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徽初中化学优质课《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蚌埠市代鹏)说课稿

合集下载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讲授的课题是第十单元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

授课时以微课引入,复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和要注意的事项。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这些化学性质。

在实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填写学案,并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中的主要内容。

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学习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酸和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还能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2)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3)通过实验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途径。

(2)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敢于质疑、参与实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使用酸,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增强实验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1.实验用品:试管、药匙、镊子、试管架、烧杯(盛废液、点滴板等。

2.实验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蒸馏水。

三、教学方法:合作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等。

【板书设计】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实验活动二、生锈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实验活动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活动四、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实验活动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教学反思】教材处理到位,这堂课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1、酸、碱能和指示剂反应,2、酸能和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

3、碱能和酸、盐的反应。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说课稿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说课稿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基础上,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系统地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为后续学习盐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然后分别介绍了酸和碱的通性,并通过实验探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深学生对这些性质的理解。

教材内容注重实验探究,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常见的酸和碱的名称和用途,也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但是,对于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系统认识还比较欠缺,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验探究来加深理解。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理解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3)能够正确书写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2)正确书写有关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说课--氢氧化钠变质的说课定稿

初中化学说课--氢氧化钠变质的说课定稿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专题复习《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下面我将从五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命题,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氢氧化钠变质对酸碱盐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了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钙等多种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包含了物质变质、物质检验、物质保存等多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新课标以实验为手段,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中考命题思想,本课题既是中考热点、平时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本课题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写出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检验氢氧化钠变质及程度的简单方法。

3.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中考探究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的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运用酸碱盐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重点: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其变质程度的检验方法;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中考探究题。

二、说学情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历和体验过科学探究活动,并掌握了基本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这都为本专题的复习提供了知识支持。

但由于教材的设计各有侧重,因而探究的内容选材和方法训练相对孤立,这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科学素养。

这也正是进行科学探究专题复习的目的所在。

三、说教法和学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 创设有利于学生“动脑想”的问题情境本节课时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的意外现象”为切入点,引出对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的思考,情境源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问题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

《氢氧化钠》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氢氧化钠》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氢氧化钠》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氢氧化钠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一、课程设计背景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用途和安全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 学会安全使用氢氧化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氢氧化钠的外观、性状和溶解性等基本性质。

2. 氢氧化钠的用途介绍:通过实例和案例,讲解氢氧化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常见应用,引发学生对氢氧化钠的兴趣。

3. 安全使用氢氧化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氢氧化钠的方法,并强调安全使用的重要性。

4. 实验操作演示: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介绍,安全使用方法的教授。

教学难点:安全使用氢氧化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讲解。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提问或视频展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氢氧化钠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介绍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3. 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进行安全使用氢氧化钠的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老师逐个指导并解答问题。

5. 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6. 拓展延伸:介绍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际应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展示学生的实验成果。

六、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数据记录情况。

2.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考察学生对氢氧化钠基本性质和安全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根据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评分和评价。

《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创新研究》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创新研究》说课稿(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创新研究》说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创新研究》。

下面我就从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教学目标、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开。

一、实验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的实验,以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为载体,揭示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及其实质,并通过指示剂颜色的改变说明反应物氢氧化钠被消耗,从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那么对于第十单元课题二《常见的酸和碱》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应物二氧化碳被消耗,还可以通过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这两个角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的求知欲强,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高,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酸和碱的知识内容多、综合性强,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那么如何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进而形成化学思维方法呢?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以生为本开设了校本实验课程,并在校本实验课上开展了利用一体化装置来整合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依据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建构知识,从体验中学习。

二、实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氢氧化钠分别能与二氧化碳、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并用明显的现象证明反应的发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装置的分析、交流、评价与功能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反思,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教学设计 .docx

《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教学设计 .docx

《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第十单元课题 2 《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只是说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但这个实验给得比较突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于是我设计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考查和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合作探究能力。

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实验能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2.能说出指示剂的作用。

3、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重点:1、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原理2、指示剂的作用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四、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在课题 1 中学生已经比较系统地认识了两种酸(盐酸和硫酸)、两种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和性质,并能用指示剂对酸和碱进行区分,还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别对酸和碱的水溶液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理解“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不同的碱也有相似的性质”的本质原因。

能力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很多中和反应看不到明显现象,怎么用有明显现象的实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呢?二是中和反应为什么很容易发生?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本实验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引导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教学法等。

学法:观察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六、实验器材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胶头滴管等七、教学过程提问: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吗?【活动一】分别向两支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一支试管中盐酸不足,一支试管中盐酸过量)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活动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活动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活动作者:代鹏刘传友李刚李荣慧来源:《化学教与学》2019年第10期摘要: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为例,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科学探究教学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优质课;科学探究;说播课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0-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0.021笔者参加了2018年11月26-28日在池州市举行的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大赛采用最新的说播课形式进行。

2017版高中化学新课标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为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展开“素养为本”的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基础,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我在本次大赛中设计了“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的科学探究课,将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设计理念新课标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就初中化学中疑点问题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展开学科探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提升科学探究的品质,本节课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置于课前,用微课辅助完成。

课中主要进行方案的论证、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同时构建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证据模型。

二、设计思路1.教學目标的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相较于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更具体、更可测、更具有差异性,所以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引领和升华(表1)。

三、教学过程环节1:展示猜想,激发欲望回顾:课前通过微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氢氧化钠和盐酸到底有没有反应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九年级《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说课稿

九年级《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说课稿

九年级《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说课稿九年级《氢氧化钠变质实验探究》说课稿九年级《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是在学完酸碱盐的教材内容之后,我设计的一节专题实验课,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没有作为一节课进行设计,其中氢氧化钠的性质是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碳酸钠的性质是第八单元第二节的内容,物质检验与除杂又是复分解反应应用的知识。

为什么要设计成一节专题实验课,因为一直以来,有关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知识都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不易突破的难点,考察的知识多,对于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也较高。

加上教师平日教学也较偏重理论讲解,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本节课旨在使学生在复习上述已学知识之外,通过专题讨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参与形象的动态实验过程进而突破本课题的难点,并增强学生应用零散知识解决强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1),使学生亲历氢氧化钠变质的相关探究,参与到实验原理的推敲,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的操作中,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懂得有关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处理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试剂的选择和选择的原因。

(2),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使组内每个学生服从组长安排,分担不同的操作任务,合乎规范的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修正不足,养成善于反思自己不足,学习他人长处的习惯。

(3),体验化学实验的奇妙,增强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具备乐于学习、敢于探究、勇于表现自我、善于合作的品质。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3.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否完全变质及除杂所需的试剂并能能设计具体实验验证。

九年级化学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题目是:《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说课程内容:本节内容是分别学习了酸、碱、盐性质后,对酸、碱、盐三类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涉及了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钙等多种物质性质和物质间转化关系。

包含了物质变质、物质检验、物质除杂和物质保存等多方面知识;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的实验探究能力。

可以说容量大、方式活,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实验探究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己积累了一些对氢氧化钠成分分析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转化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是将物质的检验、除杂、保存浓缩到一节课中,学生不仅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更要在学习中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获得结论的艰辛和快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及如何除杂的讨论、实验,归纳小结,培养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因;2、离子的鉴定方法;3、混合的分离及除杂。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五、说教法,学法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

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教师重情境创设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实验操作等课堂活动,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安徽省2018年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设计《再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教学设计

安徽省2018年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设计《再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教学设计

2018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再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汪玉杰黄山市休宁海阳二中2018.11再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指导思想】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挖掘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的实验探究课。

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实验探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及学情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56页碱的化学性质探究部分重要内容,由于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给学生理解其反应原理和实质带来困惑,限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直接给出结论,没有编排实验。

基于以上事实,在完成酸、碱、盐性质这一单元学习之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本单元的化学知识特点,设计了以“再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主题,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化学知识结构化的自主建构中理解化学核心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学习到素养形成的跨越。

【教学目标】1.熟悉对比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思想。

2.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严谨求实的人生态度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知识的迁移应用;对比实验方案的设计;宏观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曲线表征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过程】【讨论】该实验设计原理?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教学反思】本节探究课特色:1.多线索融合教学:知识线以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性质为线索,隐含能量角度的暗线;认知线通过课前导学案的反馈,针对学生的探究误区和盲区着手。

2. “学案导学”的实施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作用。

3. 将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效结合。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化学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刘永财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准备安排四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问题情境:人体胃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小明的妈妈因胃酸过多引起了胃痛,你认为小明妈妈服用的胃药中含什么物质有助于治疗胃痛?(通过回顾生活中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会有学生提出加一些碱的答案.)2、思考:为什么加一点碱就可以去掉酸味呢?(学生猜测:可能是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从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科学探究(分小组进行)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无明显现象)提出问题:据此现象能否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什么?(设计意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总明显的惯例,使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2、进行猜想:(学生的答案:发生了化学反应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种)3、设计实验方案:(1)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怎样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不够活跃的小组教师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2)引导评价:在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价哪个组的实验方案更方便操作,更快捷。

从而对本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调整改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

学习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方法.)4、进行实验:(1)请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实验的进行情况,及时发现实验过程生成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同时投影:课本P58【实验10-9】和实验图(图略)(学生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总结,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5、提出问题:(1)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呢? 投影: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教学课件共18张PPT (共18张PPT)

2020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教学课件共18张PPT (共18张PPT)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
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
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谢谢!
要取样进行实验操作,根据不同的 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记录在实 验报告单上。
思考:工厂中的污水能否直接排放?
内容回顾
恰好中和(中性)
PH=7
盐酸过量(酸性)
PH<7 与指示剂作用 与活泼金属作用 与金属氧化物作用 与某些盐作用 与碱作用
氢氧化钠过量 (碱性)
PH>7 与指示剂作用 与非金属氧化物作用 与酸作用 与某些盐作用
B
T/ 时间
C
T/ 时间
D
检测提升
6.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
“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
“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化肥名称 尿素

pH
7
A 尿素 C.硫酸铵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8
5
11
B.碳酸氢铵 D.氨水
检测提升
4.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 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 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 无关的是(C )。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PPT学习教案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PPT学习教案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会计学
1
(一)实验
方分别取少 量液体,滴加酚 酞试液
一支试管不变色,另一 支试管变红色

分别取少量液体, 一支试管有气泡冒出,
向试管中放入锌粒 另一支无明显现象
···· ····
····
实验结论
不变色的是盐酸溶液,变 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1、氢氧化钠和 盐酸反应
2、氢氧化钡和 硫酸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Ba(OH)2+H2SO4 ==BaSO4 ↓+2 H2O
第9页/共12页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组成的化合物
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 盐和水的反应
第10页/共12页
【课堂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C ) A、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B、HCl+AgNO3==AgCl↓+HNO3 C、Ca(OH)2 + 2HCl == CaCl2 +2 H2O D、MgO+2HCl==MgCl2+H2O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 == NaCl +H2O
第7页/共12页
其他酸碱的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在一支试管中取 适量的硫酸溶液, 有白色沉淀
生成
然后用胶头滴管 滴入氢氧化钡溶 液,观察
化学方程式
H2SO4+Ba(OH)2=B aSO4↓+H2O
第8页/共12页
练一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说课稿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代鹏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代鹏,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我将从以下六个板块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第一板块:设计理念
新课改倡导真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节课就初中化学中疑点问题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展开学科探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板块: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板块: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科学探究的品质,本节课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置于课前,辅之以微课完成。

课中主要进行方案的论证、实验探究、交流与结论。

同时构建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证据模型。

第四板块:教学流程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第五板块: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

课前一天,我播放微课视频,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知道:很多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现象,那么无明显现象是否意味没有发生反应呢?如果发生化学反应,怎样验证呢?我在微课中提出问题,学生课下思考。

课堂教学,我设置了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展示猜想,激发欲望
这是学生课前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的猜想统计结果。

学生由于没有观察二者混合后明显的现象,学生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能否发生反应产生分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探究规律,构建模型
此环节首先提出问题: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发生依据是什么?验证的途径有哪些?经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是否被消耗。

变“无明显现象”为“有
明显现象”。

设计意图:认识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普遍存在,体会本次探究的重要意义。

能根据物质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思维框架,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环节:展示方案,分析论证
这是学生课前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验证方案。

我引导学生对猜想进行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价。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设计出不同方案来验证猜想,指出各方案的可行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接着进入第四环节:实验探究,证据推理
此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方案分组实验探究,然后小组汇报。

(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全方位合作,智能手机拍摄实验过程上传学习平台等多路径展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组汇报之后,进行质疑纠错环节,指出各组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问题,例如胶头滴管要使用垂直悬空,滴加液体要一滴一滴加入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环节五:深度探究,揭示实质
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我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那么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后温度变化情况?学生无法预测,这也是传统实验不能解决的。

这时,我向大家介绍了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实验,探究二者混合后温度的变化。

(播放视频)
在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是放热的结论后,我继续提出问题。

(播放视频)
对于曲线分析学生是陌生的。

首先,我介绍横纵坐标的意义;再介绍分析曲线的方法:标出曲线的起点、拐点和终点。

学生发现:反应溶液pH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段溶液pH下降幅度不同;溶液最终呈酸性。

通过利用数字传感器对该反应的深度探究,学生对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有了更本质的认识,此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反应的实质,用化学符号表示该反应的过程,通过符号表征和曲线表征,学生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学生还沉浸在探究的喜悦中,我及时将化学联系生活,进入第
六环节:实践应用,提高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最后环节安排学生处理时间后的废液,借助pH传感器来检验废液的酸碱性,进而调节废液的pH,最后呈中性排放。

有意识地把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融合在一起,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了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第六板块: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中“四重表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落实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