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竹石》

合集下载

竹石的意思-竹石的诗意及释义-古诗《竹石》的意思

竹石的意思-竹石的诗意及释义-古诗《竹石》的意思

竹石诗意竹石的意思|竹石的诗意及释义|古诗《竹石》的意思《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留学为您整理的竹石古诗及释义。

供您参考!《竹石》作者是清朝文学家郑板桥。

其古诗全文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前言《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

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翻译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竹石》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竹石》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翻译】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

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

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古诗:《竹石》欣赏

古诗:《竹石》欣赏
郑燮的创作动机
《竹石》是郑燮表达自己坚韧不拔、 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的作品,也是 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隐晦批评。
03 《竹石》的内容解析
诗句解析
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描绘了竹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地扎根在青山上,表现了竹子坚 韧不拔的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描绘了竹子在千 锤百炼之后依然坚韧不屈,展现了竹 子的顽强生命力。
诗人简介
姓名:郑燮
生卒年月:1693年-1765年
简介:郑燮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明快流畅 为主要特点,他的画则以简洁明快、富有神韵而著称。他的作品深受后 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02 《竹石》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01
02
03
清朝统治
清朝初期,政治环境严峻, 统治者对文人采取高压政 策,文人的言论和创作受 到严格限制。
“立根原在破岩中”则进一步强调了 竹子的根基在破岩之中,突出了竹子 不畏艰难、不惧困境的品质。
“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表现了竹子面 对各种风霜雨雪的挑战,依然屹立不 倒,不为所动。
意象分析
竹子在古诗中常常被赋予坚韧、高洁、清雅等意象,这首诗 也不例外。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状态,诗人表达 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敬仰。
古诗《竹石》欣赏
目录
• 引言 • 《竹石》的创作背景 • 《竹石》的内容解析 • 《竹石》的艺术特色 • 《竹石》的影响与评价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竹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竹子的赞 美,通过描绘竹子在岩石中顽强生长 的姿态,表达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 的精神。
创作背景
郑燮创作《竹石》这首诗时,正值他 身处逆境,面临困境。他借竹子在岩 石中顽强生长的姿态,表达了自己不 屈不挠、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竹石》;(2)理解古诗《竹石》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了解作者郑燮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寓意和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正直无私的品质;(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竹石》;2.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寓意和哲理的深入理解;2.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古诗《竹石》全文、作者郑燮的生平介绍、相关图片等;2. 准备古诗《竹石》的朗读和背诵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古诗《竹石》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提问:“竹石”在诗中有什么特殊意义?2. 新课教授:(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竹石》,注意停顿和语气;(2)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解释其象征意义;(3)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体会其美感。

3. 深入探讨:(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中寓意和哲理的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情感,如坚韧、正直等,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4. 实践环节:(1)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古诗《竹石》,教师巡回指导;(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朗读和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强调古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古诗《竹石》的学习心得;(2)完成课后练习,包括默写古诗《竹石》和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的小作文。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3、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猛吹,抒发自己坚定顽强的精神。
五、课后习题答案
二、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
(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三、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马诗》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②“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可见竹遭受的打击之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表现出诗人无惧无畏、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源自网络
四、注解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五、鉴赏
①前两句写的是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歌颂了一种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精神。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竹石》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竹石》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韧、刚劲。

⑨任:任凭。

⑩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
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竹石》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竹石》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竹石[清] 郑燮xi è咬y ǎo 定d ìn ɡ青q īn ɡ山sh ān 不b ú放f àn ɡ松s ōn ɡ,立l ì根ɡēn 原yu án 在z ài 破p ò岩y án 中zh ōn ɡ。

千qi ān 磨m ó万w àn 击j ī还h ái 坚ji ān 劲j ìn ɡ,任r èn 尔ěr 东d ōn ɡ西x ī南n án 北b ěi 风f ēn ɡ。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

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竹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竹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竹石》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竹石》知识点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咬定:咬紧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竹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2个生字。

2、能背诵诗歌。

3、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2、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2个生字。

能说出诗歌的大意和意境‘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等,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树立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2、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30、竹石郑燮咬定千磨万击坚劲立根东西南北风咏物明志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长着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开得繁盛。

攀引枝条摘下树上的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的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达。

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理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考题】1、描绘诗中“奇树之花”,它有什么特点?“奇树”独立庭中而无人观赏;绿叶繁茂,花朵馨香。

2.这首诗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感情?①表达了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浓烈美好。

绿叶繁茂、花朵馨香的奇树,象征着女主人公情感的浓烈美好。

②抒发了女主人公因思念夫君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庭树叶绿花开,主人公折花欲赠远人,持花无所寄而思念的画面。

4.这首诗写出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结尾两句作者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二、 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仍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骏马卧在马槽旁,但志向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停止。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

古诗诵读《竹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竹石》;(2)理解古诗《竹石》的诗意,领会诗人所表达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3)学会欣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竹石》;(2)理解古诗的诗意,领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古诗意境的感悟和修辞手法的欣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古诗《竹石》,了解诗意和背景;(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竹石》,初步了解诗意;(2)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介绍古诗《竹石》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诗意的思考。

2. 朗读感悟(1)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竹石》,感受其节奏和韵律;(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3)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讲解分析(1)解析古诗《竹石》的诗意,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信念和精神;(2)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读和理解;(3)分析古诗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

4. 应用拓展(1)开展古诗诵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意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朗读古诗的态度、准确性和流畅性;(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3)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竹石》品读释疑课件第三课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竹石》品读释疑课件第三课时

同音易混字
锤 chuí

字义:秤锤,配合秤杆称分量的金属块。 组词:(秤锤)(铁锤)(千锤百炼)
字义:敲打。如:捶打。 组词:(捶打)(捶衣裳)(捶胸顿足)
运用:为了打造兵器盾,铁匠用铁锤用力地捶打烧红的铁块。
多音字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意:经受了成千上 万次的折磨和打击还 是那样坚韧挺拔,任 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都不能把它吹倒。
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执着的 精神,是赞美竹石的咏物诗,也是一首题 画诗。
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 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这是课后第3题哦!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0课 古诗三首《竹石》品读释疑课件第三 课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10 古诗三首 《竹石》
品读释疑
《竹 石》 作者:郑 燮
走近作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 庵,又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 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 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 强执着的精神,是赞美竹石的咏物诗,也是 一首题画诗。
我会写
络锤凿 焚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托物 竹石
言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坚韧不屈 傲然独立
人:刚正不 阿
顽强斗争
主题感悟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竹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竹石》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竹石体裁:诗题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名字:郑燮年代:清代描述: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

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翻译: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原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后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并且依然坚韧挺拔。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题画诗,原题《竹石》,是郑板桥题自己画的竹石图的。

赏析二: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

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

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竹石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竹石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在心上画一棵竹——《竹石》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古诗诵读。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目标:1. 读准“劲”的读音,读清楚古诗的韵脚“松”、“中”、“风”,理解“咬”、“磨”、“击”、“任”、“尔”的含义。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歌唱古诗,在理解大意地基础上背诵。

3. 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话题导入,认识“竹”字(2分钟)1.识“竹”字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字(板书“竹”字)。

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出示“竹”字的)。

甲骨文的“竹”字很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这和竹叶的样子很像。

所有与竹相关的字,都采用“竹”作边旁。

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竹子?2.知竹画师:如果见到的是画在画上的竹子,那就是——竹子画。

3.揭诗题师: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又往往把竹子和石头(板书“石”字)画到一张画上,诗人又为这样的画题了一首诗,这首诗就叫——《竹石》。

【设计意图:从“竹”字的字形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竹”的象形字很像竹叶,为《竹石》的绘画埋下伏笔。

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揭示诗题,学生会对《竹石》会产生亲近感。

】二、吟诵古诗,感受“竹”韵(8分钟)1.读古诗师:谁愿意试着朗读一下诗题?师:对,就这样读,要读得正式,读得庄重。

预备起——《竹石》。

师:好诗在手,我们可要认认真真地朗读一番。

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要注意“劲”字读作“jìng”,是“坚强有力”的意思。

2.吟古诗师:我们刚才读诗的方法是现代人的读法,那么我们古人运用平长仄短来吟古诗。

(出示平仄)标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诗。

认真听,老师是怎样吟诗的。

师:谁愿意先来吟给大家听一听?师:在这样的吟诗声里,你有怎样的感受?【设计意图:该诗赞美竹子高尚的情感要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有所感受,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正式庄重的朗读符合该诗的基调。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竹石》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竹石》

《竹石》图

石①
① 竹石:扎根在 石缝中的竹子。诗人 是著名画家,他画的
郑 燮(xiè )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竹子特别有名,这是
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 一道诗。 ② 任:任凭。 ③ 尔:你。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②尔③东 西 南 北 风。
注释
竹石:这是作者所作竹石图的题画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 :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 :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 :任凭。 尔 :那、你。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 子的特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 精神,在言志。作者表面写竹子的 坚忍不拔,实际上是表明自己不怕 打击、不畏风浪、顽强斗争的精神。
课外拓展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 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 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 花,免撩蜂与蝶。”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 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郑燮其事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 “三 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 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 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 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 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 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 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 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 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 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了这首诗,你体会到竹子怎样的品格?
竹子具有坚韧、挺拔和不畏风霜的特点。 《竹石》描写了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坚韧 不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 艰险、刚在不阿的品质。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
竹子坚韧执著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 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写作精华 1.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 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2.全诗清新流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情真挚,语言 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和坚定的信念。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句意:
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 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的精神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隐喻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这句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坚劲:坚定挺拔。 尔:你。 句意: 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子受到多大的折磨、打击, 它们仍然坚韧挺拔。
(清)郑 燮

郑燮(1693— 1765),字克 柔,号板桥,兴化(江苏省兴化 县人,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市 一位集文学、艺术人品修养为一 身的文人。在其作品中,无处不 体现一种书卷之气,诗、书、画、 印融为一体,深邃浑厚,质朴纯 真,同时又有无限才华从事风、 竹隙、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有很 强的吸引力,让人一读就被其感 染而回味无穷。
任:任凭。
尔:你。
pò 破 打破 破坏 mó 磨 磨刀 磨破 jī 击 打击 击败 ěr 尔 偶尔 尔后 nán 南 南北 南方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二字将竹子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顽强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