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文稿】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6f0e817a5e9856a57126005.png)
《大学》导读《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
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dà大x ué学z hī之dào道,zài在mínɡ明mínɡ明dé德,zài在qīn亲mín民,zài 在z hǐ止yú于z hì至s hàn善。
z hī知z hǐ止ér而hòu后yǒu有dìnɡ定,dìnɡ定ér而hòu后nénɡ能jìnɡ静,jìnɡ静ér而hòu后nénɡ能ān安,ān安ér而hòu后nénɡ能lǜ虑,lǜ虑ér 而hòu后nénɡ能dé得。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包含千字文加拼音非常好)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三年级(包含千字文加拼音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fa5cf48243323968001c925b.png)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chibifab do cun y1n shijing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z1fushijan yuey cn yujing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xi co dangjielizhangzejin ming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lin shen lubosux1ngwen qing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gU Ougudw cn yum cngdCngqic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wdyuzhuzheyon zOhuye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pipdwdcuiwut dngzdo dio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ch6g便w^yiluoyepiao ycd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y du kan duy tn lingmajidngxiao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dan duw cn shiyumtndngxiang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yiy du you wdshu&yu cn qi cng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j1s®gzdbdsdngjukdnghu cng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ji m diejidn y dogudashexi cng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ha gdxid gyuzh reyu cn lidng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lilluodutehdyuechcdximg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zhuzhdzeddo buhuopdwdng
shil cn s1x1n rusangzh1sh缶g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chuan liubux1yuan chengquying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7e0ce558852458fb770b56eb.png)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mí),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2、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gū)濊(huò)濊,鳣(zhān)鲔(wěi)发发。
葭(jiā)菼(tǎn)揭揭,庶姜孽(niè)孽,庶(shù)士有朅(qiè)。
——(《诗经》)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ěr)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róng)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5、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pìn)牛吉也。
(《易传·彖(tuàn)传上·离》)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ú)。
(《中庸》)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7f26e713dd3383c4ba4cd207.png)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区教育局成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研发小组”,拟编订经典诵读地方教材,我承担选择、提供与语文教学相匹配的经典篇目的任务。
现将初稿发在这里,敬请同仁指教。
依据各年级段教学任务、教材特性、学生认知特点,以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选篇方向,兼顾人文性与思想性。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七年级(下)成长的烦恼《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戏曲大舞台京剧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八年级(上)让世界充满爱《涉江》(屈原)《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桃花溪》(唐·张旭)八年级(下)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九年级(上)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九年级(下)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我所了解的孔孟孔子名言;孟子名言(庄子寓言)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的人还看了:1.国学经典诵读稿范文2.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3篇3.国学经典散文朗诵稿4.国学经典诵读稿子5.学国学诵经典演讲稿。
三下 国学经典诵读 电子材料
![三下 国学经典诵读 电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09546dbd64783e09122bea.png)
国学经典诵读“985”工程(小学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2019年春季★九首古诗词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其一)唐·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蚕妇吟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碛中作唐·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嫦娥明·边贡月宫秋冷桂团圆,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有约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秋月北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池州翠微亭南宋·岳飞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节选)唐·杜甫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立春偶成南宋·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更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八个故事1.[成语故事]——洗耳恭听[出处]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典故] 传说中有个十分英明的帝王叫尧。
他为人非常正直,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而且特别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对有才能的人尤其重视。
有一次,尧帝听说有个品德高尚的世外高人名字叫做许由,他就很想把九州长让给许由,以便由他来接着治理天下。
于是,尧帝就派他的使者跑了很远的路来到许由隐居的地方去邀请他出来治理天下。
使者来到了许由隐居的地方,见到了许由之后,告诉了许由尧帝想把帝位传给他的事,希望他认真考虑。
许由听后,毫不犹豫地说:“我看不上当什么帝王,你回去吧!”使者没办法,就只好走了。
使者走后,许由觉得使者的话污染了他清净的耳朵,非常生气,就马上跑到山下的溪水边去洗耳朵。
许由的好朋友巢父也和许由隐居在同一个地方。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四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四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fda0d281eb91a37f1115cd9.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四_人教新课标(一)经典国学再现平生莫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我是小助手切齿:形容非常痛恨。
士:这里指读书人。
儒:泛指儒家文化、思想、伦理及儒者。
珍:美味。
贱:轻视。
我是小翻译你一辈子不做让人讨厌的事情,世界上就不会有痛恨你的人了。
读书人就像国家的宝物一样被人们珍爱,儒家文化与历史如酒席上的美味一样受到大家的青睐。
如果想得到戒酒的方法,就用清醒的眼光看看喝醉酒的人的醉态。
请求人帮助就去求真正的男子汉,救济别人就救济那些急需救济的人。
口渴的时候一滴水如同甘露一样美,喝醉酒后再倒酒不如不倒。
在别人家住久了会让人讨厌,亲戚间频繁往来会变得疏远。
喝酒不胡言乱语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钱财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
“平生莫做皱眉事”,这里的“皱眉事”指的是()A.让人心烦讨厌的事情。
B.让人欢喜的事情。
C.让人担心的事情。
2.求人为什么要求大丈夫呢?3.“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这句话告诉你怎样的道理?知识链接人类文明是建立在知识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知识起作用,一个国家又怎么能够治理得好呢?中国数千年来一直被你为礼仪之邦,是因为中国历来就重视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并以此指导社会生活。
因此知识分子和儒家文化是建设祖国不可缺少的。
(二)经典国学再现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我是小助手积:积攒。
仓廪:粮仓。
乏:不安全。
疏:生疏。
缘:由于,因为。
我是小翻译积攒千两黄金,不如多买书籍传给后代。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新课标
![【精品】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六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5d36f780b4e767f5bcfce08.png)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六(一)经典国学再现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人子。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我是小助手利:锋利。
恨:嫌弃。
耻:耻辱。
迩:近。
我是小翻译磨刀总嫌磨得不够锋利,刀过于锋利就容易伤人手指。
追求钱财总觉得不够多,但钱财太多反而会害了子女。
知足常乐就会经常感到满足;任何事物都有止境,应适可而止,能做到这样一生不会遭受耻辱。
有福的人遭到不幸只是损失钱财,无福的人遭遇不幸则会伤及自己。
非常微小的差错,会造成巨大的错误。
登上极高的山,就能知道“自卑”,走极远的路,就能知道“自迩”,也就是与“远”比较起来自己只不过是“迩”(不远)而已。
考考你的智慧1.“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这句话和下面哪个成语意思相近()A.适可而止B.不耻下问C.商议。
2.“虽然他只写错了一个小数点,可是结果却差了很多。
”这句话可以用上面的哪句诗句写出来?请你抄写在下面。
3.“磨刀恨不利”这句中“恨”和下面哪句中的“恨”意思相同?()A.他怨恨这个人。
B.她只恨自己不是一个男儿。
C.我恨自己不能再长高一些。
弘扬传统文化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能知足,才能感受到快乐。
胡九韶是明朝金溪人。
他的家境很贫困,他一边教书,一边努力耕作,这样才仅仅可以勉强度日。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一次妻子笑着对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
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
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什么?“(二)经典国学再现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3-4年级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e8e41b2af90242a995e518.png)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二(中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
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
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
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
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
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d2978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朗读十(一)经典国学再现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鸣惊人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是小助手举:科举考试。
稀:少。
饥:饥饿。
运:好运。
我是小翻译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如果考上就榜上着名,十年苦读,毕竟可以大展宏图了。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考试考中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喝酒欠债并非稀有的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却不多。
养儿子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托,积存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当家后才能领会到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后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好的时分要经常想一想之前贫困的时分,生活困顿时不要像富裕时那样浪费。
运气好时,即使坏的情况也能逢凶化吉,运气不佳时,好的局面也会变坏。
考考你的智慧1.古代人的寿命比如今要短,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活到岁的人很少。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让你想到了哪两个成语呢?3.你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和唐代哪个诗人有关吗?鄙人面写出他的名字吧。
弘扬传统文明“运去雷轰荐福碑”典故的由来运气不好的时分,即使好事情也会变坏。
这句中有一个典故。
宋代时分,范仲淹有一段工夫在饶州做官。
当时当地有一个书生非常穷困潦倒,范仲淹非常同情他。
饶州有一个寺庙叫荐福寺,寺中有一块碑文,是欧阳询书写的,其拓本在当时非常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
却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
(二)经典国学再现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
我是小助手荣枯:兴衰。
容颜:脸色。
罢却:收敛。
道:好。
避:避让。
我是小翻译进门时不要问主人家的兴衰情况,看看他的脸色大致就知道了。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bfdbe9ce240c844769eaeed9.png)
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姓名:2017年3月25日桃园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现在开始!请翻到第页。
一、古诗朗诵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早发白帝城李白7.赠汪伦李白8.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9.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江雪唐·柳宗元11.《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5.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6.《鸟》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1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0.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文稿】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区教育局成立“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研发小组”,拟编订经典诵读地方教材,我承担选择、提供与语文教学相匹配的经典篇目的任务。
现将初稿发在这里,敬请同仁指教。
依据各年级段教学任务、教材特性、学生认知特点,以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选篇方向,兼顾人文性与思想性。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
七年级(上)
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
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
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
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七年级(下)
成长的烦恼《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
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
戏曲大舞台京剧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
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八年级(上)
让世界充满爱《涉江》(屈原)《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
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
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
(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
《桃花溪》(唐·张旭)
八年级(下)
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
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
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
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九年级(上)
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
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
(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
九年级(下)
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我所了解的孔孟孔子名言;孟子名言
(庄子寓言)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
(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文稿”的人还看了:
1.国学经典诵读稿范文
2.国学经典诵读演讲稿3篇
3.国学经典散文朗诵稿
4.国学经典诵读稿子
5.学国学诵经典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