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曲彝族舞曲的介绍

合集下载

论《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

论《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

个崭新 的阶段。 被誉 为中国琵琶史第四次高峰的代表作品之一的 《 彝族舞 曲》,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彝族舞曲》的创作者王惠然先生是一位集作 曲、演奏 、乐器改革、指挥为一身 ,为 中国民族音乐特别 是琵 琶柳 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作 出了卓越贡献 的音乐家 。1 9 5 6 年 ,2 O 岁的王 惠然考入北京公安军文工 团,同年5 月王 惠然 随 团前往滇 西南 一带演出,后深入彝族 、苗族等少数 民族地 区进 行采风 。1 9 6 0 年 ,经过王惠然先生对作品的几经打磨, 《 彝族 舞 曲》这首作品以琵琶独奏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此 曲面世之后 ,好评如潮,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长 期受 到专业琵 琶演
奏家 以及 各层 次音乐听众的喜爱 。
二 1 、作 品的结构特 征及 情感表达
《 彝族舞 曲》的艺术特色
《 彝族舞 曲》在琵琶传统作 品的创作基础上 , 吸 收西方作 曲技法 ,乐曲在 曲式结构上属于复三部 曲式 , 但 同时又具有着 传统琵琶作品多段体演变发展的结构特点。 吸收新的创作技法的同时又不失琵琶音乐传统的创作风格,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 合的创作手法在新 中国成立之初是一种大胆 的尝试与创新 ,大大推进 了琵 琶创作与演奏技术 的发展 。 《 彝族舞 曲》全 曲共有 九个段落 ,在 曲式结构 的划分上 ,可将其划分为 :A ( 引子第 一段) 一 B ( 第二、三、四、五、六、七段) - A ( 第八、九段) 三个部 分。 引子和尾声相互呼应 , 中间部分是 乐曲的主体部分 , 在 乐曲主题的基础上使音乐不断地发展变化, 音乐 内容与情 绪层层推进 , 最后在~段倾述性 的曲调声 中结束乐 曲的主体部分 。 引子可 以分为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用装饰音 的演奏来模仿 悠扬 的笛声, 接着 用 自由连 续的轮指 向人们描绘 了一副月色下 恬静朦胧 的山寨美景 。第二部分素材来 自于 彝族 四大腔 之一的 “ 海 菜腔”,四个 乐句 用持续的滚奏 模仿 着山谷 中从远处飘来

《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

《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

《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技法创新分析琵琶是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乐器,也是传统文化瑰宝。

凭借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作努力,演奏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经典的琵琶作品往往都会带有一种鲜明的时代特点,无论是题材还是琵琶音色,会带有属于时代特点的烙印。

同样《彝族舞曲》也有着自身鲜明的音乐特色,折射出不一样的艺术情感。

因此对《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法的创新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概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诞生了众多不同风格并且不同体裁的琵琶作品。

比如1958年馬圣龙所创作的《欢乐的日子》以及1960年吕绍恩所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等。

可以看出当时的创作就是一些音乐家们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对一些现代作曲的创作技法进行融合,这为琵琶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也为《彝族舞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彝族舞曲》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创作的一首优秀琵琶作品。

作者利用一种清新的笔调,对彝家山乡风俗画面进行了描绘,是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成功之作。

《彝族舞曲》在彝族民歌素材和民间乐曲结合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也创造出了一种“四指轮”的新技法,整个乐曲风格轻悠朦胧,有着鲜明的民间色彩以及时代特点。

总之,《彝族舞曲》有着高度的艺术性,既是对民族音乐优秀传统的良好继承,也是琵琶乐曲的推陈出新,有着极强的音乐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分析《彝族舞曲》的艺术特色主要从作品的结构特征及情感表达、民间素材音乐的应用、装饰音的艺术化表现、节奏的自由化和形象化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作品的结构特征及情感表达《彝族舞曲》由于是在传统作品基础上对西方作曲技法进行了融合,所以其结构特征属于一种复三部曲式,同时也有着传统琵琶作品的一系列特点。

全曲共有9个段落,并且在曲式结构的划分上,可以将其分为A(引子)-B(2、3、4、5、6、7)-A(8、9)三个部分。

其中引子和尾声能够相互呼应,而中间部分作为乐曲的主体部分,可以在乐曲主题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让音乐内容和音乐的渲染情绪层层推进,最后一段作为乐曲的结束部分,具有倾诉性,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乐曲介绍:《火把节之夜》

乐曲介绍:《火把节之夜》

乐曲介绍:《⽕把节之夜》
乐曲描述了彝族⼈民欢庆⽕把节的情景。

⽕把节之夜:琵琶独奏曲,1979年,吴俊⽣⾸次运⽤(1=D⾸调)的四度定弦法创作了这⾸乐曲。

定弦的改变使乐曲呈现出⼀种新的⾊彩。

⼀年⼀度的⽕把节是彝族⼈民重要的传统节⽇之⼀。

在这天晚上,⼈们纷纷点起⽕把尽情歌舞,青年男⼥们也借此互诉衷肠。

此曲描绘了这⼀动⼈的民族风情。

乐曲共分为三段:第⼀段引⼦以后。

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主题轻柔地奏出。

极富歌唱性。

琵琶运⽤绰、注、打、擞等左⼿技法润饰,舒展柔美。

第⼆段欢快明朗,由三个部分组成:第⼀部分从轻快诙谐到热烈奔放,展⽰了⼈们⼿擎⽕把载歌载舞的情景;中间部分,旋律时⽽温柔轻捷,时⽽优美明朗,犹如青年们的绵绵情语;第三部分⽤夹扫演奏,强烈有⼒,描绘了⼈们狂欢的场⾯。

乐曲的第三段是主题的再现,采⽤了⼤指挑奏分解和弦的技法,优美宁静,富有韵味。

全曲以⼩调式写成,四度定弦不仅扩⼤了⾳域,⽽且使乐曲的和弦演奏更为⽅便有效。

作者在第⼆段中还模仿了彝族⼝弦的⾳响,使之更具地⽅⾊彩。

琵琶演奏:⽅锦龙。

琵琶、中阮演奏《彝族舞曲》比较研究

琵琶、中阮演奏《彝族舞曲》比较研究

当代音乐2020年第12期MODERNMUSIC琵琶㊁中阮演奏«彝族舞曲»比较研究谢㊀娜[摘㊀要]«彝族舞曲»是作曲家王惠然先生1960年创作的ꎬ此曲以云南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编写ꎬ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特有的节奏ꎬ描绘了明月皎洁的彝家山寨和青年人欢歌跳舞的场面ꎮ它既可以用琵琶演奏ꎬ也适合用中阮演奏ꎮ相同的乐曲由于使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表现出了不同的音乐特点ꎮ本文拟在相同乐曲的基础上ꎬ对琵琶㊁中阮两种弹拨乐器在定弦法㊁乐曲结构㊁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ꎬ希望能够深入发掘各乐器的独特个性ꎬ把握乐曲的真谛ꎬ以便更好地诠释乐曲ꎮ[关键词]彝族舞曲ꎻ琵琶ꎻ中阮ꎻ演奏[中图分类号]J63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2-0160-03[收稿日期]2020-06-15[作者简介]谢㊀娜(1982 ㊀)ꎬ女ꎬ山西长治学院讲师ꎮ(长治㊀046000)㊀㊀一㊁«彝族舞曲»创作背景«彝族舞曲»最早是一首琵琶独奏曲ꎬ是王惠然先生于1960年创作的ꎬ取材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海菜腔»«烟盒舞»ꎮ乐曲以优美动听的旋律㊁粗犷热烈的节奏ꎬ描绘了月光下迷人的山寨和彝族青年们追求幸福㊁载歌载舞的场面ꎬ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强烈的时代气息ꎬ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ꎬ被改编成古筝㊁三弦㊁扬琴㊁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ꎮ[1]其中阮独奏曲«彝族舞曲»是由魏蔚移植而成ꎬ中阮的演奏技法㊁音色等与琵琶有较大不同ꎬ因此ꎬ虽然同样是«彝族舞曲»ꎬ却表现出不一样的音乐美ꎮ二㊁定弦法比较研究(一)琵琶定弦法在绝大多数的琵琶曲中ꎬ空弦音从低到高定为 A㊁d㊁e㊁a ꎬ采用这种定弦ꎬ一弦与四弦为八度音程关系ꎬ二弦e音是四弦A音的上方纯五度音程(属音)ꎬ三弦d音是四弦A音的下方纯五度音程(下属音)ꎬ此曲就是采用这种常见定弦法来定弦的ꎮ(二)中阮定弦法中阮也采用了最常用的 五 四 五 的定弦法ꎬ即三弦与四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五度ꎬ二弦与三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四度ꎬ一弦与二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五度ꎮ即 A㊁e㊁a㊁e1 (1=bB)ꎮ三㊁乐曲结构比较研究(一)琵琶乐曲结构这首乐曲是复三部曲式结构ꎬ它揉合了我国传统乐曲多段体逐步演变发展的手法ꎬ使每个对比段落都能自然过渡ꎬ也使乐曲的风格更加鲜明ꎮ这首乐曲总共有9段ꎬ其中第1段㊁2段是基础ꎬ其余段落均是由这两段变化而来ꎮ由第1段变化而来的有第5㊁7㊁8段ꎬ由第2段变化而来的有第3㊁4㊁9段ꎬ曲式结构图如下:(引子)+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第三部分(C)[2]第1段㊀㊀第2段㊀㊀第3㊁4㊁5㊁6㊁7段㊀第8㊁9段(二)中阮乐曲结构虽然仍是三部曲式结构ꎬ但具体段落有较大不同ꎮ在开始的引子中ꎬ由于中阮音色的原因ꎬ为了避免低沉的声音托得太长ꎬ所以半轮演奏相比琵琶乐谱减少了一小节ꎮ第一部分结构基本一致ꎬ但是第二部分有了较大变化ꎬ第5段被删除ꎬ第7段激情抒发部分也被删除ꎮ乐曲第三部分再现时ꎬ中阮的乐曲也做了较大的简化ꎬ整个第8段被删除ꎬ曲子的再现几乎只由第9段来完成ꎮ其曲式结构如下:(引子)+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第三部分(C)第1段㊀㊀第2段㊀㊀第3㊁4㊁6㊁7段㊀㊀㊀第9段四㊁演奏比较研究(一)引子部分1 琵琶演奏:这一部分是一段较为自由的散板ꎬ琵琶主要运用了半轮㊁长轮㊁挑轮㊁滚奏㊁琶音等技法演奏ꎮ一开始ꎬ琵琶用半轮加挑的演奏技法ꎬ由慢到快的速度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晚霞笼罩的山寨中ꎮ0612 半轮:即用右手食指㊁中指㊁无名指㊁小指四个指甲尖端ꎬ依次拨弦ꎬ发出连续而均匀的弦音ꎮ紧接着ꎬ琵琶用滚双弦的手法ꎬ奏出一段如歌的旋律ꎬ双弦的滚奏极像悠扬的巴乌声ꎬ这是取自彝族民歌«海菜腔»的音调ꎬ具有浓郁的彝家风味ꎮ由远至近ꎬ飘飘渺渺ꎬ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彝族山寨在朦胧的月色下轻雾缭绕ꎬ景色迷人㊁恬静ꎮ滚:是用弹和挑在弦上做连续均匀快速的动作ꎬ双弦滚奏就是一弦二弦同时弹挑ꎮ3 中阮演奏:乐曲的引子部分ꎬ中阮运用了独特的四小轮由慢渐快引出全曲ꎮ开始在相同音符的演奏中ꎬ前两小节采用小轮加弹的形式ꎬ后两小节则运用长轮ꎮ由于紧凑感加强ꎬ像是要急切地拨开缭绕的云雾ꎬ快点看到美丽的彝族山寨ꎮ四小轮不同于琵琶的半轮ꎬ它的演奏均由弹㊁挑完成ꎮ带轮:即右手拨子做长轮演奏的同时ꎬ用拨子弹其他弦ꎮ接着ꎬ中阮用双音轮奏的手法ꎬ奏出一段如歌的旋律ꎮ双轮:轮是快速连续地弹㊁挑ꎬ双轮则是持续长轮两根弦ꎮ这种技法类似于琵琶的双弦滚奏ꎬ只是琵琶用食指和大指快速弹挑两根弦ꎬ而中阮是用拨子来演奏ꎮ整体上ꎬ这一部分听起来两种乐器想要表现的音乐感觉是相同的ꎬ只是因乐器的特性ꎬ所运用的演奏技法有所不同ꎮ例如:一开始琵琶运用了半轮加挑演奏ꎬ而中阮则是用了四小轮加弹ꎻ在琵琶曲谱第11小节处ꎬ琵琶运用了挑轮ꎬ中阮则运用了带轮ꎻ悠扬的一段中ꎬ琵琶运用了双弦的滚奏ꎬ中阮则运用了双轮的演奏技法ꎮ引子部分的倒数第2㊁3小节ꎬ中阮在演奏时省略了ꎮ(二)优美抒情的第一部分1.琵琶演奏:第2段是乐曲的主题乐段ꎬ是根据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改编的ꎮ这是令人陶醉一个乐段ꎬ旋律出现在琵琶的一㊁二把位上ꎬ中音区演奏ꎬ以双音与柔美的推挽滑音手法ꎬ奏出了非常优美㊁动听的旋律ꎬ描绘了彝族少女们轻逸俏皮又略带羞涩的舞姿ꎮ这一段运用了分㊁推挽㊁四指轮㊁双轮㊁挑轮㊁勾轮等技法ꎮ分:用右手拇指指甲向右挑ꎬ食指甲向左弹ꎬ两指同时触弦发音ꎮ推:将弦身用左手按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ꎬ向右推进ꎮ挽:将弦身用左手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ꎬ向左挽出ꎬ俗称 拉 ꎮ琵琶在此处演奏的推拉是右手弹完后左手上面的手指向左拉ꎬ同时下面的手指向右推而得出的音ꎮ这一段轮指的运用也是大有创新的ꎬ曲作者首次采用了右手食㊁中㊁无名㊁小指四个手指轮奏外弦旋律ꎬ将大指解放出来挑里弦ꎬ为旋律配和声或者复调ꎬ使其更富立体感ꎮ2.中阮演奏:第2段中阮用柔美的滑音和轻巧的双弹奏出非常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ꎬ由于中阮用拨片演奏的特点ꎬ在琵琶上用 分 演奏的音程ꎬ在中阮上全部用双弹来演奏ꎮ双弹:即同时弹相邻的两根弦ꎬ发一声ꎮ滑音演奏的音响效果也与琵琶推拉音有一定差异ꎬ滑音:即手指按弦从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ꎬ与琵琶绰注的技法相同ꎮ随后中阮则运用了大量的长轮来表现乐曲的激情ꎬ同时也使用了带轮㊁四小轮㊁弹㊁打㊁勾弦㊁带弦等技法ꎬ使乐曲更加具有表现力ꎮ长轮:轮是快速连续地弹㊁挑ꎬ而长轮是长时值的轮ꎮ这段音乐十分优美ꎬ听后令人陶醉ꎮ中阮那不张扬的中音区音色和滑音㊁带音㊁长轮等技法的运用ꎬ把美丽而又略带羞涩的彝家少女描绘得栩栩如生ꎮ在本段的结尾处中阮也省略了四小节ꎮ(三)粗犷热烈的第二部分1.琵琶演奏:第二部分是乐曲的第3小段至第7小段ꎬ总共有五小段ꎮ运用了多段体结构创作ꎮ乐曲的第3小段ꎬ素材来自第2小段的主题ꎬ是乐曲完成由慢到快情绪转变的过渡ꎮ舞曲的节奏更加鲜明ꎬ好似男青年们也加入女子群舞中ꎮ这一段运用了扫弦㊁半轮㊁弹㊁挑㊁推拉等技法ꎬ其中扫加半轮的技法组合运用ꎬ使其有舞曲的律动感ꎬ达到情绪转换的目的ꎮ乐曲第4小段是第3小段的第一次变化展开ꎬ其中扫弦在弱拍的运用ꎬ更加增强了切分感ꎬ进一步表现了彝族青年粗犷的性格ꎮ演奏技法上同样应用了扫弦㊁半轮㊁弹㊁挑ꎮ其中左手和弦的应用较有特点ꎬ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和弦组合ꎬ根据旋律的发展对和弦音进行调整ꎮ在本段演奏中ꎬ左手要同时按三根㊁四根琴弦ꎬ在快速演奏时较有难度ꎬ演奏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ꎬ大量的练习左手的指力才能轻松完成ꎮ乐曲第5小段是第3小段的第二次变化展开ꎬ段落开始ꎬ琵琶使用扣轮㊁挑轮交替的演奏技法ꎬ奏出了如歌的161谢㊀娜:琵琶㊁中阮演奏«彝族舞曲»比较研究抒情段落ꎮ在这一段演奏中ꎬ大指再一次被解放出来ꎬ形成独立的伴奏声部ꎬ扣㊁挑里弦ꎬ为旋律伴奏ꎮ这一段与前面粗犷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ꎬ烘托出抒情的描写ꎮ总共十二小节ꎬ弹奏时强弱变化要表现出来ꎮ接着第4小段的旋律再次出现ꎬ简明的八小节后乐曲进入第6小段ꎮ乐曲的第6小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ꎬ是第3小段的第三次变化展开ꎬ旋律线条由低到高ꎬ先在相把位奏出浑厚的低音ꎬ犹如彝族的大三弦所奏ꎬ接着旋律翻高八度ꎬ速度更加欢快㊁情绪更加高涨ꎬ由开始粗壮地到热烈地再到火热地ꎬ步步推进ꎬ最后琵琶运用拂轮的演奏技法把乐曲推向高潮ꎮ第6小段运用了弹㊁挑㊁分㊁扫㊁双弹㊁拂轮等各种技法ꎮ弹:即用右手食指自右向左弹弦ꎮ挑:即右手大指自左向右挑弦ꎮ弹挑是琵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法ꎮ扫拂是弹挑动作的再扩大ꎬ右手食指由右向左急弹四根弦得一声ꎬ称为扫ꎻ相反ꎬ大指由左向右急挑四根弦得一声ꎬ称为拂ꎮ扫拂在乐曲中有很好的表现作用ꎮ如在这一段中ꎬ最后就是运用拂轮的手法ꎬ将乐曲推向高潮ꎮ乐曲的第7小段是以引子中悠扬的笛声为素材进行展开ꎬ开始是一段较为自由的慢板ꎬ琵琶主要用长轮和推拉音演奏ꎬ接着进入激情抒发乐段ꎬ琵琶在此处又一次运用了双轮轮奏外弦旋律ꎬ大指扣㊁挑里弦伴奏ꎬ表现了彝族青年相互倾诉㊁相互坦白的爱慕之情ꎮ2.中阮演奏:整个第二部分虽然也是在前面主题音乐变奏的基础上创作而成ꎬ但是中阮的演奏只有四段ꎮ其中第3小段与琵琶相似ꎬ是一个情绪转换的过渡段落ꎮ中阮处理成慢起渐快ꎬ充分表现出情绪由低沉到高涨的转变ꎮ乐曲的第3㊁4小段同样也是对第2小段的主题舞曲加以变奏发展而成ꎬ乐谱与琵琶演奏基本相同ꎮ运用的演奏技法有弹㊁挑㊁扫弦ꎮ弹和挑也是中阮的最基本㊁最重要的技法之一ꎮ弹是用拨子向下弹弦ꎬ挑则是拨片回拨弦ꎮ扫弦技法和琵琶相似ꎬ只是琵琶用指甲弹奏ꎬ中阮用拨子弹奏ꎮ扫弦具有强调节奏重音的作用ꎬ渲染出热烈的气氛ꎮ在乐曲中ꎬ第3小段由每分钟80拍开始慢起加快ꎬ直至第4小段加快至每分钟196拍ꎬ由欢快地变为粗犷㊁热烈地ꎬ情绪一步步高涨ꎮ中阮的演奏中省略了第5小段的抒情段落ꎬ只用第4小段加上第4小段第一句的再现ꎬ来表现彝族青年热烈㊁奔放的舞蹈场面ꎮ中阮的第5小段和琵琶的第6小段一样ꎬ中阮在这一部分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ꎬ运用的演奏技法有弹㊁挑㊁扫㊁双弹㊁扫轮等ꎮ音乐从中阮厚重的低音区开始ꎬ随着音符密度和速度的增加ꎬ情绪越来越高涨ꎬ最后用快速十六分音符和扫轮的手法ꎬ将乐曲推向高潮ꎮ中阮的第5小段听起来和琵琶第6小段基本相同ꎬ但也存在着略微的差异ꎬ在火热地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上ꎬ同样是四小节ꎬ但乐谱与琵琶演奏存在差异ꎬ琵琶所演奏的音较中阮演奏更为密集ꎮ高潮部分琵琶采用了拂轮ꎬ中阮则运用了扫轮ꎬ在这段的末尾处中阮也省略了五小节ꎮ中阮的第6小段ꎬ进入对比性的抒情乐段ꎬ开始的情绪是和琵琶一样的ꎬ但是中阮没有在此逗留太久ꎬ省略了激情抒发的双轮乐段ꎬ缓慢地进入到了最后的结束部分ꎮ(四)柔美幸福的第三部分1 琵琶演奏:这部分是乐曲第1小段和第2小段的变化再现ꎮ第8小段是由第1小段变化而来ꎬ旋律线条与引子中悠扬地笛声一段相同ꎬ但在此段演奏时音域降低了八度ꎬ琵琶再次运用了轮双的演奏技法ꎬ但是在这段中ꎬ乐曲的旋律由大指挑里弦完成ꎬ四指轮空弦为背景ꎬ描绘出朦胧幽静的意境ꎮ第9小段是第2小段的压缩再现ꎬ«烟盒舞»的旋律再一次出现ꎬ最后ꎬ在夜幕中渐渐地ꎬ越来越远ꎬ在泛音上结束全曲ꎮ第8㊁9小段作为全曲的再现部分ꎬ也运用了丰富的技法ꎬ如:轮双㊁打㊁带㊁推拉㊁自然泛音㊁分等ꎮ轮双:即同时轮两条弦ꎮ打:用左手指尖打击音位发音ꎮ带:右手在前面一个音符弹后ꎬ左手按指带起所发之音ꎮ自然泛音是左手指浮点在泛音位处ꎬ同时右手指触弦发音ꎮ泛音音色优美ꎬ往往能体现出乐曲的意境ꎮ此曲就是在一连串泛音上结束ꎮ2 中阮演奏:中阮的第三部分只有一段ꎬ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压缩再现ꎮ这一部分运用的技法有弹㊁双弹㊁滑音㊁四小轮㊁打音㊁划弦等ꎬ中阮用划弦演奏结束全曲ꎮ划弦可分上划㊁下划ꎮ上划时ꎬ不是将和弦的音一起弹出ꎬ而是将和弦的几个音(一般不少于三个)由第四弦开始ꎬ有一定节奏和速度地向一弦方向划奏ꎬ下划则反之ꎬ此处所用为上划弦ꎮ结㊀语本文通过定弦法㊁乐曲结构㊁演奏技法等方面的比较研究ꎬ对琵琶㊁中阮演奏«彝族舞曲»作了一定的分析ꎮ从中可以看出ꎬ同样的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存在着不同的音乐特点ꎮ琵琶㊁中阮都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ꎬ弹拨乐器有大量的共同曲目ꎬ这些曲目ꎬ无论用哪种乐器弹奏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ꎬ如何演奏出这种独特的魅力ꎬ如何把曲目和具体乐器的特点相结合ꎬ这是所有弹拨乐演奏者需要探究和思考的问题ꎮ注释:[1]徐滢珺.谈琵琶曲«彝族舞曲»的创作特点[J].时代文学(下半月)ꎬ2009(09):208.[2]陈永胜.琵琶曲«彝族舞曲»解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ꎬ2009(01):207 208.(责任编辑:崔晓光)261当代音乐 2020年第12期。

琵琶曲目

琵琶曲目

2011年周艳芸琵琶专场演奏会1彝族舞曲(琵琶齐奏)友情客串:杨倩倩杨璐媛黄佳盈舒希《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仿佛是用音乐来描述山野风情的画卷。

2《春雨》乐曲以江南地区的评弹曲调为素材,加以模进变奏,反映了江南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们愉悦的心情。

3《虚籁》此曲为刘天华所作。

“虚”即为无,“籁”即声音,即表现那种“此曲只应天上有”的飘逸情感,其表情坦然、超脱而富于情致。

然而,透过音乐的表层,可以发现在万籁无声的深夜,“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的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对民族音乐的振兴充满了信心,一曲天籁之声在心中流露,于是挥就此曲。

4《美丽家园》(女高音独唱)友情客串:楼柯楠5《山水迢迢》(女声独唱)友情客串:郑嘉楠伴奏:周艳芸6《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7《春江花月夜》(琵琶古筝合奏)友情客串:王晓《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8《云裳诉》(古筝独奏)友情客串:王晓云裳诉以名诗《长恨歌》为素材创作而成,曲名取自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流传百世的爱情故事。

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马嵬坡前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千般痛苦与万般悔恨。

全曲共分四个段落:“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

琵琶的十大名曲介绍

琵琶的十大名曲介绍

琵琶的十大名曲介绍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

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琵琶的十大名曲,欢迎阅读。

1《塞上曲》《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

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调婉转细腻,缠绵惆怅。

在弹奏上充分发挥左手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在虚音、实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错配合中,运用弹、挑、泛等单音与拉、推、轮指等连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显委婉柔美,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夕阳箫鼓》《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

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

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主题富于江南水乡情调,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和水波声、桨橹声等拟声乐汇以丰富乐思。

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3《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

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
欣赏 乐曲分析
王惠然
★王惠然 (1936-) 柳琴、琵 琶演奏家,作曲家。生于上海。 从小酷爱民族民间音乐,十三岁 起自学琵琶、月琴等,立志从事 民族器乐的演奏和创作。
★其演奏富有激情,处理细腻。 曾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 《春天沂河》等乐曲。在演奏法 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 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 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音 柳琴。另著有《柳琴演奏法》一 书。
作品简介(二)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被誉为“中国音 乐精品”。在我国当代琵琶发展历史上有 着深远影响,那优美的曲调从60年代开始 至今仍不绝于耳,其广为流传已成为琵琶 乐手的必修曲目。它的产生,对琵琶曲的 创作、演奏技法的革新、开拓和扩大琵琶 独奏曲的表现范围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 义。
引子(第一部分):
乐曲的第七、八、九段
是引子的再现,使人们的情绪由激动转向心 头涌起的无限幸福感。渐渐地乐曲进入尾声, 音乐又回到了所描绘的意境,夜深、人静、 尽兴的人们哼着悠扬的小调渐渐远去,只有 远方还有芦笙在隐隐喧响……
谢谢欣赏
由慢到快的展开, 犹如看到了彝族山寨在 朦胧的月色下轻雾缭绕。
乐曲的第二段
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这醉人的旋律, 柔美、轻巧、富于弹性,塑造了彝族少女婀 娜多姿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少女细 腻而含蓄的心情。
乐曲的第三、四、五、六段
是快板,这段音乐节奏欢快,刚劲有力,它 描绘了彝族青年粗犷、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 美膘悍的舞姿。随着音乐逐渐趋向柔和,引 出一段优美、抒情、悠扬的旋律,仿佛是彝 族美丽的少女们,象天仙一般自天而降,飘 然回入群舞的行列,徐徐地,音乐又转入强 烈的快板上,将彝家的欢乐推向最高潮。
作品简介(一)
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琵独奏曲,取材于 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以抒 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 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 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 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 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 弦乐曲。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 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 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 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琵琶的名曲具体有哪些

琵琶的名曲具体有哪些

琵琶的名曲具体有哪些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诞生了许许多多琵琶曲,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名曲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十大著名琵琶曲一、《十面埋伏》该曲是琵琶传统大套武曲,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的《琵琶谱》。

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二、《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三、《月二高》曲谱初见于清嘉庆年间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

四、《塞上曲》该曲最早的曲谱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是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琵琶谱》中的5首独立小曲,加以发展组合的一首琵琶套曲。

五、《大浪淘沙》华彦钧传谱,自称系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

但据查证,道家曲牌中并无此曲,很有可能是他根据所熟悉的音调创作的。

六、《彝族舞曲》王惠然于1960年根据云南彝族民间音调编写。

它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强悍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青年人舞蹈欢乐的场面。

七、《狼牙山五壮士》该曲是吕绍恩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于50年代末。

八、《赴花会》该曲由叶绪然创作于1960年。

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佳节之一。

九、《歌舞引》 1927年刘天华创作。

十、《天山之春》该曲原为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的热瓦甫独奏曲,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后广泛流传。

《十面埋伏》赏析在我初一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郑成功》。

通过这部电影,我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情感激昂的曲子——《十面埋伏》。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明朝政府派人去台湾与郑成功谈判,希望以此收台湾归明政府所有。

那是明政府已派出大量军舰包围了台湾,而此时的郑成功正在接待明政府的来客,在郑府里大宴宾客,府外则是危机四伏,而郑成功对此却一点不知。

在府外混乱的场面中,郑成功的爱妾成功的逃进了郑府,还带着一把琵琶。

琵琶演奏十大名曲

琵琶演奏十大名曲

琵琶演奏十大名曲琵琶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琵琶被视为重要的乐器之一,不仅广泛应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还流传到周边国家,成为世界音乐的一部分。

琵琶演奏十大名曲是指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首琵琶曲,它们分别是:1. 《广陵散》:这是一首古老的传统琵琶曲,被认为是中国琵琶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源于古代楚国,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十面埋伏》:这是一首著名的战争题材琵琶曲,描绘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这首曲子旋律激昂、气势磅礴,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3. 《夕阳箫鼓》: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琵琶曲,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和诗情画意。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流畅,是琵琶演奏的经典之作。

4. 《阳春白雪》:这是一首充满阳春白雪气息的琵琶曲,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

这首曲子旋律清新、流畅,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5. 《彩云追月》:这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琵琶曲,描绘了月光如水、彩云追月的唯美景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流畅,是琵琶演奏的经典之作。

6. 《霸王卸甲》:这是一首充满战争气息的琵琶曲,描绘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一场战役。

这首曲子旋律激昂、气势磅礴,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7. 《月儿高》:这是一首充满梦幻气息的琵琶曲,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和诗情画意。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流畅,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8. 《胡笳十八拍》:这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琵琶曲,描绘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壮烈场面。

这首曲子旋律高亢、激昂,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9. 《广陵散》:这是一首古老的传统琵琶曲,被认为是中国琵琶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源于古代楚国,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彝族舞曲》:这是一首充满彝族风情的琵琶曲,描绘了彝族人民的热情、豪放和快乐。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流畅,是琵琶演奏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些琵琶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

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

音乐研究鲍慧梅: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鲍慧梅(青铜峡市文化馆宁夏青销峡751600)【摘要】琵琶曲《彝族舞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篇幅较长,是全ife的主体,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

感叹式的音调、时起时伏的音浪,抒发了压在他心底的无限感慨之情。

这一段运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以深化主题。

第二段以摭弹的指法奏出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朗。

第三段速度 更快,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

【关键词】琵琶曲;《彝族舞曲》;分析中图分类号:J648.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77-01《彝族舞曲》由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当时刚刚穿上 军装的王惠然跟随部队文工团在滇西南一带演出,并先后深 人到彝、苗等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学习、采风,一路上饱览了 十万青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在与当地人民 的交往中,他学习了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和舞蹈,这一 切在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同时,也为创作《葬族舞 曲》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经过长期酝酿与多次修改,诞 生了这首风格新颖独特、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彝族舞曲》。

《鼻族舞曲》以浓郁的民族特点、强烈的时代气息,表 现了彝族青年质朴、健康的情操和追求幸福、欢乐的炽热感 情。

乐曲既有诗情画意的轻歌曼舞,又有粗矿开放的热情欢 歌,它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彝家山乡风俗的动人画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成功之作。

该曲在借鉴三部曲式结构的同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多 段体展衍的手法,使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具有鲜 明的民族风格。

全曲分为9个段落。

第1段是乐曲的引子。

羽调式,2/4、4/4混合拍子。

它 首先在调式主音上慢起渐快地展开,随后上方小三度音和五 度音的出现,给人一种缥渺之感,犹如看到了朦腿月色下那 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色:随后,琵琶以双弦在低音区演奏深沉如歌的旋律,它源 自彝家著名的山歌调【海菜腔】,像是月光下树影婆娑的彝 族山寨响起悠扬的葫芦笙,召唤着彝家青年男女聚合在一 起,一个欢乐的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乐曲的第一部分(第2段)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 律。

彝族舞曲七级林玲讲解

彝族舞曲七级林玲讲解

《彝族舞曲》是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林玲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民族器乐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这首乐曲以彝族民间音乐为素材,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和演奏技巧,描绘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情感。

以下是林玲对《彝族舞曲》七级的讲解:演奏技巧:在演奏《彝族舞曲》七级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琵琶演奏技巧,如手指的独立性、音色的控制、速度的掌握等。

同时,还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扫弦、打弦、滑音等,来表现乐曲的独特韵味。

情感表达:《彝族舞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音乐作品,演奏时需要注意情感表达。

要通过音乐表现出彝族人民的朴实、热情、豪放和勇敢。

同时,在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气息的控制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情感表达效果。

节奏感:《彝族舞曲》的节奏感很强,演奏时需要掌握好基本的节奏型和节拍。

同时,还需要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现出音乐的动力和动感。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错音或节奏混乱的情况。

音色控制:琵琶的音色非常丰富多样,通过音色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奏《彝族舞曲》七级时,需要注意音色的选择和控制,以表现出乐曲的独特韵味和情感。

同时,还需要注意音量的平衡和音效的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音乐结构:《彝族舞曲》七级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结构的大型琵琶作品,由引子、主题、连接部、尾声等多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音乐结构的把握和理解,以表现出乐曲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总之,《彝族舞曲》七级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琵琶作品,需要通过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注重情感表达、控制节奏感和音色、理解音乐结构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来演绎出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教学反思
《彝族舞曲》是一首用民族乐器琵琶演奏的舞曲,乐曲内容主要反映了彝族人民欢快的舞蹈场面。

由琵琶演奏家王惠然先生创作。

乐曲a羽调式,复三曲式结构,所以本课定型为欣赏课。

欣赏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聆听、表现和创造,使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由于这首乐曲很长,前后有8分钟,我首先采用了导入后直接分段听赏的办法,把每个段落用故事情境导入的方法使乐曲之间串联起来。

在最后完整听赏时,也让学生跟着故事情节发展,把所听到的用歌声或者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每段听赏时都想办法用听、唱、律动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

比如乐曲的主题A段,旋律十分优美,我先范唱用“a”,再用钢琴带学生唱,学生熟悉后让学生跟着钢琴唱谱,体会上声调式的优美。

在乐曲第二段主题中,让男生跟着音乐的强弱节奏做弹琵琶动作的律动,感受强烈的切分节奏效果,使音乐显得粗狂豪放,正如彝族男青年跳舞时的情境。


最后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在亲身表演一段音乐情景剧,而且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在最后完整听赏时,事先给学生分好组,根据情节有表演随音乐走路的、有表演简单舞动的、有男生表演集体舞的、有单个女生舞蹈的、有表演窃窃私语情境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音乐中完成。

相信学生对乐曲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而且整堂课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对这种新颖的上课方式十分感兴趣。

一堂课通过视觉、听觉。

表演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深化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认识,体验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彝族舞曲琵琶曲简介

彝族舞曲琵琶曲简介

彝族舞曲琵琶曲简介
彝族舞曲琵琶曲是彝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它通常由彝族的艺术家演奏,以琵琶为主要乐器。

这种曲目常常以琵琶的独奏或者与其他乐器的合奏形式呈现。

彝族舞曲琵琶曲的特点是旋律优美、节奏独特、情感丰富。

它们通常表达彝族人民对自然、生活、爱情等主题的情感和思考。

曲调优美流畅,音色悠扬,能够通过琵琶的演奏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举个例子,有一首著名的彝族舞曲琵琶曲叫做《白果树下》,它描绘了一个彝族女子在白果树下等待心爱的人的情景。

这首曲子的旋律轻快而欢快,通过琵琶的演奏展现了彝族人民对爱情的渴望和期盼。

总之,彝族舞曲琵琶曲是彝族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琵琶的演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我的论文: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

我的论文: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

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梁东芳平遥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浅析琵琶曲《彝族舞曲》摘要:琵琶是我国主要的弹拨乐器,素有“弹拨乐器之王”之称。

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

《彝族舞曲》作为现代琵琶代表作品之一,将琵琶的演奏技巧及乐器的音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本文通过对此曲的浅析,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琵琶,学习琵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字:《彝族舞曲》;音乐特点;演奏要求正文:提起琵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

琵琶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民族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琵琶是根据它的演奏手法而得来的名字,向左下方弹出“琵”的声音,向右上方挑进“琶”的声音。

现代的琵琶是由中亚地区一种叫曲项琵琶传入,演变,发展而来。

它音乐宽广,音色变化多样,表现力和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在我国民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弹拨乐器之王”的美称。

琵琶艺术发展到今天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曲目,而琵琶素有“文曲”和“武曲”之分。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代表作品有《飞花点翠》《春江花月夜》。

而琵琶曲《彝族舞曲》则是融合了传统“文曲”与“武曲”特点的经典名曲。

此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琵琶演奏家和海内外音乐听众的喜爱,也是琵琶学习者的必修曲目。

《彝族舞曲》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优秀琵琶作品,是琵琶乐曲中的精品,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

作为作曲家的王惠然先生1956年先后在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结合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经过长期酝酿,1960年终于创作出这首乐曲。

《彝族舞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

彝族舞曲的演奏技巧

彝族舞曲的演奏技巧

彝族舞曲的演奏技巧彝族舞曲是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大家知道它的弹奏技巧是如何的么?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彝族舞曲演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彝族舞曲演奏技巧在演奏技巧方面,《彝族舞曲》运用了传统文曲中左手常用指法,如推、拉、吟、揉、扳。

同时还运用了武曲中很多技法,如扫、拂、滚、轮、扫拂扫轮等。

为了更好的发挥琵琶的多声部效果,王惠然首创了“四指轮”技法:右手从食指到小指顺序从弦的右边拨到弦的左边。

把右手大指分离出来,作为弹奏独立的伴奏声部,形成复调对比旋律,使琵琶奏出了多声部的音响效果,大大增加了乐曲的表现力。

《彝族舞曲》中大量采用了轮指这一指法。

《彝族舞曲》对音量的要求很高,音量的变化和指甲经过弦的阻力感密切相关,音量大,指甲经过弦的阻力感增强,音量小,指甲经过弦的阻力感减弱,即肩部向前的感觉减弱。

接着再做“十五个点”,如此累加。

《彝族舞曲》在第2,第5,第7小段都采用了勾挑轮这一指法,勾挑轮是勾轮和挑轮集合在一起的复合型指法。

此曲在最后采用了双弦轮的指法,是与第一段的双弦滚相呼应的,呼应第一段的巴乌声。

很鲜明的体现了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点。

从“轮指”这一指法便可以看出琵琶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

“轮指”这一指法也成为琵琶演奏艺术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意义的指法之一。

轮指在不同风格的曲目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它在书法感情上有很大的潜力和很独特的效果,所以,在琵琶表演过程中,用好轮指是非常重要的。

彝族舞曲创作背景《彝族舞曲》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优秀琵琶作品,是琵琶乐曲中的精品,曾受到过周思来总理的高度评价,也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民族乐曲。

该曲自产生以来,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受到琵琶演奏家和海内外音乐听众的喜爱,使其一直背演绎,久久不衰。

作为作曲家的王惠然,早在60年代就已享有很高的声誉。

王惠然先生1956年前后在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经过长期酝酿于1960年创作了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此曲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

关于琵琶曲《彝族舞曲》全曲赏析

关于琵琶曲《彝族舞曲》全曲赏析

关于琵琶曲《彝族舞曲》全曲赏析作者:王卉妍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1期【摘要】琵琶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之王,在我国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许多的经典的乐曲,其中《彝族舞曲》正是琵琶乐曲的代表作之一。

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彝家景色。

本文将会对琵琶曲《彝族舞曲》的背景、全曲结构及音乐特点等内容进行赏析。

【关键词】琵琶;彝族舞曲;赏析【中图分类号】J648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一、《彝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彝族舞曲》是由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王惠然创作而来的。

王惠然老师在1960年,以彝族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了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

他为了把彝族地区迷人的景色和彝族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汇在曲子中,他亲身到彝族地区切身感受当地的民俗民风,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一定的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就这样,王惠然老师在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中探寻,在彝家的歌舞海洋中寻觅,经过长期的酝酿,终于创作出这首动人的乐曲。

二、《彝族舞曲》全曲结构内容及音乐特点分析《彝族舞曲》是由引子和八个小段组成。

引子:全曲是由五指轮作为开始,然后慢起渐快,渐快后进入一段长轮的演奏。

这里的长轮是带有装饰音和颤音,速度时快时慢,音量强弱不断变化,使旋律听起来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描绘出了晚霞逐渐消散,朦胧的月光挂在高高的夜空中的美景。

这里考验的不仅是演奏者右手对轮指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也对左手按装饰音和颤音有很高的控制能力。

在长轮过后是一段双弦的滚奏,这里的旋律悠扬,塑造了一副恬静的夜景。

第一段。

在引子之后乐曲迎来了第一段,也是乐曲中主旋律的首次出现。

这是一段非常优美抒情的慢板,从这短短的几个乐句中演奏出柔美悦耳的旋律,散发着淳朴和醉人的韵味,刻画了彝族少女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

虽然这几个乐句从琵琶的演奏技巧来说并不难,但是这一个乐句里富有浓郁的民族韵味,我们应该细腻的处理这一句,右手要富有弹性且双弦轮音色要均匀地演奏,左手要加入揉弦等,这样才能使乐曲更富有味道。

1000801665

1000801665

谈琵琶曲《彝族舞曲》的创作特点徐滢琚(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摘要:作曲家王惠然经过多年酝酿1960年创作了<彝族舞曲>。

由琵琶这一乐器来表现。

无论从作品内容或音乐旋律本身而言。

都将琵琶的演奏技法及乐器的音色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对<彝族舞曲>的分析。

认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并激励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从中吸取优秀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努力寻求适于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彝族舞曲:创作特点<彝族舞曲)是六十年代创作的优秀琵琶作品,是琵琶乐曲中的精品,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也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民族乐曲。

作为作曲家的王惠然.早在60年代就已享有很高的声誉。

王惠然先生1956年前后在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采风.经过长期酝酿于1960年创作了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此曲被誉为“中国音乐精品”。

这是一首在我国当代琵琶发展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琵琶作品.其优美的曲凋从60年代开始至今仍不绝于耳.其广为流传已成为琵琶演奏者的必修曲目。

它的问世。

对琵琶作品的创作、演奏技法的革新、乐曲表现领域的开拓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音乐旋律与素材‘彝族舞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其中乐曲在恬静、优美的引子后.用双弦滚奏出悠扬的巴乌声,是取自彝族民歌<海菜腔》的音调。

由远至近,似乎是夜幕降临下的彝族山寨朦胧而静谧.象征着爱情之花的巴乌声已经响起。

乐曲的主题,是根据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改编的。

运用了琵琶上最有光彩的中音区,以双音与柔美的推挽滑音手法。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

初中音乐《彝族舞曲》

(七)与(八)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更加充分发 挥了曲首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 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 (九)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 于幸福之中,意境深远。 乐曲结构: 【一】景色如画 自由地、慢起渐快 【二】姑娘漫舞 优美地 【三】阿哥欢舞 欢快的、慢起渐快 【四】群舞 粗犷、热烈地 【五】双人舞 流畅地 【六】独舞与群舞 粗壮地 【七】互诉衷情 倾诉地、较自由 【八】尾声 柔美幸福地
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明。
节日
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最
为隆重。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 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
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
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 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 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 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 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 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 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 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二)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 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 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 顶蓝天饱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 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这些就是以 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意 境。”“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 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 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 舞蹈。
婚俗
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 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 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 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 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 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 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 待 宾 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 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 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姑表 优婚已杜绝,现多为自由恋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曲彝族舞曲的介绍
琵琶曲《彝族舞曲》的基本信息
彝族舞曲: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
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
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
响的吉它名曲。

琵琶曲《彝族舞曲》的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
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

那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皎洁,夜色
迷人,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

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写的
意境。

”“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
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

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
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

作品于1959年开始创作,经过多次修改,于1960年底定稿。

乐曲问世后,很快流行
全国,并被选为高等音乐院校的琵琶教材。

琵琶曲《彝族舞曲》的段落分解
〔一以轮指开始,慢起渐快,犹如悠扬的笛音。

接着从彝族山歌《海菜腔》发展而来
的缓慢自由、色彩朦胧的旋律,描绘了恬静朦胧的山寨美景。

〔二主题源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琵琶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
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并伴以舞蹈性节奏音型,生动地描绘了姑娘们轻盈的舞姿。

三与四主题旋律被简化,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强。

运用扫弦技巧,刻画了小伙子们
跳舞的阳刚勇猛气质,使舞蹈场面更为热烈。

〔五出现一小段以均匀音型陪衬的长音旋律。

速度的突慢,对比鲜明。

尾部又回到四段的快速度。

〔六段浑厚深沉的一连串排比短乐句,乐音坚实有力、热烈红火。

尾部以音区的逐层提高把把音乐推向高潮。

七与[八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

更加充分发挥了曲首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
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

九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于幸福之中,意境深远。

在此曲中,王惠然首创”四指轮“技法。

即在传统扣轮、挑轮、勾轮的指法基础上,把右手大指分离出来,用食、中、无名和小指作轮。

大指弹奏独立的伴奏声部,以奏出复调或和声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