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差异人生态度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
由于东西方文化在历史、地理、宗教、哲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实现。
而东方文化更加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2. 直接表达与委婉表达:西方人通常比较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而东方人则倾向于更为委婉、含蓄地表达观点。
3. 时间观念:西方人通常注重准时,遵循严格的时间安排。
而东方人对时间的观念相对较为灵活,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交流。
4. 饮食文化: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差异。
西方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和食物的原汁原味,而东方饮食则更加讲究色香味俱全,烹饪方法也更为复杂多样。
5. 教育观念:西方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而东方教育更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请列举东西方文化的十点差异
请列举东西方文化的十点差异差异如下:1.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而欧洲人很讲实际2.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3.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是: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4.在生活态度上的差别是: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
5.文化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主要是体现“和谐”观念.这个观念注重的是人与天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主张一切都顺应自然,合乎天道.尤其不提倡过分的干预自然.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我们的科学也更注重技术.西方人的文化更注重理性.主张从根本上来认识世界,要运用理性思维来把握世界,并且积极改造世界,使世界来适应我们.在这种思想下,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而且科学也更注重理论的研究.6.消费观。
人生来就要谋求生活,生活贵在质量。
东、西方的消费观差异较大,西方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生活质量为本,提倡“三为”和“三不为”:一是为自己活着,不为别人活着,个性自由求质量;二是为今天活着,不为明天活着,敢于贷款超前消费;三是为这代人活着,不为下代活着,不紧衣缩食为子女攒钱。
7、隐私观。
西方人尊重人性,不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比如年龄、收入、性生活等。
寻问和讲究他人的隐私是最不道德和令人反感的事情。
可东方人对个人隐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兴趣,私下里爱议论隐私,小道消息传播隐私,甚至把隐私作为整人的工具,乐此不疲,这是一种文化的愚昧和落后。
8、生育观。
欧洲人都不愿生孩子,怕孩子多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一般西方发达国家都呈人口负增长态势,人口、资源和生态压力小。
中国仍有相当多的人崇尚多子多福,养儿防老,9。
竞争观上的差异一是要不要竞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的儒教文化为核心。
儒教强调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以和为贵。
而市场经济则崇尚竞争,强调商战打败对手,赢得自己的发展。
从儒教看,竞争是不道德的。
欧洲人认为,社会需要竞争,人与人需要竞争,竞争出动力,竞争出人才,经济才会在多元化竞争中得到快速发展。
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生之何来,死将何往
与中国强调死亡的伦理性和群体意义不同,西方则比较关注死亡的主体性和个体意 义。 ‚对于人而言,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必死无疑,但每个人的死都 只能自己去完成,不能由别人来代替。死本质上只能是不可替代的‘我’的死。是世上 最私有的东西,谁也帮不了谁,与他人毫无关联,因为在死亡中,我们的实存被切断, 这最能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性,返归本原,达到本己,成为 真人。‛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彻底性在于意识到死亡是个体的,本己的。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 史的发展正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分离而实现的。生就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而且每时每刻 死亡都有可能来临,没有死亡的意识,就不知道怎样生活。有死的人使人生成为个体, 成就有意义的‚一生‛。海德格尔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 性。‛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在西方,死亡借助其主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获得了生存论 -本体论的意义。
一 中西传统生死观的相同点
1.认识生死———都强调生命可贵。 中华民族素有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传统。 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记载,中国古代两位万民敬仰的贤明君 主尧和舜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尧问于舜,天下万物谁最为可贵?舜明确肯定‚生最 贵‛。即认为生命乃天下万物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的有机 体,《易经》把它概括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 系辞上》)中国儒家提倡 不仅要重生还要乐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分别问四位弟子的志向,问到曾皙,曾皙答日:‚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 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 先进》)孔子之言表达了以生为乐的积极乐观 情怀,以及追求活泼自在、自怡而又美好的人生乐趣。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外文化差异_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1、饮食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更偏向于冷食,而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吃热食或者是熟食。
就像在喝水的选择上也是一样,西方人习惯喝加了冰块的凉水,而中国人更喜欢热水或者是凉白开。
2、天气西方人的心情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天气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不大。
这一点,可能是个误区了。
恶劣的天气对于中国人心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于一些室外的工作也会造成麻烦。
3、生活西方的生活倾向于独立生活,而中国人自古就是集体生活。
4、老人日常生活西方人的老年生活是遛狗,有自己的空间。
而中国老人则是帮家里的儿女带孩子,抚养第三代,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们。
5、孩子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围绕着孩子展开,孩子是重心。
而西方家庭对于孩子放得没有那么重,在18岁后还会要求孩子一个人生活。
中国则是子嗣问题自古就是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1、饮食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观念差异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脱离社会关系,真正做到“关注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而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之所以为人,必须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环。
儒家文化中定义:“仁者,人也。
”强调整体和综合。
3、服饰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
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
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
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4、语言差异象形文字强调视觉和闪点,拼音语言强调逻辑和哲学,所以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写意和系统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更多注重抽象和数据。
中西文化差异及对待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我们知道,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了差异鲜明的社会关系、民情风俗。
然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到底有哪些差异呢?你可能有些许好奇。
那么,就让我们来简单的谈一下中西文化的差异吧。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慎重的不同在西方,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认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这是应该的〞、“我自己没做什么,都是大家的功绩〞或“不行,不行!差远啦〞等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认了自己,还否认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的不同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他们觉得:自己为自己负责。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
正是由于这些,主动帮助别人或承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
因为他们会觉得承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预别人私事。
而中国人的行为准那么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表达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他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管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种情况,西方会说“多管闲事〞。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出色超凡的事业。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那么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不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保持和谐。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
论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西方的人格观念差异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中西方文化的根源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个人行为、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
本文将主要探讨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信任和独立性观念的差异中西方人格观念的第一个深层差异在于信任和独立性观念的不同。
在西方,人们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信任的要求相对较低。
相反,中国人则更加注重信任,认为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群体化的社会,人们更加看重集体利益、群体认同、互助合作的观念。
而在西方,社会是个人化的,个人价值观和利益至上的观念更加普遍,因而更注重个人独立性和自由。
二、羞耻感的差异中西方人格观念的第二个深层差异在于羞耻感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面子和羞耻感,认为个人所属的社会和家庭背景对于一个人的尊严和自尊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交中尽量不让自己丢失面子。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不在意面子和羞耻感,更注重理性和实际性,更强调个人行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中“群体观念”和“个人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个人尊严和尊重不仅在于个人本身,而是更多地受到原生家庭、亲戚家庭、家族和社会阶层等背景的影响。
因此,个人需要通过维护好人际关系,在社会和家庭中获得尊重和认可,所以面子和羞耻感就成为了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而在西方,个人在行动上更加讲究实际性和理性,因此,个人的尊严和尊重与社会和家庭背景没有太大关系。
三、权威和等级观念的差异最后一个重要的中西方人格观念的深层差异在于权威和等级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敬权威和重视等级制度是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社会和家庭中,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往往比年轻人更有权威,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等级和地位也很明显。
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
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人生,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旅程。
无论身处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都受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西方在人生观上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生死观差异东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轮回。
在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下,东方人往往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追求超脱轮回的解脱,融入自然的宇宙循环。
东方哲学中的“无我”思想,使得个人对生死的态度较为淡漠,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思想的超越。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对生命的珍视。
基督教信仰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使得西方人更加重视今生对来世的影响,追求灵魂的永远救赎。
西方人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对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常常将生命看作是一个宝贵的礼物,珍惜每一刻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二、命运观差异东方文化中的命运观注重宿命和缘起。
在儒家的影响下,东方人常常相信命运已经注定,个人应顺从于命运的安排,融入社会的等级体系。
东方人对于命运的态度更加承受,往往追求安定和稳定,重视个体在社会整体中的角色与责任。
与之不同,西方文化中的命运观更加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自由意志。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和改变。
西方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注重个人努力和奋斗,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走向。
三、文化背景与态度差异这种东西方对生死和命运态度的差异,部分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
东方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容了对生死和命运的超脱思考。
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地注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追求权利和平等。
此外,东西方在历史、政治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也对生死和命运的态度产生了影响。
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等级体系,使得个人更多地在群体中扮演角色并接受社会的期许和压力。
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赋予了个体更多的权利和选择空间,人们更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1.价值主流。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
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
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
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
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
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
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
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
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
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
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被赋予积极意义。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持有生死有命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无法改变。
因此,在面临死亡时,中国人通常比较接受,甚至带着一种宿命感。
此外,中国文化强调传统的家族观念,人们认为死后对家族的贡献和尊严是重要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传统认为个人对生死有更多的掌控权,并倾向于寻求延长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
因此,西方人在面临死亡时,通常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来延长生命,并对死亡持有更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此外,在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对生死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较为关注来世,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种转变和再生。
而在西方,基督教等宗教常常强调来世的奖赏或惩罚,对存在与灵魂有一定的解释和期望。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中方文化注重宿命和家族观念,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掌控和积极延长生命。
宗教信仰也对生死观产生了影响。
对白中的东西方人生观差异及哲学共鸣
对白中的东西方人生观差异及哲学共鸣电影起源于欧美并首先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发展,英文电影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很多英文电影不但内容经典,对白更是耐人寻味。
不少学者与影视爱好者通过对英文电影对白的研究也深切体会到了语言背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对于加强东西方沟通、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一、对白中的东西方人生观差异中国是一个家庭伦理观念相对较强的国家,这种观念来源于它悠久的历史,而美国则是一个充满年轻气息与生机的国家,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一点在英文电影中也常常得以体现。
我们以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弃于雪海时与守护神小龙木须的一段经典对白为例:Mulan(木兰): I should never have left home.(我就不该从家里跑出来)Mushu(木须): Eh,come on, you wanted to save your father’s life.(呃,别这样,你都是为了救你父亲的性命。
) Who knew you’d end up shaming him, disgracing your ancestors, and losing all your friends.(谁知道到头来却不但让你父亲与祖上蒙羞,还失去了所有朋友呢。
) You know, you just gotta, you gotta learn to let these things go.(你知道,你得,你得学着看开一些。
)Mulan(木兰): Maybe I didn’t go for my father.(也许我并不是为了救我父亲才来的。
) Maybe what I really wanted was to prove I could do things right.(也许我真正想做的是证明我自己的能力)So when I looked in the mirror i’d see someone worthwhile.(这样我再面对自己的时候我能觉得自己是个巾帼英雄)But i was wrong.(但是我错了。
中西哲学对人生的不同诠释
中西哲学对人生的不同诠释哲学与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生的每一个言行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实际上都贯穿着哲学 ,没有一个哲学家是绝对脱离实际的。
哲学确实有玄虚的成分 ,不能完全离开推理、抽象的概念 ,但更是对现实的推论 ,是追问之学 ,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学。
一个人只要爱思考 ,他就有哲学头脑。
西方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有两种不同的道路。
中国传统哲学从来和实际人生是紧密联系的儒家最讲现实 ,儒家哲学和人生紧密相联 ,主要从人生谈人生 ,讲社会政治生活、伦理道德。
道家则从宏观的角度 ,从世界的整体包括自然来探讨人生 ,追问人生。
西方传统哲学是比较脱离人生的 ,将哲学看作是追问概念之学。
在哲学与人生不同程度相分离的今天 ,我们应回归中国传统哲学之路 ,讲求哲学与人生相结合。
哲学是人生的态度之学 ,研究人对世界应该持什么观点 ,采取什么态度 ,追求何种境界 ,用比较正确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世界与人生。
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在世方式,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体现了不同的哲学。
因此 ,要区分不同的哲学派别所追求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中,哪一个是高的 ,哪一个是低的。
关于人生境界高低的划分有各式各样的看法。
《理想国》中,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爱金钱 ,是爱钱的灵魂第二个层次爱名誉、爱地位,是好胜的灵魂第三个层次是爱理念的灵魂。
在他看来,追求理念、真理的快乐比追求金钱、追求名誉的快乐更高、更值得。
冯友兰则认为人生境界最低是自然境界 ,就是满足生存需要 ,第二是功利的境界 ,第三是道德的境界 ,第四是天地境界。
人和万物息息相通 ,仁爱之心贯穿其中。
儒家和道家都谈“万物一体” 。
儒家“万物一体”的思想为我们讲道德、讲仁爱 ,讲“一体之仁”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哲学本体论依据。
我们今天提倡道德意识 ,应该发扬中国儒家传统的“万物一体”的思想人和人要有同类感、同情感人和自然也是一体的 ,人和自然要和谐 ,不要随意破坏自然。
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
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也导致了中西方的自我观存在差异。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于个人与集体的看待角度存在明显差别。
中西方文化体系开始的时候,中华文化更强调的是“全体为一”,强调的是团结、协作,培养的是“起家入仕、成家立业、成人以孝、推己及人”的情操和价值观念。
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的是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自由选择。
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在美国这种移民国家里,个人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文化中,“我”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从个人自我认知的角度来看,中西方依旧是有明显的差异。
在中华文化中,追求的是道德、仁慈、忍让、谦逊和尊重他人,个人更多的是追求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集体的和谐。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认知的重点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掌控,重要的是个人的知识和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通常会强调自己的成就,而中国人则更多地强调自己的品德。
在自我中心和他人观察方面,中西方也是存在差异的。
在中华文化中,习惯上较为谦逊,不喜欢把自己的成功和优点挂在嘴上,而更在意保持谦虚和敬畏的态度。
在西方文化里,自我表达更具有直接性和明显性,通常更擅长表达个体的需求和意愿。
在社会交往中,中华文化更尊重他人的情感需求和导向,更注重个人的人际关系,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权和个人利益。
总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依旧十分明显,这导致了中西方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定义都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更注重的是和谐、包容和尊重集体的价值观念,而西方文化更看重个体的自主权和自由选择。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自我的表达和行为方式。
我们需要通过多元化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再自我认知和展示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发扬自我。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200字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200字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而深层的话题,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教育体系、礼仪等。
我曾有幸在跨国公司工作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相处,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而中国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这导致在决策过程中,西方注重个人权益和自由选择,而中国更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
其次,中西方在人际关系上也有显著的不同。
西方文化倾向于直接表达个人意见和情感,强调个体间的平等和自由。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注重面子和关系,人们常常通过含蓄和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维护面子和社会地位。
此外,教育体系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中国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成绩。
这导致了在工作环境中,西方员工更加注重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员工则更加注重遵守规则和执行任务。
最后,礼仪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明显方面。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空间和私人时间,有较为明确的礼仪规范。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强调礼貌、尊重和关怀。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总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感悟使我了解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借鉴和学习。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中西方人性格差异比较
中西方人性格差异比较1. 李大钊曾总结过西方人勇猛好斗,冲动激情善辩,而中国人内省保守,谨慎顺从善思。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总结,东方人看世界用的是一元论,更倾向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而西方人用的是二元论,从矛盾中发现真理。
2. 西方人生性好战喜欢竞争;中国人气质平和,安于现状;西方人爱权,中国人爱钱;西方人重视人际交往的直率,中国人讲究人际交往的客套;西方人办事倾向彻底,中国人办事喜欢妥协;西方人崇尚变革,中国人易于保守;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突出优点是对生活目标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中国人可以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不可缺少的讲究效率的品质,而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习善于沉思的明智。
有一则笑话,说得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法国人做厨师:如果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作警察,英国人作大厨,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1.法国:法国女人会做菜才有资格结婚法国女人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但却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人。
而要领略法国女人的生活品位以及她们的勤劳贤惠,却要从居家生活中去体验。
法国女人的着装理念一是可以露,但不可以透。
露,甚至可以露出乳沟,但衣服不能薄得看出里面的背心或文胸带子,裙子不能透过光线看见里面的两条腿。
二是无论哪个季节,同一件衣服不能连穿两天,必须每天更换衣服。
在法国不是人人都可以请保姆的。
你要请保姆,你就成了雇主,按法律规定你要给保姆买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等。
你除了要付给她工资,还要每年给她提供两次带薪休假。
如此这般下来,你的收人只能应付保姆,等于你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为政府解决了一个就业问题。
尽管政府可以为请了保姆的雇主每天补助40法郎,可大家把账一算,自己不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还更合算,至少丈夫可以因妻子不工作而免交50%的收入所得税。
2.俄罗斯人:果断却又犹豫的性格俄罗斯人很果断。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西方科学的大传统,也就是西方之所以为西方、西方区别于非西方的传统,在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比较之中最能看得清楚。
没有西方也谈不上东方,反之亦然。
在西方文明进来之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缺乏一个反思的角度,无从获得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
同样,在了解非西方文明之前,西方人对自己的传统也不甚了了。
自我总是在与他者的对话中确立自己的。
我们要了解西方的科学“大”传统,最好的办法是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来切入。
说西方“科学”的大传统就是知识传统、理知传统,这似乎太平淡无奇了,仿佛并未说出点什么来。
难道说我们中国就没有这种知识传统吗?我们中国人不是一样推崇学问、学术?的确,中国人也认为知识很重要,但是,“知”向来没有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大学》中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依次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只是初级的原始的阶段,并不是最终的和最高的目标。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时候,的确谈到了知,但谈的却不是知本身,而是指向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伦理要求,谈的是修身的事情。
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里“德”是放在“智”前面的。
过去讲又红又专,红放在专前面;今天讲德艺双馨,德放在艺前面。
在中国文化里,知识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行、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学问和学术是伦理学,而不是知识论。
换而言之,西方的理知传统与中国的伦理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统。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呢?为了理解文化传统的不同,最终需要追溯到不同文化所预设的不同人性理想。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就其有形的方面而言,有饮食、服饰、建筑等,就其无形的方面讲,有语言、体制、观念、信仰,林林总总。
借着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个人属于哪种文化。
但是,在文化的所有这些表现形式中,最核心的最本质的是关于“人性”的认同。
谈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
谈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一,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作为2000余年来的中国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这种人生信念,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的积极入世思想。
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
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
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
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
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
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第二,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
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
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
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
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从美国励志电影看中西方人生观、价值观差异
的差异 。
二 、 中西 方价值 观 差异 成 因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 形 成 ,一 般 情 况 下 ,有 种 根 本 性 的 原 因 :一 是 哲 学 上 的 基 础 是 怎 样 的 ,二 是 历 史 性 的 发 展 又
性展现和 自我 发展 ,非常 重视个 人 的收获 与感 觉 ,这 是 西
是惟 一 陷 入 困境 的 学 生 。 面 对 着 因 无 法 进 入 大 学 而 逐 渐 黯
和不断发展 ,大 大地 提高 了人们 的 物质 文化生 活水 平 ,解
放 了人 们 的 思 想 认 识 ,更 新 了 人 们 的 思 想 观 念 。 凶 此 , 西 方 人 相 比于 中 国人 来 说 ,更 向 往 自 由 、平 等 和 快 乐 、幸 福 。 比如 美 国有 名 的励 志 片 《肖申 克 的 救 赎 》:安 迪 从 蒙 受 冤 屈 入 狱 后 便 立 志越 狱 ,经 过 l 时 间 ,其 问 忍 受 了 各 种 9年 非 人 折 磨 ,但 他 从 来 没 有 丢 失 可 贵 的 梦 想 。 他 在 长 期 不 懈 的 努 力 后 ,终 于 用 一 柄 手 槌 挖 开 了被 瑞 德 估 计 要 用 60年 0 才 能 挖 开 的越 狱 墙 洞 ,创 造 了 奇 迹 ,凶 此 获 得 自 由和 财 富 。 这 就 是 一 个 典 型 的追 求 自 由的 例 子 。 从 影 片 可 以 看 出 ,西 方 哲 学 观 强 调 人 与 大 自然 抗 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阅读生活| 阅读时间发布:花花时间:2014-03-07栏目: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
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中国人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
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日常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
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
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
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
换言之,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则十分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去摆阔,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成功。
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则比较多元化。
甚至连日本人也比中国人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得多。
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人生目标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反差,我过去也隐约感觉到了。
就拿我所接触到的文科研究生与大学生来说,就我多年教学所知而言,其中相当强烈地出于对本专业由衷的热爱而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实在并不多。
前不久我见到的一位来上海开会的美国女教授。
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与这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留学生成为好朋友。
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说,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这样,她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因为她现在上课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
她还说,她生活很简朴,只要再积一些钱,提前退休以后的生活不会有问题。
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非少见。
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要去公司赚大钱,而要前来应聘,大学教职竞争非常激烈。
我曾向一位美国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这位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当下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体会。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
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理应追求与他所追求的同样的价值。
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
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
我用这个例子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
用这个例子可以从反面来说明,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另一个例子是,去年有一天,我的一个发了小财的初中同学请我和其他几位同学吃饭,在开往一家大饭店的出租车上,他突然大发感叹,说我们当中最可怜的就是笔者本人了,他说这是因为笔者现在还在拼命读书。
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读历史书又能赚多少钱?对此我一时语塞。
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确实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对他的想法提出反驳,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而是一个不同的生活价值态度问题。
这个例子之所以特别有意义,是因为这位朋友在中学时期是全校最杰出的优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语文教师当作全校高中生的范文印出来让大家欣赏。
而现在他却非常真切地把金钱与享受,作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的价值来确认,并相当自然地认为,可以以此作为唯一的尺度,对别人幸福与否或可怜与否来进行评价,丝毫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至少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一元论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世俗化的价值观如同潮水一样已经渗透在我们活着的一代人中。
以至于这种价值优势已经取得可以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权地位了。
再有一个例子是,去年七月我在旧金山硅谷参加了一个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
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由于我这位刚从国内的老乡的到来,而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
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价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
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位中国大陆来客的存在。
也根本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
回来的路上,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
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二、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
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
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
从古北新区访友返回家后,我通过电话向我当年的一位中学老师谈及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用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里的情节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
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
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认为,将来中国人富了以后,一切都会变的。
人们的追求会多元化的。
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
就拿越来越富有的台湾来说,金钱至上潮流,已经发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
就拿香港来说,我在香港作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使我最惊异的一大发现是,号称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拥有六百万高素质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办了一份《二十一世纪》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办的纯人文刊物。
这是不是表明,香港的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像是经济动物呢?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宗教对来世,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
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
佛教并不是中国的国教,本土的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其实也相当功利化,自古以来,包括历史代帝王在内的相当多人们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现世的长生,对来世与彼岸世界并没有兴趣。
在中国,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
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
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务实而少幻想,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
如今又处于一个商品世俗化成为潮流的时代,那么,走向全民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人说中国人的价值同质化这种现象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例如与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由于没有宗教作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础,儒家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
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因而与其他文明相比,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时,却会发现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
孔子本人是有强烈的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的。
例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贤那里,对形而上的道的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而且强烈的。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像颜回那样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会生活得相当充实并具有人格力量。
孔子从来对超功利的艺术与精神领域的追求看得远比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他还意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他看来,贵在自得之乐,一个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动力。
他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
在《论语》中,人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许多言论。
另一方面,孔子对“道”的追求又并没有使他成为禁欲主义者,他从来没有单纯地拒绝过物质上的享受。
他并没有像后世的佛教徒那样,一般意义上反对“富且贵”。
他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无宁说,他主张在现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有节制的世俗物质生活。
这是一种相当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质享受的人生图画。
一个以原典意义上的儒家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达到的平衡和谐状态。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
直到六十代年初期过世,可以说他属于中国最后一代的受儒家影响的老式读书人。
根据家人的回忆与我小时候对他的依稀的记忆,他是一个乐天的老人,自命为“谑翁”,喜欢喝酒,喝得过量也会发酒疯,对人非常善良。
读书甚勤,拥有万卷藏书,购书成为生活中最大的爱好。
每次发薪水就用来购书,购书之后往往是身无半文。
反过来还要向子孙辈“借钱”。
吃的则基本上是粗茶淡饭。
高兴时会眼泪纵橫。
对子女又非常宽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励自己的女儿(即我的姑妈)去读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恋爱,他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
朋友很多,见到别人有难总会尽力相助。
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话祖父填写表格时把“宗教信仰”一栏填写为“信仰儒教”,哥哥说,“儒家怎么能算是宗教呢!”现在想来,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于孔子原本意义上的那种儒者了。
他对他所理解的“道”的诚挚信仰,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对现世价值的享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达到和谐的地步。
他从来没有压抑自己的个性,用“发舒”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谑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他的这种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他的人生意义的追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就在于,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可以摆脱那种单纯的物质金钱的追求,而对现世人生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
我想,这种和谐的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