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2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3.18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22号
•【施行日期】2010.08.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22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26-2010,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3、4.1.4、4.2.2、
4.2.6、
5.1.1、5.1.6、5.2.4、5.2.9、5.2.13、5.2.19、5.2.20、5.3.3、
5.4.3、5.4.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窗构造设计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窗构造设计在严寒地区,保持房屋温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极低的温度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状况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建造房屋时,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其能够保持温暖,并减少供暖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窗户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对温暖和节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严寒地区,正确的窗户构造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恰当的窗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持室内温度。
以下是一些窗户构造设计,可以在严寒地区提高建筑的节能性:1. 多层玻璃窗户设计多层玻璃窗户设计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窗户设计,这种设计能够为建筑提供更好的保温效果。
多层玻璃窗户由两层或者更多的玻璃层组成,之间的空气层可以阻挡冷气流和保温。
多层玻璃窗户还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然而,多层玻璃窗户制造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很好的考虑和规划。
2. 低反射涂层设计窗户表面的低反射涂层是一个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减少窗户表面反射的太阳能热量。
低反射设计可以增加窗户的采光度,从而减少房间内人工照明。
合理的涂层设计可以使窗户表面变得更美观,外观更加吸引人的同时,还能够达到节能目的。
3.隔热玻璃设计隔热玻璃设计是另外一种常见的节能窗户设计,通过利用玻璃和其他材料的复合和结构间的间隙附加隔热材料的方式,提高窗户的保温效果。
这种设计可以降低供暖成本,同时提高室内温度,减少能源浪费。
4. 聚氨酯泡沫设计聚氨酯泡沫设计采用聚氨酯泡沫作为填充材料,将玻璃和窗框之间的空隙填充,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聚氨酯泡沫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该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热量消耗,节省供暖成本。
总结在严寒地区,构造一个有良好温度保温性的住宅是很重要的。
采用上述节能窗户构造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和室外温度差异,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这些设计方案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品质。
为了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选择能源消耗和温度作为研究指标,并比较不同窗户构造设计对能源消耗和温度的影响。
严寒地区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
严寒地区建筑绿色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严寒地区由于冬季温度极低,早晚温差较大,导致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要求很高,传统的设计方式中,会单纯从增加建筑用料的角度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在绿色建筑的理念下,能利用合理的设计降低建筑能耗。
本文就分析如何在严寒地区充分使用绿色节能建筑理念,合理设计,提升建筑合理化,舒适化,美观化。
关键词: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要点1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在严寒地区应用概述严寒地区建筑冬季取暖会消耗大量能源,利用合理的设计,以及收集可以利用的太阳能资源可以控制建筑带来的能源损耗,实现满足居住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量的总体消耗。
目前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可以依靠收集更多太阳光、提升隔热水平满足对能源的需求,还可以合理利用风向,达到控制能量损耗的效果[1]。
也可以从内部结构设计展开,提升内部结构合理性,有效分配能量。
2严寒地区的建筑布置方式2.1充分利用太阳光利用太阳光照射建筑内部能提升建筑内部的温度,对建筑的布局设计中应该适合当地的环境特征和地质条件特点,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提升建筑的采光效果,降低严寒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在设置建筑朝向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状况,以便设计合适的层数、轮廓、围护结构、窗墙面积比[2]。
经过统计,建筑东西朝向时,冬季能耗将会比南北朝向高出5.5%。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在严寒的北方一般情况下建筑应选择南向、南偏西两个方向。
但是,建筑物的朝向也要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等特殊条件,也要结合当地道路系统进行条哼。
在设置建筑间距时,应该考虑日照、通风条件、建筑内部人员视线等因素,通常应该尽可能加大建筑的间距,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但是由于地区土地紧张等客观体条件,一个小区之内建筑间距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严寒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计算建筑的最佳间距,以便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提升建筑的室内温度。
2.2冬季防风和夏季通风自然风可以提升热量传导,增加空气对流,提升室内空气质量,更有利于改善建筑的通风散热。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节能和热环境设计两个方面,为您全面评估和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节能设计指标1. 寒冷地区的特点在寒冷地区,低温和大风是常见的气候特点,因此建筑需要更多的热能来保持温暖。
而且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隔热性能和空气密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节能设计原则在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中,提高保温性能、采用地源热泵、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采用智能家居系统等是常见的节能设计原则。
3. 室内采光与通风设计在节能设计中,室内采光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寒冷地区,建筑需要更多的采光来增加室内的温暖感,而通风系统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
4. 热量损失控制在寒冷地区建筑中,热量损失是常见的问题。
需要采用节能材料进行保温,并采取合理的隔热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二、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1. 室内热舒适性在寒冷地区,室内热舒适性是非常重要的。
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居民的舒适度。
2. 采暖系统设计在寒冷地区,采暖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合理的供暖方式、合适的供暖设备以及科学的供暖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
3. 冬季暖阳的利用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冬季的暖阳。
合理设计建筑外观和布局,以便更好地接受和利用冬季阳光,从而提高室内的温暖度。
4. 室内热环境与节能的平衡在设计寒冷地区的建筑室内热环境时,需要考虑节能与舒适度的平衡。
既要保证室内的热舒适性,又要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方面,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供暖设备和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节能和热环境的设计目标。
四、总结与回顾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in Sever Cold and Cold ZonesJGJ 26–2010(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2 术语……………………………………………………………………………………….………. …3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4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4.1一般规定…………………………………………………………….……………………..……..4.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5.1一般规定…………………………………………………………………………. ……….…….5.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5.3采暖系统…………………………………………………….………………………………..5.4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附录A主要城市的气候区属、气象参数、能耗限值……….……. 附录B 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性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附录C 地面传热系数计算……………………….………………………….……附录D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值和封闭阳台温差修正系数ζ……………………….……附录E建筑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附录F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附录G 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δmin……………………………………….……………………本标准用词说明………………………………………………………..………………….…….…….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节能与建筑热工设计
( o a N . 6 T dl o3 )
文章 编 号 : 0 1 7—79 (0 8 0 0 2 0 0 5 6 2 0 )4— 0 0— 2
严 寒 地 公 共 筑 节 能 与 建 筑 热 工 设 计 区 建
何 欣 于杰 范 ,
( .黑 龙 江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 研 究院 , 尔 滨 10 8 2 1 哈 5 0 0;.绥棱 县 建 筑 工 程 管 理 站 , 龙 江 绥 棱 12 0 ) 黑 52 0
\ ・ 。 \ .. I 三 寥 . ・ .
~
《 ≯ :
、 0 一 一 r-
~一 ■ \● 0 =: 一 。 _ I 一 \ ::l。 \ 一: ~ ≥ ’ .一 0” I \ 一 一 ≥ 一 “ 一’ 一
”\ .一一 ’ ‘
进行综合权衡判断。建筑体形系数越大, 传热损失就越大,
因此在建筑造型时 , 尽量 减少 房 间的外 围护 面积 , 使体 形不 要太复杂 , 凸凹不要 太多 , 以达 到节 能 目的 。设计 实 例形体 数 据 见 表 1 。 表 1 设 计 实 例 形 体 数 据 表
建筑面积 A 0 地上体积 外表面积 22 1 2 7 m
O _ 啪 埘 6 ∞ 槲 l 瑚 ’ 郴 舯 0* , 瑚 Ⅻ 2 0 ∞
计 实 例 由 于受 地 形 和 环 节 限 制 , 能 采 取 最 优 的 南 北 朝 向 , 不 在朝 向上也尽 量选 择冬 季能获得足够 日照的方案 , 以有 效利 用 自然 能 源 。 严 寒 地 区 的 建 筑 体 形 要 求 是 建 筑 节 能 的强 制 性 要 求 , 要 求严寒地区的体 形系 数应 ≤O4 。否则 就要 依据设 计标 准 .0
一 \ 0
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
战
严寒地区的气候条件给建筑节能 设计带来诸多挑战,如冬季保温、 夏季隔热等。
创新发展的机遇
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为严 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更 多可能性。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
动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技术的发展,同时市场需求也为 节能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
感谢观看
THANKS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隔热材料
研发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新型材料,有效降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热 传导。
智能化节能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智能 管理和优化。
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对传统能源 的依赖。
目的
制定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旨在规范和引导建筑行业在严寒地区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施工 和运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严寒(c)区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严寒(c)区通常指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且 凉爽,或全年气温较低的地区。具体范围可能因国家和 地区的定义而有所不同。 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需要供暖;
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和采暖需求,以确保室 内温度舒适;
特点:严寒(c)区具有以下特点
夏季气温适中,持续时间短,一般不需要空调;
建筑能耗以供暖为主,节能设计重点在于提高供暖效率 。
02
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布局与规划
0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 自然光、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热工指标
为了衡量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需要制 定一系列的指标,如传热系数、热阻、 保温性能等。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寒风刺骨的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可不能马虎。
咱们得想个办法,让房子既能保暖又能省煤气费。
咳咳,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咱们要从房子的保温材料说起。
在严寒地区,保温材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咱们得选一种既能保暖又能防火的材料。
这个嘛,就用“石棉”吧,俗话说得好:“石棉是个宝,防火又保温”。
不过,石棉这个东西可不能乱用,毕竟它还是有一点点小危险的。
所以呢,咱们得找一家靠谱的建材公司,让他们专门给我们做一套石棉保温系统。
这样一来,房子就能像个暖宝宝一样,温暖舒适了。
咱们要考虑房子的采光问题。
在严寒地区,阳光可是宝贵的资源。
咱们得想办法让房子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照射。
这个嘛,就用“玻璃”吧,俗话说得好:“玻璃是个宝,透明又明亮”。
不过,玻璃可不是随便用的,得选一种既能隔热又能透光的玻璃。
这个嘛,就用“双层玻璃”吧,俗话说得好:“双层玻璃是个宝,隔热又透光”。
这样一来,房子就能充分利用阳光资源,既节能又环保。
再来说说房子的通风问题。
在严寒地区,通风可是非常重要的。
咱们得想办法让房子内部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
这个嘛,就用“排气扇”吧,俗话说得好:“排气扇是个宝,排风又除湿”。
不过,排气扇也不能随便用,得选一种既能排风又能节能的排气扇。
这个嘛,就用“智能排气扇”吧,俗话说得好:“智能排气扇是个宝,节能又省心”。
这样一来,房子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让人远离寒冷和潮湿。
咱们要说说房子的供暖问题。
在严寒地区,供暖可是必不可少的。
咱们得想办法让房子既能保暖又能省煤气费。
这个嘛,就用“地暖”吧,俗话说得好:“地暖是个宝,温暖又省事”。
不过,地暖也不能随便用,得选一种既能保暖又能节能的地暖。
这个嘛,就用“智能地暖”吧,俗话说得好:“智能地暖是个宝,节能又省心”。
这样一来,房子就能像个温暖的小窝一样,让人安心度过寒冷的冬天。
在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个问题上,咱们要做到“三点一线”: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使用合适的采光玻璃、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还要做到“两个务必”:务必保证房屋的保暖性能、务必保证房屋的节能性能。
严寒地区B区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大 ,浪费严 重 。为实 现 国家节 约 能源 和保护 环境 的战略 ,改 善公共 建筑 的热环 境 ,提高 暖通 空调 系统 的能 源利用 效率 , 05年 7月 1E起 国家颁 20 l 布实 施 了 国标 《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G 公 B
有采用好的节能计算方法,才能做好节能设计。 了解建 筑节 能设 计 的发展 过程 ,认 识建 筑节 能设 计 的重 要性 ,运 用 建 筑 节 能计 算 方法 势 在 必 行 。 本文 介 绍 有 关 东 北 严 寒 地 区 B 区的建 筑 节 能设 计 ,希 望 能抛砖 引玉 ,与 同仁共勉 。
(4 2 6 97 3 0 3 ) 3 54 3,E—al hnyl pn.o mi :zagi@c eeem。
张
懿等
严寒地 区 B区建 筑保 温节能设计应注意的 问题
3 5
在建 筑 设 计 中 ,既 要 注 重 建 筑 外 立 面 的美
桥部 位 的 内表 面温 度不低 于 室 内空 气露 点 。如果 不 处 理外墙 与屋 面 的热桥 部位 ,节 能计算 软件 也 会指 出此处 的热桥严 重 ,甚至 直 接影 响计 算结 果
一
的迅速发展 ,国家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改善 居住条 件 等问题 的 高度重 视 ,制定 了一批 相关 的 技术法 规 和标 准 规 范 ,如 18 96年 颁 布 实施 的部 标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J 4 8 ,19 G — 6 93 2 年颁布实施 的国标 《 民用建筑 热工设计 规范 》 G 07 9 B5 16— 3等都是 建筑 节 能起 步 阶段 的标 准 , 节能率 约 为 3 % 。而 19 0 9 6年 7月 1 F起 颁 布执 t 行, 一直沿用至今 的 《 民用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 (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J J 6— 5中定义新 的 》 G 2 9 节能 目标 :“ 过 在建 筑设 计 和采 暖设 计 中 采用 通 有效 的 技 术 措 施 ,将 采 暖 能 耗 从 当 地 18 到 90 18 年住宅通用设计的基础上节能 5 % ( 中 91 0 其 建筑物 约 承担 3 % ,采 暖系统 约承担 2 % ) 。 0 0 ”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JGJ 26-2010备案号J 997-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 总则02 术语和符号12.1 术语12.2 符号23 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44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4.1 一般规定4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5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1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165.1 一般规定165.2 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175.3 采暖系统225.4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24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1.0.3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应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1.0.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采暖度日数 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的差值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得到一年的采暖度日数.空调度日数 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26℃的差值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得到一年的空调度日数.计算采暖期天数 heating period for calculation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单位:d.计算采暖期天数仅供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时使用,与当地法定的采暖天数不一定相等.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mean outdoo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计算采暖期室外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建筑物体形系数 shape factor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内墙及户门的面积.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为W/m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mea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wall考虑了墙上存在的热桥影响后得到的外墙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 modification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考虑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引进的修正系数.窗墙面积比 window to wall ratio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锅炉运行效率 efficiency of boiler采暖期内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efficiency of network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各管段热损失>与输入管网的总热量的比值.耗电输热比ratio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量比值.2.2 符号2.2.1 气象参数HDD18——采暖度日数,单位:℃.d;CDD26——空调度日数,单位:℃.d;Z——计算采暖期天数,单位:d;tw——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单位:℃;2.2.2 建筑物S——建筑物体型系数,单位:1/m;qH——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单位:W/m2;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m2.K;Kw——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W/m2.K;ε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无因次.2.2.3 采暖系统ηηη1——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无因次;η2——锅炉运行效率,无因次;EHR——耗电输热比,无因次.3 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3.0.1依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可将严寒和寒冷地区进一步划分成为表3.0.1所示的五个气候子区.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的选取应符合以下规定:1 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应取18 ℃;2 冬季采暖换气次数应取 0.5 h-1.4 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1 一般规定4.1.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4.1.2建筑物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建筑物不宜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一个房间不宜在不同方向的墙面上设置两个或更多的窗.4.1.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1.3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表4.1.3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表4.1.4规定的限值.当窗墙面积比大于表4.1.4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并且在进行权衡判断时,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最大也只能比表4.1.4中的对应值大0.1.表4.1.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窗墙面积比限值注 1 敞开式阳台的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计入窗户面积,下部不透明部分不计入窗户面积.2 表中的窗墙面积比应按开间计算.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0至北偏西小于600的范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0至偏南小于600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0至偏西小于等于300的范围.4.1.5楼梯间及外走廊与室外连接的开口处应设置窗或门,且该窗和门应能密闭.严寒<A>区和严寒<B>区的楼梯间宜采暖,设置采暖的楼梯间的外墙和外窗应采取保温措施.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2.1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城市气候分区区属以及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确定.根据建筑物所处城市的气候分区区属不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4.2.2-1~4.2.2-5规定的限值,周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保温材料层热阻不应小于表4.2.2-1~4.2.2-5规定的限值,寒冷<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不应大于表4.2.2-6中规定的限值.当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参数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表-1 严寒〕A〔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 W/〕m2·K〔]≤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屋面0.20 0.25 0.25 外墙0.25 0.40 0.50 架空或外挑楼板0.30 0.40 0.40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35 0.45 0.4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2 1.2 1.2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1.5 1.5 1.5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2 1.2 1.2外窗窗墙面积比≤0.2 2.0 2.5 2.5 0.2<窗墙面积比≤0.3 1.8 2.0 2.2 0.3<窗墙面积比≤0.4 1.6 1.8 2.0 0.4<窗墙面积比≤0.45 1.5 1.6 1.8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 周边地面 1.70 1.40 1.10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1.80 1.50 1.20表-2 严寒地区〕B〔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 W/〕m·K〔]≤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屋面0.25 0.30 0.30外墙0.30 0.45 0.55 架空或外挑楼板0.30 0.45 0.45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35 0.50 0.5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2 1.2 1.2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1.5 1.5 1.5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2 1.2 1.2外窗窗墙面积比≤0.2 2.0 2.5 2.50.2<窗墙面积比≤0.3 1.8 2.2 2.20.3<窗墙面积比≤0.4 1.6 1.9 2.00.4<窗墙面积比≤0.45 1.5 1.7 1.8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周边地面 1.40 1.10 0.83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1.50 1.20 0.91 表-3 严寒地区〕C〔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 W/〕m2·K〔]≤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屋面0.30 0.40 0.40外墙0.35 0.50 0.60 架空或外挑楼板0.35 0.50 0.50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50 0.60 0.6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5 1.5 1.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1.5 1.5 1.5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2 1.2 1.2外窗窗墙面积比≤0.2 2.0 2.5 2.50.2<窗墙面积比≤0.3 1.8 2.2 2.20.3<窗墙面积比≤0.4 1.6 2.0 2.00.4<窗墙面积比≤0.45 1.5 1.8 1.8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 周边地面 1.10 0.83 0.56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外墙> 1.20 0.91 0.61 表-4 寒冷〕A〔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 W/〕m·K〔]≤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屋面0.35 0.45 0.45外墙0.45 0.60 0.70 架空或外挑楼板0.45 0.60 0.60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50 0.65 0.6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5 1.5 1.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2.0 2.0 2.0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7 1.7 1.7外窗窗墙面积比≤0.2 2.8 3.1 3.1 0.2<窗墙面积比≤0.3 2.5 2.8 2.8 0.3<窗墙面积比≤0.4 2.0 2.5 2.5 0.4<窗墙面积比≤0.5 1.8 2.0 2.3 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 周边地面0.83 0.56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0.91 0.61 ---- 表-5 寒冷〕B〔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 W/〕m2·K〔]≤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屋面0.35 0.45 0.45外墙0.45 0.60 0.70 架空或外挑楼板0.45 0.60 0.60 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50 0.65 0.6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 1.5 1.5 1.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 2.0 2.0 2.0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1.7 1.7 1.7外窗窗墙面积比≤0.2 2.8 3.1 3.1 0.2<窗墙面积比≤0.3 2.5 2.8 2.8 0.3<窗墙面积比≤0.4 2.0 2.5 2.5 0.4<窗墙面积比≤0.5 1.8 2.0 2.3 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 周边地面0.83 0.56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 0.91 0.61 ---- 注:周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保温材料层不包括土壤和混凝土地面.表-6 寒冷〕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遮阳系数SC<东、西向/南、北向>≤3层建筑4~8层的建筑≥9层建筑外窗窗墙面积比≤0.2 ---/--- ---/--- ---/--- 0.2<窗墙面积比≤0.3 ---/--- ---/--- ---/--- 0.3<窗墙面积比≤0.4 0.45/--- 0.45/--- 0.45/--- 0.4<窗墙面积比≤0.5 0.35/--- 0.35/--- 0.35/---4.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1外墙的传热系数系指考虑了热桥影响后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计算.2窗墙面积比应按建筑开间计算.3周边地面是指室内距外墙内表面2m以内的地面,周边地面的传热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计算.4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应按下式计算:SC = SCc X SD = SCBX<1-Fk/Fc>X SD 〕〔式中: SC-----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c-----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B------玻璃的遮阳系数;Fk------窗框的面积;Fc------窗的面积,Fk/Fc为窗框面积比,PVC塑钢窗或木窗窗框面积比可取0.30,铝合金窗窗框面积比可取0.20;SD------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寒冷<B>区建筑的南向外窗〕包括阳台的透明部分〔宜设置水平遮阳或活动遮阳.东、西向的外窗宜设置活动遮阳.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D确定.当设置了展开或关闭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活动式外遮阳时,应认定满足本标准第4.2.2条对外窗的遮阳系数的要求.居住建筑不宜设置凸窗.严寒地区除南向外不应设置凸窗,寒冷地区北向的卧室、起居室不应设置凸窗.当设置凸窗时,凸窗凸出<从外墙面至凸窗外表面>不应大于400mm.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平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外墙的传热系数.当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严寒地区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规定的6级.寒冷地区1~6层的外窗及敞开式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规定的4级;7层及7层以上不应低于6级.封闭式阳台的保温应符合以下规定:1、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应设置隔墙和门、窗;2、当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不设置隔墙和门、窗时,应将阳台作为所连通房间的一部分.阳台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墙板、顶板、地板的传热系数必须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阳台的窗墙面积比必须符合本标准第4.1.4条的规定.3、当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设置了隔墙和门、窗,且所设隔墙、门、窗的传热系数不大于本标准第条表中所列限值时,窗墙面积比不超过本标准表4.1.4的限值时,可不对阳台外表面做特殊热工要求.4、当阳台和直接连通的房间之间设置隔墙和门、窗,且所设隔墙、门、窗的传热系数不大于本标准第条表中所列限值时,阳台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墙板、顶板、地板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本标准第4.2.2条表中所列限值的120%,严寒地区阳台窗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2.5W/〕m2.K〔,寒冷地区阳台窗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3.1 W/〕m2.K 〔,阳台外表面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60%,阳台和直接连通房间隔墙的窗墙面积比不超过表4.1.4的限值.当阳台的面宽小于直接连通房间的开间宽度时,可按房间的开间计算隔墙的窗墙面积比.外窗<门>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不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补缝.外窗<门>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证窗<门>洞口室内部分的侧墙面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减小附加热损失.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均应进行保温处理,并应保证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减小附加热损失. 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地下室外墙应根据地下室的不同用途,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4.3.1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应以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为判据.4.3.2计算得到的所设计居住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小于或等于本标准附录A 中表A.0.1-2的限值.4.3.3所设计建筑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HI INF T H H q q q q ..-+= <>式中 qH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qHT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W/m2>;qINF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IH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得热量,取3.8W/m2.4.3.4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Hyi Hmc Hd Hw Hq T H q q q q q q ++++=. 〕〔 式中 qHq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墙的传热量<W/m2>; qHw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屋顶的传热量<W/m2>; qHd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面的传热量<W/m2>; qHmc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门、窗的传热量<W/m2>;qHy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非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 〕W/m2〔.4.3.5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墙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00Hq )(q A t t F Km A q e n qi qi qi Hqi∑∑-==ε〕〔式中 qHq-----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的传热量<W/m2>;A0 —— 建筑面积〕m2〔,参照附录F 的规定计算确定.tn ——室内计算温度,取18℃;当外墙内侧为楼梯间时,则取12℃; te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根据附录A 中的附表-1定;εqi ——外墙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附录E 中的表 E.0.2确定; Kmqi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m2.K>], 根据附录B 计算确定; Fqi ——外墙的面积〕m2〔,参照附录F 的规定计算确定;4.3.6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屋顶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00)(A t t F Km A q q e n wi wi wi HwiHw ∑∑-==ε〕〔式中εwi ——屋顶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根据附录E 中的表 E.0.2确定;Kmwi ——屋顶平均传热系数[W/<m2.K>], 根据附录B 计算确定; Fwi ——屋顶的面积〕m2〔,参照附录F 的规定计算确定.4.3.7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面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0Hd /))((/)(q A t t F K A q e n di di Hdi -==∑∑〕〔式中Kdi ——地面的传热系数[W/<m2K>],参照附录C 的规定计算确定;Fdi ——地面的面积〕m2〔,参照附录F 的规定计算确定. 4.3.8 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窗<门>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Kmci ———窗<门>的传热系数, W/<m2K>;Fmci ———窗<门>的面积, m2.Ityi ——窗<门>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W/m2,根据附录A 中的表A-1确定;Cmci ———窗<门>的太阳辐射修正系数;SC ——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式<>计算;0.87 ——3mm 普通玻璃的太阳辐射透过率;0.7 ——折减系数.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非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应按下式计算:'0/)))(((/)(A F C I t t F K A q q mci mci tyi e n i mci q mci q i y H Hy --==∑∑ς 〕-1〔)7.087.0()87.0(xSCn x x xSCw C mc =〕-2〔 式中 Kq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面积加权平均传热系数, W/<m2K>;Fq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墙、窗<门>的面积, m2.ζi ——阳台的温差修正系数,根据附录D 中的表D-2确定.Ityi ——封闭阳台外表面采暖期平均太阳辐射热,W/m2,根据附录A 中的表A-1确定;F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窗<门>的面积, m2.C ‘mci ——分隔封闭阳台和室内的窗<门>的太阳辐射修正系数 SCw ——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式<>计算;SCn ——内窗的综合遮阳系数,按本标准式<>计算;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换气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0INF /))((q A NV C t t p e n ρ-= 〕〔式中Cp ———空气的比热容,取 0.28 Wh/〕kgK 〔;ρ——空气的密度,kg/m3,取温度te 下的值;N ——换气次数, 取 0.5 1/h ;V ——换气体积,m3,参照附录F 的规定计算确定.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5.1 一般规定集中采暖和集中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5.1.2位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应设置采暖设施;位于寒冷<B>区的居住建筑,还宜设置或预留设置空调设施的位置和条件.居住建筑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热、冷源方式及设备的选择,应根据节能要求,考虑当地资源情况、环境保护、能源效率及用户对采暖运行费用可承受的能力等综合因素,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居住建筑集中供热热源型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主要热源;在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内时,应优先采用城市热网提供的热源;2 技术经济合理情况下,宜采用冷、热、电联供系统;3 集中锅炉房的供热规模应根据燃料确定,采用燃气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大,采用燃煤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小;4在工厂区附近时,应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5有条件时应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按热水连续采暖进行设计.居住区内的商业、文化及其他公共建筑的采暖形式,可根据其使用性质、供热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公共建筑的采暖系统应与居住建筑分开,并应具备分开计量的条件. 除当地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内,不应设计采用直接电热采暖.5.2 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当地没有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和废热可资利用的严寒、寒冷地区,应建设以集中锅炉房为热源的供热系统.新建锅炉房时,应考虑与城市热网连接的可能性.锅炉房宜建在靠近热负荷密度大的地区,并应满足该地区环保部门对锅炉房的选址要求.独立建设的燃煤集中锅炉房中,单台锅炉的容量不宜小于7.0 MW.对于规模较小的居住区,锅炉的单台容量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4.2 MW.锅炉的选型,应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锅炉的设计效率不应低于表5.2.4中规定的数值.锅炉房的总装机容量B <W>,应按下式确定:10ηQ Q B =<> 式中 Q0 —锅炉负担的采暖设计热负荷<W>;η1—室外管网输送效率,可取0.92.5.2.6 燃煤锅炉房的锅炉台数,宜采用2~3台,不应多于5台.当在低于设计运行负荷条件下多台锅炉联合运行时,单台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应低于额定负荷的60 %.5.2.7 燃气锅炉房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锅炉房的供热半径应根据区域的情况、供热规模、供热方式及参数等条件来合理地确定.当受条件限制供热面积较大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分区设置热力站的间接供热系统;2 模块式组合锅炉房,宜以楼栋为单位设置;数量宜为4~8台,不应多于10台;每个锅炉房的供热量宜在1.4MW以下.当总供热面积较大,且不能以楼栋为单位设置时,锅炉房应分散设置.3 当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系统的锅炉的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限定值,与负荷侧在整个运行期对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要求不一致时,应按热源侧和用户侧配置二次泵水系统.锅炉房设计时应充分利用锅炉产生的各种余热.1 热媒供水温度不高于60℃的低温供热系统,应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 散热器采暖系统宜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3 有条件时,应选用冷凝式燃气锅炉,当选用普通锅炉时,应另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5.2.9 锅炉房和热力站的总管上,应设置计量总供热量的热量表<热量计量装置>.集中采暖系统中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必须设置楼前热量表,作为该建筑物采暖耗热量的热量结算点.在有条件采用集中供热或在楼内集中设置燃气热水机组<锅炉>的高层建筑中,不宜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炉<热水器>作为采暖热源.如必须采用户式燃气炉作为热源时,应设置专用的进气及排烟通道,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 燃气炉自身必须配置有完善且可靠的自动安全保护装置;2 应具有同时自动调节燃气量和燃烧空气量的功能,并应配置有室温控制器;3 配套供应的循环水泵的工况参数,应与采暖系统的要求相匹配.当系统的规模较大时,宜采用间接连接的一、二次水系统;热力站规模不宜大于10万m2为宜;一次水设计供水温度宜取115℃~130℃,回水温度应取50℃~80℃.当采暖系统采用变流量水系统时,循环水泵宜采用变速调节方式;水泵台数宜采用2台<一用一备>.当系统较大时,可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后合理增加台数.3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当室外管网通过阀门截流来进行阻力平衡时,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值,不应大于15 %.当室外管网水力平衡计算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4 建筑物的每个热力入口,应设计安装水过滤器,并应根据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要求和建筑物内供暖系统所采用的调节方式,决定是否还要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压差控制阀或其它装置.水力平衡阀的设置和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阀门两端的压差范围,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2 热力站出口总管上,不应串联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当有多个分环路时,各分环路总管上可根据水力平衡的要求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3 定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可按照本标准第,5.2.14条的规定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流量控制阀.4 变流量水系统的各热力入口,应根据水力平衡的要求和系统总体控制设置的情况,设置压差控制阀,但不应设置自力式定流量阀..5 当采用静态水力平衡阀时,应根据阀门流通能力及两端压差,选择确定平衡阀的直径与开度.6 当采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时,应根据设计流量进行选型.。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65%节能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内容释义2010.8主要内容1、建筑能耗分类及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途径2、标准修订概况3、新疆境内的气候子区与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4、建筑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现批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6-2010,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3、4.1.4、4.2.2、4.2.6、5.1.1、5.1.6、5.2.4、5.2.9、5.2.13、5.2.19、5.2.20、5.3.3、5.4.3、5.4.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3月18日1. 建筑能耗分类及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途径1.1 建筑能耗分类1)建筑的建造能耗(建材生产能耗等)。
2)建筑的使用能耗——采暖、空调、照明等能耗——热水、炊事、电梯等能耗建筑节能主要是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采暖、空调、照明能耗。
1.2 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途径1)提高建筑物本身的保温隔热能力——降低建筑的能耗负荷。
2)提高采暖、空调、照明系统的用能效率——少耗能、多产出热(冷)量。
3)使用可再生能源——一种高层次上的节能。
4)能源的梯阶利用、低品质能源的利用——一种更科学的用能。
5)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管理及行为节能。
2. 标准修订概况2.1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在标准中明确界定居住建筑的范围,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2)适应建筑节能形势的需要,将原标准50%的节能目标提到65%左右,接近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水平。
3)结合在编的气象数据标准工作,细分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气候分区,采用度日数作为气候子区的分区指标,进而确定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的限值要求,并注重与原有标准的衔接。
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图文
8.自然通风
7.1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7.2居住建筑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的外窗实际可开启面积与所在房间 地板面积的比例应满足: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不小于 1/20;厨房不小于1/10,且不得小于0.60㎡。
二.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1.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 提高通风效率;房间宜设机械排风装置或系统。 2.居住建筑冬季室内通风宜采用空气热回收装置,室外新风 经过滤、加热、加湿处理后送入室内。 3.居住建筑的空气热回收装置,新风、回风均应采用空气过 滤器,过滤应满足设备使用和室内空气品质要求。 4.空气热回收装置的设计选用应满足安全、高效、舒适的要 求。 5、室内的所有通风空调系统在停止使用时,送、排风的风管 上应设自动关闭风阀;风阀密闭时,风阀泄漏率不应大于 0.5%。
周边地面
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外墙)
传热系数K [ W/(m2·K)]
≤3层建筑 0.2(0.30) 0.3(0.35)
0.2
0.4
4~8层的建筑 0.25 0.4 0.25
0.45
≥9层建筑 0.25 0.45 0.25
0.45
1.2
1.2
1.2
1.5
1.5
1.5
1.2
1.2
1.2
1.6
1.8
1.8
1.屋顶部分
1.2 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装置的住宅屋顶设计应符合以下标 准:
太阳能集热器应按照本地区经纬度安装,无南向遮挡的平屋面或南向 坡屋面才能满足要求。当为错层平屋面时,较低的平台屋面如在北侧, 会受到建筑物较高部分的遮挡,其面积不能计算在内。在采用坡屋面时 应经过测算,南向坡屋面应保证集热器的安装面积。 规范中还要求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与建筑设计和施工统一同步进行。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in Sever Cold and Cold ZonesJGJ 26–2008(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2 术语……………………………………………………………………………………….………. …3室内热环境计算参数………………………………………………. ……….……..……4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4.1一般规定…………………………………………………………….……………………..……..4.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 ……….……5.1一般规定…………………………………………………………………………. ……….…….5.2热源、热力站及热力网…………….………………………………………….….5.3采暖系统…………………………………………………….………………………………..5.4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附录A主要城市的气候区属、气象参数、能耗限值……….……. 附录B 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桥线性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附录C 地面传热系数计算……………………….………………………….……附录D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值和封闭阳台温差修正系数ζ……………………….……附录E建筑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附录F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附录G 采暖管道最小保温层厚度δmin……………………………………….……………………本标准用词说明………………………………………………………..………………….…….…….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严寒地区近零能耗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康承古发布时间:2021-11-28T11:09:38.751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7月上作者:康承古[导读] 办公建筑在我国建设量最大,节能需求也最迫切,因此节能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在当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重要。
康承古 232301198003****44摘要:办公建筑在我国建设量最大,节能需求也最迫切,因此节能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在当前情况下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先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实施节能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严寒地区节能设计的要点。
在保证能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对环境形成良好的控制。
关键词:严寒地区;节能;零能耗;设计我国严寒地区相对与其他地区建筑能耗较大,对于建筑的节能设计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能够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能的目的。
对于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通常是从建筑的围护结构和采暖系统节能方面进行设计,其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对屋面、外墙体、外窗和体型系数等部分进行节能设计。
下面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各个方面对节能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一点个人的建议。
1.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构成建筑物的能耗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其中包括所处地理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建筑性质等因素;另外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优化调整的,如外围护结构、设备系统等。
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体系中,外立面材料的热工性能决定了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方式。
在寒冷地区的办公建筑室内的可见光几乎全部通过玻璃材质来实现,而实体墙在热传导方面有一定的影响。
窗墙比在不断加大,给建筑整体能耗带来了巨大的问题,窗户与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不透明墙体要差很多,同时采暖与空调压力剧增。
2.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2.1合理的体形系数在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与其体形系数息息相关,建筑物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其外表面与室外空间的接触面积越大,体形系数就越大,建筑与室外空间的热能转换量也就越大。
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1. 前言在严寒与寒冷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居住建筑的节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设计和建造节能型建筑,使居民能够在严寒的冬季里依然拥有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展开探讨,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对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评估(1) 气候条件严寒与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通常体现在寒冷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
在冬季,极低的气温和大量的降雪给居住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而在夏季,虽然气温会有所升高,但日照时间短暂,夜间温度急剧下降,因此依然需要考虑节能问题。
(2) 建筑结构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寒性能。
隔热材料的选择和建筑外墙的保温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屋顶、地板和窗户等部位也需要进行细致的保温设计,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3) 供暖系统为了在严寒的冬季保持室内舒适温度,供暖系统必须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传统的取暖方式可能会消耗大量能源,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型供暖方式,以降低能源消耗。
3. 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重要性(1) 节能宗旨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标准的制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为居民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2) 生活舒适度严寒与寒冷地区的居民需要在冬季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而这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
通过制定严格的节能标准,可以有效减少供暖所需能源,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舒适度。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严寒与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标准制定和执行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才能实现建筑能耗的有效降低,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我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于节能建筑的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居民和开发商加入节能建筑的行列,共同为减少能源消耗做出贡献。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是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包含了对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建筑物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能耗和舒适性表现达到一定标准。
一、关于隔热材料的选择1. 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JGJ26规定了隔热材料的最小热阻要求和导热系数的限制,以确保建筑物在寒冷的冬季能够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并减少能耗。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符合JGJ26标准的隔热材料,如聚苯板、岩棉板等。
2. 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温层应采用符合JGJ26标准的保温材料,以减少热量传输损失。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低温严寒的特点,建筑的隔热性能尤为重要,符合JGJ26标准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减少供暖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使用舒适性。
二、关于采暖设备的选用3. JGJ26标准对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的采暖设备选择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议选用高效、绿色环保的采暖设备,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以及太阳能集热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也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
4. JGJ26还对建筑的供暖系统布局、管道绝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供热效果和供热舒适性,降低系统能耗,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三、关于通风采光系统的设计5.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中,JGJ26规定了通风采光系统的设计要求。
建筑应合理布局采光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减少室内照明能耗。
6. 建筑的通风系统应科学设置,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JGJ26的相关规定旨在实现通风采光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总结: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中,JGJ26标准的制定为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通过选择合适的隔热材料、采暖设备和科学布局通风采光系统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和使用舒适性,减少能源浪费,同时也降低居民的能源消费成本。
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与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与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一、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二、建筑节能途径及建筑节能50%的内涵三、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方法四、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几个主要指标的概念五、性能性指标设计方法简述六、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相关规定说明七、外墙与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八、建筑热工设计计算实例结语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与公共建筑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一、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将我国分为五个建筑气候区,《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根据编制时的社会经济与建筑物采暖、空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建筑气候区的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如表所列。
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如图所示,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属寒冷地区,仅北部小部分地区属严寒地区。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表4.2.1中,山西北部的小部分地区属严寒地区B区,如该《标准》表所列大同等城市。
图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二、建筑节能途径及建筑节能50%的内涵(一)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1、采暖居住建筑的基本特点居住建筑主要为住宅建筑(约占92%),其次为集体宿舍、招待所、托幼建筑等(约占8%)。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供人们居住使用,而且一般都是昼夜连续使用。
因此,在这类建筑中对室温和空气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在采暖地区需设置采暖设备,室内需有适当的通风换气。
冬季室内温度一般要求达到16~18℃,较高要求达到20℃。
居住建筑的层高一般为~3.0m,开间一般为~3.9m。
目前,住宅建筑中人均占有居住面积约为7~8m2、占有居住容积~20.8m3;集体宿舍中人均占有居住面积约为3~4m2、占有居住容积~10.8m3。
城镇居住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大城市有部分中高层和高层住宅。
近年来,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出现形式多样化,建筑物体形系数有变大的趋势。
例如,在寒冷地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等,多层住宅的体形系数,已从原来的左右变为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建筑能耗现状特点
现阶段我国办公建筑的用能现状主要表现 出以下几个特点 :
1.节能设计挖潜不足 2.建筑设计对节能策略重视不足 3.注重设备节能,忽略建筑设计层面节能 4.过于强调节能评估结果
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现状分析
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空间设计
建筑朝向 平面体量 平面形状 共享空间 层高变化
3、平面形状
点式高层办公建筑多采用矩形、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的平面形状。不同的平面 带给人不同的外部空间心理感受。正方形或矩形意味着稳定和平衡;圆形给人以焦点和重 心感;由圆形衍生出的椭圆形具备优美弧线,富有动感和变化;三角形平面适用于相对特 殊的基地条件。 从节能的角度来分析,圆形平面的体形系数最小,其次是正方形,因此冬季可以减少 热损失;矩形或椭圆形扩大了南向受热面,最大获取太阳能,并减少不利的东西朝向,规 避夏季过热的情况;矩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平面的办公空间进深均减少,室内天然采光得 到改善。
3、平面形状
针对点式典型模型不同平面形状的模拟分析表明,正方形平面的总能 耗最高,矩形、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都要更节能。对正方形或矩形平面 的平面长宽比来分析,随着平面长宽比增加,总能耗将降低,平面长宽比 与能耗之间呈现为线性关系。以严寒地区为例,随着长宽比增加,照明能 耗降低,采暖能耗基本不变,制冷能耗降低,总能耗降低。 照明能耗降低与办公区进深减小有关,平面长宽比分别为1、1.3、 1.5 时,对应的办公区进深为 8.8、8.7、8.5 m。制冷能耗降低主要是由于 建筑东西向立面的比例减小,所以夏季不利的外窗太阳辐射得热量降低。 就其他形状平面来分析,三角形平面的节能优势体现为照明能耗降低,同 时,采暖和制冷能耗均增加;椭圆形平面的能耗最低,分项能耗的变化机 理与东西向拉长的矩形平面类似;圆形平面的能耗与典型模型差异不大。
通过专门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利用太阳能的技术
2.被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
通过专门设备收集、转换、传输、利用太阳能的技术
太阳能特点及利用方式
太阳能技术应用
THANKS
高层办公建筑边庭设计图解
4、共享空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对点式典型模型边庭不同方位的能耗模拟分析表明,大体上来看,各模拟方案间 的能耗差异较小,就北、东、西向之间对比的话,西向边庭能耗最低,北向边庭能耗最 高。就分项能耗而言,各朝向之中北向的天然采光照度不足,于是北向边庭的照明能耗 降低;采暖能耗的差异较小;而制冷能耗体现为北向>东向>西向的趋势。
表皮设计
窗墙比
遮阳系统
表皮设计之窗墙比
外窗的基本作用在于采光、通风、提供户外视野 等,立面窗墙比的大小对建筑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窗墙比变大,建筑外观形象给人的感觉由厚重逐 渐变得通透轻盈。 从节能的角度来看,天然采光与热工的影响应该 综合考虑,才能确定理想的窗口大小。窗户越高,天 然采光区域越深,有利于提高天然采光的效率。外窗 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如墙体,增大外窗面积会增加室内 与外界的传热量,同时增加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量, 对于建筑冷负荷而言两者均为不利因素,对于建筑热 负荷而言两者的影响趋势相反,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来 判断。 不同朝向的建筑立面太阳辐射特征也不同,所以 应区别对待每个朝向窗墙比的变化对能耗的影响。以 北半球为例,南向的太阳辐射强度仅次于水平屋面受 到的太阳辐射,且太阳入射角度变化最为明显;北向 外窗的天然采光性能好,因为北向的太阳辐射量最少 ,且不受太阳直接照射,具有均匀的漫射光线;东向 与西向的特征基本一致,具体而言,西向外窗更应该 加以关注,因为这部分得热会提高制冷负荷的峰值。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造成我国地形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中提到中国划分为7个主气候区,其中 还包括了20个子气候区。炎热地区以室内降温为基本设计策略,需要隔热、遮 阳和通风效果的配合;寒冷地区注重室内热量留存,设计重点在于室内保温和 阳光等其他热源的引入。严寒地区的建筑应首要考虑冬季保温,因此先满足冬 季建筑得热,再一定程度地兼顾夏季建筑失热。
构造设计
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包括玻璃幕墙) 、外门窗、
屋顶、地面等。
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导致我国大部分建筑
室内热环境不佳,能源浪费十分严重。
利用科学、合理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 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和提高建筑舒适度的最有效措施之
一。
27
1.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
由图可以看 出,北向窗墙比 由0.3 逐渐增加 到 0.7,总能耗 先降低后增加, 北向窗墙比为 0.4~ 0.5 时,总 能耗最低,过低 或过高的北向窗 墙比均不利于节 能。
随着北向窗 墙比的增加,照 明能耗降低,采 暖和制冷能耗均 增加。
表皮设计之遮阳系统
由于外窗具备较高的光、热透过性能,将会带来夏 季不利的太阳辐射得热,同时容易带来靠近外窗工作区 域的眩光,采用遮阳是减轻这些影响的有效方式。 遮阳系统的分类和形式多样,从使用方式上可分为 固定遮阳和可调遮阳,固定遮阳通常是建筑结构或构件 的一部分,由于一旦建成之后很难改变,所以构件的尺 度、位置和角度需要通过细致分析加以确定;可调遮阳 可以通过人为或自动方式灵活开合或变化,从而有效协 调建筑冬季夏季矛盾、以及不同时刻的内部光环境需求 。从构件与外窗的相对位置上可分为内遮阳、外遮阳和 中置遮阳,外遮阳是在热量透过玻璃之前进行阻隔,因 此隔热效果最佳。此外,从遮阳构件形式上大致包括水 平遮阳、垂直遮阳和挡板遮阳。通过调研案例的分析总 结得到,固定式外遮阳和可调式内遮阳或中置遮阳是高 层办公建筑常用的遮阳类型。 建筑不同朝向立面的太阳辐射特征不同,所以不同 朝向的遮阳需要区别对待。对于南向而言,夏季太阳高 度角较高而冬季太阳高度角变低;利用这一规律合理设 置水平遮阳构件的出挑宽度,可以做到夏季有效遮阳的 同时冬季不挡阳。东西向立面的太阳高度角较低,遮阳 相对困难,适合采用垂直或挡板遮阳。
5、层高变化
层高与能耗之间呈现为线性关系,由 3.6 m 逐渐增加为 4.2 m,照明能耗降 低,采暖能耗增加,制冷能耗增加,总能耗增加。层高增加之后,办公区的天然 采光得到改善,因此照明能耗降低;同时,单位建筑面积需要加热或制冷的空气 体积增加,造成采暖和制冷能耗增加,其中采暖能耗的敏感度更高。
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建筑空间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建筑所处的城市环境、基地边界等制 约因素,灵活性不足,相比之下,通过建筑表皮设计来调节与缓和建筑与气 候之间的关系自由度更大。建筑表皮,即建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是室 内空间的界定,具备采光、纳日、保温、隔热等重要的功能意义,还可以弥 补不当的建筑空间布局导致的过多太阳辐射得热。建筑表皮主要涉及立面透 明围护结构的比例(窗墙比)和遮阳系统两个方面。
5、层高变化
层高是衡量建筑空间在垂直方向上体量的一项要素,直接 影响到单位建筑面积需要加热和制冷的空气体积,同时在立面 窗墙比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层高增加则窗高增加,于是层高变 化还间接影响到室内的天然采光。从调研数据来看,高层办公 建筑的层高大致在3.6 到 4.2 m之间变化,通常物业等级较高 的办公建筑层高越高。下面对不同层高进行模拟。
4、共享空间
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共享空间常采 用边庭的形式出现,边庭为两层或两 层以上通高的室内空间,通过侧界面 或顶部界面实现与室外的互通。 就容纳的功能来看,边庭以交通 性或社交性为主,兼具展示、集会等 公共属性,与主要办公空间形成良好 的功能互补,强化建筑空间的人性化 和舒适性。 在外部界面处理上,边庭部位通 常有较大的玻璃面,因此容易受外界 气候变化而波动;边庭属于间歇性使 用的空间,不需要加以严格的室内环 境温度控制,于是边庭可以作为室内 外环境之间的缓冲区。边庭在空间位 置和形态方面有多种灵活自由的布局 方式。下面以常见的矩形边庭为例, 对其所处的不同方位进行模拟。
表皮设计
窗墙比 遮阳系统
构造设计
外墙 屋面 外窗 气密性
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空间设计
建筑朝向 平面体量 平面形状 共享空间
层高变化
1、建筑朝向
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主要在于不同朝向的建筑立面受到太阳辐射特征存在差异
运用Autodesk Ecotect 软件分析严寒地区的太阳轨迹 利用Design Builder 软件对建筑不同表面入射太阳辐射进行分析
由图可以看 出,南向窗墙 比由 0.3 逐渐增 加到 0.7,将产 生一定的节能 效果。南向窗 墙比与能耗之 间呈现为线性 关系。 以严寒地 区为例,随着 南向窗墙比增 加,照明能耗 降低,采暖能 耗降低,制冷 能耗增加,总 能耗降低。
由图可以看 出,对于点式典 型模型而言,东 西向窗墙比由0.3 逐渐增加到 0.7 ,导致总能耗增 加。东西向窗墙 比与能耗之间呈 现为线性关系。 以严寒地区 为例,随着东西 向窗墙比增加, 照明能耗降低, 采暖能耗增加, 制冷能耗增加, 总能耗增加。
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框架结构
办公建筑节能的背景
办公建筑能耗现状特点 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节能设 计策略
办公建筑节能的背景
办公建筑是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之一,随着经济增 长、建筑类型分工愈加明确,目前办公建筑还被冠以社会发展的支 柱和都市形象的象征等名号。 它的基本功能不仅在于提供一个工作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一个 能够具备办公舒适度使人们在其中达到良好效率,且兼备优秀空间 环境体验的场所。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且符合低能耗要求,需要办公 建筑在新能源利用方面采取尝试。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关键在于建筑元素的合理组织、综合形态 设计需要与功能需求前提下满足气候特征所提出的设计挑战,从而 在美学上和艺术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尝试和突破,达到环境与身心健 康,节能与调节能力的兼顾发展。
1、建筑朝向
以点式建筑模型的朝向南向(0°)为基准,分别对南偏西15°、 南偏西30°、南偏西45°、南偏西60°、南偏西75°和东西向进行对 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