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生物医学组织光学特性
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bffa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4.png)
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医用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材料,光学性能的研究对于材料的性能优化以及医学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
一、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光学性能是指生物医用材料对光的响应和相应性能的表征。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材料的光学性能通常包括吸光度、透光率、发光特性等。
这些性能对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人工增强视觉领域,使用良好的光学性能材料制作人工晶状体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患者的目光质量,符合人体工程学,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副作用。
二、生物医用材料的透明性研究透明性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光学性能之一,尤其在眼科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眼睛作为视觉器官,对于透明度的要求极高。
一些眼科手术所使用的生物医用材料如角膜替代材料、人工晶状体等需要拥有优良的透明性。
因此,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的透明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三、生物医用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荧光性是生物医用材料另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能。
荧光性能对于许多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荧光探针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通过与目标物质的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实现无创的诊断。
此外,荧光探针还可以用于生物标记、药物释放等方面。
因此,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的荧光性能,探索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光学性能与材料制备方法的关系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不同的材料制备方法可能会对材料的光学性能产生影响。
以生物医用材料的透明性为例,改变制备方法中的温度、时间、混合比例等因素,可以调控材料内部的结构和晶格,从而影响材料的光学性能。
因此,针对不同的光学性能需求,有必要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良,以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能。
结论:生物医用材料的光学性能研究对于材料的性能优化、医学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医学光学课件
![生物医学光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5cec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光学治疗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词
光热治疗与光动力治疗
VS
详细描述
光学治疗技术是利用光能对疾病进行治疗 的方法,包括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副 作用、开发新型光学治疗手段等。
生物医学光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
总结词
跨学科融合
详细描述
生物医学光学与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 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交叉研究为 生物医学光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例如,生物医学光学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为 药物输送和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光路调整
实验中需要调整光路,确保激光光束 的聚焦和准直,以及确保样本和检测 器之间的光路畅通。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背景消除、信号 提取、光谱拟合等。
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
数据分析
01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如荧光光谱的峰
值位置、强度等。
结果解读
02
生物医学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的性质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01
02
03
光的波动性
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 表现出波动性质,如干涉、 衍射和折射等。
光的粒子性
光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 表现出粒子性质,如能量 传递和光子吸收等。
光的热效应
光能被生物组织吸收并转 化为热能,影响组织温度 和生理功能。
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
0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的特点和意义,以
及它们与样本性质之间的关系。
应用拓展
03
根据实验结果,探讨生物医学光学技术在临床诊断、药物筛选
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应用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8cab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5.png)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应用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光能量与生物体内的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
激光通过选择性地被吸收或穿透生物组织,从而对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其作用原理与激光的特性以及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密切相关。
激光在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相互作用方式:1.吸收:激光能量被生物组织吸收,产生热效应。
组织中的色素如黑色素、血红蛋白等,可以吸收激光的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组织发生损伤。
2.穿透:激光能量可以穿透生物组织,造成组织的光损伤。
不同波长的激光在组织中的穿透能力不同,通常红外激光能够深入组织更远,而紫外激光则能够较浅层地穿透组织。
3.散射:激光在组织中发生散射,形成了照明效应。
散射使光线的传播路径变得随机,使组织内部的分子与激光发生更多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光照射的深度和效果。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在医学和生物科学的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1.医学领域:激光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
例如,激光可以用于照射血管、肿瘤和其他异常组织,达到止血、切割、烧灼等治疗的效果。
同时,激光还可以用于眼科手术、皮肤整形等领域。
2.生物科学研究:激光在生物科学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激光可以用于显微镜成像,通过激光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实现对生物组织或细胞的高分辨率成像。
此外,激光还可以用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单细胞分析等前沿研究领域。
3.激光切割和焊接:激光切割和焊接技术在工业领域有重要应用。
激光切割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切割;激光焊接则可以实现无接触、高质量的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
总之,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原理决定了其在医学、生物科学和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现状与发展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7e34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e.png)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现状与发展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光电技术是指利用光学和电子学的原理和技术,将光和电相互转换,并在治疗、诊断等方面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本文将从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光热治疗、光学诊断和光学成像等方面。
光热治疗利用光的热效应,通过光照射使病变组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杀灭癌细胞和病原体等。
光热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经可以用于临床治疗。
光学诊断利用光的散射、吸收和荧光等特性,通过对生物样本的光学特性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对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光学诊断技术包括激光诱导荧光、拉曼光谱等。
光学成像是将生物组织的特征和结构显示出来,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光学成像技术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多光子显微镜等。
这些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光电技术的应用需要成本高昂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术,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普及。
其次,光电技术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光热治疗中,对非靶细胞的杀伤问题仍然存在。
在光学成像和诊断中,对于光散射和吸收等方面的精确模型和算法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
此外,光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
光电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光电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热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未来可能会应用于更多类型的肿瘤,并与其他疗法相结合。
光学诊断和成像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对生物组织和病变的更精确的监测和诊断。
此外,光电技术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也将推动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将光电技术与纳米材料和基因工程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准确和高效的治疗和治疗监测。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科学和技术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科学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b2e4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4.png)
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科学和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它将光子学和医学相结合,利用光的特性研究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开发新型的光学技术和设备,为医学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生物成像、光学治疗、光学诊断、光学生物传感、激光组织切割等多个方面。
本文就对生物医学光子学的科学和技术展开探讨。
生物成像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非常精准地观察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近年来,一种叫做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的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OCT利用光的内插模定理,对生物组织进行高分辨率的非接触式成像。
与传统的医学成像技术相比,OCT成像无需使用任何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害,成像结果非常清晰,可用于眼科、皮肤科、外科等多个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
光学治疗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另一个热门技术,利用光的作用,对生物组织进行治疗。
激光治疗是光学治疗的一种,它目前已经应用于多个医学领域,如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
激光经常被用于疾病的外科手术和治疗,像肿瘤切除、黄斑变性等疾病的治疗都已经通过激光治疗得到解决。
而光动力疗法(PDT)则利用光的能量来刺激药物的分子,并使其释放出有治疗作用的反应物质,有效地治疗了一些肿瘤和其他疾病。
光学诊断是科学家们近期研究的领域。
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光学诊断。
光学诊断是指使用光学技术对疾病进行筛查、诊断和监测。
通过灵敏的光学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日前,科学家们利用数字组合与散射技术进行光学诊断。
新技术通过利用散射出的光子在组织内传播的特定路径,对人体内部的细胞、生物分子和化学物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光学生物传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可以应用光学技术来检测特定的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生物传感器是光学生物传感的关键部分,可以实现对特定分子的高灵敏检测。
光学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能够非常精确地检测到特定分子的浓度;其次,具有实时反馈性,能够快速响应影响疾病的变化;最后,是无损、实时、高效和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8.第八章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
![8.第八章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e1d9bfc77da26925c5b022.png)
第8章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激光医学是激光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1960年,Maiman 发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Campbell 首先将红宝石激光用于眼科的治疗,从此开始了激光在医学临床的应用。
1963年,Goldman 将其应用于皮肤科学。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作为光学手术刀的出现,逐渐在医学临床的各学科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70年,Nath 发明了光导纤维,到1973年通过内镜技术成功地将激光导入动物的胃肠道,自此实现了无创导入技术的飞速发展。
1976年,Hofstetter 首先将激光用于泌尿外科。
随着血卟啉及其衍生物在1960年被发现,Diamond 在1972年首先将这种物质用于光动力学治疗。
在医学领域中,激光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临床上激光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被各临床学科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在基础医学中的细胞水平的操作和生物学领域中激光技术也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还可以利用激光显微加工技术制造医用微型仪器。
再者,利用全息的生物体信息的记录及医疗信息光通信等与信息工程有关的领域,从广义来讲,也属于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
本章主要对医学临床,重点是激光对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由于诊断和治疗在本质上都是利用激光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首先对这些基础进行介绍。
在8.1节中归纳介绍了生物体的光学特性、激光对生物体的作用、激光在生物体中的应用特点等内容;然后在8.2节中通过典型的治疗应用实例,介绍了激光在外科、皮肤科、整形外科、眼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领域中的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等;在8.3节中重点围绕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了生物体光谱测量、激光计算机断层摄影(光学CT )、激光显微镜等。
在8.4节中,对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的激光装置与激光转播路线的开发动向进行介绍。
最后8.5节对激光医学的前景作了展望。
8.1 激光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8.1.1 生物体的光学特性假设生物体中入射的单色平行光强度为0I ,若生物体是均匀的吸收物质,根据1.5节证明的(1-89)式,入射深度为x 处的光强度I 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x a I I 00exp -=(8-1) 其中0a 为吸收系数(参见图8.1)。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177a3b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c.png)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激光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光束,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科学研究以及美容等领域。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这些效应在不同的生物体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为科学家们带来了无限的探索空间。
光热效应是激光在生物体内产生的热效应。
激光的高能量光束可以被组织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导致局部升温。
这种升温可以用来消灭体内的病变组织,如肿瘤细胞。
通过调节激光的参数,可以实现对病变组织的精准治疗,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健康组织不受损伤。
光热效应还可以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加速组织再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光化学效应是激光在生物体内引起的化学反应。
激光的能量可以激发分子内部的化学键,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
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物的检测和治疗。
例如,激光可以与特定的荧光染料结合,用于检测细胞内特定的分子,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此外,光化学效应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痤疮和色素沉着,通过激活特定的药物来达到治疗效果。
机械效应是激光在生物体内产生的机械作用。
激光的高能量光束可以直接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于激光手术和激光治疗。
例如,激光可以用来切割组织、凝固血管、去除痣等。
在眼科领域,激光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近视、散光等眼部疾病的主要方法,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总的来说,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激光可以实现对生物体的精准治疗,促进伤口愈合,检测生物标记物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激光的原理与特性
![激光的原理与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a0a2581a37f111f0855bab.png)
3、亮度高强度大
亮度是光源在单位面积上,向某一方向的 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功率.
1米长的40W日光灯,与1米长的40W CO2 激光器 相比亮度相差1010=100亿倍. 红宝石脉冲激光器1016KW/cm2比太阳高100 亿倍.
可用于制造微光武器,在千分之几秒内将 钢板击穿,也可用于控核聚变,触发氢弹。 激光碎石术正是利用此特性。
• 辐射亮度,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感觉无关. YAG激光看不见,但可以切割骨骼、肿瘤等, He-Ne激光能看见,但只能做理疗。
相干性好
若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在相 遇处位相差恒定,这两列波就是相干的。
激光是受激辐射,受激辐射的光子其频率和 振动方向均相同,且光子之间又相互关联,所 以在较长时间内位相差可保持恒定的。因此, 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
2、激光生物作用机理
• 光致发光作用 • 光致发热作用 • 光敏压强作用 • 光致化学反应 • 光的电磁场作用 • 光致生物刺激作用
3、激光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
激光外科术 激光针灸术 激光光动力学术
激光理疗术 激光内镜术
a.激光外科手术
切割:激光光刀(热光刀、冷光刀) 止血:激光光凝 缝合:激光焊接粘合
c、激光穴位治疗
用弱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代替传统的针和灸的刺激进 行治疗称之为激光穴位治疗。
激光穴位治疗对人体作用的基础实验 He-Ne激光穿透能力研的究实验研究
穴位的特异性实验研究 热效应实验研究 对皮肤电阻影响实验研究 对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的影响实验研究 激光穴位治疗循经传导实验研究 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激发经络隐性传感实验研究
4A2
R2 :629.9nm 基态
红宝石中Cr3+能级
Optical Properties of Tissue组织光学特性参数
![Optical Properties of Tissue组织光学特性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f3a02d1559eef8c75fbfb3c9.png)
Mie scattering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Rayleigh scattering
Size<< isotropic scattering Stronger scattering at short wavelengths s~1/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7
geometrical effective cross-section cross-section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Scattering coefficient(散射系数)
[cm-1] [cm-3] [cm2]
Scattering length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
Origins of scattering
Th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tissue are dominated by the lipid-water interfaces presented by membranes in cells (especially membranes in mitochondria), by nuclei, and by protein fibers such as collagen or actin-myosin.
cos() cos()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
Equivalent Random Walk
26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
理解医疗仪器的生物光子学原理
![理解医疗仪器的生物光子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72c5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a.png)
成像技术原理及分类
超声成像技术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接收生物体 发出的可见光、红外光等光学信 号,经过处理转换成图像。如内 窥镜、光学显微镜等。
利用超声波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和 传播特性,将超声波信号转换为 图像。如B超、彩超等。
成像技术概述
医疗仪器中的成像技术是将生物 体内部的结构、功能或代谢情况 以图像形式展现出来的技术。
01
光学显微镜
利用光学原理,对生物样本进行 放大成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 物医学研究中。
02
03
激光医疗设备
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治疗的医疗设 备,如激光治疗仪、激光手术刀 等,具有精度高、创伤小等特点 。
04
02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
组织结构对光传播影响
组织微观结构
细胞、细胞器、细胞间质等微观 结构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如细
新型医疗仪器创新设计思路
微型化与便携化
开发微型化、便携化的医疗仪器,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自我监测 与治疗。
多模态融合
整合多种成像模态,如光学、超声、MRI等,提高诊断准确性与治 疗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医疗仪器的智能化、自动化操 作,降低使用门槛。
面临挑战及解决策略探讨
监测与评估
运用生物光子学原理,开发出的医疗仪器可 用于实时监测生理参数、评估治疗效果等。
相关仪器与设备简介
内窥镜
一种可插入人体内部的光学仪器 ,用于直接观察体内器官和组织 的情况,常用于诊断和治疗消化 道、呼吸道等疾病。
光学成像系统
包括光学相机、光谱仪等,用于 获取生物组织的图像和光谱信息 ,为医学诊断和研究提供支持。
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最终版
![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论文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a8176bddccda38376baf93.png)
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1、引言1.1、激光的特点(特性):(选自:现代激光工程应用技术P2-3+文献【4】百度知道网址)概括地说,激光有四大特性: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
他们之间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
激光所具有的上述优异特性是普通光源望尘莫及的。
【2】1.1.1、激光的高亮度【4】普通光源所发出的光是连续的,并且在4π立体角内传播,能量十分分散,所以亮度不高。
激光的亮度可比普通光源高出1012-1019倍,是目前最亮的光源,强激光甚至可产生上亿度的高温。
激光的高能量是保证激光临床治疗有效的最可贵的基本特性之一。
1.1.2、激光的高方向性激光的高方向性主要指其光束的发散角小。
激光束的方向性好这一特性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激光能量能在空间高度集中,从而可将激光束制成激光手术刀。
另外,由几何光学可知,平行性越好的光束经聚焦得到的焦斑尺寸越小,再加之激光单色性好,经聚焦后无色散像差,使光斑尺寸进一步缩小,可达微米级以下,甚至可用作切割细胞或分子的精细的“手术刀”。
1.1.3、激光的高单色性普通光源发射的光子,在频率上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包含有各种颜色。
而激光发射的各个光子频率相同,因此激光是最好的单色光源。
由于光的生物效应强烈地依赖于光的波长,使得激光的单色性在临床选择性治疗上获得重要应用。
此外,激光的单色特性在光谱技术及光学测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1.1.4、激光的高相干性由于受激辐射的光子在相位上是一致的,再加之谐振腔的选模作用,使激光束横截面上各点间有固定的相位关系,所以激光的空间相干性很好(由自发辐射产生的普通光是非相干光)。
激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相干光源。
正是由于激光器的问世,才促使相干技术获得飞跃发展,全息技术才得以实现。
【4】1.2、激光在医学上涉及的方面(选自:激光原理及应用P184【1】)激光在医学及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可分为在治疗中的应用与在测定、诊断中的应用两大类。
超快激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超快激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4827f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8.png)
超快激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超快激光技术是一种非常新颖和精密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精确控制光的特性,从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很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超快激光来研究和治疗人类疾病。
本文将介绍超快激光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和它对医学研究的潜在影响。
一、介绍超快激光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采用非常强大和精密的激光,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机械加工、工业制造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可以用来处理细胞和组织,研究及治疗生物医学问题。
二、超快激光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生物成像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生物成像研究已成为一种主要方法,超快激光成像技术可使细胞、组织等对象对光的吸收能力更敏感,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扫描区域,获得更加精确的图像。
超快激光成像技术具有提高成像深度和分辨率的优势,因此在显微镜成像、三维成像、虚拟线探测和三维重建等方面应用广泛。
2.白内障手术眼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如果发展势头太快,就会对视力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的手术方式往往使用乳化技术来分裂并吸引晶状体,并用人工晶体来取代,但长期使用会导致人工晶体发生老化变形。
超快激光作为一种新型手术工具,该技术通过感光分子吸收激光能量,释放出蒸汽,从而使晶状体被粉碎成小片,然后切开晶状体囊提取晶状体,不仅操作时间更短,而且精度更高。
3.癌细胞治疗癌症是人类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治疗方式往往会对健康细胞也产生伤害。
使用超快激光技术,可以加热和灼烧癌细胞,使其死亡,并保留周围健康细胞的完整性。
通过使用超快激光引导杀死癌细胞,可以最小化患者需要承受的负担。
4.骨折治疗骨折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涉及康复,良好的处理和理疗。
而超快激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它可以不仅通过蒸发超快激光的热量,进行必要的松弛和解离切断和重塑碎骨,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并促进骨折处更好地自愈。
7. 激光生物学效应
![7. 激光生物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9e0aa94d2b160b4e767fcf50.png)
生物反应
当选用适当波长、适当剂量的弱激光作用 于生物体阈值适当部位以后,会发生所需 要的刺激作用,受照组织作为对这种刺激 的回答性反应。
在分子水平上,调整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影 响DNA的复制,调节酶的功能。
在细胞水平上则是动员代偿、营养、修复、免 疫和其他的再生或防御机制来消除病理过程。
离子体产生:强电场在短时间内( ns~ps)使得生 物分子的外层电子突破静电势垒而逸出成为自由 电子和离子,电场强度越高,则这种作用越强, 可形成致密的已电离的气体云,即等离子体。其 典型密度达1018 cm3
等离子体效应
一旦形成等离子体,便会强烈吸收入射激 光,引起等离子体本身迅速膨胀,并产生 冲击波,生物组织可因具有很高压强的冲 击波或等离子体形成的空腔崩溃产生的压 强,引起局部破坏。
35
光致生物刺激作用
光致生物刺激效应 光致生物刺激作用规律 光致生物刺激作用机理假设
36
光致生物刺激效应
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 功能
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糜蛋白酶活性、肠绒 毛运动、创口愈合、毛发生长、移植皮片 的长合、骨折再生和坐骨神经再生。
并具有消炎作用,可治疗关节炎、闭塞性 脉管炎、子宫附件炎、鼻以诊断为目的)
光化作用
光蚀除(光化作用)
非辐射(以治疗为目的) 光致破裂
光热作用
等离子体诱导蚀除
激光生物学效应与作用参数
光化作用:
>1s
热作用:
1s ~ min
光蚀除:
1ns ~ s
等离子体诱导蚀 除与光致破裂
ps ~ s
能量密度1~1000 J/cm2
光化作用的非线性吸收
生物医学光子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f5abf7240c844769eaeeb0.p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第1章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
• 影响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的三个物理过程 – 反射和折射(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 散射(scattering) – 吸收(absorption) • 这三个过程分别用以下参数来描述: – 折射率 – 散射系数 – 吸收系数 – 各向异性 • 在反射、吸收或散射中,哪一种损耗为主,取决于生物组织的类型以及入 射光的波长。波长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折射和吸收以及散射系 数。 • 图3所示是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所发生的反射、折射、吸收及散射的几何关 系
100
光化作用
103
1015
1012
109
曝光时间(s)
106
103
100
103
§1.3 光与组织相互作用机理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3.1 光化作用 对一系列光化作用的了解缘于对实验的观察,即对在大分子或生物组织 内光可以引起化学作用和化学反应的观察。最普通的一个例子是生物 体自身的演化 —由光合作用引起的能量释放。在激光医学物理学领域 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dodynamic Therapy, PDT)中,光化作用机理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生物刺激也归因于光化作用,尽管这还不能 在科学上得到证实。 在低功率密度(典型为 1)和长时间曝光下(秒以上或者连续波),光 化作用就会发生。对激光参数的选择可在散射占优势的组织中产生一 个辐射分布。在大多数实例都选用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激光器(例 如,波长为 630nm的若丹明染料激光器),是因为它们的高发光效率 和高的光穿透深度。如果要达到较深的组织结构,第二个性质就很重 要了。
激光-生物组织光热效应模型综述
![激光-生物组织光热效应模型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eeadd3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0.png)
吕晨阳等:激光-生物组织光热效应模型综述《激光杂志》2021 年第 42 卷第 1 期 LASER JOURNAL ( Vol . 42,No .丨,2021)17激光-生物组织光热效应模型综述吕晨阳,战仁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保障学院,西安710086摘要: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来描述组织内的光热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能够准确表征生物组织光学和热物学性质的实体模型进行实验。
因此,首先对实体模型的常用材料做出了总结,同时对人体几个主要部位的实体及有限元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做出了归纳,而后对该领域研究中最常用的几种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并对其在不同问题中的 前沿运用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该领域当前研究现状中的几点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 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光热效应;组织模型;有限元;Matlab ; Ansys ; Comsol中图分类号:TN 249文献标识码:Adoi :10. 14016/j . cnki . jgzz . 2021. 01. 017Model review of laser-biological tissue photo-thermal effectLV Chenyang , ZHAN RenjunCollege o 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Support,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eople's Armed Police, XVan 710086,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laser and biological tissue , on the one hand , m ore perfect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s need to be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photo-thermal process within the tissue . O n the other hand , a solid m odel which can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optical and thermos-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tissue is needed for experiments . So first of all , the common materials of the solid model are summarized . At the same time ,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entities and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several main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re generalized . Then a horizon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kinds of computer-aided software which were m ost commonly used in this field is made and the frontier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problems are summa rized . Finally , several deficiencies in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 this field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photo-thermal effect ; biological tissue model ; finite element ; Matlab ; Ansys ; Comsol得与当年X 射线相同的突破[7],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 都在于深入的研究激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之上, 研究的关键在于生物组织模型的准确性以及求解方法的合理性,但是生物组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介质, 其高度浑浊的特性使其难以被真实表征,此外生物组 织还是可以对外界热源刺激具有主动自我调控功能 的动态系统,因此,建立能够准确表征组织光学和热 物学性质的数学模型及实体模型是研究的核心环节, 模型的复杂性又使其必须依托强有力的计算机辅助 软件来实现,因此,很有必要对组织建模及仿真单独 展开研究。
激光热疗中生物组织的光热特性响应以及动态热损伤研究
![激光热疗中生物组织的光热特性响应以及动态热损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85a9df5022aaea998f0f3d.png)
文章编号:!"#$%$!"&("!!’)%!"%&#(%!)激光热疗中生物组织的光热特性响应以及动态热损伤研究朱光明&,朱丹",骆清铭",刘伟&!(&*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摘要:考虑到生物组织的光学、热学特性参数以及血液灌注率与组织温度和组织热损伤的依赖关系,模拟了激光热疗中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生物组织的动态热响应和热损伤,以及血液灌注率的变化。
通过分析激光功率和激光头尺寸对热疗效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于肿瘤热疗临床的结论。
关键词:激光;热疗;温度场;热损伤;生物组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引言温热疗法是利用外加能量在含有肿瘤的组织中产生一定范围的高温,达到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的目的。
常见的外加能源包括有激光、微波、超声等。
如何有效地加热肿瘤患区,使之处于有效治疗的温度范围(’&!’#/),并尽可能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利用光导纤维,通过外科手术、内镜或者皮下通道将激光能量直接送到要治疗部位进行加热的方法称为激光热疗。
在生命体中,血液灌注的热作用是在研究生物热行为时所必须关注的。
血液灌注对维持体内温度场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血液灌注率是一个与组织温度有关的物理量,同时血流与生物组织的热凝固损伤也紧密相关。
用激光作加热源,涉及到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热相互作用、热在生物组织中的动态传递、激光能量与加热时间对生物组织有效温度场的影响等。
本研究以球形激光治疗头作热源发生器,就上述问题给出了数学上的定量描述,根据模拟计算结果,预示组织的动态温度场,热损伤以及血液灌注率的变化。
!激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和热相互作用生物组织是由不同大小、不同成分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是典型的光的混浊介质,同时存在光的吸收和散射。
组织生物学中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组织生物学中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26b0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2.png)
组织生物学中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组织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器官。
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涉及到微观结构和细胞器的变化,这就需要使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来观察和研究。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作为组织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成像工具之一,在细胞和组织成像、动态过程的研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利用光的特性来实现对生物样本的成像。
光学显微镜是目前最常用的成像工具,在各种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采用的成像原理是光的透射和反射,它们利用透过透镜的光束实现对样本的成像。
在光线透过样本的时候,样本中的不同结构会对光的能量产生不同的反射或散射,这些反射或散射的光线会被聚焦在透镜上,形成一个被称为像的图像。
通过对像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样本中的细节信息。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光学显微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高分辨成像技术的出现,如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让科学家们能够对细胞和组织进行更精细的观察。
2. 组织生物学中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应用近年来,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细胞和组织基础研究、药物筛选、癌症诊断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1)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和物理原理的成像技术,它利用细胞或组织中的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标记的分子,在激发光线的照射下自发发出荧光信号,实现对样本的成像。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非破坏性等优点。
它可以实现对细胞内分子的定位和运动轨迹的研究。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和组织的研究领域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它可以应用于药物筛选、生物传感、蛋白质互作和代谢等方面的研究。
在癌症诊断和研究方面,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检测和定位,并对癌细胞的分布、转移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
介观光学技术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介观光学技术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1819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6.png)
介观光学技术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生物成像技术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能够让我们看到人体内部的结构、组织和细胞等微观结构,并及时发现并治疗一些疾病,有助于提高医学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介观光学成像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成像方面。
介观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非线性光学的成像技术,将激光从介质中传递,在不同的介质之间会发生折射和散射现象,其光学特性能够实现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介观尺度的分辨率。
这种技术主要基于蛋白质等生物材料对光束的非线性响应,它能够通过收集反射、荧光等信号来非侵入性地获取活体的三维立体图像,同时还可以验证细胞的功能和代谢情况,最终实现真实、准确、便捷的成像分析,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介观光学技术在生物成像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方向。
第一,通过介观光学技术对乳腺癌等疾病进行诊断研究。
随着女性乳腺癌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无创的手段有效地诊断这种疾病,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介观光学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观察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通过在动物模型和病人体内进行纤维腺瘤和纤维腺瘤组织活检的分析表明,基于两光子激发的荧光成像支持了二甲酰共波长激光和长波长红外辐射在区分纤维瘤与正常组织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也使得微血管和乳头界面的成像更具有可读性和分辨率。
第二,介观光学技术有助于研究某些疾病发生的机制。
疾病的研究过程需要更加高效、准确和便捷的工具,以了解病理学背景的变化,以及蛋白质和代谢过程的表达与否。
这一点,介观光学技术在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观察细胞核、细胞膜、蛋白质及其聚合体、囊泡、颗粒等基本单位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这将为了解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一种更加可靠的方法。
第三,介观光学技术有助于生物材料的纳米级别的观察。
从分子层次了解细胞工作的原理,需要一种能够非常准确地捕捉这些微观物质过程的技术。
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工作原理
![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5b86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f.png)
生物医学光学成像工作原理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是一种通过光学技术获取生物组织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方法。
它在医学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基础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的传播特性、成像模式和常见的成像技术。
一、光的传播特性在介绍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特性。
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会受到散射、吸收和折射等因素的影响。
散射是指光在组织中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导致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吸收是指光被组织中的某些分子吸收,转化为热能或激发分子的能级跃迁。
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改变。
二、成像模式生物医学光学成像的成像模式主要有两种:透射成像和反射成像。
1. 透射成像透射成像是指将光源放置在生物组织的一侧,通过组织的散射和吸收作用,测量另一侧的光强分布,从而获取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透射成像可以用于非侵入性的体表成像,如X射线透视、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2. 反射成像反射成像是指将光源和探测器放置在同一侧,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相位信息,来重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反射成像可以用于组织表面的成像,如皮肤病变的检测和眼底成像等。
三、常见的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采用了多种成像技术,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技术:1. 传统显微镜成像传统显微镜成像是指使用透射光学显微镜来观察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它通常需要对组织进行固定、切片和染色等处理,以增强对组织细胞的分辨率和对特定成分的识别能力。
传统显微镜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结构信息,但对于活体组织的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简称LSC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通过消除组织内的散射光和背景噪声,提高成像深度和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
它利用激光点阵逐点扫描样品,并通过光学系统收集反射或荧光信号,以构建三维的图像。
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ba21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4.png)
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光干涉成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方法,它采用激光干涉原理,通过对激光波前的位相信息进行分析,可以获取被测物体的几何形态和表面形貌。
由于其高精度、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等特点,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尤其是在细胞影像学、组织工程、体内诊断等领域。
1、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细胞影像学中的应用在细胞影像学中,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活体细胞的形态、生长、分裂等生理现象的高精度跟踪。
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成像技术的影像设备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 详见(doi:10.1038/nrm2535)。
比较新颖的研究发现,在人体中,有的细胞可以利用一个可摄取的化学物质,从而形成一种被三角形所限制的微环境。
因为基本上所有生命进程都依赖于一个特殊的型态来进行,这种完全不受制于人工控制的形成,对医药界或者某些实验室设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2、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在组织工程学科中,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组织工程材料的表面形貌、微细结构等物理特性的高精度测量。
同时,激光干涉成像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性能及几何形态的跟踪,从而为组织工程的细胞生长研究、生物复合材料的可行性设计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在体内诊断中的应用在体内诊断领域,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多种医学成像技术的辅助。
比如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可以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实现对体内组织的形态、切片、代谢、功能等生理现象的评估。
此外,激光干涉成像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成像技术(如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相结合,实现对体内组织结构、代谢水平、功能状态等的全面评估。
总之,激光干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三维测量方法,已经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随着激光干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激光干涉成像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图是水的吸收光 谱由于大部分生物
组织含水量可高达 60%-80%,所以 组织对红外线的吸 收光谱与图4-10所 示相似
光物理学特性
太阳光组成: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一)紫外线分类 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 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 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 (二)可见光分类
(三)红外线 770nm-1mm,热效应强,常作为热源。
一、皮肤对光的反射
皮肤对光的反射有两个特点: 1.是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 其原因是皮肤角化层表面粗糙不平,使之
红色
EN207 EN207
红色 紫色
650-<655
2+
>685-690
2+
TP2
655-685 770-<785
3+ 2+
785-830
3+
>830-845
2+
190-400
5+
DIW
405-420 585-625
3.5+ 2.5+
626-710
3+
190-400
5+
630-660
3+
ML3
800-915
5、 抗激光辐射能力; 6、 可见光透过率; 7、 结构和外形。
指标参数:
型号 EC2
EC3 BD1 YLW ARG ZSY
ZS2 TRC
防护波段(nm) 光密度
190-398
7+
9000-11000
7+
190-380
7+
9000-11000
7+
190-410
5+
190-450
6+
451-460
5+
黑化,参与光敏反应,导致皮肤晒黑、出现光老化。
(2)UVB:可被玻璃阻挡,对皮肤作用于表皮,其损伤表现为在表皮 内出现日晒伤细胞,临床出现日晒伤表现。
2、可见光对皮肤的影响 红光、蓝光等治疗痤疮。 3、红外线对皮肤的影响 穿透能力强,加热组织 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可用于消炎和促进组织新生
皮肤光生物类型
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只要考虑吸收系 数这一参数就够了。因为当入射光足够强 时,也可以有相当的光到达组织深处,从 而引起生物效应。所以在考虑激光对生物 的作用时,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系数和光 的透射深度两个参数都要注意。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学的方法,把入射光 束通过会聚的光学系统,使光束的焦点不 在皮肤的表面,而深入到皮下某一处,从 而使达到20-25mm深处的激光还有相当的 强度,换言之在皮肤下3-4mm深处的激光 强度有可能比在皮肤表面还要强,利用这 种方法,可以直接使激光的焦点会聚在皮 下的病灶上进行治疗,既不需切开皮肤, 也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此外,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还与其含血量 有关
玻璃体对光波长没有特征吸收
3.只有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到达眼底,(因 为紫外线以及远红外线被角膜及晶状体吸 收完了),除一小部分为眼底反射外,大 部分通过视网膜√
√
晶状体 角膜,晶状体
角膜,水状液
角膜唯一
0.28 0.78
1.4
1.9
μm
激光防护镜
眼睛是人体对激光最敏感的器官 ,由于眼对光的聚焦作用可使视 网膜上能量密度增高105倍,
3.有色组织对光的吸收具有波长选择性。
就可见光来说,若光的颜色和组织色素的 颜色互为补色,则组织对光的吸收最多。
故用蓝色的Ar+激光照射血红蛋白易于被吸 收而使之形成血液凝结(凝血),对无色 肿瘤注入具有与激光颜色互补的药物,使 之更易于吸收光能来破坏肿瘤细胞。(光 动力疗法)
图4-10比较了深部组织(皮下 3mm以下与皮肤表层(0.4mm) 以内)对不同光波的线性吸收系 数。
波长在1.4-1.9um的中红外线,基本被角膜 和水样液吸收,对波长1.9um以上的中红 外线和远红外线,角膜是唯一的吸收体, 所以角膜易于受远红外线加热,使角膜烧 伤。 √
2.晶状体对紫外线的吸收类似角膜。
晶状体是近红外线0.78-1.4um的主要吸收体,晶状体吸收近 红外线会使α和γ晶体蛋白首先分解为较小单位,然后在 持续辐照后,使β晶体蛋白中分子量较小的亚单位消失, 凝聚成分子量较大的不溶硬蛋白,硬蛋白的出现破坏了晶 体中胶原纤维的超显微结构,因而散射增强。导致透明度 的部分丧失,也就是白内障的产生。
绿色
16%
EN207
蓝色
23%
EN207
黄/绿色
19%
EN207
绿色
16%
EN207
绿色
第三节其他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
各种生物组织的光学性质可归结为如下的 特性:
1.光透过软组织比透过皮肤和硬组织容易 一些,换言之软组织对光的吸收较弱。
2.有色组织对光的吸收比无色组织大,这 是因为有色组织含有较多色素
眼介质 角膜 水状液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射率 1.376 1.336 1.38(外);1.41(内) 1.337
水的折射率1.332-1.333,空气折射率1.0003
眼各介质的吸收光谱
1.角膜对波长短于0.28um的远紫外线吸收 率接近于100%,角膜结膜炎。 √
墨镜的选择第一要素 是滤除紫外线
3+
660-670
2+
780-920
2+
190-400
5+
IRD2
785-830
2+
830-1700
3+
IRD
190-450 820-1720
5+ 3+
190-480
5+
800-1790
5+
IRD5
820-950
6+
>950-1400
7+
>1400-1750
6+
36%
EN207
浅绿色
15%
EN207
之间的波长反射率较大。
2.各种肤色皮肤对波长短于 300nm的紫外线和波长长于 2um的远红外线的反射率都 一样,而且反射很弱,仅为 5%
3.可见光400~760nm范围内白色皮肤的反射率比黑肤色皮肤的反射 率大,故要在皮肤获得同等的生物效应,对黑色皮肤的辐照剂量可比 白色皮肤小。 4.白色皮肤对He-Ne激光(波长0.6328um)的反射率为CO2激光(波 长10.6um)的10倍,因此要达到同样的生物效应,He-Ne激光的辐 照剂量应为CO2激光的10倍。 5.在可见光的范围内,不论白皮肤或黑皮肤对光的反射均随波长增加 而增加。
根据皮肤经日光照射后产生红斑和(或)黑化的不同反应划分。 皮肤的光生物类型不等于肤色。
2)皮肤是不均匀的吸收体,所以吸收系数 μ是一等效值。 √
3)皮肤对光的吸收遵从指数衰减规律√
随着深度的增加,吸收指数衰减
4)皮肤对激光的吸收与波长有关√
5)对光的吸收系数越大,则光的透入深度 越浅√
因此低剂量照射就可引起视网膜 的严重损伤而导致视力下降直至 失明。
各国相应地制定了激光防护标准。早在 1962 年美国就提 出了一些激光安全辐照限。从防护原理来看,目前激光防 护材料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基于线性光学原理的激光防护 ,它包括吸收型、反射型和吸收/反射复合型;二是基于 非线性光学原理的激光防护,它主要利用三阶非线性光学 效应,包括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折射、非线性散射和非线 性反射;三是基于相变原理的激光防护。
表现如同磨砂玻璃。
2.皮肤对激光的反射与波长有关√
图2 各种皮肤反射率与光波长的关系
因为体表的部位不同, 皮肤颜色的深浅不同, 表面粗糙程度不一,以 及组织中脂肪含量、含 水量、血流状况、血红 蛋白含量、色素多少等 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所 以不同皮肤对波长光辐 射的反射也不同。
从右图可以看出: 1.皮肤对红色光和近红外光
现在我国使用关于激光安全的强制标准有: CJB-2408-95 激光防护眼镜防护性能测试方法 GJB-1762-93 激光防护眼镜生理卫生防护要求
JB/T 5524-91 实验室激光安全规则
激光防护镜有多种类型,所用材料不同,原理各异,应用 场合也不同。因此,要提供对激光有效防护,必须按具体 使用要求对激光防护镜进行合理的选择。
第三章 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
本章将介绍各种生物组织,特别是易于暴 露在光辐射下或感光的组织如皮肤和眼睛 的各种光学特性。
第一节 皮肤的光学特性
皮肤是人体的外墙,它覆盖了人体全部表 面,是人体接触外界光线最为广泛的组织 。在用光和激光治疗疾病时,也往往通过 皮肤进行。
因此,掌握皮肤的光学特性,尤其是对光 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规律,对于研究光的 生物效应、光的治疗剂量和对皮肤的损伤 阈值具有重要意义。
6)如同反射一样,光的吸收还因肤色不同 而不同。
第二节 眼的光学特性
眼是人体的感光器官,光在眼球从外到里 经过4部分,分别为角膜、水状液、晶状体 、玻璃体。光入射到眼内时,在这各层中 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吸收与偏振,然 后投射到视网膜上。
一、眼的光学参数
下表列出了眼球各部分介质的折射率,可见,尽管晶状体 折射率的绝对值是最大的,但因为与前后介质的折射率差 别比不上角膜与眼外空气的折射率差别,所以光在眼球上 最大的折射发生在角膜与空气的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