第十二班,及第十三班,则是准备格西考试,因此五部大论都要修学。

整个修学年限:正式班,若不计第十二班、第十三班(因修业年限不定),加计先修三班,基本上要修学二十一年。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附录一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除顺世论外,印度所有的哲学流派都相信并进求解脱。

就中观派的见地而言,龙树论师一直反对印度内外道本有的有关解脱的玄学意见,不设定自己的宗义(立场),主张一切法都是假安立的,以“无自性而有作用”及“无自性的因果联络”的正见为解脱,破除一切法堪忍(分析不破)的独立自性,清理断、常两类恶见。

他以《根本中观论》、《空七十论》、《六十正理论》、《回诤论》、《广破经与广破论》、《亲友书(为禅陀伽王说法要偈)》、《宝行王正论》等著作,展开自宗的正理聚,此为第一时期,中观自宗根本没有自他宗“派”的概念,此时的龙树、提婆、罗睺罗跋陀罗等人被称作“总集派中观论师”;第二个中观兴盛时期是由佛护、清辨等论师的弘法而开始的。

虽然他们被称作“分集派中观论师”,但佛护论师所立的俱缘派与清辨论师的自起派也还不是两个成形的宗派;第三个中观兴盛期,是由月称、寂天、智藏、寂护、莲花戒、师子贤、阿底峡等尊者的弘法而开始的,他们是已有自宗建树的“分集派中观论师”,如月称论师的中观应成派与智藏、寂护、莲花戒等论师所立自续派,都是已成形而有四理论、五理论的派系。

月称论师遵循龙树论师“不立自宗义”的宗法,在各派系已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弘法需要,以四种应成理论(亦称为“四种不共应成因”)完整安置了自宗无所立的宗法体系,称为“中观应成派”,成立了八种殊胜正见(《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谓之中观八大难题——dka'ba'ignadchenpobrgyde'八大难处)大不同于诸宗派,现简述如下:一、不许有阿赖耶识渥德尔(A·K·Warder)在《印度佛教史》中言:“关于经文是否‘了义的’,意义是否表现出来了,是否是确定的……中观派所采取的是非常不同的观点,所以月称主张:关于阿赖耶识的说法,根本是不了义的——这个术语不过是性空的假名,聊且用来概括佛陀心中的究竟意义,以便帮助智能有限、习惯于其他想法的那些人;它可以与在其他说法中所用的‘人、我’这些名词作比较。

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

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

第12卷第3期2021年6月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 AnalysisVol.12,No.3Jun.,2021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何欢欢摘 要:“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

“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性空”则意为万事万物都是“其性本空”或“自性空”,即没有不变的自体或本质(“无自性”)。

所以,“缘起”与“性空”合在一起常被理解为:世间事物由因缘和合产生,故而本性是空。

实际上,大多数语境中的“缘起性空”都被当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很少被考虑到。

回溯“缘起性空”一词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出现”情况,考察近现代佛学界形成此一相对固定的术语表达背后所隐逸着的“空”之语境与思想,可见“缘起性空”是汉藏佛教交融的生动个案。

关键词:缘起;性空;般若经;《中论》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21)03-0044-60一、引言“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

“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性空”则意为万事万物都是“其性本空”或“自性空”,即没有自体或本质(“无自性”)。

所以,“缘起”与“性空”合在一起常被理解为:世间事物由因缘和合产生,故而本性是空。

实际上,大多数语境中的“缘起性空”都被当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很少被考虑到,就像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理所当然”。

笔者对“缘起性空”一词的关注,始于十多年前留学东瀛时发现日本学者并不使用这一汉语的“习惯表达”。

写作本文时,又特地询问了多位从事印藏佛学研究的日本师友,他们都表示对如此重要的汉传佛教术语“闻所未闻”。

笔者又翻查了日本佛 作者简介:何欢欢,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教学界常用的一些权威辞典,如早期的《织田佛教大辞典》《望月佛教大辞典》,稍后的多屋赖俊等编《佛教学辞典》、中村元著《佛教语大辞典》、武邑尚邦著《佛教思想辞典》、高崎直道等编《佛教·印度思想辞典》,再到晚近的《法藏馆·综合佛教大辞典》等,都没有出现“缘起性空”这一词条,而所有辞典都收录了“缘起”(えんぎ),部分辞典还列有“性空”(しょうくう)一条。

入中论颂

入中论颂

入中论颂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囉拿摩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汉语云:入中论顶礼曼殊室利童子!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第一菩提心欢喜地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尽如第八胜此亦尔即住最初菩提心较佛语生及独觉由福力胜极增长彼至远行慧亦胜尔时施性增最胜为彼菩提第一因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为要行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由割自身布施苦观他地狱等重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极喜犹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第二菩提心离垢地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净寂静光饰极端严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后资财不得生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是故胜者说施后随即宣说尸罗教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由谁于谁断何事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著皆空乃出世佛子月放离垢光非诸有摄有中祥犹如秋季月光明能除众生意热恼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入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设有非处起嗔恚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于彼割者忍更增已见无我诸菩萨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且与后世义相违往昔所作恶业果既许彼苦能永尽云何嗔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蜜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嗔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复欲摧灭众生暗此地极利而不嗔第四菩提心焰慧地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发慧焰较前赤光犹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第五菩提心难胜地大士住于难胜地一切诸魔莫能胜静虑增胜极善知善慧诸谛微妙性第六菩提心现前地现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觉法皆现前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如彼通达甚深法依于经教及正理如是龙猛诸论中随所安立今当说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其胜义相如下说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彼从彼生无少德生亦复生亦非理若计生已复生者此应不得生芽等尽生死际唯种生云何彼能坏于彼异于种因芽形显味力成熟汝应无若舍前性成余性云何说彼即此性若汝种芽此非异芽应如种不可取或一性故种如芽也应可取故不许因灭犹见彼果故世亦不许彼是一故计诸法从自生真实世间俱非理若计自生能所生业与作者皆应一非一故勿许自生以犯广说诸过故若谓依他有他生火焰亦应生黑暗又应一切生一切诸非能生他性同由他所作定谓果虽他能生亦是因从一相续能生生稻芽非从麦种等如甄叔迦麦莲等不生稻芽不具力非一相续非同类稻种亦非是他故芽种既非同时有无他云何种是他芽从种生终不成故当弃舍他生宗犹如现见秤两头低昂之时非不等所生能生事亦尔设是同时此非有正生趣生故非有正灭谓有趣于灭此二如何与秤同此生无作亦非理眼识可有同时因眼等想等而是他已有重生有何用若谓无彼过已说生他所生能生因为生有无二俱非有何用生无何益二俱俱非均无用世住自见许为量此中何用说道理他从他生亦世知故有他生何用理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妄见亦许有二种谓明利根有患根有患诸根所生识待善根识许为倒无患六根所取义即是世间之所知唯由世间立为实余即世间立为倒无知睡扰诸外道如彼所计自性等及计幻事阳焰等此于世间亦非有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如眩翳力所遍计见毛发等颠倒性净眼所见彼体性乃是实体此亦尔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道复何用愚人为量亦非理世间一切非正量故真实时无世难若以世许除世义即说彼为世妨难世间仅殖少种子便谓此儿是我生亦觉此树是我栽故世亦无从他生由芽非离种为他故于芽时种无坏由其非有一性故芽时不可云有种若谓自相依缘生谤彼即坏诸法故空性应是坏法因然此非理故无性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是故不应妄观察世间所有名言谛于真性时以何理观自他生皆非理彼观名言亦非理汝所计生由何成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见彼行相识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二谛俱无自性故彼等非断亦非常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有业虽灭经久时当知犹能生自果如见梦中所缘境愚夫觉后犹生贪如是业灭无自性从彼亦能有果生如境虽俱非有性有翳唯见毛发相而非见为余物相当知已熟不更熟故见苦果由黑业乐果唯从善业生无善恶慧得解脱亦遮思维诸业果说有赖耶数取趣及说唯有此诸蕴此是为彼不能了如上甚深义者说如佛虽离萨迦见亦尝说我及我所如是诸法无自性不了义经亦说有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故此菩萨住般若通达唯识真实性犹如因风鼓大海便有无量波涛生从一切种阿赖耶以自功能生唯识是故依他起自性是假有法所依因无外所取而生起实有及非戏论境无外境心有何喻若谓如梦当思择若时我说梦无心尔时汝喻即非有若以觉时忆念梦证有意者境亦尔如汝忆念是我见如是外境亦应有设曰睡中无眼识故色非有唯意识执彼行相以为外如于梦中此亦尔如汝外境梦不生如是意识亦不生眼与眼境生眼识三法一切皆虚妄余耳等三亦不生如于梦中觉亦尔诸法皆妄心非有行境无故根亦无此中犹如已觉位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痴睡尽后亦如是由有翳根所生识由翳力故见毛等观待彼识二俱实待明见境二俱妄若无所知而有心则于发处眼相随无翳亦应起发心然不如是故非有若谓净见识功能未成熟故识不生非是由离所知法彼能非有此不成已生功能则非有未生体中亦无能非离能别有所别或石女儿亦有彼若想当生而说者既无功能无当生若互相依而成者诸善士说即不成若灭功能成熟生从他功能亦生他诸有相续互异故一切应从一切生彼诸刹那虽互异相续无异故无过此待成立仍不成相续不异非理故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是一相续不应理能生眼识自功能从此无间有识生即此内识依功能妄执名为色根眼此中从根所生识无外所取由自种变似青等愚不了凡夫执为外所取如梦实无余外色由功能熟生彼心如是于此醒觉位虽无外境意得有如于梦中无眼根有似青等意心生无眼唯由自种熟此间盲人何不生若如汝说梦乃有第六能熟醒非有如此无第六成熟说梦亦无何非理如说无眼非此因亦说梦中睡非因是故梦中亦应许彼法眼为妄识因随此如如而答辩即见彼彼等同宗如是能除此妄诤诸佛未说有实法诸瑜伽师依师教所见大地骨充满见彼三法亦无生说是颠倒作意故如汝根识所见境如是不净心见境余观彼境亦应见彼定亦应不虚妄如同有翳诸眼根鬼见脓河心亦尔总如所知非有故应知内识亦非有若离所取无能取而有二空依他事此有由何能证知未知云有亦非理彼自领受不得成若由后念而成立立未成故所宣说此尚未成非能立纵许成立有自证忆彼之念亦非理他故如未知身生此因亦破诸差别何故能领受境识此他性念非我许故能忆念是我见此复是依世言说是故自证且非有汝依他起由何知作者作业作非一故彼自证不应理若既不生复无知谓有依他起自性石女儿亦何害汝由何谓此不应有若时都无依他起云何得有世俗因如他由著实物故世间建立皆破坏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如汝所计依他事我不许有彼世俗果故此等虽非有我依世间说为有如断诸蕴入寂灭诸阿罗汉皆非有若于世间亦皆无则我依世不说有若世于汝无妨害当待世间而破此汝可先于世间诤后有力者我当依现前菩萨已现证通达三有唯是识是破常我作者故彼知作者唯是心故为增长智者慧遍智曾于楞伽经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语金刚解彼义各如彼彼诸论中外道说数取趣等佛见彼等非作者说作世者唯是心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经说世间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经义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离心外色者何故如来于彼经复说心从痴业生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心已断者业非有若谓虽许有色法然非如心为作者则遮离心余作者非是遮遣此色法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行者五蕴皆非有无色不应执有心有心不应执无色般若经中佛俱遮彼等对法俱说有二谛次第纵破坏汝物已遮终不成由是次第知诸法真实不生世间生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是于贪著妙色者为遮色故非了义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如是行相诸余经此教亦显不了义佛说所知若非有则亦易除诸能知由无所知即遮知是故佛先遮所知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说空性者是了义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此非世间非真实各生未成况共生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繁华世间有可取知世有因如自心汝论所说大种性汝心所缘且非有汝意对此尚愚暗何能正知于他世破他世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如计大种有性时大种非有前已说由前总破自他生共生及从无因生故无未说诸大种由无自他共无因故说诸法离自性世有厚痴同稠云故诸境性颠倒现如由翳力倒执发二月雀翎蜂蝇等如是无智由痴过以种种慧观有为说痴起业无痴灭唯使无智者了达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若谓诸法真实无则彼应如石女儿于名言中亦非有故彼定应自性有有眩翳者所见境彼毛发等皆不生汝且与彼而辩诤后责无明眩翳者若见梦境寻香城阳焰幻事影像等同石女儿非有性汝见不见应非理此于真实虽不生然不同于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境故汝所言不决定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俱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故佛宣说一切法本寂静离自性生复是自性般涅槃以是知生恒非有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于石女儿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缘生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若于自见起爱著及嗔他见即分别是故若能除贪嗔观察速当得解脱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外计受者常法我无德无作非作者依彼少分差别义诸外道类成多派如石女儿不生故彼所计我皆非有此亦非是我执依不许世俗中有此由于彼彼诸论中外道所计我差别自许不生因尽破故彼差别皆非有是故离蕴无异我离蕴无我可取故不许为世我执依不了亦起我见故有生傍生经多劫彼亦未见常不生然犹见彼有我执故离五蕴全无我由离诸蕴无我故我见所缘唯是蕴有计我见依五蕴有者唯计依一心若谓五蕴即是我由蕴多故我应多其我复应成实物我见缘物应非倒般涅槃时我定断般涅槃前诸刹那生灭无作故无果他所造业余受果实一相续无过者前已观察说其失故蕴与心皆非我世有边等无记故若汝瑜伽见无我尔时定见无诸法若谓尔时离常我则汝心蕴非是我汝宗瑜伽见无我不达色等真实义缘色转故生贪等以未达彼本性故若谓佛说蕴是我故计诸蕴为我者彼唯破除离蕴我余经说色非我故由余经说色非我受想诸行皆非我说识亦非是我故略标非许蕴为我经说诸蕴是我时是诸蕴聚非蕴体非依非调非证者由彼无故亦非聚尔时支聚应名车以车与我相等故经说依止诸蕴立故唯蕴聚非是我若谓是形色乃有汝应唯说色是我心等诸聚应非我彼等非有形状故取者取一不应理业与作者亦应一若谓有业无作者不然离作者无业佛说依于地水火风识空等六种界及依眼等六触处假名安立以为我说依心心所立我故非彼等即是我彼等积聚亦非我故彼非是我执境证无我时断常我不许此是我执依故云了知无我义永断我执最希有见自室壁有蛇居云此无象除其怖倘此亦能除蛇畏噫嘻诚为他所笑于诸蕴中无有我我中亦非有诸蕴若有异性乃有此无异故此唯分别我非有色由我无是故全无具有义异如有牛一有色我色俱无一异性我非有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由证无我金刚杵摧我见山同坏者谓依萨迦耶见山所有如是众高峰有计不可说一异常无常等实有我复是六识之所识亦是我执所缘事不许心色不可说实物皆非不可说若谓我是实有物如心应非不可说如汝谓瓶非实物则与色等不可说我与诸蕴既叵说故不应计自性有汝识不许与自异而许异于色等法实法唯见彼二相离实法故我非有故我执依非实法不离五蕴不即蕴非诸蕴依非有蕴此依诸蕴得成立如车不许异支分亦非不异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非唯积聚复非形若谓积聚即是车散支堆积车应有由离有支则无支唯形为车亦非理汝形各支先已有造成车时仍如旧如散支中无有车车于现在亦非有若谓现在车成时轮等别有异形者此应可取然非有是故唯形非是车由汝积聚无所有彼形应非依支聚故以无所有为依此中云何能有形如汝许此假立义如是依于不实因能生自性不实果当知一切生皆尔有谓色等如是性便起瓶觉亦非理由无生故无色等故彼不应即是形虽以七相推求彼真实世间皆非有若不观察就世间依自支分可安立可为众生说彼车名为有支及有分亦名作者与受者莫坏世间许世俗七相都无复何有此有行者无所得彼亦速入真实义故如是许彼成立若时其车且非有有支无故支亦无如车烧尽支亦毁慧烧有支更无支如是世间所共许依止蕴界及六处亦许我为能取者所取为业此作者非有性故此非坚亦非不坚非生灭此亦非有常等性一性异性均非有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当知此我由愚痴不观世许而成立由无作者则无业故离我时无我所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师得解脱瓶衣帐军林鬘树舍宅小车旅舍等应知皆如众生说由佛不与世诤故功德支贪相薪等有德支贪所相火如观察车七相无由余世间共许有因能生果乃为因若不生果则非因果若有因乃得生当说何先谁从谁若因果合而生果一故因果应无异不合因非因无别离二亦无余可计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汝语唯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破所破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谤一切法故汝非是善士许汝是无宗破法人前说能破与所破为合不合诸过失谁定有宗乃有过我无此宗故无失如日轮有蚀等别于影像上亦能见日影合否皆非理然是名言依缘生如为修饰面容故影虽不实而有用如是此因虽非实能净慧面亦达宗若能了因是实有及所了宗有自性则可配此合等理非尔故汝唐劬劳易达诸法无自性难使他知有自性汝复以恶分别网何为于此恼世间了知上说余破已重破外答合等难云何而是破法人由此当知余能破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佛复依所化分别说多种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由本性尔故眼由眼性空如是耳鼻舌身及意亦尔非常非断故眼等内六法所有无自性是名为内空由本性尔故色由色性空声香味及触并诸法亦尔色等无自性是名为外空二分无自性是名内外空诸法无自性智者说名空复说此空性由空自性空空性之空性即说名空空为除执法者执空故宣说由能遍一切情器世间故无量喻无边故方名为大由是十方处由十方性空是名为大空为除大执说由是胜所为涅槃名胜义彼由彼性空是名胜义空为除执法者执涅槃实有故知胜义者宣说胜义空三界从缘生故说名有为彼由彼性空说名有为空若无生住灭是法名无为彼由彼性空说名无为空若法无究竟说名为毕竟彼由彼性空是为毕竟空由无初后际故说此生死名无初后际三有无去来如梦自性离故大论说彼名为无初际及无后际空散谓有可放及有可弃舍无散谓无放都无可弃舍即彼无散法由无散性空由本性尔故说名无散空有为等法性都非诸声闻独觉与菩萨如来之所作故有为等性说名为本性彼由彼性空是为本性空十八界六触彼所生六受若有色无色有为无为法如是一切法由彼性离空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色相谓变碍受是领纳性想谓能取像行即能造作各别了知境是为识自相蕴自相谓苦界性如毒蛇佛说十二处是众苦生门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施度谓能舍戒相无热恼忍相谓不恚精进性无罪静虑相能摄般若相无著六波罗蜜多经说相如是四静虑无量及余无色定正觉说彼等自相为无嗔三十七觉分自相能出离空由无所得远离为自相无相为寂灭第三相谓苦无痴八解脱相谓能解脱经说善抉择是十力法相大师四无畏本性为坚定四无碍解相谓辩等无竭与众生利益是名为大慈救护诸苦恼则是大悲心喜相谓极喜舍相名无杂许佛不共法共有十八种由彼不可夺不夺为自相一切种智智现见为自相余智唯少分不许名现见若有为自相及无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为自相空现在此不住去来皆非有彼中都无得说名不可得即彼不可得由彼自性离非常亦非断是不可得空诸法从缘生无有和合性和合由彼空是为无性空应知有性言是总说五蕴彼由彼性空说名有性空总言无性者是说无为法彼由无性空名为无性空自性无有性说名自性空此性非所作故说名自性若诸佛出世若佛不出世一切法空性说名为他性实际与真如是为他性空般若波罗蜜广作如是说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虽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胜过声闻及独觉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第七菩提心远行地。

入中论第一课全文解释

入中论第一课全文解释

入中论第一课全文解释
《入中论》是月称菩萨所造,为了使学人悟入《中论》而写的论典。

其全文深奥,涵盖中观学的精髓,而第一课则是引导读者初步进入这部论的主题。

以下是第一课的部分内容及其解释:
1. 所谓的“入中”,所入是“中”,这里的“中”指的是离一切边的大空性,也就是中观宗,或者龙树菩萨《中论》的所诠义,或者根本慧所证的真实义。

2. 如何“入”呢?由深、广两门来入。

广,是指本论略说的凡夫地的三法,圣者有学地(一至十地)以及佛果地。

深,就是本论宣说第六地菩萨所证真实义的时候,特别以金刚屑因的理门,抉择了诸法无自性的大空性。

此外,月称菩萨在论中首先声明,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这三者是佛子菩萨的因,也是学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为了救脱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无量无依有情,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为根本,这也是月称菩萨写这部论的重要动机。

入中论自释讲记

入中论自释讲记

入中论自释讲记(一)智圆法师讲授般若文库内部学习资料未定稿请勿翻印流通入中论自释第六品(1-24课)1入中论自释讲记月称论师造智圆法师讲授今天开讲《入中论自释》。

所谓的‚入中‛,所入是‚中‛,就是指离一切边的大空性,也就是中观宗,或者龙树菩萨《中论》的所诠义,或者根本慧所证的真实义。

如何‚入‛呢?由深、广两门来入。

广,是指本论略说的凡夫地的三法,圣者有学地(一至十地)以及佛果地。

深,就是本论宣说第六地菩萨所证真实义的时候,特别以金刚屑因的理门,抉择了诸法无自性的大空性。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次在假期里只讲解抉择大空性的第六品。

前后品的其他内容,到时念一个传承。

因为有讲记,大家可以自学。

按照通常的惯例,讲解之前应当讲全论的概述,以及中观应成派破除四边戏论的方式。

但这次换一个方式,我们的讲解直奔主题,一开始就直接解释《自释》原文。

讲到与中观有关的重大论题、应成派的抉择方式、相关的疑点以及如何结合在自心上运用等等,我们在做过部分的讲解之后,逐步进行专题讲述,采取的是边讲2 入中论自释第六品讲记(一)边渗透的方式。

因为大家还没有进入到以中观正理抉择的正轨当中,如果首先讲很多过深的内容,实际上也领会不到。

所以,大家自己要完成一个一个的部分,之后只需稍作指点,对你的见解做一点纠正就可以。

下面正式讲论,请大家翻开《入中论自释》的法本第43页。

这是在讲我们凡夫如果善巧了甚深、广大的法理,那在凡夫位中,不久就能修集甚深、广大的福慧资粮,渐次会证得初地极喜地。

所以凡是想证入初地的人都应当听闻这个甚深道。

这就是指我们要讲到的诸法真实性。

这个真实性如何呢?请看第43页的第二段:且如经说,《十地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如同《十地经》中所说:大乘五地菩萨要趣入第六地现前地,修的法就是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何等为十?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性,一切法无体故平等性,无生故,无起故,远离故,本来清净故,无戏论故,无取无舍故平等性,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化事故平等性,一切法有无不二故平等性。

显示理不应瞋

显示理不应瞋

顯示理不應瞋未一顯示理不應瞋初中分三:一觀察境,二有境,三所依瞋非應理。

今初我們不應該起瞋恨心,耐怨害忍,這個怨家來害你,你要忍得下去。

那麽怎麽忍呢?這個東西來害你很痛麽,或者要把你殺掉,你怎麽忍的下去呢?就要多方面地觀察,多方面地去這個把道理搞通,自然就忍下去。

申一觀察境初中有四。

這裏就分四個方面來觀察。

一觀察有無自在不應瞋者。

就看他來害你的人,就是怨家,他有沒有自在?是不是他自己要害你?還是他受人家驅使來害你的?如果他自己自覺地害你的,就是有自在的。

如果他自己沒有自在,自己是人家的奴婢,人家主人差他來害你的,那他沒有自在。

這兩種呢,我們來看:應當觀察,於能怨害應瞋之因相爲何。

能够作我們作怨害的怨家,我們要對它起瞋恨心,這個因,爲什麽要起瞋恨心?如是觀已,覺彼於自欲作損害,意樂爲先,次起方便遮我安樂,或於身心作非愛苦。

爲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强作損害而瞋恚耶,抑無自在由他所使而作損害故瞋恚耶。

我這個瞋恨心是怎麽起的?是兩種。

下邊把兩種說出來了。

他說你觀察我們的瞋恨心是怎麽起的?那麽就是說,他這個怨家“於自欲作損害”,他自己意樂,要起一個念頭,他說我要害你,那麽這樣起方便。

先意樂心,然後就方便,拿刀,拿什麽來了,來“遮我安樂”,我的好的東西、安樂的,他給我遮掉了,不給我受、享受。

“或於身心作非愛苦”,或身也好,心也好,做一些你不想受的苦惱:打、駡等等、或者殺,那麽他這樣子做。

“爲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强作損害而瞋恚耶”,他是不是有自在權,可以不作損惱,而偏偏他要起一個心,要害我?你這樣子去恨他:他本來是可以不害我的,他自己有自在權,他就是要害你,這樣子你起瞋恨心,這是一種;另外一種,他本身沒有自在,是人家驅使他,教他這麽做的,那你就恨他。

這樣子不出兩種:一種是他自己有自在權,他就是要害你;一種他沒有自在權,人家教他害,他也沒辦法。

由這兩種呢,你起瞋恨心。

那麽這個兩種,下邊就慢慢地研究。

若如初者瞋不應理,他於損害無自在故。

《入中论导读》 前言

《入中论导读》 前言

《入中论导读》前言释明贤我们必须承认,思想界是教界的导航者。

如果没有一些眼光敏锐识见特达的导航者,宗教教团常常会随各国民族精神的历史积弊走向没落,宗教的文化和学术也是如此。

佛教没有例外,中国佛教的教制,也是一直随导航思想界的兴衰而隆替。

近代,中国佛教思想界身陷低谷,整个佛教也失去了活力。

十九世纪末,月称论师的《中论颂??月称注—净明句论》(Prāsannapadā)梵本在尼泊尔被发现。

月称尊者是印度中后期佛教界最伟大的论师,他与龙树、提婆齐名,并将中观学说发展到最极致,而创立了世所公认为最了义的中观应成派。

他的《净明句论》梵本,是这一派系于今硕果仅存的中观论注释梵文原典。

一八七四年英国驻尼泊尔公使荷德生对这一发现的公布,立刻震惊了欧洲各大思想及学术界。

在此之前,欧洲所有的思想界和学术界认为佛教文献现存的只有巴利文原典,没有梵文的原典。

但是,中国佛教界对此几乎无任何反应。

人们不了解这位做过那烂陀大学校长且改变过印度佛教的月称论师,也不愿去了解,只把眼光停留在中国祖师们汉译的佛典及宗派典籍这两笔遗产上。

一九四二年,法尊法师由藏文本译出了月称论师《入中论》的汉语文本。

相对前述梵本而言,《入中论》思想更成熟更严密更独立。

这是印度中世纪佛教宗派发展后,中观派根据龙树理论写出的最后决定性著作。

虽然因两次传译,而已不象梵文原本那样具有语言学历史学方面的特殊价值,但就佛教思想、修行、学术方面的价值而言,其地位并不在前述梵本之下。

而且此一论著体系更周密,句义更精到,更具针对性。

学术服务于教团,教团服从于思想界,此种关系不可改变,而《入中论》从思想,到教团,到学术,全面根本地改变了印度佛教,也直接奠定了西藏大乘佛教的完整基础。

从月称论师起,印度中后期以《华严经》十地配释缘起性空的《入中论》的大乘方法论,影响了整个印藏大小乘佛教。

但是,中国佛教界对《入中论》这本专述空性—此一佛教特别正见的论典,仍旧没什么反应,直到今天。

《入中论》讲记(五)

《入中论》讲记(五)

作者: 法尊法师;隆莲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7-41页
主题词: 入中论;自性;自宗;一切法;空性;灭定;能破;离果;义空;毕竟空
摘要:<正> 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

此明自宗所许因果。

外人问云:汝中观因果云何立耶?答云:离因无果,离果亦无由立因,我许此因果二法,唯观待假立,如同幻事。

不执有自性,故我无汝所犯诸过失,而世间因果亦得不坏。

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汝语惟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破所破, 自语同犯似能破。

无理而破一切法,故汝非是善士许,汝是无宗破法人。

月称及其《入中论》

月称及其《入中论》

作者: 李学竹
作者机构: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出版物刊名: 中国藏学
页码: 227-236页
主题词: 月称;入中论;中观学派
摘要:月称是公元7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著名论师,在印度中观学派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他的学说对于印度后期大乘佛教,以及我国藏传佛教都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藏传佛教把他的中观学说看成是代表大乘佛教哲学的基石,而且指定他的代表作《入中论》为格鲁派学僧必学的五部大论之一,在各寺院中一直传习不绝。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月称的生平、著作和他对中观学派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入中论》的先行研究、梵文佚文等相关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入中论《入中论》,梵名Madhyamak a vat b a,西藏名Dbu-ma-lah!jug-pa ,又译作《入中观论》。

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Candrak irti , 560〜640)所著。

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

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月称论师为那烂陀寺主持,弘扬龙树菩萨中观正见,为宗喀巴大师极力尊崇,在藏地具有崇高地位。

中文有法尊法师译本。

其内容叙述具缘派中观宗之教义大纲,解释并阐明颂讲记(演培) ] 编辑本段《入中论》原文龙树所著之《中观论》。

本颂三二九颂,中有自注。

[入中论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罗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汉语云:入中论顶礼曼殊室利童子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提心是佛子因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我先赞大悲心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生兴悲我敬礼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第一菩提心欢喜地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住极喜此名初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从地登地善上进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尽如第八胜此亦尔即住最初菩提心佛语生及独觉由福力胜极增长彼至远行慧亦胜尔时施性增最胜彼菩提第一因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彼诸众生皆求乐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悲心下劣心粗犷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此复由行布施时得值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二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发誓利益众生者施不久得欢喜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为要行且如佛子闻求施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由割自身布施苦他地狱等重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施者受者施物空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波罗蜜多世间名极喜犹如水晶月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第二菩提心离垢地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善业道皆能集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净静光饰极端严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边心行皆远离失坏戒足诸众生于恶趣受布施果生物总根受用尽后资财不得生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以何因从彼出是故胜者说施后随即宣说尸罗教尸罗田中长功德用果利永无竭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因除戒定无余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乐与犯戒杂居由谁于谁断何事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著皆空乃出世佛子月放离垢光非诸有摄有中祥犹如秋季月光明除众生意热恼第三菩提心发光地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入此地时善逝子赤金光如日出设有非处起嗔恚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彼割者忍更增已见无我诸菩萨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此亦能善安忍若已作害而嗔他嗔他已作岂能除是故嗔他定无益与后世义相违往昔所作恶业果既许彼苦能永尽云何嗔恚而害他引当来苦种子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刹那顷能顿坏无他罪胜不忍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造众罪皆当尽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永断不忍常修习者所赞诸安忍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佛说若彼无所得是出世波罗蜜此地佛子得禅通及能遍尽诸贪嗔彼亦常时能摧坏人所有诸贪欲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彼等亦即福资粮是诸佛色身因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暗复欲摧灭众生暗地极利而不嗔第四菩提心焰慧地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即第四焰慧地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发慧焰较前赤光犹超胜见所属皆遍尽第五菩提心难胜地大士住于难胜地切诸魔莫能胜静虑增胜极善知慧诸谛微妙性第六菩提心现前地现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觉法皆现前现见缘起真实性住般若得灭定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眼功德趣圣果如彼通达甚深法依于经教及正理如是龙猛诸论中所安立今当说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胜义相如下说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善巧深广诸士夫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彼从彼生无少德亦复生亦非理若计生已复生者此应不得生芽等尽生死际唯种生何彼能坏于彼异于种因芽形显味力成熟汝应无若舍前性成余性何说彼即此性若汝种芽此非异芽应如种不可取或一性故种如芽应可取故不许因灭犹见彼果故世亦不许彼是故计诸法从自生实世间俱非理若计自生能所生业与作者皆应故勿许自生犯广说诸过故若谓依他有他生火焰亦应生黑暗又应一切生一切非能生他性同由他所作定谓果虽他能生亦是因从一相续能生生芽非从麦种等如甄叔迦麦莲等不生稻芽不具力相续非同类种亦非是他故芽种既非同时有无他N何种是他芽从种生终不成当弃舍他生宗犹如现见秤两头低昂之时非不等所生能生事亦尔是同时此非有正生趣生故非有正灭谓有趣于灭此二如何与秤同生无作亦非理眼识可有同时因眼等想等而是他已有重生有何用谓无彼过已说生他所生能生因为生有无二俱非有何用生无何益俱俱非均无用世住自见许为量此中何用说道理他从他生亦世知有他生何用理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见虚妄名俗谛妄见亦许有二种谓明利根有患根有患诸根所生识善根识许为倒无患六根所取义即是世间之所知唯由世间立为实即世间立为倒无知睡扰诸外道如彼所计自性等及计幻事阳焰等于世间亦非有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能害于无垢慧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世俗谛有假法唯世俗如眩翳力所遍计见毛发等颠倒性净眼所见彼体性是实体此亦尔若许世间是正量世见真实圣何为所修圣道复何用人为量亦非理世间一切非正量故真实时无世难若以世许除世义说彼为世妨难世间仅殖少种子便谓此儿是我生亦觉此树是我栽世亦无从他生由芽非离种为他故于芽时种无坏由其非有一性故时不可云有种若谓自相依缘生谤彼即坏诸法故空性应是坏法因此非理故无性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是故不应妄观察间所有名言谛于真性时以何理观自他生皆非理彼观名言亦非理所计生由何成如影像等法本空——于彼本空影像等起见彼行相识如是一切法虽空从空性中亦得生谛俱无自性故等非断亦非常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有业虽灭经久时知犹能生自果愚夫觉后犹生贪如是业灭无自性彼亦能有果生如境虽俱非有性有翳唯见毛发相而非见为余物相知已熟不更熟故见苦果由黑业乐果唯从善业生无善恶慧得解脱遮思维诸业果说有赖耶数取趣及说唯有此诸蕴此是为彼不能了上甚深义者说如佛虽离萨迦见亦尝说我及我所如是诸法无自性了义经亦说有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故此菩萨住般若达唯识真实性犹如因风鼓大海便有无量波涛生从一切种阿赖耶自功能生唯识是故依他起自性是假有法所依因无外所取而生起无外境心有何喻若谓如梦当思择若时我说梦无心时汝喻即非有若以觉时忆念梦证有意者境亦尔如汝忆念是我见是外境亦应有设曰睡中无眼识故色非有唯意识执彼行相以为外于梦中此亦尔如汝外境梦不生如是意识亦不生眼与眼境生眼识法一切皆虚妄余耳等三亦不生如于梦中觉亦尔诸法皆妄心非有境无故根亦无此中犹如已觉位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睡尽后亦如是由有翳根所生识由翳力故见毛等观待彼识二俱实明见境二俱妄若无所知而有心则于发处眼相随无翳亦应起发心不如是故非有若谓净见识功能未成熟故识不生非是由离所知法能非有此不成已生功能则非有未生体中亦无能非离能别有所别石女儿亦有彼若想当生而说者既无功能无当生若互相依而成者善士说即不成若灭功能成熟生从他功能亦生他诸有相续互异故切应从一切生彼诸刹那虽互异相续无异故无过此待成立仍不成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相续不应理能生眼识自功能从此无间有识生即此内识依功能执名为色根眼此中从根所生识无外所取由自种变似青等愚不了夫执为外所取如梦实无余外色由功能熟生彼心如是于此醒觉位无外境意得有如于梦中无眼根有似青等意心生无眼唯由自种熟间盲人何不生若如汝说梦乃有如此无第六成熟梦亦无何非理如说无眼非此因亦说梦中睡非因是故梦中亦应许法眼为妄识因随此如如而答辩即见彼彼等同宗如是能除此妄铮佛未说有实法诸瑜伽师依师教所见大地骨充满见彼三法亦无生是颠倒作意故如汝根识所见境如是不净心见境余观彼境亦应见定亦应不虚妄如同有翳诸眼根鬼见脓河心亦尔总如所知非有故知内识亦非有若离所取无能取而有二空依他事此有由何能证知知云有亦非理彼自领受不得成若由后念而成立立未成故所宣说尚未成非能立纵许成立有自证忆彼之念亦非理他故如未知身生因亦破诸差别何故能领受境识此他性念非我许故能忆念是我见复是依世言说是故自证且非有汝依他起由何知作者作业作非彼自证不应理若既不生复无知谓有依他起自性石女儿亦何害汝何谓此不应有若时都无依他起云何得有世俗因如他由著实物故间建立皆破坏出离龙猛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此不能得解脱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邪分别入歧途如汝所计依他事我不许有彼世俗果故此等虽非有依世间说为有如断诸蕴入寂灭诸阿罗汉皆非有若于世间亦皆无我依世不说有若世于汝无妨害当待世间而破此汝可先于世间铮有力者我当依现前菩萨已现证通达二有唯是识是破常我作者故知作者唯是心故为增长智者慧遍智曾于楞伽经以摧外道高山峰语金刚解彼义各如彼彼诸论中外道说数取趣等佛见彼等非作者作世者唯是心如觉真理说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经说世间唯是心此破色非经义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离心外色者何故如来于彼经说心从痴业生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已断者业非有若谓虽许有色法然非如心为作者则遮离心余作者——是遮遣此色法若谓安住世间理世间五蕴皆是有若许现起真实智者五蕴皆非有无色不应执有心有心不应执无色等对法俱说有二谛次第纵破坏汝物已遮终不成由是次第知诸法真实不生世间生经说外境悉非有唯心变为种种事是于贪著妙色者为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如是行相诸余经此教亦显不了义佛说所知若非有则亦易除诸能知由无所知即遮知故佛先遮所知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应知不了而解释空性者是了义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此非世间非真实生未成况共生若计无因而有生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应多门收集种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繁华世间有可取世有因如自心汝论所说大种性汝心所缘且非有汝意对此尚愚暗能正知于他世破他世时汝自体于所知性成倒见由具彼见同依身计大种有性时大种非有前已说由前总破自他生共生及从无因生无未说诸大种由无自他共无因故说诸法离自性世有厚痴同稠云诸境性颠倒现如由翳力倒执发月雀翎蜂蝇等如是无智由痴过种种慧观有为说痴起业无痴灭唯使无智者了达慧日破除诸冥暗者达空即解脱若谓诸法真实无则彼应如石女儿于名言中亦非有彼定应自性有有眩翳者所见境彼毛发等皆不生汝且与彼而辩铮责无明眩翳者若见梦境寻香城阳焰幻事影像等同石女儿非有性见不见应非理此于真实虽不生然不同于石女儿非是世间所见境汝所言不决定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俱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间真实皆悉无故佛宣说一切法本寂静离自性生复是自性般涅盘是知生恒非有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不同于石女儿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知唯是依缘生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破一切恶见网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无性彼等即不生如无薪则无火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是观察所得果论中观察非好铮为解脱故显真理若有解释真实义宗破坏亦无咎若于自见起爱者及嗔他见即分别是故若能除贪嗔察速当得解脱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瑜伽师先破我外计受者常法我无德无作非作者依彼少分差别义外道类成多派如石女儿不生故彼所计我皆非有此亦非是我执依许世俗中有此由于彼彼诸论中外道所计我差别自许不生因尽破彼差别皆非有是故离蕴无异我离蕴无我可取故不许为世我执依了亦起我见故有生傍生经多劫彼亦未见常不生然犹见彼有我执离五蕴全无我由离诸蕴无我故我见所缘唯是蕴有计我见依五蕴者唯计依一心若谓五蕴即是我由蕴多故我应多其我复应成实物见缘物应非倒般涅盘时我定断般涅盘前诸刹那生灭无作故无果所造业余受果实一相续无过者前已观察说其失故蕴与心皆非我有边等无记故若汝瑜伽见无我尔时定见无诸法若谓尔时离常我汝心蕴非是我汝宗瑜伽见无我不达色等真实义缘色转故生贪等未达彼本性故若谓佛说蕴是我故计诸蕴为我者彼唯破除离蕴我经说色非我故由余经说色非我受想诸行皆非我说识亦非是我故标非许蕴为我经说诸蕴是我时是诸蕴聚非蕴体非依非调非证者彼无故亦非聚尔时支聚应名车以车与我相等故经说依止诸蕴立若谓是形色乃有汝应唯说色是我心等诸聚应非我等非有形状故取者取一不应理业与作者亦应若谓有业无作者然离作者无业佛说依于地水火风识空等六种界及依眼等六触处名安立以为我说依心心所立我故非彼等即是我彼等积聚亦非我彼非是我执境证无我时断常我不许此是我执依故云了知无我义断我执最希有见自室壁有蛇居云此无象除其怖倘此亦能除蛇畏嘻诚为他所笑于诸蕴中无有我我中亦非有诸蕴若有异性乃有此异故此唯分别我非有色由我无是故全无具有义异如有牛有色色俱无一异性我非是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种我见由证无我金刚杵摧我见山同坏者谓依萨迦耶见山有如是众咼峰有计不可说一异常无常等实有我复是六识之所识是我执所缘事不许心色不可说实物皆非不可说若谓我是实有物心应非不可说如汝谓瓶非实物则与色等不可说我与诸蕴既叵说不应计自性有汝识不许与自异而许异于色等法实法唯见彼二相实法故我非有故我执依非实法不离五蕴不即蕴依诸蕴得成立如车不许异支分亦非不异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唯积聚复非形若谓积聚即是车散支堆积车应有由离有支则无支形为车亦非理汝形各支先已有造成车时仍如旧如散支中无有车于现在亦非有若谓现在车成时轮等别有异形者此应可取然非有故唯形非是车由汝积聚无所有彼形应非依支聚故以无所有为依中云何能有形如汝许此假立义如是依于不实因能生自性不实果知一切生皆尔有谓色等如是性便起瓶觉亦非理由无生故无色等彼不应即是形虽以七相推求彼真实世间皆非有若不观察就世间自支分可安立可为众生说彼车名为有支及有分亦名作者与受者坏世间许世俗七相都无复何有此有行者无所得彼亦速入真实义如是许彼成立若时其车且非有有支无故支亦无如车烧尽支亦毁烧有支更无支如是世间所共许依止蕴界及六处亦许我为能取者取为业此作者非有性故此非坚亦非不坚非生灭此亦非有常等性性异性均非有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当知此我由愚痴观世许而成立由无作者则无业故离我时无我所若见我我所皆空瑜伽师得解脱瓶衣帐军林鬘树舍宅小车旅舍等应知皆如众生说佛不与世铮故功德支贪相薪等有德支贪所相火如观察车七相无余世间共许有因能生果乃为因若不生果则非因果若有因乃得生说何先谁从谁若因果合而生果故因果应无异不合因非因无别二亦无余可计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间诸法亦得有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汝语唯坏汝自宗汝不能破所破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谤一切法故汝非是善士许是无宗破法人前说能破与所破为合不合诸过失谁定有宗乃有过无此宗故无失如日轮有蚀等别于影像上亦能见日影合否皆非理是名言依缘生如为修饰面容故影虽不实而有用如是此因虽非实净慧面亦达宗若能了因是实有及所了宗有自性则可配此合等理尔故汝唐劬劳易达诸法无自性难使他知有自性汝复以恶分别网为于此恼世间了知上说余破已重破外答合等难云何而是破法人此当知余能破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佛复依所化分别说多种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由本性尔故眼由眼性空如是耳鼻舌身及意亦尔非常非断故眼等内六法所有无自性是名为内空由本性尔故色由色性空声香味及触并诸法亦尔色等无自性是名为外空二分无自性是名内外空诸法无自性智者说名空复说此空性由空自性空空性之空性即说名空空为除执法者执空故宣说由能遍一切情器世间故无量喻无边故方名为大由是十方处由十方性空是名为大空为除大执说由是胜所为涅盘名胜义彼由彼性空是名胜义空为除执法者执涅盘实有故知胜义者宣说胜义空三界从缘生故说名有为彼由彼性空说名有为空若无生住火是法名无为彼由彼性空说名无为空若法无究竟说名为毕竟彼由彼性空是为毕竟空由无初后际故说此生死名无初后际三有无去来如梦自性离故大论说彼名为无初际及无后际空散谓有可放及有可弃舍无散谓无放都无可弃舍即彼无散法由无散性空由本性尔故说名无散空有为等法性都非诸声闻独觉与菩萨如来之所作故有为等性说名为本性彼由彼性空是为本性空十八界六触彼所生六受若有色无色有为无为法如是一切法由彼性离空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色相谓变碍受是领纳性想谓能取像行即能造作各别了知境是为识自相蕴自相谓苦界性如毒蛇佛说十二处疋众古生门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施度谓能舍戒相无热恼忍相谓不恚精进性无罪静虑相能摄般若相无著六波罗蜜多经说相如是四静虑无量及余无色定正觉说彼等自相为无嗔三十七觉分自相能出离空由无所得远离为自相无相为寂灭第三相谓苦无痴八解脱相谓能解脱经说善抉择是十力法相大师四无畏本性为坚定四无碍解相谓辩等无竭与众生利益是名为大慈救护诸苦恼则是大悲心喜相谓极喜舍相名无杂许佛不共法共有十八种由彼不可夺不夺为自相切种智智现见为自相余智唯少分不许名现见若有为自相及无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为自相空现在此不住去来皆非有彼中都无得说名不可得即彼不可得由彼自性离非常亦非断是不可得空诸法从缘生无有和合性和合由彼空是为无性空应知有性言是总说五蕴彼由彼性空说名有性空总言无性者是说无为法彼由无性空名为无性空自性无有性说名自性空此性非所作故说名自性若诸佛出世若佛不出世一切法空性说名为他性实际与真如是为他性空般若波罗蜜广作如是说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虽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过声闻及独觉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度诸佛德海岸第七菩提心远行地此远行地于灭定刹那刹那能起入亦善炽然方便度第八菩提心不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