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索引创编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之欧阳学文创编之欧阳索引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a3de038aeaad1f347933fc1.png)
细胞增殖听课记录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
为此,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
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
为此,我很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通过课件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黑板板图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模拟方法,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导、指导工作,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细胞的增殖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细胞的增殖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8f74974561252d380eb6e38.png)
你又如何来整体的调控课堂,处理这些意外,因此,教师只能将这节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同时尽可能多的补充相关知识,“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生本生本,归根结底,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同时还要“高度遵照那个学生,充分信任学生”。
最后经过删减,我的课件,加上题目,仅有4张ppt。
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生物课堂与其他课堂不同,某些学科,比如语文,数学等,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的时间与自主探究的时间越长,学生理解越透彻,但是生物却不是,生物的知识点不但多,而且很琐碎,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是我们生物课堂当下应该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特别推出了“学案导学法”通过发放前置性学案,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自主预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提前掌握学案上的内容,小组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其他小组,其他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到上课老师集中解决。
之前,教师要批阅学生的前置性学案,整体掌握本节内容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才能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生本教育,除了要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外,我觉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要贯穿其中。
虽然生物教材上,这方面例子有限,但是我认为,只要善于分析教材,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挖掘的。
比如本节课我所讲到的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包括时间很长的分裂间期以及时间很短的分裂期。
分裂间期历时长,为的是为细胞的分裂期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
在此我问学生:“通过这个事例,你有什么启发呢?”学生思考片刻,便有不少学生主动举手回答,有的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的说“厚积薄发”,有的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之后我总结,“破茧成蝶”,同时多媒体展示正在破茧的蝴蝶,蝴蝶只有经历漫长而黑暗的蛹期,才会最终成蝶。
之后,我又引用《韩非子.喻老》中记述的一个典故“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
3.1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16dda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3.png)
3.1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教学背景授课内容:3.1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授课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主要讲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细胞如何通过分裂实现增殖,从而掌握生物学中关于细胞生长、分裂的基本概念。
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模型演示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模型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和论证,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生活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修复和繁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4. 责任担当: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起源和生长过程,培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分析1. 主题内容: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是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具体包括细胞分裂的定义、过程、以及细胞分裂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首先介绍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讲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基本步骤,最后讨论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修复和繁殖中的重要性。
2.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步骤,认识到细胞分裂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理解,以及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模型和实物图片来辅助理解,同时结合实际生物体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1. 多媒体资源:准备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视频、细胞分裂不同阶段的图片,以及染色体变化的音频资料,用于导入课程和辅助讲解细胞分裂的详细过程。
2. 阅读材料:选择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科学家对细胞分裂机制的研究发现,以及细胞分裂异常可能导致的问题等,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细胞增殖教学实录
![细胞增殖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68afbee19e8b8f67c1cb914.png)
细胞增殖教学实录导入:在座的各位同学无论高矮、胖瘦,追究源头,都是来自于一个大小约为0.2毫米的受精卵。
这个受精卵怎么发育成现在生性活泼、思维敏捷的你们的呢,请看一段视频,[观看]视频1《人的胚胎发育》。
师:受精卵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生: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并发育成一个胚胎,又通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后形成一个婴儿。
师:发育为胚胎和婴儿还需要什么过程?生:细胞的分化。
师:很好,细胞数目增加是分裂的结果,那么细胞种类的增加如血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则是通过细胞分化得到的,而且细胞的寿命也不是无限的,因此一定有衰老和死亡(可见细胞衰老与肌体衰老并不同步)。
师:小结: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对多细胞生物体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展示幻灯片: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首先我们学习第一节细胞增殖。
师: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
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生物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什么叫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具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自主阅读112页4、5自然段的内容,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思考题。
(2min)(板书:第一节细胞增殖一、细胞周期)师:现在哪位同学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生:细胞周期起点: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止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师:同意他的回答吗?生:同意师:第二个问题?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师:很好,比如人体的造血干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癌细胞;还有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等等。
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并且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师:现在我以一个圆代表一个细胞周期,请判断圆上从哪个点到哪个点代表一个细胞周期,从哪个点到哪个点代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生:A点到A点是一个细胞周期,A点到B点是分裂间期,B点到A点是分裂期师:大家同意他的回答吗?生:同意师:下面请大家做学案中的变式巩固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b11c279680203d8cf2f24e3.png)
细胞增殖听课记录之杨若古兰创作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必定要合理安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为此,我充分应用了“成绩探究教学法”,尽力发掘先生原本的常识、经验,重视先生的进修过程,体现先生主体性进修,使先生由常识的接受者改变成常识的探索者和研讨者,最大限制地培养了先生实验操纵能力、处理成绩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逻辑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先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为此,我很重视课程资本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课件慢慢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先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黑板板图的利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眼即逝的弊病,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抽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后果.
此外,我还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进修、自立进修和合作进修,发挥了先生的主体感化,使先生感知常识的构成,领悟科学的研讨方法──模拟方法,更有助于常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后果.这类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进修方式恰是新课程改革所建议的.但是,在探究性进修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诱、指点工作,如何调动每一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讨.。
细胞的增殖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细胞的增殖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4325ab4aeaad1f347933f3e.png)
细胞的增殖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去年12月10号,有幸能代表桓台一中,在13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本”专家展示我校生本教育的成果,作为一名刚刚上岗的老师,我倍感荣幸,这是领导对我的支持,也是对我的信任!为此我积极准备,生物组内各位老师也都积极配合,帮我出谋划策,领导也非常重视,不只一次来到办公室询问我们课程的准备情况,询问我们还需要什么帮助,在这寒冷的冬季为我心里平添许多温暖。
本堂课,我选择的课题是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抽象,涉及的的知识较难理解,如何通过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将细胞增值的主要内容掌握住,同时又不至使课堂气氛太沉闷,确实是一大难点,因此,我布置了前置性作业,既本节学案,学案主要是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问题的设计也是有易到难,由简单都复杂,层层递进,形式上也力求多样化,加进去了图形设计题,内容不多,但都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
尽管准备的时间略显仓促,但是过程却相当顺利,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学生充分发挥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小组互动探究,小组之间互问互答,小组同学积极展示的方式,老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
在讲完这节课后,我感慨颇深,对“生本”的理念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之前,为了准备这节“生本”课,我设想了多种方案,教案写了很多,课件也做了很多,但是越到最后越发现,“生本课”,看起来简单,但是对教师素质要求非常的高,因为你无法预料课堂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会问什么问题,你又如何来整体的调控课堂,处理这些意外,因此,教师只能将这节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同时尽可能多的补充相关知识,“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生本生本,归根结底,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同时还要“高度遵照那个学生,充分信任学生”。
最后经过删减,我的课件,加上题目,仅有4张ppt。
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生物课堂与其他课堂不同,某些学科,比如语文,数学等,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讨论的时间与自主探究的时间越长,学生理解越透彻,但是生物却不是,生物的知识点不但多,而且很琐碎,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点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是我们生物课堂当下应该解决的问题。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f851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3.png)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听课记录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首先老师讲解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然后老师通过PPT展示了细胞在人体内的各种功能,比如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分化等。
最后老师还通过实验展示了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
整节课内容紧凑,生动有趣,让我对细胞有了更深的了解。
评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和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细胞有了直观的认识。
整节课的内容安排合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听课记录2:细胞的分裂本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分裂过程。
首先老师讲解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区别,然后通过PPT展示了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
接着老师还结合实验展示了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
整节课生动有趣,让我对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的过程,让学生对细胞分裂有了直观的认识。
整节课的教学方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难点知识。
听课记录3:细胞的呼吸作用本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呼吸作用。
首先老师讲解了细胞呼吸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PPT展示了细胞如何进行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接着老师还通过实验展示了细胞呼吸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整节课内容生动有趣,让我对细胞的呼吸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评析:本节课通过PPT和实验等多种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细胞呼吸的过程,让学生对细胞呼吸有了直观的认识。
整节课内容丰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难点知识。
听课记录4:DNA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了DNA的结构与功能。
首先老师讲解了DNA的基本结构,包括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等。
然后通过PPT展示了DNA 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接着老师还通过实验展示了DNA的提取过程。
整节课内容生动有趣,让我对DNA有了更深的了解。
的结构与功能,让学生对DNA有了直观的认识。
整节课的内容安排合理,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听课记录5:植物的光合作用本节课老师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https://img.taocdn.com/s3/m/ec3d10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5.png)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生命观念: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意义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对细胞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1.2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培养逻辑推理和模型构建能力。
1.3 科学探究:参与模拟实验或观看实验视频,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理解实验证据在支持生物学结论中的作用。
1.4 社会责任:认识到细胞增殖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及遗传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培养尊重生命、关注生物伦理的价值观。
导入教师行为:•展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如人类)发育过程的图片或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长成复杂的生物体的?”•引出细胞增殖的概念,并简述其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修复和繁殖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动画,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对细胞增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和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理论讲解:•详细阐述细胞增殖的概念、类型(主要讲解有丝分裂)及其生物学意义。
•利用板书或PPT展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重点讲解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
•模拟实验或视频观看:•组织学生观看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或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如有条件,可进行模拟实验,如使用橡皮泥或磁贴等材料模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互动讨论:•提问学生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关键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引导学生讨论有丝分裂对于生物体遗传稳定性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
•观看动画或视频,仔细观察并记录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各期的变化。
•参与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细胞增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细胞增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5d2eef4bed5b9f3f80f1cb9.png)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
DNA 师引导学生总结:
力分析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
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2.学生观察课本 P112 图 6-2,课本 P113 图 6-3。 3.让学生观察前期染色体有哪些变化?并用橡皮
不变,但形态仍呈染色质细丝状。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 长。
3.分裂期 分裂间期结束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 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 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下面以高等植物为例, 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生观察课本 P112 图 6-2,课本 P113 图 6-3。 (1)前期: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前期,让学生观 察染色体有哪些变化?并用橡皮泥操作染色质染色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l 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l 核仁、核膜解体、消失。 l 出现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板书:前期的特征:(两消失,两出现) ①细胞核中间期复制的染色质细丝状高度螺旋化、 缩短变粗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 染色体形态越来越清楚,每个染色体都包括两个并 列的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DNA 与间期一样。 ②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 ③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2)中期: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中期。这个时期 的明显标志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染色体形状、数目、 位置归纳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l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与纺锤丝相 连。 l 染色体数目→与前期、间期相同。 l 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 的赤道板上。 板书:中期的特征: ①每个染色体着丝点两侧都附有纺锤丝,在纺锤丝 的牵引下拉动染色体运动,使着丝点 排列于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楚,是观察染色体的最 佳时期,染色体、DNA 数目与前期一样。 (3)后期: 教师用 flash 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后期。这个时期 有什么特点呢?用剪贴图操作。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中的两 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要求学生数一数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5b28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b.png)
初中生物听课记录及评析听了一节初中生物课,老师讲的是有关细胞的内容。
在课上,老师首先介绍了细胞的概念,然后讲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接着讨论了细胞的组成和生物学意义。
通过听课和课后的思考,使我对细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老师简单地介绍了细胞的概念。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
细胞可以是单细胞生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学习对我们理解生物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老师讲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通过半透性的特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是细胞代谢进行的场所;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和指挥细胞的活动。
在结构的基础上,老师还通过图示和实验展示了细胞的各种功能,如代谢、增殖、运动、分泌等。
然后,老师讨论了细胞的组成和生物学意义。
细胞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分子组成的,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
细胞的组成使细胞具有多种功能,使生物体得以生存、生长、繁殖、适应环境。
了解细胞的组成,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特点。
在整节课上,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示和实验进行讲解,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同学们多举实例、多提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得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这堂生物课的学习,我对细胞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令人惊叹。
其次,细胞具有多种功能,不仅包括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还包括类似于运动和分泌一样的特殊功能。
最后,细胞的组成和生物学意义使细胞成为生命活动的核心,是生物学探究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生物课,老师讲解生动,内容容易理解,课堂氛围也很活跃。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细胞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相信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科学探索会有很大的帮助。
细胞增殖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细胞增殖的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e0e4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5.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细胞增殖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周期调控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对细胞增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生物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组织了一次关于细胞增殖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细胞增殖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参与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一位资深教师主讲,对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包括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增殖异常等。
随后,其他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教研组安排了一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由青年教师担任,教学内容为“细胞增殖的类型与调控”。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了课堂上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互动等情况。
3.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首先,观摩课教师对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观摩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意见。
以下是部分研讨内容:(1)观摩课教师反思:本次观摩课,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
在课堂互动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但在课堂节奏把握方面,我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2)其他教师点评:①观摩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堂节奏把握方面,建议教师加强课堂时间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②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细胞增殖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活动总结本次细胞增殖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人教版本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说课学习教案讲稿文本
![人教版本生物必修1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说课学习教案讲稿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e831833d5bbfd0a78567333.png)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说教材“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构成、构造和功能以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包含“细胞不可以无穷长大”,“细胞经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四小块,此中有丝分裂是教课的要点也是难点 ,是学生此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 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达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此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中已浅略地讲到细胞增殖的内容,学生对细胞增殖其实不会太陌生,本节课是这些内容的扩展与加深。
1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模拟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商讨细胞不可以无穷长大的原由。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概括有丝分裂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试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运用数学剖析、概括和推理方法办理和剖析实验数据。
3、培育学生剖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4、学惯用曲线图描绘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生物体构造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一致的看法。
2、养成学生批评性思虑的能力。
要点难点教课要点1、经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理解细胞不可以无穷长大的原由。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课难点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 NA数目的变化。
二、说学生: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的学生:1)他们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细胞增殖,拥有必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2)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的学习也有比较浓重的兴趣,抽象思想能力和综合思想能力较强。
三、说教法与学法依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状况的剖析,本节采纳以下教法和学法:1)直观教课法本节课教课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复杂,讲堂上充足利用多媒体协助教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2)启迪式教课法对于细胞不可以无穷长大,课本是安排了一个模拟研究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可是,实验后的议论题却有相当的思想力度,所以,教师必定要启迪学生运用对照、推理等方法去剖析好实验数据,可以让学生采纳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结果迁徙到真切细胞。
细胞的增殖评课稿 - 副本
![细胞的增殖评课稿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98ecb9c1b84ae45c3a358cac.png)
细胞的增殖评课稿 - 副本
《细胞的增殖》评课稿
金台高级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备课组
李老师的《细胞的增殖》一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活动是非常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方法与习惯:本堂课的学习过程基本都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主要用到了案例的讨论。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归纳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帮助学生对于自己讨论出的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而学生对于知识结构更加清晰也能从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乐于参与学习,所以正因为这几点的结合,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好的,积极主动。
第二互动与合作:本堂课最大的一个亮点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小组讨论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虽然现在很多课也采用了学生的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但只是浮于形式,其实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内容不是很多,讨论都很肤浅,甚至都不须讨论就可以得出的问题在那里讨论,对于学生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而任老师的这个问题却非常具有深度,需要用到几乎是高中生物的所有知识,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能积极参与思考,对于他们脑海中的知识梳理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在这个知识上就应该花点功夫让学生讨论,比纯粹老师讲要好得多。
在整堂课中,任老师充分关注全体学生,个别提问人数达到了16人,近全班人数的1/3,而且在整堂课中几乎没有间断全体提问,可以说整堂课是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的,这也就造就了学生在这堂课的过程中与老师有了充分的互动,气氛活跃。
2011.1.4。
2023年生物教师听课记录模板
![2023年生物教师听课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c9b608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0.png)
2023年生物教师听课记录模板2023年生物教师听课记录模板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教学年级:高一教学内容:细胞—生命基础(二)授课时间:2023年9月9日上午第一节课授课教师:王老师二、内容概述:在本节课中,王老师着重讲授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分类,并介绍了细胞内膜之间的物质运输过程与细胞的生命周期。
通过通过讲解细胞的组成,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细胞是人体和生物的基本单位。
同时,课程还强调了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并告诉学生们某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殊化,和它们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不同形态和作用。
三、听课记录:1. 王老师开头介绍了课程内容:细胞—生命基础,还谈到了今天的主要内容:细胞结构、功能、分类以及细胞内膜之间的物质运输过程与细胞的生命周期。
王老师阐述了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胞结构及功能,为以后的生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然后王老师给出了定义“细胞是最基本的生物学单位,可能是单细胞物种的唯一构成部分,也是多细胞生物的构成部分”。
通过对细胞的分析,授课教师介绍了细胞的各种组成部分,包括质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骨架等。
3. 接着,授课老师谈到了细胞膜,它的结构、运输和功能。
王老师还谈到了提供能量的线粒体以及内质网如何累积和转运特定的化学反应。
4. 然后王老师介绍了某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殊化。
他提及了一些细胞具体的结构,包括只有植物才具有的细胞壁和色素体。
5. 最后,王老师回顾了细胞再生的过程,介绍了细胞周期的各个方面,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他还谈到了癌细胞和它们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四、课程收获:通过这次听课,我感受到了优秀教师的严谨态度和教学技术。
同时,我还从王老师授课的方法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教学策略,如大力重复、注重视觉效果等等。
这些教学策略和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在将来的教学生涯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从本次课程开展中,我还能感受到王老师的敬业精神,渴望为学生的创新和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这也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感受。
《细胞增殖》观课报告
![《细胞增殖》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7afd0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7.png)
细胞增殖观课报告课程背景本次观课是人体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一节,主要介绍了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概述概念解释课程先介绍了什么是细胞增殖,即细胞复制自身产生新的细胞,从而实现细胞数量的增加。
这个过程发生在有机体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生长、发育、修复和再生等过程。
增殖方式细胞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增殖,一种是有丝分裂,另一种是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分为五个连续的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这五个阶段的过程都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共同完成细胞有序的分裂,达到细胞的增殖。
而无丝分裂的过程相对简单,指的是细菌、酵母等无细胞器真核细胞的无性繁殖过程。
增殖周期调控细胞增殖的过程经受着一个复杂的调控系统,由多种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周期蛋白等参与调节,从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保证细胞增殖的平衡。
其中,细胞周期的两类关键蛋白,分别是蛋白激酶和负调节因子。
蛋白激酶可以启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而负调节因子则可以阻止细胞周期的基本过程。
误区纠正最后,课程对细胞增殖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纠正。
首先是细胞增殖过程不一定等同于癌细胞的增殖,正常细胞增殖的平衡是有体内调节机制的,癌细胞则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细胞周期的异常增殖。
此外,细胞凋亡并不等同于死亡,它是细胞内部达到一种平衡的生理过程,对于生长发育和修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收获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细胞增殖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科学研究中所需要的精密方法和研究技能。
此外,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关于细胞增殖方面的常见错误也有了正确的认识。
总结细胞增殖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如何平衡细胞增殖对于生命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对于细胞增殖的了解更加深入,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科学研究中所需要的精密方法和研究技能。
生物听课记录范文
![生物听课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a732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c.png)
生物听课记录范文生物听课记录。
今天我参加了一堂生物课,老师讲解了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这节课让我对细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对生物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首先,老师讲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括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这些基本结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让我对细胞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老师讲解了细胞的功能。
细胞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其中,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它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内质网则是细胞的合成中心,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高尔基体则是细胞的分泌中心,它参与物质的合成和运输。
这些功能让我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老师还讲解了细胞的分裂和遗传。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来完成自身的增殖和遗传。
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常见分裂方式,它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细胞质分裂。
减数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它包括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这些分裂方式让我对细胞的遗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节生物课的学习,我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生物知识,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细胞增殖听课记录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细胞增殖听课记录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时间十分紧凑,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
为此,我充分运用了“问题探究教学法”,尽力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教学内容十分抽象、微观,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困难。
为此,我很注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通过课件逐步演示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很好地让学生感受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黑板板图的应用又克服了多媒体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较好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将模拟实验引入课堂,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模拟方法,更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亲身探究、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但是,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好引导、指导工作,如何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