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教学提纲
生物制药工艺学(葛驰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模块一生物制药基础理论任务一生物制药概述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体液或其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综合应用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一类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物质。
2.生物制药:是指以生物体为原料或借助生物过程,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生产各种生物药物的技术。
二、填空题1.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草药;2.二、三三、问答题1.生物制药的特点是什么?答:(1)药理学特性:生物药物在人体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容性和针对性。
.治疗的针对性强,疗效高;营养价值高,毒副作用小;免疫性副作用常有发生;(2)原料的生物学特性:天然来源的原料中药理学活性成分含量低,杂质多;来源广泛,多种多样;原料容易腐蚀变质;(3)生产制备过程的特殊性;(4)检测的特殊性;(5)剂型要求的特殊性。
2.按照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可将生物药物分为哪些类别?答:按照生物药物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可将生物药物分为氨基酸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类药物、核酸类药物、多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维生素与辅酶、其他类。
3. 简述生物制药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答:学生可自己从学术网站、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取相应信息。
任务二生物制药工艺基本技术一、名词解释1.MTT: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是通过快速简便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细胞存活数量。
其原理是MTT可作为哺乳类动物细胞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的底物,当有活细胞存在时,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可将淡黄色的MTT还原成蓝紫色的针状甲瓒(Formazan)结晶并沉积在细胞中,结晶物能被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57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该值的高低可间接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及其活性。
2.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知识讲解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制药工艺学一•名词解释1.全合成:由结构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全合成2.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结构改造而制成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半合成。
3.邻位效应:取代基与苯环结合时,若一取代基的分子很大时,可将其邻位掩蔽,因而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时,邻位处的反应较其他位置困难。
4.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路线,称为药物的合成路线。
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
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8.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9.“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
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
二•简答题1、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
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简述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答:这类催化剂R4N+Z—结构中含有阳离子部分,便于与阴离子形成有机离子对或者有与反应物形成复离子的能力,因而溶于有机相,其烃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一般大于12,使形成的离子对具有亲有机溶剂的能力,其作用方式为:4.简述冠醚催化固液两相的反应机理。
6.简述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固体溶液的定义及其理化性质的差异。
如何区分以上三种外消旋体?答:外消旋混合物:纯旋光体之间的亲和力更大,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别形成晶体外消旋化合物: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子之间有较大亲和力,两种分子在晶胞中配对,形成计量学上的化合物晶体外消旋固体溶液:纯旋光体之间,与对映体之间的亲和力比较接近,两种构型分子排列混乱三者的理化性质差异:熔点、溶解度不同区分:加入纯的对映体1)熔点上升,则为外消旋混合物2熔点下降,则为外消旋化合物3熔点没有变化,则为外消旋固体溶液7.用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盐酸普鲁卡因,单元反应有两种排列方式。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Methodology on Chemical Pharmaceutics课程编码:27A22401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推荐教材: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 1.元英进,《现代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计志忠,《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3.陈建茹,《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4.张绗,杨艺虹,《绿色制药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制订生产工艺规程,实现化学只要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通过学习有机化学、药物合成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的基本方法和依据;了解利用多种化学设计和选择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制定生产工艺规程,掌握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日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制药工业的现状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2.熟悉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及选择与评价;3.熟练掌握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技术,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4.了解手性药物的发展动向,掌握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5.掌握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了解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6.了解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三废”处理的常规方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化学制药工业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
制药工艺与设备复习提纲及答案
2、医药洁净厂房湿度的确定。(掌握) 答:易吸潮产品(如硬胶囊、粉针等)相对湿度控制在 45-50%;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 相对湿度控制在 50-65%。冬季可取低值,夏季取高值。(干球温度 23-25℃,相对湿度 20-50% 时,人体感觉最佳;相对湿度 35-50%时,细菌的存活力降低)
制药工艺学国家精品课习题
10-12 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搅拌有何影响,如何控制? 10-13 发酵过程中 pH 和溶氧有何影响,控制策略有哪些?为什么? 10-14 分析发酵中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发酵的影响,提出消沫措施和方式。 10-15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是什么?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16 如何确定发酵终点?如何实现发酵过程的最优化控制?
第八章 8-1 路线 1 与路线 2 有哪些不同? 8-2 在制备氢化可的松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为生物法? 8-3 制备氢化可的松哪步采用 Oppenauer 氧化反应,其机理是什么? 8-4 制备 17α-羟基黄体酮时,氢解除溴为什么要加入吡啶? 8-5 制备氢化可的松中可能产生的“三废”是什么?
第二章 2-1 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何特点?如何应用? 2-2 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2-3 如何进行工艺路线的选择?
第三章 3-1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2 分析影响反应的各种条件与工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哪些反应条件需要进行极限试 验?为什么? 3-3 合成工序的确定一般在哪个阶段?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4 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之间的关系? 3-5 比较重结晶的溶剂要求与普通反应溶剂的异同点? 3-6 化学反应中不符合 Van’tHoff 经验规则具有哪些情况? 3-7 冠醚类属于哪种催化剂,其最适合哪类反应?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催化剂也具有类似的
制药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制药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制药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制药工程学是一门涉及药物生产和制造过程的学科,它包括了药物研发、药物设计、药物生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制药工程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什么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前研究”?它包括哪些内容?答案: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前研究”是指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对药物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研究。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药物化学研究:对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寻找更有效的合成方法。
2. 药物药理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毒性和副作用等。
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4. 药物毒理学研究: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5. 药物制剂研究:研究药物的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液等。
习题二:药物的生产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灭菌?答案:药物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是为了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以防止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引起感染。
灭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热灭菌:使用高温蒸汽或干热对药物进行灭菌,常用于制备注射剂和眼药水等无菌制剂。
2.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对药物进行灭菌,常用于制备外用药物和口服液等。
3. 辐射灭菌:使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对药物进行灭菌,常用于一次性医疗器械和药物包装材料等。
习题三:什么是药物的稳定性?它对药物的质量有何影响?答案: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其化学和物理性质的变化程度。
药物的稳定性对药物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效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如果药物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完全失效。
2. 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药物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3. 药物的保存性:药物的稳定性决定了药物的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如果药物不稳定,可能导致药物过期失效。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知识讲解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制药工艺学一.名词解释1. 全合成:由结构较简单的化工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全合成2. 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过结构改造而制成化学合成药物,称为半合成。
3. 邻位效应:取代基与苯环结合时,若一取代基的分子很大时,可将其邻位掩蔽,因而在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时,邻位处的反应较其他位置困难。
4.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路线,称为药物的合成路线。
7.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
它实质上是促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8. 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9.“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
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
二.简答题1、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
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简述鎓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
答:这类催化剂R4N+Z—结构中含有阳离子部分,便于与阴离子形成有机离子对或者有与反应物形成复离子的能力,因而溶于有机相,其烃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一般大于12,使形成的离子对具有亲有机溶剂的能力,其作用方式为:4.简述冠醚催化固液两相的反应机理。
6.简述外消旋混合物,外消旋化合物,外消旋固体溶液的定义及其理化性质的差异。
如何区分以上三种外消旋体?答:外消旋混合物:纯旋光体之间的亲和力更大,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别形成晶体外消旋化合物:左旋体与右旋体分子之间有较大亲和力,两种分子在晶胞中配对,形成计量学上的化合物晶体外消旋固体溶液:纯旋光体之间,与对映体之间的亲和力比较接近,两种构型分子排列混乱三者的理化性质差异:熔点、溶解度不同区分:加入纯的对映体1)熔点上升,则为外消旋混合物2)熔点下降,则为外消旋化合物3)熔点没有变化,则为外消旋固体溶液7.用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盐酸普鲁卡因,单元反应有两种排列方式。
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教学提纲
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2-1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
类型反应法既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通法,又包括官能团的形成,转换或保护等合成反应。
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中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
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寻找出最后一个结合点,逆向切断链接消除重排和官能团形成与转化,如此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期始原料为止,即期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2—2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答:原因:一个药物可以有多条合成路线,且各有特点,哪条路线可以发展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则必需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比较和论证,从中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合成路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室工艺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简短;2 )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并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最好是多不反应连续操作;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无毒,安全;5)设备要求不苛刻;6 )“三废”少且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
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5-2、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哪几种合成路线?各单元步骤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操作控制是什么?答: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原料的合成路线;原理:⑴第七章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工艺7-3、在半合成制备头抱菌素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步骤采用生 物合成?答:在化学酰化路线中,7位的酰化和3位的取代采用化学合成。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工艺路线: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效应。
3、全合成: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2)生产成本因素,(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4)环境保护的考虑,(5)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
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答:(1)(2)(3)(4)反应(1)发生格氏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反应(3)一步引入3个氯原子,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有未反应的氯气逸出,不易吸收完全,存在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等问题。
反应(4)金属钠参与反应,成本比较高。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化学制药工艺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制药工艺学(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制剂工艺学:是综合应用药剂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应用化学、药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药物剂型的生产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按照不同的临床医疗要求,设计、制造不同的药物剂型。
4.新药研发:新药研究与开发应包括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生产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
制药工业是一个以新药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工业。
5.清洁技术:制药工业中的清洁技术就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原料的绿色化(2)催化剂或溶剂的绿色化(3)化学反应绿色化(4)研究新合成方法和新工艺路线二、填空1.知识密集型的,医药新产品,制药生产工艺2.新药研究与开发3.高科技、高要求、高速度、高集中。
4.药物产业化的5.分离和再利用,“零排放”。
三、简答题1.制药工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1)药品质量要求特别严格。
药品质量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和GMP要求。
(2)生产过程要求高。
在药品生产中,经常遇到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溶剂、原料和中间体,因此,对于防火、防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操作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等均有特殊要求。
(整理)制药工艺学复习提纲.
第二章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设计与选择的研究对象(1)即将上市的新药在新药研究的初期阶段,对研究中新药(investigational new drug,IND) 的成本等经济问题考虑较少,化学合成工作一般以实验室规模进行。
当IND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异性质之后,便要加紧进行生产工艺研究,并根据社会的潜在需求量确定生产规模。
这时必须把药物工艺路线的工业化、最优化和降低生产成本放在首位。
●(2)专利即将到期的药物药物专利到期后,其它企业便可以仿制,药物的价格将大幅度下降,成本低、价格廉的生产企业将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设计、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显得尤为重要。
(3)产量大、应用广泛的药物某些活性确切老药,社会需求量大、应用面广,如能设计、选择更加合理的工艺路线,简化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可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半合成与全合成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属于有机合成化学中的一个分支,从使用的原料来分,有机合成可分为全合成和半合成两类。
●半合成(semi synthesis):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全合成(total synthesis):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复杂化合物的过程。
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一. 类型反应法二. 追溯求源法三.分子对称法四、模拟类推法使用追溯求源法设计抗真菌药益康唑的工艺路线采用模拟类推法设计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工艺路线采用分子对称法设计骨骼肌松弛药肌安松和中药活性成分川芎嗪的工艺路线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1)配料比:参与反应的各物料之间物质量的比例称为配料比(也称投料比)。
通常物料量以摩尔为单位,则称为物料的摩尔比。
(2)溶剂:溶剂主要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反应溶剂性质和用量直接影响反应物的浓度、溶剂化作用、加料次序、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
生物制药工艺教学指导大纲
精心整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代码:01020009课程名称:生物制药工艺学英文名称:Biopharmaceutical proces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56适用对象: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必修专业课之一。
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酵工程》、《生物化学》、《酶工程》、《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基因操作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开设。
与同期开设《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制药设备》的等课程构成生物技术领域主干学科的骨架。
这些课程与本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分工。
前导课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酵工程》、《生物化学》、《酶工程》、《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制品学》后续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制药设备》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获得以下的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化药物、微生物药物的原料处理方法,生物技术药物的原料制造原理与技术,并能掌握生物制药的下游工艺原理与技术,及其分离强化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点。
(2)熟悉各类生物药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和一般制造方法,以及其中一些代表性产品的典型制造工艺。
(3)了解用于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的实验技术以及中试放大工艺的设计原则。
三、教学条件应用多媒体、教师讲解配合黑板板书,有配套实验。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周次内容要求学时1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制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第二节生物药物的性质和分类第三节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和概况1、掌握生物药物的性质和特点。
2、熟悉现代生物药物的分类和用途。
3、了解生物药物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1~2 第二章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生化制药工艺技术基础微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生物技术药物工艺制造技术基础生物制造工艺中试放大生物制药工艺技术进展1、掌握各类生物药物的一般制造工艺。
制药工艺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制药工艺学课后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有效成分:起主要药效的物质 ,一种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一种有效成分又含 有多个药理作用。
有效部位:从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结构相似或者药效相同的多种有效成分组成的 混合物。
辅助成分:对有效成分有增溶或对药效有增强作用的物质。
浸出过程: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二、问答题1.设计复方中药提取工艺时应考察哪些问题?答:提取工艺应考察的问题:①方中哪些药物宜予浸提,应提取出什么成分;②用什么溶剂,用多少,提取多长时间,提取次数以及乙醇浓度等;③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④提取液如何处理(直接浓缩还是进一步分离)及半成品的规格要求;⑤工艺简单易行,提取溶剂价廉,无污染,无毒,节能等即如何将方中药物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并保存好,尽可能地将无效物质除去以缩小体积,以及操作简便,符合下道工序选型要求。
2.药材浸出过程中,如何提高有效成分的扩散速度(根据Fick 's 第一扩散公式及扩散系数D 的公式来说明)?答:组织内浓溶液中的有效成分向组织外扩散的速度(Fick 's 第一扩散公式):药材组织内外浓度梯度—扩散面积,—,其中dxdc dt dx dc DF dv F )(•-= 由公式知:①浸出速度取决浓度梯度,当dx dc 保持最大,浸出即能较快地进行; ②溶剂粘度越小,溶解物质的分子半径越小,D 值越大,扩散快;③搅拌可使组织内高浓度提取液加快向组织外转移,也可增加扩散速度3.当乙醇浓度在50%以下、50%—70%、90%以上时,分别适于浸提哪些类成分?当乙醇浓度达20%以上或40%时,可分别起何作用?答:50%以下:适于浸取蒽醌类化合物;50%—70%:适于浸取生物碱、苷类等;90%以上:适于浸取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等;20%以上:防腐;40%:延缓某些苷、酯等水解作用。
4.为提高蒸发效果,缩短浓缩时间,应采取哪些措施?答:①尽量采用蒸发面积大的容器;②减压降低溶液的沸点;③力求在沸腾下蒸发;5.加速浸润、渗透过程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加入表面活性剂;②减压或加压:毛细管中有气体栓塞,加压可使溶剂易于浸润,渗透细胞组织中,减压可排出毛细管中空气6.中药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什么?如何解决该问题?答:突出问题:中药剂型落后。
(附答案)制药工艺学复习提纲
制药工艺学复习提纲(附答案)绪论1、制药工艺学的定义: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选择适宜的原料、中间体和辅料,确定优质、高产的制备路线、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实现制药工业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学科。
2、现代制药工业的基本特点:知识密集高技术产业;生产细分工与高质量要求;生产的比例性连续性;技术复杂,多品种多剂型;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药物研发创新改进及生产工艺优化是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3、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特点(六方面内容):1、品种多、更新快、生产工艺复杂;2、需要原辅材料繁多,而产量一般不太大;3、产品质量要求严格;4、基本采用间歇生产方式;5、其原辅材料和中间体不少是易燃、易爆、有毒性的;6、“三废”多,且成分复杂,严重危害环境。
4、制药工艺学所包含的研究内容(四个方向),各方向重点内容有哪些。
答:1、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
2、研究药物的合成原理3、研究药物的工业生产过程4、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5、新药研发程序: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两个阶段;其研究的内容、对象、重点和目的各不相同。
临床前研究(1)药学研究—新药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鉴定,原料药质量规格与标准,剂型及制剂工艺研究,标准的制定,稳定性实验,放大样试验等。
(2)药理毒理研究---药效学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一般药理学研究,毒理研究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慢性)毒性及特殊毒性(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研究。
第一阶段遵循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1)侧重于药物化学和药剂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检测等内容。
(2)则主要是药理学生物学实验及现代药理学实验内容等研究内容涉及动物药理实验及生化实验多是其特点,实验规范管理更为重要。
此阶段解决对拟选新药系统研究评估考核,以确定其符合计入人体临床试验要求问题。
《生物制药工艺学 》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133X04E 学分: 2 周学时:2 总学时: 34 开课学期: 3.2
开课学院:海洋学院
英文名称:Microbi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
课程修读条件:生物化学
网络课程地址:
所属基层学术组织:生物与海洋科学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概述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工艺技术基础、然后分章论述氨基酸药物、多肽与蛋白质类药物、酶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和抗生素等,分别对各类有代表性产品的原料来源、结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介绍,并介绍生物制品和手性药物。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掌握氨基酸、多肽、蛋白、酶、核酸、糖类、脂类、生物制品及手性药物等的生产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掌握制药工艺中常用的各项技术手段
能力目标:培养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的能力
素质目标: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撰写人:金海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艺学_课后答案
第二章化学制药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2-1工艺路线设计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答:(1)类型反应法,类型反应法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
类型反应法既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通法,又包括官能团的形成,转换或保护等合成反应。
对于有明显结构特征和官能团的化合物,通常采用类型反应法进行合成工艺路线。
(2)分子对称法,药物分子中存在对称性时,往往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片段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得,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的相同部分同时构建起来。
该法简单,路线清晰,主要用于非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3)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研究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寻找出最后一个结合点,逆向切断链接消除重排和官能团形成与转化,如此反复追溯求源直到最简单的化合物,即期始原料为止,即期始原料应该是方便易的,价格合理的化学原料或天然化合物,最后是各步的合理排列与完整合成路线的确定。
2—2工艺路线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
答:原因:一个药物可以有多条合成路线,且各有特点,哪条路线可以发展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则必需通过深入细致的综合比较和论证,从中选择出最为合理的合成路线,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室工艺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1)化学合成途径简捷,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简短;2)所需的原辅材料品种少并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
3)中间体容易提纯,质量符合要求,最好是多不反应连续操作;
4)反应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如无毒,安全;
5)设备要求不苛刻; 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
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到药用标准;
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
第五章氯霉素生产工艺
5-2、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哪几种合成路线?各单元步骤的原理是什么?关键操作控制是什么?
答:工业上氯霉素采用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原料的合成路线;
原理:⑴
CH
33
H
2SO
4
CH
3
O
2
N
V O
O
2
CH
3
O
O
2
N
⑵
CH
3
O
O
2N
Br
2
CH
2
Br
O
O
2
N
(CH)N
ClH
CH
2
NH
2
HCl
O
O
2
N
CH
2
NHCOCH
3
O
O
2
N
32
CH
3
OONa
HCHO
CH
O
O
2
N
NHCOCH
3
CH
2
OH
32
[(CH
3
)
2
CHO]
3
Al
O
2
N
N
H
CH
2
OH
CH
3
O
H OH
+
2
H OH
NH
2
H
CH
2
OH
O
2
N
O
2
O
2
2
OH
Cl
2
CHCO
2
CH
3
第七章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工艺
7-3、在半合成制备头孢菌素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步骤采用生物合成?
答:在化学酰化路线中,7位的酰化和3位的取代采用化学合成。
在酶化法生产路线中,酶进行水解,采用生物合成。
第八章甾体激素生产工艺
8-2在制备氢化可的松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为生物法?
答:化学合成:(1)△5,16 —孕甾二烯—3B—20二酮—3—醋酸酯的制备
(2)16a—17a—环氧黄体酮的制备
(3) 17a—羟基黄体酮的制备
(4)△孕甾烯—17a,21—21二醇—3,,2—二酮醋酸酯的制备
生物法:最后一步(5)最终产物氢化可的松的制备
第十章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10-1微生物发酵的过程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征?
答:分为三个时期:一:菌体生长期
菌体生长期也称为发酵前期,是指从接种菌种至菌体达到一定临界浓度的时间,包括延滞期,对数生长期呵减速期,菌体的主要代谢是进行碳源,氮源等分解代谢,培养基质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而菌体不断地生长和繁殖,浓度增加,溶氧量不断下降,在菌体临界值时,溶解氧浓度降到最低。
二、产物合成期
产物合成期也称为产物分泌期或发酵中期,主要进行代谢产物或目标产物的生物合成,产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速率加快,直至达最大高峰,随后合成能力衰退。
呼吸强度无明显变化,菌体在增重,但不增加数目。
三、菌体自溶期
菌体自溶期也称发酵后期,菌体衰老,细胞开始自溶,氨基氮含量增加,PH上升,产物合成能力衰退,生产速率减慢。
发酵必须结束,否则产物被破坏,同时菌体自溶给过滤和提取带来困难。
10-3微生物生长与生长之间的关系模型有集中?与过程控制的关系是什么?
答:有三种:
1、长与生产偶联型。
生长与是为你歌唱偶联型是微生物生长与产物生长直接关联,生长期与生产期是一致的。
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邻里公园利用和产物生成动力学曲线几乎平行,变化趋势同步,度有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接近,菌体生长期和产物形成不是分开的,产物往往是初级代谢的直接产物。
2、生长与生产班欧联型。
生长与生产偶联型介于偶联和非偶联模型之间,产物生成与基质消耗、能量利用之间存在间接关系。
产物来自于能量代谢所用的基质,但是在次级代谢与初级代谢是分开的在菌体生长期产物内基本无产物生长,在生长的中后期长成大量的产物而进入产物形成期。
3、生长与生产非偶联型是指微生物生长期为独立的两个阶段,先形成基质消耗和菌体生长高峰,此时几乎没有或很少有产物生成;难后进入菌体生长静止期,而产物大量生成,并出现产物高峰期,产物来自于中间代谢途径,而不是分解代谢过程,初级代谢与产物形成是完全分开的。
10-12 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搅拌有何影响,如何控制?
答:发酵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温度范围和最佳温度点,温度对呼吸代谢强度,物质代谢方向,产物合成速率等等影响是不一致的,温度还影响产物的稳定性。
搅拌时影响温度的一个因素,搅拌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平衡温度。
发酵温度的控制:发酵温度采取反馈开关控制策略,当发酵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冷水阀关闭,蒸汽或热水阀打开。
当发酵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蒸汽或热水阀关闭,冷水阀打开。
10-16如何确定发酵终点?如何实现发酵过程的最优化控制?
答:发酵重点是结束发酵的时间,控制发酵终点的一般原则是高产量,低成本,可计算相关的参数,如发酵率,单位发酵液体积,单位发酵时间内的产量,发酵转化率或得率,单位发酵底物生产的生产量,发酵系数,单位发酵罐体积,单位发酵周期内的产量。
最优化控制:(1)经济因素;(2)下游工序;(3)其他因素
第十一章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1-5,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什么?发酵控制原理及其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答:发酵工艺过程,1.生产孢子的制备。
2.种子罐培养工艺。
3.发酵罐培养工艺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
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
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