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线损率是衡量配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10kV配电网来说,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供应质量和经济效益。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的分析非常重要。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包括对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的巡检和维修,以及对配电设备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定期巡检设备,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可以减少因
设备故障导致的线损。
1. 优化线路规划:合理规划10kV配电网线路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电阻损耗。
采用合理的线径和材质,减少线路电阻和功率损耗。
2. 提高变压器效率:选择高效率的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提高变压器
能量传输效率。
3. 使用高质量的开关设备:使用高质量的开关设备,减少接触电阻和电弧损耗,提
高开关设备的工作效率。
4. 采用智能配电系统:利用智能监测和控制技术,实时监测线路运行状态和电能消
耗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减少线路损耗。
5. 加强对用户侧的管理:通过普及用户侧的电能管理知识,引导用户合理使用电能,减少非正常用电和电能浪费,降低线损。
6. 推行“输配电一体化”改造:改造10kV配电网中老化和低效的设备,如替换老旧
的变压器、升级低效的开关设备等,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降低线损。
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分析,需要从设备巡检和维修、优化线路规划、提高设备效率、智能配电系统、用户侧管理和改造升级等方面综合考虑。
这些措施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降低10kV配电网的线损率,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线损是电力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它指的是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通常是由于电阻、电感、电容等原因所导致的。
线损不仅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会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降低线损是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线损产生的原因和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线损产生的原因1.传输距离电能的输送距离越远,线路电阻和电感就会越大,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因此,远距离的输电线路需要更大的电压和更高的电流来维持电能的输送,这也会增加线损。
2.电缆材料电缆的材料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材料的电缆具有不同的电阻率和电感,因此会对线损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电缆的质量也会影响线损,例如,电缆的接头和绝缘材料的损坏会导致线损的增加。
3.电流负载电流负载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大小。
当电流负载增加时,线路的电阻和电感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因此,电力系统需要根据电流负载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线路和变压器。
4.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线损。
例如,高温和潮湿的气候会导致电缆的电阻和电感增加,从而增加线损。
此外,大风和暴雨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线路的损坏和线损的增加。
二、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1.提高输电电压提高输电电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提高输电电压,可以降低输电线路的电阻和电感,从而减少线损。
此外,提高输电电压还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损耗和成本。
2.优化电力系统结构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是降低线损的另一个有效措施。
通过合理布置变电站、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可以降低线路电阻和电感,从而减少线损。
此外,优化电力系统结构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改善电缆材料改善电缆材料也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使用电阻率低、电感小的电缆材料,可以减少线路的电阻和电感,从而降低线损。
此外,选择质量好、接头和绝缘材料完好的电缆,也可以减少线损。
4.控制电流负载控制电流负载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
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营销管理中降低线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线损是指在输电、配电过程中因电能传输和电能转换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运营成本和利润水平,因此如何有效降低线损成为了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技术和监管等多个角度探讨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第一,管理措施。
在电力营销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落实。
电力公司要加强对线路设备和变压器等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导致线损的各类问题。
应建立并完善电能计量和数据分析系统,加强对线路损耗的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线损问题,降低损失。
第二,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输电、配电效率,减少线损。
比如通过建设新型输电线路,采用低损耗的材料和技术,提高线路的承载能力和输电效率,降低线损率。
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更新改造力度,采用高效节能的电缆、电线和变压器等传输设备,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还可以采用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线损率。
监管措施。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力公司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的线损监测和考核机制,对线损率较高的电力公司进行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政府还应加大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违规行为对线损率的影响。
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电力公司加大对降低线损的投入和研究力度,提高对降低线损的重视程度。
降低线损是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需要从管理、技术和监管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健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才能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力运营效率,实现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人们对降低线损问题的重视,推动解决这一问题,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降低线损的措施

降低线损的措施引言线损是电力系统中电能的损耗,它指的是在输电和配电过程中电能的损失量。
线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资源,同时也会引起线路过热、电压波动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和电能节约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降低线损的措施,包括改善供电质量、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优化线路规划和管理的方式等,希望能对电力系统的线损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改善供电质量供电质量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降低线损。
以下是几个改善供电质量的措施:•频率和电压控制:保持合理的供电频率和电压水平,避免供电频率过高或过低以及电压波动过大的情况。
这可以减少线路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消除谐波和电磁干扰:通过合理的滤波和屏蔽措施,减少谐波和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提高供电质量。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引入先进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开关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2. 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是降低线损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个提高输配电设备效率的措施:•选择高效设备:在选购输配电设备时,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产品,比如高效变压器、低损耗电缆等,减少能量损失。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输配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中的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使用电力电子技术改进输配电设备的控制和调节方式,提高设备的效率。
3. 优化线路规划和管理线路规划和管理对于降低线损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优化线路规划和管理的措施:•合理划分供电范围:将供电范围划分合理,把用户负荷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变电站,避免负荷过高导致线路过载和线损增加。
•考虑负荷特性:合理考虑负荷特性,选择合适的线路容量和电缆规格,降低线路传输损耗。
•动态调整线路载荷:根据负荷情况和季节变化,动态调整线路的载荷分配,合理平衡各个线路的负荷,减少线损。
降低线损的方法

降低线损的⽅法降低线损的⽅法与措施线损是供电企业重要的经济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经济管理⽔平,是历来供电企业探讨的热点话题。
本⽂针对⼗⼏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从线损的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法和措施。
⼀、功率因数与线损的关系功率因数是供电系统⼀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电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的同时,还需要⼤量的⽆功功率由电源送往负荷,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电⽓设备在消耗⼀定有功功率的同时所需的⽆功功率,⽤户功率因数的⾼低,对于电⼒系统的发.供.⽤电设备的充分利⽤,有显著的影响。
适当提⾼功率因数,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发.供.⽤电设备的⽣产能⼒,减少线路损失,改善电压质量,⽽且可以提⾼⽤户设备的⼯作效率,为⽤户本⾝节约电能。
线损主要是由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构成。
1.由于线路使⽤的导线存在着电阻,电流通过时,线路本⾝要产⽣有功功率损耗,其功率损耗⼜与电流的平⽅成正⽐,当线路在输送⼀定的有功功率时,线路的电流⼜与功率因数成反⽐。
不仅如此,线路的损耗还与线路的负荷距的⼤⼩,导线截⾯以及通过电流的⼤⼩有⼀定的关系。
因此,提⾼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流,增⼤导线截⾯,都是减少线路损耗的有效⽅法。
2.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的关系。
系统中运⾏的变压器输出⼀定的有功功率,其铜损与变压器所带的有功功率的平⽅成正⽐,⽽视在功率⼜与变压器的功率因数成反⽐。
所以,当变压器输出⼀定的有功功率时,功率因数的提⾼就能减少变压器需⽤的容量,从⽽提⾼变压器的供电能⼒。
但实际由于变压器配备不合理以及利⽤率低,也是造成损耗增⼤的原因。
3.通过以上的分析看出,提⾼功率因数对于节约电能,降低损耗,提⾼变配电设备的供电能⼒是有利的。
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在进⾏的农村电⽹改造来说,还应根据⽤电负荷的特点,合理配置⽆功补偿装置,同农村电⽹改造⼯程⼀并进⾏设计、施⼯、运⾏,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降低线损的技术及组织措施1. 通过增加投资费⽤,更新改造原有的设施,达到降低线损的⽬的。
降低线损率的对策建议

降低线损率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线路损耗已成为电力行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降低线损率已成为电力行业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降低线损率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维护管理电力行业中,线路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等原因,容易出现断线、破损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电量损失。
因此,加强线路的维护管理,增加巡视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
二、提升设备质量设备质量一直是影响线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质量差容易导致线路运行稳定性下降,线路损失增加。
因此,处理设备质量问题,提升设备质量,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
三、采用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智能电网、高温超导等新技术,都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失。
智能电网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优化供电质量,降低线路损失。
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大大降低线路运输电流时带来的损耗,有效降低线路损失。
因此,采用新技术是降低线损率的一个重要对策建议。
四、降低电力生产成本电力生产成本的降低是降低线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加强经济能源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电力发电效率,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有效降低线路损失。
五、加强人员培训电力运营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是影响电力线路损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工作态度,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
六、完善电网设施电网设施的完善可以有效减少线路损失。
例如,对城市中老旧电网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新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线路损失。
以上是本文就降低线损率的对策建议的讨论。
电力企业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加强线路维护管理,提升设备质量,采用新技术和减少电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入手,全面降低线损率,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也不断增长。
而在能源供应过程中,因线路损耗而导致的能源浪费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在供电所的管理中,降低线损已成为必要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供电所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线损程度。
如设备质量低劣、使用寿命过长、老化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线损增加。
因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是减少线损的重要手段。
1.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老化或损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理或替换。
2.更新过时的设备:如更换老化的变压器、电缆等设备。
3.合理规划设备的使用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负荷安排好设备的使用,避免让设备长时间运行。
二、加强线路维护线路是能源供应的关键,线路的质量、损耗都与线损程度相关。
因此加强线路的维护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定期对线路进行清理:线路上的叶片、杂物、枝叶等都会对线路的质量产生影响,容易导致线路短路或损耗。
2.加强线路的维护:定期检查线路上的支架、绝缘物,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加装避雷针、隔离开关等设备对线路进行保护。
3.优化线路的路线和布局:优化线路的布置,避免绕路、劣质路线导致的线损等问题。
三、加强技术人员的管理技术人员在抗击线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术人员的延误和不足都会对抗击线损的重要性产生影响。
1.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技术人员需要在每个月或者每年定期进行补训和培训,将来自不同方面的知识进行汇集,使他们知道如何使用更好的技术维护供电的安全和稳定。
2. 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线损措施需要具备的是严谨性,反应速度快,技术能力等,这都需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技术人员的协作和教育方式来进行提高。
3. 快速响应解决问题:通过协调人员进行快速的回应和解决问题,推动线损措施的开发和推广能够更加得到简单的回应,保证了市场的稳定性。
四、加强供电过程的监管加强供电过程的监管,是切实降低线损的关键。
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浅释

成谈起 , 找到电能损耗产生的根源, 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来降低线损率。 关键线 电流增 大 , 耗增 加 ; 损 因低压 线 路 过 长 引起 末 段 压 降过 高使 损耗 增 加 i 户线 过细 、 接 过长 , 损严 重使 损耗 升高 。 破 O 引 言 21 计 量 误 差 大 ① 电流互 感 器 角 误 差 不 符 合 规 定 要 求 , 度 .. 4 精 电力网电能损耗 【 简称线损率)是国家考核 电力部 门的一项重 不够 。 次线 截 面 过小 , 次压 降过 大 。 用 电负荷 小 , 量 设 备容 量 二 二 ② 计 要经济技术指标 , 也是 电力系统设计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 大 , 长期 轻 载 或 空 载计 量 , 计 量 误 差增 大。 使 水 平 的 综 合 反 映 , 以采 用 和 推 广 新 技 术 、 化 线 损 管 理 、 低 电 网 所 强 降 22 管理 原 因 分 析 ① 营业 工 作 中抄 、 、 管理 不 到 位 , 抄 、 . 核 收 漏 损 耗 , 搞 好节 能和 提 高 电力企 业 经 济 效 益具 有 非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估抄 、 对 仅 漏计、 错计现象严重。 内部生活 、 ② 生产用 电无表计计量。 ③对 以 1 8 年为例 , 国平均 线损率 84 % , 97 全 .8 线损 电量高达 3 77 6 .5亿 排灌、 供热等季节性供 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 ④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 k ・ , 同期美国的平均线 损率 为 61 日本 的平 均线损率为 6 修 、 验 、 W h而 .%, . 校 轮换 。 ⑤ 用 户 违 章用 电、 电。 窃 O , % 西德的平均线损率为 37 .%。如果我 国平均线损率下 降 2 每 %, 3 降 低 线 损率 的措 施 年 就 可 以 少损 耗 电能 8 .3亿 k ・ , 当于 一 个 装 机 1 0 MW 的 67 W h相 20 为 了保 护 经 营成 果 , 低 线 损 , 高 企 业 的 经 济 效 益 , 对 造 成 降 提 针 发 电厂一年 的发 电量 , 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么如何降低线损率?这 线损 率 过 高 的具 体 原 因 , 别 从 技 术和 管 理 两 方面 制 订 降 损措 施 。 那 分 必 须 从 线损 的构 成 谈 起 , 到 电能损 耗 产 生 的根 源 , 能采 取 有 效 的 找 才 31技 术 措 施 降低 线 损 的技 术 措 施 包 括 需 要 增 加 一 定 投 资 对 . 办 法 来 降低 线 损 率 。 电 网进 行 技 术 改造 的措 施和 不 需要 增 加投 资仅 需 改 善 电 网运 行 方式 1 线损 产 生 的 原 因 及构 成 的措 施 。 11线损产生的原 因 在 电力 系统 中, . 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 311 改 善 网络 中 的 功 率 分 布 我 们 知 道 系统 功 率 在 环 形 网 络 .. 由发 电机 转 化 产 生 , 过 电 网输 送 到 千 家 万 户 的 , 这 个 过 程 中 , 通 在 从 中与 电阻成 反比分布时 , 功率损耗为最小 , 我们称这种功率分布为经 发 电机 到 电 网中 的 线 路 、 变压 器 、 功 设 备 、 相 及 调 压 设 备 、 缘 介 济分布。为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 , 无 调 绝 可以采取改变系统运行方式 , 整 调 质、 测量 、 量 设 备 、 护 装 置 等 输 送 和 变换 元件 要 消 耗 电 能 , 外 , 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 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使网络 计 保 此 还 有 一 些 不 明 损 失 如窃 电 、 电 、 漏 表计 误 差 、 表 影 响等 也 将 引起 线 运 行 更 经 济 , 率 损耗 为最 小 。 在 有功 功 率 合理 分配 的 同时 , 应做 抄 功 还 损率的波动 。针对以上产 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 线损管理的 到无 功 功 率 的合 理 分 布 。 照 就 近 的原 则 安 排 补偿 , 少 无功 远距 离 按 减 经验 , 降低 线 损 应从 技 术 和 管 理 两 方面 入 手 , 先要 对 线 损 的构 成 进 输送。 首 增设无功补偿装置, 并合理 配置 , 以提高负荷的功率 因数 , 改变 行 仔 细 的 分析 , 根据 线 损 产 生 的具 体 原 因有 针 对 性地 制 定 降 损措 施 , 无功 潮 流 分 布 , 以减 少有 功 损 耗 和 电压 损 耗 , 以减 少 发 电机 送 出 可 可 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 变压器传输 的无功功率 , 使线损大为降低 , 1 电能损 耗 的组成 电能损 耗是 电能在 输 电 、 电、 电 、 电等 而 且 还 可 以 改 善 电压 质 量 、 高 线 路和 变压 器 的输 送 能 力 。 据 公式 - 2 变 配 用 提 根 各 个环 节 中的 损耗 , 可分 为固定 损 失 、 它 变动损 失 、 它损失 三部 分 。 其 6P = 1 《 S 1c s ) ×1 0 当功 率 因数 由 C S 1 高 到 % [ 一C /o 中2 ] O % O O0 提 121 固 定 损 失 一 般 不 随 负荷 变 动 而 变 化 , 只 要 设 备 带 有 电 C S 2时, .. O 则线路 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率 为 6P , 以计算 出当功 % 可 压 , 要 消 耗 电能 , 有损 失 , 就 就 与通 过 设 备 的 功 率 或 电流 大 小 无 关 , 因 率因数 由 O7提高到 09时线路中的功率损耗可减 少 3 %。 . . 95 此 , 叫 空载 损 失 ( 损 )或 基本 损 失 。主 要包 括 变压 器 、 相 机 、 也 铁 调 调 31 合理 安 排 运 行 方 式 .. 2 ① 电力 系统和 电力 网 的经济 运行 电力 系统 的 经济 运 行 主要 是 确 压器 、 电抗器、 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 电晕损失、 电 容器和 电缆 的介质损失、 电能表 电压线 圈的损失等。 定 机 组 的最 佳组 合和 经 济地 分配 负荷 。 系统 有 功 负荷 经济 分 配的前 在 做 122 变 动损 失 它 是 随 着 负 荷 的 变 动 而 变化 的 , 电流 的平 方 提下 , 到 电力 网及 其 设 备的 经济 运 行是 降 低 线损 的 有效 措 施 。而 变 __ 与 成正 比, 因此 , 称 可 变 损 失或 短 路 损 失 ( 损 ) 要包 括 变 压 器 、 电站 的经 济 运 行 主要 是 确 定最 佳 的变 压 器运 行 组 合 方 式和 最 佳 负 荷 也 铜 。主 调 相机 、 调压器 、 电抗器、 消弧线圈等设 备的铜损 , 、 电线路和接户 率。 于环 网 的合 理运 行 方式 的确 定 , 底是 合 网运 行还 是 开 网运行 , 输 配 对 到 线 的铜 损 , 电能 表 电流线 圈 的铜 损 。 以及 在 哪一 点 开环 都 是与 电网 的安全 、 靠 和经 济 性 有 关 的问题 。 从 可 应 但是合环运 123 其它损失 是指在 电能的输、 配、 - . 变、 用过程 中的一些不 明 增强供 电可靠性和提 高供 电经济性 出发 , 当合环运行 , 从 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 中的偷、 丢 、 等造成的损失 , 漏、 送 习惯称 为不 明 行会 导 致继 电保 护复 杂化 , 而使 可 靠性 又 受 影 响。 而开 环 运 行应 根 据 网损 计算 结 果 并考 虑 安全 性和 可靠 性 原 则选 择 最佳 解列 点 。 损 失 或 管理 损 失 。 ② 电 力 网 的合 理 运 行 电压 电力 网 的运 行 电压 对 电 力 网 中 的元 2 引起 线 损 过 高 的原 因分 析 器 件 的 空载 损 耗 均 有 影 响 。 般 在 3 k 一 5 V及 以上 供 电 网络 中 , 提高 运 21 技 术原 因分 析 . % 可 . 2 要 除 211线 路损耗过高 ① 电网规划 不合 理 ,电源点远 离负荷 中 行 电压 1 , 降低 损 耗 1 %左 右 。 提 高 电 网 的 电压 水平 , 了提 .. 主 其 心, 长距离输 电使损耗升 高 ; 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 , 电远供 , 近 迂回供 高 发 电机 出 口 电压 外 , 要 是 搞 好全 网的 无 功平 衡 工 作 , 中 包括 提 采用 无功 补 偿 装 置等 。 无功 平 衡 的前 提 下 调 整 变 在 电, 电半径过长等原 因使 损耗 升高 : 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 , 供 ② 线路 高 用 户 功 率 因数 , 压 器 的 分接 头 也 是 重 要手 段 。 长期轻载、 空载或过负荷运行 , 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 在 6 O V 农 配 电网 中 ,由于 空载 损 耗 约 占总 损 耗 的 5 % ~ ~1 k O 升高。 线路老化 , 陷严重 , ③ 缺 瓷件污秽等原 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 , 阻 8 % , 别是 在 深 夜 时 , 负荷 低 , 空载 损 耗 的 比例 更 大 , 以应 0 特 因 则 所 抗、 泄漏增大 , 损耗升高。④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 , 致使无功穿越 , 根 据 用 户对 电压 偏移 的要 求 , 当降 低 电压 运行 。 而 对于 低 压 电网 , 适 影 响 了供 电能 力 , 线 路 损耗 升 高 。 使 其 空 载 损耗 很 小 , 宜提 高 运 行 电压 。 所 以 在 电 网运 行 中 , 量 采用 有 大 21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 高 ① 高耗能主变压器 不能及时更 新 ._ �
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

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线损是电力系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代表了电能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线损不仅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还会导致电网负荷不平衡、电压波动,甚至损坏设备。
因此,降低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
1. 定期巡检和维护设备定期巡检和维护设备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老化和损坏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引起的线损增加。
同时,定期维护设备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线损。
2. 合理设计和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的电网结构设计和优化是降低线损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电网结构,可以减少线路的长度和电缆截面积,降低线路电阻和电缆电阻,从而降低线损。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变电站和配电变压器,减少电网中的电流损耗。
3. 进行线路参数的计算和分析进行线路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是降低线损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计算和分析线路的电阻和电抗等参数,可以确定线路的最佳运行条件,降低线路损耗和电压降。
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和分析线路的负载率,合理调整负载,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4. 优化电能质量管理优化电能质量管理是降低线损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监测和分析电能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能质量问题,可以减少电能质量问题对线路的影响,从而降低线损。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取电能质量改善措施,如安装电能质量装置、改进配电系统,提高电能的供给质量,减少能量损失。
5. 增加电网监控和管理技术的应用增加电网监控和管理技术的应用是降低线损的必要措施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控和管理技术,如智能变压器、智能电表等,可以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问题,减少线损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电网运行,降低线损。
6.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培训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培训是降低线损的重要保障。
通过培训员工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提高员工对线损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熟练运用降低线损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处理线损问题,减少能量损失。
浅谈降低综合线损率措施

浅谈降低综合线损率措施摘要:线损率的高低是衡量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如何加强线损工作很是必要。
本文讨论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采取合理的降损工作。
关键词:线损管理措施1 事件简述我局供电公司2015年前三个月综合线损率分别完成4.95%、5.23%、5.35%,呈上升趋势。
一季度累计完成5.20%,比去年同期4.66%上升0.5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4.65%上升0.55个百分点,综合线损率比正常水平偏高。
公司一季度完成购电量8705.06万千瓦时,由于综合线损率升高,比去年同期多损47万千瓦时,造成经济损失19.74万元。
经济损失=购电量×综合线损率升高值×购电电价=8705.06 ×0.54% ×0.42=47×0.42=19.74(万元)2 现状调查1)我们对2015年一季度的各电压等级线损率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2014年一季度以及2014年全年进行了对比,调查情况如下表:从表格可以看到,在各电压等级损耗电量中,10KV和400V比重最大,占总损耗电量的95.28%,降损空间大,因此10KV和400V是降损重点。
3)2014年4月15日,我们利用郑州大方软件公司开发的理论线损计算软件对35KV系统进行理论线损计算,计算结果是0.71%,与14年一季度实际完成0.77%基本一致。
季度35KV线损与理论线损差别不大,属于正常,与综合线损率升高无关。
根据前面三个方面的调查,可以得出结论,造成14年一季度综合线损率升高的主要问题是:10KV和400V线损率偏高。
3 设定目标1)确定目标值经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将综合线损率由5.20%降低到4.50%。
2)可行性分析我们对2014年每月的综合线损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看出:2014年有5个月综合线损率低于目标值4.50%,所以目标是合理可行的;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参与,从人力物力上予以充分支持;通过建设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以及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我公司积累了一定的线损管理经验,具备良好的线损管理基础;通过同业对标活动,发现我省部分供电量与我公司相仿的供电企业综合线损率能够控制在4.00%以内,所以我们实现4.50%的目标应该能够达到。
如何降低千家供电所综合线损率问题浅析

如何降低千家供电所综合线损率问题浅析摘要:线损管理是电网运维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综合线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同时能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本文通过对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乐东供电局千家供电所综合线损率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线损率的建议与措施,为后续降低线损率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损管理;线损率;建议与措施1引言综合线损率是指一个区域内总的线损,是衡量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行业管理配电线损标准和农网改造之后的配电线损率标准,10kV为10%,380/220V为12%,对于一条10 kV公用线路或一个供电所,既有10kV专变用户,也有380/220V的到户用户。
根据《海南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20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的通知》(海南电网计财〔2020〕78号)及《乐东供电局关于下达2020年线损指标的通知》(乐东供电〔2020〕19号)要求,2020年千家供电所综合线损率应低于6.4%。
2、目标可行性分析2.1 横向对比小组调研了万宁局石梅湾供电所2020年3月-2020年5月的配变台区综合线损异常率情况,可以看出万宁局石梅湾供电所的综合线损率一直稳定在3%以内。
2.2纵向对比小组统计了乐东供电局 2020年各供电所的综合线损率情况,统计如下: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尖峰所和县城所的综合线损都超过了我们的目标值。
3. 原因分析1)变压器空载运行小组成员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辖区内的349台配变台区进行查询,发现2020年3月至5月虽有部分台区存在空载现象,但占比较小。
由于变压器空载运行产生的损耗是变压器设备本身的铁损,不在小组的能力范围以内,而且空载损耗比负载损耗更小,对高损台区的产生影响不大。
因此,该因素为非要因[1]。
2)窃电小组成员通过现场用电检查及梳理2020年查处的偷窃电情况,发现抱梅3队#2公变、南流6队公变和南仇新村#2公变等3个高损台区用户存在窃电行为。
经核实确认,涉及窃电的电量数额较小、影响不大。
浅谈降低线损率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5 ・ 1 1
浅谈 降低线损率 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马月芝 ( 黑龙江省 巴彦县电业局 , 黑龙江 巴彦 1 10 ) 5 8 0
摘 要: 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 经济指标, 要 是衡量企业管 理水平和贯彻“ 降损增收” 方针的重要标志, 电力企业都要加强线损管理 各级 工作的领导, 搞好管理 , 采取措施, 现把常用的降低线损率的技 术措施与管理措施 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 : 降损率; 术措施; 技 管理措施
财政体制 指国家通过规定各 级政权管理 财政收支 的权 限和各 式 , 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 以实现既定的 目 。 而且 难 标 为缩小地区 企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权 限 ,据 以处理 国家 各级 政权 之间 , 间财力差距 , 国 我国应选择纵 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模 家与企事业之间的财政分配关 系的管理制度 。 它是国家财政 管理工 式 。 一方面 , 国家应设立欠发达地 区( 主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 作 中的一项主要制度 , 具有整体性 、 规范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 地区 ) 专项资金 , 加大对这些地区( 主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 我 国现行 的转 移支付制度 ,除财 政一般性 转移支付采 用基数 区 ) 的转移支付力度和政策倾斜 , 进它们的发展 , 促 以缩短与发达地 法, 使基期 的不合理 因素在扩大 , 以及转移支付 审批程序不规 范 , 区的差距 , 审 实现各地 区经济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 要建立和完善横 向 批项 目不严格 , 主观随意性较大等弊端外 , 还存在 以下 主要 问题 : 转移支付 制度 , 加大东部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 是转移支付结 构不尽合理 , 专项转移支付 比重较大 。纵 向的 重点帮助财政薄弱地区缓解财政 困难 。 2 规范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有税收返还 、 体制补助 、 结算补助等 多种方法 , 它们之间应 该保持一个 合理的比例 。 然而 , 分税制改革 以来 , 国却形成 了目前 我 目前我 国省级以下的转移 支付 制度不规 范, 应该 由中央制定 出 的财力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体系 。 原因在于在 分税制实施过程 相对统一 的比较规范的省级以下的转移 支付制度 , 各省市应 针对地 中, 大部分转移支付项 目的设立都是为了配合 当时 中央宏观调控政 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情况 , 加大省级财力对本区域 经济欠发达 策的需要 , 随着各项新政策的出台 , 转移支付项 目 逐年增多 , 导致专 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 尤其要加 大对 乡镇这一级 的转移支付力度 , 项转移支 付 比重偏 大 , 这样 , 转移 支付并非 制度化 , 使 而成 了政 策 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 3 尽快完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化。专项转 移支付项 目过 多的直接后果是 , 方面它加 重了地方财 一 政负担 ,因为专项转移支付一般都要求地方政府安排配套 资金 , 另 市场 经济是法制经济 , 要建立规范 的转移 支付制度 , 首先必须 方面 , 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 容易造成挤 占挪用专款的现象。 有法律保 障。 前 , 目 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 财政转移支付法》对转移 , 二是对 转移支付资金 的使用监管力度不够 , 响了资金的使用 支付 的原则 、 目、 影 项 形式 、 标准和程序( 特别是审批程序 )监管 、 、 法律 的效率。主要 原因在 于我 国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不健全 , 特别是 目前 责任等都应做 出明确的规定在 此基础上完善相应 的法律法规 , 将转 同时还要加大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和使用 的 还没有《 财政转移支付法》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监管缺乏法律依 移支付纳入法制轨道。 , 据, 缺乏有效 的监督制约机制。 监管力度 , 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率。 三是省 级以下 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目前 , 我国还没有建立 个 国家财政体制的具体情况是基 于基本 国情 , 综合考虑各种 全 国统一 的省以下 的转移支付制度 , 分税制 以来 , 大部分省 、 区) 政治 、 市( 经济、 社会因素而确 定的, 同时财政 体制也应顺应这些 因素 的 相继参照 中央对它们的转移支付 办法建立 了省级 以下 的转移 支付 发展 而不断变革和完善 。财 政体制改革要与其他方 面改革协调配 从 改革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作 , 各个子系统之 间 制度。 目前存在两大 问题 : 但 形式多样化 , 不够规范 以及纵 向财力分 合 。 系统论角度看 , 存在互补性很强和结构偶合关 系 , 某一方面改革 的推进必然要 以其 配不合理 , 省级财政对 县乡镇财政 的转移支付力 度很不够 , 是 这也 造成 目前我 国乡镇财政 困难的一个 重要原 因之一 。 他方面改革的协调配合为前提条件 。 财政体制 的改革是社会改革的 为解决地 区间存在 差异 , 不平衡差距不 断扩大 的趋 势 , 且 实行 个 重要组成部分 , 从制度 的互补性 出发 , 在改革过程 中必须注意 行 之有 效的政府 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十分必要 的。 为使转移支付制度 与其 他方面改革 的协调 配合 , 以促进整体改革 的有 序实施 , 从而推 能够有效地发挥横 向均衡作用 , 必须对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作 较大调 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而使 我国能以经济 强国的身份屹立于 民 从 族之林 。 整。 1实行纵横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 本文只在粗浅的层面解释现行财政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出 提 规 范的转移支付制 度有单一 的纵 向转 移支付 与纵横结合 的转 基本 的对策建议。财政体制改革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 我会在今后的 移 支付模式 。如前所述 , 国一 向采取 的是纵 向的转移支付 制度模 工作 中继续关注我国财政体制 。 我
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浅释

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浅释摘要:降低线损是供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线损的构成谈起,找到电能损耗产生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来降低线损率。
关键词:降低线损率措施0 引言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率) 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电力系统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网损耗,对搞好节能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仅以1987 年为例,全国平均线损率8.48%,线损电量高达367.75亿kW·h,而同期美国的平均线损率为6.1%,日本的平均线损率为6. 0%,西德的平均线损率为3.7%。
如果我国平均线损率下降2%,每年就可以少损耗电能86.73亿kW·h,相当于一个装机1200MW的发电厂一年的发电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那么如何降低线损率?这必须从线损的构成谈起,找到电能损耗产生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来降低线损率。
1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1.1 线损产生的原因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此外,还有一些不明损失如窃电、漏电、表计误差、抄表影响等也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
针对以上产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线损管理的经验,降低线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线损的构成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线损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1.2 电能损耗的组成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2.1 固定损失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铁损) 或基本损失。
浅谈线损产生原因及降低线损有效措施

浅谈线损产生原因及降低线损有效措施线损是指在输电输配过程中发生的电能损失。
线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1.电线电缆的阻抗损耗:电线电缆本身会产生一定的电阻,电流在通
过电线电缆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电能的损失。
2.输电线路过长、过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会受到电线电缆的阻抗影响,电线电缆越细、越长,其阻抗越大,导致电能损失增加。
3.输电系统的过载运行:如果输电系统超过额定负荷运行,电流和电
压会增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电能损失。
4.输电系统的电压不稳定:电压的不稳定会导致电流的波动,从而增
加电能损失。
要降低线损,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优化输电线路结构:可以通过增加变电站、改造电力网架构等方式,降低电力传输的损耗,减少线损。
2.使用高导电性材料: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如优质铜导线和低
电阻率的电缆,可以降低输电时的电阻损耗。
3.控制输电线路的长度: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可以降低线路的阻抗,减小电能损失。
4.加强线路的绝缘和接触电阻的检测与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电线电
缆的故障、漏电等问题,减少电能损失。
5.调整电压和负载的匹配关系:保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合理调整负载,减少过载运行,从而降低线损。
6.推广高效节能设备:使用高效节能的变压器、电机等设备,减少能量转换的损耗,降低线损。
7.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输电系统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线路的使用效率,降低线损。
综上所述,降低线损需要综合考虑从输电系统结构优化到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措施。
只有科学合理地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线损。
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1.设立线路巡视制度:供电所应建立完善的线路巡视制度,定期对电网线路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修复线路的问题,如老化、松动、破损等,以减少漏电和故障导致的线损。
2.建立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供电所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及时检修设备的故障部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3.加强监测和控制系统的使用:供电所应采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问题。
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可以分析线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线损。
4.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供电所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意识。
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线损降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优化供电路线和设备布局:供电所应优化供电路线和设备布局,减少线路的长度和过载情况,确保电能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同时,合理设计变电站和配电箱等设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和监督:供电所应建立健全的用户管理制度,对未缴费、违规用电、电能盗窃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理。
加强对用户的监督,减少非法用电和能源浪费,降低供电损失。
7.推广新能源技术和设备:供电所应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线损。
同时,应加强对新能源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8.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供电所应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线损管理工作。
与物流部门合作,加强对供电设备的运输和储存管理;与安监部门合作,加强对设备的巡查和安全监测等。
以上是供电所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引起线损原因及有效降低线损措施分析

引起线损原因及有效降低线损措施分析引起线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力设备老化:电力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导致电力损耗增加,进
而引起线损的增加。
2.输电线路距离过长:输电线路越长,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就会越多,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3.转换设备能效低:转换设备如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能量转换过程中会
产生热量损失,进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4.电力盗窃:电力盗窃指的是非法接入电力网络,盗取电能。
这种情
况下,电力损耗不仅仅是由于输电过程中的损耗,还包括盗窃行为导致的
额外损耗。
5.负载不平衡:负载不平衡指的是不同设备在接受电力供应时电流不等,这样会导致一部分设备负载过重,进而导致电力的损耗增加。
为了有效降低线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分析:
1.优化电力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电力设备,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2.优化输电线路:合理布局输电线路,尽量减少线路长度,减小电力
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另外,采用低损耗的导线材料,减少电阻损耗。
3.提高能效:选用能效高的转换设备,如高效变压器和高效电动机等,减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4.加强安全监控: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加大对电力盗窃行为的监管力度,并及时发现和制止电力盗窃行为,减少额外损耗。
5.平衡负载:合理划分电力供应区域,确保负载均衡,使得电流分布均匀,减少设备负载过重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线损,降低能源浪费。
这不仅可以减少电力供应压力,节约能源资源,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浅析有效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用电时间提 高电网负荷率 。通过调整三相不平 衡 电流, 中线 的 电流 , 减少 达到降低线 损和安 全
运行 的 目的。
一
2_ . 1 3变压器 的经济运行 般在变 电站内应 设计安 装两 台以上 的变 压器为改 变系统运行方式 的技术基础 。这样既 提高 了供 电的可靠性 ,又可以根据负荷合理停 用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台数 , 降低变压器损耗 。 同时变压器一般要选用节能型 。对于负荷 施。 受季节变化影响大的农配电变压器 ,可以采用 子母变压器 , 可根据 不同季节的负荷情 况 , 择 选 作过程中 , 各种计量装置与表计 的误差和人 为 2. .1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1 因素及其 它不明因素造成 的各种损失 , 又可称 我们知道系统功率在环形网络 中与 电阻成 投切容量 降低空载损耗。 为可控损失 。统计线损又称为实 际线损 和考核 反 比分布时 , 功率损耗 为最小 , 我们称这 种功率 2 A边行 电网改造 J 线损 , 它是根据购 、 售电电能表 的读数 计算出来 分布 为经济分布。 由于各种 原因导致 的电 网规划 不合理 , 如 为 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 ,可以采取 改变系 送变 电容量不足 , “ 出现 卡脖子 ” 现象 ; 电源点 或 的差值 , 电电量与售电量两者的差值 , 即供 它是 上级考核企业线损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唯一依 统运行方式 , 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 施使 远离负荷 中心 , 长距离输 电;因线路布局不合 近 迂 供 据。 网络 的功率分 布接 近经济分 布 , 网络运行 更 理 , 电远供 , 回供 电, 电半径过长等现象 , 使 1 引起线损过 高的原 因分析 经济 , 损耗为最小 。 功率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 不但影响 了供 电的安全 和可靠性 ,还使 电网损 1 . 1技术原因分析 同时 , 还应做 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耗升高。 1. .1线路损 耗过高 。 1 2. 1 2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①调 整不合理 的网络结构 : 电网改造 , 进行 ① 电网规划不合理 , 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 , ① 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经济运行 。 通过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 , 改造旧线路 , 在考虑 长距离输 电使损 耗升高 ; 因线路布局不合 理 , 或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主要是确定机组 的最 电压降 、 建设投资、 机械强度和发热等 条件下根 近电远供 , 回供 电, 迂 供电半径过长等原 因使损 佳组合和经济地分配负荷 。在系统有功负荷经 据经济电流密度适当加大导线截面 , 造迂 回 改 耗 升高;②导线截 面过大或过小 ,线路长期轻 济分配的前提下 , 到电力 网及其 设备的经济 线路 , 做 消除“ 卡脖子 ” 现象。 载、 空载或过负荷运行 , 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 运行是降低线 损的有效措施。而变电站的经济 制定按期发展建设的电网规划 ,确保电网 状态 引起损耗升高 。③线路老化 , 缺陷严重 , 瓷 运 行主要 是确定 最佳 的变压器运行组合方式和 安全经济运行。 件污秽等原 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 , 阻抗 、 泄漏增 最佳负荷率。 ②进 行电网升压改造 : 电网进 行升压改 对 大, 损耗升高。④无功补偿不足 或过补偿 , 致使 对 于环网的合理 运行方式 的确定 ,到底 是 造 , 简化 电压等级和变 电层次 , 减少重复和变 电 无 功穿越 ,影 响 了供 电能力 ,使 线路 损耗 升 合 网运行还是开 网运行 ,以及在哪一点开环 都 容量 , 既提高 了供电能力 , 还可以收到很好的降 高。 是与电网的安全 、 可靠和经济 『有关 的问题 。 生 从 损效果 。因为变压器损耗 占电网总损耗很大的 1. .2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1 增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供 电经济 f 生出发 ,应 当 比例 ,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和采用节能型变压 ①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 。② 合环运行 , 是合环运行会导致继电保护复杂 器是一项切实可行 的节能措施 ,具有 明显的经 但 运行方式不科学 , 致使 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 化 , 而使可靠 陛又受影响。 从 而开环运行应根据 济效益。 行曲线运行 , 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 载运行 。 网损计算结果并 考虑安全 胜和可靠 陛原则选择 造成 ③优化 电源分布 : 电源布置方式不同 , 电能 ③无 功补偿容量不足 ,无功穿越严重 ,通过线 最佳解列点 。 损失 和电压 损失会 有很 大的差 异。电源应尽量 路、 变压器传输 , 造成功率因数低 , 电压质量差 , ②电力网的合理运行 电压 。 布 置在负荷 中心 , 对负荷密度 高, 电范 围大 的 供 有功损耗增加。 ④主设 备老化 , 陷不及时消除 缺 电力网的运行 电压对电力 网中的元器件的 重负荷 区, 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 这样不 但 等原 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 、 瓷套泄漏增大 , 导线 空 载损耗均有影响。 有显著 的降损节能效益 ,同时有效地改善 了电 接头设备线夹接触 电阻增大 , 损耗增加 。 般在3k 5 V及以上供 电网络 中, 提高运行 压质量 。 1. .3配网损耗过高 。 1 电压 1 可降低损耗 1%左右 。要提 高电网的 %, . 2 ④推广 应用新 技术 、 新工艺 、 新设备和新材 ① 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 , 造成“ 大 电压水平 , 了提高发电机 出口电压外 , 除 主要是 料 : 用新型节能型变压器 , 型合金导线等 如采 新 马拉小车” “ 或 小马拉 大车 ”引起损耗增加 。② 搞好全 网的无功平衡工作 ,其 中包括提高用户 都会收到显 著的节能效果 。 , 配电变压器安 装位 置不在偏 离负荷 中心 。③低 功率因数 , 采用无功补偿装 置等。 在无 功平衡 的 2 . 2管理措施 。 了通过技术措施降低线损 除 压无功补偿不合理 , 高峰欠补 , 低谷过补 。④ 电 前提下调整变压器 的分接头也是 重要手段 。 外, 加强组织和管理也是降损 的重要措施。 压等级设置不合理 。高耗能配 电变压器没有及 ⑧调整负荷曲线 、 平衡三项负荷 3 结束语 时更换 。 ⑤低压线路三相 负荷不平衡 , 中J 引起 性 负荷峰谷差大 ,在供电量相同的情况下损 总之 , 降低电能损耗是—个内容丰富 , 涉及 线电流增大 , 损耗增加 ; 压线路 过长引起末 耗 大 , 因低 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 时, 特别 是低压网 面广 的工作 , 具有很强 的技术性 、 济性 。尤其 经 段压 降过高使损耗 增加 ; 接户线 过细 、 长 , 过 破 络 , 既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又增加 了线损。 是在 ” 十一五 ” 能源规划 中,强调提高 能源效 损严重使损耗 升高。 对于峰谷差 较大的负荷 , 应采取 双回路 供 率 , 公众节 能意识 , 设节能型社 会 , 强化 建 这对 1 A计量误差大。 . 1 电方式。而对三相不平衡 的负荷, 负荷是 主 节能降耗工作将起到了推动作用 。 调整 ①电流互感器 角误差不符合 规定要求 , 精 要技术手段 。三相不平衡在配 电线路 中经常 出 参 考 文献 度不够。二次线截面过小 , 二次压降过大。②用 现 。如果不平衡度大'0 贝不仅增加相线和 中线上 …陈海涵, 昌辉 , 启诚. 邓 程 配电网无功补偿 降损 电负荷小 , 量设备容量大 , 计 长期轻载或空 载计 的损耗, 同时危及配变的安全运行 。为 了减少这 效 果 的评 估 . f 期刊 论 文J一电 力 系统 自动化 . 量, 使计量误差增大。 方面 的损 耗, 及时调 整三相 负荷, 据各用 2 0 (3 应 应根 0 611 . l 2管理原 因分析。 户的用电规律, 合理而有计划地安排用 电负荷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浅析对如何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前言
电力网电能损耗是国家考核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
是电力系统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网损耗,对搞好节能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仅以1987 年为例,全国平均线损率8. 48 % ,线损电量高达367. 75 亿kW·h ,而同期美国的平均线损率为6. 1 % ,日本的平均线损率为6. 0 % ,西德的平均线损率为3. 7 %。
如果我国平均线损率下降2 % ,每年就可以少损耗电能86. 73 亿kW ·h , 相当于一个装机1200MW的发电厂一年的发电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那么如何降低线损率? 这必须从线损的构成谈起,找到电能损耗产生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来降低线
损率。
1 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
1. 1 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此外,还有一些不明损失如窃电、漏电、表计误差、抄表影响等也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
针对以上产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线损管理的经验,降低线
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线损的构成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线损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1. 2 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
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 2. 1 固定损失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
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或基本
损失。
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晕损失、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失等。
1. 2. 2 变动损失
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称可变损失或短路损失。
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和接户线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1. 2. 3 其它损失
是指在电能的输、变、配、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中的偷、漏、丢、送等造成的损失,习惯称为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
2 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2. 1 技术原因分析
2. 1. 1 线路损耗过高
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
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
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2. 1. 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
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
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2. 1. 3 配网损耗过高
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引起损耗增加。
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
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高峰欠补,低谷过补。
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
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
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损耗增加;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接户线过细、过长,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2. 1. 4 计量误差大
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精度不够。
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
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
2. 2 管理原因分析
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
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
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
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
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3 降低线损率的措施
为了保护经营成果,降低线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造成线损率过高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降损措施。
3. 1 技术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的措施。
3. 1. 1 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我们知道系统功率在环形网络中与电阻成反比分布时,功率损耗为最小,我们称这种功率分布为经济分布。
为了降低网络功率损耗,可以采取改变系统运行方式,调整运行参数和负荷率等措施使网络的功率
分布接近经济分布,使网络运行更经济,功率损耗为最小。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还应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补偿,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
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并合理配置,以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改变无功潮流分布,可以减少有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根据公式δP %=〔1 - 〕×100 %当功率因数由cosΦ1 提高到cosΦ2 时,则线路中的功率损耗降低率为δP % ,可以计算出当功率因数由0. 7 提高到0. 9 时线路中的功率损耗可减少39.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