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1陈涉世家教案.pdf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陈涉世家教学目标:一、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况二、理解记事详略得直的剪裁方法。
三、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音频资料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新课二千多年前,河南省阳城县,有个长工名叫陈胜。
一天,陈胜和几个长工耕田,天空飞过一群大雁。
陈胜:“苟富贵,无相忘!”那时候,秦始皇去世,秦二世上台,成千成万的贫苦农民被抓去做苦工。
不久,秦二世又抓了九百个贫苦农民到边区渔阳去当兵做苦工。
这次陈胜也被抓去了。
这支九百人的队伍,由两个军官押送。
七月里,正是多雨的季节,押送的军官不管道路泥泞难走,逼着他们赶路。
陈胜和吴广当了队长,受到大家的拥护。
不久,秦二世又抓了九百个贫苦农民到边区渔阳去当兵做苦工。
这次陈胜也被抓去了。
这支九百人的队伍,由两个军官押送。
七月里,正是多雨的季节,押送的军官不管道路泥泞难走,逼着他们赶路。
二、走进作者,了解史记三、初读课文1,听朗读,正读音鸿鹄( ) 闾( )左適( )戍( )渔阳皆次当行( ) 度( )已失期以数( ) 谏( )故陈胜王( ) 间( )令吴广尉果笞( )广宁( )有种乎车六七百乘( ) 骑( )千余被( )坚执锐2、第一段学习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啊。
”雇佣的人嘲笑地回答说:"你只是一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第一段段意:叙述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1.为什么文章要先安排这一段,可不可删去?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陈涉世家》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和文章的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陈涉世家》的内容,分析陈涉的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表现手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陈涉世家》。
这是一篇关于陈涉的传记,陈涉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起义被称为“陈涉起义”。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阅读《陈涉世家》原文,注意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课堂讲解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介绍陈涉?生:作者用了倒叙的手法,先介绍了陈涉的结局,然后再叙述他的起义过程。
师:很好,这种倒叙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引人入胜。
我们来看陈涉的形象特点。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陈涉的形象。
生:陈涉是一位勇敢、智慧、有担当的起义领袖。
师:非常好,陈涉确实具有这些特点。
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特点呢?生:文章中描述了陈涉在起义前后的种种事迹,如他在大泽乡起义时,敢于挑战权威,领导群众反抗秦朝的暴政;在起义过程中,他善于用兵,打败了秦军,赢得了人心。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
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表现手法。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陈涉的形象?生:文章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等手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对比手法体现在陈涉与其他起义领袖的对比中,突出了陈涉的英勇;夸张手法体现在对陈涉的赞美中,如“陈涉之死,天下为之哀痛”;排比手法体现在对陈涉事迹的叙述中,如“陈涉起义,天下响应,秦朝灭亡”。
4.课堂讨论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陈涉世家》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生1:陈涉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节选,属人物传记。
文章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成功塑造了中国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运用语言、行动描写,在具体事件细节中,比较客观真实展示了历史风云人物的远见卓识和勇敢机智等组织才能和指挥才能。
足见司马迁的写作才能,很值得学生学习吸收。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古文基础一般,记忆力也不太好,所以,初一初二学过的古文知识不再复习的话就会忘记。
时值初三,需要教师在教新课的过程中,随机复习旧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温故而知新。
(三)教学设想1、注重诵读教学: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死背字典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
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
2、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如:1) 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
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 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3) 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 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
3、本篇的阅读理解主要采用"主问题讨论式"。
即在阅读教学重点设计一个包容丰富,能牵动对全篇理解、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引领下主动走进文本,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历史背景简介,诵读全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及其意思。
把握情节的叙事脉络,了解人物内在品格,体味《史记》的写作特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1 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章节(课题)名称陈涉世家(第一课时)学时4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过程方法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体会主要人物性格。
通过补充材料和练习设计,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在历史课上已学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为学好本文打下了历史基础。
但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秦末,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学生认识这场革命运动暴发的必然性,理解陈胜的形象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故将“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经过,背诵第二、三段中的重点语句”作为两个教学重点。
此外,本文长句、难句、通假词、古今词、活用词较多,会给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一些困难;本文要求掌握的文言判断句与现代文的判断句格式有较大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混淆,所以将以上知识作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文言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掌握文言文中一词多义、通假词、古今词的语言现象。
教学难点掌握的文言判断句、重点文言词。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激情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解决生字词导入: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质问之声石破天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多么朴素的觉醒!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1)要求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史记》故事2)引导学生以《大泽乡起义》为内容复述故事,并指导评价。
阳夏( jiǎ)辍耕( chuò)鸿鹄( hú)闾左(lǘ)適戍(zhé shù)当行(háng)度已(duó)数谏(shuò jiàn)罾(zēng )间令(jiàn )篝火( gōu )忿恚(huì)果笞( chī)宁有(nìng )攻蕲( q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及其解析】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文章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文本,紧扣“起义"这一中心,详略适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着力表现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从而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关键是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教学目标】1。
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
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
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
2、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难点:培养学生感悟文本能力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和反复阅读后初步能背诵全文的方法,结合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重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因为对文言文知识积累不够,导致无法理解文章大意,更无法领会作者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子讲解到位,其次教师必须详细的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去,做到对完整的故事心中有数,学起来才得心应手。
【教学方法】诵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课时设计】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丹书帛羽藏鱼腹,丛祠幽火出狐喉。
大泽揭竿反暴秦,缘何司马只列侯。
"这首诗叫做《赞陈涉》,表达了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赞扬。
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就是讲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故事。
这篇文章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只有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
九年级语文上册21《陈涉世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1.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正音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
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背诵文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语言。
3、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教学设想: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
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试译课文,疏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
落实训练重点。
3、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思考题,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史记》。
2、朗读课文,进行正音。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统治中,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志士。
他们为反抗封建统治,揭竿起义。
陈胜、吴广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或:大家学习过中国历史,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在哪个朝代?起义领袖是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史记》包括本纪(帝王传纪)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刀篇等等。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简介《史记》及司马迁。
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了解作者及《史记》,教师作下面的补充:《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虽是一部史书,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著名思想家。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皇帝,被捕入狱,受腐刑(宫刑)。
后发愤著书,写成《史记》,自己也抑郁而终。
2、朗读课文,进行正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和句中停顿。
△教师出示小黑板(或幻灯),进行正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人教版
《陈涉世家》课题:《陈涉世家》科目:语文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三课时一、教材分析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全文,记叙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斗争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
学习本文要特别注意陈胜对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所作的分析,以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另外,对《史记》几个主要成就在文中的体现也要很好地把握,如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善于谋篇布局,对历史资料注重剪裁取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等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进一步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知识。
2.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结合文章分析义军领袖陈胜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成功地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文章注重剪裁取舍以突出重点的写法。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大量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到达一个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阶段。
学习这个单元,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以及小组内相互补充帮助去疏通文章词句,教师可针对疑难适当点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善于结合以往所学文章的例词、例句给予学生启发指点。
另外,史传文学叙事性强,人物也比较知名,学生可能会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找到好的结合点,激趣导入和设疑分析都是不难做到的,可以结合文本同时适当延展课外积累吸引学生去感受人物风采,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教师可借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养成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态度,并激励他们多读史书,比较和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成败与功过。
四、教学方法1.合作教学法:学生在疏通文章和探讨问题时以小组形式合作,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2.导读教学法:教师借助相关文段激发探讨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文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疏通词句疑难,明白晓畅地理解、翻译课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
二一陈涉世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教学重点:第一自然段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虚词之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距今2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
从此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
让我们一起凝神屏气地观看这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感受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
(板书课题:陈涉世家)二、出示目标(一)、请看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二)、过渡语:这篇文章有点长,有一定难度,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真自学,顺利完成目标。
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朗读课文)(一)讲述:先请同学朗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XX同学,你先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二)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方。
老师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同学。
(三)过渡语:刚才,几个同学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出现了几个读错的字,并且也有不少字确实难认,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齐读两遍。
估计易读错和难以辨认的的字词:阳夏jiǎ人也鸿鹄hú闾lǚ左以数shuò谏故藉第令毋wú斩忿恚fènhuì徇蕲qí以东铚zhì柘zhè谯qiáo(四)听读。
(过渡:注意听语气、语速以及停顿)(五)齐读课文。
(六)自由朗读课文。
(七)、抽学生朗读课文。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1自然段)(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请大家继续自学,练习译读。
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译讲1自然段。
如有疑问可查工具书,或与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5分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学案新人教版师生座右铭: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历史之路上。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⑵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⑶熟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⑵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了解作者司马迁为了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
⑵学习陈涉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能通读全文。
(2)能结合注释理解文中重点难点词语的含义。
三、学习难点(1)熟读课文。
Ⅰ教材助读――我会学!一、走近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二、《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
到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四、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断句,结合课下注释通译全文,注意圈点勾画,将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朗读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九年级语文上册21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21 陈涉世家1.听读阳夏.(jiǎ)嗟.乎(jiē)適.(zhé)戍当行.(háng)陈胜王.(wàng)罾.(zēng)篝.火(gōu)忿恚.(huì)笞.(chī)徇.(xùn)酂.(zàn)柘.(zhè)谯.(qiáo)社稷.(jì)2.自由读注意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3.齐读☞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意1.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
(1)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发配。
)②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③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2)古今异义①等.死古义:同样是死。
今义:等待死亡。
②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经常,常常。
③楚人怜.之古义:爱戴。
今义:怜爱,可怜。
④今亡.亦死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⑤会.天大雨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集会。
(3)词类活用①尉果笞.广笞: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②天下苦.秦久矣、诸郡县苦秦吏者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认为……痛苦。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④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⑤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⑥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4)一词多义①次: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②将:A.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B.项燕为楚将(将领)③为:A.为屯长(担任) B.为天下唱(向)C.士卒多为用者(被。
)D.为坛而盟(修筑)④书:A.乃丹书帛曰(写) B.得鱼腹中书(字条)⑤数:A.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多次) B.卒数万人(几)⑥乃: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B.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2)能够分析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陈涉的形象特点。
(2)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陈涉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课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课文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理解。
(2)对陈涉形象特点的深入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对秦末农民起义有一定的了解。
(2)提问学生对陈涉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陈涉的事迹。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内容分析:(1)让学生分析陈涉的形象特点,包括他的勇敢、智慧、领导力等。
(2)引导学生对陈涉的事迹进行评价,思考陈涉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分析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对陈涉形象特点的分析和对课文语言特点的鉴赏,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陈涉世家》。
2. 历史背景资料: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资料。
3.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陈涉的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世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掌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3)了解陈涉的背景、起义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陈涉的敬仰和尊重,了解其英勇斗争的精神。
(2)引导学生从陈涉的事迹中汲取启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陈涉世家》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掌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3)了解陈涉的背景、起义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理解。
(2)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陈涉世家》的朗读和背诵。
(2)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
(3)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陈涉世家》。
(2)了解陈涉的背景和历史地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陈涉的画像或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陈涉世家》,注意语气、语调和表情。
(2)学生自主或合作背诵课文,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理解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分析陈涉的背景、起义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思考与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编写一篇关于陈涉起义的小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1课《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1 )与人佣耕,辍耕之( 2 )垄上,怅恨久之( 3),曰:“苟(4 )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 5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6)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 7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8 )。
失期,法( 9 )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10 )亦死,举( 11 )大计亦死;等( 12 )死,死国( 13 )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14 )数谏故,上使外将( 15)兵。
今或( 16 )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 17)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18 )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 19 )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20 )。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 21 )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 22 )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23),固( 24 )以怪之(25 )矣。
又间( 26)令吴广之( 27 )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8 )。
”卒皆夜惊恐。
旦日( 29 ),卒中往往( 30 )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1)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2),忿恚尉,令辱之,以(3)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4),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5)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6)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7),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8)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9)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陈涉世家》。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九原”、“龙且”、“鸿沟”等。
(3)了解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激发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勇于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对陈涉起义影响深远的因素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人物关系,分析陈涉起义的原因和意义。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陈涉起义的影响和启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
6.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课文《陈涉世家》的深入学习,理解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起义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陈涉、吴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起义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陈涉起义的历史意义及人物形象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 新
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重点: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体会本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导学过程活动一目标文学常识1有关司马迁的知识。
2了解《史记》中的相关知识。
重点1司马迁,字子长,史学家,文学家。
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世家,书,传,列表几部分。
活动过程1各组二号,四号上黑板,将相关文学常识填空。
2各组选取三号进行批改。
3将黑板上的习题都会背。
教师巡视,抽查。
完成黑板上的文学常识,将更正后的知识点记录在笔记上,两分钟内读会,组长检查。
活动二目标初读课文,将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写在笔记上,整理在黑板上。
易错点字音:阳夏jiǎ间jiàn令当行háng 陈胜wàng 怅chàng恨罾 zēng 鸿鹄hóng hú忿恚 fèn huì笞 chī徇xùn 酂cuó柘zhè谯qiáo 砀dàng 社稷jì字形:闾左罾忿恚活动过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
2把生僻字写在黑板上。
3各组任选一人上黑板板书。
4组长上黑板批改。
教师纠正,补充。
大声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辨析字音字形。
每个字词读两遍,在课文中注上拼音。
程活动三目标学习课文第一节,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参考书,解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疏通课文大意。
重点1字词解释: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苟富贵若为佣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翻译句子: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活动过程1在课文中标下重要的实词并解释。
2熟读实词解释,会背。
3不看解释翻译句子。
独自解释重点实词,读会背,小组内相互提问,组长检查句子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陈涉世家
教师寄语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难点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其父司马谈是
汉朝太史令。
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
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
传则是人臣之传。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3、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况简介: 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
到
秦二世时,赋税更加严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发动领导了大泽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
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自主学习】
1、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人辍耕点缀掇啜泣怅恨苟富贵嗟乎
鸿鹄之志闾左谪戍戊戌当行度已失期以数谏故
罾丛祠篝火陈胜王忿恚佐毋斩鞭笞
袒右攻蕲询徇殉社稷谯憔樵
【合作探究】
(1)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
(2)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
(3)起义的根本原因:
(4)哪句话表现了陈涉的博大胸襟:
(5)起义的舆论准备:
(6)他的计谋成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8)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句子
(9)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必然的句子:
(10)你从哪些地方可以读出陈涉的“鸿鹄之志”?
起义前:
起义后:
(11)起义的具体步骤:
(12)陈涉是一什么身份的人,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
(13)陈涉甘于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吗?从文中什么地方可看出来?
(1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哪几种?
这样就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有斗争的智谋,有洞察时局的能力(15)文章结尾“诸郡县……以应陈涉”的事实映证了上文陈胜关于“______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________”的预见,也进一步说明这场战争的必然。
(15)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及评论:
第二课时
【精读精练】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
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
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
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
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