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一)古代史大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成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

-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封建社会秩序。

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4. 秦汉时期-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

- 汉朝:汉武帝时期开拓丝绸之路,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二、中世纪历史1.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融合时期,佛教进一步传播。

2.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开皇之治。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3. 宋元明清-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有所发展,出现了活字印刷。

- 元朝:蒙古族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外交流。

- 明朝:郑和下西洋,展现了国力的强盛。

- 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三、近现代历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试图自强。

- 戊戌变法:尝试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国内战乱不断。

- 国民政府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爆发,最终共产党取得胜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中国古代史要点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史要点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史要点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璀璨,涵盖了众多朝代和文化的演变。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时间顺序为基础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其中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

夏朝以启禀夏启为君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和文化传统,商王朝的代表性人物商汤、商湜等君主扩大了商朝的疆土。

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的代表性人物周武王、周文王等,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东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割据、国家纷争的阶段,也是中国思想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春秋时期,各诸侯争霸,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孔子、墨子、荀子等。

他们对于政治、经济、伦理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更加激烈。

各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激烈的战争,例如楚国、齐国、秦国等。

秦国最终取得胜利,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有很多重大事件和改革发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等,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

西汉时期,政治稳定,农业生产繁荣,科技文化发达。

东汉时期,外族入侵和内部分裂导致政治动荡。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的阶段,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三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刘备、曹操、孙权等。

初中历史中考总结归纳专题中国古代史

初中历史中考总结归纳专题中国古代史

初中历史中考总结归纳专题中国古代史一、朝代更替类。

题目1: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举我国古代主要朝代(至少五个)。

答案:夏朝、商朝、西周、秦朝、汉朝(西汉、东汉)。

解析: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西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实行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秦朝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朝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5年)和东汉(公元25年 220年),汉朝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题目2:说出隋朝在朝代更替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后续的主要朝代。

答案:隋朝的重要意义: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创立了科举制等重要制度,为后世的政治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续的主要朝代有唐朝、宋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解析:隋朝在581年建立,589年统一全国。

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选拔人才,影响中国一千多年。

唐朝(618 907年)在隋朝之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宋朝(北宋960 1127年,南宋1127 1279年)经济高度发达。

元朝(1271 1368年)实现了大一统且疆域辽阔。

明朝(1368 1644年)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1644 1911年)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政治制度类。

题目1:简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作用和弊端。

答案: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弊端: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诸侯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比如姜子牙被封到齐地等。

通过分封诸侯,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但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时间推移,诸侯势力强大后就不再完全听从周王命令,像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就与分封制的弊端有关。

历史会考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会考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会考的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历史: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的历史沿革,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兴衰变迁。

2. 世界古代历史: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到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衰落。

3. 古代文明的交流:古代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和相互影响。

4. 古代社会生活: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科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5. 古代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古代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如汉朝、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

6. 古代军事战争:古代战争以及对外扩张和战争造成的影响。

7. 古代人物和事件:古代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从明朝末年到现代的历史发展,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等重要时期和事件。

2. 世界近代史:从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扩张、世界大战、各国独立和革命运动等事件。

3. 近代社会生活:近代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4. 近代外交和战争:近代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战争。

5. 近代人物和事件:近代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三、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从建国以来的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外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2. 世界现代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历史发展,包括冷战时期、全球化、国际关系、当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3. 现代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生活、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4. 现代外交和战争:现代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战争。

5. 现代人物和事件:现代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以上就是历史会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深入学习,帮助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让你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到后来的《史记》、《红楼梦》等小说,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传颂不衰。

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描绘了古代的爱情故事;《楚辞》中的《离骚》、《九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史记》中的《陈涉世家》、《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个英勇善战的故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

我们要探讨的是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独特的创作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

这些手法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我们还要关注古代文学的评论家。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评论家,如司马迁、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使得这些作品得以流传后世,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苏轼的《东坡志林》,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一次生动描绘。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代文学也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都从古代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大全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一)早期人类1、谁是原始社会的先民?2、原始社会有何特征?3、什么样的劳动首先得到了重视?(二)古代中国1、什么时候起源于中国文明?2、谁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3、什么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变革?(三)古代世界1、什么是古代世界中最重要的文明?2、哪些文明最早发展出贸易链和金融体系?3、什么历史事件是古代世界文明极大的灾难?二、中世纪史(一)西方中世纪1、什么时候西欧文化的重要发展开始?2、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出现了中世纪的西欧?3、哪些政治思想与文化信仰出现了中世纪的西欧?(二)东方中世纪1、什么历史事件或形势标志着中世纪的发展?2、东方中世纪有哪些著名的文化?3、哪些文明出现了中世纪的东欧?三、近代史(一)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1、什么时候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开始?2、什么历史事件或形势标志着近代的发展?3、哪些重要的国家开始在近代开始形成?(二)科学技术与思想革命1、什么发明在近代带来了最大的改变?2、哪些重要的科技思想出现在近代?3、什么思想极大的改变了近代的社会现状?四、现代史(一)世界经济革命1、什么时候世界经济革命发生?2、如何描述近百年来全球范围内工业发展历程?3、哪些重要事件和变革改变了现代的社会经济现实?(二)世界政治形势变迁1、什么政治兴起改变了现代的政治地理格局?2、哪些国家的兴起最大的变革现代的政治状况?3、什么历史事件决定了现代的国际关系形势?(三)世界文化交流1、什么是现代的思想文化的重要发展?2、哪些新兴文化最大的影响了现代的文化状况?3、现代文化交流中有哪些著名的文化事件?。

高中古代史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古代史知识点精华总结

专题一:古代史第一部分: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内涵:①权利: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任免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即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对象:同姓王族(如鲁、卫)、异姓功臣(如齐)、先代贵族(如宋)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有效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3)皇帝制度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4)三公九卿制度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5)郡县制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这种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压榨,而且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6)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7)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汉(皇帝制度、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设置刺史) ;隋唐(三省六部;地方上为州郡县三级唐后期节度使地盘与权力极度膨胀/一般说安史之乱以前是州(府)、县二级制;至唐中后期则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详细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2.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法老制度。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创立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化,城市规划先进。

-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青铜文化,甲骨文。

3. 希腊罗马古典文明- 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古罗马:共和制到帝国,罗马法,建筑如罗马斗兽场。

4. 宗教的兴起与发展-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

- 基督教:起源于罗马帝国,耶稣基督传教,后成为国教。

- 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领主与农奴关系,庄园经济。

- 教会权力:教皇与国王的权力斗争,十字军东征。

2. 亚洲的帝国- 中国:唐宋变革,科举制度,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扩张,文化融合。

-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庞大的帝国。

3. 文艺复兴- 起源:14世纪意大利,对古典文化的复兴。

- 代表人物: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三、近现代历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 文艺复兴后期:商业革命,探险时代。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新教的产生。

- 科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科学发现。

2. 欧洲的变革-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威。

- 法国大革命:1789年,废除君主制,民主思想的传播。

- 工业革命:英国开始,机械化生产,城市化。

3.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对非洲、美洲、亚洲的殖民。

- 世界市场的形成:商品和资本的全球流动。

4.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的兴起:意大利、德国的统一。

- 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争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史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人类历史早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古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高中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古代史的重要内容。

一、人类早期文明的兴起人类早期社会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亚洲黄河流域和非洲尼罗河流域。

在这些地区,人类开始采取定居生活方式,发展农业和养殖技术,并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文明。

1. 中国的古代文明中国的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主要表现为长江流域的龙山和良渚文化。

在这些古代文明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文化。

中国古代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夏、商、周等,并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和神权主义的统治制度。

2. 埃及的古代文明埃及的古代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通过灌溉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社会。

埃及的古代文明表现为法老王国的建立和宗教信仰,其中最著名的是金字塔和石棺等建筑。

3.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起源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表现为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的兴起,创造了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和罗斯塔姆浮雕。

二、古代希腊的文化和政治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其对政治、哲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的贡献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

1. 希腊城邦的建立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独立性。

最著名的城邦包括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

其中雅典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其民主政治和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贡献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哲学理论。

2. 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绘了众神和英雄的故事。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最重要的运动盛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旨在表达对众神的敬意并促进城邦之间的友好关系。

三、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体系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其政治和法律体系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古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建立古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起源,通过参议院和两位执政官的统治,保持了长时间的政治稳定。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

高考历史古代史重点总结高考历史中,古代史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系统掌握古代史的重点知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梳理高考历史古代史的重点内容。

一、先秦时期(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其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内服(王畿地区)的控制力较强,对外服(附属国)的控制则相对较弱。

西周则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但要对周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

宗法制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和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西周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井田制。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如耒耜、青铜农具等的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手工业方面,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同时,纺织业、陶瓷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的孔子主张“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并施”;道家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逍遥自由;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秦汉时期(一)秦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朝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的独尊地位;三公九卿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郡县制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后世所沿用。

(二)汉朝的政治和经济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等。

同时,商业也有所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贸易。

(三)思想文化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古代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从人类文明的萌芽开始发展,到古代社会的兴起和发展。

主要包括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涵盖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1.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头制作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生活。

中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制作石质刀、矛等工具。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也开始逐渐出现。

2.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等。

这些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古代帝国古代帝国是古代社会政治组织的典型形式,包括埃及帝国、罗马帝国、中国的夏商周秦汉等。

这些帝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古代思想古代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古代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佛家思想、耶稣教等。

这些思想在政治、伦理、生活等方面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

这些文化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到文艺复兴的兴起,包括了封建制度的兴起、宗教改革、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政治组织。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封建关系,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封建制度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中世纪欧洲的一场重要运动,主要包括新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

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黑死病黑死病是中世纪欧洲遭受的一场重大灾难,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黑死病也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

1. 原始社会。

-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 新石器时代: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建筑);此时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陶器制作也有一定发展,如半坡的彩陶、河姆渡的黑陶。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者是禹。

启继承禹的位置,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已有了国家机构,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下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春秋时期。

- 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 战国时期。

- 政治上,各国经过变法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著名,内容包括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

古代史时段大总结

政治
经济 文化
选修
梭伦改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时段特征
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形
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正
式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得出的答案才能确保是正确的。
所谓时段筛选法,是指解题时首先使用题干所提供的时间限制条
件来直接限制一些选项,筛选出一些相对符合时代特征的选项进
行进一步辨析,以减少审题思考的头绪,从而有利于最终确定答 案。有些题目,甚至可以用阶段特征直接确定正确答案。
史实支撑法是指选项的辨析和答案的得出建立在史实
的基础之上,把史实是否正确作为基本标准。从史实
审题思路
(1)史实正误:材料叙述了唐朝前期和后期关于“市”
的设置与管理的变化情况。从前期和后期的具体规定
看,进行了一些调整,A项符合史实,为正确选项。
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材料讲的是 “ 不满三千户以上 者,并不得置市官”,而非“绝不许设市”,“市” 与“市官”是不同的概念。
(2) 观点正误: B 选项 “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 ,是 一个错误的观点。材料中只字未提官府放弃或放松对市
争开始。
2.经济上,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 重大史实 政治 九品中正制
经济
文化
均田制、翻车、灌钢法、草市
王羲之、宗教画、佛教盛行

高一历史学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一历史学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一历史学考知识点大总结历史学是一个广博而丰富的学科,它记录并研究人类的过去,为我们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为高中学生,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来进行历史学考试。

下面我将对高一历史学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大总结。

一、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类进化,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2. 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包括黄河文明、亚洲河谷文明以及其他重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3. 古代东方文明:了解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等东方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4.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重点了解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5. 中世纪欧洲: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宗教、城市发展等重要内容。

二、近代史1. 大航海时代与新大陆的发现:了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重要发现,如哥伦布的新大陆。

2. 三大文明交融与世界格局的重构: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事件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3. 近代国际关系:了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亚洲国家的抵抗与变革,以及近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4. 世界两大革命: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经过、胜负原因,以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现代史1. 冷战与第三世界:了解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冷战局势、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2. 当代国际政治:包括联合国的机构和作用,世界现状,地区冲突等。

3.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了解全球化的背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形势等。

4. 非洲与拉美的挑战与发展:了解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挑战。

5.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经济崛起以及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

总结起来,高一历史学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

学生们需要了解文明的起源、古代东方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等内容。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大一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大一中国古代历史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演进的记录。

大一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课程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史大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夏朝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朝代,它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帝喾创立的。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成文化时期,商朝时期有典籍《尚书》,并出现了史书记载,如《史记》、《左传》等,为后世历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周朝建立后,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周朝最有名的是它的文化,尤其是《诗经》、《礼记》等经典文献的形成和传承。

二、春秋战国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春秋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历史《春秋》诞生,这部史书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割据一方,同时也孕育了商鞅变法、韩非子、荀子等众多重要思想家。

这一时期强调冶铸术、兵器制造、战争策略、政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三、秦汉隋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文字、度量衡,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宏伟工程,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汉武帝的文治、董卓之乱、三国鼎立等。

隋朝和唐朝是烽火四起的时期,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统一大一帝国。

这段时期有着辉煌的文化成就,如唐诗的盛行、科举制度的建立等。

四、宋元明清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南宋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开启了士子争相参加科考的时代。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族政权,这一时期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太监专权等事件发生,经济文化繁荣,但国家分裂问题逐渐显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国势日益衰落。

五、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还要对古代文化进行了解。

最好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好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最好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什么是古代史?- 古代史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早阶段,从人类社会的出现开始到公元476年,也即西罗马帝国覆灭为止。

这一时期主要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

2.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端,从人类最早出现到约8000年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使用简单的石制工具,居住在山洞中。

3.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古代工具文化的阶段,大约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磨制工具,农业社会开始兴起,人类社会逐渐由游牧狩猎转变为定居生活。

4. 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指的是人类熔炼并利用青铜的时期,大约从5000年前到3000年前。

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社会分工的加深。

- 铁器时代是指人类开始熔炼和利用铁制品的时期,大约从3000年前开始。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农业和手工业水平得到了重大发展。

5. 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主要指的是世界各地在古代时期兴起的具有高度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形态。

主要的古代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这些古代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高度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古代帝国- 古代帝国是指在古代时期兴起的具有统一政权和强大影响力的国家。

主要的古代帝国包括:古埃及帝国、古希腊帝国、古罗马帝国、古印度帝国、古中国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古代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古代战争- 古代战争是古代世界各国之间为争夺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战争。

古代战争的形式多样,有步兵作战、骑兵作战、海战等不同的类型。

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兵器和战争策略对后世军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古代思想- 古代思想是指在古代时期产生的哲学和思想体系。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总结古代史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通过学习古代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各个文明的兴衰,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发展变化。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的古代史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和历史事件。

一、古代社会的主要特点1. 农业经济的主导: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导,人们过着以耕种为生的生活。

农民是社会的基础,其贡献了大量的农副产品,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资源。

2. 封建制度的盛行:古代社会普遍存在封建制度,君主统治着国家,而地主则掌握着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这种社会结构使得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但也加深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3. 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各种宗教信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4. 文化交流的发展:古代社会的文化交流十分繁荣,各个文明之间通过贸易、征战等途径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促进了文化的多元融合和发展。

二、古代史的重要事件与文明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出了独特的宗教、政治和建筑艺术。

著名的建筑物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都是埃及文明的杰作。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其发展了皇权集权制度,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还是中东地区最早的城市化中心之一。

3. 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形成于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其发展出了印度教和佛教等重要宗教,塔吉马哈尔等建筑艺术也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

4.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城邦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奥林匹克运动等都是古希腊文明的瑰宝。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承继并发展了希腊文明的传统,持续约1000年,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道德价值观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6.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和连续的文明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一)——古代史大总结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1.主要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3)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2.形成并长期维持的原因(1)封建经济(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其经济根源。

(2)融合了法道等各家精髓的儒家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3)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地理原因)。

(4)统治者政策调整,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的需要。

3.历史特征(1)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相统一。

(2)中央和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3)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借助神权和思想控制来巩固政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4.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5.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①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①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二、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的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生产方式为精耕细作,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农业日益完善,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经营方式以“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为主。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稳定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的特点,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和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

5.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的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农业是古代最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三、全面认识儒家思想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

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了消极影响。

对待儒家思想,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吸取其精华,又要剔除其糟粕,批判地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3.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是明显的。

(3)它所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观念更应抛弃。

四、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及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1.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

第二,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第三,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第四,教育的落后。

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预测题组一1.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世袭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选官制度D.监察制度答案 B 解析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解决王国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力,分割地方权力,结束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康熙设南书房,加强君主权力。

因此材料中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央集权制度。

故B 项正确。

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

直到现在,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③保证手工业产品的工艺水平④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A 解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了手工业生产市场的狭小,对技术的垄断成为手工业劳动者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同时,自然经济的封闭保守性也影响了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习。

这种传习方式一方面保证了手工业产品的工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其制作技术的保密性使许多精湛的手工业技术失传或变异,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中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春秋战国学派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答案C解析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提倡以民为本;法家提出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4.“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能为该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宋应星撰写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天工开物》B.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窦娥冤》《西厢记》等作品问世答案B解析A项是在明朝中期;C项是在明清之际;D项是在元明时期。

故正确选项是B项。

一、儒学的社会地位的变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它在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孔子的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修己安人为价值取向。

孟子、荀子在与诸子百家的争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秦朝推崇法家,使儒家文化受到政权力量的重创。

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取得了“独尊”的社会文化地位,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

魏晋以来儒、法、道融合,使儒家思想得到新的更新,宋明理学形成,丰富了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

为挽救政治危机,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在对理学弊端和封建制度的批判反思中复归了儒家经世致用的宗旨。

二、中国历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步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

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

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三、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也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又会对当时的经因素文化发展政治中央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宋朝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诗歌、词赋的创作风格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词、小说、元曲等文学形式得到发展科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5.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②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③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④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黄宗羲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而非根本否定,①正确;黄宗羲的思想虽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但并未否定君主制度,②正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之际的中国仍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正确;黄宗羲的思想虽然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没有引起社会的根本变革,④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