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价格管理及改革基本思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009年至今:配合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制定出台了《关于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 制的意见》,明确药品价格改革思路、目标和方法步骤
•6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1、管理机构
根据《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 实施条例》,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药品价格监管;实 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
•32
20元以下的药品使用比例明 显下降;40元以下的药品使用比 例明显上升。
*北京等13个大中城市不同级别医院用药结构的研究结果
•33
在“以药养医”的条件下,医 疗机构通过改变用药结构和用药 数量,保证收入不降低,从而抵 消降价的积极作用;
•*对北京12家样本医院药品购销情况典型调查的结果
•34
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3、1996年~2000年:药品价格快速上涨,不规范 行为增多,根据国务院要求开始恢复对药品价格的管理 。主要是对临床应用量大面广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品 种有200种左右。
4、2000年至今:按照国务院推进医药卫生“三项改 革”的部署,对药品价格管理范围、权限、形式等进行重 大改革,并沿用至今。
2001~2003年,共调整了700多种,2006~2007年, 共调整了1000多种。价格调整累计涉及药品金额600多亿 元。新一轮调整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调整了抗生素和 循环类的约160个品种。
•13
取得的பைடு நூலகம்效
1、药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在政府多次调整药品价格,以及药品招标采购的共 同影响下,药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放缓,药品价格指 数低于同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中央政府的具体管理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 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管理部门为当地省级发展改革委或 物价局。
•7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2、管理范围 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范围是,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
险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以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 的特殊药品(免疫规划疫苗、麻醉药品、计生药具等) ,约2700种左右。其中,西药约1700种(按成分划分) ,中成药约1000种(按剂型划分)。
•23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构建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体系,推动基 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及时制定公布了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 2、测算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国平均采购价格 3、按照国务院要求将基层的挂号费、诊察费、注射费、输液费,以及
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24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6
取得的成效
3、医疗机构药品差价率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前后,为鼓励医疗机构参与药品招标采购,国家放松了 药品进销差率的控制,医疗机构实际差率平均超过30%,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超过50%。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发文要求严格执行进销差率,县 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药品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当年医院 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人均药费首次出现负增长。
•35
关于药品“降价死”现象
在降低药品价格的过程中,有的反映 降价药品医生不愿意用,药店不愿意经营 ,退出市场;有的反映一些廉价老药价格 太低,没有利润,企业不愿意生产。这些 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降价死”现象。
•36
关于药品“降价死”现象
制定调整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坚持“区分情况,有升
有降”的原则,日治疗费用高的多降,日治疗费用低的 少降或不降。
•2006年全面调整中央定价药品价格,其中 •300余种日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维持原价 •约占25%,70多种价格低廉、临床急需的 •药品上调价格约占5%,平均涨幅25%。
•2011年调整抗生素和循环类药品价格,其 •中,15种日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维持原 •价约占10%,32个低价品种减少了降幅 •约占20%,与统一原则相比,降幅平均减少 •了10个百分点。
•19
改革的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从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出发,建立 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20
改革的基本思路
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调控(干预或监管)和市场调节 相结合
2、鼓励创新与使用基本药物并重 3、利用价格杠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4、价格改革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29
若干问题
政府管制药价的理论依据:
一般意义上讲,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归纳 为市场失灵)。
换一个角度,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1)供求双方 各自之间的有效竞争;(2)产品具有同质性;(3)消费者 有拥有充分信息;(4)无进入障碍;(5)供应充足;(6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管制理由:被动消费和政府(社会)支付能力和消 费者承受能力,而非“特殊商品”
2007年有媒体报道称“70%降价 药
品已停产” ,“8000多种政府定 价
药品消失”等,相关报道至今仍 被
媒降体价反后复 媒体引集用中。报道“降价死”现 象,称“罗红酶素、阿司匹林”等 品种降价后消失。
•37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针对 “降价死”的反映,我们多次开展调查:
1、2005年下半年,通过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 团等渠道,对政府定价范围内的2400种药品购销情况, 进行专门调查,其中有200多种药品没有商业批发购进 的交易记录,约占政府定价药品品种数量的8%,主要 是一些市场早期销售的老品种或临床用量少的特殊品种。
(3)对原研制药品(首先研发上市企业生产的过 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允许比仿制药品价格高30-35% 。
•11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4)对部分质量优势比较明显的仿制药品,经专家 论证,可根据具体企业成本和质量等情况,实行单独定 价。(2005年起已暂停)
(5)对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和包装等,规定了 差价和比价关系。政府制定价格,首先在同品种中选择 代表剂型规格,其他剂型规格价格按规定的差价或比价 确定。
(6)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 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15%销售。
•12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6、近年来价格调整情况:
从1997年开始,已经连续多次出台价格调整方案。 其中,三次大规模的价格调整是与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 整密切相关的。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6-2007年、 2010年至今。
•38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2、2007年,我委就对2002-07年间,媒体和地方医疗机 构报告的286个“短缺”降价药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95%的药品仍正常供应。不供应的主要是受疾病谱变化 和正常更新换代影响的品种,基本不存在单纯因为政府 降价、企业无法弥补成本而整体消失的情况。
•39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3、2011年4月,组织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近期降价的 162种抗生素和循环类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情况进 行全面调查,调查涉及31个省(区、市)的196家药品 生产经营单位、214家医疗机构和部分招标采购机构。 未发现因降价导致品种整体退出市场的现象。
•40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调查发现,媒体反映“降价死” 有以下几种情况:
目前,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配备的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探索差别差率政策,实行 “低价药高差率,高价药低差率”,已有多个省开展相关试点。
•17
近期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18
近期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一、改革药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下一步改革重点
•14
1996年恢复价格管理,药品价格涨速 趋缓 2000年以来,药品价格涨幅逐年回落 1990年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后,药品价格迅速上涨
•15
取得的成效
2、部分新药常用药价格降幅明显
医院销售排名靠前的部分抗生素注射剂十五年来的价格变化:
头孢曲松1g,从100多元降低到目前7元; 头孢他啶1g,从90多元降低到目前11.3元; 左氧氟沙星0.2g,从80多元降低到目前8.8元; 头孢呋辛0.75g,从60多元降低到目前14.8元; 头孢哌酮-舒巴坦0.5g/0.5g,从90多元降到9.8元; 阿奇霉素0.25g,从原来的80多元降低到13元;
•临时性下架,短期内会恢复供应;
•个别品牌、规格或剂型“消失”,但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仍正常生产经营;
•选择性地退出部分市场,如退出销售费用较高的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转移;
•媒体报道不准确,造成误导;
中国药品价格管理及改 革基本思路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主要内容
一、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三、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2
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3
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一、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1、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2、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3、药品价格管理和改革取得的成效
•30
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
降低药品价格是控制医药价格费用、 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降价工 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社会各方面认 可,但时有报道群众感受不明显。
•31
降低药价与“看病贵”
“看病贵”是总费用的问题,受药品价 格和使用数量、结构共同作用,价格只是 其中一个因素。
总费用=Σ(数量1价格1+数量2价格2+数量3价格3……+数量n价格n)
对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计生药 具等,实行政府定价。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价格实行进销差率 控制。
•10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5、现行定价政策
(1)对仿制药品,一般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 考虑合理利润制定统一最高零售限价。
(2)对专利药品(化合物、组合物专利)根据企 业的个别成本制定价格。
(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的有序推进
1、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调整了部分医疗服务价格 2、开展按病种收费改革试点工作 3、指导地方开展药品销售“差别加价”试点工作
•25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继续降低药品价格,创造公 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去年底和今年初分两批降低了基本药物中 的单独定价药品和部分临床使用量大、用药周 期长、价格偏高的抗微生物循环系统药品价格 。
•21
改革的基本思路
定价方法
1、改进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逐步 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国际价格比较等因素。
2、对专利药品给予价格保护,保持价格 相对稳定。
3、首仿参照被仿制药品定价,后仿价格 次之。
4、完善药品差价比价规则。
•22
改革的基本思路
流通环节加价
1、适当降低流通环节加价总体水平,探索有效方法, 对流通环节实际加价率进行控制。 2、对医院药品销售加价率政策进行改革,逐步降低15% 加价,探索试行差别加价政策; 3、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的地区,探索取消药品加价, 可研究设立药事服务费。
•26
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加快政策法规建设
抓紧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制定《植(介)入类医疗 器械价格管理办法》
二、研究新进医保药品定统一价格的具体政策 三、稳妥推进基本药物统一定价试点工作
四、继续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
•27
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28
若干问题
一、关于政府管制药价的理论依据; 二、关于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的关系; 三、关于药品“降价死”; 四、关于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关系; 五、关于药品价格管制的基本理念。
•8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3、管理权限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及目录外特
殊药品价格管理,约1900种左右(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与 国家医保目录重合) 。
地方政府负责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以及地 方增补的医保用药价格管理,约800种左右。
•9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4、价格管理形式
对进入国家医疗保险报销的药品价格实行指导价, 采取最高零售限价方法,具体价格水平由经营者在不突 破限价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4
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从全面管制到逐步放开,再到逐步加强管理” 1、1978~1990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法,
对绝大多数药品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实行 政府定价。
2、1990年~199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 中,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只对极少数基本药物价格进行 管制。
•5
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
2、“看病的贵时”期2也0,04是个年人前个支后人付是的各负部方担分面水在对医“平看药病的费贵用问”的中题呼占。声了最大强头烈。
如果个人支付少,即使总费用高,也不会有“看病 贵”的感受;如果个人支付多,即使总费用低,也 可能出现“看病贵”的问题。
随着本轮医改的逐步深入,个人支付的比重已 经出现下降趋势。
•6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1、管理机构
根据《价格法》、《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 实施条例》,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药品价格监管;实 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
•32
20元以下的药品使用比例明 显下降;40元以下的药品使用比 例明显上升。
*北京等13个大中城市不同级别医院用药结构的研究结果
•33
在“以药养医”的条件下,医 疗机构通过改变用药结构和用药 数量,保证收入不降低,从而抵 消降价的积极作用;
•*对北京12家样本医院药品购销情况典型调查的结果
•34
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3、1996年~2000年:药品价格快速上涨,不规范 行为增多,根据国务院要求开始恢复对药品价格的管理 。主要是对临床应用量大面广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品 种有200种左右。
4、2000年至今:按照国务院推进医药卫生“三项改 革”的部署,对药品价格管理范围、权限、形式等进行重 大改革,并沿用至今。
2001~2003年,共调整了700多种,2006~2007年, 共调整了1000多种。价格调整累计涉及药品金额600多亿 元。新一轮调整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调整了抗生素和 循环类的约160个品种。
•13
取得的பைடு நூலகம்效
1、药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在政府多次调整药品价格,以及药品招标采购的共 同影响下,药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放缓,药品价格指 数低于同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中央政府的具体管理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 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管理部门为当地省级发展改革委或 物价局。
•7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2、管理范围 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范围是,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
险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以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 的特殊药品(免疫规划疫苗、麻醉药品、计生药具等) ,约2700种左右。其中,西药约1700种(按成分划分) ,中成药约1000种(按剂型划分)。
•23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构建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体系,推动基 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及时制定公布了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 2、测算发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国平均采购价格 3、按照国务院要求将基层的挂号费、诊察费、注射费、输液费,以及
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24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6
取得的成效
3、医疗机构药品差价率得到有效控制
2000年前后,为鼓励医疗机构参与药品招标采购,国家放松了 药品进销差率的控制,医疗机构实际差率平均超过30%,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超过50%。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发文要求严格执行进销差率,县 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药品进销差率不得超过15%。当年医院 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人均药费首次出现负增长。
•35
关于药品“降价死”现象
在降低药品价格的过程中,有的反映 降价药品医生不愿意用,药店不愿意经营 ,退出市场;有的反映一些廉价老药价格 太低,没有利润,企业不愿意生产。这些 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降价死”现象。
•36
关于药品“降价死”现象
制定调整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坚持“区分情况,有升
有降”的原则,日治疗费用高的多降,日治疗费用低的 少降或不降。
•2006年全面调整中央定价药品价格,其中 •300余种日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维持原价 •约占25%,70多种价格低廉、临床急需的 •药品上调价格约占5%,平均涨幅25%。
•2011年调整抗生素和循环类药品价格,其 •中,15种日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维持原 •价约占10%,32个低价品种减少了降幅 •约占20%,与统一原则相比,降幅平均减少 •了10个百分点。
•19
改革的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
根据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从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出发,建立 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20
改革的基本思路
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调控(干预或监管)和市场调节 相结合
2、鼓励创新与使用基本药物并重 3、利用价格杠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4、价格改革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29
若干问题
政府管制药价的理论依据:
一般意义上讲,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归纳 为市场失灵)。
换一个角度,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1)供求双方 各自之间的有效竞争;(2)产品具有同质性;(3)消费者 有拥有充分信息;(4)无进入障碍;(5)供应充足;(6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管制理由:被动消费和政府(社会)支付能力和消 费者承受能力,而非“特殊商品”
2007年有媒体报道称“70%降价 药
品已停产” ,“8000多种政府定 价
药品消失”等,相关报道至今仍 被
媒降体价反后复 媒体引集用中。报道“降价死”现 象,称“罗红酶素、阿司匹林”等 品种降价后消失。
•37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针对 “降价死”的反映,我们多次开展调查:
1、2005年下半年,通过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 团等渠道,对政府定价范围内的2400种药品购销情况, 进行专门调查,其中有200多种药品没有商业批发购进 的交易记录,约占政府定价药品品种数量的8%,主要 是一些市场早期销售的老品种或临床用量少的特殊品种。
(3)对原研制药品(首先研发上市企业生产的过 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允许比仿制药品价格高30-35% 。
•11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4)对部分质量优势比较明显的仿制药品,经专家 论证,可根据具体企业成本和质量等情况,实行单独定 价。(2005年起已暂停)
(5)对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和包装等,规定了 差价和比价关系。政府制定价格,首先在同品种中选择 代表剂型规格,其他剂型规格价格按规定的差价或比价 确定。
(6)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 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15%销售。
•12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6、近年来价格调整情况:
从1997年开始,已经连续多次出台价格调整方案。 其中,三次大规模的价格调整是与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 整密切相关的。分别在2001年-2003年、2006-2007年、 2010年至今。
•38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2、2007年,我委就对2002-07年间,媒体和地方医疗机 构报告的286个“短缺”降价药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95%的药品仍正常供应。不供应的主要是受疾病谱变化 和正常更新换代影响的品种,基本不存在单纯因为政府 降价、企业无法弥补成本而整体消失的情况。
•39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3、2011年4月,组织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近期降价的 162种抗生素和循环类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情况进 行全面调查,调查涉及31个省(区、市)的196家药品 生产经营单位、214家医疗机构和部分招标采购机构。 未发现因降价导致品种整体退出市场的现象。
•40
关于药品“降价死”问题
调查发现,媒体反映“降价死” 有以下几种情况:
目前,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试点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配备的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探索差别差率政策,实行 “低价药高差率,高价药低差率”,已有多个省开展相关试点。
•17
近期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18
近期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一、改革药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下一步改革重点
•14
1996年恢复价格管理,药品价格涨速 趋缓 2000年以来,药品价格涨幅逐年回落 1990年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后,药品价格迅速上涨
•15
取得的成效
2、部分新药常用药价格降幅明显
医院销售排名靠前的部分抗生素注射剂十五年来的价格变化:
头孢曲松1g,从100多元降低到目前7元; 头孢他啶1g,从90多元降低到目前11.3元; 左氧氟沙星0.2g,从80多元降低到目前8.8元; 头孢呋辛0.75g,从60多元降低到目前14.8元; 头孢哌酮-舒巴坦0.5g/0.5g,从90多元降到9.8元; 阿奇霉素0.25g,从原来的80多元降低到13元;
•临时性下架,短期内会恢复供应;
•个别品牌、规格或剂型“消失”,但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仍正常生产经营;
•选择性地退出部分市场,如退出销售费用较高的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转移;
•媒体报道不准确,造成误导;
中国药品价格管理及改 革基本思路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主要内容
一、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改革重点 三、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2
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3
管理体制及政策制定
一、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1、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2、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3、药品价格管理和改革取得的成效
•30
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
降低药品价格是控制医药价格费用、 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降价工 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得到社会各方面认 可,但时有报道群众感受不明显。
•31
降低药价与“看病贵”
“看病贵”是总费用的问题,受药品价 格和使用数量、结构共同作用,价格只是 其中一个因素。
总费用=Σ(数量1价格1+数量2价格2+数量3价格3……+数量n价格n)
对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计生药 具等,实行政府定价。
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价格实行进销差率 控制。
•10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5、现行定价政策
(1)对仿制药品,一般以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 考虑合理利润制定统一最高零售限价。
(2)对专利药品(化合物、组合物专利)根据企 业的个别成本制定价格。
(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的有序推进
1、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调整了部分医疗服务价格 2、开展按病种收费改革试点工作 3、指导地方开展药品销售“差别加价”试点工作
•25
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继续降低药品价格,创造公 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去年底和今年初分两批降低了基本药物中 的单独定价药品和部分临床使用量大、用药周 期长、价格偏高的抗微生物循环系统药品价格 。
•21
改革的基本思路
定价方法
1、改进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逐步 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国际价格比较等因素。
2、对专利药品给予价格保护,保持价格 相对稳定。
3、首仿参照被仿制药品定价,后仿价格 次之。
4、完善药品差价比价规则。
•22
改革的基本思路
流通环节加价
1、适当降低流通环节加价总体水平,探索有效方法, 对流通环节实际加价率进行控制。 2、对医院药品销售加价率政策进行改革,逐步降低15% 加价,探索试行差别加价政策; 3、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的地区,探索取消药品加价, 可研究设立药事服务费。
•26
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加快政策法规建设
抓紧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制定《植(介)入类医疗 器械价格管理办法》
二、研究新进医保药品定统一价格的具体政策 三、稳妥推进基本药物统一定价试点工作
四、继续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
•27
需要探讨的若干问题
•28
若干问题
一、关于政府管制药价的理论依据; 二、关于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的关系; 三、关于药品“降价死”; 四、关于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关系; 五、关于药品价格管制的基本理念。
•8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3、管理权限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医保目录中的处方药及目录外特
殊药品价格管理,约1900种左右(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与 国家医保目录重合) 。
地方政府负责国家医保目录中的非处方药,以及地 方增补的医保用药价格管理,约800种左右。
•9
现行管理体制及政策
4、价格管理形式
对进入国家医疗保险报销的药品价格实行指导价, 采取最高零售限价方法,具体价格水平由经营者在不突 破限价的前提下自主确定。
•4
药品价格管理的政策演变
“从全面管制到逐步放开,再到逐步加强管理” 1、1978~1990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法,
对绝大多数药品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实行 政府定价。
2、1990年~199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 中,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只对极少数基本药物价格进行 管制。
•5
药品价格与 “看病贵”
2、“看病的贵时”期2也0,04是个年人前个支后人付是的各负部方担分面水在对医“平看药病的费贵用问”的中题呼占。声了最大强头烈。
如果个人支付少,即使总费用高,也不会有“看病 贵”的感受;如果个人支付多,即使总费用低,也 可能出现“看病贵”的问题。
随着本轮医改的逐步深入,个人支付的比重已 经出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