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公开课 优质课

合集下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数学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认识)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师:你上来试一试。

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对)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新授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认识长方体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

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老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4)长方体有()条棱。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一)了解并掌控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控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育同学仔细审题的习惯,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精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用具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预备老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同学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厘米老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同学口答后老师板书:面积单位1米2=100分米21分米2=100厘米2厘米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4米=( )分米=( )厘米。

(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500厘米=( )分米=( )=米。

(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老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日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1分米3。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

提问:体积是多少?(10×10×10=1000(厘米3)。

)老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同学口答后老师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老师:假如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再请同学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同学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

老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质)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质)课件

计量液体的体积, 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立方米、升、毫升既是体积 单位,也是容积单位。
下图中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 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 么不同?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5、比较1厘米、1平方厘米和1 立方厘米,说说它们有什么不 同。
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有8个顶点。
(1)长方体有 6 个面。 (2)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形。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 (4)长方体有 12 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 (6)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6个面是不是一定都要是长方形?
如果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有4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6、下面的物体都是用1立方厘米 的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体积各 是多少立方厘米?
7立方厘米 6立方厘米 10立方厘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名称: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 集装箱的体
6( 立方厘米)
积大约是40
( 立方米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 称:
水桶的容积大 西瓜的体积大约 约是12( 升 ) 是4( 立方分米)
3.5dm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多少?
5dm
(5×5+5×3.5+5×3.5)×2 =(25+17.5+17.5)×2 =60×2 =120(dm2)
3.5dm
2、右图是一个长方体。 2)这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多少?
5dm
5×5×2+5×3.5×4 =50+70 =120(dm2)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及练习一第1~4题。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积累学习立体图形的经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长方体教具。

学生准备:每人带一个长方体物品,每小组带一个牙膏盒。

▍流程一: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长方体、正方体)课前,老师让大家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的物品,同学们都带来了哪些长方体的物体呢?指名展示和介绍。

其他同学可以将带来的长方体举起来让周围同学看看。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举起的长方体物体的样子,判断是否是长方体。

追问:那谁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是长方体?(学生感觉难以回答,稍做停顿继续谈话) 谈话: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到底有哪些特征。

(板书课题)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设计思想课的开始,借助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长方体就是从生活中的物体中抽象而来的,体会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能直观认识,甚至能迅速、正确地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通过追问“那谁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是长方体”,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流程二:新课教学1.自学长方体结构的三要素谈话:让我们先来看个学习资料。

出示:看一看上图,读一读。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作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优质课教案: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优质课教案: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活动目的:1、初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感知他们的特征,能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收集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玩具、纸盒等设计图纸、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三、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重建家园: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在帐篷里,今天我请大家来当小工程师,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好吗?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砖头)都一样吗?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要求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感知其特征。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并在记录卡上记录)(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并记录。

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师: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一样大的?3、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砖块分类(要求幼儿将积木“砖块”按特征分成长方体、正方体两堆)四、重建家园。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

(幼儿建构房子)出示设计图纸是引导幼儿看图纸寻找积木(砖头)搭建房子3、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五、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礼物是什么形体,并分类。

1、师:看,我们还给四川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和食品,从你们说一说,他们是什么形体的,并按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不同来分一分?(放在不同的车上)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人教版五下数学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 正方体公开课教案课件

人教版五下数学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   正方体公开课教案课件

态度。
睨之
3、从神态描写写卖油翁看待陈尧咨射技的句子是

但微颔之 ,表现了他对陈尧咨的射技的 轻视(或轻蔑)的态度;从语言上描写卖 油翁看待陈尧咨的射技的句子是 无他 ,
但手熟尔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是 熟能生巧

4、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的道理,这让你想起哪些相 关的名言警句?
对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 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堂练习:
射箭 酌油
1、课文主要写了 和
两个场面。
尔安敢轻吾射
2、陈尧咨看待自己射技的句子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吾射不亦精乎、 自矜(或骄傲) 这些句子表现了陈尧咨 公亦以此自矜的
解题指导:从三种放置图可以看出,和B相邻的有C、E、A、 D,那么和它相对的就是B。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 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人教版
作业课件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2课时 正 方 体
1.填空。 (1)一个棱长是8 cm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 96 )cm,每 个面的面积是( 64)cm2。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0.84 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 0.07)m。

2023大班认识正方体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2023大班认识正方体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

2023大班认识正方体公开课教案(精选10篇)大班认识正方体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

(出示正方体盒子)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五、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等奖1、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

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习: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三)认识正方体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 三 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 三 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三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课堂活跃。

3重点难点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情景导入
2【讲授】新授
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
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这样的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
(分小组活动)
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

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时候挑选起来方便,我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摆放回去呢?
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分?分几组?
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形状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写教案可以提前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一定的预知,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够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让学生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够说出它们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观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感知它们的特征。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4.想象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想象,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六年级数学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评析优秀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评析优秀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公开课教案、评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两个几何体吗?它们有什么区别?”(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长方体有什么特征?”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老师引导学生用长方体模型验证特征。

(三)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老师拿出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老师引导学生用正方体模型验证特征。

(四)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老师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同点: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不同点:长方体的面是长方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的面都是正方形。

(五)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一些几何体模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六)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认识?”2.学生回答问题。

四、课后作业1.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判断下列几何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3.请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评析本节课是一节公开课,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堂上,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6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的写作思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操作引疑: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

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1:平的,叫做“面”。

师:②再切一刀呢?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师:③再切一刀呢?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较像。

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出示的研究题1-----3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研究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集体交流: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生:面:前后、左右、上下(2+2+2或2×3)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4+4+4或4×3)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较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

研究题2: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并填入表格中。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

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生1:我们小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

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

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

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比知道的。

师: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好办法,如果老师想做这个(实物演示)长方体框架共需要多少长的铁丝?大家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吗?生6:只要量出一个顶点引出三条不同的方向棱的长度。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案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页的例3、“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一第6~9题及“动手做”。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概括、类比等数学探究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通过对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的观察、比较,增强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增强对立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关系的认识。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可展开);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及教科书第117、119页上的图形。

▍流程一: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借助模型,给大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指名让学生介绍。

引入:(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板书课题)▍流程二:新课教学1.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出示例3)提问:想象一下,沿着棱剪开,展开后的图形是由几个正方形组成的?为什么?明确: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由6个相同的正方形相连组成的。

课件演示例题剪开的过程,并展示展开图。

提问:请大家观察例3的正方体和展开图,你知道展开图中的正方形各是原来的哪个面吗?要求学生在书上的展开图上,标记上、下、左、右、前、后,再集体交流。

提问: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只有这一种形状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尝试沿着其他棱剪一剪,看看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提示: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直到完全展开,并且各个面要相连在一起)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将剪好的展开图在小组里展示。

提问:你能把展开图再复原成正方体吗?学生在小组里交换不同的展开图,并进行展开、复原的操作。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应促进学生的发展。

维果茨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

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

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帮助他通过现实与寻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1、积极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

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

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壳等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王花八门,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

2、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

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活动的建设和开展,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探究”是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所课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数据、证明的过程。

这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在本堂课中比较突出:我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探究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等等,内容一步一步推进,使学生逐步掌握了探究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9篇)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9篇)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通用9篇)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学习新课(一)长方体的体积【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1】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不同点?(数据不同)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 12个1立方厘米)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3.【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2】第一组:请同学们摆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3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3排摆2层第三组:想象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篇1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

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出示一张纸。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

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PPT课件

包装设计应用
包装容器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常见的 包装容器形状,如纸箱、 木箱等,用于装载和保护 物品。
节约空间
在物流运输和仓储过程中 ,使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形 状的包装可以更有效地利 用空间,降低成本。
美观实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包装设 计可以实现美观与实用的 平衡,提升产品的整体形 象和市场竞争力。
其他领域应用
02
长方体和正方体性质探究
长方体性质
01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 都是矩形,相对的两个 面完全相同。
02
长方体有12条棱,其中 4条长、4条宽、4条高 ,分别对应三组相对的 面。
03
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 顶点由3条棱相交而成。
04
长方体的对角线相等, 且互相平分。
正方体性质
01
02
03
04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 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每个面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推导
正方体表面积 = 6 × 边长^2
公式推导: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面积都是边长×边长。因为正方体所有面都 相等,所以表面积计算公式为上述公式。
实例分析与计算
实例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 3cm、2cm,求其表面积。
实例2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4cm,求其表面积。
计算
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 2 × (5cm × 3cm + 5cm × 2cm + 3cm × 2cm) = 2 × (15cm^2 + 10cm^2 + 6cm^2) = 2 × 31cm^2 = 62cm^2。
计算
根据正方体表面积公式,表面积 = 6 × 4cm^2 = 96cm^2。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课件.ppt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课件.ppt
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认识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92020/12/19Saturday, December 19,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92020/12/192020/12/1912/19/2020 2:53:4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92020/12/192020/12/19Dec-2019-Dec-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92020/12/192020/12/19Saturday, December 19,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92020/12/192020/12/192020/12/1912/19/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92020/12/192020/12/192020/12/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间的联系与区别,初步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游戏教学法、归纳法
学法: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个长方形,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它是一个平面图形。

它是由四条什么围成的?(板书:线)它有四个什么?(板书:顶点)师:由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长方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同时结合电脑演示去初步感知
(1)师:拿起你们的长方体,在它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面、线、点。

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叫做长方体的面。

用手摸一摸,感觉怎样?(平平的)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

请你摸摸长方体的棱,感觉如何?(直直的)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尖尖的)
(4)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如果我们想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你会提出哪些有关于面、棱、顶点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带着这些数学问题,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我们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来研究一下面、棱、顶点的特征,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小组长把它记录在学习表格中,好吗?
1、操作实验,探究面的特征。

(1)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看一看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把你的发现说个同桌听。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交流汇报:谁能有序地数出这6个面。

(指名上台数)这两个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相对的)上面和下面是一组相对的面,前面和后面也是一组相对的面,还有左面和右面也是相对的面。

(3)师:让我们按相对的面的顺序再数一遍长方体的6个面,好吗?
(4)教师带领学生用手掌比划长方体的相对面,引导学生再次巩固:长方体有3组相对面。

师: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这个完全相同你怎么理解?(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问:你怎么知道的?
(5)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问:一定都是长方形吗?出示课件: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是正方形。

也就是说,长方体最多有几个面是完全相同
2、探究棱的特征
(1)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参与活动。

(2)班内交流。

教师从学生的交流中提取出“棱”的特征。

数量:12条棱(教师要关注学生数的顺序和方法:长方体模型不动,互相平行的棱一组一组地数,每四条一组)。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师:互相平行的棱就是相对的棱。

(3)师:垂直于底面的4条棱为一组相对的棱,前后面横着的4条棱为一组相对的棱,左右面横着的4条棱为另一组相对的棱。

(借助课件演示)师:这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呢?(3组)相对的棱互相(平行),相邻的棱互相(垂直)。

(4)师: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你怎么知道这些棱长度相等?(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发现“长度相等的”方法可能有: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最后课件演示。

(5)师:有两个正方形的面的长方体,最多有几条棱长度相等?(8条)
3、探究顶点的特征
(1)摸一摸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共有几个顶点?(8个)
(2)学生操作交流,课件出示。

4、认识立体图形
(1)请同学们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向位置不同的同学提问,得到最多能看到长方体三个面的答案。

(3)课件展示长方体的立体图,教师说明:一般正对我们的面是什么面就画成什么面,其他两个面根据透视画成平行四边形,这叫做长方体的立体图。

看图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上、下、左、右这四个面画的是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表示的却是长方形。

5、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至少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生2:可以全部量出来,在把它们加起来。

生3:只要量出其中的三条就可以。

师:那你说说量哪三条?为什么?
生3:只要量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因为长方体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不相等)
(2)师: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通常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把垂直底面的棱叫做高。

(出示课件)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告诉学生不管相交于哪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叫做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习:将自己的长方体摆放在桌面上,指出它的长、宽、高。

再换一个方向摆放长方体,指出它的长、宽、高。

(4)师:长方体一共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呢?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课件出示)
(5)我们怎样求总棱长?
生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6)深化理解长、宽、高。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练习:
(三)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课件演示长方体渐渐变成正方体。

谈话:观察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指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魔方、墨水盒、粉笔盒等)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实物向大家介绍,然后出示正方体的直观图。

3、探讨: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点呢?请你用探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同桌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相等;它还有8个顶点。

6、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①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归纳,再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②汇报交流。

(结合课件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点: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不同点: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③:引导小结出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关系? 师:你觉得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讨论交流: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正方体都具有,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不一定全有。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④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

三、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课件出示)
四、游戏环节:
(1)猜猜看,我是谁。

露出立体图形的一部分,问:你能猜出这是什么立体图形?它一定是正方体吗?
(2)摸立体图形:蒙住眼睛,从黑袋中拿出一个立体图形,通过摸,猜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

五、总结全课,储存新知。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注:文档可能
无法思考全面,
请浏览后下载,
供参考。

可复制
、编制,期待你
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