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小学教学心理学》离线考核.docx
《小学教育心理学》期终试卷(A卷)及答案
A、认知结构学习理论B、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4、教“果实”时,教师不仅提供某一果实,还提供了颜色、大小、形状不同,可食与不可食,硬的与软的等等各种果实。这运用了心理学中所说的:D
A、感、知觉B、比较C、判断D、变式
7、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
8、梅耶研究发现,当材料是具体事物时,小学儿童能够独立地使用精加工策略;当材料是图画时,小学儿童能够在指导下使用组织策略。
9、主要着眼于程序的教学策略设计往往以程序策略为主导策略,来解决教学组织形式等等核心问题。
10、实践表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状况,而师生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影响。
七、论述题(17%)
1、联系小学教学实际,谈谈习得性无力感及其学习动机理
2、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这个图的名称。
(2)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对我们教育工作有什么启发?
南师大泰州学院05 —06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教育心理学》期终A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你认为对的在表中打“√”,反之打“×”)(10%)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5、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BCD
A、理解B、审题C、知识重现D、解题
6、群体的心理效应有:ABCD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
7、教学策略具有()等等特征。BCD
A、组合性B、综合性C、创新性D、高效性
8、“独自一个人不敢做的事,在群体中就敢做了”的原因有(BC)
6、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主要表现在善于______。
1909][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线考核(答案参考)
离线考核《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分100分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亲子关系:指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各种关系。
2.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3.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4.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5.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与之相反的则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等不良品质。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是什么?答:(1)马虎(2)考试怯场(3)注意分散(4)学习疲劳(5)不会听课2.学习障碍的教育与辅导包括哪些?答:(1)教学环境单纯化(2)提供积极再制约的机会(3)提供健全的补救教学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优点有哪些?答: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处是: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受益;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
4.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有哪些常见的问题?答:自尊过低,自我评价过高和过低,即自卑和自负,以及不正确的比较。
5.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答:(1)培养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
(3)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小学教学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学心理学》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小学生认知发展B. 小学生情感发展C. 教师教学心理D. 中学生心理发展答案:D2. 小学教学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以下哪项属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A. 教学策略B. 学习动机C. 教学评价D. 教师心理素质答案:B3. 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在动机?A. 获得奖励B. 避免惩罚C. 满足好奇心D. 获得荣誉答案:C4. 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哪个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知识传授B. 技能培养C. 情感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最大?A. 家庭背景B. 学校教育C. 社会环境D. 学生个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小学生、教学、教师2. 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答案: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心理学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情感教育4.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情感丰富、情感脆弱、情感波动5. 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了解学生发展水平、指导教学、促进教学改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答案: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有助于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3)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020年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第1套)
2020年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3.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 )。
A.缺少学习技能B.过度焦虑C.注意力缺陷D.对学习不感兴趣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 )。
A.心理测验B.会谈C.观察法D.自述法5.弗洛伊德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消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7.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8.“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是教师成长历程中哪个阶段的表现?( )A.关注自我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9.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
A.最终答案B.唯一结论C.绝对解释D.不变实质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 )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A.被动的合作学习B.自觉的合作学习C.主动学习D.主动合作学习11.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定势B.讲解C.启发D.迁移12.教师在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 )。
A.素质期望B.形象期望C.职业期望D.师德期望2.奥苏贝尔认为学校应主要采用(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无意义的机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有意义的合作学习3.对少年儿童尤为重要的道德情感是( )。
A.事业感B.自尊感C.集体主义情感D.义务感4.教师先准备预备性材料,设想教学进程,然后呈现给学生,并从中抽象出新信息的教学策略属于( )。
A.概念形式策略B.先行组织者策略C.认知发展策略D.行为练习策略5.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大纲B.学生综合水平C.教材的特点D.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6.学生在几次学业成绩测验中得分比较一致,则说明这个测验具有测量的( )。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7.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8.某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说明该教师处于( )。
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9.为了有效地观察知觉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下列不属于这种感知规律的是( )。
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10.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1.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2020年春季《教育心理学》 离线考核奥鹏东师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2020年春季奥鹏东北师大考核试题标准答案试读1页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一种观点认为,遗忘是由于干扰造成的。
干扰是指在学习之前或之后学习的别的东西分散了对当前学习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信息丧失。
实验研究表明,干扰有两种,一种叫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
另一种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在学习和回忆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遗忘最多,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另一种观点认为遗忘和提取失败有关。
许多研究者认为,当遗忘发生时,学习者并非真的“失去”了信息,而是学习者不能提取信息。
在试图提取信息时,人们常常意识到他们在长时记忆中贮存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说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研究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舌尖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贮存时没有做适当的加工或者找不到适当的回忆线索。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1.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生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2020年春季 《教育心理学》离线考核.doc
离线考核《教育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答: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划分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陈述性知识获得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使用自己已有的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效方法,对某一技能作出陈述性解释,并对这一技能的各项条件及行动形成最初陈述性特征的编码。
(2)联系阶段(转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原先指导行为的知识将发生两种转变:第一,最初对技能所作的表征将慢慢转变为特殊领域里的程序性知识;第二,构成这一程序的各个部分的产生式间的联结将得到增强。
(3)自动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整个程序本身将得到进一步的精致和协调。
2、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答: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持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故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
韦纳进而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
他认为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答: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1)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
实际上,学生在学校中解决问题的经验往往来自于数学、化学、物理等课程;而所解决的问题又往往是教师或课本中明确规定或提出的模式化问题。
因此当学生面临从未见到的题型或复杂的情况,就会不知所措,理解不了。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3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可单选或多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中)1.下列选项中,与注意品质的好坏无关的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转移 2.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 )。
A.发现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试误说 D.接受学习理论 3.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 ( ) A.初级概念学习B.类属学习 C.总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25人左右,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 )。
A.堆式 B.马蹄形 C.环形 D.兴趣站 5.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 )。
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6.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的形式来表征。
7.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8.高原现象: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9.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答:(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4)多用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0.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答: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
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春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答案
精选文档期末作业查核《教育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忘记?忘记的原由是什么?答:忘记是记忆信息的消逝或不可以提取。
忘记原由:有两种看法:一是扰乱,分前摄扰乱和倒摄克制;另一种看法是与提取失败相关。
2、怎样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答:(1)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2)为学生供给合适的楷模示范;(3)指导学生建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4)给学生会踊跃的归因反应,并指导学生学会合适的自我归因;(5)给学生合适奖赏;(6)给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3、简述抗拒迷惑实验,它说明什么?答: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小孩,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小孩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观光,并告诉小孩说:“这些玩具严禁玩,但能够翻词典。
第二阶段,让小孩看一部短的电影。
这时,小孩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楷模奖赏组,看到的电影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见告严禁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耀他并和他一同玩;一组为楷模训诫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严禁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苛训诫孩子违犯禁令,男孩显出惧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电影。
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独自呆15分钟。
实验者经过单向玻璃察看发现:第一组小孩很快屈服于迷惑,约在 80秒后便着手玩玩具;第二组小孩能控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小孩均匀控限制5分钟。
这一实验说明:抗拒迷惑的行为也能够经过对楷模的察看进行学习和改变。
(4、简述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课目的答:布鲁姆等人将教课目的分为认知、感情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红若干层次。
认知领域的目标包含知识、领悟、应用、剖析、综合和评论等六级水平: (1)知识。
对先前学习过的资料的记忆,包含对详细事实、方法、过程、看法和原理的回想。
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悟。
2020年春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线考核.doc
离线考核《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分100分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亲子关系答:亲子关系是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亲兄弟姐妹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子女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
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子女,就需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有效的沟通方法是一门艺术,是每一个为人父母都需要学习的。
2.本我3.答: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
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
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4.心育教学答: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5.观察答: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即观察不止是视觉过程,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称之为知觉的高级形式。
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清朝官员的名称。
采访时"观察"意思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简单讲就是用眼睛采访。
另有杂志《观察》,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立场。
5.意志的果断性答:果断性bai是指人能够迅速而合理地决断,及du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
zhi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能够敏捷地思考行动的动机、目的、方法和步骤,清醒地估计可能出现的结果。
果断性是以深思熟虑为前提的。
果断性的意志品质与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判断力等品质有密切的联系。
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徘徊观望)、草率武断(不同地果断,它是懒于思考、滥下结论,轻举妄动,鲁莽)。
2020年春季 《教育学》离线考核.docx
离线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1)实现课程的功能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管理制度。
基本走向(1)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5)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7)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
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正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
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正确。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根本方式是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
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将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答: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大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020年等级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第68套)
2020年等级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
A.负迁移B.正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3.到某地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4.教师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A.有直接影响B.有间接影响C.没有影响D.有一定影响5.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
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格布松7.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其行为。
这属于( )。
A.群体归属感B.群体认同感C.群体压力D.群体动力倾向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B.坐标C.遗忘曲线D.练习曲线9.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
A.需要B.动机C.强化D.诱因10.人格是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其核心是( )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11.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 )。
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12.(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B.尊重C.真诚D.同感13.在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研究中,服从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线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如何?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观点,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
学习者获得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
比如陈述分数加法的规则或者能够描述在驾驶汽车时该如何换档。
在此阶段,学习者对活动的完成是非常艰辛的,需要逐条记忆每一项规则,并缓慢地操作每一步骤。
第二阶段:联合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仍需思考各个步骤的规则,但经过练习和接收到的反馈,学习者已能将各个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有关的活动。
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
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习者最终进入自动化阶段。
在此阶段,学习者常常无需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
例如,一个人在开车时可以一边说话,一边流利地换挡,在交通拥挤的路面上连续地改变方向;或者一个学生不用想着分数加法的各项规则就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加法题,表明他们已达到自动化阶段,即获得了有关的程序性知识或技能。
2、做笔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维纳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的位置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但是,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这四个原因可以用稳定性和控制的位置两个维度加以划分。
3、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答:(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首先,教师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其次,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同伴榜样。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对学行进行奖励,奖励便成为学生进步的标志,学生从中获得自己进步的信息,会增强自我效能。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4、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
答:(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由教师提供一个要讨论的议题,通常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本身要明确,是学生感兴趣的且有言可发的。
讨论进行中要始终围绕着这一议题进行,
要防止谈论与此议题无关的话题。
(2)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
讨论的议题确定后,教师要在讨论前向学生提
出讨论的议题,并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作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
(3)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围绕
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
调节者和参与者。
与讲授法相比,教师在讨论中应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教师不再以
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不要对学生的回答作权威的正误判断,也不一定非得将讨论引向一
个预先确定的结论。
在讨论中,教师经常要做的事情是鼓励,邀请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
论,将学生的发言要点记录在黑板上(但不评论)、要求学生进一步论证或澄清自己的观点,
指出学生发言的相同论点以及不同点,总结已经取得的进
(4)讨论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当学生的讨论结束后,教师做一个小结。
对讨论中
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阐明自己的看法;要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
对于某些有争议的问题,
学生一时想不通,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受。
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
1、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什么不同。
答:错误。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学习的实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并逐渐从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即所谓的个体社会化。
在这个过程中,人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从而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极及其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
个体的社会化,既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的学习过程。
第二,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同时也在自身的实践中积累个体的经验。
其中,人对社会历史经验的学习,在人的
学习中占居着重要地位,个体的知识经验与社会经验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人对语言的掌握,扩大了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
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能使人通过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把人类的社会历史经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
第四,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
人的意识在人的学习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
能动性是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就是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去学习各种知识经验,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内在力量。
总之,人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没有什么不同。
答:错误。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在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在
对传统的认知学习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1)
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富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去理解那些用
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
(2)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的行为,即学习这一特殊的建构活动
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是一种高度了的社会行为。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
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
1、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理论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理论有何相同点:第一,都是用动物做的学习实验;都
抹杀了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带有机械主义的倾向;第二,学习理论提出的年代都较
早(1898与1913),对学习的本质及过程的揭示都较简单。
桑代克学习理论与完型派学习
理论的不同点:第一,理论提出的实验依据不同:桑代克是用小鸡、鱼、猫、狗等低等动
物做的实验;完型派是用黑猩猩这一高等动物做的实验;第二,学习理论的观点不同:桑
代克认为学习是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尝试错误的
过程,并提出了学习的规律,是较完整的学习理论。
完型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
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但没有进一步提出学习的规律,理论不够完整。
第三,理论
提出的背景不同: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在美国提出的,受到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影
响;完型派的学习理论是在德国提出的,受到德国格式塔学派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第四,
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不同:桑代克的学习联络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对推动学习理论本身的发展,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型派学习理论强调
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弥补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之缺陷,但在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不如桑
代克。
2、论述遗忘的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如何?
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进程。
研究结果表明:遗忘并不是人们以前认为的是在记忆以后过了很久才开始的。
事实是学习之后遗忘立即就开始了,而且如艾宾浩斯所说的:“开始遗忘是很快的,而在最后遗忘是很慢的。
”可见,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是遗忘的基本规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时间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
一般认为,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得慢,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2)学习材料的数量。
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一次学习的材料越多,遗忘越快,材料少,则遗忘得较慢。
(3)学习程度。
对所学习的材料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之为过度学习。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达到100%的学习程度以后,再继续多学几遍并不是浪费,而是很有必要,过度学习无论从保持量还是防止遗忘的数量来看,都要好于恰能背诵的学习。
因此,学习不要满足于刚刚记住,但过多的过度学习也是不必要的。
实验证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4)加工程度。
学习时是否对所学材料做认知加工,对遗忘有重要影响。
单纯地复述材料,保持的效果较差,遗忘较多。
经过学习者精制和组织的材料遗忘得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