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灌传 实词
2012文言实词复习第二课
难点探析
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①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 循吏列传》 注:如果照主谓结构翻译为“蛇爬行”“小儿啼哭”显然不对。
②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
2.名词用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 ②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从上边) 手植、面刺、耳闻目睹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从旁边)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箕畚) ②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依法) 辇来于秦、手注善药、法应立决
2012年高考考点专项复习· 文言文阅读一
理解文言文中的 实 词
1 概念: 古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形容词、 动词、数词和量词。 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 殊,一般归入虚词。
2 要求: 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实词的通假义、 古今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并掌握推 断词义的方法
120个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 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 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 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 就、句、绝、堪、克、类、怜、弥、莫、期、奇、 迁、请、穷、去、劝、却、如、善、少、涉、胜、 识、使、是、适、书、属、数、率、说、私、素、 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 信、兴、行、修、徐、许、阳、要、宜、遗、贻、 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 族、卒、走、左、坐、一、幸
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 一是弄清动词的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 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 “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 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 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主语,另一名词 必然是状语。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 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 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 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 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 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
高考古诗文阅读: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古诗文阅读: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三理解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提要:“ 常见实词”,指一般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古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常用的词;或古今常用,意义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
“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考查最多。
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重点是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难点是古今异义、异读字和异体字。
1、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词的古今异义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还有一些古今字形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词义发生了演变。
〈1〉词义扩大江:专指长江→泛指大的河流好:女子相貌好看→美好的气质〈2〉词义缩小臭:气味好坏→坏气味让:谦让、辞让,责备→谦让、辞让〈3〉词义转移涕:眼泪→鼻涕偷: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偷窃〈4〉词义弱化很:凶狠〈程度很高〉→〈程度减低〉怨:仇恨、怀恨→埋怨、责备〈5〉词义强化恨:遗憾、不满意→仇恨、怀恨诛:责备→杀戮〈6〉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品质恶劣爪牙:得力帮手→坏人的党羽〈7〉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寡—少歧—岔路夷—平傍—靠近2、分辨单音词和复音词文言文单音词居多数,现代汉语双音词占多数。
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双音词有以下三种情况:〈1〉前后加辅助成分〈前缀、后缀〉师→老师姨→阿姨担→ 担子石→石头〈2〉前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亡→逃亡诱→诱惑旗→旗帜奇→奇特〈3〉换为完全不同的词悟→明白寐→睡觉冥→昏暗邦→国家注意:〈1〉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误认做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2015文言实词推断方法(结合优化探究,实用)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说文解字》:“行,道也。” 薛潭学讴 ① 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
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 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
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 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 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 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 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 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 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 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 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练习: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
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
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 可见“黠儿”为褒义
新课标二卷高考实词类题集
2011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何灌传翻译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
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盗苏延福狡悍,为二边患,灌亲枭其首。
贾胡疃有泉,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知宁化军、丰州,徙熙河都监,见童贯不拜,贯憾焉。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汉金城、湟中谷斛八钱,今西宁、湟、廓即其地也,汉、唐故渠尚可考。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
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的官职。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位奇士啊,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的位子。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官职。
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发告划定边界,禁止辽国人前来。
辽国人忿怒地兴兵进犯。
【参考文档】何灌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何灌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课外阅读专题练习何灌文言文课外阅读专题练习学习重点: 1、积累重点实词与词组:见文段中加框的字或词 2、一词多义拓展与积累:治3、积累同义词:荐、进、引、察、推、举——举荐领、摄、兼、权、署——兼任 4、积累虚词: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201X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之曰:”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nǎng)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jué)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dí)之。
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士之额足矣。
“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
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丈量都惊恐起拜。
B、何灌泞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
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何灌传详细注解与译文共16页文档共18页文档
何灌传详细注解与译文共16页文档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何灌传详细注解与译文共16页文档PPT文档共18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何灌传详细注解与译文共16页文档 4、守业的最,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8
宋史·何灌传原文及翻译-作文
《宋史·何灌传》原文及翻译原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
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
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翻译方法
状语作用 表示动作状态 表示动作工具 表示动作处所 表示对人态度 表示动作频率 表示状态变化 表示动作方向 表示动作方式 翻译格式 像……一样 用…… 在……,从……,到…… 像对待……一样 每天,每年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向…… 当……,亲……
1、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2013年湖北卷) 译文: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 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
范增 数目 项王 主 谓 宾
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
——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 的类别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定语)+宾语
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 动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 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1.夙兴夜寐 2.项伯夜驰之 3.朝济而夕设版焉
时间名词用在动词之前, 表动作发生的时间译成 :“在……(时候)”
1.日夜望将军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日、月、年等用在动词之前 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变 化。“日”“月”“岁”可译 为“每天/月/年”或“天天 ”“月月”“年年”;“一 天天/月月/年年地”
翻译: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 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02全国)
动作名,天下熟知或不熟知的人
(二)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宾语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例析(一)
1【谙】①熟习,了解。
例 1、江南好,景色旧曾谙。
例 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上当》)② 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2【按】①查察,观察。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海洋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察,核查。
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 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传记》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察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凭证的罪犯,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逻,巡行。
例 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2007福建卷,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逻所管各州郡,到达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方才胡公巡逻所部地域,命令经过的地域不要办礼品准备款待。
)④压迫,止住。
按助强弱。
⑤于是,就。
3【案】①通“按”,观察,查察。
召有司案图,指此后过去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传记》)②通“按”,观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相互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逻。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 1、案灌夫项令谢(致歉)。
例 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首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若有异心,速殛之。
”(2007 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伺檀道济,假如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首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若有异心,就赶忙诛杀我。
”)⑤文书,模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暗】①愚笨,糊涂。
例 1、水府幽静,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怯软弱。
)例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静静地,静静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宋史·何灌传》原文
《宋史·何灌传》原文《宋史·何灌传》原文《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
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宋史·何灌传》原文,希望有所帮助!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
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盗苏延福狡悍,为二边患,灌亲枭其首。
贾胡疃有泉,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何灌,字仲源,是开封祥符人。
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的官职。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位奇士啊,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的位子。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官职。
辽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发告划定边界,禁止辽国人前来。
辽国人忿怒地兴兵进犯。
何灌迎着敌军高高地向上射箭,每射必,有时射中山崖,箭头都能没入到岩石之中。
敌军大惊,把他当做神人,迟疑徘徊了好久,终于退缩离去了。
之后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会,说起往昔的事情,历数何巡检的神妙箭法。
何灌说:“那就是我何灌啊。
”萧太师震惊地起身向何灌行礼。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知宁化军、丰州,徙熙河都监,见童贯不拜,贯憾焉。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何灌在河东路做将领,与西夏人相遇,敌人的铁甲骑兵追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贯穿敌人的铠甲,甚至于洞穿前胸,从后背射出,叠连贯穿后面的骑兵,西夏人害怕地退走了。
张康国把何灌推荐给徽宗,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西北边境的情况,何灌用笏在御榻上电画,并以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
宋史·何灌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作文
《宋史·何灌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原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
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
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
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重点实词总结(一)
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重点实词总结(一)1【谙】①熟悉,知晓。
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2【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2007福建卷,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传》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3【案】①通“按”,察看,查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通“按”,考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杜甫《可叹》)③私下里,不公开的;隐蔽地,隐藏不露的。
明察暗访5【媪】①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创新设计 简易通】(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 三级排查大提分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节文言文阅读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一、文言实词提分要领:1.以课本为基础,联系语境,由已知推未知。
2.用这个词的常义解释不通的,就要看这个词是否通假、活用。
3.切忌以今义释古义。
对下面实词的解释,每组都有一个错误,请选出并在后面的框中改正。
第一组1.鄙⎩⎪⎨⎪⎧①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名词,边境)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形容词,卑鄙)2.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动词,辞别)②停数日,辞.去(动词,告别) 3.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②杀人如不能举.(动词,尽)③举.一反三(动词,引出,提出) 4.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感谢)②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③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动词,谢罪) 5.如⎩⎪⎨⎪⎧①杀人如.不能举(动词,好像)②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到)③固不如.也(动词,比得上) 6.军⎩⎪⎨⎪⎧①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②沛公军.霸上(名词,军队) 7.坐⎩⎪⎨⎪⎧①因击沛公于坐.(名词,座位)②王曰,何坐.?曰,坐盗(动词,犯罪)③停车坐.爱枫林晚(动词,坐下) 8.胜⎩⎪⎨⎪⎧①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经得起)②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取胜)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形容词,美好的)9.引⎩⎪⎨⎪⎧①秦王惊,自引.而起(动词,指身子向上起)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③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动词,举起)④引.而不发(动词,拉开弓)10.兵⎩⎪⎨⎪⎧①不得持尺兵.(名词,武器)②不及召下兵.(名词,军队)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军队) 11.使⎩⎪⎨⎪⎧①使使..以闻大王(动词,派遣;名词,使者)②使.毕使.于前(名词,使者;名词,使命)12.诚⎩⎪⎨⎪⎧①诚.能得樊将军首(副词,果真)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副词,实在) 13.顾⎩⎪⎨⎪⎧①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难道)②顾.笑武阳(动词,回头看)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拜访)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难道)14.穷⎩⎪⎨⎪⎧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形容词,贫穷)②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穷尽)③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尽) 错题改正答案1.③“鄙”应为“目光浅陋” 2.①“辞”应为“推辞” 3.②“举”应为“副词” 4.①“谢”应为“道歉” 5.①“如”应为“唯恐” 6.②“军”应为“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7.③“坐”应为“介词,因为,由于” 8.②“胜”应为“副词,尽” 9.③“引”应为“拉,牵引” 10.②“兵”应为“士兵,武士” 11.②第一个“使”应为“动词,让”12.①“诚”应为“连词” 13.①“顾”应为“连词,不过,只是” 14.①“穷”应为“走投无路” 第二组1.一⎩⎪⎨⎪⎧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一样的)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形容词,一样,相同)2.夫⎩⎪⎨⎪⎧①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语助词,表感叹语气)②夫.人之相与(合成词)3.信⎩⎪⎨⎪⎧①信.可乐也(副词,实在)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③忌不自信.(动词,相信)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书信)4.坐⎩⎪⎨⎪⎧①列坐.其次(名词,座位)②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动词,坐落)5.修⎩⎪⎨⎪⎧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美好的)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长)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④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动词,整治,修理)6.临⎩⎪⎨⎪⎧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动词,面对)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动词,迎)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动词,接近) 7.歌⎩⎪⎨⎪⎧①歌.曰:“桂棹兮兰桨”(动词,唱)②扣舷而歌.之(动词,唱)③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8.胜⎩⎪⎨⎪⎧①何可胜.道也哉(形容词,尽)②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动词,战胜,取胜)③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9.危⎩⎪⎨⎪⎧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形容词,端正)②危.楼高百尺(形容词,高)③危.言危行(形容词,使……害怕)10.道⎩⎪⎨⎪⎧①有碑仆道.(名词,道路)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词,道德,道义)③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讲)④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⑤于是废先王之道.(名词,法度)11.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动词, 观察、观赏)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名词,值得观赏的 景物、景观)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动词,观看)12.文⎩⎪⎨⎪⎧①其文.漫灭(名词,碑文)②独其为文.犹可识(名词,文章)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④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花纹)13.名⎩⎪⎨⎪⎧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定名,叫做)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命名)④呼中丞之名.而詈之(名词,名字)⑤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有名的,出名的)14.悲⎝ ⎛①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动词,感叹)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容词,悲伤)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动词,哀怜) 15.然⎩⎪⎨⎪⎧①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 然而)③吴广以为然.(名词,这样)错题改正答案1.①“一”应为“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的” 2.②“夫”应为“发语词” 3.④“信”应为“诚意” 4.①“坐”应为“动词,坐” 5.①“修”应为“高” 6.③“临”应为“副词,将要” 7.①“歌”应为“名词,歌词” 8.①“胜”应为“副词” 9.③“危”应为“形容词,正” 10.④“道”应为“方法,途径” 11.③“观”应为“观察,考察” 12.②“文”应为“碑上残存的文字” 13.③“名”应为“识其本名” 14.②“悲”应为“动词” 15.③“然”应为“形容词,对、正确” 第三组1.加⎩⎪⎨⎪⎧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副词,更加)③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动词,加上,放上)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动词,虚报)2.数⎩⎪⎨⎪⎧①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细密的)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词,几)③范增数.目项王(形容词,屡次,多次) 3.发⎩⎪⎨⎪⎧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动词,打开粮仓,救济百姓)②发.闾左適戍渔阳(动词,开发)③百发.百中(动词,发射)④主人忘归客不发.(动词,出发)4.或⎩⎪⎨⎪⎧①或.百步而后止(代词,有的人)②所守或.匪亲(连词,或者)③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有时) 5.强⎩⎪⎨⎪⎧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形容词,强大)②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形容词,强大)③乃自强.步(动词,竭力,勉强) 6.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②博闻.强识(名词,见闻,知识)③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听到的东西)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听到)⑤以勇气闻.于诸侯(动词,闻名) 7.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凭借、借助)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 假装)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利用)8.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终止)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没有希望的)④以为妙绝.(形容词,到了极点)⑤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9.制⎩⎪⎨⎪⎧①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治服)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并利用)③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 10.将⎩⎪⎨⎪⎧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名词,将领)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动词,带领)③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名词,将军)④季氏将.伐颛臾(副词,将要)11.信⎩⎪⎨⎪⎧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可靠的)②低眉信.手续续弹(通“伸”,动词,伸出)12.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丢失)②蒙故业,因遗.策(形容词,遗留下来的)③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动词活用作名词,遗失之物)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遗留)13.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名词,老师)④吾师.道也(动词,学习,效法)⑤或师.焉,或不焉(动词,从师学习)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14.传⎩⎪⎨⎪⎧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传记)③作七十列传.(名词,传记,一种文体) 15.道⎩⎪⎨⎪⎧①传道.受业解惑(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道理)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④有碑仆道.(名词,道路)⑤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正确的方法) 错题改正答案1.②“加”应为“把本来没有的加上” 2.③“数”应为“副词”3.②“发”应为“征发”4.②“或”应为“连词,如果”5.②“强”应为“名词,有力的弓” 6.③“闻”应为“声誉、名声”7.③“假”应为“借”8.③“绝”应为“与世隔绝的”9.①“制”应为“统领,统率”10.③“将”应为“动词,扶持”11.②“信”应为“副词,随便,随意”12.④“遗”应为“wèi,动词,给予”13.③“师”应为“动词,以……为师”14.②“传”应为“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15.②“道”应为“风尚”第四组1.请⎩⎪⎨⎪⎧①因跪请.秦王(动词,请求)②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动词,邀请)③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动词,要求)④璧有瑕,请.指示王(敬辞,希望对方允许做某事)2.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牵引)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拉)③相如引.车避匿(动词,掉转)④将军夜引.弓(动词,拉开)3.负⎩⎪⎨⎪⎧①宁许以负.秦曲(动词,背负)②秦贪,负.其强(动词,凭借,凭仗)③决负.约不偿城(动词,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动词,辜负)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动词,背着) 4.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动词,回头)②顾.吾念之(连词,只是,不过)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连词,难道)④荆轲顾.笑武阳(动词,回头)5.会⎩⎪⎨⎪⎧①会.于西河外渑池(动词,举行盟会)②相如闻,不肯与会.(动词,见面)③适逢其会.(动词,开会)④会.天大雨(副词,正好,恰巧)⑤长风破浪会.有时(副词,必然,一定) 6.使⎩⎪⎨⎪⎧①数通使.相窥观(名词,使命)②单于使.陵至海上(动词,派,让)7.相⎩⎪⎨⎪⎧①数通使相.窥观(副词,互相)②副有罪,当相.坐(副词,互相)8.当⎩⎪⎨⎪⎧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名词,一样)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动词,判处)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④安步当.车(动词,当作)9.数⎩⎪⎪⎪⎨⎪⎪⎪⎧①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副词,屡次)②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名词,数目,数量)③礼、乐、射、御、书、数.(名词,六艺之一,算术)④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名词,数字)⑤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 词,定数,命运)⑥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数词,几,几个)⑦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动词,计算)⑧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形容词,细密的)10.属⎩⎪⎨⎪⎧①衡少善属.文(zhǔ,动词,连缀)②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动词,嘱托)③忠之属.也(shǔ,动词,属于) 11.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动词,征召)②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应验)③问征.夫以前路(形容词,出征的)④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12.就⎩⎪⎨⎪⎧①连辟公府不就.(动词,取得成功)②金就.砺则利(动词,靠近,接近)③荆轲遂就.车而去(动词,上,登上)④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13.观⎩⎪⎨⎪⎧①观.太学(动词,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观赏)③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动词,观察)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⑤大王见臣列观.(名词,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14.发⎩⎪⎨⎪⎧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拨动)②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动词,发动)③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发达)④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动词,打开)⑤发.闾左適戍渔阳(动词,征发)⑥使人发.书至赵王(动词,送)⑦野芳发.而幽香(动词,开放)错题改正答案1.③“请”应为“敬辞,希望对方做某事” 2.①“引”应为“延请” 3.①“负”应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4.③“顾”应为“副词,难道” 5.③“会”应为“名词,时机,机会” 6.①“使”应为“使者” 7.②“相”应为“代词,偏指一方,你” 8.①“当”应为“动词,抵押” 9.④“数”应为“规律” 10.③“属”应为“名词,类” 11.③“征”应为“离乡远行的” 12.①“就”应为“就职,赴任” 13.①“观”应为“观摩、游学” 14.③“发”应为“起,出身” 第五组1.行⎩⎪⎪⎨⎪⎪⎧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③赵王畏秦,欲毋行.(动词,前往)④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动词,实行,做)⑤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名词, 品行,品德)⑥琵琶行.(名词,古诗一种体裁)⑦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名词,行列)2.乘⎩⎪⎨⎪⎧①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着)②乘.虚而入(成语)(介词,凭借,利用)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动词,驾车)④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量词,sh èn ɡ,辆)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拿着)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③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政策) 4.绝⎩⎪⎨⎪⎧①请息交以绝.游(动词,断绝)②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③枯松倒挂倚绝.壁(形容词,走不通的)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没有希望的)5.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动词,消尽)③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了) 6.故⎩⎪⎨⎪⎧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形容词,与“新”相对)②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矛盾)③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名词,缘故)④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⑤故.内惑于郑袖(连词,所以)7.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引领)②恭疏短引.(名词,一种文体)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拉)8.志⎩⎪⎨⎪⎧①《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③博闻强志.(动词,记)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记住)9.名⎩⎪⎨⎪⎧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字)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词,名字)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说出本相)⑤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有名的)10.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动词,休息)②请息.交以绝游(动词,断绝)③长太息.以掩涕兮(动词,叹息) 11.图⎩⎪⎨⎪⎧①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图画)②图.穷而匕首见(名词,地图)③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词,商讨) 12.薄⎩⎪⎨⎪⎧①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形容词,浅薄)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动词,迫近)③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形容词,浅、少)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形容词,浅薄)13.卒⎩⎪⎨⎪⎧①保卒.余年(动词,终、尽)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副词,最后)③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名词,士兵)④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副词,最后)14.凶⎩⎪⎨⎪⎧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名词,不幸)②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形容词,凶暴)③趋吉避凶.者为君子(名词,不吉利) 15.见⎩⎪⎨⎪⎧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代词,自己,我)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表被动)③风吹草低见.牛羊(动词,看见) 错题改正答案1.⑤“行”应为“行为” 2.③“乘”应为“坐同一辆车子” 3.①“策”应为“拄着”4.④“绝”应为“与世隔绝的”5.③“尽”应为“名词,死”6.②“故”应为“旧交情”7.①“引”应为“连接”8.④“志”应为“做标记”9.②“名”应为“名声”10.①“息”应为“风”11.①“图”应为“计划、打算”12.④“薄”应为“轻视”13.②“卒”应为“死”14.②“凶”应为“名词”15.③“见”应为“动词,通‘现’,显现”二、文言虚词提分要领:1.“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部分——人物:何灌;官 职:引进使;事件:进言皇 帝就地收粮,增加费用。
14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提点:官名。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 事。
何灌担任提点河东刑狱,升任西上阁门使、兼任威州刺 史、任沧州知州。
15
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 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 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
2
阅读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要根据写人记事的特点,建立 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阅读时, 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步骤入手:
• 第一步,关注开头,初识主人公形象 • 第二步,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 第三步,巧借内容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3
(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 州、火山军巡检。
经略使唐贞观二年(628)始设于周边重要地区﹐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宋代在 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
奇士: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 【联想法——双音节:奇异、 奇特】 据吾坐:占据我的位置(官职)【联想法——音近:坐— 座(座位、位置)】
4
(2)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 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 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第2部分——了解主要事迹:在阅 读时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 官职、事件等。如本部分中地点: 边境;人物:辽人、何灌;事件: 何灌打败前来汲水的辽人。
(3)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 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 射,灌曰:“即灌是也。”萧 矍然起拜。
4(1)(他)整理弓箭再次射中了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 20
(9)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
第9部分——时间:靖康 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 元年正月二日;地点: 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 滑州、京城;官职:步 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 军都虞候;事件:战死
京城。
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
火山军:北汉刘崇置雄勇镇,宋建为火山军,故城在今山西河曲。
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
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
检的军职。
7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汲:取水。【联想法——双音节:汲取 & 字形:偏旁“氵”】 申:告诫 【联想法——双音节:申告】 堠hòu:古代瞭望地方情况的堡垒【联想法——字形:偏旁 “土”&语境分析“辽人常越境”】 遏:阻止。【联想法——双音节:遏制】 忿:愤怒、忿恨。(只此一个词义)
(5)张康国荐于徽宗, 召对,问西北边事,以 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 为形势。曰:“敌在吾
第5部分——人物:何灌、徽宗; 地点:皇宫;事件:与徽宗讨论 国事。
目中矣。”
如果以上大意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参照选择题B选项
11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
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射: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作名词。射出的箭。
第3部分——本部分为补叙。时间:后 三十年;人物:何灌、萧太师;事件: 契丹萧太师佩服何灌“神射”。
如果以上大意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参照选择题A选项 5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武选:通过科举中的武科来选拔武术人才。登第、登科: 应考人被录取。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尧舜
培优扶弱 古文翻译
1
文言文阅读 【研读全国卷】
• 近年考题选材十分稳定,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品。 材料中的人物多为有远见卓识、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关注民 生、政绩卓著、清正廉明的官吏。
• 题量没有变化,共4题。阅读选文篇幅有所压缩,不到600字, 这样阅读难度略有降低。
• 题型及考查点的变化,2014年用客观断句题替代了信息筛选题, 2015年用文化常识题替代了实词题,减少了常规考点,避免重 复考查。2016年仍然延续这种考查形式。增加的新考点侧重对 古代文学基本素养的考查,体现了文言复习的基础性和高考的 指向性。变化之后的4道题依次为:客观断句题、文化常识题、 内容概括分析题和翻译题。
没过多久,何灌又任岷州知州,引邈川水溉闲置的田地上 千顷,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调任到河州, 不久又回到岷州,提议在熙河兰湟一带选拔弓箭手。
18
• 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 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 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葺qì,修理。【联想法——双音节】 应募:响应招募。【联想法——双音节】 从之:翻译时注意谁听从谁 甫: 刚刚、才。 如果以上大意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参照选择题C选项 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田不受旱灾之苦, 那么人民就会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要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 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兴修水利。不到半年,就得到 了质量良好的耕地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
23
•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 乞:请求【联想法——双音节:乞求】 • 控守:把控守卫。 • 隅:角【联想法——成语:向隅而泣,一个人面对墙角
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地哭泣。】
4.(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 守卫西部边角。
24
•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河东在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 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从事,古代官名。即从吏史,亦称从事掾,汉刺史的佐吏。 汉以后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 东路从事。
6
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告诫并划定边界,不 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
8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 去。
迎:面对。【联想法——双音节:迎面、迎战】 著:接触,挨上。 【联想法——双音节:着陆】 镞zú,箭头。【联想法——课本: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贾谊《过秦 论》)】 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前或退却【联想法——课本:九国之师, 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敛:聚拢,收敛。【语境分析&联想法——双音节】
转:迁官转任。 并塞:靠近边塞。 不胜:不能承受。【联想法——课本: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陈情表》)】 陆: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陆路运输 登:庄稼成熟【联想法——成语:五谷丰登】 籴dí:买进粮食【联想法——字形:入米(会意字)】,与“粜” 相对。
因为修治城障有功,再升任引进使。朝廷下令运粮三十万石到太原等三州。 何灌进言说:“河水太浅不能承受大船,如果用陆路运要用八千辆车,这时 沿边麦子正好成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请报上 去,得到了许可。 如果以上大意不能完全理解,可以参照选择题C选项 16
次:临时驻扎和住宿。【联想法——课本: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
望风迎溃【联想法——成语-望风而溃:远望敌人踪影就已 吓得溃散。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还未接触,就已溃散。 】
叩:进攻【联想法——双音词:叩击—攻击&语境分析】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兵滑州,梁方平往南败逃。何灌的军 队也望风而溃。整个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敌军,金兵于 是径直南下进攻京城。
19
其他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 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 帝亲赐酒劳之。
• 射玉津园:(省略句)射于玉津园—(状语后置)于玉津园射— 在玉津园射箭
• 的:靶心【联想法——成语:有的放矢】
何灌曾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次 射却没有射中。辽国使者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 “不是,我是出于礼节让让客人你。”
之后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会,说起往昔 的事情,历数何巡检的神妙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 何灌啊。”萧太师震惊地起身向何灌行礼。
10
(4)为河东将,与夏 人遇,铁骑来追,灌射 皆彻甲,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第4部分——人物:何灌、夏人;官 职:河东将;事件:何灌用箭射退 敌人。
第8部分——人物:何灌; 官职:岷州知府、河州知 府;事件:兴修水利、箭 法精湛。
17
•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 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 号:把……叫做。【语境分析&语法分析】 • 徙:调职。 • 举熙河兰湟:(省略句)举于熙河兰湟—(状语后置)
于熙河兰湟举—在熙河兰湟一带选拔
人的铠甲,甚至于洞穿前胸,从后背射出,
叠连贯穿后面的骑兵,西夏人害怕地退走了12 。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 纹为形势。曰:“敌在吾目中矣。”
荐于徽宗:(状语后置)于徽宗荐 召对: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画御榻:(省略句)画于御榻——(状语后置)于御榻画
何灌面对敌军高地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射中山崖,箭头 都能没入到岩石之中。敌军大惊,把他当做神人,迟疑徘徊了好
9
久,终于退缩离去了。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 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
曩:nǎng,以前的 。(只此一个词义) 矍然Jué,惊视的样子。(另一个解释:急遽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