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格局:要主导亚洲,先需改变世界
十八大后中国全球战略三大新走向
十八大后中国全球战略三大新走向(世界新格局变化与中国崛起战略之一)前言综述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进程中又一里程碑十八大胜利闭幕了,中国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和腾飞的重大机遇期,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定能不负重望,承前启后率领全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和平崛起的康庄大道,成就并展示出中华五千年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发展奇迹,2012年11月29日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同时习近平又强调,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笔者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明,有二岸四地的近十五亿中华儿女的团结奋进,必将实现宏伟蓝图,实现美好幸福的小康生活,沉睡五千年的中华巨龙从此觉醒?舞起双翼,挥动巨爪,昂起头!挺起胸,一飞九天!纵观世界格局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横看亚太及中国周边地缘局势,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一厢情愿的甜梦,我们面临着空前未有的困阻和挑战,要构筑和谐社会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目前我们面临世界多元化形势的变异动荡,南海和东海,东南亚、东北亚暴露出的乱象,给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性挑战!那么世界格局变化会有哪些趋势化异动方向,三十年后世界格局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会出现几种多元多极化模式,中国全球战略面临今后五十年发展中,挑战和机遇并存,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同在的多元化局面,需适时做出前瞻性和方向性国际战略选择。
笔者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的多极化因素自2009年己开始,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号角吹响,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格局便开始了动荡分化,美国战略势力收缩重点转向太平洋后,大西洋方向便随后出现了异动趋向,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冷战战略布局,挑衅和造成西太平洋东北亚地区和南太平洋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环中国周边到处都弥漫着冷战的气氛,使原本和平的亚洲,从东亚到西亚再到东南亚陷入了动荡之中,这一乱象促使了中国和俄罗斯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更加趋向同盟化,亚欧中间结合部地区由于美国介入挤压中俄在本地区的战略空间,地区各国因利益需求,突现各方势力的重组诉求,亚太局势随势力再平衡的趋向出现逆美国的战略方向而动,一场世界经济各方势力较量后的必然产物,经贸格局和财富流向的大换手和重新洗牌便顺势展开,最终导致世界格局在未来五十年间将三分天下,三大势力分化与分解(美国、中俄、欧盟),动荡与重合,最终出现三极分化,三足鼎立的世界新格局,由于以中俄两国联合了亚欧两洲的中间新生势力结合成了大板块,促使了美国和欧盟间的紧密联链条的断裂,由一极变为两极,尤其是欧元、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和贸易结算货币地位的确立,世界则完成了三极变化,中国能否主导性促使并实现以上演变,是国家全球战略的聚焦点和规划基础,也是衡量能否完成民族复兴和国家和平崛起的标志。
第三课多极化趋势(学案)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全考点示范课件+学案+复习检测(选择性必修1)
第三课多极化趋势一、课标要求引用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二、必备知识(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趋势(2)世界多极化主要表现(3)世界多极化的意义(1)世界若干个力量中心(2)中国发展对世界的贡献(3)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贡献(二)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含义、研究主题、内容和基本形式(2)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3)国际竞争的实质(1)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2)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3)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原因、措施三、构建体系四、精讲点拨必备知识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1)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形成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挑起了旨在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在冷战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③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的影响: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长期性: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单极与多极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提醒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二、世界主要力量1.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2.中国(1)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马丁雅克中国崛起演讲
马丁雅克中国崛起演讲引言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崛起。
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更是对整个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马丁·雅克给出了他关于中国崛起的演讲。
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马丁·雅克在他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世纪性的事件,它将迅速改变世界格局,重新定义全球经济发展的范式。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的挑战然而,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
其次,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中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崛起被一些国家视为自身利益的威胁,这将给中国带来外部压力和挑战。
中国崛起的意义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崛起将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进程发展。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西方国家主导了全球事务,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秩序将发生改变。
中国崛起使得亚洲逐渐成为全球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崛起的参考。
中国崛起的挑战和机遇中国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机遇。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内需潜力巨大。
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同时,中国在科技创新和教育等领域取得的进步也为其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这将成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崛起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中国的崛起将对全球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马丁·雅克指出,中国崛起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以往的全球治理体系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亚洲的力量日益增强,中国将与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全球事务的决策和规则制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平衡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正在改变世界
2011年第17期(总第2361期)3财经观察地方财经Local Pu b ic F i nan ce and E co no m ics中国正在改变世界中国生产力学会袁正中迈进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国内外热议中国的崛起、中国赶超美国、中国统治世界。
媒体上几乎天天可以听到看到这方面的报道,与此有关的各种报告、书刊也层出不穷。
有人赞扬,有人担忧,也有人诋毁。
时代的大变革必然带来大思维、大辩论,而大思维、大辩论又推动时代沿着科学的轨迹发展,这大概也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吧!在一个热潮涌来的时候,保持冷静是必要和可贵的,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对他人和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从国家的战略意识和国民的思想意识角度考量,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在大国环境、大国能力、大国意识、大国形象、大国行为等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外部世界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今天和明天的呢?这些都是本文的主要议题。
未来的世界已不是谁打倒谁的问题了,而是同住一个地球村,大家都要生存都要发展,这是大家都需要遵守的原则。
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和平发展、和谐世界这一精髓。
本文内容分三个部分:(1)美国看世界;(2)美国看中国;(3)中国赶超美国的时间表。
前两个问题,笔者以美国国家情报委会员2008年11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为基本资料展开分析。
世界看中国,尤其要看看美国是怎样看待世界和看待中国的。
后一个问题,在某些设定的条件下对中国和美国GDP 的增长进行计算,从而预测中国GDP 在哪一年可以赶上美国。
一、美国看世界美国国家情报委会员(Nati ona l Inte lli ngence Counc i,l 以下简称NIC )是美国情报单位里的一个专门负责中长期战略研究的组织,成立于1979年,负责编制国情评估等报告,提供给国家决策等部门做参考。
N I 最重要的报告就是全球评估报告(G B fi ng),每五年出版一次,预测未来15年的全球前景。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第一篇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 ×× )
2.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 ×× )
3.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 √√ )
4.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位。
( ×× )
命题点 1:中国担当 1.★(2022·广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 上倡导的“四个共同”:“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促进经济复 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 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
3.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的同时,我国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P30)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 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 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这些设计
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④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外部环境: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③中国在 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中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新风险、新挑战?(P44~45) (1)国内: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 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 决;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 级。 (2)国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各 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中国的崛起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是近年来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以下是中国将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的崛起将改变全球的制造业格局。
中国以其低成本劳动力和高效的生产能力,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重塑,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到中国,而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则逐渐面临竞争的挑战。
中国的制造业实力将继续推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其次,中国将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和改善贸易规则。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谈判,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建立。
中国为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和改善全球贸易规则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吸引全球投资。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放宽,外国企业将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开放的金融市场也将成为全球投资者寻找收益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将为全球企业提供巨大的机遇。
第四,中国将推动新兴市场的发展。
中国不仅是新兴市场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还积极参与和引领了新兴市场国家合作组织(BRICS)的发展。
中国通过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新兴市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崛起将带动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从而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第五,中国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将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的发展。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将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之,中国的崛起将在多个方面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从制造业重心的转移到贸易和投资的推动,再到对新兴市场的引领和数字经济的领先地位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持续发挥重要的中坚力量,对全球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新定位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三个深刻变化: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利益相关性进一步加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与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在扩大;二是中国的利益更趋广泛,更趋多元;三是中国拓展利益的渠道、领域不断扩大,拓展利益的手段、途径日益多样。
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大变化,一方面,使国内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战略的走向、风格、定位越来越关注,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看到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对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又充满着矛盾,甚至带有敌意。
正如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在《中国在崛起——那又怎样?》一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新定位□ 杜正艾/文文中所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吸引人,也没有哪个国家引发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
中国如何在国际格局中为自己准确定位,成为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做了明确的回答和深刻的诠释: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1]。
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愈益清晰。
坚定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就是坚持把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习近平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2]和平发展道路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从中国自身来说,就是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摘要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
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
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
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
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公共管理一班黑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就以一个大国的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随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扩大。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格局发生重要的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凸显了出来,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更离不开中国。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面对新的挑战,各国应超越传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合作,密切相互协调。
应当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保障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的权利。
应当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各种文明和各种发展道路应和谐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国都寻求与中国合作,中国的市场潜力与综合国力是众所瞩目的。
大国关系主旋律是协调、良性互动。
美国一超多强中的超级大国,但是尽管美国的全球安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世界政治格局分析
世界政治格局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不断发展,世界政治格局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
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逐渐从西方转移到了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这一趋势预示着未来的全球政治格局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和趋势。
第一部分:全球经济中心下移,亚洲崛起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发展的中心逐渐从欧美转移到了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使亚洲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亚洲的经济总量将占到全球经济的42%,而欧洲和美洲的经济量分别将占到21%和18%。
这一趋势的结果是,全球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决策将越来越受到亚洲国家的影响。
此外,亚洲国家也在不断增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这一倡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来帮助这些国家发展其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
这种经济上的互动将进一步促进亚洲各国之间的合作,同时也有可能创造出类似于欧洲联盟的政治形式。
这样的合作将有望推动亚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整合进程。
第二部分:全球政治权力平衡的重塑与调整全球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在政治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是全球政治权力的主要代表,而其他国家则相对较弱。
但是近年来,这种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美国的去中心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全球政治格局重塑和调整的角色。
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中国一直在扮演重要角色。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一度被视为阻碍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在近年来的几年里,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之一,并时常呼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合作。
在国际组织中,中国也一直推动并参与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协议和行动。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1含解析
第十六单元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好题·考点自测1.[2024重庆质量抽测]20世纪40年头和50年头前期,IMF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从20世纪50年头中期起先,其贷款虽给亚非拉国家,但大部分只给亲美和亲西方的国家;同时,美国利用一些亚洲国家反对中国和苏联,在美国的操纵下,这些亚洲国家从IMF得到很多好处,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这说明IMF( )A.具有冷战的时代烙印B.满意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须要C.助推了亚洲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2024全国百校联盟联考]1947年4—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共达成123项关税减让协议,涉及45 000项商品。
1947年10月,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定出减让税率。
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3.[2024湖北六校联考]1968年3月14日,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为350—400吨,打破历史纪录。
美、英、法等8国经过协商后确定,不再维持黄金官价,任黄金价格自由上涨。
但是,各国政府和中心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表明( )A.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峻B.东西方市场体系冲突加深C.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D.西欧经济共同体力气增加4.[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 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
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务。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起先1583年英国人起先在北美殖民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斗争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斗争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胜利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斗争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途,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确定的。
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
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趋势:1. 多极化:过去几十年,世界主导地位主要由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
然而,现在许多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正在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和政治力量。
这导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再仅有一个或几个主导国家。
2. 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是一种趋势,通过建立和发展地区合作机制,促进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
例如,欧盟在欧洲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亚洲国家则在推动东盟等区域合作组织。
3. 经济权重的转移:权力和经济中心正在从西方国家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崛起使得亚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这种转移还可以看到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正在扩大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4. 民主化的挑战:尽管民主化是过去几十年的趋势,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倾向于强调官方主义、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
这对世界民主格局构成挑战,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稳定和人权产生潜在影响。
5. 资源和环境挑战: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将成为未来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全球资源的变得有限,竞争和冲突可能会增加。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合作的重点。
6. 科技和信息革命: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世界。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取,也增加了全球交流和合作。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将进一步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7. 全球挑战的合作: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恐怖主义、贫困、难民危机和传染病的爆发,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性将因此得到加强。
总的来说,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表明,世界力量的转移和分散化正在发生。
这将要求国际社会更加合作、包容和灵活,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与中国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正面对着新的战略选择。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战略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对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1.东亚崛起后的经济格局东亚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崛起对于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的经济迅速增长,尤其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全球化时代下的经济格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
全球化时代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增强。
全球范围内的产业互补和资源调配,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特征。
3.美国的影响力下降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国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
虽然美国经济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明显减弱,使得全球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全球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影响1.贸易战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对于中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因此出现了下滑。
这让中国意识到,单一出口贸易已经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为中国避免过于依赖外部经济环境提出了警示。
2.中国新的经济外交中国开始采取新的经济外交政策,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高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同时努力推动内需市场的扩大和开放,以消化对外贸易带来的压力。
中国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使得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3.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中国正在加速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使其更加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加快转型和升级,使其在经济周期变化时更具弹性。
同时也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形势下更具竞争力。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1.深化改革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专题7 贡献中国智慧 谋求互利共赢
• 3.2022年4月20日至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今 年年会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年会活动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嘉宾围绕疫情防治、世界经济、绿 色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亚洲区域合作与 全球合作的新发展等6项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总结全球抗疫经验,探讨 如何缩小“免疫鸿沟”;探讨全球经济走势以及产业链、通货膨胀等相关 问题;探讨如何促进各国和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 加强数字经济政策协调,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探讨如何积极促进全 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讨如何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带来的机遇,继续深化亚太区域合作等。
• 材料二:疫苗是战胜疫情、拯救生命的利器。截至2022年3月, 我国先后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口罩、防护 服、呼吸机、检测设备等防疫抗疫物资,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医 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1亿剂疫苗, 帮助其他国家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中国的援助是在帮 助国际社会尽快克服疫情,恢复正常秩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 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我国还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抗疫 援助力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中国为实 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 大国担当。
• 6.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交流互 鉴、绿色低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8.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谋发
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 9.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10.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 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 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专题二十二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专题精练)(解析版)
专题二十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单元测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这体现了我国()①展现中国力量,领导全球治理②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大国担当③致力于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与治理的决心④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挑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担当的相关知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等为构建全球生态和谐、践行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致力于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与治理的决心,②③正确;中国没有领导全球治理,①错误;中国不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挑战,④错误;故本题选C。
2.(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
无论是对外提供疫苗还是海外生产疫苗,中国都言必信、行必果。
中国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疲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
可见()①当今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②国家之间只有合作互惠,没有利益竞争③中国勇于担当,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世界各国之间都能相互信任和共同担当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题干中,中国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 6 亿剂、1.5亿剂疲苗,这体现了中国勇于担当,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故①③正确;国家之间也是有利益竞争的,故②错误;都能,说法绝对,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摘要本文探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经济在其中的定位和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发现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着由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向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定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经济在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间,西方发达经济体一直在主导着全球经济秩序和规则的制定。
然而,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的推动,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世界经济格局一直由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欧洲和北美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中心。
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技术优势,并通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展了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区的经济实力逐渐崛起,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20世纪后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经济体。
其中,中国的崛起尤为突出。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技术升级和国内市场的开放,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国,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定位。
在过去,中国主要依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需引领的增长,提高创新能力,并加大对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和角色已经变得更加重要。
总理博鳌亚洲论坛演讲稿解析【精选】
总理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演讲稿解析共同开创亚洲发展新未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2014年4月10日,海南博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1日02 版)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春和日丽的季节,同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们相聚在中国美丽的海南岛,一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
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开头客套语) 博鳌亚洲论坛已举办十二届,成为聚焦亚洲、放眼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
“水美鱼丰”,这是博鳌的特征,也是论坛硕果累累的象征。
出席本届论坛年会的有亚太和非洲多位政府首脑,也有众多的商界领袖和智库、传媒界的杰出人士,老友新朋汇聚一堂,大家都为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大计而来。
思想越辩越新,朋友越交越真。
希望各位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
(通过肯定博鳌亚洲论坛的历史成果和来宾身份的高端提出希望发表真知灼见)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
国际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影响全球与地区局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多极化进程曲折。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虽有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又遇到新的挑战,不同国家经济走势分化,全球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任重道远。
今天的亚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规模占世界的1/3,人口有40多亿,劳动力供给充足,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远未释放。
同时,亚洲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高,地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还有7亿多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
亚洲各国既面临老问题,也有不少新烦恼。
解决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发展。
发展改变世界,发展创造未来。
发展仍是亚洲国家的第一要务。
新形势下,亚洲保持发展势头需要源头活水,最重要的是发掘新的动力。
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趋势之形而上臆谈——完整的“中国人”观念之积淀
势 的变 化是相 应 的。19 9 0年 以后 , 界 冷 战格局 结 世
一
、
“ 中国 人 ” 念 的再 一次 风 云 际会 观
束, 世界 第二次 进人全 球一体化 时代 , 成新 时代 的 形
人类 观 念 , 逼近 全球伦 理观念 。所谓 的世 界冷 战 , 本
中国大 陆和 台湾 已经 从 过去 的政 治 对 立 时代 ,
是 中 国共产 党所代 表 的大 陆和 中国国 民党所 代表 的 台湾 , 14 在 9 0年代 末形 成 的 中国人 的两 极 世界 , 在
情, 海峡两 岸 的中国人 世 界将 再 次 以文 化 宗 主 国的 身 份领导 亚洲 , 一步去积 极主动 地改变世 界格局 , 进
最终形 成新 的 中国人 观念 和 中 国文 化观 念 , 复 或 恢
毕世响 : 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趋势之形而上臆谈
“ 中国人 ” 的观念 而 矗立 于世 界 , , “ 即 与 全球 伦 理 观
着 古老 的 中 国人 , 形 成 了中 国封 建 社会 完 结 以后 也 农 耕文 明下 的 “ 国人 ” 念 , 么 , 中 观 那 当下 的 国共 两 党 的文化 教 育交 流 之根 本 和 必 然 结果 , 是 铸 造 出 则 海 洋文 明下 的“ 国人 ” 中 观念 。
质 意义不是 国家 或者 地 区 之 间的冷 战 , 而是 不 同的 意识 形态 以及 由此 决 定 的不 同文化 、 育 和政 治制 教
度 以及意识形 态 之 间 的冷 战 。那 么 , 战 的概 念适 冷 合地球 上 的任 何 国家 与 国家 之 间、 区 与地 区 之 间 地
走 向了文化 教育 的亲 和 时代 。下 面 的两 岸关 系 , 整 体上应 该 是 以文 化 教 育 为 名 义 的 交 流 关 系—— 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全球格局:要主导亚洲,先需改变世界
一
世上本没有所谓的“亚洲”。
“亚洲”一词不过指地图上那片被武断划定的地域。
如果以文化与历史的一贯性来衡量,欧洲,甚至拉丁美洲,都是实至名归的。
但亚洲却是不存在的。
这也部分解释了中国为什么只用全球视角来看待自己在亚洲的战略地位。
但这种全球视角首先又是被美国框定了的——它在几乎任何方面都堪称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
当然,这两个合作伙伴在性质上有根本的差别。
目前美国主导着世界,管理着一个将全球事务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内的世界格局——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文化,无一不包。
二战与冷战之后,美国带头建构了这一全球格局,亚太地区也是其中一部分。
相较之下,中国的崛起虽然强势,然而从崛起之初到今天成为世界大国,仅过了一代人时间。
中国并不把美国视为敌人,那种普遍的臆测可说是当代最大的误解之一。
在我看来,美国也没有把中国当成敌人。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张力,它们彼此仍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冷战后的世界格
局渐趋分解的当下,这种紧张关系大约也无可避免。
世界格局的分解有两个原因。
第一,美国已泥足深陷。
它既需承受国内矛盾的煎熬,又要担负起过度对外扩张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当下美国的内部矛盾也许是100年来最严重的,它们属于结构性矛盾:美国的政治体系被各种特殊利益裹挟着;意识形态造成的党派斗争使两党制的政治结构走向了两极化;经济与社会的弊病(比如走向衰落的中产阶级)被忽略;急需进行的改革则一拖再拖。
而美国过度的对外扩张并未成功,还使它筋疲力尽。
第二个原因则是所谓的“群雄并起”局面所造成的,而中国是个中翘楚。
美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值一直在下降,这个趋势也将继续。
当你是某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时(我用一下风险投资的术语),比如说你拥有80%的股份,你行动时大抵会着眼于公司的最大利益;如果你只拥有30%的股份,那么很可能,你行动时就会从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
按照这个逻辑,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监护人身份将越来越不可靠。
与此同时,“并起的群雄”自然都会要求分上一杯羹,这就常常会同当前的世界格局产生冲突。
在此很有必要追溯下历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的中国(很快还会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当初并没有参与创设现今的世界格局。
的确,中国利用这一体系壮大自身,从中受益颇丰,但当初设计与建造这一体系时,它的利益从未被纳入过考量范围。
——以美国为首的联盟体系,或其在亚太地区的实际投射,才是主导力量。
许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已如此强大,它就必须成为这一世界体系里一个负责的股东。
从原则上讲,这种想法当然没错,但它忽视了某种固有张力(就不说是矛盾吧),即,要求一个新兴大国成为某种体系里的利益相关者,但这一力量从未参与创建过此体系,并且这一体系构架之时,将其利益排除在了外面。
当前形势下的世界格局无法维持。
然而,如同所有复杂的体制,这一格局的内部已经僵化,无法很好地适应变动。
其后果就是,美国忙得焦头烂额,同时也筋疲力尽。
华盛顿近期的“转向亚洲”战略就说明了一切。
很明显,一次只能对准一个方向转向。
几年前是亚洲,之后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再以后就是中东。
体系的“老大”想要在任何地域推行某种长期战略,都会遇到重重阻碍。
二
中国有自己的长期战略目标:回归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当今世界扮演
的角色,这一抱负无可厚非,并且理所当然。
但为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就不得不寻求调整亚洲范围内的世界格局,这自然会产生摩擦。
许多人称中国近年来在东亚与东南亚的行动过于强势,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地位——中国的邻国们纷纷倒向美国。
对此我不能认同。
你既然想在席上分得更大一杯羹,就不可能指望在座诸君都心甘情愿地成人之美。
这在商界定然行不通。
在我25年的投资者生涯里,从未出现过这样一种情形:某天我在董事会议里宣布:“我认为我在这间公司持有的股份应当再高些。
”而在座股东纷纷鼓掌叫好:“好啊,您要不再多拿点儿。
”这种好事从来不会发生,所以造成紧张局势也是在所难免。
分羹一事向来是把双刃剑,你也许能得到满满一杯,但锅破汤洒,当然不是没有可能。
在中国这一案例中,军事冲突就会导致“锅破汤洒”的下场。
战略的核心在于权衡利弊,最终使自身利益达到最优。
从这一角度看,我认为中国近年来的表现极为出色。
中国的目标,就是在不触发战争的前提下,对现状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调整。
不管是同菲律宾人在南海上的较量,还是与日本人在东海的对峙,中国的的确确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中国东海的钓鱼岛问题上,过去的状况是日本否认争议的存在,行政控制权基本在日本手中。
现在中国的行动使争议成为现实,也显示了自己在钓鱼岛地区的存在,但并没有引发战争。
在南海也一样,中国在黄岩岛附近的存在扭转了原有局势,同样没有触动战争的机括。
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显著的战略优势。
比如说,较之日本,中国是个独立的行动者,日本却不是。
日本是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的一部分,牢牢受制于这种联盟体系。
举个例子,日本一直致力于改善同俄罗斯的关系,这是东京多年来的战略重点,可一当乌克兰危机爆发,日本先时的努力就付诸东流。
因为它不得不顺从其西方盟友的优先权。
中国则不然,日本寸步难行之际,正是它游刃有余之时。
从战略层面来说,日本也许是把中国当作对手的,但中国的对手却始终是美国。
中国人对日本那种植根于历史的愤怒当然是真切的,但这是道德层面上的分歧,并不能看作一种战略冲突。
真正的战略竞争存在于中国和美国之间。
自然,美国不论各方面都强过中国太多,但如考虑到各自目标的规模,情况却不同了。
相较于中国的国力,中国在亚洲的“抱负”显得很有节制——它选
择的是轻量级的目标;而同其国力以及它所面临的国际问题相比,美国对世界的野心太过泛滥——它的目标超过了自身量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会一步步推进其战略,而长期结果就是中国的邻国们将逐渐适应其力量,对局势进行定性重估。
这不是指一场冷战将降临亚洲。
“冷战”一词指的是美国与苏联间的竞争,而今日之中国与苏联截然不同。
中国同世界经济是融为一体的。
事实上,当今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国。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在广度、深度与规模上都十分惊人,未来几代美国人都将依赖于中国的稳定与繁荣,反之亦然。
而在亚洲,不管从哪个层面看,中国同邻国(包括日本)的利益都是休戚相关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逐渐取得更多世界份额的过程中,将不会有冲突与不满出现。
风险也是存在的,如意外事故。
三
有人认为如果中国能乖乖遵守所谓的法治,那么伴随其崛起而产生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观察者网注:香格里拉对话由IISS,即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上,把这点
作为自己发言的中心议题,很多与会代表也反复提及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老实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词被引用的次数实在太多,以至于我回到上海后就把它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一页都没落。
对任何受虐狂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强力推荐的书。
不过我也收获了一个重要发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没有提到主权争议。
事实上,在制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特别避开了历史遗留问题。
——否则这部公约也无法被确立。
主权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问题,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那些不想让法律沦为儿戏的国家“选择退出”。
中国就做了这一选择。
所以中国脱离了束缚。
比方说,没有一条法律能禁止它设立防空识别区。
别忘了日本有着亚洲最大的防空识别区,相较之下,中国的防空识别区要小许多,而当你考虑到两国国土面积的相对大小时,这一差别就尤其显然。
中国声明的防空识别区只是从北京和上海(其政治与经济中心)延伸至外的几百英里,而日本的防空识别区从其政治与工业中心延伸到最远一端,中间隔着1000多英里的距离。
当然,也没有法律阻止日本设立它自己选择的防空识别区。
事实上,在没有知会其它国家的情况下(也许美国除外),日本还曾单方面扩大过其防空识别区。
要记住的是,中国与美国的世界观截然不同,而当前的世界秩序是以后者为基础的。
中国的视角立足于多元,而非普世。
世界是一个大竞技场,各国与各组织在其中互相竞争、协作,互相制衡。
全球化并不是某种项目,旨在把所有国家推向同一个预设的终点;它是一个层面丰富的动态过程。
开拓一条西至中亚与欧洲,南抵东南亚的“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以及新近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对中国全球观的最佳诠释。
这必然会同已有的结构发生摩擦,但也有许多的利益重叠。
如果我们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保持敏锐。
我们还得耐心。
当前的世界格局显然已僵化,难以接受调整,而变动的过程可能会很痛苦。
中美之间这场历史性谈判漫长而复杂,我们正身处其中。
但中国的战略规划与美国的利益目标,加上二者互相依赖的关系,终将创建出一个稳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