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合集下载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金奁集》入“南吕宫〞。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它的风景我曾经就很熟悉。

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

我难道能不想念江南么?想念江南,最想念的就是杭州。

月下在山中寺里寻找桂子欣赏,躺在杭州郡衙亭子里看潮。

什么时候能再游玩一次呢?想念江南,第二想念吴王宫殿。

饮下一杯吴酒,看成对起舞的吴国美女,就像醉酒的芙蓉一般美艳。

迟早我还会再次遇见。

注释②谙:熟悉。

③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⑤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⑥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⑦竹叶:酒名。

⑧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⑨早晚:犹言何时。

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刘禹锡《忆江南》的原文与赏析 1忆江南刘禹锡唐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赏析】:这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所作之词。

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人情物态糅为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而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伤春之情巧妙的烘托出来。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起句似有突兀,让人不易理解,及至看了下文,才恍然大悟。

原来“春去也”是抒情主人公即下文那个“独坐亦含嚬”的洛城少女的慨叹之词。

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来说也有无限依恋之情。

她仿佛看到,春天在归去的当儿,还向她殷勤致意,恋恋不舍的道别。

“去也”一词,感情色彩极浓,词人用拟人手法将春天人格化,写出它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词人仍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树木花草与春天的惜别之情: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晶莹闪光,好似少女在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

“举袂”、“沾巾”都是抒情主人公的想象之辞,正因为她惋惜春归,因此才觉得周围的客观景物也好像同她一样扼惋叹惜。

总之,词人不写人惜春,却写春恋人,这样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写得婉转有致,耐人寻味。

“独坐亦含嚬”,由此词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惜别之人——洛城少女。

这时,洛城少女正独自端坐在花尽春空的庭院,嚬眉蹙额。

由词中这一“亦”字可知此刻的她无论是独吟、独赋,还是独思、独坐都无法排遣内心满腹的愁绪。

想必旖旎的春光曾带给她无限的欢乐或者说曾激励她憧憬美好,但是如今春阑花谢,欢乐已成为过眼烟云,理想也最终落空,因此洛城少女只能徒然地对物伤怀,黯然伤神罢了。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导语】这里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共6篇),方便大家学习。

篇1:白居易忆江南注释及译文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忆江南词三首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吧!忆江南三首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释1、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2、谙:熟悉。

作者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3、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

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赏析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白居易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白居易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白居易六十七岁时,描绘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白居易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白居易没有从描描绘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描绘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白居易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江南忆描绘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白居易《忆江南》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全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全诗翻译赏析白居易《忆江南》全诗翻译赏析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这三首词主旨相同而各具首尾,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忆江南》全诗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注释: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此指蓼蓝。

《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其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其三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创作背景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又先后担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因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他后来定居洛阳,犹忆江南旧游,于是创作了《忆江南三首》。

关于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一。

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九年间”。

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唱和白居易的词,其小序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忆江南》原文注释及简析

《忆江南》原文注释及简析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他的诗风格平易清新,质朴自然,常以揭发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题材,如《新乐府》、《秦中吟》等均为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之作。

其他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传诵尤广。

注词释义忆江南:词牌名。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忆:怀念。

谙:熟悉。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古诗今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

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

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

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

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忆江南三首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翻译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让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游走在天竺寺中寻找中秋盛开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起落的潮头。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容易想起苏州的吴宫。

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赏析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

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

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

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

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赏析:此词选自《白氏长庆集》。

长庆三、四年(823、824)间,白居易眼见朝政日非,主动要求外放,来到杭州任刺史。

杭州是江南的一颗明珠,这里的春天是那么的旖旎,这里的山水是那么的迷人,诗人修筑圩堤,疏浚湖泊,寄情山水,徜徉林泉,渡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晚年,退居洛阳,那美好的江南风光还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他以童真般的迷恋写下了一组清丽动人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开头两句赞美江南风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现得那么真挚而充满感情。

诗人深情的赞美,深切的思念,如春草生发,如春江涨潮,自然而充满爆发力。

“好”即“美“的意思,如“美景”称为“好景”。

“江南好”即“江南美”,“谙”即熟悉。

下文就扣住自己熟悉的江南美景来写,作者又没有全面铺开,而选择了最普遍、最有代表性、也是诗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美景来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升起了,霞光点燃了江边那如火的鲜花,红得那么耀眼,那么精神,带着跳动的光焰,带着春日的勃勃生机,“红”色是基调,是春日太阳、霞光的杰作,好似音乐中的主旋律,而如火苗跳动的江边鲜花就是那最精采的聚光点,好似音乐中的华采乐段,“火”字还写出了春风翻拂鲜花散发出不同光采的神态。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原文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原文

白居易《忆江南》古诗原文白居易《忆江南》古诗原文赏析《忆江南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

三首词主旨相同而每首自具首尾,有肯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穿,构成有机的整体,显示出谋篇布局的超群艺术技巧。

下面是我为大家细心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忆江南》古诗原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其一江南好,景色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词句解释⑴忆江南: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识。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赛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赛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一句:《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狠,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⑼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时。

白话译文其一江南的景色多么美妙,如画的景色久已熟识。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其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查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其三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早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忆江南》赏析:忆江南即忆江南词三首。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作家白居易创作的组词。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忆江南古诗三首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忆江南古诗三首一、忆江南·其一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妙,如画的风景久已熟识。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赛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二、忆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查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三、忆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当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当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忆江南三首二."忆江南"的诗歌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忆: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忆江南·多少恨: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三.忆江南古诗一、原文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忆江南的诗意和注释

忆江南的诗意和注释

忆江南的诗意和注释
原文:
忆江南词三首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注释:
1、谙: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桂子:桂花。

6、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7、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8、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9、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10、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11、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

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何时才能再次相逢?。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
一、忆江南三首原文
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二、忆江南三首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让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游走在天竺寺中寻找中秋盛开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起落的潮头。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容易想起苏州的吴宫。

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三、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白居易的《忆江南》注释及译文篇1一、《忆江南三首》原文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⑺;吴酒一杯春竹叶⑻,吴娃双舞醉芙蓉⑼。

早晚复相逢⑽!二、《忆江南三首》的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三、《忆江南三首》的译文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江南三首》原文及翻译赏析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赏析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

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

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

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

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一、《忆江南三首》原文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

能不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⑺;吴酒一杯春竹叶⑻,吴娃双舞醉芙蓉⑼。

早晚复相逢⑽!二、《忆江南三首》的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日,几时。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三、《忆江南三首》的译文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忆江南古诗的注释和译文忆江南古诗词共三首,作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

词一: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1、谙: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词二:原文: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

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注释:1、桂子:桂花。

2、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3、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词三:原文: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

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注释:1、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2、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3、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11、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6篇)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忆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创作背景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鉴赏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本诗其第一首,作者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

全词五句。

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

“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译文及鉴赏《忆江南三首》是由白居易所创作的,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

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

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忆江南三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忆江南三首》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忆江南三首》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让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游走在天竺寺中寻找中秋盛开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起落的潮头。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容易想起苏州的吴宫。

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忆江南三首》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品析全词,知意悟情
1、初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词,读出词的节奏美 3、细读词,理解词意 4、品读词,引导想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 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 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 感情很深。后来,他生 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 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 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 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 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 曾在《白太守行》中写 道:“苏州十万户,尽 作婴儿啼”。
牌名。《忆江南》是词牌名,又名《望江 南》、《梦江南》、《江南好》。中国古代 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 这旋律的名称就叫词牌名。
(一)歌曲导入,情境揭题
1、欣赏歌曲,激发兴趣 2、引出全词,初识词的特点 3、理解课题,简介背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做 官,江南的美丽风光给他留下了终 生难忘的记忆。回到家乡洛阳多年 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 绝唱—《忆江南》。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 词。 3、理解词意,根据词所描绘的景象,想像 画面,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 首词。 2、理解词意,根据词所描绘的景象,想 像画面,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朗读教学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情感体验法、自由想象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情境揭题 (二)诵读全词,知意悟情 (三)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四)总结全课,浓情延续
(一)歌曲导入,情境揭题
1、欣赏歌曲,激发兴趣 2、引出全词,初识词的特点 3、理解课题,简介背景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又 叫长短句,词配上乐曲就可以吟唱,词有词
湘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21课
忆江南
先锋小学 李定梅
忆江南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忆江南》是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 单元第21课《词两首》中的一首,是唐代诗人白 居易的绝唱之笔。这首词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 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 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以反问句“能 不忆江南”收尾,真切有利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 的深深眷念之情。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作者早已离 开江南多年了, 为什么还要如此 思念江南?(三)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三)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忆江南(二)
忆江南(三)
江南忆,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其次忆吴宫。
山寺月中寻桂子,
吴酒一杯春竹叶,
郡(jùn)亭枕上看潮头。 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更重游?
早晚复相逢。
(四)总结全课,浓情延续
六、说板书设计
忆江南
忆景 怀念之情
忆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