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三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三级和二级医院科室设置及技术标准
附件十五:综合医院科室设置及技术标准第一部分三级和二级医院科室设置及技术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临床科室设置1.内科系统:内科心血管专业、内科呼吸专业、内科肾病专业、内科消化专业、内科血液病专业、内科内分泌专业、内科神经内科专业。
2.外科系统:普通外科专业、肝胆外科专业、胃肠外科专业、痔瘘外科专业、心胸外科专业、骨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整形外科专业、烧伤科专业。
3.妇产科系统:妇科专业、产科专业、生殖健康与不孕专业。
4.儿科专业(含新生儿)5.眼科专业6.口腔科专业7.耳鼻喉科专业8.皮肤科专业9.麻醉科专业10.急诊科专业11.中医科专业12.传染科13.医疗美容科(二)医技科室设置1.药剂科2.检验科3.放射科4.病理科5.核医学科6.临床功能检查科7.营养科二、技术水平(一)临床科室应开展的诊疗项目:1、内科系统(1)内科心血管专业:【三级重点专科】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心脏监护CCU,RCU(血液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二尖瓣(气囊扩张术)(可选)核素心肌显像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埋藏式永久起博【三级一般专科】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i,食道调博)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的抢救心肺监护CCU或RCU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心脏亚极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二级重点专科】顽固心衰诊疗静脉临时起博埋藏式永久起博(可选)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诊治【二级一般专科】心衰诊疗心脏骤停的抢救心源性休克心肺监护(CCU)静脉临时起博(可选)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治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治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2)内科呼吸专业【三级重点专科】经支气管肺活检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设备完备,管理科学的呼吸监护室各种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治(包括多种机械通气形式)肺血栓栓塞的诊治(包括检查,血流灌注,通气扫描,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2)
附件3: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医学学科三级分级
医学学科三级分级医学学科三级分级是指按照医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和医学技术等八个领域。
这些领域在医学教育和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基础医学基础医学是医学学科的基础,主要包括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2.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医学学科的核心,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为主要目标。
3.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传播和流行为主要目标的医学学科,主要包括公共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学科。
这些学科致力于研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因素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4.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是以口腔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学科,主要包括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预防保健等学科。
这些学科涉及到口腔颌面部外科、口腔修复学、口腔病理学等多个领域,为口腔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5.中医学中医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药、针灸等非药物疗法为手段的医学学科。
中医学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学科。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为基础,注重调理身体、改善体质,强调预防为主,治病求本的原则,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6.护理学护理学是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医学学科,主要研究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它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护理临床实践、护理管理等多个方面。
护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包括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旨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7.药学药学是以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为研究内容的医学学科。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医学
二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三级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放射医学、中医学、药学等
医学,是一门旨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它涉及广泛,可分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两大类别。
在临床医学中,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放射医学等文化领域重要的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都有很多三级学科,比如内科学下面有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
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疾病和病理机理,以及如何用药物和其他手段治疗这些疾病的学科;外科学则涉及手术治疗,包括整形外科、胸外科、骨科等;儿科学则是在儿童身上研究疾病和治疗方法的学科;而神经科学则是研究神经系统机制的学科,主要涉及神经解剖生理、神经病理学等。
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放射医学则是研究如何使用辐射治疗疾病的学科。
在基础医学中,中医学和药学是最重要的二级学科。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其掌握了中草药、针灸、拔罐等治疗手段,与西医学不同,中医学强调调整人体自身的平衡。
药学则是研究药物的
成份、制造、使用以及效果的学科。
药学包括了天然药物学、药理学和制药学等。
总之,医学学科的细分非常多,每个三级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领域,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54582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三级学科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一级学科:医学二级学科:内科学三级学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压力。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多种类型,其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一些患者可能只感到轻微的胸痛或不适,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
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脂、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脉搭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
除了治疗,预防也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干预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
总的来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界将继续努力探索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助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医学学科专业分类及代码.doc
320.4445口腔正畸学三级
320.4450口腔病预防学三级
320.4499口腔医学其他学科三级
320.47皮肤病学二级
320.51性医学二级
5
320.54神经病学二级
二级包括精神卫生及行为医
320.57精神病学学等
320.61急诊医学二级
320.64核医学二级
320.67肿瘤学二级
320.1080鉴别诊断
320.1199临床诊断学其他学科
32012治疗学二级
320.1210处方法及剂量学
320.1220药物疗法、化学疗法
320.1230物理疗法、自然疗法
320.1240生物疗法
320.1250血液疗法
320.1260器官疗法
320.1270激素疗法
320.14保健医学二级
320.1410康复医学
870.40档案学二级
870.50博物馆学二级
870.99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其他学科二级
9
330.67卫生工程学二级
330.71卫生经济学二级
330.74优生学二级
代码为E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社
会学840-人口学840.71下的三
级学科代码840.7170计划生育学
代码为E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统
计学910-社会统计学910.40下
三级学科代码910.4030卫生统计学
二级330.77健康教育学
310.54医学心理学二级
310.5410心理学史
310.5415普通心理学
310.5420生理心理学
310.5425认知心理学
310.5430发展心理学
310.5435个性心理学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附件3: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临床医学一二三级学科
临床医学一二三级学科临床医学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学科,她不仅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还是人类生命和医学发展的重要主体。
临床医学主要分为一二三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主要包括神经病学、血液病学、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二级学科主要包括这些一级学科的专业方向,如神经病学的临床神经病学、内科学的消化内科学、脏器内科学等;三级学科则是包括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病学,肿瘤学的实体肿瘤学、细胞分子肿瘤学等等。
临床医学是研究患者病因及治疗手段的重要科学,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学涉及到众多学科,如生物医学、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微生物学等,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临床诊断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物理检查、检验检测、影像检查和临床诊断法等多种方法,运用对症下药、治疗术、病理学分析技术、诊断护理等,合理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病情,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参与研究疾病发病机制,探讨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及药物治疗手段,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医学的发展非常快速,新的技术、新的理论、新的药物和新的诊疗手段经常出现,使得这门学科在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新疾病及新症状的出现使得临床医学的发展更加深入和复杂。
所以,要想在临床医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保持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更新换代。
临床医学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知识系统,它涉及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原学、诊断学、鉴别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学、护理学、管理学和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临床医学体系。
为了积累良好的临床医学文化,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勇于求知,加深对临床医学的理解,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把握临床治疗的机会,帮助更多患者康复。
总之,临床医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它融汇了多学科的知识,要想学好它,就必须读多书,学习多方法,多练习,多积累,如此方能在临床医学上有所成就,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
一、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
二、临床医学:
(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神经病学)
(二)外科学(普通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
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
(三)麻醉学
(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
(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
(六)理疗学
(七)儿科学
(八)眼科学
(九)耳鼻咽喉科学
(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十一)皮肤性病学
(十二)精神病学
(十三)急诊医学
(十四)核医学
(十五)肿瘤学
(十六)护理学
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
四、药学:
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
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
职称评聘各类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
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