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央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各级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如何组织引导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增强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已成为当地政府体现亲政爱民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应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在此,笔者通过自已多年乡镇工作的实际,深入村组农户,走访干部群众,就韩家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中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现状从调查情况来看,近年来由于各级加大扶贫力度,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以韩家为例,在人口基数下降的情况下,全乡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410户1439人,下降到2005年的137户417人。
五年时间,脱贫率达到71%,年均脱贫率达到14.2%。
但是就目前的贫困户现状来看,其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更为严重,有的贫困户甚至是一贫如洗,全乡137户贫困户中,有54户为特困户,这些特困户人均年收入410元,仅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元的25.6%,相差1232元,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期调查,笔者认为农村贫困人口在脱贫致富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思想观念滞后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源所在。
思想观念滞后是农村贫困人口存在的共性问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贫困人口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多数贫困人口依然被传统小农经济思想束缚,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墨守成规,温饱即安,满足现状。
更有一些特困人口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习以为常,得过且过,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以韩家乡为例,全乡137户贫困户,多数满足于平常吃饱肚子,自己不想事,不干事,整日等待的是救济和帮扶,总体来说,这些贫困人口缺乏商品观念和经济意识,生产生活上往往带有一些朦胧的盲目性,没有追求美好生活的紧迫感,缺乏改变生活质量的自信心。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扶贫工作是中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
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在农村扶贫工作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科技落后等原因,信息流通渠道受限,导致政策信息、技术信息等无法及时传达到贫困地区,限制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落地。
对策一:加强信息传播我们应该加强信息传播的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传媒平台,广泛宣传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动态等信息,使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到贫困地区。
此外,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及时获取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为扶贫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二:基础设施滞后贫困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支撑,给农村扶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策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地区提供更好的交通、通信和能源条件。
同时,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问题三:就业机会不足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致使农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对于扶贫工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对策三:培育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培育新的就业机会,可以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就业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帮助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和稳定就业。
问题四:教育医疗水平低下教育和医疗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贫困地区居民的脱贫进程。
对策四:加强教育和医疗援助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
此外,可以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教育和医疗援助基金,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的医疗服务。
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以下是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 贫困人口数量多且分散目前我国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而且分布在各个农村地区,包括山区、边远地区等,这给扶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 信息不对称在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贫困人口对于可行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了解不足,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
3. 缺乏创新过去的扶贫工作主要依赖政府援助和物质救助,缺乏可持续、创新的扶贫模式和手段。
这种依赖性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原因分析以上问题的产生有以下主要原因:1. 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等条件不完善,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教育水平不高由于教育资源匮乏、贫困人口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水平普遍不高,限制了贫困地区改善生活质量和脱贫致富的能力。
3. 政策贯彻不力有时政策文件制定得很好,但在贯彻过程中存在着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执行力度薄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所致。
对策建议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的连接度和融入度。
2. 加强教育扶贫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3. 完善扶贫政策执行机制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对政策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地和实施。
4. 推动产业扶贫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提高农民的产业链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
总结新形势下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和脱贫致富。
农村扶贫政策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扶贫政策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农村扶贫政策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效果。
一、不同地区差异的问题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
现有的扶贫政策在覆盖范围和政策倾斜度上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更精准的扶贫政策,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真正解决贫困地区的根本问题。
二、脱贫后的可持续性问题目前的扶贫工作主要侧重于解决贫困群众的眼前困难,但缺乏对脱贫户的长期帮扶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支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培训与技能提升,帮助脱贫户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和政策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
因此,需要加强政府与贫困地区的信息对接,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确保政策和资金准确、及时地到达贫困户。
同时,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监督与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四、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对农村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但由于资金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一些贫困地区得到的资金较少,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加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实现扶贫资金的公平、公正分配。
五、生态环境的问题部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劣,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
因此,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同时,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六、脱贫人口的培训与技能提升问题贫困人口由于长期贫困,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限制了他们的就业和增收能力。
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职业培训计划,提供技能培训和培训补贴,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驻村扶贫工作成为扶贫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实际扶贫工作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扶贫工作的进展,也影响着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以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存在的问题1. 信息不对称:很多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导致政府和社会资金资源难以向基层渗透,影响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扶持对象的及时获知信息。
2. 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地方政府在扶贫资金拨付和使用中,由于管理不善、监督不力等原因,导致扶贫资金被滥用、挪用、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
3. 帮扶措施不完善:一些扶贫措施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扶贫机制,导致贫困地区群众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
4. 产业发展滞后: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产业发展滞后,难以脱贫致富。
5. 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短板,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二、策略研究1. 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的基础信息平台,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的动态监测和考核机制,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将监管责任压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工作人员。
3. 制定长期帮扶方案:对于贫困地区,不能只停留在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上,更要制定长期的帮扶方案,包括产业扶持、就业培训、教育支持等,形成持续的帮扶机制。
4. 推动产业发展:在扶贫工作中,应当重点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加大对产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激发当地产业的活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政府、社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脱贫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脱贫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2020脱贫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精准识别、精准退出过程中存在不够精准现象。
由于信息不共享的原因,造成县域内无法核实个人在外县市的所需信息,导致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出现个别不精准的情况。
有些贫困家庭子女已不与父母共同生活,但为保留农村土地,本人户口未迁出,以致造成各项政策性补贴与贫困户个人所得不符,难以做到按照户口簿整户识别。
(二)扶贫产业培育难度大。
在调研中发现,各贫困村主导产业发展不均衡,有的贫困村到户产业覆盖不完全、社会化组织和服务带动能力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脱贫产业单一、规模小,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由于企业受自身经济实力和产品结构的影响,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松散,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少数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自主脱贫意识淡薄,认为脱贫攻坚就是国家大包干,坐等脱贫,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
另外因病、因残、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致贫的人员,基本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难以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四)有些检查标准不统一,扶贫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不切实际现象。
对同一项工作,不同部门的检查标准不一致。
比如财政和审计部门在产业项目投资回报率X%标准上政策口径不一样。
还有第三方评估、省际交叉考核方式在审检考评过程中也存在标准要求不一致现象。
另外产业项目收益率要求达到X%-X%,一般性的产业项目很难达到。
(五)脱贫成果抵御风险能力弱,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不容小觑。
据初步统计,在全州X个贫困村中有X个贫困村遭受洪灾,造成贫困村直接损失X.X亿元。
扶贫产业项目损毁X个,直接损失X万元;受灾贫困人口多达X.X万人、因灾返贫X人、因灾致贫X人。
相比于因灾而言,因病致贫情况更为复杂,因病致贫在短期脱贫难度大。
二、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水平。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解决这一挑战。
一、原因分析1.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多年来一直比较落后,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
许多农村地区仍依赖传统的人工劳动,农作物产量低下。
在缺乏现代化设施和技术的情况下,农民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导致收入的下降。
2.不平衡的区域发展中国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发达地区如北京和上海享受着先进的设施和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却面临着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等资源的严重匮乏。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很难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3.教育水平低下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有限,许多农民子女因此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缺乏教育限制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提升的能力。
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会对整个农村社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有限,这限制了他们进行农作物转种和农业大规模经营的能力。
此外,部分地区的土地肥力下降,也使得农业收入下降。
二、对策探讨1.加强农业现代化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业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供现代化农业设备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
2.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卫生条件。
通过促进区域发展的均衡,农村人口也能够分享到经济的发展成果。
3.改善教育状况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摆脱农村贫困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4.土地制度改革政府应该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推动农村的土地流转。
关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整改方案
关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整改方案
1. 问题描述
在中国,尽管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贫困问
题仍然比较突出。
贫困地区的落后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严重
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不同贫困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一些地区
和群体仍然存在贫困现象。
2. 整改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 聚焦重点地区。
将政策资源和经济投入更多地聚焦在深度贫
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以加快改善当地群
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 扶持产业发展。
探索贫困地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积极发展
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人才培
育和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 加强社会保障。
加大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投入,推进农村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制度的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的福利水平。
同时,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 多措并举。
综合运用政策、财政、金融、人才等手段,形成
合力,加强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整体解决力度。
同时,落实好各项政策,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3. 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整改方案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在较短时间
内实现农村贫困问题的显著改善。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得
到进一步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局面。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复杂多样,解决途径也需要综合施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一、原因分析1.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农民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
传统的农业劳动力过剩,非农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很多人无法脱贫。
2.教育水平低由于受教育程度限制,很多农民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无法获得高收入。
3.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不便使得农民生活质量较低,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产值。
4.生态环境问题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解决途径1.拓展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农村转移,提升农民就业机会。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3.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讯、医疗等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推动农村土地整治、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结语: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实施全方位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未来农村地区贫困问题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和发展机遇。
村级贫困情况汇报
村级贫困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贫困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作为基层扶贫工作的一部分,村级贫困情况的汇报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我所在村级贫困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首先,就我所在村的贫困情况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来源单一。
大部分村民依靠种植业为生,但由于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农作物产量不稳定,致使收入难以持续增长。
二、基础设施薄弱。
村内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学校、医院、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三、教育医疗资源匮乏。
村内教育资源有限,学校条件较差,医疗条件也不够完善,导致了教育和医疗水平的不断下降。
以上是我所在村级贫困情况的主要表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拓宽收入渠道。
除了种植业外,可以积极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提高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政府支持,修建更加宽敞、便捷的道路,改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加大教育医疗投入。
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村民的健康。
综上所述,我所在村级贫困情况虽然严峻,但我们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合作,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为脱贫攻坚
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助力我们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农村贫困的原因剖析及解决
农村贫困的原因剖析及解决一、引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一半。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自然条件限制以及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因素,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分析农村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农村贫困的原因1.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农村贫困的根源一部分来源于历史遗留问题。
例如,土地流转制度未完全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不够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给后继发展带来阻碍。
2.自然条件限制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并不处处适宜农业生产。
有的地区土地质量不佳,有的地区气候恶劣,例如,冬季漫长、线状降水、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区域经济不平衡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产品价格高,但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减少的是困扰的不仅仅是农村地区的脱贫难题,更是打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大难题。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造成农村贫困现象加剧。
4.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的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和家庭生活问题造成的农村贫困主要是指贫困人口无法获得基本的教育和培训,缺少知识和技能,从而无法适应当代农村经济的变化。
此外,一些农民在家庭生活中也存在着多种问题,例如高额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
三、解决方案1.政策扶持政府支持贫困农村地区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政府应适时推出集体土地流转法规以及其他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减少农村贫困的关键。
通过推进现代化农业,引入现代技术,利用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减少农村贫困。
3.改善农民生计通过解决农民在家庭生活中的问题(例如高额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教育,使得农村人口可以适应经济变化,增加他们的竞争能力。
4.区域经济均衡在区域经济不平衡方面,政府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人才到西部地区,从而提高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水平。
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全面,驻村扶贫已成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中,驻村扶贫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应对。
本文将对驻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1.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一些地方,由于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一些贫困地区得到的扶贫资源相对偏少。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扶贫工作难以有效展开,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难以完成。
2.扶贫措施不够精准当前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着扶贫措施不够精准的问题。
一些扶贫项目的实施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导致扶贫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3.基层干部工作能力不足在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相对较低,难以有效组织和指导当地的扶贫工作。
这导致一些扶贫项目难以有效推进,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效果。
4.脱贫后续保障不足在一些贫困地区,脱贫后续保障不足。
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人口在脱贫后难以维持生计,可能重新陷入贫困之中。
这也是一种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二、策略研究建立健全的资源配置机制,确保资源能够公平地分配到各贫困地区。
采取措施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资源投入,确保每个贫困地区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更加精准地制定扶贫措施。
确保扶贫项目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能够真正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避免资源的浪费。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采取措施鼓励优秀的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提高当地的扶贫工作效果。
建立健全的脱贫后续保障机制,确保脱贫人口在脱贫后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加大对脱贫人口的培训和就业帮扶力度,确保他们能够稳定脱贫。
结语驻村扶贫工作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驻村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驻村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
扶持经济薄弱村情况汇报
扶持经济薄弱村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一些经济薄弱的村庄存在着困难和问题。
我所在的村庄就是其中之一,我将对该村庄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该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运输困难,导致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难以增加。
同时,村庄内部道路破旧不堪,给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其次,村庄的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由于地处偏远,市场信息不畅通,村民的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导致产业发展滞后。
同时,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村民的产业发展难以有所突破。
再次,村庄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也相对落后。
由于地处偏远,学校和医院资源匮乏,教育和医疗条件较差,给村民的学习和就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后,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值得关注。
由于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和相关设施,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扶持该经济薄弱的村庄。
首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的整体发展水平。
其次,加强产业扶持,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同时,加强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学校和医院条件,提升村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最后,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村庄的环境卫生水平,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总之,扶持经济薄弱的村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济薄弱的村庄一定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贵州松桃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贵州松桃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前言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资源优势明显的县份。
然而,随着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给松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从松桃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入手,探讨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
可再生资源严重缺乏
松桃地区可再生资源几乎没有,主要依靠燃煤发电和火力发电,这使得大气污
染成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难点。
重污染行业排污较大
松桃县集中了多家重污染行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石油化工等,这些行业
的排放污染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松桃是一个山区县,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相对较弱,长期以来,乱砍滥伐以及
设施污染等现象比较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对策和建议
发展可再生能源
为了减少松桃的环境压力,应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等。
同时,政府应该对这些新兴产业进行扶持,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严格实施污染防治措施
政府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以及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重污染行业的污染
进行治理和防治,加强对于这些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于污染行业的惩罚力度。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居民的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增强
环保意识,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
结语
松桃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通过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施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或缓解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的通知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30•【字号】松府办发〔2020〕32号•【施行日期】2020.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的通知松府办发〔2020〕32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贵州松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202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4月30日2020年松桃苗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为推动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及《铜仁市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要点。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紧扣“七个极”工作要求、“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进一步推动苏松扶贫协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夯实全县经济发展基础,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为助推我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苏黔两省签订的年度扶贫协作任务目标和上级考核、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抓好组织领导、人才交流、产业合作、资金使用、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重点工作,推动帮扶资源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众聚焦,全力释放发展潜力、不断拓展增收渠道、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效巩固我县脱贫成效,助力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但仍存在一定的贫困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交通不便、水电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使得农村贫困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其次,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也是造成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师队伍短缺,教育设施落后,导致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与城市学生存在差距。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从而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
第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造成贫困问题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农民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触觉,往往只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经济效益有限。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变经营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此外,贫困户自身素质低下也是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困户缺乏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他们很难脱贫致富。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贫困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帮助他们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或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农民缺乏充足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一旦遇到意外或疾病,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使贫困问题加剧。
因此,政府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机制,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总之,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贫困户自身素质低下等。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
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贫困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1.农村贫困现状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十分严重,许多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发展和脱贫。
2.教育与贫困教育是贫困问题的根源之一。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有限,这导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3.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就业问题也是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农民的就业机会有限,很多人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微薄,很难摆脱贫困。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导致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限制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5.医疗保障问题农村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农村贫困的一大难题。
许多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往往就会导致家庭贫困。
6.政府政策与扶贫政府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政策,如农村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能够有效缓解贫困问题。
7.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村发展适合本地资源和特色的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贫困现状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9.加强农村教育与医疗建设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10.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对于改善农村贫困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关于铜仁贫困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关于铜仁贫困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摘要:地处黔东北武陵山区的铜仁是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贵州省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从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对铜仁贫困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铜仁;贫困;现状即铜仁市,下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10个县(区)。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腹地,目前仍属于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是贵州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全市共有70.11万贫困人口,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个国家级贫困县,即沿河土家族自治县;6个省级贫困县,即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德江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重点贫困村,分别占县、乡、村总数的70%、74%和60.5%,贫困发生率为21.9%,比全国高出18.3个百分点。
目前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状况,与贵州省及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铜仁市贫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基础薄弱1.工程性缺水严重,耕地资源匮乏。
铜仁地处黔东北武陵山区,是喀斯特地貌较发育的地区之一,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它地貌面积仅占3.9%。
境内山高谷深,水低田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相当严重。
“九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这里自然地理特色的真实写照。
境内耕地面积十分有限,按照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铜仁只有0.66亩。
为种植农作物,当地农民对山地进行盲目开垦,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环境。
同时,境内成片的耕地少,分散的坡耕地、梯田多,且土层浅薄,土地承载力较弱,农作物产量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民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年级:2007姓名田如平学号200704010019 指导教师龙立军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内容:随着国家扶贫政策在农村地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松桃县大部分农民在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就目前全县农民平均生活水平情况来看,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贫困与返贫困现象还较为突出。
县扶贫办的扶贫工作在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加强和完善,本论文通过对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致贫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现实工作中能够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的相关扶贫建议。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院院长:(签名)年月日贵州民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级07社保姓名田如平学号200704010019指导教师龙立军填表日期2010年11月20日说明1、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一式二份,交学院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院(系)领导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5、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他专业类不少于15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
6、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1000字。
研究的现状: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在和谐社会制度的倡导下,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门。
目前,我国关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制度的设计和操作方面。
林卡和范晓光(2006)等研究认为中国农村贫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创新不足造成的,因为制度刚性和路径依赖所以反贫困必须对涉及贫困的各项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对农民赋权才能解决贫困问题。
金鑫在2011年第11期《科协论坛》上发表《西部反贫困视角下的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一文中认为,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建设领导者,应制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
匡远配(2006)研究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影响,提出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来保证农村公共品提供,减少贫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雯在递交给全国两会的提案中称,太低的贫困线让过亿居民人为“被脱贫”,建议现有贫困线应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2011年3月3日《东方早报》)。
由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广泛,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大,致贫因素的复杂多样,因此,学者们只是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农村贫困相关制度的设计作了研究,从大体的贫困救助制度上讲,缺乏系统性的设计,救助的手段方法还需要一定的创新。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松桃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尽管县政府在扶贫的工作中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始终没有取得很好的突破,扶贫成效不明显,该县农村贫困与返贫困的现象依然突出,为此,希望通过对松桃县农村致贫原因的分析,找出扶贫工作问题的所在,改善扶贫。
研究意义:1.通过对松桃县农村致贫原因对策分析,为县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可操作依据,提高扶贫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与返贫困的困扰。
2.实证研究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促进松桃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3.改善松桃县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开发式扶贫的发展。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内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能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为此,本文主要研究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提高该县扶贫工作效率,促进农村农民的发展。
结构框架:一、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二、松桃县农村贫困的原因(一)先天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二)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下(三)疾病(四)社会政策的倾斜度缺乏(五)其它因素导致贫困三、解决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建议(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自然生产条件,引导贫困村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二)加强义务教育监督及举办夜校,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三)发放医疗扶贫卡,建立医疗贫困救助系统(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五)县政府应加快制定农村实用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扶贫与经济扶贫的同步进行重点:重点在第三部分,关于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建议: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自然生产条件,引导贫困村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村的经济发展;2.加强义务教育监督及举办夜校,开展农村扫盲运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3.发放医疗扶贫卡,建立医疗贫困救助系统;4.完善社会救助制度;5.县政府应加快制定农村实用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扶贫与经济扶贫的同步进行。
难点:由于松桃县农村贫困人口较多而且分布广泛,经济、文化等客观条件发展落后,因此对贫困救助对象界定困难,给扶贫的公平公正带来了新的挑战。
研究方法、手段:方法:1、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分析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致贫原因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相关情况的了解,结合国内近年对农村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资料,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手段:1、上网查询,收集最新资料;2、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和查阅相关电子图书;3、到实地进行了解情况、总结,获得实证资料。
4、与指导老师讨论,寻求更好的方案。
研究进度:2011年1月确定选题方向2011年2月对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查阅参考文献确定论文题目2011年3月查阅参考文献,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第二稿2011年4月完成论文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2011年5月完成论文第六稿2011年5月论文定稿2011年6月论文答辩文献综述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理论上看:刘笑萍:《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政策研究》一书中,针对目前农村发展新的特点,认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是农业部门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从财政支农政策沿革入手,在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政策背景、政策现状、政策影响、政策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实施财政支农政策时要突出重点,突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的建议。
他认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支持的着力点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用金融杠杆支持以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小农式的农业生产方式;牛勤:《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一文中,提出确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新理念及完善的主要方面: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补充,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并以贫困性救助、疾病性救助、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
黄海燕:《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思考》一文中通过探究农村"贫困恶性循环"产生的根源发现,单一的反贫困对策是片面的,会导致减贫效果不理想。
因此,应采取综合性反贫困对策,打破原有循环体系,跳出贫困陷阱。
从国外的研究理论来看:1792年,潘恩(Thomas Paine)在《人权论》中率先提出,对穷人的养老补贴,不是施以恩惠,而是赋予权利。
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利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其《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一书中,他着重从权利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贫困与权利”的关系,指出贫困的社会根源在于权利的被剥夺,因此,反贫困对策的中心问题在于权利保证。
迪帕、纳拉扬(Deepa Narayan) 从人的权力关系来认识反贫困战略,指出是权力关系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得到足够的食物以避免饥饿,他还从“纯贸易关系”和“自生产关系”等两方面来阐明如何保证穷人的权力关系实现,从而避免陷入贫困的境地,他还认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实现穷人权力关系的形式,另外还发现对于贫困者来说,要想真正脱离贫困,一个成功的策略包括以下要素:从穷人的现实出发、投资于穷人的组织能力、变革社会规范、支持那些能够带领穷人们发展的领导者。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都运用实际调查和理论比较的方法对当前农村贫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再从中提出解决农村贫困的观点或建议。
再次,从研究进展上看,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通过制度的设计,及扶贫的办法上来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最后,从存在的问题上看,目前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某个点来验证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而在制度上并没有给出可行的农村贫困救助系统,缺乏理论系统的制度创新和相关法律保障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1]陈良瑾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2]孙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3]刘笑萍.《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4]朱刚、贾康等著.《中国农村财政理论与实践》[M]. 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5]牛勤.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 (4).[6]郭明霞.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整合与创新[J].开发研究,2007(1)[7]李小云、叶敬忠等.中国农村状况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1).[8]石玉萍.构建新型城市贫困救助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2005 (13).[9]李晋陵、申潞玲.山西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 (11).[11]丁继、于萨日娜.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0 (11).[12]黄海燕.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 (26).[13]蒯小明.对我国农村反贫困体系的思考[J].云梦学刊,2010(5).[14]胡蓉.二元经济对贵州贫困农村发展影响研究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0 (11).[15]张美涛.对贵州农村扶贫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 2008(08).[16]松桃民宗局.少数民族调研报告[R]. 松桃民宗局,2011-02.[17]铜仁地区民宗局. 铜仁地区少数民族调研报告[R]. 铜仁地区民宗局,2011-02.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备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年级:2007级姓名田如平学号200704010019 指导教师龙立军论文(设计)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日期进度及指导教师要求教师签字2010年1月确定选题方向2011年1月确定论文提纲2011年2月查阅参考文献,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2011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3月论文修改完成第二稿2011年4月完成第三稿2011年4月完成第四稿2011年4月完成第五稿2011年5月完成第六稿2011年5月对论文格式化2011年5月论文定稿2011年6月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意见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年级:2007级姓名田如平指导教师龙立军职称讲师论文(设计)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评语:评分:签字:年月日备注: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意见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年级:2007级姓名田如平评阅教师职称论文(设计)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评语:评分:签字:年月日备注:贵州民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年级:2007级姓名田如平学号200704010019 指导教师龙立军论文(设计)题目:松桃县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分析答辩内容:首先论文作者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论文框架、写作体会等四个部分进行了论文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