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工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范文1. 总则1.1 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煤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并规范各项作业行为。

1.2 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从事煤矿作业的人员,包括矿工、监工、设备操作人员等。

1.3 坚决执行煤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严禁违反办法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予以处罚。

2. 煤矿作业规程2.1 煤矿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矿井作业规程。

2.2 在进入矿井之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接受安全检查。

2.3 煤矿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禁止违规行为。

2.4 发现作业区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安全技术措施3.1 煤矿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的安全设备,如瓦斯检测器、通风设备等。

3.2 煤矿作业区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瓦斯积聚。

3.3 作业场所必须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3.4 严禁在矿井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以防止瓦斯爆炸的发生。

4. 安全教育与培训4.1 煤矿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2 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瓦斯防治、火灾防范、逃生自救等。

4.3 矿工必须了解矿井地质情况和灾害预防措施,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4.4 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必须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改进。

5. 事故应急救援5.1 煤矿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演练。

5.2 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护被困人员的安全。

5.3 事故报告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5.4 遇到重大事故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协助。

6. 监督管理6.1 煤矿作业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作业监督机制,加强对矿井作业的监督。

6.2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采矿安全操作规程

采矿安全操作规程

采矿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防护装备1.1所有进入矿井的工人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保持其完好无损。

1.2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并妥善保管,禁止私自拆卸。

1.3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手套,并随时检查其穿戴状况。

1.4必须佩戴有防滑功能的防护鞋,以确保作业期间的安全。

二、电气安全2.1井下作业区域应按规定设置防爆电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2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做好电线的防火处理。

2.3作业区域电气设备必须通过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规定标准。

2.4禁止在有易燃气体存在的地方使用明火或不符合规定的电气设备。

三、通风安全3.1井下通风系统必须正常运行,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3.2禁止在通风不良的地方进行作业,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作业区域的通风状况良好。

3.3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通风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四、防火安全4.1井下必须按规定设置和使用防爆灯具,并定期更换电池。

4.2严禁在有易燃气体存在的地方使用明火,必须采用无火源电器设备。

4.3井下必须妥善存放易燃物品,严禁乱堆乱放,确保通道畅通。

五、机械设备安全5.1井下机械设备必须通过检查和测试,确保其使用安全。

5.2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5.3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严禁超负荷操作或擅自改变机械设备的工作方式。

5.4机械设备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机并及时报修,禁止强行继续使用。

六、应急救援6.1作业区域必须配备合适的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

6.2作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培训,并熟悉各类急救方法。

6.3作业人员在发生事故或意外伤害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七、安全检查7.1定期进行井下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以备查阅。

7.2井下作业人员必须参与安全例行检查,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

7.3严禁对安全监测设备进行破坏或干扰,否则将严格追究责任。

地测操作规程

地测操作规程

矿井地质工操作规程一、观测准备1、地质观测人员应根据工作面的位置、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2、地质观测人员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钉子、线绳、坡度规等;入井前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以及口罩、毛巾、风镜、耳塞等职业防护用品。

3、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必须按《矿井地质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

二、矿井地质观测:1、现场观测记录必须采用《煤矿地质测量图例》所规定的符号。

2、每次现场观测不得少于二人,对观测结果进行复查、核实。

3、沉积岩的观测与描述:①要准确描述沉积岩的颜色,并指出其色度的深浅。

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

如深灰色、浅灰色等。

②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碎屑的矿物成份及含量。

当某一矿物成份含量达到25%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加岩石命名。

③要观察描述沉积岩碎屑的粒度大小,并按岩粒度分级标准和岩石粒度命名原则进行岩石命名。

④对于中砂粒级以上的碎屑岩要观察,描述碎屑颗粒的滚圆度和分选性。

4、煤层的观察与描述:①、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其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性程度分别为:稳定煤层>50m≤100m;较稳定煤层>25m≤50m:不稳定煤层>10m≤25m;极不稳定煤层≤10m。

②、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两观测点的煤厚之差大于0.25m 的或倾角之差大于5度时,在两测点间必须增加一个观测点。

③、各煤层观测点描述内容包括煤岩特征、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岩性、煤质、煤层含水性等。

当煤层变薄、分叉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和煤层顶板的变化情况。

5、煤层顶底板的观测内容:①、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并需绘制小柱状图。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煤矿地质观测工作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勘查环节,用于获取煤层地质信息,指导矿山开采和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地质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1 仔细阅读本操作规程,熟悉工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1.2 熟悉矿山地质情况和煤层赋存规律,掌握相关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1.3 检查并保证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 定位标志物测量2.1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测量定位标志物的位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使用精准测量仪器对定位标志物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 煤层厚度测量3.1 根据定位标志物的测量结果,确定测量煤层厚度的位置。

3.2 将测量仪器置于煤层上方,确保仪器与地质层面平行。

3.3 使用测量仪器对煤层厚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4. 煤层倾角测量4.1 根据煤层厚度测量结果,确定测量煤层倾角的位置。

4.2 将测量仪器置于煤层上方,与地质层面垂直。

4.3 使用测量仪器对煤层倾角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5. 瓦斯含量测量5.1 根据瓦斯发生规律和地质情况,选取测量瓦斯含量的位置。

5.2 使用瓦斯检测仪器对瓦斯含量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5.3 如果瓦斯含量超出安全范围,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6. 煤层赋存形式观察6.1 根据地质情况选择观察点。

6.2 使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煤层的赋存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7. 地下水位测量7.1 根据地质情况选取测量地下水位的位置。

7.2 使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记录测量结果。

7.3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8. 巷道围岩观测8.1 根据矿井巷道布置情况选择观测点。

8.2 使用充气仪器或其他相关设备观察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记录观测结果。

8.3 如果发现围岩出现松动或变形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9. 完善记录9.1 对每一项观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观测位置、测量数值和观察结果等。

井下凿岩工操作规程范本(2篇)

井下凿岩工操作规程范本(2篇)

井下凿岩工操作规程范本一、安全操作规程1. 进入井下工作区域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耳塞、防滑鞋等。

2. 在工作前,必须对工作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存在。

3. 在凿岩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绝对不能进行喧哗、抽烟和饮酒。

4. 在凿岩之前,必须确认凿岩地点的稳定性,确保没有明显的岩石裂缝和倾斜现象。

5. 执行凿岩作业前,应清理作业区域的杂物,特别是易滚落的岩石,确保凿岩过程中不会发生滚石伤人事故。

6. 在凿岩过程中,要保持与协作人员的密切沟通,确保凿岩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7. 若遇到凿岩困难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凿岩并向上级报告,不可擅自采取措施。

8. 完成每天的凿岩作业后,必须清理现场,确保没有残留的岩石和工具、设备等。

9. 操作人员在凿岩作业中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操作,严禁违反规定进行操作。

二、设备使用规程1. 在凿岩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凿岩设备和工具,不可使用损坏或故障的设备。

2. 每次使用凿岩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且操作正常。

3. 钳子、凿子等凿岩工具使用前,必须保持锋利,并进行定期磨削和维护。

4. 在操作凿岩设备时,必须正确使用操作杆和按钮,确保准确控制设备的运行。

5. 每日结束工作后,必须对凿岩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三、岩石检查和选择规程1. 在凿岩工作之前,进行岩石检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岩石进行凿岩。

2. 对于脆弱和易滑落的岩石地层,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固和支护等。

3. 在进行岩石选择时,必须考虑岩石的硬度、稳定性和爆破安全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最佳的凿岩方案。

4. 凿岩过程中,应定期对岩石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岩石裂缝和松动现象。

四、应急处理规程1. 在凿岩作业中,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行动。

2. 在发生岩石滚落等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提醒周围人员迅速撤离,并尽可能寻找防护掩体。

煤炭采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炭采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炭采矿安全操作规程引言:煤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之一。

然而,煤炭采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确保煤炭采矿工作能够高效、安全进行,制定和遵守煤炭采矿安全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炭采矿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前培训和考核为了保证矿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所有进入矿井工作的人员都需要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矿井安全规定、煤层地质情况、煤矿通风系统、矿井瓦斯监测与防范、地面和井下紧急逃生等。

只有通过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上岗。

二、煤矿通风系统煤矿通风系统是保证矿井空气质量和防范瓦斯爆炸的关键措施之一。

矿井应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并定期进行通风设备维护与检修。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通风系统的结构和运作原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参数。

三、瓦斯检测与防范瓦斯是煤矿井下常见的危险气体之一,具有易燃、可爆炸等特性。

操作人员在进入矿井前,应先进行瓦斯检测,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熟悉瓦斯的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判断危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瓦斯抽放、通风增氧等。

四、地质灾害防范煤矿地质灾害是煤炭采矿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自燃、煤与瓦斯爆炸、地面塌陷等。

操作人员需要了解煤炭层的地质情况,及时发现地质异常,如地质构造、煤的裂缝、岩层运动等,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五、安全作业规范在煤矿采矿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范。

例如,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注意周围人员的撤离和警戒,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在煤矿巷道掘进时,要保持道路的稳定,及时排除堆积的杂物,防止坍塌事件的发生。

对于井下设备的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六、应急预案和演练煤矿安全事故时刻可能发生,为了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每个煤矿都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地表裂隙充填工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地表裂隙充填工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地表裂隙充填工一、主要危险源1.不熟悉矿井采空区地表具体范围。

2.不按规定时间检查充填地表裂隙。

3.作业时未对作业地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不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4.地表采空区存在较大裂隙未发现或防范不当。

二、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地表裂隙充填操作。

第2条地表裂隙充填工应完成下列工作:1.定期对矿井采空区地表进行巡视检查。

2.及时充填地表裂隙,并把采空区地表裂隙情况及时向区队领导汇报。

三、上岗条件第3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4条掌握矿井采空区地表具体范围。

四、安全规定第5条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作业过程中必须执行“手指口述”。

第6条工作面开采后3天内,地测科与通风队共同对工作面地表用木桩做出明显标识。

第7条对采空区地表塌陷产生的裂缝及时填堵,最多不得滞后工作面30m。

填堵后出现的新裂隙应再次回填,并做好记录。

五、操作准备第8条准备好所用工具(铁锹、铲子),工作服穿戴整齐。

六、正常操作第9条定期检查地表裂隙,检查要求如下:1.检查时,从工作面初采位置开始,检查范围不得小于工作面地表范围。

2.正在回采的工作面每3天检查一次;已回采完毕的工作面每7天检查一次。

3. 检查完毕后,及时汇报检查结果。

第10条到达工作地点后将有裂隙的地方用沙土充填并用脚踩实。

第11条对于人工无法填充的裂隙及时向领导汇报,采取措施填充。

七、收尾工作第12条充填完毕后,严格进行检查,确认无误方准收工。

第13条做好记录,汇报充填工作进展情况。

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

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

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
《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
地质技术人员在进行工作时需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的一些重要内容:
1. 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地质技术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安全防护要求:在进行野外地质勘探或岩心取样时,地质技术人员需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如头盔、手套、防护眼镜等,以保障自身安全。

3. 地质数据采集规范:地质技术人员在采集地质数据时,需准确记录数据的来源、时间、地点等信息,并严格按照数据采集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 地质勘察绘图要求:对于地质勘察绘图,地质技术人员需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测绘和绘图工作,确保绘图的准确性和标注的清晰性。

5. 环境保护要求:在进行地质勘探和开采工作时,地质技术人员需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对工作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环保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质技术人员操作规程的遵守,不仅可以保障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还可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地质科研和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因此,在工作中地质技术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成果。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煤矿作为能源资源的重要产地,其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工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保护环境,最大程度地利用煤矿资源。

首先,煤矿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对煤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地质隐患。

此外,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转才能保障工人的安全。

其次,煤矿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加强矿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矿工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装备、遵守操作规程、应对突发事件等知识,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再次,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强调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制度。

提倡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勤于巡查排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等方面来保障矿工的安全。

最后,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提出了对矿山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要求。

保护环境和资源是每个煤矿责任所在,不仅要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还要注重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不仅是保障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只有严格遵守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地质工操作规程

煤矿地质工操作规程

一、矿井地质工操作规程一、观测准备1、地质观测人员应根据工作面的位置、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观测结果必须及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2、地质观测人员必须备齐观测、记录用具,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钉子、线绳等;入井前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以及口罩、毛巾、风镜、耳塞等职业防护用品。

3、矿井地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必须按《矿井地质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

二、矿井地质观测:1、现场观测记录必须采用《煤矿地质测量图例》所规定的符号。

2、每次现场观测不得少于二人,对观测结果进行复查、核实。

3、沉积岩的观测与描述:①要准确描述沉积岩得到颜色,并指出其色度的深浅.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

如紫红色、浅黄色等。

②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碎屑的矿物成份及含量.当某一矿物成份含量达到25%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加岩石命名。

③要观察描述沉积岩碎屑的粒度大小,并按岩粒度分级标准和岩石粒度命名原则进行岩石命名.④对于中砂粒级以上的碎屑岩要观察,描述碎屑颗粒的滚圆度和分选性。

4、煤层的观察与描述:①、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其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性程度分别为:稳定煤层>50m≤100m;较稳定煤层〉25m≤50m:不稳定煤层〉10m≤25m;及不稳定煤层≤10m。

②、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两观测点的煤厚之差大于0。

25m 的或倾角之差大于5度时,在两测点间必须增加一个观测点。

③、各煤层观测点描述内容包括煤岩特征、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岩性、煤质、煤层含水性等。

当煤层变薄、分叉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和煤层顶板的变化情况。

5:煤层顶底板的观测内容:①、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板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并需绘制小柱状图。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版)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二、上岗条件第2条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3条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须掌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

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可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第9条发现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及时汇批,紧急情况应直接向矿凋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第10条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须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

严禁擅自进人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四、操作规定第11条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煤矿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管理煤矿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安全生产、正确指导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是进行采掘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采掘工作面的基本法规。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掘进工作面在开工之前,都必须按照采区设计或巷道设计编制作业规程;在采掘工作面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初采、收尾、贯通、过断层、过老巷、工作面调采等,临时性工程如巷道起底、扩帮、铺轨、各类小型硐室施工、机电设备安装等,均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管理原则1.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一变化、一措施”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4.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总工程师负责,总工办具体落实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1.在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之前,生产科技术员应组织各业务科室技术员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查,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施工的程序和任务,为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

2.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主管业务科室根据工作衔接安排或工作计划提前一个月下达“规程(措施)编制通知”,区队技术员接到“规程(措施)编制通知”后,再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3.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1)由总工程师批准的有关设计(采、掘工作面等设计)及文件、资料。

煤矿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是目前我国矿业领域最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但由于煤矿的特殊环境和高度危险性,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炭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需要建立和执行一套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下面将对煤矿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1.1掘进工:掘进工应熟悉煤层的情况,了解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的特点和防范措施;掌握爆破的考核标准,正确操作爆破设备;在作业过程中要加强瓦斯检测,及时排除瓦斯积聚,保持通风;严禁擅自离岗和操作电气设备。

1.2支护工:支护工应熟悉支护工艺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了解煤与岩石的力学特性,能够正确选择、安装和调整支护设备;掌握安全施工的标准和程序,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加强沙浆墙和瓦斯抽放的操作,及时处理支护设备失效的情况。

2.1井下电气工:井下电气工应具备良好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巧;掌握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井下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熟悉线路接线图,能够正确排除设备故障;严格按规定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照明设备等。

2.2井下机械工:井下机械工应熟知井下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不能擅自拆卸和改变设备结构;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严禁带病作业和违章操作。

3.1综采工:综采工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协同能力,熟悉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煤层赋存特点;掌握割煤机和支架的操作方法,准确掌握推进速度和割缝厚度;了解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合理通风和电力供应。

3.2煤刮板输送机操作工:煤刮板输送机操作工应熟悉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正确掌握开、停机和调速的方法;严格按规定清理堆积的煤尘,保持输送机的顺畅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如轴承、皮带等。

煤矿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涵盖了煤矿开采的各个环节,包括采掘、机电、综采等工种,确保安全生产和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这些规程,通过安全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手册第一章总则一、为了保障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确保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煤矿生产作业,包括煤炭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

三、所有在煤矿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第二章安全作业规范一、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矿工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

三、严格遵守作业流程,不得擅自更改或调整作业程序。

四、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未经许可的设备或工具。

五、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玩手机、聊天等不当行为。

第三章灾害防范一、严格遵守通风制度,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

二、加强煤尘、瓦斯等有害气体防范,做好相应的检测和报警处理。

三、加强对地质构造及支护结构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四、严格遵守爆破作业规程,防止因爆破引发的事故。

第四章应急处理一、所有矿工必须接受应急处理培训,熟悉相关应急设备和程序。

二、发生火灾、事故等突发情况时,必须迅速报警并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

三、矿工应知悉逃生通道和安全避难点的位置,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不得固守现场。

第五章管理责任一、煤矿负责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二、安全生产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

三、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员必须受到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煤矿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本规程由煤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生效。

所有煤矿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程内容,以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章安全培训一、所有煤矿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安全、瓦斯防范、逃生自救等内容,确保矿工们对安全操作规程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矿工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通过相关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和资格,否则不得上岗作业。

三、煤矿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矿工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范文)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范文)

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4篇范文)第1篇地质采样工-安全操作规程1、下井时要遵守井下有关安全规程、制度。

2、井下作业到达工作地点,首先要开动风机,检查通风防尘情况。

洒好水,冲洗顶邦,操作时必须带好防尘口罩。

3、在作业前,必须首先进行敲邦问顶。

处理好浮石,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方可采样。

4、严禁单人进入采空区和偏僻无人作业地段采样。

5、努力搞好技术革新,改进采样方法、工具,解决防尘问题。

第2篇质量检查地质采样工安全技术规程1、必须遵守矿山一般安全规程。

2、工作前,必须检查使用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3、进入采场时,必须注意公路及铁路上来往的车辆,禁止沿崖根或掌子面边缘1.5米以内行走,必须避开放炮时间,上下爆堆、掌子面、高道时必须选择平坦缓坡无冰雪的地点,错开攀登,禁止越级跳上跳下。

4、工作人员夜间进入采场或倒装台时,必须佩带好照明灯具。

5、上运矿斗车取样时,必须与破碎调度取得联系,得到许可后,待机车停稳方可上车,禁止飞上飞下。

6、上下车时,必须注意观察邻道上机车来往情况,注意躲避。

7、取样时,必须站稳扶牢,禁止站在车厢板上取样,禁止从车门两侧上下,禁止到进入破碎翻车厂房的车辆上取样。

8、破碎矿样时,必须检查破碎机各部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螺丝紧固有无松动,控制开关灵敏可靠。

第3篇地质采样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岗位职责(1)服从生产指挥、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地面、井下一般安全规定和矿山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2)在地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探矿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检查和丈量采场脉幅,指导地质刻槽采样,检查验收取样质量,编绘地质图,地质原始台帐。

(3)技术人员外出或因其它原因不在时,执行由技术人员交办的相关地质工作任务。

(4)努力学习技术业务知识,按本工种相应等级的应知应会标准,完成本岗位的任务、处理好本级别内的问题。

2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及危害性质(1)顶板松石导致冒顶片帮。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矿井的水文地质观测工。

二、上岗条件第2条必需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3条必需生疏《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4条必需经过煤矿安全学问培训,把握确定的防灾和避灾学问。

三、安全规定第5条严格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必需把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7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需经技术主管或分管科长把关审核。

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准时复查、核实,确保供应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牢靠。

第8条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总结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第9条发觉重大水害隐患,必需准时汇批,紧急状况应直接向矿凋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第10条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需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

严禁擅自进人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四、操作规定第11条水文地质观测应依据观测项目及有关规定,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第12条必需备齐观测工具、专用记录簿,并且统一编号,妥当保管。

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第13条检查地面观测孔,其中的淤积物必需低于观测层底面,导水应畅通,否则要留意用水冲洗或用液体二氧化碳冲洗。

第14条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

第15条备齐原始记录表。

第16条固定观测人员,检查排水设备力气和放水路线。

第17条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依据需要进行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的要求。

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

第18条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设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设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测。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三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三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保证煤矿地质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是指煤矿地质观测工人根据煤矿地质文件和工作要求,采集、测量、观测和记录煤矿地质信息的工作。

第三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程和矿山企业的地质观测工作规程和操作规程。

第四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人员进行。

第五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在专门的地质观测工作场所进行,必要时应配备相应的地质观测工具和设备。

第六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章操作流程第七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前,应仔细研究工作任务,了解观测要求和工作内容。

第八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根据煤矿地质观测任务,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观测点。

第九条在选择观测点前,应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工作环境,做好安全措施准备。

第十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使用合适的地质观测工具和设备,如测距仪、测角仪、地质锤、切割刀等。

第十一条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时,应严格按照观测任务的要求,采集、测量、观测和记录地质信息。

第十二条对于发现的地质异常现象,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停止操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结束后,应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编制地质观测报告。

第十四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结束后,应按照相关要求对工作工具和设备进行清理和保养。

第三章安全要求第十五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第十六条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时,应注意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变化,避免危险的操作和观测。

第十七条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时,应站稳脚跟,注意防滑、防跌倒,并佩戴防护鞋和工作手套。

第十八条在进行地质观测工作时,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九条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时,不得擅自变更观测点或修改工作内容,如有需要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

煤矿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1.安全风险:敲帮问顶执行不到位,过地质破碎带过程中掉落煤矸石伤人。

管控措施: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保活矸活煤处理掉,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2.安全风险:临时支护使用不到位,导致顶板冒落伤人。

管控措施:临时支护使用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执行到位。

3.安全风险:过地质破碎带过程中,锚杆锚索容易锚固不住,导致支护强度不够,可能造成顶板掉落大块煤矸伤人。

管控措施:当班支护的锚杆锚索必须及时预紧、张拉到位,保证支护质量。

4.安全风险:吊挂用具不完好导致重物掉落伤人。

管控措施:作业前,班长必须对起吊工具进行逐项检查,并选择合适的起吊工具。

5.安全风险:吊挂点使用巷道支护锚杆、支护锚索进行起吊导致重物掉落伤人。

管控措施:作业前,必须施工专用起吊锚杆、锚索,然后进行重物起吊。

6.安全风险: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掉落伤人。

管控措施:高空作业人员前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高空作业用具的完好情况,采用谁登高、谁检查的原则,严禁不完好、有安全隐患的用具投入使用,必须有专人现场监护、扶梯等,禁止单人作业。

7.安全风险:通风不足导致甲烷浓度超限。

管控措施:严禁无计划停风,严禁随意停、开风机,作业前,检查风筒通风系统是否完好。

8.安全风险:掘进正头空顶面积过大,导致矸石掉落伤人。

管控措施:必须正确使用超前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并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变形情况。

9.安全风险:工作面透水引起的伤人。

管控措施:牢固树立“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掘进迎头如果发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或忽冷忽热,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混,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需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停止工作,撤出所有受水危险地点的人员。

10.安全风险:电气设备检修,未按照要求操作,造成人员受伤。

管控措施:(1)维修电工和检修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带电检修及移动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质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一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我矿矿井地质工的操作。

二、上岗条件第二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三条必须熟悉《矿井地质规程》及其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五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及其实施细则和《矿井地质工作手册》中各项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六条在工作面迎头收集资料时,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登高或斜巷作业收集资料时,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对周边老窑进行调查时,严禁误入盲巷或瓦斯、一氧化碳超限的巷道内作业。

第七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地质主管技术人员或地测科长把关确认。

原始地质资料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准确无误。

第八条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原始记录簿上。

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观测人、记录人及观测内容,并有目录以便查找。

记录簿应统一编号,不得缺页、破损,并妥善保存。

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不得用钢笔、圆珠笔,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第九条在井下现场发现重大地质异常或有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时,必须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情况紧急时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有关领导汇报,并作好记录。

第十条严禁在地质观测、资料编录、汇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四、操作(观测)准备第十一条应根据采掘地点的位置、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并下现场工作的内容、目的及方法。

第十二条备齐必要的观测记录用具。

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钉子、线绳等。

五、正常操作(观测)第十三条岩巷的地质观测1、正确描述沉积岩的颜色。

鉴定岩石的颜色时,要取其新鲜断面所显示的颜色。

单色岩石先鉴定岩石基本颜色,再观察其色度的深浅。

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如深紫红色、灰黑色、浅灰白色等。

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岩石,首先鉴定出岩石主要颜色,再确定次要颜色。

2、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的结构类型,根据碎屑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确定岩石类型。

当某一矿物成分含量达25%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与岩石的命名。

3、要观察、描述沉积岩碎屑的粒度大小,并按岩石粒度分级标准和岩石粒度命名原则进行岩石命名。

碎屑粒度含量达50 %以上者构成基本名称;粒度含量为50 %一25 %者,以质表示;粒度含量为25%一5%者,以含表示;粒度含量少于5%,则不参与命名。

如含粉砂细砂岩,砂质泥岩等。

4、对于中砂粒级以上的碎屑岩,要观察、描述碎屑颗粒的滚圆度和分选性,以及碎屑岩中同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

5、要观察、鉴定胶结物的成分,描述其胶结状态、类型。

6、要描述沉积岩的层理类型。

区分水平、斜交、交错、波状、透镜状层理类型。

岩层的厚度(层系的厚度)要按单层厚分类观察记录,如厚层(2.0-0.5m)、中厚层(0.5-0.1m)、薄层(0.1-0.01m)。

对于岩石中的结核,要观察、描述其形态大小和成分。

7、用锤击法或用小刀、指甲刻画来确定岩石的摩氏硬度(与岩石强度分级表进行比较,小刀硬度为5.0-5.5,指甲硬度为2.0-2.5),并描述其断口形状和条痕色调。

8、观察、描述岩石的吸水性(遇水变软或膨胀》等物理性质。

9、粘土岩应注意观测、描述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固结程度、滑腻与干燥程度、可塑性、吸水性、发育程度以及有无结核、包体结构及层理发育程度。

10、要尽可能地鉴定化石的种属,重点观察、描述其特点、数量、大小及产状。

第十四条煤层的地质观测1、井筒、石门等穿层巷道所揭露的煤层,不论是否可采,均应按《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进行观测、描述。

2、沿煤层掘进的巷道(包括工作面切眼),其煤层观测点的间距,根据煤层的稳定程度分别为:稳定煤层大于50m小于10Om;较稳定煤层大于25m 小于50m;不稳定煤层大于10m小于25m;极不稳定煤层不大于10m。

3、对于稳定和较稳定煤层,煤厚或倾角变化较大时,在两侧点间必须增加观测点。

4、两观测点间有构造时,必须测量其产状,并绘制两帮素描图,连续观测构造变化情况。

5、各煤层观测点的描述内容包括煤层结构、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质、煤层含水性等。

存在构造煤的地点,应重点观测煤层中软分层的厚度及其特征。

6、当煤层变薄、分岔尖灭时,应着重观测煤层的结构、煤质、厚度及煤岩层的接触关系、煤层顶底板的变化情况、围岩岩性特征等,为分析煤厚变化原因,预测变薄带、可采边界、分合区界积累资料。

7、当煤层受古河床冲刷时,应着重观测冲刷带的冲刷标志、延展方向、岩性、宽度、深度以及煤厚和煤质,系统收集供判明冲刷类型、推断冲刷变薄带方向和范围的基础资料,并采取定向标本。

8、当煤层受褶皱、断层、岩浆侵入及陷落柱破坏,并引起煤厚变化时,应着重观察煤质、煤岩层接触关系、煤层结构及煤厚。

9、煤层特征的观测、描述应包括煤的光泽、颜色、断口、硬度、脆韧性、内生裂隙数量及发育特征,以及宏观煤岩组分、煤的碎裂特征、煤的名称等。

10、煤层结构的观测应包括煤层的各个分层和夹矸层的层数、厚度、稳定性,夹矸的形态、岩性特征及其接触情况。

对复杂结构的煤层,各分层和厚度大于0.05m 的较稳定的夹矸,均应进行分层丈量。

11、煤层厚度观测应遵守的规定:直接丈量煤层的真厚度;在不能直接丈量真厚度时,可丈量煤层的伪厚,再换算成真厚度。

观测精度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对于分层开采的厚煤层,必须坚持探煤厚。

12、观测煤的变质程度、灰分的变化以及后生变化对煤质的影响等。

13、观测煤层干燥、潮湿、滴水、淋水、涌水等含水情况。

第十五条顺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用坡度规的直边在顶板层面上移动找平。

2、沿直边方向划一条线段,即为煤(岩)层走向线。

3、用矿灯照此线段,量取与巷道掘进方向的夹角,并计算出煤层走向方位角。

4、将坡度规直边贴在层面上,垂直走向即可测出煤层倾角。

5、用产状符号在草图上标定煤层的倾斜方向。

第十六条穿层巷道中煤(岩)层产状的观测1、在巷道两帮选同一层面,用绳拉平。

2、用坡度规找平确定煤(岩)层走向,并用于巷道的夹角计算出煤(岩)层的走向。

3、在与走向垂直的层面上,用坡度规测出煤(岩)层倾角。

4、按走向与倾向夹角900的关系 ,求出煤(岩)层的倾向。

5、在与岩层走向夹角较小的巷道中观测产状时,可在巷道中间测得两组视倾向、视倾角,也可以在掘进工作面及一帮分别测得视倾角,用作图法间接求出产状。

6、在井下利用测量的测点,测出测点与巷道两帮煤(岩)层同一层面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推算出两帮的层面点的坐标,根据煤(岩)层倾角,利用作图法,求出煤(岩)层同一层面同标高的两个点,连线即为煤(岩)层同一层面走向。

第十七条节理的观测与描述1、观测节理位置、岩性层位、产状要素、节理名称、节理面的形状、充填物的性质及含水性,测定单位面积平均节理条数,作素描图等。

2、在井巷及采煤工作面测定节理时,首先应测定测区的长、宽,然后按前款逐一观测,并填入规定的记录格式表内。

第十八条煤层顶底板的观测与描述1、描述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与煤层的接触关系、顶极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岩石的坚硬程度等,并需绘制素描图。

对特殊类型的顶板(如坚硬、易冒落顶板等),要详细描述。

2、伪顶、直接顶板的岩性如有变化或不稳定时,尽可能观测其厚度变化范围和尖灭点的位置第十九条断层的观测与描述1、断层的观测、描述内容:(l)断层面的形态、擦痕和阶步特征,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擦痕的倾伏角。

(2)断层带中断裂构造岩的成分和分布特征,断层带的宽度、充填物和胶结情况。

(3)断层两盘煤岩层的产状要素,煤岩层的层位和岩性特征,断层旁侧的伴生和派生小构造、煤岩层的牵引现象及断层的含水性。

(4)断层间的相互切割关系,断层、褶曲组合特征,断层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等。

(5)判别断层性质。

2、断层的观测与描述方法(l)确定断层位置。

测量巷道已知标志点到断层的距离和方位,每当断层面成组出现时,则需分别测出各断裂面的位置,并确定出主要断裂面。

(2)测量断层面产状与断煤交面线。

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测量方法相同,当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时,要掌握其变化特点和原因。

实测断煤交面线时,先从巷道两帮上断层迹线向同一盘煤层的顶板或底板的交点拉线绳,然后用测量出线绳的倾伏方向与倾伏角,此方向即为断煤交面线方向。

(3)断距确定。

落差小于巷高的断层,可在巷道井壁实测各种断距;断层落差大于巷道高度,且地层出现重复或缺失时,可测得水平断距;落差大且现场不能实测时,可根据钻探、巷探所获得的断层两盘岩层层位进行地层对比,求出两盘同层位之间的距离,即地层断距,并据此换算其他断距。

(4)断层描述一般以素描为主,再配合一些必要的数据和简要的文字描述,主要有巷道剖面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注数字、巷道平面图加小断面图、巷道平面图加巷道剖面图等。

(5)断层两盘煤层和岩层必须进行详细对比,确定其所属层位。

(6)回采工作面的断层一般应每隔10 -30m跟踪观测一次,生产需要时加密观测,观测方法及要求与一般的断层相同。

第二十条褶曲的观测与描述1、褶曲的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褶曲两翼煤岩层和褶曲面的产状要素,褶曲与煤层变化、顶板破碎关系。

2、顺层的水平巷道,当其走向变化大时,应加密产状观测来控制褶曲的形态。

3、上下山及石门、大巷遇褶曲时,可用巷道剖面图结合岩层产状观测来控制。

4、根据产状和同一层面标高的变化,可确定褶曲的几何尺寸。

六、操作(观测)注意事项第二十一条地质观测应做到及时、完整、统一。

1、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观测记录簿上;记录簿应统一编号,妥善保存。

2、描述地质现象,应做到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的真实情况。

3、每次观测必须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4、矿井地质观测要把现场和室内,宏观和微观观测结合起来。

5、地质记录簿中描述的地质观测资料,必须在上井后2 天内整理完毕,并编绘出正式的井巷素描图或素描卡片。

6、对采掘工程的布置和调整有影响的地质资料,要及时填绘在有关的生产用图上。

第二十二条必须随着采掘工程的进度,及时收集现场地质资料。

1、观测描述工作必须随着井巷工程的掘进及时进行,并须敲开岩石,观测描述其新鲜断面。

2、观察描述岩石颜色和条痕时,要在统一的自然光线和岩石湿度下进行。

3、一般情况下用放大镜和肉眼在现场进行观察、描述;若有特殊需要,可采取岩样在室内磨片,用显微镜或化学方法进行鉴定。

4、靠近露头受风化影响的岩石,应沿其倾向每隔10 米选一个点观测描述。

5、要采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岩石作为标本,放在标本箱内妥善保存。

标本上要贴标签,注明岩石名称、标本的形状特征、取样地点、层位及取样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