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论文
现代包装工程的教育与人才培养
现代包装工程的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当今社会,包装工程已经成为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和众多产业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
从食品、药品的保鲜包装,到电子产品的防护包装,再到奢侈品的精美包装,包装工程的应用无处不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对于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包装工程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现代包装工程的发展与重要性包装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印刷技术、设计艺术、物流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现代社会中,包装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产品,还承担着提升产品形象、传递产品信息、方便使用和储存、促进销售等重要功能。
例如,在食品行业,合适的包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安全;在电子行业,良好的包装能够防止电子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同时还能展现产品的高科技感和品牌形象;在医药行业,精准的包装设计可以确保药品的剂量准确,使用方便,并且符合严格的法规要求。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包装工程在物流环节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高效、环保、智能化的包装解决方案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现代包装工程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包装工程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包装工程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课程内容陈旧、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
一些基础课程如材料力学、物理化学等所占比重较大,而对于新兴的包装技术如智能包装、绿色包装等的关注度不够。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包装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但在一些高校,由于实验设备不足、实习基地缺乏等原因,学生的实践机会有限,导致他们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包装工程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
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
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摘要】回顾过去的30年,高职院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进步。
其中,包装技术和包装设计专业也随着时间在不断的变化。
今天我国的包装技术正在飞速发展,需要一大批包装技术人员。
而且我国正在从以前的重印刷、轻包装的局面逐渐改变过来,因此,包装技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应该是乐观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包装技术就业与培养在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都开有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但是到底这个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学习什么知识,并且在毕业之前学生又能掌握什么技术呢?这都是广大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及其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与传统的印刷专业相比较,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这个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并且有很多女性学生来学习这个专业。
但是在毕业后,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并且工资也很低[1]。
这种情况在德国是相反的,很多德国的高职院校中的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每年招收很多学生,远远多于印刷专业的学生。
并且在毕业后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找到工资满意,工作强度又不大的工作。
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以从事包装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根据对当地开设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的一些高职院进行调研,并且结合中国和德国两国各自的国情差别,在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方面积累和掌握了一些相关情况。
1 学生规模和师资队伍自2000年以来,当地的一所高职院校招收了第一届的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学生,一共30人。
从此以后,这所高职院校每年都在扩大招生的规模。
目前,每年招收包装技术与包装设计专业人数大概为240人。
随着包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包装技术专业已经成为了这所院校的第三大专业。
院校中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海归,还有一些骨干教师远赴德国进行了三年的深造学习。
近年来,该院校每年会有2名德国籍教授来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课程的建设。
高职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高职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摘要】以人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分析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据此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生职业素质训练环节和生产性实训,构建高职包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包装;人才培养;方案1 人才需求分析包装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应体现在:一是,分析国内行业发展状况,从宏观层面说明专业人才需求的总体态势;二是,分析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现状,说明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对人才需求的背景,这是确立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三是,分析人才供求状况,通过实地调研相应数据并做出定量分析,做到数据真实;四是分析典型职业岗位人才需求。
我国的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42个工业行业中列第14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五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包装产业带。
广东是我国包装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其产值约占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的20%,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包装生产基地,包装业已成为广东的支柱产业。
东莞包装业经过三十余年的产业积淀,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活跃的外向型经济、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的行业特质,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泛珠三角“世界包装印刷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国重要的包装印刷业基地之一。
东莞桥头镇为“广东省环保包装专业镇”、“中国环保包装名镇”;望牛墩镇正在建设“印刷包装行业专业镇”;万江(严屋)的“包装品及印刷品产业园”为2012年东莞市重点建设项目;厚街镇即将开建“包装印刷产业服务一条街”。
正是由于包装业的异军突起,在2011年12月1日,东莞市政府正式发文(东府办函〔2011〕480号),将2005年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重新调整为“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其中“包装印刷业”为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唯一新增的一个产业类别。
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印刷包装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
快速发展,印刷包装行业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印刷包装行业需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培养目标
应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关键。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资源,对
于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师资培训等方式,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印刷包装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一个复
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
的专业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
浅议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
浅议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笔者所供职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有着四十多年的视觉传达设计(装潢)专业的办学经验和积累,在视觉传达设计旗下的包装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中也颇有成果建树。
我院于2021年开设了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后,笔者作为装潢、和包装课程的骨干教师之一,自然担当起了包装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与包装工程这两专业的交集,包装工程专业属于工学范畴,主要研究包装产品的材料、生产加工等技术性知识,而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则研究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语言应用于包装产品媒介,因此也必须预先深入了解纸盒、容器等主要包装媒介的结构和技术知识。
因此,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以授课经验为基础,撰文浅议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
一、技术素养的培育在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既指关于包装媒介的结构等技术知识,也包括包装装潢等艺术表现能力和美术造型的基础,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对于深化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在现实中,由于高考指挥棒和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多以文科类学生为主、又多为中学期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故而转学美术以便增加高考竞争力的学生。
这类学生往往数学、几何、物理等理科功底较弱,且普遍缺乏耐心细致的求学态度和习惯,在学习生活中习惯于凭感觉、凭直觉。
以笔者长期教学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表现类课程中尚可将就,但在学习需要进行精确输出实物样品的课程如宣传册、出版物编排、包装设计和印刷时,很多学生用电脑软件所绘制的设计图形就显得十分随意,缺乏精确尺寸和实际输出的概念,不能及时做出符合生产实践规范的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老师手把手的逐一指导下修改原设计、甚至是在保留学生原设计大意的基础上重新绘制符合制作输出要求的图稿等,学生们的技术素养亟待提升。
浅谈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
浅谈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势针对包装工程专业毕业生高需求、低就业的现象,应在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实践环节,培养综合型的包装专业人才。
在不同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并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来给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够符合企业人才的需求。
包装工程人才培养发展趋势包装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虽然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包装大国,但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我国的包装产业大多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很少有独立的自主研发。
因此,培养专业的综合型包装研发人才在高等院校的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包装工程是一个“工(程)”“艺(术)”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技术学科。
包装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以工为主,“工”“艺”结合,强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等特点。
国内的包装工程专业经过30多年发展,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以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管理、包装材料、食品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动力学、运输包装等为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然而由于专业口径过宽,学科跨度过大,很难培养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各个院校只能根据各自的师资特点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
虽然很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已经考虑了培养全面的包装人才。
然而,很多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只是泛泛地介绍些理论知识,没有配套的实践环节,因此效果不佳,学生在毕业时对这些课程没有太多的印象。
学生就业以后很难将学过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工作当中,使得用人单位对于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相差较大,久而久之,出现包装工程专业人才高需求、低就业这种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包装工程专业的信心丧失。
二、多元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包装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全面培养受到自身专业规模的局限,无法达到像机械工程等传统学科类似的师资规模,这就要求包装工程专业在实行多元化全方位发展时借用其他专业的师资力量,而这对于包装工程专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探析
通过 对行业 的分析可 以得 出不 同的包装企 业对人 才需求
是不 同的, 主要 的 岗位 群 有 设 计 开 发 / 发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 产 研 生
管 理 及 质 量 检 控 技 术 人 员 f 岗位 群 所 对 应 的 人 群 主 要 包 括 包 该
实地增强高职本科学生的综合 技术 应用能力 。为 了进一步探 析 包 装 技 术 与 设 计 专 业 是 否 适 合 应 用 型 本 科 人 才 培 养 , 者 通 笔
用 型人才的需要 , 应用型本科教育 是高等职业 教育改革发展 的
必然 。
过对包装 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的分析 , 制定了高职多层次人才 培 养的方案 。
TEC
要具有 包装检测 、 发 、 进等 能力 , 开 改 因此包 装综合 技术应 用 企业人才 比较适合 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培养 。
针 对 不 同 的 包 装 行 业 的 岗 位 需 求 和 对 包 装 应 聘 人 员 的 知
识能力 需求 ,我们构建 了包装技术 与设计专业人 才的培 养 目 标和专业 主干课程 , 如表 2所示。在应用型人 才培养 的课 程体 系中, 把课程 体系分 为普通 教育课 程 、 业核 心课程 、 专 专业 方 向课程 三大模块 , 增加应用性 内容和实践性环 节 , 并 以强 化学 生 的实践 和岗位适应能力 。在进行理论课程体 系开发 的同时 , 注重专业 理论基础课 与专业技术基 础课的衔接 与平衡 。而在
装 结 构 工 程 师 、 面 设 计 师 、 装 工 艺 工 程 师 、 单 员 、 艺 审 平 包 跟 工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优秀的包装设计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在开放性和创新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包装设计教学需要加强与实际生产、市场需求的对接。
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对接。
教学内容需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引入实际案例和企业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包装设计的技能。
包装设计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当前的包装设计教学过于注重技术、形式和艺术的要素,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包装设计除了要满足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外,还需要考虑环保性、用户体验等因素。
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包装设计中兼顾各个方面的需求。
包装设计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力。
当前的包装设计教学主要以个人能力为重,缺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中,包装设计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教学模式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包装设计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
当前的包装设计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的培养。
包装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和艺术,更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教学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包装设计中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
当前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改革包装设计教学需要加强与实际生产、市场需求的对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包装设计人才。
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包装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多角度对包装设计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包装设计教育在我国已进行了20多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由最初的创意跟进到现在的品牌战略教学模式,为我国的包装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地区差异、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的不同,大部分高等院校仍采取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专业覆盖面窄、知识老化、跟不上行业发展,重理论,轻创新,跟不上我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战略调整。
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全球各地都在进行着包装设计教育的改革。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一、规范教学计划,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建立,应着眼于学生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观等方面,对教学作总体规划。
在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内容前提下,各院校应对课程教学中每一教学单元,制定更为细化明确的课程完成计划,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二、优化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现代包装现不仅仅需要的是完整性,还必须有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文性和创造性。
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集多种学科知识于一家,并科学规范的进行包装设计已成为当今包装设计人才所必须努力的一个新的方向。
不断加强不同学科的学习,同时遵循科学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笔者认为,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让设计者们学习更多学科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多方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才能让学生在将来的设计中多方面的思考问题,解决由于知识不够而引起的设计畸形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学校应当开设更多的课程,增强学生知识的多面性,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培养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促进学科间的快速融合,推进包装设计专业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包装设计教学核心分为两段式教学模式:第一段课程以应用型教学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方法,学习具体、精确的包装设计专业技能,注重市场的应用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了解现有包装相关法规和工艺技术对色彩、尺寸、结构等方面的具体限制和要求,培养学生适应在各种规则与限制中完成设计工作的能力。
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
机 等 机 器 上 ,学 生 禁 不 起 企 业 对 其 的 不 重 视 , 纷 纷 跳 槽 。 而 另 一 部 分 同 学 则 比 较 幸 运 ,就 业 面 向 就 是
因 我 院 本 专 业 学 生 生 源 大 多 数 来 自 安 徽 ,还 有 少 数
来 自 陕 西 、 山 西 、 河 南 、 山 东 、 黑 龙 江 、 福 建 、 广 西 等 省 份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5 % 学 生 意 愿 在 长 三 角 地 0
时 波 动 会 引 起 电/ 比 例 阀 电压 和 角 位 移 电位 计 反 馈 气
电 压 的 瞬 间 变 化 。 主 要 是 局 部 电 网 中 大 容 量 电机 的
9 )纸 卷 复 卷 质 量 不 好 或 外 圆 不 规 则 也 会 对 张 力 控 制 产 生 影 响 由于 机 械惯 性 的原 因 ,假 设 纸卷 开 卷 的角 速度 不 变 , 则 开 卷 纸 带 的 线 速 度 就 会 发 生 变 化 ,使 得 纸
进 , 多 数 为 Hed b g J g b r 产 品 ;瓦 楞 纸 生 ieler a en e g
只 有 1 % 学 生 对 目前 的 工 作 待 遇 满 意 ;3 0 0% 学 生 对 目前 自 己 的 待 遇 较 满 意 ;6 0% 学 生 对 目前 的 工
作 待 遇 不 太 满 意 。 不 太 满 意 的 学 生 普 遍 反 映 加 班 时
界 教 育 培 训
2 2 .J 01
高职 院 校 中包 装 技 术 与
设计专 业 学生的就 业与培养
安徽新 闻 出版职业技 术学院
高 职 院 校 中 包 装 技 术 与 设 计 专 业 学 生 究 学
吴艳芬
校企合作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校企合作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高校对此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却存在一些不足。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措施:一、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包装设计专业人才时,校企合作应该依据市场需求、企业岗位需要和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来共同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
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包装设计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及学习评价等方面,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校企合作的模式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评价机制。
学生应该针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这种自我评价机制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把握学习进度。
三、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企业相关的业务,积攒实践经验。
同时,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拓展就业渠道,没有被局限在学校这一方面。
四、建立企业导师制度校企合作应该建立企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实习机会和培训机会,同时,对于具有一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学生,企业可以进行招聘和培养,让学生成为真正有用的一份子。
此举不仅能够解决企业在人才招聘时的问题,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五、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还需要完善工作机制。
一种完备、高效的机制是教育教学部门、人才市场和企业雇主三者构成联盟体,共同推动校企合作。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支持校企合作的发展,制定实施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
总之,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于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校企合作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校企合作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校企合作成为了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改革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来提出改革措施。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落实。
一方面,学校应与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工作;学校可以设置实践教学基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模式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积极引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实践指导员,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培训;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其接触到真实的包装设计工作。
还可以设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开展相关调研和课题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加强就业指导。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职业规划讲座,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咨询;学校还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
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试论,包装设计,教育改革,其他论文文档]试论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探索
试论包装设计教育改革的探索”【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包装设计教育改革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包装设计创造能力道德培养实践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包装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往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推动着相关工业的发展,而且丰富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包装设计教育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们享受工业文明为包装行业所带来的各项技术成果时.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着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偏重技能性教学、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手段、教育师资力量存着因地域因素而分配不均等状况概括起来说是,重技术、轻创造、缺人文、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
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应面对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
1、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开设跨学科课程现有包装设计课程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和创造性。
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品牌学、市场营销知识)、新信息(产品的定位、品牌战略、企业整体经营决策).遵循一定的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调查与研究过程,进而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等已成为包装设计的最终取向。
重视和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注重调查和信息的搜集,同时以科学的工作态度遵循一定的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包装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的。
包装设计教育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设计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材料学、设计管理及可持续设计方法等课程,并在课程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做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提高创造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今信息时代.设计教育更呈现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论高职院校包装设计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论高职院校包装设计实训课程改革探讨【摘要】包装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支撑专业技术的骨架,本文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实训课的重要性与现状,并对如何增进该实训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包装设计实训课重要性现状改革1 包装设计实训课的重要性实训课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份,对高职教育来讲自然超级重要。
与一般高等教育相较,高职教育加倍重视培育有效型、应用型的人材。
实训课程是实现这一培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杨国祥、丁钢总结了高职课程建设的大体原那么,其中即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原那么。
同时,高职教育较一般高等教育而言更强调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人也称高职教育为就业教育。
因此,尽快缩短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周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设置一些实践性的课程,比如实训课,就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包装设计课程本身确实是实践性超级强的课程,若是没有大量的实际操练和训练,就容易偏于理论而失去其应有的实践性意义。
学生在把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术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好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才能让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把握包装设计技术和方式,提高创意设计制作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2 高职包装设计实训课的现状尽管包装设计实训课超级重要,可是高职包装设计实训课目前却表现出进展极为不均衡的状况。
(1)就重视程度而言,一些院校超级重视,不仅开设了包装实训课,有些还专门成立了(色彩与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玻璃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不重视或不够重视包装实训课的建设,只是在包装课中加一些练习。
究其缘故,一方面在于财力、物力等方面有所局限,另一方面那么在于主观上不够重视,有些院校那么全然不设置包装实训课。
高职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孙菲
【期刊名称】《上海包装》
【年(卷),期】2024()4
【摘要】随着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和产品竞争的加剧,包装设计在商品营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包装设计专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对包装设计日益增长的需求。
分析了高职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的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总页数】3页(P192-194)
【作者】孙菲
【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探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举措——以海南省琼台师专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2.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理论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介绍
3.行业学会指导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4.关于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
考5.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耦合研究——以艺术设计(玩具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职高专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讨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人培养改革。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为学院工作的核心和统一目标,体现高职教育改革基本要求,我们针对学院特色进行了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过程的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多年的学生毕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先在学校学习然后进相关企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技
能锻炼的连续性和企业适应能力的,但学生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不理解,学生第一次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部分学生难以坚持,管理难度也增大,在企业中出现的矛盾也较多,因此通过多次改革,我们推行了“循环渐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模式,这是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其实施过程是首先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年,然后进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初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实习的经历找出不足,然后回校学习专业课程,再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去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2个月,之后再回学校进行核心课程学习,最后去企业进行毕业实习,通过此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由生疏到熟练,专业知识由窄变宽,社会适应能力由弱变强,职业素养由低到高,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重点改革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
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加大了实训课时的比率,减少了理论课时的数量,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的要求实现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达到1:1的关系,同时也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设
了顶岗实习(阶段一)、顶岗实习(阶段二)、顶岗实习(阶段三)以及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等实践课程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
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
顶岗实习阶段一是组织学生在湖北省内相关包装印刷企业进行为期一个
月的实习,结合前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和专业行情进行初步的认识,通过实践实训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
在理论课程设置中,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开设相对应的专业课,如为了提高学生包装结构设计的能力,能适应包装印刷企业结构设计岗位的要求,开设了专业核心课《包装结构设计》,同时设置了专用周进行实训部分的加强,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替学习能更好的掌握包装结构设计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模式,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等,从而开发了一批工学结合课程,实现了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三、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方法,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
会实践,同时教学团队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了分阶段能力培养和考核的体系。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特点的实践教学内容能一环套一环,有序地向纵深发展,最终组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内容合理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考核的体系。
核心课程实行的是现场操作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上实行“卷面考试为辅,上机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相结合。
如《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的考核,将包装装潢设计操作分为五个单项和一个综合项目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参照《包装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由本课程组的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商讨后制定的,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设计的能力。
考核全部都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学生四人一组,一组一个实践指导老师负责,并由实践指导老师给出考核成绩。
其他专业课程则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突出了“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典型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法的灵活应用。
“情境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采用“实际工作情境”教学,以印刷企业真实印刷产品为载体,按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了对应的学习情境,融工作和学习于一体;“项目教学”,以“项目驱动”为主线,由企业技术骨干设计实训项目,将工作任务分解、典型案例分析、项目组讨论等有机结合,分层次逐步消化技术要点,实行全过程考
核,考核由企业机长和技术骨干负责;“现场教学”,现场教学、现场操作、现场讲评、一线操作人员讲授、生产现场导入教室等方法组织教学。
努力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核心课程建有精品课程网站,课程组的所用老师都有个人网页,网络课件的“讨论区”、“在线答疑”、“答疑信箱”等功能能满足师生协作学习的需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课后依然能够使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孙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矫正策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刘永宽;秦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