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中职

合集下载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土壤肥料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课程目标、中职生特点与学科的最新进展、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土壤肥料问题,灵活运用了问题教学法、课堂合作交流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和加强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世吉Huang shiji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农业学校,533000 刊名:农业技术与装备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年,卷(期): 2009 ""(12) 分类号:G4 关键词:中职土壤肥料学教学法。

《土壤肥料学》教案

《土壤肥料学》教案

从肥料科学的发展来看:在建国初期( 1953 年),政府提出了 “ 以农家肥为主,商品肥料(化肥)为辅 ” 的肥料工作方针。 1957 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通过全国肥料试验网 150 多个试验点获得的结果 表明:我国土壤 80% 的农田土壤缺氮, 50% 左右缺乏磷素, 30% 缺 乏钾素,这为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 世纪 70 年代中 期,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 “ 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和化肥相结 合 ” 。 20 世纪 80 年代、 90 年代,化肥施用量猛增,大大推动了 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动态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喷滴灌施肥新技术,土 壤肥料测试新技术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壤资源质量可变性;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固定。 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来抓。 教学进程(含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2. 肥料是农业高产优质的保证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 起重要的作用。
(1)为植物提供养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2)改良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提高土壤肥力。 (3)增加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FAO (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项增产措施 中,肥料对粮食的增产作用为 40%~60% ,可见肥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性。 (4) 增加作物的抗性,促进作物早熟。 二、 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基本概念 1. 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 疏松表层。 内涵: “ 陆地表层 ” 是指土壤的位置, “ 疏松 ” 是指其 物理状态,以区别于坚硬整块的岩石。 “生长绿色植物”是土壤的功能。 不同学科理解角度不同,所下定义各异。 如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工程学家;土壤学家与农学家。 土壤之所以 “ 能够产生植物收获 ” ,主要是由于有肥力。任 何一种土壤均具有一定的肥力,只是高低不同,因此土壤与土壤肥力的 概念密切相关,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2. 土壤肥力的概念 西方土壤学家,传统地将土壤供应养料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即包括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水、肥、气、热)四 个肥力因素。土壤中只有这四大肥力因素同时存在,而且处于相互协调

土壤肥料课程

土壤肥料课程
15
(二)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以06作 06作 物生产技术高职土壤肥料为例) 物生产技术高职土壤肥料为例) 土壤肥料是研究和了解如何培肥管理土壤的学 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分为理论讲授 42学时 理论讲授( 学时) 科,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分为理论讲授(42学时) 和实验教学(18学时 两部分, 学时) 和实验教学(18学时)两部分,其中理论讲授 分为八个模块。 分为八个模块。 共计60课时,其中理论4 课时, 60课时。
11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老教师能够毫无保留地帮助青年教师, 老教师能够毫无保留地帮助青年教师,并根据 课程需要辅导青年教师。形成一支由副教授、 课程需要辅导青年教师。形成一支由副教授、 讲师、助讲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讲师、助讲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抓青 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 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严格 试讲制度,过好教学关; 试讲制度,过好教学关;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 合理,现在都能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 合理,现在都能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
16
单元一 土壤肥料概述 知识点:1.土壤和肥力的概念 2.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 土壤和肥力的概念; 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 知识点:1.土壤和肥力的概念;2.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 课时分配:理论4 课时分配:理论4 单元二 土壤的基本组成 知识点:1.土壤矿物质与土壤质地 2.土壤有机质 3.土壤水 土壤矿物质与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 知识点:1.土壤矿物质与土壤质地;2.土壤有机质;3.土壤水 4.土壤空气 土壤热量状况。 土壤空气、 分;4.土壤空气、土壤热量状况。 课时分配:理论8 实训4 课时分配:理论8;实训4 单元三 土壤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1.土壤空隙性 2.土壤结构性 3.土壤物理机械性与 土壤空隙性; 土壤结构性; 知识点:1.土壤空隙性;2.土壤结构性;3.土壤物理机械性与 耕性;4.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5.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 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 耕性;4.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5.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 课时分配:理论6 课时分配:理论6

《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中职

《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中职

《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土壤肥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包括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

土壤学主要讲解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肥料学主要讲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化学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化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施用方法。

另外也介绍有机物料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与土壤和肥料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产,提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准备、操作能力,总结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同时动手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参考学时本课程72学时(四)课程学分4个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评价方法知识部分:根据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进行评价。

技能部分: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态度,平时观察记载情况,科学实验等的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条件需要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讲解,有配套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还需要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参观实习。

4.教材编选[1]土壤肥料学(农学类专业用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土壤肥料学(北方本下册),河北省昌黎农业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10。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黄世吉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活动,也是师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活动。

教学所使用的各式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或媒介。

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又要重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土壤肥料等铹是农业职业学校种植、园艺、园林、植物保护等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重要的兼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性的课程。

但是,由于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广泛、空间和时间跨度大、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加上学生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等问题,致使学生学习土壤肥料学课程的难度较大,教师教学枯燥无味。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黄世吉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农业学校,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科教学法研究之我见 [J], 谢阳军
2.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科教学法研究之我见 [J], 谢阳军;
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实训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J], 孙翕;郭杰;王添
4.《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J], 刘娟;徐秋芳;姜培坤;叶正钱
5.中职学校《土壤肥料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J], 黄世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大纲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城县职教中心《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要求:土壤肥料学是研究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主要讲授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土壤管理,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无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施用,以及有机肥料的成分、性质和积制。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肥力发生发展的规律,了解各种养分对植物的作用,和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明确土壤、植株和肥料的关系。

掌握主要化肥和有机肥的性质、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的关系和施用原则。

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学会经济用肥和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是农科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应力求做到深度适当,结合我国生产实际,突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传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一、土壤肥料学的研究任务二、土壤与肥料科学的发展简史三、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章土壤矿物质第一节岩石的风化一、地壳的元素组成特点二、成土的主要矿物质、岩石三、岩石风化的几种类型第二节风化产物的新性质和新类型一、风化产物具备的新性质二、风化产物的类型第三节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一、不同风化产物的矿物组成二、土壤矿物组成与养分供应的关系第四节土壤的机械组成一、土壤粒级的概念及划分依据二、土壤质地的概念及质地分类依据、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本章重点:成土的主要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风化产物的类型;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难点:土壤质地的概念与划分依据。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第一节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类型和组成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类型二、土壤有机质的组成第二节土壤有机质的转化一、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概念及其转化过程三、腐殖质的性质第三节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一、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二、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与植物生长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一、腐殖化过程与腐殖化系数二、矿质化过程与矿质化系数三、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措施本章重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性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提高有机质含量的途径。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任务 ” 的 目标性和教学情境 的创建 . 让 学生带着 特定任务 自主探 索问题。 程; 掌握 , 即学生通过这个步骤使 学生掌 握土壤肥 料学实验 的基本 操作 和 在完成“ 任务 ” 的过程 中, 培养 学生 自学 以及教学 资源处理 能力 , 技能 和知 技能 , 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测量 实验数 据 , 正确 处理数 据和表达 实验结 识点把握、 消化 的能力和理论联 系实践 的能力 , 增强学生 独立意 识和协 作 果 。培养 了学生 自主学习 、 分析问题 、 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四) 综 合评 价 实验 情 况 , 构 建 知 识 网 络 精神。 二、 《土壤肥料 学》 实验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总结评价要贯穿于任务驱动 模式下 土壤肥料 实验实 训教学 的整个过 ( 一) 创设情境 , 提 出实 验 任 务 程 。评 价 的 形 式 要 多 样 化 , 有 自我评 价 、 小组互评 、 教9 币 评 价 等 等 。 不 管 自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 功实施 的基础 , 典 型任 务的创设是 教 师 评 、 互评还是教 师评价 , 都分优 秀、 良好 、 一般 、 不 合格 四个等级 , 由教 师和 准备 和 实施 任 务 驱 动 教 学 的 着 力点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 我 们 根 据 土 壤 肥 料 工 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 , 以便 学生 自 己或 同伴、 老 师随时 了解学生 的 目的是激发学 生 作的真实场景及土壤肥料 学课程 标准规定 的实验 实训课 教学 内容和 教学 状况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 励性的评价语气 , 目标为依托创设与实际相似 的 5个教学情境 l 2个具体工作任务 , 使学生的 的 学 习兴 趣 。 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境中发生 , 引导学生 带着真实 的“ 任务 ” 进入学 习情境。 三、 应 用 任 务 驱 动 式 教 学 时 因具 备 的几 个 条 件 具体 的教学设计如下 : 1 . 教学班级应是小班级。我们所教 的班级学生数多为 2 5~ 3 0人, 这样 教学情境 1 : 土壤理化 性质 的调查与检测 教 师指导及学生学 习都极易展开。 工作任务 : ( 1 ) 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 土壤质 地测定。 ( 3 ) 2 . 要有操作工位数 量足 够 的土壤 肥料 实验实 训室 , 并能做 到完 全 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4 ) 土 壤 有 机 质 的测 定 。 ( 5 ) 土 壤 容 重 的 测 定 及 孔 隙 放 , 最低也要半开放。我校 的土壤肥 料实验 实训室是 半开放 的。同时 。 学 度的计算。 ( 6 ) 土 壤 酸 碱 度 的 测 定 校 的图书馆 、 电子阅览室也应做到完全开放或半开放 。这样 有利于学生 随 时实验 , 随时查阅资料 , 保证及时并保质保量地完成“ 任务” 。 教学情境 2: 土壤速效 性养分状况 的调查与检测。 工作任务 : ( 1 ) 土壤碱解氮测定。 ( 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3 ) 土壤速 3 .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课 时 , 做好 “ 调课” 等的协调 工作以保证实验 实 效钾含量的测定。 训任务驱动教学的连续性及完整性。 教学情境 3: 如何识 别与鉴定化学肥料 参考文献 : 工作任务 : ( 1 ) 碳酸氢铵和尿素含氮量的测定。( 2 ) 过磷酸钙 中有效磷 的测定。( 3 ) 化学肥料 的定性鉴定。 教 学 情 境 4: 土体 生产 性能 的调 查 与 整体 评 价 。 工作任务 : 土 壤 剖 面 的 挖 掘 和观 察 记 载 。 教学情境 5: 植物营养诊 断。 工作任务 : 作物缺素症状 的外形观察 ( 二) 分析任务 , 制定实验实训方案 分析任务是任务正确执行 的前提。教 师在设 计 出具 有某种 情境 的实 验任 务后 , 不要急于讲解 , 而是组织 学生讨论分析任务 , 让学生 自己发 现 问 [ 1 ] 周文利, 刘德鸿. 对“ 土 壤肥料 学” 实验教 学 的思考 [ J ] . 科教文 汇

《土壤与肥料》32学时-课程标准

《土壤与肥料》32学时-课程标准

《土壤与肥料》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454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计划学时:适用专业:园艺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土壤肥料》是园艺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土壤肥料》课程是在高职学生完成了职业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其同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气象》等,后续课程有《果树生产技术》、《花卉栽培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

通过《土壤肥料》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艺植物需肥特点、对土壤的要求、肥料的选用等技术要点,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设计的总体思路本课程在内容确定上依照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

课堂讲授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习等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牢固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熟练地应用有关设备和技术(如土壤肥料速测仪、烘干箱、酸度计、凯氏定氮仪等),掌握土壤的性质及园艺植物需肥规律,并根据其特点合理、科学选择肥料,学会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等实践技能,指导农业生产。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要求,明确课程的任务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河北省以及国内园艺产业行业对人才需求,以及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技术应用型人才,《土壤肥料》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学会根据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特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肥料,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节约肥料、减少生产成本的目标。

《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通过对园艺植物生产工作过程进行剖析,筛选出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和课程任务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作为课程学习领域。

园艺植物生产终年进行;园艺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模式多种多样:有陆地栽培、设施栽培、无土栽培等,对土壤、肥料的要求差异较大,因此,科学根据园艺植物特点,根据栽培特点制定适宜的施肥措施是本课程的基础和关键。

土壤肥料学课程标准

土壤肥料学课程标准

土壤肥料学课程标准《土壤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肥料是提高植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

合理利用土壤、肥料资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保证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壤营养与施肥》就是研究土壤中物质运动规律和植物的营养规律以揭示土壤肥力的本质、土壤和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提出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肥料的合理施用技术等,为提高植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

《壤营养与施肥》是农艺教育专业及植物种植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之前必修的一门先导性课程。

《壤营养与施肥》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壤营养与施肥》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技能及其最新成果和实用的高新理论与技术等,简明、清楚、准确、系统地介绍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掌握《壤营养与施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今后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学好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也为学习其他种类植物的栽培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壤和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理论与原理,能够具备土壤农化测试新技术、土壤评价新技术、土壤利用改良规划新技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肥料合理使用技术等多种技能,为学好植物生产、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农业生产、管理与发展服务。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授课。

五、教学内容绪论1、基本内容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基本概念,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土壤肥料学发展概况等。

2、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讲授土壤、土壤肥力和肥料的基本概念,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发展概况,加深学生对土壤和肥料的内涵及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作用的深刻理解,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土壤与肥料》32学时-课程标准

《土壤与肥料》32学时-课程标准

《土壤与肥料》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454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计划学时:适用专业:园艺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土壤肥料》是园艺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土壤肥料》课程是在高职学生完成了职业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其同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气象》等,后续课程有《果树生产技术》、《花卉栽培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

通过《土壤肥料》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园艺植物需肥特点、对土壤的要求、肥料的选用等技术要点,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设计的总体思路本课程在内容确定上依照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时。

课堂讲授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时采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习等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牢固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熟练地应用有关设备和技术(如土壤肥料速测仪、烘干箱、酸度计、凯氏定氮仪等),掌握土壤的性质及园艺植物需肥规律,并根据其特点合理、科学选择肥料,学会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等实践技能,指导农业生产。

1.2.2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要求,明确课程的任务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河北省以及国内园艺产业行业对人才需求,以及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技术应用型人才,《土壤肥料》的任务是通过学习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学会根据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特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和肥料,并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节约肥料、减少生产成本的目标。

《土壤肥料》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通过对园艺植物生产工作过程进行剖析,筛选出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和课程任务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作为课程学习领域。

园艺植物生产终年进行;园艺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模式多种多样:有陆地栽培、设施栽培、无土栽培等,对土壤、肥料的要求差异较大,因此,科学根据园艺植物特点,根据栽培特点制定适宜的施肥措施是本课程的基础和关键。

试析高职《土壤肥料》项目课程构建

试析高职《土壤肥料》项目课程构建

和 职 业 能 力 可 见 项 目课 程 非 常 适 合 于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
《 土壤肥 料》 项 目课 程 构 建 的必 要 性
土壤 肥料 是 发展 农业 的基 础 . 土 壤 肥 料 知 识 是 种 表 4 创 新 能 力 考 核 评 价标 准表
评价 建议 内容 考 核方 式
处在 人才 培养 的核心 地位 . 是文 化 的载体 , 也 是 教 育 的
植 类 专 业 的重 要 基 础 知 识 , 《 土 壤肥 料 》 课 程 是 农 业 院 校 种 植 类 专 业 必 修 的核 心 专 业 课 程 。《 土壤 肥料 》 课 程 主要 介绍 土壤 基 础知 识 和肥 料 的性 质作 用 . 对 农 业 生
高职 专论
2 0 1 3 . 1 0
试析高职《 土壤肥料》 项 目课程构建
钟 莉 传
( 广 西 农 业职 业技 术 学 院 广 西 南 宁 5 3 0 0 0 7 )
摘要: 基 于 工 作 过 程 的项 目课 程 是 高 职 课 程 改 革 的主 要 方 向和 趋 势 之 一 。 为顺 应 高职 教 育 和 社 会 发展的要 求, 广 西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从 社 会 岗位 需 求 和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出 发 , 对《 土壤肥 料》 课 程 进 行 了项 目化 重 构 , 并从 《 土壤 肥 料 》 项 目课 程 构 建 的 必 要 性 、 设 计 思 路 和 构 建 内容 等 方面 进 行
出版 社 . 1 99 9 .
1 . 设 学生 自评+ 作 品设 计 具有 较 创 新 性 不 计 创 同伴 互 评+ 作 品设 计具 有 原创 好 的新 颖 性 和实 够 实 用性 2 0 新性 教 师综 评 性 、 新 颖性 、 实用 性 用 性 较 好

土壤肥料学教案教案

土壤肥料学教案教案

土壤肥料学教案教案本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学习《土壤肥料学》课程所需的教案。

通过该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土壤与肥料的相关知识,掌握土壤与植物养分的关系,以及合理施肥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土壤的形成与性质,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土壤养分的供应与需求关系,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土壤与环境的意识,养成科学施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土壤的形成与性质,理解土壤养分的来源与含量。

2. 理解土壤与植物养分之间的关系。

3. 学会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掌握科学施肥技巧。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知识讲解a. 土壤的形成与性质i. 土壤形成过程: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

ii. 土壤性质:颜色、质地、疏松程度等。

b.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含量i.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区别与特点。

ii. 养分的含量与比例- 氮、磷、钾的含量及作用。

- 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2. 实验操作a. 土壤样品分析i. 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验。

ii. 根据化验结果分析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

b. 肥料配方与施肥i. 了解肥料种类及其特点。

ii. 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

3. 讨论与解答a. 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提问。

b. 教师解答疑惑,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拓展。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器材、土壤样品等。

2. 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实验记录、小组合作等。

3. 评估内容:a. 对土壤形成与性质的理解程度。

b. 对土壤养分来源与含量的掌握情况。

c. 通过实验记录与合作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肥料配方与施肥技巧的掌握水平。

五、教学反思与延伸1.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2.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土壤肥料学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实践能力。

中职《土壤肥料》实践课活页式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职《土壤肥料》实践课活页式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职《土壤肥料》实践课活页式教材的设计与应用探究摘要:随着农业的进步,土壤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职同砚需要系统进修土壤肥料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本探究旨在设计一款适用于中职《土壤肥料》实践课的活页式教材,并探讨其在教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土壤肥料;实践课;活页式教材;应用探究一、引言土壤肥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供应,合理的肥料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中职同砚在进修《土壤肥料》实践课程时,需要精通土壤肥料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需要一种适合实践教学的教材。

传统的教材呈现形式通常是纸质教材,每个章节的内容固定,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调整。

而活页式教材则具有内容灵活、易于更新和随时调整的优势,适合于实践课程的教学。

二、活页式教材设计针对中职《土壤肥料》实践课程特点,活页式教材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内容简明扼要:思量到中职同砚时间紧凑,教材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同砚快速精通和理解。

2. 实践操作指导:教材中应包含大量实践操作的步骤和详尽说明,以援助同砚精通实际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与应用: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实例,教材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提高同砚的应用能力。

4. 交互便利灵活:活页式教材接受可调整内容的形式,使得老师和同砚能够依据实际状况对教材进行增删和调整,保持教材的好用性和活跃性。

三、活页式教材的操作与应用1. 活页式教材的制作:选择适合中职同砚的教材外观设计和材质,如接受彩色纸张,添加插图和照片,并加入适量的空白页,便利同砚做笔记和作业。

2. 教材内容的设计:教材内容应依据《土壤肥料》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包括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同时,依据详尽课程打算,可将教材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3. 教材的使用:老师可以依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模块进行讲解,通过教学课件或实物示范等方式,让同砚进行亲自操作和实践。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
14
该课程在我院的覆盖面很广,受益面广。 该课程在我院的覆盖面很广,受益面广。目前 已成为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 已成为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必修课程, 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必修课程,每年修 读该课程的人数最高高达320多人, 320多人 读该课程的人数最高高达320多人,平均每年有 15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 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余名学生学习该课。 15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着眼点高,对培养适应21 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着眼点高,对培养适应21 世纪需求的农学和非农学类不同类型人才的培 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高职高专、 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高职高专、 自考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起了有力的推动 作用。 作用。
13
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 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 教学要求,1996年将土壤肥料的教学内容由以 教学要求,1996 年将土壤肥料的教学内容由以 前四个学期讲授计划为三个学期讲授, 每周4 前四个学期讲授计划为三个学期讲授 , 每周 4 学时。 后来两个学期讲授, 每周6 学时。 学时 。 后来两个学期讲授 , 每周 6 学时 。 1997 年两个学期讲授, 每周4 学时。 2004- 2005年 年两个学期讲授 , 每周 4 学时 。 2004 - 2005 年 一个学期讲授, 每周5 学时。 2006年一个学期 一个学期讲授 , 每周 5 学时 。 2006 年一个学期 讲授, 每周4 学时。 一直沿用至今。 讲授 , 每周 4 学时 。 一直沿用至今 。 土壤肥料 分为二个层次,即经典内容和拓展内容, 分为二个层次,即经典内容和拓展内容,大幅 度地减少了重复内容。 度地减少了重复内容。
15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土壤肥料学完整课件

计划产量养分需求总量
计划产量指标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数量
土壤供肥量
无肥料区作物产量 100
×
形成100kg经济产 量所需养分量
指植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 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 率。
有两种测定方法:
示踪法和差值法
计划施 肥用量
=
计划产量所 需养分总量
肥料的养 分含量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3学时) 第二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3学时) 第三章 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2学时) 第四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养及化学钾肥(1学时) 第五章 土壤与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与 微量元素肥料(1学时) 第六章 复混肥料(1学时) 第七章 有机肥料(1学时)
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
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 含量最小的有效性因子制约的规 律。
报酬递减律:
在其它生产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单位肥料的作物增 产量却呈递减的趋势。
施肥技术包 括三个环节
施肥量确定 施肥时间 施肥方法
施肥量确 定依据:
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63.8
穗粒数
0.14 2.3 17.1
籽粒数/g.m2
0.03 1.0 14.0
1.溶液的组成
不同溶液组成叶片吸收速度不同 KCl>KNO3 >KH2PO4 尿素>其它N肥
2.溶液浓度及pH
在不引起伤害的前提下养分进入叶 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浓度升高而升高
大量元素 0.2~2%
微量元素 0.01~0.2%
微 量 元 素 的 有 效 性
5
6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实验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综合评价等四个教学过程,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导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教学是理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对土壤肥料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同时,着重给学生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专业(尤其是农、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所存在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一般是实验前教师统一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地照步骤机械地做完实验,很多同学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程序、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实验的前期准备和预处理都是教师或实验员做好,学生未参与整个环节,缺乏整体认识。

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适应,学生围绕教师转,实验只具有单纯的理论验证功能。

实验不仅是理论的验证,更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方法根本就起不到这种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带着特定任务自主探索问题。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以及教学资源处理能力,技能和知识点把握、消化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土壤肥料学》实验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实验任务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基础,典型任务的创设是教师准备和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着力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土壤肥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包括土壤学和肥料学两部分。

土壤学主要讲解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肥料学主要讲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主要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化学肥料的成分和性质、化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施用方法。

另外也介绍有机物料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与土壤和肥料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产,提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准备、操作能力,总结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
使学生基本掌握土壤的组成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及氮、磷、钾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氮、磷、钾化肥的性质及施用知识,了解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肥料的作用,了解主要有机肥料的性质及施用技术。

同时动手能力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72学时
(四)课程学分
4个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讲课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评价方法
知识部分:根据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进行评价。

技能部分:根据学生技能训练的态度,平时观察记载情况,科学实验等的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条件
需要多媒体教室进行课程讲解,有配套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还需要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参观实习。

4.教材编选
[1]土壤肥料学(农学类专业用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2]土壤肥料学(北方本下册),河北省昌黎农业学校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