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地质年代的划分及生命的演化历程
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开始于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占地球历史的88%,结束于5.44亿年前。
地质学家又把前寒武纪以后到现在的时间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单元。
古生代就是指远古早期有生命的时代,许多生活在古生代的动物都没有脊椎,也就是无脊椎动物。
人们常常称中生代为恐龙时代,其实恐龙只是中生代众多生物中的一种,哺乳动物就是在中生代开始进化的。
地球最近的代是新生代,它开始于6500万年前并持续到现在,新生代也叫哺乳动物时代,我们人类就生活在新生代。
每个代又被划分为几个纪,例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你可能很好奇这些纪的名字从哪里来的?它们的名字大多来自地质学家第一次发现这个地质年代的岩石和化石的地方。
●地质年代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
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两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
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
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
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2018年整理(本资料仅供参考)
目录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1)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2)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2)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3)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15)
变质深成岩用色 (16)
杂岩混合岩用色 (16)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16)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变质深成岩用色
杂岩混合岩用色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其中(*)表示该种颜色组合使用了专色.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 0179—1997)转换为RGB中的解释:
四个基本色:1,2,3,4号色分别对应CMYK色彩模式的Y(Yellow),M(Magenta),C(Cyan),K(Black),而两个专色5号和6号分别按M: 100%,Y: 100%及M: 50%,Y: 100%计。
第四系松散层的成因类型 -回复
第四系松散层的成因类型-回复【第四系松散层的成因类型】第四纪地层是地质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时期,其特点是地壳活动频繁,气候变化剧烈,生物种类繁多。
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被称为第四系,而其中由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地层则称为第四系松散层。
第四系松散层的成因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河流、湖泊、冰川、风化和人为等,这些不同的成因类型直接影响了第四系松散层的性质和分布。
一、河流成因型河流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河谷地带。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砾石,当水流减缓或停止时,这些泥沙和砾石就会沉积下来,形成河流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
这种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层通常呈带状分布,厚度和粒度随着离河流中心线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湖泊成因型湖泊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和湖底。
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其遗体经过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质,这些物质在湖泊中沉降下来,形成湖泊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
此外,湖泊周围的陆地也会有少量的泥沙和砾石被风吹入湖中,进一步增加了湖底沉积物的含量。
这种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层通常呈环状分布,厚度和粒度随着离湖岸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三、冰川成因型冰川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在冰川覆盖的地区。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岩石碎片和泥沙,当冰川融化时,这些物质就会沉积下来,形成冰川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
这种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层通常呈扇形或舌状分布,厚度和粒度随着离冰川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四、风化成因型风化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在这些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地表的岩石很容易被风化为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在风的作用下被吹走,然后在某些地方沉积下来,形成风化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
这种类型的第四系松散层通常呈斑块状或条带状分布,厚度和粒度随着离风源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
五、人为成因型人为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人类的开垦、建设等活动会改变地形地貌,导致大量的土石方被挖掘出来,并在其他地方堆积起来,形成人为成因型的第四系松散层。
岩土工程勘察图式图例
第十二章岩土工程勘察图式图例一、地层、岩石1、地层的地质年代符号及在平面图的着色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2、第四系地层成因类型符号及在平面图上的着色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的符号应分别符合下表1、2、3的规定。
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平面图上应按其地质年代着色,岩浆岩在平面图上着色应符合下表3的规定表1 沉积岩符号表2 变质岩符号表3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二、图例、符号1、沉积岩应根据岩性采用下列图例:2、岩浆岩应根据岩性采用下列图例:3、变质岩应根据岩性采用下列图列:4、第四系地层应按言行采用下列图例:5、第四系地层中的包含物应采用下列图例表示:6、剖面图上构造岩7、层理、片理等层状构造形迹应采用下列图例或符号;8、褶皱构造应采用下列图例或符号;9、断层构造应采用下列图例或符号;注:1、断层图例中箭头表示断层面倾向、倾角,短线表示下降盘;2、地裂缝可参照断层图例采用。
10、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应采用下列图例或符号;11、河流、湖泊、海鲜地貌形态应采用下例图里;12、冰川地貌形态应采用下列图例:13、岩溶地貌形态采用下列图例:14、风蚀(成)地貌形态应采用下列图例:15、火山地貌形态应采用下列图例:16、不良地质现象应采用下列图例:17、在平面图上表示勘察工作手段、位置及其他信息应采用下列图例:注:在1个勘探点上使用多种勘探测试手段时,可将图例组合表示。
18、在剖面图上表示勘察手段、位置及其他信息应采用下列图例:19、在平面图上进行工程地质分区时应采用下列图例:三、图式、表式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所附图的格式宜采用图的格式综合工程地质图图式黄土湿陷性分区图图式地下水位等高线图图式岩层顶面等高线图图式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式载荷试验综合资料。
第四系地层代号及成因
1.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击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⑴.残积(el):基岩遭受风化作用后(包括物理、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残留原地的产物,一般未经搬运。
包括残积物、土壤与风化壳。
风化剖面一般由下至上分为基岩带、弱风化带、中等风化带和强风化带。
⑵.坡积(dl):在重力作用下,由雨水与雪水冲刷搬运,在山坡与山脚下堆积起来的风化产物。
⑶.重力堆积(xd):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的巨大石块与乱石,搬运至山坡或山麓堆积的粗粒碎屑物,又称坠积物。
⑷.滑坡堆积(del):在重力、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下,整个岩体沿斜坡下滑,产生的堆积物。
长江新滩滑坡⑸土溜堆积(又称泥流堆积)(s或df):斜坡的土层经充分渗透雨水浸湿后,成塑性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向下滑动,形成堆积物。
⑹.冲积(a1):河流堆积,又称淤积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内。
⑺.洪积(p1):暂时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主要分布在山谷口或山前平原。
⑻.湖积(l):湖水在湖盆里的堆积物,包括机械、化学与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⑼.沼泽堆积(h):由生长茂盛的植物,在经常积水的沼泽地,以生物与化学作用为主形成堆积物。
⑽.海相沉积(m):由波浪或海流搬运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包括滨海、浅海、深海和泻湖等地区的沉积物。
如珊瑚礁与海滩岩、海成淤泥质堆积物等。
⑾.化学堆积(eh):由各种化学作用形成的沉淀物。
⑿.冰碛(gl):是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物质。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及色标
表2.0.1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注J •时代不明的变质岩为M;2・震旦系划归元古界还是古生界有不同意见,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将其划归上元古界。
震旦系有的地区(如北方地区)宜分为三统(Z|、N、Z3),有的地区(如南方地区)宜分为二统((Z-Zbh表2∙0∙2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地质成因及符号ml-- 人工填土pd-- 植物层al-- 冲击层pl-- 洪积层dl- 坡积层el-- 残积层eol-- 风积层l-- 湖积层h-- 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 冰积层fgl-- 冰水积层b-- 火山堆积层col-- 崩积层del-- 滑坡堆积set-- 泥石流o-- 生物堆积ch-- 化学堆积物pr-- 成因不明沉积人工填土( ml)冲击(al)洪积(pl)坡积(dl) 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 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 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第四系主要类型及代号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主要类型: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积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第四系),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及具体类型。
各岩土层岩性特征拟建场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揭示4个单元地层,由上而下,由新到老依次为:(1)人工填土、杂填土地层,由于场区位于武汉市内,人为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表层普遍分布填土地层;(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可塑~硬塑,局部发育有淤泥质粉质黏土夹层,软~流塑状;(3) 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硬塑,该层为初勘阶段售1、2、4钻孔揭示,本次详勘未见此层;(4)~ (6)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页岩、石英砂岩、局部钻孔揭示到灰岩。
详述如下:(1) Q4ml人工填土、杂填土:色杂,主要以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黏性土、生活垃圾等,堆填时间大部分小于10年,部分为新近拆迁期间回填,分布于整个场区。
层面标高20.10~27.84m,地层厚度0.2~6.5m。
(2)-0 Q4al+pl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褐色,流塑~软塑,潮湿,含大量有机质,具有腥臭味,多分布于表层,局部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可塑状粉质黏土层中,层面埋深0~10m,地层厚度0.6~4.6m。
(2)-1 Q4al+pl可塑状粉质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白色,可塑,局部含有铁质结核。
层面标高6.1~27.44m,平均标高18.85m,层面埋0~15.3m,平均埋深4.15m,地层厚度0.4m~16.3m,平均厚6.2m。
第四系
名词解释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沟谷发育、活动过程中,间歇性洪流在沟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间冰期:两次冰期之间的相对温暖时期,此期间地球上冰川消亡或大规模退缩。
崩塌:岩体或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突然崩落的现象。
滑坡:斜坡的局部稳定性受破坏,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其他碎屑沿一个或多个破裂滑动面向下做整体滑动的过程与现象。
泥石流:斜坡上或沟谷中松散碎屑物质被暴雨或积雪、冰川消融水所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流动的一种特殊洪流。
特点是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巨大的破坏力。
单面山:又称单斜岭,指一面为陡坡或悬崖,另一面为缓坡或背坡的地形猪背岭:指当侵蚀倾斜排列的岩层后,形成两边山坡极斜的山的一种地形。
夷平面: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
河漫滩:河床两侧高出平均水位之上而又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准平原:一个地区的地面在长期的侵蚀和剥蚀后,所形成的起伏和缓,但还保留一些孤立残丘的近似平原的地貌简答1、地貌的形成发展,影响因素(某一种地貌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的形成与发展: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内力作用造就地表的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原有的起伏不断降低变缓。
地貌的发展:地貌的发展指地貌形成以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现在地貌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气候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
植被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
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
地质构造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及色标
表2.0.1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2・震旦系划归元古界还是古生界有不同意见,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将其划归上元古界。
震旦系有的地区(如北方地区)宜分为三统(Z|、N、Z3),有的地区(如南方地区)宜分为二统((乙、Zb)。
表2.0.2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续表2.0.2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 湖积层h-- 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 冰积层fgl-- 冰水积层b-- 火山堆积层col-- 崩积层del-- 滑坡堆积set-- 泥石流o-- 生物堆积ch-- 化学堆积物pr-- 成因不明沉积人工填土( ml)冲击(al)洪积(pl)坡积(dl)沼泽沉积(h) 海相沉积(m) 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 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 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地层与年代符号和用色导向
2018年整理(本资料仅供参考)
目录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1)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2)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2)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3)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28)
变质深成岩用色 (29)
杂岩混合岩用色 (30)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30)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及色标
岩浆岩符号及色标
岩石地层用色对比表
非正式岩石地层用色
变质深成岩用色
杂岩混合岩用色
岩石谱系单位用色
其中(*)表示该种颜色组合使用了专色.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 0179—1997)转换为RGB中的解释:
四个基本色:1,2,3,4号色分别对应CMYK色彩模式的Y(Yellow),M(Magenta),C(Cyan),K(Black),而两个专色5号和6号分别按M: 100%,Y: 100%及M: 50%,Y: 100%计。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第四系沉积物成因代号及类型说明
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代号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积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第四纪符号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由原岩风化产物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而成的沉积物,至今其沉积历史不长,所以只能形成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四纪沉积物”或“土”。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残积物(Qel)(Qel为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符号)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就比较厚。
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原岩,将产生不同矿物成份、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残积土。
由于风化剥蚀产物是未经搬运的,颗粒不可能被磨圆或分选,没有层理构造。
残积物与基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通常经过一个基岩风化层(带)而直接过渡到新鲜岩石。
残积物有时与强风化层很难区分。
一般说来,残积物是由于雨雪水流将细颗粒带走后残留的较粗颗粒的堆积物。
风化层则虽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但它是未被剥蚀搬运的基岩风化产物。
残积物中残留碎屑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与下卧基岩相一致,这是鉴定残积物的主要根据。
地质年代字母
1. ml--人工填土
2. pd--植物层
3. al--冲积层
4. pl--洪积层
5. dl--坡积层
6. el--残积层
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
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
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
2. 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并以上标符号的形式显示,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
在右下角加上3、4,表示地层年代为更新世、全新世。
3. 两种成因混合的沉(堆)积层,可用混合符号。
例如:冲积与洪积混合层,可用Qal+pl表示。
地层与成因的符号合起来使用。
例如:由冲积形成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可用Q3a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系地质成因及符号
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
al--冲击层
pl--洪积层
dl-坡积层
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
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
fgl--冰水积层
b--火山堆积层
col--崩积层
del--滑坡堆积
set--泥石流
o--生物堆积
ch--化学堆积物
pr--成因不明沉积
一、冲积物(alluvial deposit)
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1、山区河谷冲积物
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
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
在黄土地区,阶地则往往为各个不同地质时期的黄土所分布。
平原河谷冲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由高阶地补给低阶地,再由河漫滩补给河水。
平原河谷冲积物(除牛轭湖外),一般是较好的地基。
粗颗粒的冲积物其承载力较高,细颗粒的稍低,但要注意冲积砂的密实度和振动液化的问题。
3、三角洲冲积物
三角洲冲积物是河流搬运的大量细小碎屑物在河流人海或入湖的地方堆积而成。
一般分为水上及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主要是河床和河漫滩冲积物,如砂、
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等等,一般呈层状或透镜体。
水下部分则由河流冲积物和海相或湖相的堆积物混合组成,呈倾斜的沉积层。
三角洲冲积物中的地下水一般为潜水,埋藏比较浅。
三角洲冲积物的厚度很大,分布面积也很广。
由于三角洲冲积物的颗粒均较细,含水量大,土呈饱和状态,承载力较低,有的还有淤泥分布。
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由于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硬壳,承载力较下面的为高。
二、洪积(pluvial)
山区或高地上的暂时水流将大量的风化碎屑物挟带下来,堆积在前缘的平缓地带,这种堆积物称为洪积物。
洪积物具有一定的分选作用。
距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堆积物的颗粒粗大,碎块多呈亚角形;离山区或高地较远的地方,堆积物的颗粒逐渐变细,颗粒形状由亚角形逐渐变成亚圆形或圆形。
在离山区或高地更远一些的地方,洪积物中则往往有淤泥等细颗粒土的分布。
但是,由于每次暂时水流的搬运能力不等,在粗大颗粒的孔隙中往往填充了细小颗粒,而在细小颗粒层中有时会出现粗大的颗粒,粗细颗粒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洪积物具有比较明显的层理,但在靠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层理紊乱,往往成为交错层理;在离山区或高地远的地方,层理逐渐清楚,一般成为水平层理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由山区或高地前缘向平原补给。
由于山区或高地前缘地形高,潜水埋藏深,离山区或高地较_远的地方,地形低,潜水浅;在局部低洼地段,潜水可能溢出地表。
此外,如粗大颗粒的洪积物尖灭在细小颗粒的上面时,潜水也可能在粗细颗粒的交接处溢出地表。
洪积物的厚度一般是离山区或高地近的地方厚度大,远的地方厚度小。
在局部范围内的变化不大。
三、坡积(dl)
高处的风化碎屑物由于雨水或雪水的搬运,或者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斜坡或坡脚,这种堆积物称为坡积物。
坡积物的岩性成分是多种多样的,但与高处的岩性组成有直接关系。
坡积物一般具有棱角,但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搬运,往往成为亚角形。
坡积物没有经过良好的分选作用,细小或粗大的碎块往往夹杂在一起。
但由于重力作用,比较粗大的颗粒一般堆积在紧靠斜坡的部位,而细小的颗粒则分布在离开斜坡稍远的地方。
坡积物中一般见不到层理,但有时也具有局部的不清晰的层理。
新近堆积的坡积物经常具有垂直的孔隙,结构显得比较疏松。
一般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在水中很易崩解。
坡积形成的黄土,其湿陷性一般比洪积或冲积形成的黄土要高得多。
坡积层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坡积物非常复杂的地区,有时形成上层滞水。
坡积物的厚度变化较大,由几厘米到一二十米。
在斜坡较陡的地段厚度较薄,在坡脚地段堆积较厚。
一般当斜坡的坡度愈陡时,坡脚坡积物的范围愈大。
四、沼泽沉积(h)
在地表水聚集或地下水出露的洼地内,由植物死亡后腐烂分解的残杂物所形
成的堆积物,称为沼泽堆积物。
沼泽堆积物主要为泥炭所堆积,而泥炭为有机生成物,呈黑褐或深褐色,其中还包含有部分粘土和细砂。
泥炭的性质和含水量关系很大,干燥压密的泥炭较坚硬,湿的泥炭压缩性较高。
泥炭是尚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在作为建筑物持力层时尚需考虑今后继续分解的可能性。
五、海相沉积(m)、海陆交互相(mc)
实际上又可分为
1、滨海堆积(海浪及岸流的堆积作用)
2、浅海堆积(浅海相动荡及静水的混合堆积作用)
3、深海堆积(深海相静水的堆积作用)
4、三角洲堆积(河~海)(河水、海水混合堆积作用)。
六、人工填土(ml)
就不详细解释了,实际上人工填土又可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