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0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1. 几何学:几何形态、组合形式

2. 运动学:发展、演化、变形过程

3. 动力学:形成机制、动力来源

102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1.比较构造学方法:通过比较、鉴别、分类,找出共性、个性和变化规律,从而探讨成因机制。

2.构造解析方法:分解研究,综合分析。

3.地球动力学方法:

在地球总体动力学背景下(包括重力、地幔对流,转动惯性力、星际引力等)研究构造变形的过程、成因机制。

4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

(1) 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结合;

(2) 数学、力学与计算机结合:数值模拟;

(3) 物理与力学结合:物理模拟;

(4) 综合考虑造山带与盆地系统:盆山耦合

第二章

201底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1、整合(conformity):指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的接触关系,反映连续沉积。

2、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沉积间断(即地层缺失)的接触关系。反映了地壳构造运动,即地壳经过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演化过程,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disconformity):上、下

两套地层产状一致,但有沉积间断。

(2)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上、下两套地层

产状不一致,并有沉积间断。

不整合研究意义

(1)认识地壳运动

(2)地层学—地层划分和对比依据之一

(3)了解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

(4)找矿意义—铁、锰、磷、铝土矿;热液型金属矿床;

石油、天然气藏

202有哪些原生构造标志可以确定沉积岩层的顶和底面?

⒈斜层理:向底面收敛(与底面交角变小)

2、递变层理

•下粗上细,顶底面之间粒级突变。

•逆递变层理:下细上粗,但顶面与上一底面之间为粒级渐变。

3、波痕(对称波痕)

•尖棱状波峰指示顶面方向

4、层面暴露标志:泥裂、雨痕

5、冲刷面

•冲刷面附近常保留下伏地层的砾石

6、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203倾斜岩层在地表露头的界线形态—“V”字形法则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较小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但岩层倾角较大

直立岩层的露头形态

第三章

301应力摩尔圆的地质意义:表示法线与主应力方向成α角度的任一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第四章

重点

第五章

502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1、围压(静岩压力)

•作用:增加岩石的韧性,提高岩石的强度极

限和弹性极限。

•原因:高围压使岩石的质点彼此接近,增强

了内聚力。

2、温度

•作用:强度降低,弹性减弱,韧性增强。

•原因:增高温度,使岩石质点的热运动增强,减弱了质点之间的联系能力。

3、孔隙流体

(1)流体(溶液)

•作用:弹性极限和强度下降,韧性增强。

•原因:(1) 溶液分子进入晶格,使矿物分子

之间的凝聚力下降―“水致弱化”现象;

(2) 溶液有利于重结晶作用的发生,容易

发生塑性变形。

(2)孔隙流体压力

•作用:使岩石容易发生破裂,强度下降。

•原因:使岩石的有效正应力(σ-p)下降,从

而使岩石的剪切强度降低。

4、时间因素

(1)应变速率(快速施力与缓慢施力)对岩石变形的影响:

•快速施力:脆性,强度较高。

•缓慢施力:塑性,强度下降。

(2)蠕变:保持应力不变,随时间延长,变形继续缓慢

增加的现象。分三阶段:

第一期:过渡蠕变,撤除应力,应变回零

第二期:平稳蠕变,撤除应力,保留部分永久变形

第三期:加速蠕变,直至破裂

温度、压力促进蠕变

(3)松驰: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现象。分两阶段:•应力迅速减小.

•应力缓慢减小,至某一极限。

•温度促进松驰。

5、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原因:岩石成分和结构的不同

岩石中层理、早期形成的破裂等

503库仑剪破裂准则:岩石的抗剪能力与剪应力、

正应力有关:

τ =τo + μσ(μ= tanυ)

τ—极限剪应力

τo-内聚力(当σ=0时岩石的抗剪强度)

μ-内摩擦系数

υ-内摩擦角

第八章

801

1、核部: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层。背斜的核是最老的地层,向斜的核是最新的地层。

2、翼部:褶皱两侧的岩层

3、拐点:岩层上凹与下凹分界点

4、转折端:一翼到另一翼的过渡部位

5、枢纽:同一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6、轴面:各褶皱层面上枢纽连成的面(平面或曲面)。

7、轴迹:轴面与任何方向露头面的交线,亦即露头面上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8、脊线与槽线:同一层面上高程最高(低)点的连线。

802褶皱的几何类型和里卡德产状分类

(1)按剖面上两翼和轴面的产状

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

斜歪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倒转皱褶:轴面倾斜,一翼地层正常,一翼地层倒转。

平卧褶皱:轴面近于水平。

翻卷褶皱:轴面弯曲的平卧褶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