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DNA酶切连接及电泳检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型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特点: 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4个 或6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个核苷酸 以及7个、8个、9个、10个和11个核苷 酸的。在分子克隆实验中使用最普遍的 是那些识别4个或6个碱基对的限制性内 切酶。II 型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顺序是 一个回文对称顺序,即有一个中心对称 轴,从这个轴朝两个方向“读”都完全 相同。这种酶的切割可以有两种方式: 粘性末端和平头末端。
Arber W. Smith H.O. Nathans D.
第一个DNA重组分子
1972年Paul Berg等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 连接酶获得了第一个DNA重组分子。标志着遗传工 程的开始。
Paul Berg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0
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DNA重组子
混匀;点动离心将反应液甩至管底。37℃(PCR仪)保温1-2h进行酶切反应。 ↓
反应结束后, 75℃,保温10min使酶失活。 ↓
电泳检测
样品代号 ddH2O
pUC19 10*H E
成份 无菌水(μl) 质粒(μl) 酶切缓冲液(μl) EcoRI酶(μl) Total(μl)
反应1(标准pUC19) 7 10 2 1.0 20
质粒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模式图
质粒DNA的带型分析
M pUC19
环形质粒DNA 超螺旋粒DNA
Biblioteka Baidu
出现问题
电泳条带浓度和纯度 电泳条带拖尾现象(加样过多,离子浓度,
胶未完全凝固) 质粒DNA的带型分析
实验六 DNA的酶切、连接及电泳检

实验步骤
(一)质粒DNA酶切(注:每人一管)
在200μl 的薄壁离心管中,按照下表加入试剂(单位:μl) ↓
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DNA重组子
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利用DNA连接酶连 接DNA是DNA重组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成功的酶切和有效的连接为后续的外源基因进入宿主 细胞进行表达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材料。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1965年Werner Arber第一个描述了限制性内切现象; Hamilton O. Smith第一个纯化了限制性内切酶,并鉴定了 其性质; Daniel Nathans用这些酶将SV40病毒的DNA切割成了特定 的片段,并绘制了SV40病毒基因组的“物理图谱”。 1978年这三人获得了当年的Nobel奖。
酶切 连接
实 验 原 理 – 酶切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一种在特 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性地结合于一段被称为限制性酶识 别序列的DNA序列之内或其附近的特异性位点上,并切 割双链DNA。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 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 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 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 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
实验结果分析
关于OD值分析
一40个ugO/mDl2单60n链m单DN位A相或当R于NA于50ug/ml 双链DNA 或 OD260/280: 1.8-2.0 DNA: 1.8 (RNA: 2.0) 比值<1.8:蛋白质污染 比值>2.0: RNA污染
关于电泳条带
质粒在正常情况下以共价闭合环状cccDNA构型(超螺旋scDNA)存在 ,在提取过程中由于机械力、酸碱度、试剂等的原因,可能会使DNA链发 生断裂。所以,多数质粒粗提物中含有三种构型的质粒:共价闭合环状/超 螺旋DNA(cccDNA);开环DNA(ocDNA);线形DNA(LDNA)
根据限制酶的识别切割特性、催化 条件及是否有修饰酶活性,可分为 Ⅰ型、 Ⅱ型和Ⅲ型三类。DNA重 组技术中最常用的是Ⅱ型酶,切割 后得到的是带粘性末端或平末端的 线性DNA。
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 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 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 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Ⅲ 型 切割位点则在下游 24-26bp 处 。
Buffer 连接缓冲液
T4
T4DNA连接酶
总体积
用量(μl) 7.0 10.0 2.0 1.0 20
(三)质粒酶切样品和DNA连接样品的电泳检测
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制备2块0.7% (0.28g/40ml)和2块1.2%琼脂 糖凝胶(0.48g/40ml)。 (注:全班制备4块胶)
实验目的
1、掌握限制性内切酶的特性及酶切体系的建立; 2、了解影响酶切的因素; 3、掌握DNA连接酶的性质以及连接体系的建立; 4、了解影响连接反应的因素。
酶切
样品代 号
成份
ddH2O 无菌水(μl)
pUC1 9
质粒(μl)
10*H E
酶切缓冲液 (μl)
EcoRI酶(μl)
Total(μl)
反应(标准 pUC19)
7
10
2 1.0 20
(二) DNA片段的连接(注:每人一管)
取200 μl的离心管按下表加入试剂。
↓ 混匀后点动离心,将溶液甩至管底
Ⅰ类 Ⅱ类 Ⅲ类
需Mg2+、 SAM及 ATP
仅需Mg2+
需Mg2+及 ATP
识别位点复杂, 特异性差, 切割位点距 识别点远。
识别切割特异性 强,切割发 生在识别位 点。
切割位点在识别 位点周围, 酶活性不单 一。
命名
一般是以微生物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前两 个字母组成,第四个字母表示菌株(品系)。例如 ,从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H中提取的限 制性内切酶称为Bam H,在同一品系细菌中得到 的识别不同碱基顺序的几种不同特异性的酶,可 以编成不同的号,如HindII、HindIII,HpaI、 HpaII,MboI、MboII等。
↓ 置于已调好温度为12℃-16℃PCR仪中
↓ 保温1-2h后取出
↓ 电泳检测
样品代号 ddH2O T14 10*T4 T4
成分 ddH2O λDNA/EcoT14 I片段 连接缓冲液 T4DNA连接酶 总体积
用量(μl) 7.0
10.0 2.0 1.0 20
连接
样品代 成分 号
H
ddH2O
T14 λDNA/EcoT14 I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