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学年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2)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2)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2)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篇2浅析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死锁问题摘要:死锁问题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故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对计算机资源使用最优化的实现面前无疑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就这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而言,其绝不是凭空产生的,相反的,其有着自身的一系列必要条件,而这些必要条件和产生原因实际上又可以为相应应对措施的采取指明突破口。

本文主要围绕着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这一中心主题,从死锁问题的具体内涵出发,通过对其产生原因、必要条件的论述和揭示,最后给出可行的死锁解决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死锁问题;原因;对策死锁,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不通的状态,而当期具体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中时,其则表示在一把包括多个进程在内的进程集合体中,每个进程都在等待相应事件的促发,而这些事件却又在等待另一类进程的完成,因此,这样一来进程之间一直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之中,无法得到顺利地执行。

当然,这种不同的状态也就必然导致了资源空间的极大浪费,不需要占用的资源无法放出,需要的资源又无法得到利用,这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运行来说,无疑是个不好的消息。

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和运行时,总是需要将其产生原因及形成机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及时地采用相关措施加以应对。

1 计算机操作系统死锁问题我们知道,操作系统是一台计算机的灵魂,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只能是一副空壳,什么功能也无法实现。

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操作系统重要性的要求之下,人们已经对其越来越为依赖了。

当然,这种依赖性如果碰到计算机运行不畅或者死机的情况,用户则会变得异常烦躁,而这种死机以及卡壳现象的发生实际上在很大层面上都是死锁问题导致的。

我们都可以清晰认识到的是,就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言,其所具有的系统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而这种资源在多数情况下又表现出一种独占性的特点,即许多资源无论在什么时刻都只能供一个进程使用,而这一个进程所占用的系统资源又是多方面的。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

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1)Linux操作系统毕业论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其优越的性能和灵活的定制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 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1.开源性: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浏览、修改、复制和分发。

这种开放性不仅激发了广大开发者的热情,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保障。

2.多用户支持: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模式,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用户帐号和家目录,保证了每个用户之间的数据私密性。

3.多任务支持:Linux操作系统具有非常出色的多任务支持,能够同时执行多个应用程序。

这种特点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4.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拥有严格的访问控制模式,能够对系统资源和用户数据实现精密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威胁,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也较高。

二、 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1.网络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用于搭建各种网络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这种应用领域不仅适用于企事业单位,而且适用于个人和小型团队。

2.桌面系统:Linux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桌面操作系统,如Ubuntu、Fedora、Debian等。

这些操作系统拥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和界面,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各种需求。

3.嵌入式系统:Linux能够为嵌入式应用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如路由器、IP电话、数字电视机顶盒等。

这些领域对于空间、功耗、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较高,而Linux正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系统。

三、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1.云计算:随着云计算的普及,Linux作为云计算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将会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操作系统读书论文3000字

操作系统读书论文3000字

操作系统读书论文3000字一、绪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且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现代计算机系统,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计算机,都毫不例外地配置有操作系统。

由此可见,操作系统好比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机算机系统不能缺少操作系统,而且操作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用户要想快速高效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必须对操作系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只有正确地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性能和优势为社会服务。

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对其概念、作用和特征以及功能应用作一个阐述。

二、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作用和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为了使系统的各种资源能协调、高效地工作,使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个管理者来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这个管理者就是操作系统。

它是紧挨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首次扩充,统一管理和支持各种软件的运行,其它软件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

操作系统的作用有以下两方面: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其中,所有的硬部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通称为硬件资源,而各类程序和用户文件称为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用来负责在各个程序之间分配和调度资源,使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

2、为用户提供服务功能和友好界面: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也称为用户接口或人机界面,是实现计算机系统和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的。

其界面有两种:一种是以命令行方式出现的界面(如MS-DOS),方便高级用户的使用,是通过键盘及命令行操作来进行的;另一种是以图形和窗口方式出现的界面(如Windows窗口),方便普通用户的使用,它以图形菜单、任务栏、桌面图标等界面出现,是通过键盘和鼠标的交替操作来进行的。

操作系统的特征有以下三方面:1、并发性:在操作系统中可以在同一时段内相继打开和运行两个及以上的程序,并可以相互交替和穿插着进行操作。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 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觉得抽象、难懂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实施办法。

Abstract: The author made some improvements and gave practical an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that students always feel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combining with his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eaching.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Key words: 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0引言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

本课程从操作系统实现资源管理的管理的观点出发,阐述如何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使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地、有效地为用户服务,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服务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控制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点偏向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论教学,而学生在没有学习该课程前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只是在使用层面,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觉得本课程所学内容与实际所用操作系统的偏差很大。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操作系统的定义与发展2.1 操作系统的定义2.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3 操作系统的分类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3.1 进程管理3.1.1 进程的创建与销毁3.1.2 进程调度3.2 内存管理3.2.1 内存分配与回收3.2.2 虚拟内存管理3.3 文件系统3.3.1 文件的创建与删除 3.3.2 文件的读写与修改 3.4 设备管理3.4.1 设备的分配与释放 3.4.2 设备的驱动与控制4: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4.1 进程间通信4.2 同步与互斥4.3 死锁的预防与避免 4.4 中断与异常处理4.5 虚拟化技术4.6 分布式操作系统5: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5.1 桌面操作系统5.2 服务器操作系统5.3 嵌入式操作系统5.4 移动操作系统5.5 实时操作系统6:操作系统的优缺点分析6.1 优点6.2 缺点6.3 改进方向7:操作系统与其他相关技术的关系 7.1 编程语言7.2 数据库管理系统7.3 网络通信技术7.4 人机交互技术8: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8.1 云操作系统8.2 大数据与的融合8.3 安全与隐私保护8.4 自动化与智能化9:结论附件:1:操作系统原始代码示例2:操作系统相关实验数据3:相关调研问卷回收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保护原创作品的权益,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使用。

2:商标法:保护商号和商标的专有权,禁止未经授权的商标使用和侵权行为。

3:隐私保护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

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论文)浅谈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基本软件。

它扮演着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和桥梁角色,可以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协调软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调度任务等。

本文将对操作系统这一重要主题进行一番探讨。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IO设备等。

通过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性能的优化,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效率。

2.任务调度: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优先级,合理地调度任务的执行顺序。

通过任务调度算法的选择和优化,操作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并发和并行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系统的支持,可以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通过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文件访问方式,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4.用户界面: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等多种交互方式,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系统。

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二、操作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通用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根据用户界面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命令行操作系统和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根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操作系统分为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多处理器操作系统等。

三、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发展过程。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操作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的阶段:1.批处理系统阶段: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是批处理系统,用户通过提交批处理作业的方式进行计算。

这种操作系统的特点是任务按顺序执行,没有交互性,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

《操作系统》小论文

《操作系统》小论文

《操作系统》课程小论文【浅谈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11计科一班任课教师:***山东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2013年12 月26 日【浅谈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以及金融、政务、商务等重要信息网络与之互连,互联网这个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已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此同时,这些重要的信息网络系统面临入侵攻击的威胁,而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程序的漏洞正是攻击者实施攻击的基础。

操作系统是直接与计算机硬件打交道的基础软件,是计算机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其他应用软件安全性的根基,缺乏这个安全的根基,构筑在其上的应用系统以及安全保障系统,如PKI、机密性保护措施的安全性将得不到根本保障。

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安全依赖于各主机系统的安全可信,没有操作系统的安全,就谈不上主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

本文首先介绍了操作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定义,Windows XP系统的安全目标、架构和实现,然后详细介绍了其安全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介绍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配制方法等。

关键词:操作系统;Windows XP;安全性;原理;配置ON THE WINDOWS XP OPERATING SYSTEMSECURITYABSTRACT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financial,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other important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the global Internet information network has been in such aspects as politics, econom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t the same time, these important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faces the threat of invasion attack, and operat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program vulnerabilitie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attacker to carry out attacks.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basis of dealing directly with the computer hardware software, is the direct management of computer resources, the securit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other application software security, lack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security, to build on its application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such as PKI, confidentiality protection measures of security will not guarante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network security depends on the host system security are to be believed, no operating system security, let alone the host system and the security of network system, so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XP system security objectives,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n introduces its detailed and analyzes its security mechanism, further introduced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using environment, etc.Key words:the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XP; security; the principle; configuration【概述】1.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英语: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操作系统课程论文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论文设计

学年论文(课程设计)题目: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与进程管理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电气2类学号2010482213姓名李璐指导教师刘海波2012 年05 月26 日操作系统存储管理与进程管理摘要此系统实现了存储管理和进程管理。

存储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存储管理采用可移动的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采用数组来模拟主存,大小为512个字节。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调度,进程的创建和撤销、进程的阻塞和唤醒,中断作用的实现。

其中硬件中的中央处理器用不断循环的函数CPU( )模拟,重要寄存器(如:程序状态寄存器PSW、指令寄存器IR)用全局变量模拟,中断的发现是在函数CPU中加检测PSW 的方式来模拟,时钟的模拟通过timer控件实现。

进程控制块的模拟通过数组,本系统最多容纳10个。

进程调度时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5。

关键词:存储管理;进程管理;时间片Operating system memory management and process management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atorvastatin, 80 mg/d, initiated 24 to 96 hours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duces death and nonfatal ischemic events.Design and Setting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conducted from May 1997 to September 1999, with follow-up through 16 weeks at 122 clinical center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South Africa, and Australasia.Patients A total of 3086 adults aged 18 years or older with unstable angina or non-Q-wa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terventions Patients were stratified by center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treatment with atorvastatin (80 mg/d) or matching placebo between 24 and 96 hours after hospital admission.Keywords: Storage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Time slice目录1 引言 (1)1.1 性质 (1)1.2 教学目的 (1)1.3 任务和要求 (1)1.4 意义 (1)1.5 论文结构安排 (1)2系统分析与设计 (2)2.1 此次课程设计总体把握 (2)2.2 存储管理的要求 (2)2.3 进程管理的要求 (2)2.3.1 进程控制块 (2)2.3.3 进程创建 (2)2.3.4 进程撤销 (2)2.3.5 进程阻塞 (3)2.3.6 进程的唤醒 (3)3 系统实现 (4)3.1 全局变量 (4)3.2 内存分配 (5)3.3 内存回收 (6)3.4 创建进程 (7)3.5 撤销进程 (8)3.6 进程调度 (9)3.7 进程阻塞 (10)3.8 CPU函数 (12)4 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1 引言1.1 性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微内核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微内核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系别:信息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姓名:丁^^日期:2012年5月7日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微内核操作系统引言: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和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部件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但是,随着操作系统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加,有很多网络攻击方法都是从寻找操作系统的缺陷入手的,互联网上传统Unix操作系统就具有先天的安全隐患,于是产生很多修补手段来解决它上面的安全问题。

但是由于Unix 本身结构的原因,在很多修补方案下,仍然存在系统隐患。

本文介绍了一些关于微内核的相关知识,可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操作系统终端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操作系统微内核安全性一、相关概念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且运行于内核模式下。

单内核(Monolithic kernel)是内核一种组织方法,内核的组织方法有两种:单内核和微内核。

如果内核的所有模块都在同一进程中,就称为单内核;如果内核的模块在不同进程中,就称为微内核。

强内核其实是单内核的一种称法单内核是一个很大的进程。

它的内部又可以被分为若干模块(或者是层次或其它)。

但是在运行的时候,它是一个独立的二进制大映象。

其模块间的通讯是通过直接调用其它模块中的函数实现的,而不是消息传递。

二、微内核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内核操作系统(Microkernel Operating System)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现代操作系统设计中的一个突出思想是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及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这种技术变成为微内核技术。

由于它能有效地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故非常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环境。

当前比较流行的、能支持多处理机运行的操作系统,几乎全部都采用了微内核结构,如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制的Mach OS,便属于微内核结构操作系统;又如当前广泛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采用了微内核结构。

操作系统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操作系统概述姓名:代成宁学号:0904013006 班级:09计本三班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这本书,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操作系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下面是我对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解。

操作系统是统一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系统部件之间,系统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征、分类和功能分别做了简单的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发展1、手工操作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运算速度慢,没有任何软件, 没有操作系统。

用户直接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上机时完全手工操作,首先准备好的程序纸带装入输入机,然后启动输入机把程序和数据送入计算机,接着通过开关启动程序运行,计算完成后,打印机输出结果。

用户必须是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

2、监控程序(早期批处理)阶段由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由晶体管取代,运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软件也开始迅速发展,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这就是早期的对用户提交的程序进行管理的监控程序和批处理软件。

3、多道批处理系统阶段随着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广泛应用,CPU的运动速度大大提高,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引入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并出现了专门支持多道程序的硬件机构,这一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CPU的利用效率,出现了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等等,从而产生了更加强大的监管程序,并迅速发展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操作系统。

统称为传统操作系统。

4、现代操作系统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急速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微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更加优化,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而体积却大大减少,面向个人的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出现并普及。

它的最大优点是结构清晰、功能全面、可以适应多种用途的需要并且操作使用方面。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并发。

并发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在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计算机的今天,大量重要数据需要用计算机存储和传输,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计算机操作系统毕业论文篇1浅谈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运用作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学科,计算机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新兴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但是,目前计算机面对攻击性程序仍然不能进行良好的防御,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其操作系统易遭受外来程序的破坏与攻击,所以如果要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就好维护好计算机操作系统。

还原技术是维护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它能够有效确保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1 还原技术的概念及分类1.1 还原技术的概念还原技术简言之就是指使用者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随时对原始资料和数据进行相应的电脑备份,一旦计算机遭受某些破坏性程序或者病毒的攻击而丧失正常的行使能力后,使用者就可以利用提前备份的文件当作蓝本,然后进行复制粘贴,还原重建,将原始数据复制出来重新进行使用,这样就可以帮助计算机用户避免受到损失。

通过还原技术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还原技术不但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等一系列优点,而且不会对计算机本身的使用产生冲撞性的不良影响。

1.2 还原技术的分类目前,在计算机系统维护中,还原技术主要包括软件还原技术和硬件还原技术两类,具体叙述如下:(1)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软件还原技术。

软件还原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些还原软件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合理有效的进行维护性还原的操作。

GHOST是目前存在的一款最具影响力的还原软件,但是对于GHOST而言,在其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较为高级的系统支持,所以在GHOST使用时往往会因为计算机本身高低不同的操作系统而导致其应用存在不稳定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相关技术人员在原有的还原软件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科学创新,并且成功发明了一款称为“还原精灵”的新型还原软件,“还原精灵”的投入与使用,不仅能够继续有效维护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还改变了传统软件必须依靠硬件设备运行的缺点,使还原软件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功能与价值就无法实现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的论文范文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发展及分类摘要:操作系统是统一管理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人性化、方便简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计算机占用的空间,缩小计算机的体积和重量,使计算机能更加方便地携带成为未来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及嵌入式硬件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嵌入式产品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支持。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分类中图书分类号:TP3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77-0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挑战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不同的计算机环境和不同的应用环境,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

从个人计算机到大型计算机,从办公自动化到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从小型企业管理到大型企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都需要有操作系统的支持。

操作系统的职责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控制计算机的整个工作流程。

一方面,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因此而出现了多种形式、能够满足多种应用、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操作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使得计算机的处理器、存储器等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能够不断满足用户方便、高效、快捷应用计算机的需求。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对于这类操作系统相信用过电脑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开发商——Microsoft(微软)公司开发的。

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系统在操作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

主流Windows系统都可以用在工作站中,如高Windows NT 4.0、Windows 9x/ME/XP、Windows 2000,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等。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操作系统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选择了操作系统作为我的毕业论文主题。

本文将从操作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安全和可靠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通常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协调与管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用户需要通过编程语言直接操作硬件,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到需要一个软件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于是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它允许用户一次性提交多个作业,由操作系统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调度执行。

随后,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相继出现,使得计算机能够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满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操作系统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操作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友好的用户接口和高效的任务调度算法,操作系统可以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快捷、方便。

其次,操作系统可以有效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

通过合理的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机制,操作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此外,操作系统还可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访问控制和错误处理等机制,防止恶意程序和硬件故障对系统造成损害。

未来,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操作系统需要更好地支持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

例如,操作系统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算法来优化机器学习任务的执行效率,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2)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2)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2)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篇二《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探析》摘要:主机操作系统不同于常见操作系统,入门较难。

为让学生尽快掌握主机操作系统,文章从实践环境、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外实践几方面对新型主机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直在教学计划和实际教学中受到重视。

作为计算机系统上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本身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新型主机操作系统,让教学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更新的步伐,是适应新形式下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的需要。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业界流行的优秀、先进的新型主机操作系统,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

在一般学校的教学中,多是以UNIX等常见操作系统为实例及实践环境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而UNIX、Windows等在可靠性、可用性、并行化、共享性、安全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远逊于目前的新型主机操作系统。

主机操作系统从1964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2000年以来,IBM推出的更开放更可靠的新型主机操作系统Z/OS,使得主机操作系统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基于技术的先进性和社会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始开设“新型主机操作系统”选修课。

主机操作系统先进、庞大、复杂,和常见操作系统既有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点。

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我们从实践环境、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课外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教学研究和改革。

1 建立先进开放的实践环境由于主机界面和常见操作系统界面差别大,学生普遍感觉入门难,因此保证随时随地的用机,方便逐渐熟悉主机,显得十分必要。

作为加入IBM主机合作项目的9所高校之一,我校拥有IBM公司2005年捐赠的一台大型主机Z900。

在此有利条件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开放的主机实践环境,包括Z/OS操作系统、RACF安全子系统、COBOL语言、DB2数据库、PL/1、CICS中间件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种活动,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友好的操作环境。

一个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多个重要的功能。

首先是进程管理,它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确保多个程序能够并发运行,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资源。

通过合理的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可以决定哪个进程在何时获得 CPU 时间,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能力。

内存管理是另一个关键功能。

操作系统需要有效地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以满足不同程序的需求。

它要确保各个程序之间的内存隔离,防止一个程序的错误访问影响到其他程序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实现虚拟内存技术,让计算机能够运行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程序。

文件系统管理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职责。

它负责组织和存储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数据,提供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取和写入等操作。

文件系统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效率、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文件的快速检索和访问。

设备管理则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包括设备的驱动程序、设备的分配和释放,以及输入输出操作的控制。

操作系统需要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设备访问接口。

在众多操作系统中,Windows 操作系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一。

它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易于操作和学习。

Windows 不断更新和改进,从早期的 Windows 95 到现在的 Windows10 和 Windows 11,在性能、安全性和功能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其强大的兼容性使得各种软件和硬件都能够在 Windows 平台上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则以其开源、稳定和安全的特点在服务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许多大型网站和企业级应用都运行在 Linux 服务器上。

由于其开源的特性,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 Linux 进行定制和优化,从而满足各种特殊的应用场景。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

操作系统毕业论文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的核心技术。

本篇论文将从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结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计算机内存、磁盘空间、文件系统、输入输出设备、进程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操作系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需要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包括内存、磁盘、输入输出设备等各种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以确保它们被高效地利用。

2.进程管理: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各个进程。

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进程的优先级、资源分配以及进程间的通信等问题。

3.文件系统管理: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计算机中的各种文件,对文件进行存储和管理。

操作系统还需要使用文件系统来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4.网络管理:操作系统需要管理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包括协议栈的管理和网络连接的管理。

5.用户界面管理:操作系统需要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二、结构和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单体结构、分层结构和微内核结构等。

单体结构是指操作系统的所有组件都在同一个进程空间中运行,分层结构是指操作系统被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一层都执行特定的任务,微内核结构是指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尽可能集成在内核中,其他功能则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实现。

自20世纪60年代起,操作系统开始迅速发展。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为大型机设计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开始出现。

DOS、Windows、Mac OS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也不断地进化。

Unix、Linux等操作系统开始盛行。

Linux操作系统论文(精选8篇) 2021

Linux操作系统论文(精选8篇) 2021

随着网络得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是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得问题。

Linux系统是类unix得网络操作系统,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网络服务器方面,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突出,受到人们更多得关注。

下面是搜素整理得Linux操作系统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Linux操作系统论文第一篇:Linux操作系统组成及应用---------------------------------------------------------------------------------------------------------------------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得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得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针对于Linux操作系统来说,需要对于该套系统得功能以及在实际当中得应用做出系统性得分析探讨,从而有效得提升该套系统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应用,进而使其能够为社会上各个领域得发展做出更大得贡献。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计算机的“大管家”,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高效、便捷的计算环境。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早期的操作系统功能相对简单,主要是为了实现基本的任务调度和资源分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操作系统也逐渐变得复杂和强大。

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到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再到如今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和云计算操作系统,每一次的变革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进程管理负责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分配,确保多个程序能够同时运行而不相互干扰。

内存管理则负责合理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文件管理用于组织和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用户接口则为用户提供了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包括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在进程管理方面,操作系统采用了多种算法来实现任务调度,如先来先服务算法、短作业优先算法、时间片轮转算法等。

这些算法各有优缺点,操作系统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内存管理中,分页式存储管理、分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是常见的方式。

分页式存储管理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分段式存储管理则根据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段,而段页式存储管理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文件管理系统则需要考虑文件的组织方式、存储结构和访问权限等问题。

常见的文件组织方式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直接文件等。

存储结构包括连续分配、链式分配和索引分配等。

访问权限的设置可以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设备管理不仅要处理设备的硬件特性,还要提供统一的接口,让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使用各种设备。

操作系统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本篇论文将讨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以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它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并且它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活动,如进程调度、文件管理和内存管理等。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服务,如输入和输出管理、错误处理和安全管理等。

其次,我们将探讨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存储管理负责分配和释放内存,以及管理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

文件管理负责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文件,以及管理文件系统。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磁盘和网络接口等。

用户接口负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方式,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等。

然后,我们将讨论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批处理操作系统适用于大规模计算任务,它将一批作业按顺序加载到计算机系统中,并在完成一个作业后自动加载下一个作业。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并且它通过时间片轮转方式来实现多任务处理。

实时操作系统适用于需要实时响应的应用程序,如航空交通控制和核电站控制等。

最后,我们将探讨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桥梁和协调的作用,它管理和分配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操作系统还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并提供了用户界面和基本服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论文第一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计算机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灵魂,是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管理者,负责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交互界面,并对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自20世纪60年代操作系统诞生以来,它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操作系统的发展1.早期的批处理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形态是批处理系统,如IBM的IMS和CTSS等。

这些系统主要通过预先准备好的一批作业来进行,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用户无法直接与计算机交互。

2.分时系统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分时系统如CTSS、NOS和VMS等的诞生,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这标志着操作系统开始向多用户、多任务的方向发展。

3.个人计算机时代的操作系统: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操作系统也开始走向桌面。

如微软的MS-DOS、Windows系列,以及苹果的Mac OS等。

二、现代操作系统的发展1.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普及:1981年,微软发布Windows 1.0,开启了图形用户界面时代。

随后,操作系统逐渐演进,如Windows 95、Windows XP、Windows 7等,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2.网络操作系统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逐渐成为企业级应用的主流。

它们不仅支持多用户、多任务,还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功能和安全性。

3.移动操作系统的崛起:进入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iOS和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成为主流。

它们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和便捷的体验,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4.云计算操作系统的探索:近年来,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操作系统也开始向云平台延伸。

如微软的Windows Azure、亚马逊的AWS等,都提供了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服务。

三、操作系统的挑战与未来1.性能优化: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操作系统的性能优化也成为一大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1.1 性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训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的本科程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原理的实现,应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实现方法的理解,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负担计算机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1.3 任务和要求此系统为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进程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进程管理。

存储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存储保护。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调度,进程的创建和撤销、进程的阻塞和唤醒,中断作用的实现。

1.4 意义通过本模拟系统的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原理的理解,明白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的具体实现和具体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2章为系统分析与设计,写出系统要求,分析出包含哪些功能模块、每个模块的计划采用的实现方法和原理。

第3章为系统实现,写出主要模块的实现,包括全局变量说明和主要功能的实现流程。

第4章为结束语,总结课程设计的体会。

2 系统分析与设计2.1 存储管理的要求存储管理部分主要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存储保护。

模拟系统中,采用虚拟页式储管理方案(PCB区域、位示图等单独存放),模拟系统中只管理用户区。

模拟系统中,主存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区,这里只存放进程控制块(PCB)和主存分配表(位示图),一部分是用户区,这里主要是对用户区的管理:2.1.1 数据结构采用位示图记录主存使用情况,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存储保护。

用数组模拟内存用户区,大小为512字节,每个主存块16个字节(32块)。

2.1.2 页表可以占用内存用户区,也可以放在另外区域或pcb;可以采用预调入策略;页面局部置换算法(在本物理块中选择淘汰页,换入新页);模拟系统中,缺页中断发生在根据根据pc取指令时;2.1.3 初始化初始主存块分配数量自行决定方法,不能分配太多,也不能太少2.1.4 屏幕显示主存使用情况示意图,哪些主存已经分配,哪些主存未分配,以不同的颜色表示(例如,红色表示已分配,蓝色表示未分配)。

正在运行的进程对应指令存放的位置以特殊颜色显示。

2.2 设备管理的要求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⑴设备的模拟模拟系统中有A、B、C三种独占型设备,A设备3个,B设备2个,C设备1个。

⑵数据结构因为模拟系统比较小,因此只要设备表设计合理既可。

⑶设备分配采用先来先服务策略。

⑷设备回收回收设备后,要注意唤醒等待设备的进程。

⑸屏幕显示屏幕显示要求包括:每个设备是否被使用,哪个进程在使用该设备,哪些进程在等待使用该设备。

2.3 进程管理的要求进程管理主要包括进程调度,进程的创建和撤销、进程的阻塞和唤醒,中断作用的实现。

2.3.1 硬件工作的模拟①时钟的模拟。

系统中的绝对时钟和相对时钟用全局变量模拟。

系统时钟用来记录开机以后的时间。

这里的系统时钟并不是计算机的真正的时钟,这里所说的时间只是一个单位,例如使用vb中的时钟控件实现,每触发一次timer事件,绝对时钟增1,表示增加一个时间单位,绝对时钟减1,表减少一个单位时间。

②主要寄存器的模拟用全局变量模拟重要寄存器,如cpu重要寄存器,程序状态寄存器PSW(int 0或1)、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int),数据缓冲寄存器DR等。

③中断的模拟中断的发现应该是硬件的工作,这里在函数CPU中加检测PSW的方式来模拟在CPU()函数中,每执行一条指令之前,先检查PSW,判断有无中断,若有进行中断处理,然后再运行解释指令。

模拟中断的种类和中断处理方式:程序结束(执行指令end形成的中断,软中断):将结果写入文件out,其中包括文件路径名和x的值,调用进程撤销原语撤销进程,然后进行进程调度;I/O中断(设备完成输入输出):将输入输出完成的进程唤醒,将等待该设备的一个进程同时唤醒。

时钟中断:进程时间片用完,转为就绪,重新进程调度。

缺页中断:发生在根据根据pc取指令时。

④中央处理器的模拟用函数CPU( )(该函数不能有参数)模拟中央处理器。

该函数主要负责解释“可执行文件”中的命令。

x=?;x++;x--;!??;end.注意:CPU只能解释指令寄存器IR中的指令。

一个进程的运行时要根据进程执行的位置,将对应的指令存放到指令寄存器中。

CPU函数应该不断循环执行的。

Cpu函数应该包括的内容:cpu(){L:检测有无中断,有进行处理If(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处理;If(进程结束软中断)撤销进程;进程调度;If(输入输出完成)输入输出中断处理;If(时间片到)进程调度根据pc取指令,若pc所指指令在主存,将指令放入IR寄存器;若不在主存,置中断,延时,goto L;执行IR指令;//解释执行课程设计中的指令pc++延时}可以建立一个闲逛进程idle,进程就绪判断正在运行进程是否为idle,是则转向进程调度。

2.3.2 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内容包括进程标识符、主要寄存器内容、进程状态、阻塞原因等等。

本模拟系统最多容纳10个进程块。

pcb区域用数组模拟。

进程控制块根据内容的不同组成不同的队列,空白进程控制块链、就绪队列和阻塞队列,正在运行的进程只有一个,系统初始时只有空白进程控制块链。

2.3.3 进程调度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5。

进程调度函数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步,将正在运行的进程保存在该进程对应进程控制块中;第二步,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进程;第三步,将这个进程中进程控制块中记录的各寄存器内容恢复到CPU各个寄存器内。

2.3.4 进程创建进程创建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步,申请空白进程控制块;第二步,申请主存空间,申请成功,装入主存;第三步,初始化进程控制块;第四步,将进程链入就绪队列,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转向进程调度。

2.3.5 进程撤销进程撤销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步,回收进程所占内存资源;第二步,回收进程控制块;第三步,在屏幕上显示进程执行结果,进程撤销2.3.6 进程阻塞进程阻塞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步,保存运行进程的CPU现场;第二步,修改进程状态;第三步,将进程链入对应的阻塞队列,然后转向进程调度。

进程管理2.3.7 进程的唤醒进程唤醒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步,将进程由阻塞队列中摘下;第二步,修改进程状态为就绪;第三步,链入就绪队列,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转向进程调度。

2.3.8 屏幕显示屏幕显示要求包括:显示系统时钟;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的进程名、运行的指令、中间结果、相对时钟寄存器内容;显示就绪队列中进程名;显示阻塞队列中进程名。

屏幕显示3 系统实现3.1 全局变量系统代码中定义了一些全局变量public struct PCB//===================================进程控制块{public string pcb_name;//进程名public int pcb_num; //进程号public int dr; //数据缓冲寄存器DR 缓存,记录结果public int pc; //程序计数器PC 进程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public int page_adr; //进程页表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public int psw; //程序状态字PSWpublic char ax, bx, cx, dx;//指令寄存器IR 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public int next; //下一个进程编号,建立阻塞队列,就绪队列,空闲队列等之用public char eq; //设备名称public char reason; //设备阻塞原因,reason=A缺少A设备,reason=B缺少B设备,reason=C缺少C设备,"o"表示不缺设备 public int result; //计算结果public int event_time;//使用资源时间public int pstate; //进程状态,pstate=1执行,pstate=2,就绪,pstate=3,阻塞}//====================================================进程控制块public struct queue//=======================队列{public int head;public int tail;}//========================================队列public struct EQUIP//================================设备结构 {public char equ_name;//设备名public int equ_num; //设备号public int flag; //状态标志,1表示占用,0表示空闲}//==================================================设备结构public struct page_table //=============================页表项结构 {public int page_num; //页号public int block_num;//块号public int state; //表示该页是否已经调入内存,"0"表示未调入,"1"表示已调入public int visit; //访问位,最近是否被访问,"0"表示未访问过,"1"表示被访问过public int adress; //外存地址}//====================================================页表项结构 public static int free_bit;//内存空闲块数public static int PC, DR, PA,TIME2;public static int TIME = 5;//时间片public static int PSW = -1;//PSW=-1表示无程序可运行,PSW=0无中断,PSW=1程序结束,PSW=2抢占CPU中断,PSW=3I/O中断public static char AX, BX, CX, DX;//用于保存运行环境public static int fbn = 32;//内存空闲块总数,初始为32public static int time = 0;//表示系统时间public static int pre_block_num=1;//上次分配到的内存块的块号public static int run=-1;//记录对应正在运行的进程控制块的块号,-1表示系统有无进程正在执行public static byte[] memory = new byte[512];//模拟内存,32块public static char[] IR = new char[4];public static PCB[] pcb = new PCB[10];//最多10个进程控制块public static queue ready = new queue();//就绪队列public static queue wait = new queue();//阻塞队列public static queue empty = new queue();//空白PCB队列public static int[] bit_map = new int[32];//位示图1表示占用,0表示空闲public static EQUIP[] eq = new EQUIP[6];//设备数组public static page_table[] pages = new page_table[10];//内存中页表 public static EQUIP[] equipment = new EQUIP[6];//6个设备,用数组表示public int[] ETIME = new int[6]; //各个设备使用一次的时间private List<Label> mm = new List<Label>();//显示内存public List<Label> C = new List<Label>();//显示磁盘Cpublic List<Label> D = new List<Label>(); //显示磁盘Dprivate List<TextBox> ready_disp = new List<TextBox>();//显示就绪队列进程名字private List<TextBox> wait_disp = new List<TextBox>();//显示阻塞队列进程名字private List<TextBox> block_reason_disp = new List<TextBox>();//显示阻塞原因3.2 内存分配虚拟页式存储内存分配时,首先,为作业创建进程;其次,根据输入的作业长度,求出所需内存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