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吕加点的字,毎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舌苔.∕苔.藓背.蒌∕背.水一战凶神恶煞.∕煞.有介事B.摄.取∕威慑.菱.角∕模棱.两可提高警惕.∕晶莹剔.透C.喷.泉∕喷.香相.册∕刮目相.看烟消云散.∕散.兵游勇D.崎.岖∕绮.丽瞭.望∕撩.动心弦捷.足先登∕目不交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桑梓搏弈风向标就地取材花样迭出B.恻隐逗留擎天柱矫揉造作学以致用C.踊跃弥漫琢木鸟人情世故明察秋毫D.玄虚赃物吉祥物声名雀起温文尔雅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成长需要榜样。
以范仲淹为榜样,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远大抱负;以龚自珍为榜样,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的奉献精神。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请从下面两个与武松相关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
①景阳冈打虎②醉打蒋门神(2)有人说:“你是谁,决定了你的起点;和谁在一起,才决定你的终点。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你会选择和谁在一起?请结合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①《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迎春花,又名金梅、金腰带、小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河南中考语文副卷答案解读
2019河南中考语文副卷答案解读1、1《劝学》的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54.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在抗击疫情时期,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空中课堂网络直播等方式在家学习。
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正确答案)C.夕阳西下,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D.在演讲比赛中,钟明“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表现获得一等奖。
3、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被公认为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辇)来于秦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可怜(焦土)⑥(朝)歌(夜)弦[单选题] *A. ①②⑥(正确答案)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6、《雨中登泰山》作者是[单选题] *李建李健吾(正确答案)李白李康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shì厌恶èB、崇高chóng 熔化róng(正确答案)C、补偿chǎng结缘yuánD、包揽lǎn 苦难nán8、1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
它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社会活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脉脉mò忏悔chàn(正确答案)B、狙击zǔ鸟瞰kànC、抨击pēng 发酵xiàoD、干涸hé百舸争流kě10、下列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宝玉:性格叛逆,鄙视功名利禄,大胆质疑程朱理学。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知河南,爱河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 (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 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2012年9月,郑州东站开始运营时,只有京广高铁郑州至武汉段与郑西高铁在此交会,“米”字只是一个反写的“厂”字。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郑州至石家庄段通车,反写的“厂”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架构。
2014年7月,郑州东站进入“逢车必停”时代。
随后两年,郑太高铁郑州至焦作段、徐兰高铁郑州至徐州段先后开通,“丫”字变为“十”字加一“、”。
至此,“米”字形高铁网“十”字定框。
2019年12月,郑渝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郑阜高铁相继开通,“米”字只差东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铁网已基本具备整体形态。
2023年12月,济郑高铁全线贯通,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
3. 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拮据(ji é) 祈祷(qǐ) 浑身解数(xiè) B. 恣睢(suī) 机械(xiè) 模棱两可(l éng) C. 沉疴(kē) 症结(zhēng) 相得益彰(zhāng) D. 翌日(yì) 祛除(qū) 奄奄一息(yǎn)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类题的简单方法。
B. 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好身体的必要条件。
C. 河南烩面是我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D. 我一到瑞士,就感受到这个国家的人情味很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首屈一指 B. 人迹罕至通宵达旦集思广益 C. 情有可源继往开来取义成仁 D. 完好无损人定胜天积腋成裘二、填空题4、请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使整段文字完整、通顺。
,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41、请根据提示,默写下面的古诗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2024河南中招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ú)蓦然(mù)拮据(jū)B.嗔怪(chēn)襁褓(qiǎng)迸溅(bèng)C.缄默(jiān)踱步(duó)叱咤(zhà)D.镌刻(juān)恪守(kè)踉跄(liàng qi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恪尽职守断章取意重峦叠嶂B.矫揉造作自出心裁走投无路C.殚精竭虑眼花瞭乱轻歌曼舞D.巧妙绝伦纷至踏来无动于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学们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地锻炼着身体。
B.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喜出望外地跑回家。
C.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味同嚼蜡。
D.他在学习上总是首当其冲,成绩名列前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春天的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老师严肃地问。
B.挫折与磨难,锻炼了多少优秀人物?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C.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受到很大启发。
D.教室里布置得很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文章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完整word)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圈.养∕圈.点宿.舍∕风餐露宿.博闻强识.∕识.文断字B.畜.牧∕牲畜.间.距∕亲密无间.落.叶归根∕丢三落.四C.迟钝.∕混沌.中枢.∕呕.心沥血唾.手可得∕捶.胸顿足D.坠.落∕堕.落沼.泽∕千里迢.迢根深蒂.固∕缔.结同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誊写怠慢哈蜜瓜名列前茅刻不容缓B.擅长蔚蓝催化剂甘败下风斩钉截铁C.即使篡改候车室沁人心脾融汇贯通D.斟酌契约座右铭物竞天择掷地有声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之美,仪态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那清新的早春是韩愈心中最好的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那迷人的花草是白居易眼中最爱的春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芬芳的桃林是陶渊明梦想的源头。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善于“以诗解文"。
下面描写打斗场面的两段诗句,出自不同的名著。
请任选一段,写出名著的名称,并简述与诗句相关的情节。
①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圈.养∕圈.点宿.舍∕风餐露宿.博闻强识.∕识.文断字B.畜.牧∕牲畜.间.距∕亲密无间.落.叶归根∕丢三落.四C.迟钝.∕混沌.中枢.∕呕.心沥血唾.手可得∕捶.胸顿足D.坠.落∕堕.落沼.泽∕千里迢.迢根深蒂.固∕缔.结同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誊写怠慢哈蜜瓜名列前茅刻不容缓B.擅长蔚蓝催化剂甘败下风斩钉截铁C.即使篡改候车室沁人心脾融汇贯通D.斟酌契约座右铭物竞天择掷地有声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之美,仪态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那清新的早春是韩愈心中最好的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那迷人的花草是白居易眼中最爱的春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芬芳的桃林是陶渊明梦想的源头。
4.名着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善于“以诗解文”。
下面描写打斗场面的两段诗句,出自不同的名着。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荷.花∕负荷.屏.除∕凝神屏.气满园芳菲.∕妄自菲.薄B.驿.站∕演绎.舞蹈.∕洪水滔.天家喻.户晓∕忠贞不渝.C.人参.∕参.差种.族∕刀耕火种.塞.翁失马∕茅塞.顿开D.洗涤.∕丝绦.精湛.∕堪.当重任容光焕.发∕涣.然冰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诧异萤火虫贸然从事免为其难B.签署军令状万籁俱寂腰缠万贯C.浩翰金銮殿因噎废食唇枪舌剑D.装订敞蓬车鸦雀无声虎踞龙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______________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
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_________。
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_________我们的格局;__________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锦囊妙计开拓升华B.纷至沓来灵丹妙药拓展提升C.纷至沓来锦囊妙计开拓升华D.络绎不绝灵丹妙药拓展提升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
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疚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古今”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④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⑤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A.①④⑤②③B.③②①④⑤C.③⑤②①④D.⑤②①④③5.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①(详 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②(其 棋)布的文化遗迹。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答案】①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②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③东汉许慎编写《说文解字》④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解析】
【详解】考查筛选信息。
①根据“在安阳殷墟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可得:3000多年前出现了甲骨文。
②根据“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可得: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③根据“许慎编写了一部研究《说文解字》。
【答案】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②.安得广厦千万间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可怜身上衣正单⑤.心忧炭贱愿天寒⑥.提携玉龙为君死⑦.春蚕到死丝方尽⑧.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抟、厦、庇、俱、贱、提携、蜡炬”等字词的书写。
3.小豫感觉用文字呈现汉字文化发展史不够直观,请根据下面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pǔ xīng mòB.bǔ xìng mòC.bǔ xīng màiD.pǔ xìng mà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1)C(2)①祥 ②棋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读音。
哺(bǔ)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
5.小豫想用一组排比句为班会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D瓶墨汁和一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介绍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而是通过书写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近年,全国兴起书法热。
软笔书写可以欣赏宣纸上游云惊龙的神来之笔,硬笔书写也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令人心醉的艺术境界。
练习者和观赏者不断细究字形,无形中实现了对汉字“详细记忆”的回归,有益于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三(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汉字书写的意义。
(3分)(2)阅读材料三的漫画,请按合理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共16分)遥远的上豆花①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在北大荒,菜地里种得最多的就是土豆。
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微不足道。
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②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
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学校里当老师。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女孩子好多天没来上课,心里很是惦记。
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③在当地,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一般就不让女孩子上学,留在家帮忙干活,那时候,我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于是我去了这个女孩子的家。
④她是老李头的大女儿,上学晚,那一年她十三四岁。
她家在菜地最边上,荒原上开出一片地,盖起了茅草房。
她正在菜地里帮爸爸干活,看见我,高声叫着“肖老师”,从菜地里跑了过来。
⑤老李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让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姜磨蒜地说完,而后翻来覆去只是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
我也是没有办法呀!”他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
一肚子话都倒干净了,我不知道再说什么好。
在沉重的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分量。
⑥老李头的女儿送我,我不敢回头看她。
走出菜地的时候,她安慰我:“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儿也挺好的。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中考真题】河南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23分)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处11项,其中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久①(符负)盛名的学府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等。
这些历史建筑宛如镶嵌在②(崇祟)山峻岭间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数千年来,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为“天地之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构建过程,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4.小组成员写了一段与河南小麦育种有关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
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
河南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促进了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河南小麦的丰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①每一个优质麦种都凝聚着育种人的智慧②多个“第一”的背后,优质麦种是关键③创新集成了多套小麦育种技术体系④河南小麦育种人综合利用远缘杂交、分子标记等技术5.小组成员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
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分)1. 卜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冋的一项是【 】(2分) A . 执拗/拗口 仆从/风尘仆.仆 识文断字/博闻强识 B . 揪心/铁锹茁壮/相形见绌. 千丝万缕/屡见不鲜 C.殷红/殷实 粮囤/囤积居奇 落叶归根/丢三落四 D. 训诫/驯良 挟持/狭路相逢 歇斯底里/精疲力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 汲取 阑珊 美轮美奂 怡笑大方B. 闲遐 瓦砾 牵强附会 相得益彰C. 窒息 束缚 融汇贯通 斩钉截铁D . 赡养 涣散 如法炮制 唾手可得3. 古诗文默写。
(共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__________________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 修《醉翁亭记》)(3)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理。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
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 ;林则 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 美情趣”。
4•名著阅读。
(4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的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 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 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②鲁智深(《水浒》)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018年度河南地区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圈.养∕圈.点宿.舍∕风餐露宿.博闻强识.∕识.文断字B.畜.牧∕牲畜.间.距∕亲密无间.落.叶归根∕丢三落.四C.迟钝.∕混沌.中枢.∕呕.心沥血唾.手可得∕捶.胸顿足D.坠.落∕堕.落沼.泽∕千里迢.迢根深蒂.固∕缔.结同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誊写怠慢哈蜜瓜名列前茅刻不容缓B.擅长蔚蓝催化剂甘败下风斩钉截铁C.即使篡改候车室沁人心脾融汇贯通D.斟酌契约座右铭物竞天择掷地有声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之美,仪态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那清新的早春是韩愈心中最好的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那迷人的花草是白居易眼中最爱的春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芬芳的桃林是陶渊明梦想的源头。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善于“以诗解文”。
下面描写打斗场面的两段诗句,出自不同的名著。
请任选一段,写出名著的名称,并简述与诗句相关的情节。
①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
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
201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
2019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圈.养∕圈.点宿.舍∕风餐露宿.博闻强识.∕识.文断字B.畜.牧∕牲畜.间.距∕亲密无间.落.叶归根∕丢三落.四C.迟钝.∕混沌.中枢.∕呕.心沥血唾.手可得∕捶.胸顿足D.坠.落∕堕.落沼.泽∕千里迢.迢根深蒂.固∕缔.结同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誊写怠慢哈蜜瓜名列前茅刻不容缓B.擅长蔚蓝催化剂甘败下风斩钉截铁C.即使篡改候车室沁人心脾融汇贯通D.斟酌契约座右铭物竞天择掷地有声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天之美,仪态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那清新的早春是韩愈心中最好的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那迷人的花草是白居易眼中最爱的春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芬芳的桃林是陶渊明梦想的源头。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
①《五猖会》②《狗·猫·鼠》(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善于“以诗解文”。
下面描写打斗场面的两段诗句,出自不同的名著。
请任选一段,写出名著的名称,并简述与诗句相关的情节。
①九齿钯,降妖杖,二人相敌河岸上。
这个是总督大天蓬,那个是谪下卷帘将。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分)✌.荷.花∕负荷. 屏.除∕凝神屏.气 满园芳菲.∕妄自菲.薄.驿.站∕演绎. 舞蹈.∕洪水滔.天 家喻.户晓∕忠贞不渝..人参.∕参.差 种.族∕刀耕火种. 塞.翁失马∕茅塞.顿开.洗涤.∕丝绦. 精湛.∕堪.当重任 容光焕.发∕涣.然冰释.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分)✌.诧异 萤火虫 贸然从事 免为其难.签署 军令状 万籁俱寂 腰缠万贯.浩翰 金銮殿 因噎废食 唇枪舌剑.装订 敞蓬车 鸦雀无声 虎踞龙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
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
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格局,♉♉♉♉♉♉♉♉♉♉我们的境界。
✌.络绎不绝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纷至沓来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纷至沓来 锦囊妙计 开拓 升华.络绎不绝 灵丹妙药 拓展 提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
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
♉♉♉♉♉♉♉♉♉,♉♉♉♉♉♉♉♉♉♉。
♉♉♉♉♉♉♉♉♉,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疚问题。
♊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古今”♌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①④⑤②③.③②①④⑤.③⑤②①④.⑤②①④③.古诗文默写。
(共 分)( )♉♉♉♉♉♉♉♉♉♉♉♉♉♉♉♉♉♉♉♉,夜吟应觉月光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荷.花∕负荷.屏.除∕凝神屏.气满园芳菲.∕妄自菲.薄B.驿.站∕演绎.舞蹈.∕洪水滔.天家喻.户晓∕忠贞不渝.C.人参.∕参.差种.族∕刀耕火种.塞.翁失马∕茅塞.顿开D.洗涤.∕丝绦.精湛.∕堪.当重任容光焕.发∕涣.然冰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诧异萤火虫贸然从事免为其难B.签署军令状万籁俱寂腰缠万贯C.浩翰金銮殿因噎废食唇枪舌剑D.装订敞蓬车鸦雀无声虎踞龙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______________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
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_________。
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_________我们的格局,__________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锦囊妙计开拓升华B.纷至沓来灵丹妙药拓展提升C.纷至沓来锦囊妙计开拓升华D.络绎不绝灵丹妙药拓展提升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
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疚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古今”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④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⑤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A.①④⑤②③B.③②①④⑤C.③⑤②①④D.⑤②①④③5.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理。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
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美情趣”。
6.名着阅读。
(4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的缺点并存。
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②鲁智深(《水浒》)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材料一每年9月新生入学时,中国美术学院都会赠给每位新生两支毛笔、一叠元书纸、一瓶墨汁和一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介绍说:“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书法家,而是通过书写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近年,全国兴起书法热。
软笔书写可以欣赏宣纸上游云惊龙的神来之笔,硬笔书写也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令人心醉的艺术境界。
练习者和观赏者不断细究字形,无形中实现了对汉字“详细记忆”的回归,有益于传承汉字文化。
材料三(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谈汉字书写的意义。
(3分)(2)阅读材料三的漫画,请按合理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共16分)遥远的上豆花①土豆是东北人的看家菜,在北大荒,菜地里种得最多的就是土豆。
在半人高的萋萋荒草面前,土豆花越发显得微不足道。
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注意过土豆花,甚至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②我第一次看到并认识土豆花,是来北大荒三年后的那个夏天。
那时候,我在队上的小学校里当老师。
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女孩子好多天没来上课,心里很是惦记。
一问,学生七嘴八舌嚷嚷起来:她爸不让她上学了!③在当地,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一般就不让女孩子上学,留在家帮忙干活,那时候,我心里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年轻人涌动的激情,于是我去了这个女孩子的家。
④她是老李头的大女儿,上学晚,那一年她十三四岁。
她家在菜地最边上,荒原上开出一片地,盖起了茅草房。
她正在菜地里帮爸爸干活,看见我,高声叫着“肖老师”,从菜地里跑了过来。
⑤老李头不善言辞,但很有耐心地听我把劝他让女儿继续上学的话砸姜磨蒜地说完,而后翻来覆去只是说:“我也是没有办法呀,家里孩子多,她妈妈又有病。
我也是没有办法呀!”他女儿眼巴巴地望着我,又望着他。
一肚子话都倒干净了,我不知道再说什么好。
在沉重的生活面前,同情心显示不出一点分量。
⑥老李头的女儿送我,我不敢回头看她。
走出菜地的时候,她安慰我:“没关系的,肖老师,在菜地里干活儿也挺好的。
您看,这些土豆开花挺好看的!”⑦我这才发现,她身后的她身后的那片土豆正在开花。
我也才发现,她头上戴着的那顶破草帽上,围着一圈土豆花编织的花环。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土豆花,那么地小,小得让人注意不到。
淡蓝色的小花,一串串一朵朵簇拥在一起,确实挺好看的,但在阳光的炙烤下,像褪色了一样,有些暗淡。
⑧不知为什么,从那时起,土豆花在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忧郁的感觉,总也忘不了。
⑨后来,我从北大荒调回北京。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
前几年夏天,我有机会回到原来的生产队,一眼就看见了队上那片土豆地里正在开花。
我向人打听老李头和他的女儿。
队上的老人告诉我:老李头还在,但他的女儿已经死了。
我非常惊讶。
他们告诉我,她活活地给气死了。
她的两个女儿都不争气,老早就退学,一个早早嫁人,一个跟着队上的男孩跑了,再也没有回来。
⑩我去看望老李头,他已经病瘫在炕上痴呆呆地望着我,一直念叨,当初要是听了肖老师的话,让孩子上学就好了,孩子就不会死了!在土豆地里,我请人帮我拍张照片留念。
淡蓝色的、细小的土豆花,生长在这片过阔得几乎到了天边的荒原上的土豆花,多少年来就是这样花开花落。
关心它们,或者偶尔想起它们的人会有多少呢后来,我看到了东北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亲亲土豆》,才知道原来还真有人对不起眼的土豆花情有独钟。
在小说中,种了一辈了土豆的男主人公肯定地说:“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旦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老李头的女儿,她闻得到土豆花的香气吗她一定闻得到的。
(作者:肖复兴。
有删改) 8.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我”对土豆花认识的变化过程。
(4 分)(1)刚来北大荒的那几年,没有注意过土豆花,以为土豆是不开花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后来,读到迟子建的小说。
知道土豆花有人关注,有特别的花香。
9.本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请以第⑤段为例,分别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4分)10.本文结尾提到迟子建的小说,有什么作用(4分)11.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遥远的土豆花”的理解。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共12分)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①听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商,这一发现发表在1993年的《自然》杂志上,被形象地称作“莫扎知道特效应”。
心理学家弗朗西斯·罗彻对36位大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做一些空间推理题之前听10分钟莫扎特音乐,测试结果显示,听了莫扎特音乐的人比没有听的人做题有明显进步。
②但是,自从“莫扎特效应提出以来,争论一直不断。
1999年,心理学家认为,音乐的效果只能提高人的个智商点,而且仅仅限于折纸实验。
2007年,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科学家认为,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听古典音乐的孩子比不听古典音乐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有什么优势。
不过,最近中国科学家发现,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对大脑产生刺激,可以增加新生神经元。
③随着研究的深入,神经科学的专家在音乐如何影响大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专家发现,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工厂,那么听音乐对于这座工厂来说,是完成一项大工程,许多个重要的车间都会被调动起来。
科学家用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研究对象,婉转的音乐响起时,他们看到了“烟火四射”的情形——研究对象大脑的许多区域在刺激中同时被点亮了。
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负责情绪控制的杏仁核、负责视觉感受和反应的视觉皮层等,这些大脑的重要部位在音乐声中共同运作,产生和谐的脑电波,使得脑功能达到最优化状态。
④听音乐,尤其是听复杂的古典音乐,的确使我们获益匪浅。
具体来说,听音乐能增强空间分析能力。
比如安排复杂的事情、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
而进行空间分析和听音乐时的大脑活动是相似的。
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
听音乐还能增强听觉处理能力。
音乐家们的听觉显然比常人强,他们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记住所听见内容伯能力都比常人好。
这是因为听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
普通人如果提高了这些能力,对考试、记住重要的信息都有很大帮助。
⑤不过,听音乐对大脑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
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音乐对孩子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影响竟有天壤之别。
他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 三个组。
A组儿童欣赏轻柔优美的《慢板》,B组儿童聆听爵士乐,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
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同样的测试。
最后的结果显示,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 组,最差的是B组。
科学家的结论是: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起积极作用,相反却只会起消极作用。
如此看来,听音乐还存在负效应。
因此,在处理新的复杂的事务时,请将耳机摘下,全心投入。
(作者:龙学锋。
有删改)12.听音乐能使我们更聪明吗请结合全文阐述理由。
(4分)13.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4.乐乐准备参加“魔方大赛”,正在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练习复原魔方。
哥哥希望他关掉音乐专注练习。
请你运用本文知识,替乐乐向哥解释。
(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一)水陆草本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