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四、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章承办单位概况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状况
三、生产状况
四、主要产品状况
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
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现状
二、市场趋势分析
三、竞争优势
四、营销策略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的目标
二、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四、技术方案 2
五、项目具体建设内容
六、产品质量
七、项目厂址
八、项目进度安排
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原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项目组织机构
二、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三、项目运行机制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三、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四、中央补助资金用途
五、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及参数选择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四、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发展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推动产业发展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某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茶场
(三)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五年
(四)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市金垌镇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对某某茶场现在的茶园按有机茶园标准进行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有机肥供给系统、有机茶加工系统进行改造,使茶园建设成为有机茶园,建设规模为10000亩。
(六)项目主管部门
某某市农业局
(七)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10800万元,项目原投资3000万元,新增投资7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800万元,建设投资中,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0.8%,有机肥投入供给系统投入
288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7%,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投入486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2%,生产厂房投入为202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6%。
本项目新增投资7800万元,申请地方特色产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
项目年均销售收入5600万元,扣除年总成本费用3200万元,年利润总额1400万元,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依托茶场无公害茶园的茶树良种、生态环境和规模优势,通过引进有机茶园建设技术,建立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系统、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机肥持续供给系统、有机茶产品开发、检测、人员培训。
规模建设1万亩有机茶园,把茶园建设成为某某省有机茶园试验、示范、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茶区的茶园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要求茶园建设为主,提升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茶园的整体产出水平。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一)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建设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参数》;
(三)《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四)《2005至2020年某某省新型工业化农特新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五)《某某市“十一五”规划》;
(六)《某某市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四、研究结论
(一)茶叶是某某省山区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某某省传统产业,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全省茶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加全省山区农户收入,项目符合国家和某某省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
(二)项目实施,有利于加快茶场发展,扩大茶场品牌的影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实施单位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茶场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四)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操作性强,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各项投资估算合理。
(五)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给茶场带来938万元的利润,上缴所得税462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18.82%、销售利润率27.58%、内部收益率24.9%、投资回收期5.8年等财务指标均在行业较高水平之上。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可行,应尽快组织实施。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某某市具备开发有机茶的自然资源优势
某某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有“某某名茶城”之美誉,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资源十分丰富。
据全市茶树资源调查发现,金垌、合水、新宝、思贺、大成等5个镇10处,在海拔600~1800米之间,现仍生存着很多181年~600年树龄的栽培型大茶树;合水、新宝镇亦有100多亩连片的老茶园,野生型茶树分布于大雾岭山海拔1580~180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中,面积约100亩,其中有一棵树龄约260年。
合箩茶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合箩茶产地是金垌镇某某茶园。
某某海拔605米,山顶上有一块大石,
直径3米多,形似竹箩,中间裂开,在裂缝中生长一棵茶树,由它繁殖发展,故称合箩茶。
该茶抗虫性强,内含物丰富,据测定,茶多酚38.3%,儿茶素总量132.2%毫克/克,咖啡碱4.1%,氨基酸3.3%,水浸出物38.99%。
制成的特级绿茶外形紧结、多毫、呈翠绿色,汤色呈绿色且清澈明亮。
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可口,带自然花香味。
关于这种茶有一个民间传说:早在200多年前,有户姓杨的茶民,在合萝石下开辟了20多亩茶地,世世代代以经营此茶园为生。
由于气候适宜,所产的茶叶色清、味香、甘喉、质佳。
一天,老茶农正在精心炒茶,一股香味外溢。
有两位神仙腾云驾雾来到"合箩石"下棋,忽然被茶园飘来的香味吸引住了。
仙人立即弃弈来到茶园,品尝了茶农的香茗,赞不绝口。
后人便根据这个传说写出了不少赞美合箩茶的诗句。
合箩茶由此声名大振,甚至饮誉海外,到清代,还被列为贡品。
直至解放前的三十年间,因遭抢劫和火灾,这户茶农的后代-迁往外地谋生,这里的合箩茶才逐渐凋残。
合箩茶虽然美名远扬,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茶园凋残,零星种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合箩茶得到恢复发展。
1953
年有50亩,1965年后扩大到160亩,产量50多吨;1980年后稳定在300亩左右,年产量在25吨左右,其中特级合箩茶5吨左右。
近年来,合箩茶多次参加市茶叶质量评比均获得第一名。
1992年和1996年两次参考某某省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列入中国名茶之一。
某某市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研究茶史和茶树起源、驯化、培育、利用的一块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基地,对生产名优绿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某某市位于某某省南部,在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027′-23°06′、东经100°19′-101°27′之间,山地气候温暖,干湿季分明,土壤肥沃。
由于某某市太阳辐射的漫射光较多,空气湿度大,茶树新梢的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和水浸出物丰富,比直射光照射下分别高出0.26%、0.65%、2.29%。
而茶叶纤维素含量却低2.33%,这就使得茶芽肥厚柔软,持嫩性强,芳香性好,从而为绿茶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驰名中外的某某茶就是在丰富的漫射光条件下形成的优质名茶。
某某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树生长在树林茂密的山地,性喜湿润。
据研究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最适合茶树生长,年均降雨量正好处于1517.8毫米,进入雨季后,时晴时雨的阴湿状况与多漫射光的良好配合,使茶树叶芽生长出适宜制优质绿茶的化学成分。
同时,项目区的土壤、水及环境均为受到污染,为有机茶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
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导致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同时由于污染物的迁移和恶性循环,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从而
造成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相继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业的使用范围和数量。
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有机食品,不仅仅是国外消费者的追求,同时也是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
茶叶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又是某某市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并成为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
因此,可持续发展茶叶生产能够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相结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极有前景的“绿色产业”。
(三)茶场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某某省某某市某某茶场是某某市委、政府扶持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某某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化的重点企业,是某某省某某市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之一。
茶场目前年产各类茶叶折合毛茶近400多吨,主要产品有龙生系列绿茶、合箩茶茶、云雾茶和红茶等大类上百个品种,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
近三年来,茶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利润总额600万元。
在生产管理方面,茶场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
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茶场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
茶场在经济、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四)解决现有茶园的管理模式,为有机茶园建设提供示范长期以来,茶场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某某茶主产区拥有茶山3万亩,其中茶园1万亩。
目前,茶园正逐步进入丰产期,按亩产250公斤毛茶计算,可达2500多吨毛茶,但是有机茶园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也相对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的新要求。
因此,茶场决定将产能高的茶园建设成为公司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并为公司及周边地区开展有机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提高优质毛茶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实现茶场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优化茶叶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对我国茶叶产品开放,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削减,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则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欧美等国对茶叶进口从关税壁垒上看是相当自由的,但不少国家都设置了非关税壁垒,税率居各产茶国之首,且有相当一部分超过欧盟标准。
2000年7月1日欧盟即执行新的茶叶进口标准,农药残留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0—100倍。
新标准的执行,对我国茶叶的出口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面临从欧盟市场退出的危险,若仍按目前的常规方式生产出口茶叶产品,必将逐步丧失欧盟、美国、
日本等市场,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已成为我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是确保某某市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需要
开发有机茶,将有利于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山区的推广利用,改变山区茶叶生产、加工、管理和销售方面的落后状况,从而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山茶区自然生态和原料的优势,以实施有机茶加工的示范作用,逐步辐射全市茶园向有机茶方向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以及某某市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是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品,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茶产品的多样性、优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茶叶生产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环保型、健康型、生态型的有机茶叶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4、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2005年1月1日国家推出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目前止,共有35类食品国家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
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
因此根据
市场的需要,茶场在扩大产品规模的同时,按QS进行建设,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生产优质茶叶是势在必行的。
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建立起“科工贸农一体化”的有机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系,形成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检测认证管理等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体系。
实现茶叶产值提高10%,鲜叶原料价格将提高7%,,每年茶农增收300多万元的目标,确保农民增收。
同时,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及生产工艺改造,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使产品的价格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某某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是某某大叶种茶的最适宜种植区。
2009年,全市茶园总面积288.4万亩,茶叶产量达2.8万吨,产值21.6亿元。
全市23个乡(镇),960个村民委会均种茶,涉茶农户达20.5万农户,110多万农业人口,茶产业覆盖了某某市23个乡(镇)一半以上农业人口。
茶叶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本项目依托自身优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优质茶加工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增加地方税收的同时可带动广大农民增收。
2、对优化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茶场自1996年组建起开始生产绿毛茶产品,1997年开始对传统某某茶进行挖掘、整理和自主研制开发,开发的“宫廷合箩茶”在1992年、1996年先后两次参加某某茶叶质量大赛,均获得特种优质茶类高分,被列为中国名茶,并载入《中国名茶志某某卷》,是某某省15个名茶之一。
2009年荣获某某(茂名)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效果很好。
2010年,本茶场“某某”牌合箩茶荣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
通过项目的实施,茶场的优质茶叶生产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导产品将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能给茶场带来400多万元的利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承办单位概况
一、企业概况
某某某某市某某茶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是茂名市最早、至今规模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
茶场成立于2007年。
目前,茶场注册资本100万元,企业性质为个体,法人代表张海堂。
茶场经营期限为:50年。
经营范围: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茶及茶树的花果、种子综合开发利用,茶树专用肥和复合肥的研制、生产,茶叶包装的设计、制作,茶树良种推广,茶叶技术服务,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茶叶仓储及佣金代理,茶艺、茶道馆的经营,咖啡种植、加工、购售(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
某某某某市某某茶场位于“某某茶之乡”某某省某某市金垌镇。
长期以来,茶场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
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某某茶主产区拥有茶山640亩、茶园3.26万亩,成为了茂名市乃至某某省自有产权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叶企业。
茶场拥有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并且在近几年的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项目的实施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可靠的技术保证。
目前,茶场总员工30人,聘请华农大学教授为顾问,定期指导、培训。
其中农艺师1人,技术人员11人。
茶场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合箩茶、绿茶和云雾茶等,年产量折合毛茶约4000吨,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
二、财务状况
近三年来,茶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
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20万元,净利润总额30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30万元,净利润总额35万元。
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净利润总额50万元,资产负债率也下降到合理的水平,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经中国农业银行某某省分行审核,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
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表单位:万元
三、生产状况
茶场自有产权的680亩茶园主要分布于某某茶原产地海拔1350米至1650米的核心区内,可采摘面积680万亩。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60亩,有机茶园120亩。
由于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重要保障。
目前,茶树正逐步进入丰产期,主要茶园平均亩产达200公斤,远高于同一地区同类品种茶树产量。
自2004年起,茶场依据茶叶行业的特点,大力实施从原料生产向成品茶生产转型的战略,形成了一定的茶叶精加工能力。
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迅速提升经营业绩,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2000年11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8月通过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
2005年12月,成为某某省首批通过茶叶市场准入食品生产许可证(QS)A级认证的企业。
2006年8月,茶场自有茶园被列为茂名茶原料基地。
目前,茶场有600亩茶园已获得了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生产及加工认证。
四、主要产品状况茶场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合箩茶、绿茶、云雾花茶等上百个品种,其中一批名优茶屡获殊荣。
2000年,系列绿茶被某某省经贸委评为“某某名牌产品”;“合箩茶”获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云雾茶”获全国茶评比金奖第一名。
2001年8月,“合箩茶”在全国优质茶质量评比中再获金奖。
2002年8月,“暗井清香绿茶”在第三届茂名优质绿茶质量评比中获金奖。
2003年4月,“宫廷合箩茶”
在茶叶节质量评比中获“某某茶王”称号。
2008年,“某某”商标被认定为“某某省著名商标”;“合箩茶”等主要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
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
茶场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负责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研制与开发创新工作。
自成立研究所以来,完成了茶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建设和老茶园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重大科技成果。
茶场组织机构健全,内设生产部、营销部、全质办、科研所、采供部、财务中心、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生产管理方面,茶场从2008年开始按绿色食品A级要求组织生产加工,2009年4月起引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并于2010年10月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于2011年8月又通过了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为有机茶开发奠定的较好基础。
根据2011年3月填报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目标任务,茶场自2011年开始实施某某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该项目实施,完成了《有机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几经易稿,修改、审查,最后确定了《有机茶综合标准》。
该标准共分五个部分,包括有机茶园规划及建立、有机茶主要品种、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有机茶的采摘及加工要求、有机茶。
前四个部分作为推荐,后一个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
该标准于2012年12月26日发布实施,作为某某省的第一个有机茶地方标准,为有机茶园建设和有机茶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有机茶综合标准》示范园区的建设,在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肥供给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管理上都取得较大进步,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有机茶的种植、管理,统一了有机茶的质量标准,对推动我市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化意义重大。
实践证明该标准的实施实现了茶园的可持续发展的茶叶的标准化生产,且技术是成熟可行的,是值得推广运用的标准。
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
茶场基地水、电、路三通,交通便捷。
茶场通过承担某某省易地扶贫开发建设任务,所属各茶场已安置市和市内易地扶贫开发茶农600余人。
各项基础设施建已逐步得到完善,为该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基地生产环境质量优良,基地从未受过工业污染,四周均为林地,空气、水质、土壤等均为清洁,为开发有机茶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四章市场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现状
(一)国际市场现状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产品,全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据SOEL-FIBL2008年度调查,欧美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
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进口额约为9000万美元。
在我国有机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