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秋天》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秋天》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秋天》教学设计小学《秋天》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秋天》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秋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朦胧的情感美。
2、运用想像、联想,揣摩、欣赏诗中精彩的画面美。
3、以诗解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悟自然的诗情美。
教学难点:对诗歌感情的体悟。
(突破方法:以诗解诗,戴望舒的诗句)教学重点:对诗歌画面美的感受。
(突破方法:以老师范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已是冬天,可我还珍藏着秋天的几枚落叶,每当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我所钟爱的秋天,在寂静的林荫道上,那金黄的落叶在微凉的秋风中翩跹起舞。
同学们,当你回望秋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老师:哦。
你眼中的秋天的飒飒的秋风里。
你眼中的秋天在粼粼的波面上你眼中的秋天在南归的大雁身上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检查预习,朗读纠错。
请三个学生,一人一节读诗。
学生互相纠错。
老师读一遍,大家在课文上标注一下没找出来的读错的音。
学生明确易读错字(撒、背等),老师帮助辨析。
三、感知内容,读出感受。
刚刚大家读的和老师读的,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比如用什么样感情?语调激昂还是柔和呢?节奏是快速还是舒缓呢?集体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它读一遍,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四、品味第一节,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想要读得更好,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诗歌。
当代诗人徐志摩在他的诗作《私语》里,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那么请问第一节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大家找到的这些是极具农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
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写,可不可以这样写?似乎更简洁呢。
1、大家可以出声地读一读,比一比。
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轻盈。
《秋天》教案15篇
《秋天》教案《秋天》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天》教案1一、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三、教学难点:(教学目的2)四、教学设想: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2、生评;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4、生评,师随机点拨;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
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2、汇报探究结果;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秋天》教案2教材解读《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美景,展示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的秋景图。
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之难点。
设计理念1、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4.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今天,我们将开启一段秋天的旅程,去感受这个丰收的季节,去欣赏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图片(展示秋天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谁能来说说你对秋天的印象?(学生回答)是的,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充满诗意的季节。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秋天》,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个美丽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如“秋”、“叶”、“果”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自然特点和变化,知道秋天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使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一篇关于秋天的美文,如《秋天的怀念》、《秋日登洪府台榭》等,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秋天的认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观察实践:课后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如树叶的变化、丰收的果实等,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来,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5.课后复习: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加强记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仿写秋天的景物,锻炼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语文《秋天》教案
四年级语文《秋天》教案四年级语文《秋天》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秋天》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秋天》教案1设计理念:“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
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目标: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一、起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
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二、承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
(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
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秋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秋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 我们的身边。
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二、讲授与讨论看图1 、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2 、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1 、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 、请看书,听录音。
3 、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1 、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2 )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3 )指导读。
(4 )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 、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1 )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2 )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3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 还有些什么?{ 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 :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 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
{ 树叶黄了,叶子落了}{2} 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a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2024年秋天语文课堂教案设计
2024年秋天语文课堂教案设计第一章:总论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2024年秋天为背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领略秋天的魅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秋天的自然特点、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秋天的自然特点2.1 教学内容(1)秋天的气候特点:气温、降水、光照等。
(2)秋天的植物特点:植物的生长、凋落等。
(3)秋天的动物特点:动物的迁徙、繁殖等。
2.2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点。
2.3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发言、观察报告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秋天的历史文化(1)秋天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重阳节等。
(2)秋天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诞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等。
(3)秋天的文学创作:诗词、散文、小说等。
3.2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历史文化。
3.3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讲解表达能力、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章:秋天的阅读理解4.1 教学内容选择与秋天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4.2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3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分析报告、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秋天的写作训练5.1 教学内容(1)秋天的景物描写:训练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
(2)秋天的情感表达: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秋天的故事创作:训练学生的故事创作能力。
5.2 教学方法采用指导、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秋天的审美鉴赏6.1 教学内容(1)秋天的自然美:欣赏秋天的景色、声音、气息等。
一语上秋天跨学科教学设计
一语上秋天跨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秋天的特点、变化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运用。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天气变冷、树叶变黄、果实成熟、动物迁徙等。
2. 秋天的重要性:带来丰收、为动物储备食物、准备冬眠。
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秋天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兴趣。
2. 跨学科思维导入:让学生列出秋天可能涉及的学科,如自然科学、地理、历史、文学等,并让学生讨论秋天与这些学科的联系。
3. 观察与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秋天相关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如观察树叶变色的过程、观察动物的迁徙等,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并讨论秋天与丰收、食物储备、动物迁徙等的关系。
5. 整合学科知识: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以图表、报告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示秋天与不同学科的联系和重要性。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评价跨学科教学对他们的学习帮助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秋天特点和变化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准确性。
2. 分析与讨论:评价学生对秋天与丰收、食物储备、动物迁徙等的关系分析和思考能力。
3. 整合学科知识:评价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表达清晰度。
4. 总结与评价:评价学生对跨学科教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设计旨在通过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在秋天这一主题下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秋天》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C(信心):课堂任务难度适中,经过认真努力便可完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充分交流,提供鼓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与支持。对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将失败原因归结为时间和努力程度,避免学生怀疑自身能力,丧失学习信心。
学生进行交流。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
以此指导对个体的解读,强化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二、学习目标分析
A(注意):上传朗读片段《秋天》,供学生观看,通过朗读、ppt和色彩鲜明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本课的注意力。
露珠、镰刀、水果、冷雾、网、芦蓬、白霜、小桨、渔船、草野、蟋蟀、溪水、牧羊女
用时5分钟
2、为何选这些景物?
(写秋,就是要抓住有秋天特色的代表性事物来写,以此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用时10分钟
3、但只是罗列有代表性的事物,会有诗情吗?
(让学生明白意思没变,但我们的想象却没有了,更别说感受生动鲜明的画面了。“丁丁”
:听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飘”:山谷很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饱食”拟人手法“栖息”:先品词意义;再悟,这里是秋天给农家带来了稻满仓,谷满地,一派丰收景象。
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
一种阅读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了诗的意境
不能很好地完成讨论。
小学语文《秋天》教学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秋天》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秋天》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秋天》的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秋天》,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2 课文《秋天》的朗读与背诵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秋天》,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相互交流和启发,增强学习的合作性。
3.2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如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秋天的氛围。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想象。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互动。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合作和表达能力。
4.2 朗读与背诵表现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课文时的语音语调、表情和流畅度。
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秋天》的文本准备课文《秋天》的文本,包括文字和插图。
5.2 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准备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如落叶、秋果等,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观察。
5.3 写作材料准备写作材料,如纸张和笔,供学生进行写作活动。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和氛围。
教师提问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6.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秋天》,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024年《秋天》教案(精选
2024年《秋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
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与收获。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课文《秋天》的阅读与理解,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绘秋天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色?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4. 精讲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秋天的写作方法。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秋天2. 主要内容:秋天的景色:金黄的树叶、丰收的果实、蓝天白云秋天的特点:凉爽、美丽、收获3. 写作方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2)积累课文中描绘秋天的优美句子。
2. 答案:秋天来了,金黄的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好像在向人们报告着秋天的喜讯。
蓝天下,白云飘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2)例句:1. 秋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温暖了大地。
课文《秋天》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秋天》。
(2)能够理解课文《秋天》的大意,了解秋天的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学生字典或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与秋天相关的物品或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树叶、果实等。
2. 阅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秋天》。
(2)学生互读,检查理解情况。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3. 学习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合作意识。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表达与实践:(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描述。
(3)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秋天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搜集更多关于秋天的诗歌、故事或其他文学作品。
2.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搜集到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其内容。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这些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
2.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掌握秋天的常见景象、植物和动物;•能够描述秋天的气候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白板和挂图;•与秋天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学生绘图纸和彩色笔。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展示一张秋天的图片,唤起学生对秋天的回忆和想法;•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探索和好奇心。
第二步:探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第三步:了解秋天的景象、植物和动物1.展示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与秋天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象、植物和动物。
2.互动讨论: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对图片和视频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步:描述秋天的气候和感受1.观察绘图:让学生观察与秋天有关的图片,让其感受秋天的气候和景象。
2.绘制图片:让学生根据对秋天的感受,用绘图纸和彩色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景象。
3.学生表演:学生将自己绘制的秋天景象进行表演,并在表演中描述秋天的气候和感受。
4.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简要回顾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更加具体和明确,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步骤:第二步探究秋天的特点和变化的环节可以更加开放,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探索和讨论。
•教学准备:可以准备更多的资源,如实物、音频等,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秋天的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积极采纳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秋天》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秋天》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秋天》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秋天》,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秋天》1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一、导入新课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
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描绘了什么?]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此处为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初步读懂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写什么?]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蝉、韧、柔、梳是翘舌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指导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9月19日总14课时)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秋天与其它季节有什么不同?](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重点品读:[此处为重难点:通过图文结合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 《秋天》的教案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秋天的美好。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描述秋天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金黄”、“丰收”等。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2.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学生自读后,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效果。
3.讲解课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金黄”、“丰收”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词语。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4.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观点。
5.课堂小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6.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已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景。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教师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4.课后作业的布置,既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感受秋天的美好。
五、教学资源1.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2.图片:秋天的景色图片3.多媒体课件:秋天的美景、课文动画等六、教学时间本节课共计2课时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秋天》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
介绍:秋天是四季之一,也是人们喜欢的季节之一,景色优美,气候宜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传统文化最丰富多彩的季节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天并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本篇文章设计了一个秋天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文化活动和特色节日。
一、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秋天的概述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色。
2.使学生认识到秋天的变化和传统节日的传统文化。
3.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4.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和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来介绍秋天的典型景色,如金色的稻田、红枫林、清晨的露水、肃静的秋日白天夜晚等秋天的景色。
通过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
2.秋收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推理能力,让学生介绍我国北方、南方季节性农业的主要状况和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收获,如稻谷、玉米、红枣、苹果、桂花、柿子等。
让学生理解秋收的意义,比如获得收获的喜悦和辛勤劳动的价值。
3.中秋节简介中秋节的历史由来和文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点灯笼和听老故事等。
让学生发现和探究中秋节的文化底蕴和意义,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德育素养。
4.重阳节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重阳》体验完整的重阳节形象,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过程,如登高、喝菊花酒、食粽子等。
引导学生懂得重阳节带给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诉求,使学生增强文化意识和带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5.家乡的秋天通过图片或小视频的展示,让学生知道各地秋天的景色、活动和情况。
通过老师祖父母家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秋天,激励学生寓习于乐,关注社会、关注家庭。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了解到和自己带的文化差异,还能增强在大家庭之间和家长的感情联系。
6.总结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各种活动的异同点,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概括秋天的特点和重点对于学生从秋天中获得的启示和收获的感觉。
提高课堂效率的秘密:《秋天》教案设计
提高课堂效率的秘密:《秋天》教案设计课堂效率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秋天》教案为例,从课堂设计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效。
一、教学背景分析《秋天》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散文课文。
该课文主要描述了秋天的美景和变化,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意义。
此外,该课文还涉及到一些文学知识,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较适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课堂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秋天的特点、美景和变化,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变幻莫测,培养自然保护意识,喜爱自然和生命。
3)学习策略:通过阅读、欣赏、操练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教学内容与步骤1)热身通过铁人三项(听听、看看、说说)的形式,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秋天这个季节。
例如:听秋天的声音,看秋天的景色,说一说秋天的感受。
2)导入通过一段唐诗来引出今天的课程《秋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今天的课程是与秋天有关的,我们先来听一首关于秋的名诗。
3)阅读在阅读前,让学生集体预测全文主要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主动性。
分别选些段落进行朗读,有一定的表情和语调。
4)欣赏对于该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应该介绍一下,并通过图画,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
在欣赏时,要求学生读懂、分析、感悟文中的人物和事物,让学生深入体验秋天的美妙之处。
5)讲解针对该课文中的难点和要点,教师应该加以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练,巩固和加深对该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6)自由实践在学习和掌握了《秋天》的知识和技能之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实践,如自由创作秋天篇章,拍摄秋天风光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方式1、因材施教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重视的方面之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灵活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启发引导、小组讨论、游戏比赛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秋天》优秀教学设计
《秋天》优秀教学设计《秋天》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天》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优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②观察秋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
授课设想: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共同体会诗歌的美。
采用多媒体课件,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乐欣赏秋天的图片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她是那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溪水;南飞的大雁;丰收的庄稼;肥硕的瓜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秋天》。
二、初读:自己小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争取读出感情。
注意:画出自己认为需要注意读音的字。
学生活动:1、自读诗歌,并画出注意读音的字。
2、自由展示朗读,并评价。
小结: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读得有感情……)三、听读:1、听老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2、小组内朗读比赛。
3、推荐优秀同学全班展示。
四、品读:赏析第一幅秋景图1、你能将下列空缺的词语填上吗?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伐木声幽谷。
放下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的瓜果。
秋天在农家里。
2、比较朗读去掉这些词语后的诗句和原诗,你认为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赏析去掉的词语在诗中的含义、作用,渗透写法,表达的'感情同时指导朗读)3、带着这些感悟和理解再读第一节,争取读的比刚才更有感情。
(学生代表展示朗读)4、思考: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赏析诗歌呢?5、用刚才的赏析技法赏析第二、三节,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完善。
《秋天》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秋天》教学设计(江苏省省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和相关的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秋天》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的朗读和背诵。
3.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秋天的季节特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印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秋天》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秋天》,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了解秋天的相关文化知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象,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师生共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秋天》中的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描述。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秋天》教案3篇(秋天有关教案)
《秋天》教案3篇(秋天有关教案) 下面是整理的《秋天》教案3篇(秋天有关教案),供大家参阅。
《秋天》教案1秋天一、教学要求:1、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秋天景象的特征,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秋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秋天的景象。
第二课时一、组织上课,师生问好:二、学习过程:一)宣布新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秋天》,板书,齐读课题。
)现在我们来检查上一节学习的情况(示课文,词语重点突出)1、看听话并用词语说句子(生、、、、)一群群大雁它们摘棉花景象渐渐师:现在有个小问题?——你喜欢秋天吗?(生、、、、)过渡: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美丽!(示图文)师领读。
二)新授: 一)反馈预习情况:课文几个自然段?;课文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生说师板书)天气树上的叶子天空里的大雁地里的庄稼二)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文中是如何写秋天的天气和树上的叶子的?(生读一自然段)反馈(一学生说后写,其他生再说)齐读一自然段看图试着复述一自然段过渡:天气渐渐凉了,要过冬的大雁往南飞,它们是怎样飞向南方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反馈:这是什么?(大雁)它们怎么飞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说写结合)(3)读,看图复述过渡:师:抬头看,我们看到了南飞的大雁,举目远眺,秋天的地里又会有什么景象?三)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图结合课文,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板书。
(地里的庄稼熟了,农民们有的割稻子,有的摘棉花)(3)集体纠正(4)读三、巩固练习1、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
四、课堂小结美丽的秋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细心的你在我们的校园,还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象,给同学们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时5分钟
2、为何选这些景物?
(写秋,就是要抓住有秋天特色的代表性事物来写,以此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用时10分钟
3、但只是罗列有代表性的事物,会有诗情吗?
(让学生明白意思没变,但我们的想象却没有了,更别说感受生动鲜明的画面了。“丁丁”
S(满足):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小组方式讨论,在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有更进一步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满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需要在看Biblioteka 视频后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完成背诵。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
自己的感想。
困难:学生可能因为自律问题无法按时完成,可能无法总结出自己的感想或者不善于表达,
学生自学法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电教媒体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另外,学生是一个一个独立
的个体,每个人的阅读经历有差异,所以设计在关注学生个体上还要加强一些。
用心之处
将容易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放在视频中让学生能提前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能够单独跟
不能很好地完成讨论。
四、课前任务设计
课前任务
学生需要先看完视频
学生需要背诵此篇课文并且录制视频传到平台
小组成员需要完成讨论,并总结上交平台
评分标准
计入平时分,平时分占总成绩 40%。
视频会上传至学校官网制定平台
五、课上任务设计
以第一节为例,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
1、诗人在诗中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
:听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飘”:山谷很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饱食”拟人手法“栖息”:先品词意义;再悟,这里是秋天给农家带来了稻满仓,谷满地,一派丰收景象。
这样,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
一种阅读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了诗的意境
美,达到教学目的。))
用时15分钟
4、给这节诗加一个诗意的名字:农家丰收图
用时5分钟
5、出示和第二、第三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按第一接的方法小组品味二三节。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
学生进行交流。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
以此指导对个体的解读,强化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二、学习目标分析
A(注意):上传朗读片段《秋天》,供学生观看,通过朗读、ppt和色彩鲜明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本课的注意力。
R(关联):根据文中有关秋天的知识,可与现实中秋天一些气候的经验联系,查找一些资料图片,让同学知道秋天的气候以及一些其它常识
C(信心):课堂任务难度适中,经过认真努力便可完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充分交流,提供鼓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与支持。对无法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将失败原因归结为时间和努力程度,避免学生怀疑自身能力,丧失学习信心。
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
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
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用5分钟
6 与相似的《秋景》进行比对,然后课后进行讨论。
用时5分钟
六、教学设计反思
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知识迁移、教师导学法、
《秋天》翻转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课名)
《秋天》
该内容总课时
2课时
翻转课时
第二讲
一、学习内容分析
我准备这篇课文上两节课,不包括课前预习。这篇课文不算太难,所以不是重点。
内容特色:让学生在课前听诗朗诵,体会到诗的优美,选择一些何其芳的作品进行导读,
做一个串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作品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 ,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