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合集下载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4·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 26)宋代,典卖土地、 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 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 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 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 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 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 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 业主收赎。这说明( )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 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 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 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 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 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 田赋收入。
【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 势: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②由 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 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③由赋役分 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④由实物、 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的相应反映。
答案:B
5. (2014· 山东日照一模· 14)《水浒传》第2回这样 描写史家庄:“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 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梁。草堂高起,尽按 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 羊满地,打麦场鹅甲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 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 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庄园的情景说 明A.自耕农阶层生活富足安康 B.土地兼并导致财富高度集中 C.农村经济呈现出封闭状态 D.农业与养殖业开始密切结合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1)背景 ①政治上: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村社结构保留。 ②经济上: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商周时期。 (3)内容
史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北山》
①所有权: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
史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 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私有制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危害:
1、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使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3、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
历代统治者对土地兼并有哪些对策?封建社会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
朝代
土地(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唐 明 清
均田令 均田制、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买卖土地),农民向政府 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 年限后归其所有。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法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习目标: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2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目録




废 井 田 , 开 阡 陌
种 形 式 的 土 地 私 有
租 佃 关 系 日 趋 普 遍


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第二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第二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井田制:
1.出现:商周时期 2.内容: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公田” ——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私田” ——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实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国有制) 4.瓦解: (1)时间: 春秋时期 (2)原因:根本:生产力提高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出现 直接:税制改革
2.租佃方式:
(1)战国: 产生 (2)汉代: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普遍 (3)宋代: 仅次于自耕农形式 (4)明清:进一步发展
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5)影响:
二、土地私有制
1.确立: 战国
——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私有土地给予全面的肯定。
2.土农私有土地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 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 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3.土地兼并
(1)影响: 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措施: “均田”、“限 (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 田” (3)宋代: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三、土地经营方式:
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1.自耕农方式: 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古今图书集成· 职方典》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课标解读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制度中耕佃制及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掌握租佃关系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土地私有制及租佃的演变历程,培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土地制度是社会的基础,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租佃是封建社会特征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材重点: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过程难点: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导学结构;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1、形成2、特点3、瓦解4、土地私有制确立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君主土地私有制2、自耕农土地私有3、地主土地私有制4、土地兼并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田庄经济2、租佃关系的演变:①产生②特点③发展重点、难点解析:1、井田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1)井田制是一种形式上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其主要内容是: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周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封赐给诸侯臣下,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受田者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榨取他人产的劳动。

(2)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战国时期,在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情况下,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例题: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C.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D.直接耕种土地者要交纳租税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要认识井田制的性质,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租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的产物。

2、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课标解读】应掌握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兼并、租佃经营和租佃关系的变化。

【考试大纲】土地制度。

【知识梳理】一、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1)发展:产生于,盛行于,瓦解于,废止于。

(2)实质:名义上为,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所以其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特点:有公田、私田之分。

公田由农民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交给贵族。

公田实际上为贵族所有。

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4)瓦解的原因和表现:原因:a.生产力的提高b.各国税制改革表现:a.大量公田抛荒b.部分私田逐渐成为私有土地c.贵族间争夺田地(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①一是从上废除井田制。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所有者。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成为大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

(2)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使两极分化激烈。

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影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影响统治的稳定。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WBR.租佃式经营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式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关系。

2.发展①战国:产生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②汉代:比较普遍:“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历史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各国开始税制改革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 根据材料中周天子默许郑国和鲁国擅自交换土地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井田 制土地不得转让可知,井田制正在遭到破坏,故选D项。
123456
2.(2018·深圳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 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 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解析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土授民”,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周王分封的前提和 基础,通过分封又使井田制得以巩固和扩大。两者的关系实质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之间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故选A项。
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一
图一
图二
应用1 图一“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 的瓦解;图二反映的是商鞅变 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说明井田制被废除, 土地私有制 从法律上得以 确认。
战国时期形成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 )
问题思考 材料
商鞅变法 思考 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导致土地制度和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生产形式: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转变为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个体农业劳动。
2.形式 (1) 君主 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问题思考 材料 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 思考 材料反映出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现象: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私田的开垦数量 越来越多。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的主要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1.井田制的出现商周时期,阶级分化严重,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2.井田制的内容(1)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

(2)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井田制的实质国王名义上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4.井田制的瓦解(1)开始瓦解: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2)加速瓦解:随着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最终瓦解: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正式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1.出现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2.主要形式(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统治阶级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保护自耕农经济。

①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分配土地,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②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调整,但基本精神不变。

4.进一步发展(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加激烈。

(2)到明清时期,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租佃关系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发展历程(1)产生:早在战国时期,租佃方式就已产生。

到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2)发展: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3)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3.影响(1)消极: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

(2)积极: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审核:全体教师【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史实2、识记土地兼并的根源、危害及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结果及原因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二)商周:井田制1、发展情况:始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2、实质:3、内容(特点):4、瓦解:(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器牛耕的出现(2②税制改革加速瓦解③战国:变法运动(三)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时间:2、原因(过程):(1)土地逐渐私有(2)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3)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二:多种土地私有制形式并存:1、类型:①②地主土地私有制③2、占主导地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1)扩大地产的途径——土地兼并:①根源: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土地买卖的合法性②表现:A、宋代:B、明清:③危害:(2)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结果及原因:①措施:②结果: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根除③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三、租佃关系的演变地租形态: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要求:请以结构图表或知识树的方式构建知识体系)课中案——【课堂互动,合作探究】一、预习反馈1、简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组成及土地兼并的根源、危害?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结果及原因二、课堂互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求: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孟子•滕文公 下》
二、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获得方式 君主 土 地 地 私 主 有 制 主导 自耕农 公卿贵族转化 经营方式 皇庄
军功赏赐
土地兼并 土地买卖
田庄 租佃经济
自耕农经济
三、土地兼并
1、根源: 2、影响: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经济上使自耕农经济破产,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②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③促进土地私制发展,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3、对策:
均田、限田,例如均田制
4、认识: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
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而 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 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 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四、北魏的均田制
(1)目的:
保护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进 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土地国有制(分为口分田与永业田两类)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 和兵役。 经济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保护了自耕农经 济,增加了赋税收入; 政治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系承包承包责任制 免除农业税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古代农业税与当今取消农业税和土地流转
取消农业税: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也 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说明综合国力提高和重视农民农 民问题。
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中国古代,拥有土地也被认为拥有莫大的 财富,人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与拥有 土地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 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

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程标准】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预习思考】1.井田制是何时的土地制度?实质是什么?其中公田与私田有何区别?2.井田制的出现与瓦解,这两个历史现象哪个是历史的进步呢?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哪几种主要形式?4..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面对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有没有根治土地兼并的“灵丹妙药”?5.什么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随着租佃关系的发展,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这种变化有何积极意义?【自主学习】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制度[阅读课本完成]商周时期---- 土地制度是.其性质是:,实质上是贵族所有;井田中有私田,但劳动者(奴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权;春秋时期-----从土地向土地制转变。

井田制的瓦解1)原因:①根本原因:的使用私田得到开垦②各诸侯国为增加而实行赋税改革[如:齐国管仲“”;鲁国“”均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2)表现:“公田不治”“私田增多”、贵族争田3)结果:各国税制改革,客观上,战国秦国变法,废除,确立。

战国时期-----用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1、多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土地,用于经营或封赏和授田。

包括等(山林川泽,草地池塘,垦田荒田。

)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三种。

战国以后土地所有制发展趋势-----原来皇室、地主、自耕农土地所有制,逐步发展到以土地所有制为主。

2、土地兼并1)、根源: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是 ( 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表现:东汉豪强地主、魏晋南朝士族地主及唐朝的田庄经济到宋明请土地兼并日趋严重3)、影响:导致大量破产,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威胁中央集权,激化阶级矛盾,引发。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优教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优教教案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向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转变,再由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井田制)向土地私有的转变,最终形成以土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受到冲击。

随着租佃制占据主要地位,农耕经济更加成熟。

学情分析有关古代土地制度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正面涉及,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对有关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同时有些概念和提法又有所变化,需要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以便老师讲授时能够接受与理解。

教学方法本课的理论性很强,距今时间久远,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复原历史情境,设疑引思、探究互研等学习方法,将难点化解,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通过利用一系列古今文字资料,展示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原有的和详细的情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土地制度的相关内容。

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解读历史资料,培养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虽然较深奥的理论知识较多,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是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原始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3)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4)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5)土地私有制的形式及特点。

(6)租佃制。

2.理解和运用(1)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来理解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

(2)理解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产生。

(3)理解、掌握租佃关系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方式。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分组课前预习:总结井田制的产生和瓦解的原因,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租佃关系的产生及其实质和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管仲改革实行 “相地而衰征”,鲁国在公元前594年 实行“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是使土地 私有制合法化。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为 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商鞅变法条令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 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 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 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探讨土地兼并问题
二、土地兼并问题
读材料看现状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房屋),致令
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
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
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土地兼并 自耕农破产
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1.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 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D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对比变化看趋势
从地主“私属”——到国家“编户齐民”
秦汉以来﹐佃农一直是世家大族的私 属。直至唐朝﹐佃种大地主庄田的农民仍 多“王役不供﹐簿籍不挂”。赵宋立国后 ﹐把客户登录簿籍﹐从而成了封建国家的 编户齐民﹐他们的户籍权得到了承认﹐同 别的编户齐民有了平等的关系。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复习提问
1、中国古代农耕(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铁农具出现的时间、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 型的标志、著名的灌溉工具、牛耕开始出 现的时间、铁犁用于牛耕的时间、耦犁出 现的时间、 3、春秋战国和西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4、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原 因、基本特征、评价、
学以致用
1.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 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 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 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 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B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俗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 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 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

A.封闭保守 C.耕织结合
B.精耕细作 D.艰难脆弱

A
7.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 (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筒车的发明使用
B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
图2
B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3.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 是( ) 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C
4.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 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历史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历史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一、土地制度 ❖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 2.奴隶社会:井田制 ❖ (1)发展:产生于 商 ,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废止于战国 。 ❖ (2)实质:名义上为国有 ,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所以其
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 (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 ❖ ①一是从法律 上废除井田制。 ❖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 所有者。 ❖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 (1)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 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 宫廷有关部门 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于君主的
❖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 1.租佃式经营的含义 ❖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 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式经营方式。地主
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 关系。 ❖ 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土地实 行公有制,你如 何理解这种土地 的公有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探究一: 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与分 封制的关系、性质。
材料一: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面积大致相等的方块田,故称“井田”。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探究六:
封建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 能否彻底解决?
统治者的措施 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
均田制
时间: ① 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
② 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 多年。隋唐内容稍作调整。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6.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西魏初现中唐衰落。该制度最重 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 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
拔训练的折冲府。与此兵制联系紧密的土地制度是 B
A.田庄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租佃制
7.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
君主私有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 自耕农私有土地 “公田”转化为私田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主要途径)
危害: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产生根源: 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失败原因: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私有的性质
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
根源: 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汉代租佃关系比较普遍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原因:①人地矛盾突出 ②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
陌”直接反映了: C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பைடு நூலகம்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2.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
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D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D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8.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
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C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土地制度演变(一)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1.原因:生产力低下2.表现: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1.内容:公田:贵族占有,农民耕种,粮食归贵族;私田:劳动者份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2.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3.发展历程:鼎盛:西周前期;奔溃:春秋战国时期4.井田制的瓦解:时间:春秋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直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其他: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标志:初税亩(税制改革):税收上确认了土地的私有;商鞅变法: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地位。

△规律/认识:土地制度基本形态嬗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二、土地兼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1.土地分类:君主私有土地——宫廷掌握,用于君主私人开支地主私有土地——主体,地主掌握的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1950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地主土地来源:公田转化;军功赏赐;土地买卖;巧取豪夺(土地兼并)(二)土地兼并(土地从农民流向地主)1.内容: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2.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土地可以买卖3.影响:①农民:农民破产,自耕农减少;②国家:影响政府财政收入;豪强地主割据;③社会:贫富分化激化阶级矛盾、社会动荡不安;④租佃关系出现并逐渐普遍化。

4.历代政府针对土地兼并的政策①汉武帝:抑制兼并②北魏至唐中期:均田制:内容:国家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特点:(1)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2)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影响: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③北宋:“不抑兼并”△均田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练习
• 15、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 16、下列能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材料四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田,公事毕,然后敢治 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结合以上材料,概括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体现的关 系。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井田制
•性质: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特点: •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
• 土地过于集中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B • 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
要的目的是:( )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 20、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 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 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 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

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 B、东晋经济迅速发


C、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 D、贫富分化
严重
• 21、均田制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
严重
• 19、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 PPT文档演模板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13、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
•C 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 •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 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 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租佃关系产生的时间以及发展概况。
•产生: •战国时期
•发展:
•汉代:比较普遍 •宋代:日益普遍化 •明清:进一步发展
•3、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 • 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雇佣劳动关系)
• A.使政府对百姓的控制加强
• B.农民完全脱离了政府的剥削
• C.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加强
• D.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11.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
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
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 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 •关系: •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
•(1).根本原因: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 可避免。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 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 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就开始向农民征收“皇粮国 税”,至2006年,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5.古代中国土地过于集中 • ①导致耕者无其田 ②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③容 易激起民众暴动 ④其根本原因是贵族、官僚、豪 强霸占良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B • 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A • 2.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作用:法律废除井田制,私有制全面肯定
•改革实质: •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主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思考:
• 地主土地私有制它的来源有哪些?你认 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

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
• 17、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
次重大 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18、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
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C
• D.②③④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D • 12、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
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 ) • 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 进了关系的变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公卿贵族公田转化为私
•来源
田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这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土地兼并
•2.土 地 兼 并 •①概况
•战国:•出现私有土地 •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宋代:•“不抑兼并” •明清: •日益普遍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 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 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 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 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 •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原始社 会
•土地公有制
• •
土 地 制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 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 妙药”?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②危害
•经济:赋税收入减 •少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③措施:•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
• 2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 都 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 生产力水平提高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2).瓦解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3).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3).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过程:
•春秋 齐国(“相地而衰征” ) 鲁国(初税亩)
•作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加速井田制的瓦 解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
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
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
•奴隶社 私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

有 化
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


PPT文档演模板
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