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词典

合集下载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Aāi[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

[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

[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

[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

[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

[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

”(《暴风骤雨》)[扒瞎] bāxiā撒谎。

[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bá[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

(2)居首位。

[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

[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

[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

”(《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bái[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

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

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

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汉语言文学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李丹芷摘要:东北方言的后缀十分丰富,本文以东北方言后缀“巴”为研究对象,从《东北方言大词典》中收取带后缀“巴”的词语44个,对其进行语义研究和语法分析。

首先分析东北方言后缀“巴”的意义,分析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巴”的区别,然后分析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结构类型,最后进一步探讨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语用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东北方言后缀巴在古代汉语中,“巴”是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巴食象。

”①《说文解字》:“巴,虫也,或曰食象也。

”②在普通话中,“巴”是一个有实义的词,在《新华词典》(2001版)中,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①盼望:朝~夜望。

②紧贴着或挨着:爬山虎~在墙上。

③粘住:粥~锅了。

④粘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锅~。

⑤词尾,读轻声。

尾~、下~、嘴~。

从这些义项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巴”或者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如例①、②、③、④;或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词,只作词尾,如例⑤。

在东北方言中,“巴”的意义基本虚化,和其他语素或词组合后,有着它独特的含义。

如在《东北方言大词典》中收录的以下词语③:从表1列举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巴”在东北方言中的意义基本虚化了。

其中。

“巴望”中的“巴”还与现代汉语中的“盼望”意义相近,其他方言区也有这样的词,可见各个地区的方言词在相互流传使用。

除此以外,其余的词语都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去甚远。

在普通话中,有一些以“巴”作后缀的词语,如“泥巴”“锅巴”等,但是数量很少。

在东北方言中,以“巴”作后缀的词语有很多。

本文参照《东北方言大词典》,共收集带后缀“巴”的词语44个:鼻嘎巴扯巴撑巴抽巴踹巴垫巴嘎巴跟巴儿勾巴哈拉巴齁巴糊巴挤巴捡巴捡巴将将巴巴紧巴揪巴磕巴哭巴精拉巴赖赖巴巴力巴敛巴列列巴巴拿巴蔫巴拼巴撕巴撕撕巴巴馊巴涩巴瘫巴捂巴斜巴丫巴(儿)扬巴咂巴摘巴凿巴造巴乍巴儿乍巴乍巴支巴支支巴巴作为后缀的“巴”在意义上基本虚化,往往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词汇意义。

东北话词典

东北话词典

把式 bǎshi ①筋斗。②某一方面拥有专长的人员。 他原来是生产队里最棒的车~。
罢劲 bàjìn 费劲。 他做这项工作有点~。
罢园 bàyuán 一般指瓜园的瓜采摘完了。 这个瓜园昨天就~了。
罢咋 bàza ①反复踩踏。②不停地走动。 你~来~去,事儿办成了吗?
崩 bēng 骗。 李大妈在市场让人给~去100元钱。
崩坑儿 bēngkēngr 互相斗口取乐。 这几个人没事总在村口的榆树底下~。
叭叭儿的 bābārdi 指人说话流畅、明白。(含贬义) 你看他说话~,做事儿可就完了。
扒扯 bāche ①关注不该关注的事。②批评。 这事跟你没关系,你来~啥?老板把这个雇员狠狠地~了一顿。
扒啦 bāla 拨动。 你去到草堆里~~,看看手机是不是掉在那里了。
扒啦 pála 用筷子快速地把饭拨到嘴里。 他~了一碗饭就急忙上班去了。
抱蒙儿 bàomēngr 随便、盲目地。 我~买了一个西瓜,还真甜。
抱窝 bàowō 指母鸡孵蛋。 这只母鸡又~了。
报庙儿
暴 bào ①突然。②残酷。 那个人太缺德,终于摊上了~事儿。
暴病儿 bàobìngr 急病。 他本来挺好的,前几天突然得个~死了。
包铺儿 bāopūr 负责全部消费。 到这个饭店,你们随便吃,我~。
包屈 bāoqū 诉说委屈。 姐姐总~说妈妈护着弟弟。
苞米 bāomǐ 玉米。 他家的地种的全是~。
宝贝疙瘩 bǎobeigāda 最疼爱的孩子。 这孩子是他爸妈的~。
保不齐 bǎobùqí 说不定,不能保证。 这事儿~能不能成。
ánkēr 为讨好别人而说好听的话。 他这个人特贱,见到领导就说~。
般对 bāndui 般配。 这俩小青年儿还挺~的。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绪论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

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

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

”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

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

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

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

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

”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

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

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

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

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

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

东北方言后缀“巴”的语义研究

④ 粘在 别 的物 体 上 的 东 西 :锅 ~。
⑤词尾 ,读轻声。尾 ~ 、下 ~ 、 嘴 ~。
从 这 些 义 项 我 们 可 以看 出 , 无 论 是 在 古 代汉 语 中 ,还 是 在 现 代 汉 语 普 通 话 中 , “ 巴 ”或者是有实在 意义的词 ,如例 巴 ” 的意 义 基 本 虚 化 , 和 其 他语 素或 ① 、② 、③ 、④ ;或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词 ,只作词尾 ,如例⑤ 。在东北方言中, “
● ●
蔫 巴
指植物或人没有精神
这朵花都蔫巴了,可能快死了。
● ●
以上所列举的 “ 斜巴”一词 中, “ 斜 ”的含义是 “ 不正” ,本身是中性词 ,不带有感情色彩;加上后缀 “ 巴”之后, 虽然也形容 “ 不 正”,但是感情色彩却发生了变 化,带有贬义 的色彩 ,表达说话者的一种 不满 的感情倾 向。如 : “ 你不认
在普通话 中,有一些 以 “巴”作后缀的词语 ,如 “ 泥 巴” “ 锅 巴”等,但是数量 很少 。在东北方言 中, 以 “ 巴”作后
缀 的词 语 有 很 多 。本 文 参 照 《 东北 方 言 大 词 典 》 ,共 收 集 带后 缀 “ 巴 ”的 词语 4 4 个:
鼻嘎 巴 扯巴 撑 巴 抽 巴 踹 巴 垫巴 嘎巴 跟 巴儿 勾巴 哈拉 巴 嗣巴 糊 巴 挤 巴 捡 巴捡 巴 将将 巴巴 紧巴 揪 巴 磕 巴 哭巴精 拉巴 赖赖 巴巴 力 巴 敛 巴 列列 巴巴 拿 巴 蔫巴 拼 巴 撕 巴 撕撕 巴巴 馊 巴 涩巴 瘫 巴 捂巴 斜 巴 丫巴 ( 儿)
“ 巴”的区别,然后分析 东北方言后缀 “ 巴”的结构类型 ,最后进一步探讨 东北方言后缀 “ 巴”的语义、语用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东北方言 后缀 巴

东北方言大全

东北方言大全

东北方言大全
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括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
份的方言。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东北方言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常用词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东北方言的语音比较浊,音调较为
平缓,有的地方甚至有些儿化音。

比如,“是”读作“是儿”,“吃饭”读作“吃饭儿”。

此外,东北方言的语音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音变现象,比如“瓜子”读作“瓜子儿”,“鸡蛋”读作“鸡蛋儿”等。

其次,东北方言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多样。

在东北方言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
比如“嘎子”指的是小孩子,“蘑菇”指的是蘑菇,“扯淡”指的是胡说八道等等。

这些词汇在东北地区广泛使用,成为了当地人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者,东北方言的语法结构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东北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语
法现象,比如“我去了”读作“我去过了”,“我吃了饭”读作“我吃过饭了”等。

这些语法结构的变化使得东北方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东北方言作为中国方言中的一支,具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特点。

它承载着东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东北人民的语言宝库。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东北方言,也希望东北方言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说“掐架”

说“掐架”

说“掐架”作者:侯小英来源:《语文建设》2006年第08期2006年4月17日的《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系列文章中,有三篇标题用到“掐架”一词:《超女“粉丝”掐架》《掐架大观之替天行道》《掐架大观之哗众取宠》。

那么,什么是“掐架”?读者也许马上会反应到“吵架”“打架”之类的意思。

这似乎是一个可以“顾名思义”的并不深奥的词语。

但要准确地说出它的意思,似乎又不那么容易。

再查阅《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边并未收录该词。

这样,就有两种可能:“掐架”是新词或是方言词。

果然,在几本方言词典中找到了“掐架”:《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4年,5370页):打架;吵架;厮斗。

北京官话。

北京:说它好吧,有些大人为争它斗起来就像两只~的狗。

《哈尔滨方言词典》(李荣主编,尹世超编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13页):(鸡、狗等)互相争斗;打架。

《东北方言词典》(马思周、姜光辉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245页)(词目“掐”之释义⑨):(鸡、狗等用嘴)啄、咬。

院里两只公鸡正~架呢。

原来,“掐架”是北京、东北一带的方言词,是争斗、厮打的意思,而现在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上的“掐架”却有所不同。

在网络论坛、博客中,“掐架”已不是个新鲜词儿,尤其是今年3月份新浪博客的“白韩之争”,使“掐架”这一词语和这一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请看:(1)上网久了,面对网络掐架,少有人可以独善而不曾沾身其中。

(2002年7月30日)(2)掐架是论坛里最常见的一种“问候”方式。

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们藏在ID后面抽冷子伸黑脚、打白架。

(2006年6月11日)(3)在论坛上看人家掐架看得头昏。

不过,还别说,要火起来,找个人掐架确实需要。

人心态都这样,爱凑个热闹。

(2005年7月14日)网上的“掐架”,主要是指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的双方,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主要是各种论坛、博客),利用文字进行争论。

东北方言"贼"与普通话"很"之比较

东北方言"贼"与普通话"很"之比较

品读东北方言“贼”与普通话“很”之比较盛丽春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东北方言中的“贼”与普通话中的“很”作为程度副词,在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异同。

通过不同层面的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二者的认识,从而可以促进普通话与东北方言词汇之间的教学及研究。

关键词:贼;很;语义;句法;语用在现代汉语中,“很”是一个意义比较单一的程度副词,而在东北方言中,“贼”则是一个一词多义的词。

作为程度副词,东北方言中的“贼”与普通话中的“很”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有很多差异。

我们知道,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因而东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通过对东北方言中的“贼”与普通话中的“很”的异同比较,可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一、语义特征比较(一)词典释义《东北方言词典》(马思周、姜光辉)中对“贼”的释义为:①极:他的鼻子贼尖。

②狡猾:你心眼鬼,他比你还贼。

③脏东西:脚上扎了口,不打打,它不淌血,里头会圈住贼。

④敏锐:小白龙眼贼,离老远就知道。

⑤(溜)滑:玻璃瓶子太贼,拿也拿不住。

⑥不正常:这齿轮转得有点(发)贼,要出事吧。

⑦刺眼:灯泡亮得发贼。

《现代汉语词典》对“很”的释义为副词,表示程度非常高。

(二)比较1.相同点单从东北方言中的“贼”与普通话的“很”相比较而言,二者在语义上都有“程度非常高”之意义,即都为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的加深”。

2.不同点(1)从以上的释义可以看出:“贼”在东北方言中有三种词性,即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贼”除了具有“程度非常高”之义外,还有“名词”、“形容词”的词性,因而语义范围比“很”较为宽泛。

(2)在东北方言中,表示“程度加深”的副词还有很多,例如“精薄”的“精”、“稀烂”的“稀”、“溜滑”的“溜”等,而在这些程度副词中,“贼”作为东北方言词汇中的一个方言特征词,其意义比“很”、“非常”等词表达的意义要重。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呱叽----象声词,比如说:他呱叽一下子摔了个大屁蹲。
呱叽呱叽----指表扬表扬。
归拢----教训人或整理东西
嘎----ga-3 :1,小气,吝啬 2,蛮不讲理
嘎----ga-4 超过,比下去
嘎拉----:ga-3 la 贝壳
高----放,搁
果----吸,吮
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
麻应人----泛指看到某些事物后一种不自在的反应,有起鸡皮疙瘩的意思。
嘎咕----泛指事物比较与众不同。
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
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
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钵愣盖----膝盖
做喔---- 立刻
麻溜----快点
挠啃---- 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
得意----喜欢。
掰扯----理论、研究。
白话----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
备不住----也许。
刺挠----痒痒。
呲目乎----眼屎。
打狼----落后,最后一名。
才刚----刚才。
鼻嘎吧----bi-2 ga-2 ba 鼻屎
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包源儿----全部,全包了
冰流子----冰柱
不靠谱(不靠盘儿) ----不符实际
不远匣----指不太远(一般指空间上的距离)
扯蛋----胡说八道
呲哒----ci-1 da训斥
疵毛撅腚----指头发等乱
巴锔子----bā jū zi 锔子。
笆篱子----bā liR26;zi 监狱。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1东北方言词典啊à 表示叮嘱。

你一定要来,啊。

啊ǎ 表示追问。

你在干什么?啊?哀咕nāigu 央求。

司机~了半天,警察还是罚了他的款。

挨板儿nāibǎir 逐个。

他把桌上的东西~摸了一遍。

挨个儿nāigèr 逐个。

村长向大伙儿~征求意见。

挨克nāikēi 挨批评。

他被老师叫去,~了。

挨抠nāikōu 挨批评。

他被老师叫去,~了。

挨梃nāitìng 挨打;挨训。

这孩子被他爸爸从网吧揪出来,回家准得~。

挨押nāiyā 被监禁。

他~两年刚放出来。

挨掩nāiyǎn 在众人面前被比得难堪。

别人都开车去,你骑自行车,不觉得~吗?爱小nàixiǎo 好占小便宜。

他这个人有点~。

安膏药nān gāoyao 栽赃。

想给我~,没门儿。

按个儿nàngèr 逐个。

村长对村民~作了登记。

按葫芦抠籽儿nànhúlu kōuzǐr 逐个地敲定。

买种子这事咱就~,大家一个一个说自己需要多少。

熬nāo 炖。

咱们今天中午~小鸡儿吃。

B 八成bācheng 大概。

这台车~是坏了。

八出戏bāchūxì 指不可靠的消息。

我打听了好多人,没那~。

八杆子扒拉不着bāgānzi būlabùzháo 指亲属关系远。

他儿子结婚,~的亲戚都给信儿了。

八下子没一撇儿báxiàzi méiyìpiěr 指事情很不成形。

老张要调工作的事儿还~呢。

八字儿没一撇儿bāzìr méiyìpiěr 指事情很不成形。

~的事儿你说它干啥?八宗事儿bāzōngshìr 指不可靠的消息。

我打听了好多人,没那~。

巴巴接接bābājiējiē 因某种材料数量不足而努力拼凑。

东北日常方言大全(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流行方言简单解释版)

东北日常方言大全(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流行方言简单解释版)

东北日常方言大全(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流行方言简单解释版)黑龙江省绥化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相对其他地区,使用的方言较多,在黑龙江省比较有代表性,有些方言遍及整个东北地区。

为多民族人们口口相传的典型平原型方言。

东北方言因语境、语气、语调、以及聊天对象的不同,同一个方言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嘚瑟”,既是贬义,又有褒义,用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

•赶趟:来得及;•煞脱:办事快而利落;•磨咕:消耗时间,托延,办事慢不利落;•拉忽:粗心大意;•绑丁儿:总是;•冷丁儿的:猛然间或突然,或“抽冷子”“冷不丁”;•节骨眼儿:关键时刻;•煞棱:快点,办事快而利落;•麻溜:快点,办事快且会办事;•着紧蹦子:紧急时刻;•秃噜:没把握住,事情没办好;•够呛:事情难办,没有把握;•白扯:白费劲,办不成:•悬乎:不保险,不托底;•打怵:畏缩、胆怯;•邪乎:厉害,超出寻常;•膈应:嫌弃、讨厌;•稀罕:喜欢;•故动:坏,想法坑害人,背后出坏主意;•坏菜:犯事了,做事暴露了;•踢蹬人:坑害人;•没冒儿:行,有把握;•没门儿:办不到,不能办;•岔劈了:没办成,办事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意外;•秃露反帐:办事不利索、反复,办事不讲诚信;•真悬:差点出危险;•熊人:欺负人;•沾包:惹祸;•粘帘子:出事惹祸的意思;•捅娄子:惹祸,引起纠纷;•惹砬子:惹祸:•甩剂子:生气:•打冒支:冒名诈骗;•犯不上:不值得,不上算;•真不善:表示有能力,非同小可;•嗯呢:是,行,表示答应;•指定:肯定,一定;•促咕(qugu):怂恿:•糊弄:欺骗;•忽悠:随口瞎编;•抬杠:争辩拌踹,不归正理;•唠嗑:聊天儿,无正题的闲谈;•唠扯:交谈;•拉个:合计,商量•刁歪:不讲理;•耍熊:耍睥气;•耍登:无理拒绝(指儿童发脾气);•尿唧:不爽快,弱者的无力反抗;•搡达:推,用恶言恶语回答;•格路:不合群,特别独特;•邪乎:夸张•扒瞎:说假话(瞎掰扯);•扯大谰:闲说没用的话;•砸伐子:暴怒后与不相干的人或物发脾气;•扯闲话:无中生有,挑拨离间;•扯犊子:说、做,没用的事•滚犊子:意思是让你站远点;•完犊子:没达到预期的状态或目的;•卖呆儿:一个人看热闹、闲逛、溜达;•旯旮儿:角落;小地方;•现眼:出丑,丟脸;•在早:从前,古时候;•眼时:目前;•多咱:啥时候;•多会儿:什么时候;•压根儿 (地根):原委,根本;•起根儿:一开始,原先,原来;•这(那)阵子:这(那)些日子;•一股脑儿:通通;•一连气儿:接连不断;•成地:非常、很;•干崩:都是;•海了:多的意思;•老鼻子:非常多;•星崩儿:零星稀少:•一水水:都一样;•挠挠的:风雨大,跑得快;•杠杠的:品质好,关系好;•嘎嘎的:很,太、非常;•整个浪儿:全部;•腻歪:不耐烦,没趣,厌恶;•别扭:不顺当;•蔫巴:精神不振;•拉倒:完事,结束;无所谓、算了;•横是:可能;•八成:大概,差不多;•备不住:可能,不一定;•力巴:外行;•老敢:外行;•抠搜:为人小气;•欠登儿:给别人添乱;•主心骨:可依靠的人;•半拉子:半个劳力;•小抠儿:为人小气;•小部勒子:小人物;•眼力见儿:见机行事的能力;•老实巴交:忠厚老实;•二虎吧唧:有点傻;•虎了吧唧:做事不动脑筋,说话不经大脑等;•得了吧搜:贬义,同嘚瑟,比嘚瑟更能嘚瑟;•大大咧咧:马虎,随随便便,蛮不在意;•毛愣三光:办事粗心不稳当;•吭哧瘪肚:吞吞吐吐;•甩裆尿裤:处事不爽快或窝窝囊囊;•老猪腰子:有主意,固执;•火得楞的:着急上火;•七了咔嚓:做事快、麻利;•皮儿片儿:乱,很乱,不利索,有点埋汰;•五脊六瘦:形容无聊到极点,不知道干什么•砢拉八碜(磕碜巴拉):羞辱,难看,丟脸不体面;•劲儿劲儿的:摆谱,拿架子,装,偏激,放不下……•欠儿欠儿的:插嘴或者插手与己无关的事;•老么咔哧眼:形容人老眼昏花;•砢碜:丢人、没有面子,长得难看•勺楞(勺楞咣郎):办事粗心;•老疙瘩:同辈子排行最小的;•拉末渣:指母猪产仔最后一个;•土坷垃:土块儿;•嘎啦哈:动物的膝盖骨;•哈勒吧:动物的肩胛骨;•拉拉:滴答、袋子(杯子)等物品破损致内部东西掉出来;•扑噜;拭去或除掉;•扎咕:打扮,修饰,求医治病;•翘楞:物体扭曲、变形;•瓢楞:物体扭曲、变形;•埋汰:脏;砢碜(寒碜)、丑化、中伤、侮辱、贬低人;办事不干净;•埋了估汰:脏;•魂儿化的:脏,物体表面埋汰;•暴土扬长:埋汰,灰尘大;•稀得溜的:菜、粥浓度过低;植被稀疏;形容冰雪融化后的街道比较泥泞;•嘎达溜秋:不光滑•这(那)疙瘩:这(那)地方;•这疙儿:这地方;•剌儿:前头,末尾,旁边;(前边剌儿,最后剌儿,一边剌儿,旁边剌儿)•后尾儿:末尾,后来;(houyuer)•收拾:打、揍•咔哧:用刀削,修理,打磨;•皮实:结实•晒脸:给脸不要脸;•卡跟头:摔倒了。

东北方言双情态副词“指定”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兼论“指定”与“一定”的使用差异

东北方言双情态副词“指定”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兼论“指定”与“一定”的使用差异

东北方言双情态副词“指定”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摘要:“指定”是东北方言中一个较为常用的情态副词,具有双情态表达功能,其既可以表达认识情态,也可以表达义务情态。

文章从三个平面出发,立足于真实话语语料,对东北方言双情态副词“指定”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展开描写,并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指定”与近义副词“一定”的使用差异,以期为方言保护、辞书编撰等相关应用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情态副词;“指定”;语义;句法;语用中图分类号:H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11-0071-04(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指定”是东北方言中一个较为常用的情态副词,《东北方言词典》[1]《东北方言概念词典》[2]对其均有收录。

语义上,副词“指定”具有双情态表达功能,即其既可以表达认识情态,也可以表达义务情态。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主要来自于作者所搜集到的一些东北方言小说、北大CCL 语料库、北语BCC 语料库以及百度检索,少部分语料为作者依据语感自拟,除自拟语料外,文章所用语料均标示出处。

一、认识情态副词“指定1”的语义、句法、语用特征(一)“指定1”的语义特征。

1.[+推理]。

“指定1”为认识情态副词,即表达言者对命题真值所持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对命题真值的承诺程度,属于命题型情态。

从逻辑的角度看,当我们对命题真值进行承诺的过程中,其间必然会涉及到推理这一认知过程,即“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

”[3]可以说,推理是言者对命题真值进行承诺的前提,对命题真值的承诺是推理的结果。

形式逻辑将推理分成两类,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归纳推理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或然性联系的推理。

”[4]认识情态副词“指定1”所涉及的推理过程为演绎推理。

例如:(1)此人平时一贯游手好闲满嘴跑舌头,很可能在危急关头,尤其是金钱面前犹豫动摇,要是再碰上个眉清目秀的女流氓,他就指定叛变了。

一部鲜活的东北话语料库——评《东北方言大词典》

一部鲜活的东北话语料库——评《东北方言大词典》

北 文化 , 为繁 荣 中华 文化 、 丰富 中国语 言学作 出贡 献 的一部
力作。
该词 典 材料丰 富 , 体例 完整 , 注音 准确 , 释义恰 当 , 例 句
精 当 ,首 选 了 曾 经 使 用 过 和 正 在 使 用 的 东 北 方 言 词 条 近 七 千条 。 其 中多 数 为 东 北 地 区 日常 生 活 中经 常 使 用 的 , 是 一 本 具 有 较 强 实 用 性 的语 言 工 具 书 ,也 是 目前 收 录 东 北 方 言 最
色、 历 史 民俗 、 神 话传 说 的研 究 学者 和 喜欢 东北 影 视 剧 、 二
人转 、 小 品 的广大 观众 , 都是 一 部不 可 或缺 的工 具 书 , 具 有
广泛 的使 用价值 、 学术价 值和收藏价 值 。 东北 方 言是黑 龙 江 、 吉林 、 辽 宁三 省 区 , 包 括 内蒙古 自 治 区东 部使用 的独立 的方 言体系 。东北 方 言作为 普通话 的 基础 方言 , 是 我 国众多方 言 中最容 易理解 的方 言之一 。正 因 为如此 , 相对 于其他 方 言而言 . 目前针对 东北 方言 的研究 比
较少 , 针对东北 方 言的形 成过 程 、 历史 渊源 、 结 构特点 、 文 化
全的一 本词典 。下 面笔者 就对 《 东北 方 言大词 典》 的特 点加
以归纳梳 理。


原 生 态 标 注 发 音
方 言一 般 都 拥 有一 些 普 通 话 没 有 的特 殊 音 节 。要 给 方言 注音 , 就是 为 这些 特 殊音 节 寻 找合 适 的注 音方 法 。关
东北方言 , 防止 陌生和淡 忘, 也方便 非 东北方 言使 用地 区的人在观 看 东北题 材影视 、 文 学作品 时 , 更好 地 了解 东北方言 中词汇 的含 义。《 东北 方言大词典》 中收 录 了大量 东北文化 民俗 、 传说 、 典故 、 歇后语 , 可谓是 一部展 示 东北 文化 、 历 史的立体 画卷 。

东北官话方言本字考释续

东北官话方言本字考释续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3卷第2期2021年4月VoL23,No.2Apr.2021本刊核心层次论文DOI : 10.15916^.issnl674-327x.2021.02.015东北官话方言本字考释续欧阳国亮1,孟乐2(1.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件检验技术系,辽宁沈阳110035; 2.本溪市第五中学,辽宁本溪117021)摘要:运用音韵学、文献学、方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针对东北官话口语中若干“有音无字”现象, 在此前考释出的13个方言本字的基础上,继续考释了东北官话口语中常用的18个方言本字。

考释时,首先根据 古代字书对本字的语义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文献中的例句予以印证,最后结合东北官话语音演变规律对字音的来源进行分析阐释。

这30多个本字都是古语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东北官话历史底层,代表了东北官话独具 一格的一面,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价值。

在东北汉语方言资源日渐萎缩的大背景下,应当加强方言本字和古语词的 整理研究,从中发掘历时语言信息,为东北方言历史源流体系构建提供字词理据。

关键词:东北官话;语音特点;方言本字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21)02-0054-04一、 引论对于东北官话中的方言本字现象,笔者曾撰写 了《东北官话中的若干方言本字考释》一文,刊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 期。

文章考释了东北官话口语中“斑” “捕” “證”“抻” “濂” “嫌” “踢” “廨” “爨” “霰” “觑” “壘” “拐”共计十三个本字,对每个字的语义、音理、 文献来源情况做了说明,揭示了东北官话中部分“有音无字”现象皿。

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又陆续 考释出十余个东北官话口语中常用的本字。

本字考释的依据及行文体例依然参照前文,此处不再赘 述。

东北话有哪些四字成语

东北话有哪些四字成语

东北话有哪些四字成语有些人提到东北就会联想到东北的雪天,但是孰不知东北最有名的属东北话。

1、无机六瘦无机六瘦形容极度无聊,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例句:这一天到晚在家呆的我无机六瘦的,闹停死了。

2、暴土杨灰[bào] [tǔ] [yáng] [huī]形容很脏,很多灰尘。

例句:前两天大风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扬灰的,都出不了门儿了。

3、杨了二正[yáng] [lē] [er] [zhèng]指人的形态。

身体姿态不得体,没有个正形。

表情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例句:你也别成天杨了二正的摇哪儿烂走了,赶紧找点正经事干干吧。

4、埋了咕汰(一声)=埋了八汰例句:你这几个月没洗澡了,埋了八汰的。

5、得得(四声)搜搜例句:就你好,那天还得得搜搜的跑到精神病院去做演讲去了6、吭吃瘪肚例句:你可别在那儿吭吃瘪肚地浪费大家时间了,没准备好的话赶紧下来吧。

7、搂瓦块儿[lǒu] [wǎ] [kuài] [ér]例句:那家伙脸长的,~搂瓦块儿的,棵碜死了。

8、突鲁反仗[tū] [lǔ] [fǎn] [zhàng]例句:他做事突鲁反仗的,把这事交给他还真让人不放心。

9、傻了八叽例句:干啥玩意呢傻了八叽的虎啊!(这句我常说形容某人)10、二虎八叽例句:同上11、斯斯哈哈形容词;形容人在很冷的天气里的表情动作。

例句:这外面老冷了,冻得我斯斯哈哈的。

12、老天扒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例句:我现在都老天扒地了,还结啥婚啊,一个银过吧。

13、老么卡眼儿例句:同上。

14、皮儿片儿例句: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15、魂儿画儿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造的魂儿画儿的16、破马张飞例句: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的,能不能消停点儿1、噶哈: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决定具体所代表的意思2、咯了盖儿: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

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作者:李英姿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学界对东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文从概貌、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角度对东北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东北方言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多不足。

由于东北方言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东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综述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人口1.06亿,占全国的8.4%。

《颜氏家训·音辞篇》:“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

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质直,其辞多古语。

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

”东北官话区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六个市县属于北京官话区,十四个市县属于胶辽官话区),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十个市县旗,共一百七十二个市县旗。

可分三片八小片(贺巍,1986)。

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对于普通话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持着相当高的一致性,东北方言在东三省甚至与之毗邻的内蒙古都可以通用,与某些方言“十里不同音”的情况不同。

在其他方言中也是少有的。

东北方言被认为是我国众多方言中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东北方言一直被学界忽略。

相比较其他研究较成熟的方言来说,东北方言的研究起步晚,研究人数少,涉及的方面不宽,探讨的问题也还不够深入。

但是,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的研究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粗略统计,东北方言研究方面的文章大概有150篇左右。

因东北方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所以有些文章是针对黑吉辽某个省的方言所进行的研究,这些文章一般是把黑龙江方言、吉林方言、辽宁方言看作东北方言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仅从地域角度出发的,因为东北地区存在着一些方言岛,这些方言岛不属于我们所说的语言学上的东北方言范畴。

关于东北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东北方言词语考释

东北方言词语考释
。 。
看 来 本 字 当是
。 ’


,
因 逼 字没有像
,


比肩 一 类
奈何等等情感 式
, “
例略

东北人还有一种表示 啧 的 方
“ ” ,


的用 例
`
逼 (比)

,
现 在 北 京 话 中 已 消失 却 在 东 北 地
,
即用 顺 牙 花 子 一 词 代 啧
, “
隐去 啧 音 这类似
: `


,
区 以 变 音 的 形 式 保 留着

比 字 的使 用 记 录
,
寿北 方 言 说 眨 么 眼
“ ”
.
却不 说 斩 么眼



二 “
,
贾 芸深 知 凤 姐是喜 奉承 尚 排 场的
’ `
是元 代 与 斤 字音 的分 音 即 叮作 么
,
m
尾 分离 为 独 立 音 竹
}
忙 把 手逼 着 恭 恭 敬 敬 抢 上 来 请 安
(以 )
.

:

,

读闭


( 有 时 写作
“ ”




仁 村 也 换 算 成 今名 正 好 读
, ’ `

近 也 就 是 靠近 挨 紧 的
一 “
,
斩眼


是 眨眼
(

的音 变 形 式

眨眼

几音
节相
愈思
,
《史

平津侯主 文列 传

东北方言中“vp+的”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

东北方言中“vp+的”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

第21卷㊀第6期2019年11月大连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ofDalianMinzuUniversityVol.21ꎬNo.6November2019①包括黑龙江省望奎县㊁吉林省松原市㊁辽宁省辽阳市3个调查点ꎮ㊀㊀②这51个名词表达式中的 的 都为方言中的本字ꎮ收稿日期:2019-01-02ꎻ最后修回日期:2019-05-13作者简介:杨怀文(1987-)ꎬ女ꎬ黑龙江绥化人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ꎮ文章编号:2096-1383(2019)06-0557-04东北方言中“VP+的”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杨怀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ꎬ北京100080)摘㊀要:通过对东北方言的语法调查和5部方言词典的筛选ꎬ得到由无头关系小句转化而来的名词表达式 VP+的 51个ꎮ阐明了这些名词表达式的来源ꎬ剖析了其内部结构和语义内容ꎬ包括 VP+的 的限定性㊁与被省略的无定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等ꎬ以期对东北方言中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ꎮ关键词:东北方言ꎻ VP+的 ꎻ无核关系小句ꎻ内部结构ꎻ名词化中图分类号:H31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Nominalizationof VP+ Non-NuclearRelationalClausesinNortheastDialectYANGHuai-wen(CollegeofLiterature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ꎬMinzuUniversityofChinaꎬBeijing100080ꎬChina)Abstract:Inthispaperꎬatotalof51nounexpressions VP+ wereobtainedfromthegrammarsurveyofnortheastdialectandtheselectionof5dictionariesofnortheastdialect.Thearticlefirstlyintroducestheoriginofthetermexpression.Secondlyꎬtheinternalstructureoftheseex ̄pressionsisanalyzedꎬincludingthreestructuralelementsandfourstructuralrelations.Finallyꎬthesemanticcontentisanalyzedꎬincludingthelimitationof VP+ andthesemanticrelation ̄shipbetween VP+ andtheomittedundefinedcentrallanguageꎬsothatwecanhaveacom ̄prehensiveandintuitivegraspofthenominalizationofthenon-nuclearrelationalclauseintheNortheastdialect.Keywords:NortheastDialectꎻ VP+ ꎻnon-nuclearrelationshipclauseꎻInternalstructureꎻnominalization㊀㊀汉语方言中的名词化现象是值得方言学关注的ꎮ刘丹青㊁唐正大指出: 至今对北京话和方言中的名词化现象的观察ꎬ都是在偏重理论的语法研究中取得的ꎬ而在方言语法调查中还缺少名词化这样的观念ꎬ所以还很少触及这一类有意思的现象ꎮ [1]现有文献中ꎬ关于东北方言名词化现象的研究成果阙如ꎮ本文在对东北方言①的语法调查中加大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关注力度ꎬ结合许皓光等编写的«简明东北方言词典»㊁马思周等编写的«东北方言词典»㊁王博等编写的«关东方言词汇»㊁尹世超编写的«东北方言概念词典»㊁唐聿文编写的«东北方言大词典»5部东北方言词典ꎬ得到由无头关系小句转化而来的名词表达式共51个②ꎬ它们分别是:不吃生米儿的㊁掂大马勺的㊁缝破烂儿的㊁跑街的㊁属五毒的㊁耍大棚的㊁耍人的㊁耍外面儿的㊁捅牛屁股的㊁跑门儿的㊁卖野药的㊁挨千刀的㊁吃干饭的㊁殃打的㊁要账的㊁跑片子的㊁查边的㊁当家的㊁干啥吃的㊁跟包的㊁跟二的㊁跟揍的㊁烂嘴的㊁唬牌儿的㊁还愿的㊁荤的㊁跑车板儿的㊁扛江沿儿的㊁扔包的㊁连二的㊁巴眼的㊁撂地儿的㊁旁开门儿的㊁跑合的㊁起现的㊁软盖儿的(王八)㊁少的㊁现的㊁小道儿来的㊁斜的歪的㊁掌鞭儿的㊁掌包的㊁掌柜的㊁掌钳的㊁吃素的㊁嘎码的㊁出黑的㊁打板的㊁打头的㊁拍花儿的㊁相好的ꎮ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中ꎬ陈述转化为指称的形式标记有两类ꎬ一类是如 子㊁儿㊁头 构词平面的ꎬ另一类是如 的 句法平面的ꎬ VP+的 既可指称施事㊁受事ꎬ还可转指与这个谓词性成分相关的与事㊁工具等成分ꎮ作为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指称表达式ꎬ VP+的 起先都是以方言中无中心语的关系小句形式存在的ꎬ学界通常称之为 名词性 关系小句ꎬ重视对其 指称(代) 功能的分析ꎮ徐赳赳指出: 在语篇中ꎬ关系小句的主语是零形式的高达72%ꎮ [2]由于一些在口语中出现频率较高㊁在认知上得到突显ꎬ在语言的经济原则驱动下而名词化为其指代的中心语ꎮ这与英语不同ꎬ英语中指称某一事物ꎬ有名称的直接用名称ꎬ若无ꎬ就用一个词组或小句来指称它ꎮ但在汉语的普通话及方言中ꎬ为事物类别命名的指称方式ꎬ除了正式的名称㊁一些词组或小句外ꎬ还有一些更为固定的名词表达式ꎮ本文主要对东北方言中 VP+的 ①这些名词表达式的来源㊁形成过程㊁内部结构(结构要素㊁结构关系)㊁语义内容进行分析ꎬ以期对这一语言现象有整体的把握ꎮ一㊁无核关系小句来源于定语小句中的 转指汉语中所有以 的 连接的㊁从属于名词中心语的小句成分统称为 定语小句 ꎮ汉语中对小句类型的划分由来已久ꎬ朱德熙(1983)在句法功能上把两类 VP+的 结构通过能否指代中心语分为自指和转指ꎬ自指是指 VP的 不能指代中心语ꎬ不属于跟动词相关的任何一个格ꎮ常见的关系小句是 转指 ꎮ朱德熙(1983)指出ꎬ转指 的字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指称名词中心语ꎬ是汉语中有空位的定语小句[3]ꎮ其核心谓词与中心语名词之间有论元关系ꎬ如 母亲做的菜 和 母亲做菜的手艺 ꎬ只有前句是有空位的定语小句(关系小句)ꎬ因为中心语可以直接还原到小句的主㊁宾语空位里 母亲做菜 ꎬ句子有核心论元的空位ꎮ脱离了中心语名词ꎬ核心谓词和后面成分本身无法构成一个自足的小句ꎮ再如 耍大棚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卖艺的 掌鞭儿的(人)在赶牛车㊁马车的时候非常辛苦 ꎬ最初小句中缺省的论元人 正是整个名词结构的中心语ꎬ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ꎬ动词的主要论元在主宾语位置上出现时经常省略ꎬ省略后的关系小句即 无头关系小句 ꎮ刘丹青㊁唐正大指出ꎬ汉语的谓词加 的 结构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核关系从句ꎬ中心名词缺失或以零形式出现ꎮ什么样的名词可以被省略㊁名词核心在关系从句中充当什么语义角色ꎬ与 显著度 这个认知范畴有关[1]ꎮ综上ꎬ定语小句ң转指的定语小句ң无核关系小句ң VP+的 名词表达式ꎮ二㊁ VP+的 名词表达式的内部结构1.结构要素(1)标记语 的 ꎮ在汉语的一些南方方言中ꎬ如大部分粤方言㊁闽方言㊁客家话中ꎬ名词化的标志一般使用量词 个 ꎬ而定语标志则使用指示词或量词ꎮ在汉语普通话及大部分北方方言中ꎬ通常使用标记 的 同时充当定语结构的标志(作为结构助词来连接名词的修饰成分)和名词化的标志(用在名词性结构中)ꎮ其中定语标记 的 来源于古代汉语的 之 ꎬ名词化标记 的 来源于古代汉语的 者 ꎮ在先秦时代ꎬ 者 之 是分工的ꎬ而现代大多方言中ꎬ二者是不分的ꎬ同写作 的 [1]ꎮ无形式标记的名词化ꎬ如词语的转类ꎬ需很长时间才会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ꎬ而带有形式标记的名词化ꎬ瞬间就可完成ꎮ在需要指称时ꎬ便在相应的陈述后面加上一个形式标记ꎬ陈述则转化成了指称ꎬ而最终的去留则取决于语言使用情况ꎮ名词化必然指称化ꎬ指称化未必名词化ꎮ本文语料中的 的 ꎬ就是由定语标记向无核关系小句的标记语转化后ꎬ再向名词化标记转化的ꎮ① 的 由定语标记向无核关系小句标记语的转化普通话的定语标记 的 和名词化标记 的 同形ꎬ有时会引起歧义ꎬ如 这两个暖水瓶ꎬ一个美855大㊀连㊀民㊀族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21卷①如无特别说明ꎬ VP+的 中的 VP 既指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指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ꎮ观一个老土ꎬ美观的比老土的壶盖更耐用ꎮ 若 的 是定语标记ꎬ 美观的 和 老土的 就仅仅指 壶盖 ꎮ若是名词化标记ꎬ 美观的 和 老土的 就指 暖水瓶 ꎮ不结合具体语境ꎬ就无从分辨其具体所指ꎮ朱德熙认为普通话 形+的+名词 中的 形+的 是名词性的同位语ꎬ实际上认定形容词和中心语之间的 的 是名词化标记ꎮ但在一些南方方言如常州话来看ꎬ其定语标记与名词化标记分用 葛 和 佬 来表示ꎬ相当于普通话定中之间的 的 ꎬ因此 的 并不是名词化标记ꎬ名词前的 形+的 不是名词性单位ꎬ不应看作同位语[3]ꎮ一方面ꎬ带 的 的定语小句与关系小句相联系ꎬ如 他欺负人欺负到家了ꎬ以为我酒囊饭袋㊁没有能力ꎬ只是吃干饭的小伙子ꎮ 你以为我不顶硬儿㊁白给啊ꎬ就是到法院ꎬ我也奉陪到底ꎬ绝不是吃素的人ꎮ 其中 吃干饭的小伙子 吃素的人 ꎬ因为 小伙子吃干饭 人吃素 能成句ꎬ因此 吃素 吃干饭 等作定语时都能分析为关系从句ꎮ另一方面ꎬ不带 的 的定语小句与关系小句相区别ꎬ刘丹青㊁唐正大指出ꎬ 关系小句必须用定语标记 的 或其他标记ꎬ因此带 的 与不带 的 的定语ꎬ如 红的衣服 和 红衣服 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差别ꎬ正好可以用关系从句和普通定语的对立来解释ꎬ这种角度的研究目前还完全是空白[1]ꎮ本文主要研究带 的 的定语小句与关系小句间的联系ꎬ即关系小句来源于转指型定语小句ꎮ判定 的 已完成由定语标记向无核关系小句标记语转化的标准是ꎬ补充中心语 人㊁事㊁物 后ꎬ把 的 字结构后置于该中心语ꎬ不能后置的就是名词定语ꎬ因为名词定语不能后置于名词ꎬ而关系小句可以ꎬ其内部构成都包含了某动词短语ꎬ是一个小句结构ꎬ可以后置[4]ꎮ② 的 由无核关系小句的标记语向名词化标记转化ꎮ在关系小句中ꎬ 的 相当于一个关系化标志ꎬ位置紧挨中心词ꎮ同时ꎬ一些形容词性㊁动词性的语法单位必须加上形式标记 的 才能名词化ꎮ因此ꎬ 的 既可作关系化标志ꎬ又可作名词化标志ꎮ如何分辨二者ꎬ尤其是省略中心语的无核关系小句和 VP+的 名词表达式呢?由于名词表达式不需要中心词ꎬ而是把 VP+的 当作名词来使用ꎬ小句脱离了后面的中心名词并指代它ꎬ此时 VP+的 不再是无核关系小句的 限定 或 描述 ꎬ而是 指代 话语项ꎬ由述谓描述在话语层面上转化为 指代 和 指向 ꎬ结构被还原成本体ꎮ它们在句中也可充当话题ꎬ可在其后加上话题标记 呀㊁吧㊁呢 等虚词停顿ꎬ如 打头的(呢/呀/吧)ꎬ就是干农活的带头人ꎬ他干多少ꎬ别人干多少ꎬ铲地时他在前面领ꎬ众人在后面跟 ꎮ名词化形态 的 除了有以上的成词功能外ꎬ还有转类功能ꎬ如 荤的 ꎬ由形容词 荤 加上的 转化为名词ꎬ表 色情的东西 ꎮ 少的 ꎬ由形容词 少 (年轻)加上 的 转化为名词ꎬ表 自家或别人的儿子 ꎮ这些都是由形容词名物化产生的ꎮ变义功能ꎬ如 旁开门儿的 ꎬ与 正开门儿的 相对ꎬ是通过 转喻 的方式表达 女式的㊁女人 的意思ꎬ由表空间转化为表人ꎮ在东北方言中ꎬ有很多地域特征鲜明的该类词语ꎬ如 有打头的ꎬ就有跟二的 ꎮ其中 跟二的 指跟随者ꎮ 二踢脚的响儿是连二的ꎮ 其中 连二的 指(有)一个连着另一个(关系)的ꎮ东北方言中ꎬ 二 的使用频率相当高ꎮ又如 你少跟我来唬牌儿的ꎮ 其中 唬牌儿的 指冒牌货ꎬ是一种骗人手法ꎮ 你为小王跑前跑后ꎬ没给你点儿嘎码的? 嘎码的 指外捞儿㊁钱物等ꎮ其中 唬 嘎 等词在东北方言口语中也较常用ꎮ 骂人?我还想揍你这还愿的呢! 其中 还愿的 是骂人话ꎬ犹该死的东西ꎬ表明大部分东北人性格泼辣的特点ꎮ增色功能ꎬ如 烂嘴的 ꎬ是骂人的粗话ꎬ常用来指说自己坏话的人ꎮ用 烂嘴的 指代 说自己坏话的人 ꎬ增加了贬义㊁不满的感情色彩ꎮ衍音功能ꎬ如 当年在松花江码头扛现的ꎮ ꎬ其中 现的 ꎬ表示当时就能得到的现款ꎬ不说 现款 而说 现的 ꎬ说明 的 有补足音节的作用ꎮ其实ꎬ名词化形态 的 用在VP后ꎬ起到了类化的作用ꎬ标明并强调某一类人㊁事㊁物ꎮ的 对于整个名词结构的意义有很大影响ꎬ定语小句中 的 的基本功能是在语义上具有描写性ꎬ从内涵去修饰核心成分ꎬ可增加所指的有定性ꎮ而无核关系小句中 的 具有区别性ꎬ隐含与同类事物的对比ꎮ名词化的 的 则具有指称性ꎬ强调所指的外延ꎬ即 哪个/些 ꎬ并不强调对比ꎬ而是强调语境中独一无二的事物ꎮ(2)被省略的中心语ꎮ这些名词表达式中 的 后面ꎬ都可加上一个一般性名词ꎬ如 人 事 物 等ꎬ这些名词由于语义上的羡余而被省略ꎬ其意义都包含在前面谓词性短语中ꎬ这是一种 语用化 过程ꎮ邱述德㊁孙麟指出: 语用化的选择并固化应满足的条件是:基本的交际与话语功955第6期杨怀文:东北方言中 VP+的 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能和特定的文化理念的统一ꎮ常反复或高频使用同一或类似的表达式ꎬ致使相关的表达式在大脑中形成认知图式ꎬ一旦进入语言共核便固化为预制语块ꎮ [5]如 掌包的 ꎬ指马拉大车上掌管经济的人ꎬ是对跟车力工的尊称ꎬ旧时也称戏班的经理人ꎮ 撂地儿的 指拉地摊儿卖艺㊁卖药的人ꎮ查边的 指地主家领导长工㊁短工的人ꎬ现指检查农活质量的人ꎮ 跟揍的 指打手ꎮ这些词原来后面都加 人 ꎬ但由于表 人 事 物 等概括性的词语使用频率很高ꎬ在认知上较为突显ꎬ即使省略后ꎬ人们也能识别出来ꎬ都可通过特定的语境进行激活ꎬ与 VP的 结构共享一个认知框架且共建一个认知场景ꎬ所以会被省略ꎮ这51个名词表达式可分以下两种:一种是表职业ꎬ指一类人ꎬ共42个ꎬ占比82%ꎮ另一种表临时从事的活动ꎬ是不确定的ꎬ共9个ꎬ占比18%ꎮ(3)修饰语的功能ꎮ修饰语具有限定功能和描述功能[5]ꎬ对于非定指的中心语ꎬ修饰语具有描述功能ꎬ如 在我地盘上放车ꎬ真有不吃生米儿的人ꎮ 其中 不吃生米儿的 用来描述蛮横的人㊁不怕事儿的人ꎮ有时修饰语也表时间㊁处所㊁条件㊁方式等ꎬ放在句前表前提ꎬ如 别信ꎬ小道儿来的消息不可靠ꎮ 其中 小道儿来的 指消息来源的方式是不正规的ꎮ张滟指出ꎬ 关系小句的句法表现与话语功能具有相关性ꎬ这反映出汉语句法结构的更多 话语导向 性ꎮ [6]这也适用于这些名词表达式ꎮ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ꎮ一是提供背景要素ꎬ最大程度地增加语境效果ꎬ降低听话人信息处理的负担ꎮ如:①扛江沿儿的全部罢工ꎬ以示对抗ꎮ②小丽的爸爸是掂大马勺的ꎮ③她爷爷年轻时特别吃苦ꎬ是那种捅牛屁股的ꎮ其中 扛江沿儿的 提供背景要素 江码头上有搬运工人 ꎮ 掂大马勺的 提供背景要素 炒菜的厨师 ꎮ 捅牛屁股的 提供背景要素 赶牛车的 ꎮ二是进行语境中的话题识别ꎮ如:④要账的ꎬ别烦人啦ꎮ⑤斜的歪的ꎬ咱这一辈子可没有ꎮ⑥殃打的ꎬ一唠扯这个小庙的事ꎬ他马上耷拉脑袋ꎮ其中 要账的 是(父母)骂孩子用语ꎬ意为欠你的ꎬ该为你效命的意思ꎮ 斜的歪的 指不合规矩的ꎮ 殃打的 ꎬ形容人气绝不振㊁招了邪而精神萎靡的现象(人死前最后一口气叫殃ꎬ旧传说与回煞有关)ꎮ这些都为后文提供话题ꎮ三是通过语序手段ꎬ使人或事件成为焦点ꎬ即小句中具有高信息值的部分ꎮ如:⑦干啥吃的你是?⑧这个挨千刀的ꎬ连老太太也骗ꎮ其中 干啥吃的 犹 当什么差事的 ꎬ是讽刺语ꎬ放在句首表示强调ꎮ 挨千刀的 是咒人的话ꎬ意为该杀的ꎬ放在句首传递高信息值ꎮ2.结构关系这些51个名词表达式的典型结构通常有4种:主谓结构3个(如 小道儿来的 )㊁动宾结构42个(如 扔包的① )㊁形容词3个(如 少的 )㊁偏正结构3个(如 软盖儿的 )ꎮ尽管很多名词化了 VP的 都可以找到其相应无核关系小句㊁定语小句的来源ꎬ但三者都有其相对独立性ꎬ无包含与被包含关系ꎬ VP的 名词表达式是自足的ꎬ不需要中心语ꎮ而转指的定语小句的中心语则是省略的ꎬ可以补充ꎮ三㊁ VP+的 名词表达式的语义分析1. VP+的 的限定性汉语关系小句分为限定性与非限定性ꎬ限定性关系小句是指从时间㊁处所㊁领属等方面对中心语加以限制的小句ꎬ其作用是限定中心语所指事物的范围[5]ꎬ形式上在其前后不需用逗号隔开ꎮ在意义上ꎬ小句对于确定所指的对象㊁所传递的信息是必要的ꎬ而不是被 背景化 可有可无的ꎮ VP+的 名词表达式也是如此ꎬ相当于限定性关系小句的限定成分ꎬ如 他就是个软盖儿的老汉ꎬ街坊四邻都叫他 大郎 ꎬ其中 软盖儿的 作为领属限定ꎬ戏称 无力管束与人通奸的妻子的丈夫 ꎮ没了它ꎬ无法确定唯一的所指对象ꎮ此时的 VP+的 就是把指称非唯一的名词转化为指称唯一的表达式ꎮ2. VP+的 与被省略的无定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无定中心语具有指称功能ꎬ所描写的是一个(下转第571页)①㊀一种诈骗手段ꎬ以丢掉假包为诱饵ꎬ骗取拾包者的钱物ꎮ065大㊀连㊀民㊀族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21卷四㊁结㊀语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ꎬ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如何突出对学生的重视ꎬ即如何突出 以学生为中心 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ꎬ可以通过推广参与式教学模式来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 ꎬ创新情景模拟和交互式教学模式来突出 以学生为中心 ꎬ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来实现 以学生为中心 ꎬ民族院校可以通过这三种模式的运用促进课堂内外的民族融合ꎬ寓教于乐ꎮ参考文献:[1]苏姝. 互联网+教育 背景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ꎬ2018(10):41-42.[2]周文娟.智慧教育: 互联网+ 视阈下的教学系统重构 基于O2O法则的教学变革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10):153-159. [3]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ꎬ2014(1):29-34.[4]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ꎬ2012(9):4-10.[5]刘晓琳ꎬ满忠辉.试析参与式教学法是实现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08(12):132-133.[6]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㊁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ꎬ2001(6):159-161.[7]陈美奇ꎬ宫丽红.情景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的厘清[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ꎬ2018(12):68-69. [8]陈海东.情景体验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ꎬ2018(11):98-100.(责任编辑㊀赵环宇)(上接第560页)未知的㊁充当话题的所指ꎮ而 VP+的 是连接这种所指对象的一种普遍手段ꎬ并为其提供最初的㊁在认知上得到突显的描写[7]ꎮ如:⑨自己干点什么都不方便ꎬ老怕有巴眼的人ꎮ⑩他家当家的男人去哪里了?那个缝破烂儿的妇女ꎬ长得还算眉清目秀ꎮ 那样子ꎬ实在有点儿像跑门儿的老头ꎮ 他是电影制片厂负责跑片子的人ꎮ其中 巴眼的 指偷看ꎬ 当家的男人 指丈夫ꎬ 缝破烂儿的 是旧时街头代人缝补衣服的女人ꎬ 跑门儿的 指乞丐ꎬ 跑片子的人 是负责为两个电影院快速串换片子的人ꎮ这些都为所指对象提供最初的㊁在认知上得到突显的描写ꎮ与名词化了 VP的 相比ꎬ其所从出的无核小句㊁定语小句的修饰成分往往都带有潜在的指称作用ꎬ可随时发生表述功能的转化ꎮ四㊁结㊀语通过上文对东北方言51个名词表达式 VP+的 的描写ꎬ可以得出到这些名词表达式来源于无核关系小句ꎬ而无核关系小句则来源于 转指 的定语小句中ꎮ名词表达式的结构要素分为三部分:(1)标记语 的 ꎬ是由定语标记向无核关系小句的标记语转化后ꎬ再向名词化标记转化的ꎮ(2)被省略的中心语ꎬ都为表 人 事 物 的一般性的名词ꎬ这些名词由于语义的羡余而被省略ꎬ是一种 语用化 的过程ꎮ(3)修饰语ꎬ具有话语导向功能ꎮ这些名词表达式的典型结构通常有4种ꎮVP+的 有限定性ꎬ与被省略的无定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是为其提供最初的㊁在认知上得到突显的描写ꎮ参考文献:[1]刘丹青ꎬ唐正大.汉语方言语法调查问卷(上)[EB/OL].[2018-12-15].https://wenku.baidu.com/view/319f844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3.html. [2]徐赳赳.关系小句的语法和篇章特征分析[J].汉语学习ꎬ2008(5):6.[3]寇鑫.汉语定语小句的类型及其句法表现[J].语言教学与研究ꎬ2017(4):74.[4]董秀芳. 的 字短语做后置关系小句的用法省略 兼评法律文献中 的 字短语的用法[J].语言文字应用ꎬ2003(4):122.[5]邱述德ꎬ孙麒.语用化与语用标记语[J].中国外语ꎬ2011(3):31.[6]张滟.汉语 无头 关系小句的话语 句法界面研究[J].现代外语ꎬ2015(3):303.[7]文旭.汉语关系小句的认知语用观[J].现代外语ꎬ2006(2):114.(责任编辑㊀王莉)175第6期解柠羽ꎬ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66,得劲: 舒服。
67,噶点啥: 赌点什么。
68,盯把: 总是。总。例:她盯把看我,闹我一大红脸
69,二异子: 不男不女。
70,吭哧瘪肚: 泛指做事不麻利,说话不利落。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71,烂叁: 泛指人不行为做事不利落,尤其是指妇女。
东北方言词典
最新东北方言大全
1,老么卡哧眼儿 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2,皮儿片儿 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 乱七八糟的。
3,魂儿画儿 =魂画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造的魂儿画儿的
4,破马张飞 例: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的,能不能消停点儿
78,抽冷子: 趁人不备,突然做某件事。
79,呲哒: 不是好气的责备别人。训斥
80,恩呢: 是,答应。嗯:是
81,果: 吸。
82,日日的: 形容速度快。
83,虎拉巴几 : (二虎八鸡)形容人IQ比较低 傻乎乎
36,不项楞: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这么点事都没办法明白
38,不打锛儿 :说话很流畅。[例]用什么买什么,要说花钱那真是连‘锛儿’都不打……
39,不断溜儿:连续不断[例]游行的队伍~一队接一队儿
40:不赖: 不错,不坏。[例]“老胡头说起来人也~,大伙都爱和他逗个笑话
41:别脚 :交通不便。[例]你村建的真不是个地方,太~了
12,递溜蒜卦 意思是说不整洁整齐,乱七八糟的意思! 例:你看你收拾的行李,~的,怎么拿啊!?
13,暴土杨长 例:前两天大风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扬长的,都出不了门儿了。
14,杨了二正 例:你也别成天杨了二正的摇哪儿烂走了,赶紧找点正经事干

东北方言词的语言强势初探——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增东北方言词为例

东北方言词的语言强势初探——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增东北方言词为例

作者: 谷亚男 王继中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东北方言 语音 语义 语法 语用 特点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接触,必然会引起语言关系的变化.极具特色的地域方言为共同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现代汉语词典》是共同语的集中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中,总会增加一些新词.从《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第5版、第6版的对比中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东北方言词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其中新增加的东北方言词为例,从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分析东北方言词的特点,以此来探讨东北方言词强势进入普通话的原因,进而说明方言词逐渐向共同语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方言词典Aāi[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

[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无头绪。

[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

[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

[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

[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

”(《暴风骤雨》)[扒瞎] bāxiā 撒谎。

[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bá[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

(2)居首位。

[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

[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

[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

”(《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bái[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

[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

[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败家] bài jiā 挥霍浪费。

[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

[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

[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

”(《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bǎn[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

[例]他干啥事都~。

(2)衣物规整。

[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

[例]这双鞋太~了。

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半拉架] bàn lǎ jià 技术不够熟练。

[例]“孙占江铁了心,一拍大腿说:‘沈风,我豁出这条命,跟你到外头闯荡,火里来,我火里去。

踢开头三脚,就有了~’。

”(《马加文集》⑤)[半拉克叽] 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

[例]那犁杖他弄个~,就不干了。

[半语子] bàn yǔ·zi 说话发音不清。

[例]这孩子是个~,说话一点不真亮。

bāng[帮狗吃食] bāng gǒu chī shí 帮助别人干坏事或说话偏向别人。

[例]应该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不要~。

bàng[棒槌] bàng chuí人参。

[例]“他挖过~,淘过砂金,也在冬天下夹子打猎。

”(《伐木人传》)bāo[包屈] bāo qū 委屈。

[例]被爹爹骂一顿,二丫很~。

[苞米] bāo mǐ 玉米。

[例]“他躺在~地头,仰脸看着天上的云彩。

”(《柳二爷和他的老花镜》,载《绿野》1983年第2、3期)bǎo[保靠] bǎo kào 有把握,可靠。

[例]“‘今年苗子不好,每穴应该多插几棵,这样~。

’老队长担心地说。

”(《目标》,载《辽宁文艺》1973年6月)bào[爆锅儿] bào guōr 做菜时,等油在锅里开了,再放上葱花儿等作料儿。

[例]还没~哪,先不要放菜。

[抱窝] bào wō 鸡孵蛋,引申为妇女生小孩儿。

[例]那娘们儿~了,不知是丫头还是小子。

bēi[背包捋伞] 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携带的东西很多,且不整齐。

[例]“沿路上,步行的,推车的,~,携男抱女,西的西、东的东,轧面似的,可道都是人。

”(《老铁哥》,载《吉林民间文学》1982年第2期)bèi[被垛] bèi luò几床被垛在一起。

[例]“他看看~上的闪着红光的大花被……”(《洮河飞浪》)[备不住] bèi bú zhù猜测、预料。

[例]“他想:韩大棒子又玩什么花招?~烟土涨价,想加租吧?”(《暴风骤雨》)bén[奔儿楼巴相] bénr·lou bā xiàng 额头大得很难看。

[例]大老张难看死了,~的,一脸黑疙瘩。

bèn[笨笨咔咔] bèn·ben kā kā 说话不流利;手脚拙笨。

[例]“两个人说话~,一句话没完,把脖子、脸儿都卡红了……”(《草帽歌》,载《绿野》1982年第1期)bí[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bí·zi bú shì bí·zi,liǎn bú shì liǎn 恼怒生气的样子。

[例]他气得~的!biāo[彪] biāo 由于理智不健全,说话办事不着边际。

[例]“我从小就是个大胆,不知什么是害怕,人家都说我~。

”(《为了幸福的明天》,载《白朗文集》)[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

[例]那小子~的,啥事不敢干呢?biào[摽劲儿] biào jìnr (1)比赛,较量.[例]他俩~干了一上午,连袋烟都没抽。

(2)对着干。

[例]“‘兴风作浪,谁能和国家biào得起劲?’贺青不太相信地摇一摇头。

”(《洮河飞浪》)biē[憋屈] biē·qu 烦闷,心里不痛快。

[例]“他爹总没个笑模样,整天~着,不说话。

”(《对面炕》,载《东北文艺》1951年第3期)bié[别价] bié·jie 不要那样。

[例]“~,……我树不起来,人家社员背后都骂我,他们都拿我吓唬孩子。

”(《东北相声选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biě[瘪茄子] biě qié·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巴状。

引申为变得老实、蔫巴了。

[例]“刘爱富这回可~了,连声答应着,畏畏缩缩地出了院儿。

”(《代理队长》,载《辽宁文艺》1975年第6期)biè[别脚] biè jiǎo 交通不便。

[例]龙沼乡是个三不管的地方,太~。

bō[玻璃叶] bō·li yè 柞树叶。

[例]“三要有一个大个子,用千年~为人参姑娘遮太阳,不然人参姑娘会被晒病的。

”(《民间故事》)1983年创刊号)[饽饽] bō·bo 用面粉制作的食物。

[例]“春节,满族家家户户有包饺子、蒸~的习惯。

”(《同心饽饽》,载《七彩神火》)bú[不赖] bú·lài 不错,不坏。

[例]“老胡头说起来人也~,大伙都爱和他逗个笑话。

”(《竞赛中的片断》,载《辽宁文艺》1956年第1期)[不是物] bú shì wù(指人说)不好。

[例]那小子真~,净干坏事。

[不善] bú shàn 了不起,不寻常。

[例]“你知道,刘子章这家伙~哪。

拉出去一年多,就来攻城。

”(骆宾基,《边陲线上》,黑龙江出版社,1981年)[不断溜儿] bú duàn liùr 连续不断。

[例]“游行的队伍~一队接一队儿。

”(《大喜事儿》,载《辽宁文艺》1977年第1期)bǔ[鵏鸽子] bǔ gē·zi 鸽子。

[例]我家养了四只~,三只白的,一只灰的。

bù[不着调] 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认真。

[例]小胡干活~,得好好带一带。

(2)不务正业。

[例]“隔壁的二小子有些~,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块鬼混,早晚要出事。

”(《洮河飞浪》)[不打锛儿] bù dǎ bènr 说话很流畅。

[例]“再说铁男他母亲为了老儿子真攒了不少钱,背着铁男,用什么买什么,要说花钱那真是连‘锛儿’都不打……”(《幸福属于谁》,载《辽宁群众文艺》1982年第6期)~[不得烟儿抽] bù děi yānr chōu 不得志,不受赏识。

[例]不象过去,他现在~了。

[不项楞] bù dīng lèng 不起作用。

[例]你也太~了,这么点事都没办法明白。

[不缕会儿] bù lǚ huìr 不在意。

[例]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总~,所以你的学习成绩就不好。

[不开面儿] bù kāi miànr 不讲面子。

[例]“张希才一看这姑娘一点~,忙说:‘这可是你们老队长开的例啊!’”(《窦迎春》,载《辽宁文艺》1975年第5期)[不显山不露水儿] bù xiǎn shān bú lòu shuǐr 悄悄地,不显露出来。

[例]“一辈子忍气吞声,~地过日子。

”(《殷赵村疑案》,载《曲艺》1985年第9期)[不玩儿活儿] bù wánr huór 不干活儿。

[例]他也~呀,那么点地儿还侍弄不过来。

东北方言词典Ccāi[猜谜儿] cāi mèir 猜谜语;琢磨难题。

[例]他象~似的憋了一天,也没想明白。

cái[才刚儿] cái gāngr 方才。

[例]“老财迷听到声,忙一睁眼,供堂里静静的,心很后悔,~打个盹,神仙怪罪啦……”(《财神姑爷》,载《七彩神火》)cǎi[踩人肩膀头] cǎi rén jiān bàng tóu 为了自己的升迁而作践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