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汇总

合集下载

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陈显光;梁海锋;杨丽萍【摘要】基于云浮市实际情况,构建了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3年云浮市土地利用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协调有序,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于土地利用发展较为滞后,在未来发展中应予以重视.【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4页(P279-281,340)【关键词】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云浮市【作者】陈显光;梁海锋;杨丽萍【作者单位】云浮市测绘队,广东云浮5273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00;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0;广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工程中心,广东广州510000;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000;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0;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9Evalu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Use and Social Economy in Yunfu CityCHEN Xian-guang1, LIANG Hai-feng2, 3, 4*, YANG Li-ping2, 3, 5 (1. The Mapping Team of Yunfu City, Yunfu, Guangdong 527300; 2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3. T he Key Laboratory of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Guangzhou, Guangdo ng 510000; 4. Guangzhou Municip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5. Guangdong Youyuan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 u, Guangdong 510640)Key words Land use;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Yunfu C ity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逐年变动,如何准确地衡量并科学地评价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1]。

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公布日期】2012.03.23•【字号】•【施行日期】2012.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2年3月23日)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2](GDP)117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7.3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6.78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930.27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5%、49.0%和3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65.9%和27.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315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0%。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4.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2%。

城镇新增就业53.29万人,比上年增加7.68万人,增长16.84%。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178元,比上年增加2336元,增长7.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4%。

全年财政收入154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47.59亿元,增长22.7%。

2013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云浮的目标,群策群力、克难奋进,抓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优化、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云浮经济保持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仍居全省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5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第二产业增加值259.63亿元,增长1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增加值207.42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9%。

三次产业结构为22.5:43.1:34.4。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1%,金融业增长9.5%,房地产业增长13.4%。

民营经济增加值410.42亿元,增长16.3%。

2013年云浮人均GDP达成24863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145美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9万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18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

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化技能化规模化转移就业,全年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4.19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99万人,组织免费创业培训3308人,实现自主创业2208人,带动就业6628人。

二、农业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7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6%。

稻谷种植面积8.93万公顷,下降2.5%;油料种植面积1.92万公顷,增长3.3%;蔬菜种植面积2.52万公顷,增长4.8%。

全年粮食产量68.46万吨,下降3.3 %。

稻谷产量57.27 万吨,下降3.9%。

油料产量5.28万吨,增长6.2%。

蔬菜产量46.73万吨,增长5.2%。

水果产量75.42万吨,增长6.0%。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日期】2024.04.28•【字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深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2024年4月28日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落实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安排,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深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综合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4606.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5.3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66.38亿元,增长5.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3%。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5230.17元,比上年增长5.6%。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44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9%。

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7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4099.01亿元,增长18.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571.20亿元,增长6.2%;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2213.58亿元,增长16.9%;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52.57亿元,增长15.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752.99亿元,下降0.3%;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783.20亿元,下降0.2%。

广东省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广东省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广东省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序言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

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等重要维度。

目录第一节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 (1)第二节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一、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三、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四、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7)一、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7)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10 第四节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1)一、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1)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5)一、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5)三、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5)四、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19)一、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19)三、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19)四、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22 第七节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23)一、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23)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23)三、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23)四、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24)五、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24)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25)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25)八、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6)第八节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27)一、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27)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27)三、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27)四、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28)五、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28)六、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29)七、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29)八、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31)一、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1)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1)三、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 (31)四、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32)五、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32)六、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33)七、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33)八、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34)第十节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指标分析 (35)一、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 (35)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 (35)三、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比重统计 (35)四、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分析 (36)五、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分析 (36)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分析 (37)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分析 (37)八、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38八、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38)第十一节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39)一、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9)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39)三、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39)四、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40)五、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40)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41)七、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41)八、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42)第十二节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43)一、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43)二、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43)三、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43)四、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4)五、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4)六、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5)七、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5)八、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46图表目录表1: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1)表2: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表4: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表5: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4)表6: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8)表14: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云浮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1)表21: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5)表28: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5)表29: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19)表36: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19)表37: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23)表44: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23)表45: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24)表46: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25)表48: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云浮云城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27)表53: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28)表54: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29)表56: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云浮云城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1)表60: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31)表61: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32)表62: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33)表64: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云浮云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表66: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现状统计表 (35)表68: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比重统计表..35 表69: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表 (36)表70: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36 表71: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7-2019)统计表 (37)表72: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9)表76: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39)表77: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40)表78: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41)表80: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云浮云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表82: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 (43)表83: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43)表84: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统计表 (43)表85: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7-2019)统计表 (44)表86: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4)表87: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7-2019)统计表 (45)表88: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5)表89:云浮云城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6)第一节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云浮云城区各项生产总值和指数具体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报告中基础数据均以当年的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为基准,比如18年的数据是以当年公布的数据为参考;3. 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指数(上年=100);4. 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云府办函[2018]46号【发布部门】云浮市政府【发布日期】2018.04.18【实施日期】2018.04.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云府办函〔2018〕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云浮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关主要指标已经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为确保各项指标如期完成,现将《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指标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有关工作完成情况市政府将定期开展督查并进行考评。

对因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推进不力或任务未完成的,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或进行问责。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18日云浮市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分解方案(部门)月1-6月1-9月全年监测单位7 7 7 市发改局3.2 3.2 3.2 市农业局5.5 5.86.0 市经信局3 5 7 市国税局3 5 7 市地税局3 3 5 市住建局6 6 6 市财政局13 12 10 市财政局2.73.04.5 云浮供电局3.2 3.64.0 云浮供电局6.87.0 7.2 市交通运输局19.0 19.5 20.0 市邮政管理局5.0 8.5 8.5 市发改局10 10 10 市经信局15 15 15 市经信局。

2011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浮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浮调查队(2012年3月28日)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19亿元,增长5.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218.52亿元,增长26.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5.1%;第三产业增加值151.38亿元,增长6.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7%。

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4.4:30.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7%,金融业增长5.3%,房地产业增长6.1%。

民营经济增加值317.75亿元,增长15.2%。

表1: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6%,高于上年2.4个百分点。

表2:2010-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7万人,增长4.3%;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99万人,增长0.4%;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3万人,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化技能化规模化转移就业,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6.96万人,增长19.2%;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06万人,增长14.4%。

二、农业201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9万公顷,与上年持平。

稻谷种植面积9.11万公顷,下降0.8%;油料种植面积1.78万公顷,增长1.7%;蔬菜种植面积2.28万公顷,增长8.9%。

表3:2011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全年粮食产量68.84万吨,增长3.4%。

稻谷产量58.27万吨,增长3.9%。

油料产量4.66万吨,增长3.4%。

蔬菜产量44.71万吨,增长11.7%。

水果产量66.45万吨,增长7.4%。

茶叶产量0.31万吨,增长2.7%。

全年肉类总产量29.35万吨,下降1.2%。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5.08
•【字号】云府〔2021〕11号
•【施行日期】2021.05.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云府〔2021〕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云浮市人民政府
2021年5月8日
《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pdf。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统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云府办[2013]4号【发布部门】云浮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1.16【实施日期】2013.01.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意见(云府办〔20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切实提高统计能力和统计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监测、评价、服务和引导作用,更好地服务我市“跨越赶超,科学崛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映市情、制定政策和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市统计工作坚持改革发展,不断创新创优,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服务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客体呈现出多元化、多层化、差异化特征,统计调查任务艰难而繁重;以企业一套表为核心的“四大工程”深入推进,统计改革任务急迫而艰巨;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统计信息影响力愈益增强,迫切需要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

在新形势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统计“反映、监测、预警、引导”等职能作用,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统计保障,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责。

与此同时,目前统计工作还存在着基础薄弱、部门统计覆盖面不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统计工作重要而紧迫,必须放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我市统计对象在统计调查中存在不会报、不愿报、不实报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二、新时期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云浮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云浮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附件1:云浮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云浮市于1994年设立,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市区距广州市140公里,东接珠三角,西连桂东南,是广东省通往大西南的“大西关”。

现辖云城区、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代管罗定市。

总面积7779.1平方公里,总人口286万人。

云浮物华天宝。

素有“石都”和“硫都”的美称,拥有世界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硫铁矿,是中国最大的硫铁矿制酸基地,中国三大石材生产基地之一、广东三大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硫化工产业基地、中国不锈钢餐厨具重要生产基地和广东重要电力产业基地,“中国肉桂之乡”、“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无核黄皮之乡”。

禅宗文化、南江文化、石艺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邓发、抗日名将蔡廷锴的故乡。

全市森林覆盖率67%,是珠江三角洲的天然生态屏障和广东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第一次到云浮调研时,认为云浮“主业突出,生活富足,生态优良,民风淳朴,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云浮经济加速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位不断靠前。

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2011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92.09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35亿元,同比增长3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4亿元,同比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58亿元,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8亿元,增长3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3位。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网融合应用产业化率先在全省开展,成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三网融合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第二阶段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中国电子商务三网融合创新示范城市,三网融合教育应用项目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三网融合远程医疗被省卫生厅列为远程医疗试点市。

南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主要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6%,私营企业增长4.3%。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2%,重工业增长7.7%。

规模以上工业的36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551.4%,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56.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4%,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48.3%,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9.2%,其他制造业增长22.3%。

“3+4+5”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5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3%。

其中,190家食品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6.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4%;302家林产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3%;108家机电产业增加值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84家新型轻纺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81家新型建材产业增加值下降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1%;57家氟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增长3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59家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38家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3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37家新能源产业增加值下降1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

全年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8.12亿元,比上年增长0.3%;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3842.03万件。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9.50万件,报纸杂志期发数27.13万份,快递业务量6419.32万件。

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32.77万户,比上年增加5.94万户。

云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云浮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云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云浮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云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云浮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04.07•【字号】云府〔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4.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关于下达云浮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云府〔2011〕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云浮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云浮探索科学发展,推进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对“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已经作出了部署,提出以建设幸福云浮为核心,着力推进收入倍增、教育提升、文化惠民、医疗健康、社保扩面、安居保障、扶贫开发、基层善治、宜居城乡、平安云浮“十大幸福计划”和基础设施拓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植、现代农业提升、现代物流整合、旅游品牌打造、重点园区共建、信用云浮成长、创业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创新“十大发展工程”建设。

全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把建设幸福云浮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心同德,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夯实基础。

2011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0%;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8%;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收稿日期:2023-03-28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社科界智库课题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Z k z x k t 202272);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 粤桂画廊 背景下贺州乡村康养旅游推进路径研究 (2021D R Y B 04);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 东融 背景下贺州市生态康养产业研究 (2019Z Z S K 01)㊂作者简介:周婷婷(1983 ),女,湖北武汉人,高级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风险控制㊂通讯作者:张浩(1976 ),男,湖北孝感人,高级经济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审计㊂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周婷婷1,张 浩2(1.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贺州学院审计处,广西贺州 542899) 摘 要:近年来,广西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㊂随着大规模的产业承接,广西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㊂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剖析了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实困境,为后面分析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路径做好铺垫与准备㊂关键词:广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现实困境中图分类号:F 127(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22 0067 03 近年来,广西积极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互补及劳动力资源㊁人文环境和生态禀赋等方面的内生联系,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㊂特别是随着‘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颁布,粤港澳大湾区与广西之间的产业转移已呈现出多层次㊁多形式㊁全方位合作的新格局㊂据广西投资促进局统计,2018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到位金额为9082.3亿元,占比40.4%㊂据2022年9月奋进新征程广西改革这十年 新闻发布会介绍,2012 2021年广西吸引大湾区投资项目近1.7万个,总投资额度达4.7万亿元㊂其中,2021 2022年8月,广西 湾企入桂 新签项目总投资7648亿元,招商到位资金(含续建)5132亿元㊂随着大规模的产业承接,广西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㊂根据国家统计年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披露的数据, 十三五 期间广西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5%,能源消费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的总比重从2015年的83.2%上升至2020年的89.7%,煤炭消费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66.2%上升至2020年的90.9%,2020年全区平板玻璃㊁有色金属㊁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产能持续扩张,产品产量分别为2015年的4.3倍㊁2.6倍和3.8倍㊂从产业结构分析来看,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集中于石化㊁钢铁㊁汽车㊁陶瓷㊁制衣和电子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㊁高能耗行业,产业发展伴随着水土㊁空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的风险[1]㊂1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广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主要是基于广西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只有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才能推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㊂1.1 抓住东部梯度产业转移的机遇,增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为界定广东㊁广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根据黄群慧[2]提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将2021年广东㊁广西人均G D P 按照平均汇率(1美元=6.4515元人民币),折算成当年G D P 美元金额(见表1)㊂可见,广东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广西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㊂换言之,广西工业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广东省,更需紧抓梯度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工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进而推动广西经济发展[3]㊂表1 广东㊁广西G D P 及所处工业化阶段(2021年)指标全国广东广西人均G D P/元809769828549206人均G D P /美元12552152347627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2]后工业化阶段(12398以上)后工业化阶段(12398以上)工业化后期阶段(6615~1239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㊂1.2 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好结构调整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重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㊃76㊃2023年1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 o v e m b e r 202322536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22T o t a l N o .536指标,优化产业结构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㊂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7 2021年间广东㊁广西的产业结构逐渐呈现出 三㊁二㊁一 格局,但产业结构差异明显㊂广东的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且稳定在4%左右,第二产业逐年下降至40%左右,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长至55%左右,产业结构较为合理㊂一般来说,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必须要低于10%,在5%左右最好,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在55%左右㊂2021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ʒ39.4ʒ53.3㊂而同年广西产业结构水平整体偏低,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大于15%,第二产业比重一直在35%以下㊂因此,在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进程中,广西需要通过选择性招商引资㊁吸收先进技术与所需人才,以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效益发展㊂表2 广东㊁广西三产占比情况(2017 2021年) 单位:%年份广东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广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73.942.154.016.234.549.320183.841.454.815.434.150.520194.040.255.816.033.350.720204.339.256.516.032.151.920214.040.455.616.233.150.7数据来源:2018 2022年广东省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㊂2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资源,笔者主要从区位优势㊁资源禀赋㊁劳动力市场和政策导向4个角度来论述其可行性㊂2.1 广西具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越地理区位广西背靠大西南,位于粤港澳大湾区2h 经济圈,是我国少有的同时具备与粤港澳大湾区有沿海㊁陆地㊁江河3种通道的省区,既是地理距离较短的大湾区产业转移辐射地,又是联结大湾区与珠三角区域的重要通道㊂2.2 广西具有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良好资源禀赋广西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㊁储量大,尤其是铝㊁锡等有色金属,北部湾海洋资源众多;与广东同属岭南地区,山水相连㊁人文相通;目前在机械制造㊁有色金属㊁陶瓷㊁制糖㊁中医药等产业也实现了较大的转型升级,具备一定的工业体系㊂2.3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劳动力资源充足是吸引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常住人口5000万人,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11位,劳动年龄人口占比58.29%;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全区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年的598人上升为1081人㊂2.4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与广西之间具有明显的梯度差距,政策导向可能为广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㊁招商引资㊁项目落地提供广阔空间‘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 2035年)“中提出,在东部产业融合先行示范区延伸港澳优惠政策,在西南跨境经济合作区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高层次人才给予安家落户㊁子女上学㊁职称晋升㊁课题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㊂3 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现实困境3.1 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近年来广西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1.5%到2016年的7.0%再跌至2020年的3.7%,直到2021年经济增长速度才重回7.5%㊂究其原因:①广西经济较长周期的大幅下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西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传统产业增长动力衰减,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进程中战略新兴产业㊁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规模较小,暂时无法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支撑要素;②由于广西资本㊁劳动力等全要素仍处于加速增长期,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㊁开放面向东盟的门户等利好政策红利,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增长潜力㊂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广西近年经济增速整体下行但仍有波动反弹,也说明广西应当继续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同时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㊂3.2 工业支撑功能弱化根据广西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广西工业比重较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㊂具体表现为:①工业占比明显缩减㊂2021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在广西区域生产总值占比2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0%,比江西㊁湖南分别低了11.8%和6.1%㊂②工业增速明显下滑㊂广西第三产业增速从2011年的17.5%降至2021年的9.7%,下跌幅度为44.7%;第二产业增速由2011年的22.4%降至2021年的16.19%,下跌幅度为27.7%,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由2011年的21.9%降至2021年的17.4%,下跌幅度为20.3%㊂此外,工业对经济的支撑功能明显弱化㊂根据2021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发现在20112021年10年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8.2%上升到18.0%,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由38.0%提升至53.3%;只有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由53.8%下降到28.7%,下跌幅度为46.65%,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44.8%下滑至2020年的8.6%,下跌幅度为80.8%,是三次产业中贡献率下降最多的产业,可㊃86㊃总第53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见,广西工业规模缩减对于区域产业发展㊁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㊂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广西规上工业的产业贡献率开始反弹,总值超2.2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㊂这体现了广西深化工业改革的新步伐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广西应当继续重视工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为工业规模扩大㊁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继续贡献力量㊂3.3周边竞争对手众多广西背靠大西南㊁毗邻粤港澳㊁面向东南亚,是我国唯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既有省界接壤又有陆海江3种通道相连的西部省区,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上物理距离最短㊂但是近年来,与广东接壤的湖南㊁江西与广西3个省份中,广西承接大湾区转移的产业相对较少,虽然具有土地㊁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在综合考虑整体成本收益的情况下,广西在产业配套㊁产业集群效应㊁环境影响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㊂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江西G D P增速8.8%,高于广西当年G D P增速1.3%;江西和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也分别从2011年的11584.5亿元和10299.9亿元到2021年的29619.7亿元和24740.9亿元,产值差距逐渐变大㊂2021年湖南G D P增速7.7%,虽然与广西增速7.5%相差不大,但是广西和湖南的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11年的8615.1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1322.2亿元㊂分析其中原因发现,广西周边省份为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相继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将工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产业㊂2021年,江西省工业增加值10773.4亿元,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㊂同年,湖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6%,工业增加值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3%,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9%和10.3%㊂可见,江西㊁湖南等周边省份近年在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而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道阻且长,三产结构不太合理,特别是农业比重不降反升,工业占比过低,这既会影响工业可持续发展㊁城镇化进程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又会因为工业化发展过慢导致农业㊁服务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配套和生产要素支撑,导致产业层次低㊁产业发展水平较低㊂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可以看到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10年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12年的第三梯队㊁第28名上升到2022年的第二梯队㊁第24名,但是周边省份的竞争对手湖南㊁江西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同步上升㊂这也说明广西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周边竞争对手之间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㊂此外,来自东南亚越南等国家,以及广东肇庆㊁云浮等城市,均对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制定了战略举措,因此要加强广西产业竞争力,精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以推动广西经济韧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㊂3.4生态承载环境堪忧广西区内仍然存在 先经济发展㊁后治理污染 的理念和漠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径,如:百色市㊁柳州市㊁来宾市部分地区存在违规补贴和扶持 两高 企业; 十三五 碳排放目标未达标,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㊁煤炭消耗量持续增加,防城港市㊁百色市对粗钢㊁氧化铝等高耗能项目管控不力;梧州稀土开采持续污染水源,岑溪市盗采稀土屡禁不止,义昌江及其支流氨氮浓度超标㊂根据2021年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西党委㊁政府反馈的报告,也反映了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所引发的诸多生态环境风险:北海㊁钦州㊁防城港3市入河入海排口水质超标;茅岭江流域㊁茅尾海海域非法采砂屡禁不止;部分历史遗留废渣㊁废弃矿山㊁尾矿库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电解铝等重点行业缺乏处置危险废物的能力,废铅酸蓄电池的非法收集处置问题频发㊂崇左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缺口较大,2020年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6.7%,2020年末全区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积存量高达58.2万t[5]㊂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传统的产业转移承接地通常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㊂因此,广西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需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做好产业承接的绿色发展,同步履行生态责任和实现经济可持续㊁高质量的发展㊂[参考文献][1]李瑞红,周久贺. 十四五 时期广西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重点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1,21(4):73-76.[2]黄群慧.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工业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3]李强,杨丛丛.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精准承接的匹配性分析[J].改革与战略,2020,36(9):73-82.[4]张卫华,李美莲.广西产业韧性发展的短板弱项与突破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0(14):86-95.[5]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反馈督察情况[J].广西节能,2021(3):14-16.㊃96㊃周婷婷,等㊃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2023年第22期。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浮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27•【字号】云府[2013]32号•【施行日期】2013.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云府〔2013〕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云浮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继续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云浮跨越赶超、科学崛起,努力争创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云浮。

2013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23%,第三产业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外贸出口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32.6%;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9‰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5.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2%(其中市区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考核目标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云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云浮市统计局日期:2013-03-20云浮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浮调查队(2013年2月25日)2012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跨越赶超、科学崛起”和建设和谐幸福云浮的目标,落实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化解新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0.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16亿元,增长5.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4%;第二产业增加值238.76亿元,增长20.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0.7%;第三产业增加值172.53亿元,增长7.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8.9%。

三次产业结构为23.9:44.2:31.9。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6%,金融业增长11.0%,房地产业增长7.0%。

民营经济增加值359.63亿元,增长13.2%。

表1: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5万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600人;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5%。

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化技能化规模化转移就业,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11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83万人,组织免费创业培训2988人,实现自主创业893人,带动就业2865人。

二、农业2012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

稻谷种植面积9.15万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1.86万公顷,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2.41万公顷,增长5.7%。

表3:2012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全年粮食产量70.81万吨,增长2.9%。

稻谷产量59.58万吨,增长2.3%。

油料产量 4.98 万吨,增长 6.8 %。

蔬菜产量 44.41 万吨,下降0.7 %。

水果产量71.17万吨,增长7.1%。

茶叶产量 0.3万吨,下降2.5 %。

全年肉类总产量30.17万吨,增长2.8%。

其中:猪肉产量9.94万吨,增长4.8%;牛肉产量 0.26万吨,下降22.7 %;禽肉产量19.44万吨,增长4.7%。

全年水产品产量10.22万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2012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76亿元,同比增长26.1%。

按轻重工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4.88亿元,同比增长31.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83.88亿元,同比增长25.4%。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14.44亿元,下降1.8%;集体企业增加值0.45亿元,下降43.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8.16亿元,增长4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0.35亿元,增长22.3%;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6.55亿元,增长5.0%;民营企业增加值83.26亿元,增长36.8%。

按大中型企业分:大型企业增加值17.47亿元,增长10.8%;中型企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12.9%;小型企业增加值78.25亿元,增长44.2%;微型企业增加值0.46亿元,下降0.7%。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1%,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3.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3.8%。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6%,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43.1%,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34.9%。

石油及化学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9%。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28.5%,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9.0%,食品饮料业增长36.8%,家具制造业增长159.4%,建筑材料增长27.8%,金属制品业增长30.7%,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15.3%。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55.92亿元,增长28.3%,其中出口交货值为85.7亿元,增长18.2%。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4.0%。

资产贡献率13.0%,资本保值增值率108.2%,资产负债率56.7%,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5%,全员劳动生产率13.68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6.8%。

实现利润总额27.94亿元,增长60.3%。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67亿元,下降78.7%。

表4: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2012年,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4个。

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5.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房屋竣工面积111.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1%。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以建筑企业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4.71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

其中城镇投资393.88亿元,增长63.6%;农村投资69.78亿元,下降37.9%。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6.44亿元,增长33.6%;商品房销售面积85.26万平方米,增长19.8%。

从投资主体看,全年国有经济投资78.54亿元,下降17.0%,非国有经济投资385.12亿元,增长48.8%。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85亿元,增长58.7%;第二产业投资286.14亿元,增长41.9%。

其中工业投资277.12亿元,增长39.7%;第三产业投资165.67亿元,增长14.9%。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0.57亿元,下降9.8%。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2.71亿元,下降42.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5.82亿元,增长5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17.62亿元,增长39.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2012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2012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53.4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9%。

其中公路35.7亿吨公里,增长27.8%;水运17.75亿吨公里,增长11.4%。

全年公路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8.21亿人公里,增长19.7%。

2012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33亿元,增长18%。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7亿元,增长18.3%;通信业务总量18.66亿元,增长18%。

2012年,全市旅游总人数1123.8万人次,增长40.2%。

其中: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845.63万人次,增长40.2%。

按国内外分,其中入境游客11.13万人次,增长18.9%;国内游客1112.67万人次,增长40.5%。

旅行社组团国内游3.77万人次,下降4.3%;出境游945人次,增长9.3%。

全年旅游总收入124.94亿元,增长44.5%。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3.32万美元,增长18.3%。

六、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9.13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8亿元,增长14.6%。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2.32亿元,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99亿元,增长13.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5%,金银珠宝类增长15.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0%,日用品类增长32.3%,家具类增长2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9%,中西药品类增长19.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8.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2.0%,汽车类增长31.3%。

七、对外经济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4.8%。

其中出口额9.34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进口额5.23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实现贸易顺差4.11亿美元,同比增加0.32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看,全年一般贸易出口4.51亿美元,增长50.0%;加工贸易出口4.83亿美元,下降17.2%。

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656万美元,下降26.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35亿美元,下降11.5%;民营企业出口2.92亿美元,增长85.5%。

从出口商品看,全市机电产品出口5.33亿美元(主要以不锈钢制品和电子产品为主),同比下降10.1%。

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是:①不锈钢制品类出口3.02亿美元,同比下降0.3%;②电子产品类出口1.7亿美元,同比下降31.5%;③服装类出口0.64亿美元,同比下降10.5%;④石材类出口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⑤冰鲜肉类出口0.72亿美元,同比下降1.0%。

从出口市场看,香港2.24亿美元,同比下降12.8%;美国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德国0.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荷兰0.53亿美元,同比下降156.4%;比利时0.34亿美元,同比下降2.7%。

对以上5个国家(地区)合计出口5.2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56.1%。

全年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个;合同外资金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2012年,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96亿元,增长23.4%。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44亿元,增长25.8%;非税收入完成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52亿元,增长20.1%,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58.93亿元,比年初增加77.27亿元,增长13.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75.24亿元,比年初增加14.66亿元,增长9.1%;储蓄存款余额462.01亿元,比年初增加65.6亿元,增长16.5%。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95.46亿元,比年初增加62.29亿元,增长18.7%。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5.02亿元,比年初增加44.05亿元,增长48.4%;中长期贷款余额2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7.86亿元,增长7.4%。

全年各类保险业总保费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6.5%。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8亿元,占总保费63.7%,同比增长1.4%;财产险保费收入4.45亿元,占总保费36.3%,同比增长16.8%。

全市共赔付2.34亿元,共给付0.81亿元。

其中,寿险保险赔付1014万元,给付8066万元;财产险赔付2.26亿元,赔付率50.6%,其中车险赔付1.63亿元, 赔付率50.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7万人,下降9.64%,在校生 5.03万人,毕业生1.35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