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大全
(完整word版)毛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解放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变成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7、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适合和平赎买。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9、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11、中国开放的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2、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的核心: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13、现阶段我国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4、依法治国的核心:有法必依。
1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1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的领导.17、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18、我国出现的新阶层:6个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
19、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制度特点: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2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实行对外开放是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
2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含内容)第一篇:毛概重点(含内容)毛概重点第十章第一节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毛概知识点最全总结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必要性:①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②由中国革命的动力决定的③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中药店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争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②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③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度性质?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②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③新民主主义体系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第四章1.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②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思想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④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和教训?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5章1.怎样正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①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②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②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③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毛概知识总结大全
1)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中共四大:1925年,上海,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5)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6)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7)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8)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9)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10)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
一个“炮弹”: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三个转变:工作重心,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11)新政协会议:1949年,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国旗、国歌、首都、领导)。
(12)一届人大: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中共八大:1956年,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5)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
(17)中共十四大:1992年,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8)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中共十六大: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概完整版
单选1、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是什么时候?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2、引起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什么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4、毛泽东提出“需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何时提出的?党的八七会议5、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毛泽东提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制度。
7、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什么?以工农联盟为基础8、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显著特征是着重什么方面?着重从思想上建党9、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什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摆脱不发达状态和什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1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是什么?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多选1、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什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是矛盾中的矛盾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什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5、党的建设主要方面是什么?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是什么?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7、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什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8、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简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毛概40条知识点总结
毛概40条知识点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时代背景: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思想理论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八、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九、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十、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十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依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以下是对毛概一些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一、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基本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要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阐明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以及一系列战略战术思想。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张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灵活的政策和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党的建设理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毛概知识点参考版(仅供参考)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何时、在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7、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容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的向导。
8、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话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毛概完整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一)理论条件1、20世纪40年代前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不断趋于完善2、党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加自觉和清醒二)历史条件1、1943——1945年是国际反法西斯阵营从防御到反攻,中国抗日战争有相持到反攻,中国革命在经济严重挫折后由衰到盛的历史时期2、在决定中国战后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力回击了蒋介石的反共叫嚣,而且能把全党和全国人名高度统一和团结在正确理论的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迎逆流而奋力前进三)主观条件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在认识上的历史沿革过程对毛泽东思想涵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选择和经验总结有两个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一是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区别开来。
二是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在理论上犯有严重错误,而怀疑和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注:毛泽东晚年脱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错误的东西,就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第一次,六届七中全会二)第二次,1945.5刘少奇《修改党章》九个方面三)第三次,1981.6十一届六中全会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个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征一)时代性二)科学性三)独创性四)开放性1、是对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2、是对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开放3、是对实践的开放三、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1、中国革命胜利后,全国掀起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2、林彪、四人帮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3、文革结束后出现两种错误思想1)左倾错误:两个凡是2)右的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二)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的观点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的具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条件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基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和运用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群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国共合作,武装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4、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年党的成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1927年——1935.1遵义会议)三、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曲折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1、历史条件: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毛概书每章内容概括
毛概书每章内容概括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首先,作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时代条件。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重视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首先,作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其内在的矛盾和危机。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支持。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首先,作者回顾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矛盾。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思考和指导原则,包括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管理方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作者解释了科学的基本特征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然后,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包括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实践的重要性。
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为科学研究提供思维工具和指导原则。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基础。
首先,作者分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毛概总结(最全版有重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党的一大到四大,形成了初步成果;1935,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8,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七大(1945),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状况,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传承优秀的历史传统,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结合)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四项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A.毛泽东思想所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概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产生条件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 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演变过程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六大科学表述(2002),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整概括(1981),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
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六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所作的科学界定,概括性地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最突出的特征。
毛泽东思想正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这主要说明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体现,说明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科学认识。
《决议》指出:“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
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历史活动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实践与意识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化原理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和阶级矛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战略布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和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过程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三、共产主义理论1.共产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条件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3.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基本阶段–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阶段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路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2.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性3.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构成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上是关于毛概知识点的章节整理,希望能为大家对毛概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毛概完整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历史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答:首次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
原因:1)它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它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3)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内含: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时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种全会以来进一步回答了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实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及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全部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及它们回答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点的问题。
3.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对第一要义与核心的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
毛概整理完全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历史必然性①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②现实根据--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③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实现具体化。
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色道路,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主要内容,指导意义,历史内容,形式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形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因素,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大一毛概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一毛概重点知识点总结毛概,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理论素养。
以下是大一毛概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4.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科学发展观三、毛泽东思想1. 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 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3. 革命军事思想a. 武装斗争理论b. 游击战争理论4. 矛盾分析和群众路线5.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a.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b.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6.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问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情况1. 党的理论基础2. 党章和党的组织制度3. 党的三大历史阶段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 高度集中统一的制度优势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党委领导下的民主制度4.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5. 党的一系列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制度建设1. 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2.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巩固执政地位的总要求3.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其理论成果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社会主义的第二个发展阶段2.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3. 党在新时代的强农想和农村工作战略4. 党在新时代的强学想和思想文化工作方略5. 党在新时代的强信想和宗教工作方针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和道路a.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上所述,大一毛概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制度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其理论成果。
毛概全知识点总结
毛概全知识点总结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的理论
4. 社会主义建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5. 党的建设和发展的理论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7.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8. 人民战争的理论
9. 统一战线和民主革命的理论
10. 国际主义和国际革命的理论
这些知识点包括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原则。
如果需要详细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可以深入研究相关的毛泽东思想著作或相关的专业资料。
最全的毛概知识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1 )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2 )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 3 )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3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 )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 2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 3 )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 1 ) 同 XXX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3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实现马克思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5.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正确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其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冷战两大阵营激烈对抗国内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2.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内容: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原则: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两个错误倾向:一、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二、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及指导作用5.《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功远远大于过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五)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起来便是完美的,总会有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实际上,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正错误、试验创新中完善和发展的。
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分离。
一方面,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才能为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改革确立了基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原则,只有沿着这些正确的方向前进,改革才能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
面对强大的阻力,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运筹帷幄的智慧,更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这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团结和激励人们共同奋斗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源泉。
是否支持改革,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检验真假共产党人的试金石。
坚持真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而非个人利益至上,就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考验着党和人民的意志和智慧,唯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个人的狭隘利益和观念,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法治中国建设的举措(1)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
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2)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
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4)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
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
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5)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
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民主和法治的关系第一,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
第二,民主就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民主制度只不过是一种由人们定期选出政治领导进行统治的制度。
第三,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
第四,民主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策。
第五,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
民主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一种国家形式。
法治(Rule of Law)即“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法治是在社会中,法律是社会最高的规则,具有凌驾一切的地位、不得轻慢的一种法律原则。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最早界定了“法治”的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是“良法”。
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和保障。
民主是目的,法治是落实民主制度的手段。
没有法治的民主是没有保障的民主,没有民主的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
法治是而且只能是民主基础上的法治,民主是而且只能是法治基础上的民主。
联系:第一,民主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和保障。
民主是目的,法治是落实民主制度的手段。
没有法治的民主是没有保障的民主,没有民主的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
法治是而且只能是民主基础上的法治,民主是而且只能是法治基础上的民主。
第二,没有法治及相关的意识形态建设,民主政治无法立根,甚至会走向反面。
法治的确立有助于培养与民主相适应的思想、民情和道德。
区别:激情的民主与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并不是天然统一的:第一,没有宪政机制约束的民主会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走向民主的反面,也与法治相对立。
第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主与法治在诸多方面是矛盾的:民主社会也并不一定都是法治社会,同样,法治社会并不一定都是民主社会。
新常态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习近平提出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
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
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
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
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
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机遇: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
第二,大消费、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
第五,“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的机遇。
第六,“大升级”与构建升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
第七,“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
当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机遇,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思路:(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和五中全会精神。
(二)以人民为主体,坚持共享发展,实行按贡献(包括按劳)分配的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优先发展目标按贡献分配,包括劳动贡献,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就不能一味压低工资,要使工资能够补偿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
(三)对外开放不仅要独立自主,还要互利共赢。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这就丰富了对外开放内涵,也必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将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开始经历一次就其实质和意义来说不亚于前三十年的变革。
实现这个变革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生态文明关系(1)总体来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生态文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故从而可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需摆在首要位置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好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才是有意义的。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上的,人们只有处理好了人与自然地关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性,在积极努力改造和利用自然地同时,懂得保护自然,优化和改善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节约为先,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那么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随之而来,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