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体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db85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0.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的《抛体运动的规律》一课,属于高中物理内容中的力学部分。
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学习抛体的运动轨迹,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适用于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预计需要2个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抛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3.理解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他们观察抛体运动过程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和练习,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抛体运动的规律;2.抛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2.如何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进行对比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A. 课堂导入1.观看一个关于抛体运动的视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抛体运动的特点。
B. 概念讲解2.老师简要介绍抛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之间有何关系?学生自由讨论,并给出回答。
C. 实验设计4.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球从斜面上沿着一条轨道抛出,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请学生进行讨论。
5.分组讨论后,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6.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学生的观点。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提出实验设计方案,包括所需器材和步骤。
D. 实验进行7.学生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E. 实验结果分析8.学生在小组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9.学生通过绘制图表、计算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
F. 规律总结10.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抛体运动的规律,并与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进行对比。
G. 实例应用11.老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高中物理说课稿(10篇)
![高中物理说课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59b0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7.png)
高中物理说课稿(10篇)高中物理说课稿篇一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曲线运动》中很重要的一节内容。
对《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研究,既是对前面知识(如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复习与应用,也是为学习下一节的《圆周运动》打下基础,更是为学生研究复杂运动提供思路。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至关重要,它对学生在学习运动学、动力学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全日制《物理》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物理》这门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科学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下:⑴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能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从实验得出规律的能力。
⑶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理解事物。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学生对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的学习普遍感到不难,表面上容易理解。
但容易出现“一看就明,一做就错”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学生未能深刻理解和深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这与一般的演示实验只有粗略的定性说明而没有准确的定量研究所造成的。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共案 说课稿 教案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共案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6914ff46527d3240ce0b0.png)
什么具体的可供操作的东西,无 定轨迹点时误差大, 生发散思
法研究平抛运动。要详尽研究平 可以加竖直线减小 维,创新精
抛运动的特点,必须先得到其运 误差
神
动轨迹。
第一部分
如果能保证初速度 交流中培
提问:我们如何得到平抛物体的 水平,用数码照相机 养学生语
运动轨迹?可以从上述两种留 拍照,效果可能很好 言表达能
进一步强 调物理思 想和方法 ──-化曲 线为直线
会用运动 合成与分 解的方法 分析抛体 运动
理解实验
5
目的,知道 实验的意 义,培养科 学素养
6
较小,考虑比较全面
总结:
第二部分
学生动手 实验:
1.好的实验设计应兼顾哪些问
体会物理
题?
着重理解铅垂线,水 方法与生
平仪,挡板的作用 归纳总结:安全(人身和仪器)、
成功率高、仪器简单,操作容易、 完整的轨迹,但轨迹
活的紧密 联系
误差小、效率高,可重复性强等 不清楚
在选出本 等;
次实验描 绘平抛运 动物体轨 迹的方法 的基础上
计更好的实验方案?此节课我 们用到了哪些物理方法和思 想?
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 (1)实验得到的轨 动手动脑
迹是否是抛物线; 能力
课堂练习
(2)平抛物体的初
4
课堂小结
速度多大。
会处理实
验操作结
思考,计算,得出结 果,进一步
论
理解实验
原理 并且课后动手实验
思考,回答
知道判断 运动轨迹 是否是抛 物线的方 法
问题的探
究思想和
1.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 细水柱法
实验设计
何控制其条件? 第三部分:
投掷轻物说课稿
![投掷轻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94a5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e.png)
投掷轻物说课稿引言概述:投掷轻物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投掷轻物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重力影响等。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应用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投掷轻物的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1.1 重力的作用: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因素。
1.2 投掷运动的规律:投掷运动是一种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做自由落体运动。
1.3 投掷运动的公式:投掷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V0t,其中S为位移,V0为初速度,t为时间。
二、实验设备:2.1 投掷器:用于投掷轻物,通常是一个弹簧装置,可以控制投掷的力度和角度。
2.2 计时器:用于测量物体的飞行时间,精确记录投掷过程中的时间数据。
2.3 测量尺:用于测量投掷物体的位移,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投掷器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调整好投掷的力度和角度。
3.2 投掷物准备:选择合适的轻物作为投掷物,称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3.3 实验操作:将投掷物放入投掷器中,按下启动按钮,观察并记录投掷物的飞行轨迹和飞行时间。
四、实验结果:4.1 飞行轨迹:根据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绘制出投掷物的运动轨迹图,观察轨迹的形状和特点。
4.2 飞行时间:通过计时器测量得到投掷物的飞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初速度和位移。
4.3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中的误差来源,如空气阻力、测量误差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和分析。
五、实验应用:5.1 物理教学:投掷轻物实验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投掷运动的规律和重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5.2 运动学研究:通过投掷轻物实验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探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5.3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投掷轻物实验可以用于模拟物体的抛射运动,帮助工程师计算物体的飞行轨迹和落点,提高设计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投掷轻物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的投掷运动规律,探究重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特点。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f4122744afe04a1b071dea3.png)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抛体运动是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形式,本节先提出抛体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概念,然后利用上一节研究蜡块运动使用到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的规律,即从抛体的位置、抛体的轨迹、抛体的速度三个方面探究抛体运动的规律。
抛体运动(重点是平抛运动)是学生第一次应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的规律。
对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并且学生已有直线运动知识准备及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基础,是可以接受和深入理解用两个运动的合成的方法讨论平抛运动,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深入理解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规律的推导要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先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如何、竖直方向受力如何,再讲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这是因为在力学里,根据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个基本方法。
这是教材与过去教材的不同。
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利用已有概念探索新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平抛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用平抛运动、抛体运动规律去解答有关问题重点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根据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一般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1、自制多媒体课件;2、各种相关视频片断【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具有独立性。
3、能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交流讨论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得出平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斜抛运动。
平抛运动 说课
![平抛运动 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50f5a68f84868762caaed591.png)
《平抛运动》说课稿安达市高级中学韩子刚一、教材内容分析:《平抛运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5章第二节。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特殊模型,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实际模型,但它又是物理中的理想化模型,其内容在高中物理中有特殊地位,是今后学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根本。
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是本章的重点。
平抛运动是该方法的实例应用,同时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学的匀变速运动规律解决新问题。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抛体运动的例子,这为学生理解本节知识带来方便,学生已经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为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运动上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三、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分解仪、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等四、教学方法设计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主线,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五、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知道平抛运动时匀变速曲线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会利用其进行分析;3、理解并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应用于解题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会求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直线运动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剖析平抛运动,通过实例分析、设计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由易到难,克服畏难心理,增强学习信心3、将所学知识与分析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有关的抛体问题。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2.难点:用运动分解的思想研究平抛运动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自主探索:课前提供平抛竖落器,让学生预习课文,动手体会,自主探索并思考以下问题:1、A球和B球落地的先后?2、弹片形变量不同时,A球飞行的水平距离有什么不同?3、A球水平初速度的大小不同时,对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有无影响。
高一物理说课稿范例5篇(最新)
![高一物理说课稿范例5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d48db3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d.png)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
以下内容是?无忧考网为你整理的《高一物理说课稿范例5篇》,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1.高一物理说课稿范例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我将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解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地位、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教材地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中有两个条目涉及本节内容。
条目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条目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这两个条目在本节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运动,而且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学习其它复杂曲线运动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关心生活中的平抛运动。
2. 探究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规律。
3. 会描绘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1. 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 理解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2. 设计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体验探究中创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a6aed52b9d528ea81c779f2.png)
《平抛运动》说课稿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说课稿范文《平抛运动》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平抛运动》是高一新课程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的第3节。
本节课是曲线运动的一个实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平抛运动》这一节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和延续;同时也为研究斜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等奠定基础。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处理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对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建立平抛运动模型;(2)通过实验方法和理论(动力学)探究找到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化繁为简);(3)通过数学和物理已学知识(直线运动规律、合运动与分运动关系)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该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强调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突出了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说学情分析在必修一课本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而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曲线运动,在第二节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是什么关系,同时也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
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建立起“分曲为直”、“化繁为简”的具体概念。
三、说教法分析本节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主题,注重从问题、情景出发,在质疑中引发思考,提出概念;在讨论中激烈碰撞,找到规律。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2)知道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以及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解(3)掌握平抛运动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的研究方法——化繁为简、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教材上所附彩图“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的分析以及平抛运动录像的慢放分析,启发学生:处理物理问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弥补我们感官功能上的不足,鼓励创造出新的研究方向和创造新的测量仪器。
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4e860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7.png)
平抛运动说课稿教材分析《平抛运动》是高一新课程必修2第3章《抛体运动》的第3节..《高中课程标准》中《抛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平抛运动是该方法的实例应用;同时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学的匀变速运动规律解决新问题..本节教学要突出“自主、善导、创新”的主题;通过自主探索——实例引入——目标导学——信息反馈;矫正回授——学以致用等教学过程;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自行研究、共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理论论证;发现平抛运动的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内容;共同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生动的实例;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勤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总结如下: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条件;2能够用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并会利用其进行分析;并总结规律..3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实验、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平抛物体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对教材上所附频闪照片的分析;或对平抛运动录像片的慢放分析;引导学生用运动合成分解的方法正确地分解平抛运动..运用所学直线运动的知识理解平抛运动;通过实例分析、设计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熟练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研究精神..2、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3、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4、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5、有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有关的抛体问题..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并认识其规律..2.难点: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3.解决办法:课前学生自主实验探索;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频闪照片;引导学生从实验与理论分析平抛运动;总结规律并通过实例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由生活现象和演示实验得出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模型;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实验、讲授、讨论、练习四步教学法..实验、讲授、讨论、练习四步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在介绍概念时;采取从实例到抽象的方法..在教授平抛运动的规律时;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知识分析实验..因为本节课面向高一学生;他们对于实验还是很有兴趣的;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我还会向学生渗透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亲身研究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现规律..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有效教育是通过老师组织和学生参与来实现的;物理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根据本课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我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十二个小组;将本节课中的三大环节、问题的归纳与总结及涉及到的两次游戏都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课程设计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五个步骤进行: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小结、作业..一.引入新课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情景;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探究环境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课件画面给出一个小实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现象;以提问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悬念学习新课..二.新课教学1.板书:平抛运动概念: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平抛运动..2.提出疑问;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普遍现象入手;建立对平抛运动的初步认识..3.先演示“讨论与交流”的内容;设置情景;由学生经独立思考得出结论..1情景一:教师手中的粉笔头水平抛出;以黑板为背景;可看到一个漂亮的弧形;情景二:把教室的垃圾箱放在讲台的一侧;请身高不同的两名学生站在讲台的另一侧把粉笔头水平抛出使其落入垃圾箱中..身高不同的学抛粉笔头2演示课件1:演示三个flash动画实验3由学生通过观察情景一、二和flash动画实验实验;经过师生总结得出结论..设计意图:质疑导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从身边现象和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为探讨平抛运动规律打下的基础..4.平抛运动的分解这部分内容以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的目的在于证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1演示课件2巧设疑问..2演示课件3介绍平抛仪..3学生实验4演示课件4、5两个平抛运动的视频实验;制造课堂气氛..通过视频实验的分析;逐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平抛运动的认识;最后得出结论..5演示课件6、7两个flash频闪照片动画;利用课本图1-4-3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教会学生看图片..6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水平方向:由照片可知;经相同时间;小球前进的水平距离相等;故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由照片可知;经相同时间;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和自由落体的小球下落相同高度;故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计意图: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理解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动手进行探索;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总结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5. 平抛运动的规律1在学生知道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演示课件8;让学生运用已知的规律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①.速度公式a :水平分速度0v v x= b :竖直分速度gt v y =c :t 秒末的合速度22y x t v v v +=d :合速度的方向x yv v =θtan ②.位移公式a :水平分位移:t v x 0=b :竖直分速位移:221gt y = c :t 秒末的合位移:()22202221⎪⎭⎫ ⎝⎛+=+=gt t v y x s d :合位移的方向:y x =ϕtan ③.运动时间及水平射程运动时间g h t 2= 水平射程gh v t v x 200== ④.运动轨迹特征:抛物线3举例说明:子弹射出;弓箭射出设计意图:平抛运动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出来的;在推导过程中注意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平抛运动的规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学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大约需要35分钟三.课堂练习进行课堂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这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六.板书设计一.平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仅受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条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3.性质:平抛运动是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仅受重力作用;即加速度g a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二.平抛运动的分解水平方向:速度为0v 的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三.平抛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a :水平分速度0v v x= b :竖直分速度gt v y =c :t 秒末的合速度22y x t v v v +=d :合速度的方向x yv v =θtan 2.位移公式a :水平分位移:t v x 0=b :竖直分速位移:221gt y = c :t 秒末的合位移:()22202221⎪⎭⎫ ⎝⎛+=+=gt t v y x s d :合位移的方向:y x =ϕtan 3.运动时间及水平射程水平时间:g h t 2= 水平射程:gh v t v x 200== 4.运动轨迹特征:抛物线七.预期效果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识上学生能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其规律;能力上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能力;情感上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2本节课学习后;学生对平抛运动规律掌握理解比较肤浅;课后教师应该及时加强巩固和提高..3自认为教学设计中有特色部分的说明: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合理应用..有两处比较有特色地处理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其一是引入flash 动画实验;有较强的互动性;其二是视频实验..以上几方面是我对《平抛物体的运动》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设想中一定还有缺点和不妥之处;恳请评委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指正..我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平抛运动 说课稿 教案
![平抛运动 说课稿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a065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0.png)
课题名称平抛运动三维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2.研究和探索平抛运动及两个分运动的性质的过程。
分解成哪两个方向的运动,两个方向是怎样来确定。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4.会用平抛运动知识处理内平抛运动。
难点目标平抛运动的规律重点目标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学习和借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处理类平抛问题导入示标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柯受良驾跑车成功飞越了黄河天堑壶口瀑布,宽度达55米,获得了“亚洲第一飞人”的称号.他的车速至少要达到多少才不会掉入瀑布呢?我们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解决这类问题。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了解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什么规律?[导学]:阅读课本P8、P9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叫抛体运动的初速度?(阅读课本P8)2.什么叫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P8)3.根据平抛运动特点,分析平抛运动有什么样的规律?(阅读课本P8、P9,小组讨论分析展示成果)基本规律:位移关系:速度关系:学生自主练习:练:将一个物体以10m/s 的速度从10m 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导做]: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特点,小组合成探究解决问题方案,展示成果。
[导思]:平抛运动轨迹是条什么弧线,并证明。
【学做思二】:常见平抛运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怎样解答? ①落点是水平面例: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小球A 以初速度v0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有小球B 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并落于C 点,则( ).A .小球A 先到达C 点B .小于B 先到达C 点C .两球同时到达C 点D .不能确定特点:落体时间由高度决定:221gt h 水平位移由初速度与高度共同决定:x=v0t②.落点是竖直面例:如图所示,在空中某一位置P 将一个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抛出,它和竖直墙壁碰撞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若将小球仍从P 点以2v 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两次运动过程中速度增量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2∶1B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前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C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时的动能为第一次碰到墙壁时动能的2倍D .小球第二次碰到墙壁时的动能为第一次碰到墙壁时动能的178倍 特点:落地时间由水平位移与初速度决定:x=v0t下落高度由时间决定(水平位移与初速度):221gt h = ③.落点是斜面A.从斜面外抛例:如图所示,小球以v 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 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v 0tan θB .2v 0tan θgC .v 0cot θgD .2v 0cot θg特点:找落地点位移与斜面夹角关系或者找速度与斜面夹角关系为突破口求解B .从斜面上抛例: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3.0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不计空气阻力.(取sin 37°=0.60,cos 37°=0.80;g 取10 m/s 2)求:(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特点: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比值为斜面夹角正切值:θtan =xy 4.落体点为曲面例:(26.全国卷2012,.20分)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
二年级体育说课稿《抛飞盘》
![二年级体育说课稿《抛飞盘》](https://img.taocdn.com/s3/m/d4b7c3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8.png)
二年级体育说课稿《抛飞盘》一. 教材分析《抛飞盘》作为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个教学项目,旨在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本节课将围绕着飞盘的基本动作、投掷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进行教学。
教材内容丰富,不仅包括飞盘的抛、接、转等基本动作,还涵盖了投掷的力度、角度和准确性等要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飞盘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习能力强。
但是,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飞盘的基本动作和投掷技巧,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飞盘的基本动作和投掷技巧。
2.教学难点:投掷的力度、角度和准确性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竞赛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飞盘作为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讲解并示范飞盘的基本动作,如抛、接、转等,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投掷技巧学习(10分钟):讲解并示范投掷的力度、角度和准确性,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练习,如接力投掷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教学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平抛运动及说课 ppt课件
![平抛运动及说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a6ea8016fc700aba68fc1a.png)
13
(1)水平方向
观察如下实验,两小球具有相同初速度V0,B球在一光滑平板上. V0
B
A
ppt课件
14
(1)水平方向
观察如下实验,两小球具有相同初速度V0,B球在一光滑平板上.
V0
B
对A球B球:
因为 Fx 0
则 ax 0
所以 A, B 两球在水平方向上
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A
ppt课件
15
(2)竖直方向
第二节内容。
在前几章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直线运动,在本
章之后,安排的是曲线运动。显然,本章在整个教材
结构中承担了由“直线”向“曲线”过渡的任务,
“平抛运动”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
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实际应用,是理解和掌
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ppt课件
34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
观察实验:A,B两球开始在同一水平面,重锤敲击后, A球获得一水平初速度,B球自由下落.
AB
ppt课件
16
(2)竖直方向
观察实验:A,B两球开始在同一水平面,重锤敲击后, A球获得一水平初速度,B球自由下落.
AB
ppt课件
17
(2)竖直方向
观察实验:A,B两球开始在同一水平面,重锤敲击后, A球获得一水平初速度,B球自由下落.
O
x
水平方向为: x=v0t
y 12 gt2
竖直方向为: y 1 gt2
2
y
得:
x2
2v2 0
y
g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ppt课件
30
实践应用
ppt课件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7e87764afe04a1b071dec8.png)
《抛体运动的规律》说课稿课题:《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抛体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4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的学习作了铺垫。
抛体运动,尤其是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
抛体运动的内容虽在高中物理中算不上非常重要,而且知识点也不多,但它所包含的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却是十分重要,在后继课程中还有重要的应用,如在电场或复合场中研究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
另外,日常生活中有关抛体运动的现象很多,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2)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能用数学知识总结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3)了解斜抛运动2、过程与方法(1)在对平抛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维,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在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2)在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表达物理规律的和谐与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2)通过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和斜抛运动(2)利用数学工具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四.教法和学法教法:物理是一门培养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理论性强,可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
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学主应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学习,主动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平抛运动说课稿范文
![平抛运动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d2ed6dc5da50e2524d7ffd.png)
平抛运动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比较丰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什么叫平抛运动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的过程既有实验现象的观察又有分析、推理的过程还将实验现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探究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4.会用平抛运动解答有关问题⑵过程与方法1.利用已知的直线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及“等效代换”“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2.平抛物体探究实验中突出了“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使学生爱物理、爱生活(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抛物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二、学情分析深入的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⑴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⑵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三、教法与学法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教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创设教学法学法:以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作如下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组织活动设计意图㈠情景创设引入课题创设情景: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视频)引问:请同学描述上述物体运动的轨迹和运动性质(演示I)用力弹一下放在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让同学观察小球离开桌面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重复两次让同学们能够清楚地观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球为什么会做曲线运动呢情景创设教学法:从生活情景中构建物理情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联系物理的习惯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㈡交流与讨论及猜想接着说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在观察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发现小球在水平向前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有下落的运动那么这两个方向上运动只具有什么特点呢猜想: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㈢实验与探究Ⅰ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2)在如同2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O相等将小铁球P、Q分别放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O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结果是两球发生碰撞增加或者减小轨道M的高度实验结果都是一样教师引入问题:这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老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归纳物理现象的能力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探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方法㈣实验与探究Ⅱ教师创设问题:既然平抛物体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竖直方向上作什么样的运动我们如何探究呢[演示3]用平抛运动演示器做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C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实验装置离地面的高度多次实验两球总是同时落地(用耳朵听声音)问题创设:A、B两球同时落地的现象得出什么结果进一步提问:为什么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呢我们可以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得到平抛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x、y以及水平速度VO和竖直速度Vy我们设物体以初速度水平VO抛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应如何表示呢学生:x=VOty=gt2教师:我们要求出物体在t秒末的速度求呢(如图所示物体在t秒末位于B点)课外探究用摄像机拍摄小球的下落过程输入电脑由视频工具按帧播放小球下落过程抓图、通过PhotoShop软件处理将各帧图像叠合从而得到小球运动轨迹通过叠合照片与实际实验装置的大小比例可分析小球的运动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速度:水平方向:Vx=V0竖直方向:Vy=gt合速度大小:合速度方向:位移: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合位移大小:合位移方向: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分析、归纳出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推理、归纳的能力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观察现象——初步分析——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重复实验──鉴别结论──追求统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使问题更加深化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外探究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电脑带给人类的好处㈤巩固练习例:一架装载抗洪救灾物资的飞机在距地面500m高处以80m/s 的水平速度飞行为了使救灾物资准确地投中地面目标飞行员应在距目标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出物资(不计空点阻力)作业:63页2、3题通过接近生活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㈥板书设计平抛物体运动一、平抛运动概念只受重力的作用初速度为水平方向的抛体运动叫做平抛运动二、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Vx=V0X=V0t三、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Vy=gt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优秀说课稿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7b6307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优秀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Ⅱ第五章第二节《平抛运动》,下面我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平抛运动是一种典型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应用。
也是今后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标准本节的要求:知道平抛运动的概念及条件,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能解决简单问题。
考试说明中是Ⅱ级要求,即能应用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会定性分析斜抛运动。
二、学情分析平抛运动是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第一例曲线运动,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刚有初步认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
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具有的特点来引导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抛运动的概念、特点。
(2)理解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会定性分析斜抛运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建立平抛运动的模型,讨论其研究方法。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渗透物理学中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效替代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1)、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学习和借鉴本节课的研究方法。
本节课的任务是应用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曲线运动,让学生将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而此方法正是今后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重要方法,因此以上两点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运动是由直线运动向曲线运动的过渡,如何定性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对于高一学生在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平抛运动说课稿
![平抛运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0cc532f111f18583d05abe.png)
平抛运动说课内容瓦房店市第八高级中学郭继来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平抛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电场问题,就属于类平抛运动,因此,这节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平抛运动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能根据两个方向的分运动,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来分析平抛物体实际的位移、速度;能对物理实验室中的部分仪器(如平抛竖落仪)进行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物理、关注生活的意识,并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平抛运动规律的得出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刚学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节课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种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教学方法:本节课在设计中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着重从物理方法和研究思路上进行点拔,利用实验及电教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教学过程:为突出探究过程,本节教学设计把大部分教学时间安排到了前三个环节。
一、情景创设 发现问题(5分钟)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情景,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探究环境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情景一:教师手中的粉笔头水平抛出,以黑板为背景,可看到一个漂亮的弧形; 情景二:请身高不同的两名学生站在讲台的一侧把粉笔头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使其落入垃圾箱中。
情景三: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空投物资;(播放相应录像)(可视学生实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观点)观察这些情景后,大家总结一下这些情景中的物体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并对情景中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
高中物理抛体运动教案
![高中物理抛体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eb2b1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1.png)
高中物理抛体运动教案教案范本教学内容:抛体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抛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应用抛体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 教材、教学PPT;2. 实验器材:抛体实验装置、计时器等;3. 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抛体运动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抛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 抛体运动的基本元素:初速度、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加速度等。
三、介绍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20分钟)1. 水平方向运动和竖直方向运动的分析;2. 抛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实验演示(15分钟)通过抛体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验证抛体运动的规律,加深对抛体运动的理解。
五、练习与讨论(20分钟)提供一些抛体运动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讨论,加强对抛体运动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抛体运动的知识进行总结,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抛体运动的作业,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抛体运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抛体运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抛体运动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演示和练习题的训练,加强学生对抛体运动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体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抛体运动》是高一新课程必修2第5章《曲线运动》的第3节。
教材是在必修1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研究曲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抛体运动是本章所学习的重点之一,抛体运动规律的应用是高考的重要考察点,而且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对认识类平抛运动、解决类平抛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能起到帮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我校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2)能够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研究抛体运动,掌握抛体运动的规律
(3)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观察、自主实验、概括出抛体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2、运用所学直线运动的知识理解抛体运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研究精神。
(2)增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并认识其规律。
2.难点: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
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频闪照片,引导学生从实验与理论分析平抛运动,总结规律并通过实例学以致用,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学生在必修一中已经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
并在上节学习中分析了蜡块的运动,为这节课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基于此点本节我采用教师启发、指导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观看实验演示、交流学习成果等环节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请你来当飞行员”的课件,用“轰炸敌船”的游戏导入
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游戏时,教师
要使飞机运动速度较大,这样学生击中敌船的可能性才比较小,才
能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击中它?教师引导:如何能准
确地击中敌船,必须了解炸弹的运动情况,掌握炸弹的运动规律。
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由生活实例概括出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定义。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展示四个生活实例,如:网球被击打后在空中的运动、铅球被扔出后在空中的运动、弹弓水平射出弹丸,弹丸在空中的运动;被运动员水平击出的排球在空中的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运动轨迹、分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得出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定义。
并
说明平抛运动是抛体运动的一个特例。
【板书】:
(1)、抛体运动的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下,它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平抛运动的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
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教师通过做“平抛运动演示仪”的演示实验得出平抛运动
条件及性质。
【板书】:
(1)、平抛运动的条件:
a、物体初速度沿水平方向
b、物体只受重力
(2)、平抛运动的性质:以加速度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轨迹是抛物线。
3、教师通过演示“平抛竖落仪”,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
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平抛运
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运动。
【板书】:
平抛运动分解为:
(1)、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
(2)、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4、教师采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特殊到一般的物理思想,
以平抛运动为例,通过分步骤逐步突破的方式,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建立平面坐标系的。
在坐标系里大致画出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
引导学生根据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得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板书]:
5、教师运用数学知识推导平抛运动的轨迹。
这一过程为数学运算的过程,体现了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采用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理解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一条抛物线。
教师提出问题:
(1)、若初速度增大,轨迹形状将如何变化?
课件演示:喷出的水作斜抛运动。
(2)、如果将物体斜向上或斜向下抛出,如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轨迹又是怎样的呢?这一环节只是理论分析,不做数学推导,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6、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归
纳出平抛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板书】
7、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飞机炸坦克
gt
v y =0
v v x
=
七、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八、板书:
抛体运动
一、抛体运动的定义:
平抛运动的定义:
二、平抛运动的条件及性质
三、抛体运动的规律:
1、抛体的位置:
2、抛体的轨迹:
3、抛体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