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矿床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教学大纲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教学大纲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20106Z10课程名称:金属矿床地下开采;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for Metal Mines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72/4.5先修课程:矿山地质、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掘机械、矿井通风与制冷、凿岩爆破、充填理论与技术适用专业:采矿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主编.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一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教学参考书:解世俊编.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二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金属矿床的地下开采问题,能将矿山地质、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掘机械、矿井通风与制冷、凿岩爆破、充填理论与技术等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根据矿山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为从事采矿设计、研究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概念、采矿方法及回采工艺、矿床开拓的基本原理;熟悉主要的开拓方案、采矿方法方案的工艺参数和配套设备,以及开拓、采准、回采的施工组织原则;初步掌握采矿方法单体设计的原理与步骤;能初步运用所学理论正确选择与确定合理的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开拓方法、采矿方法和回采工艺。

能力: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结合所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采矿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及其它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地下采矿工程问题能力;能针对不同的采矿技术条件设计相应的采矿方案;能在设计采矿方案、分析和解决采矿问题时考虑环境、法规和经济的因素;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中的互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素质,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有关金属矿地下开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与解决地下问题等内容;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平时测试和作业形式,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矿床学重难点

矿床学重难点

《矿床学》课程教学大纲第01章绪论2学时本章主要介绍1、矿产、分类及我国矿产资源特点,2、矿床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和3、矿床学发展史;要求学生了解矿产分类、矿产资源特点及矿床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是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和课程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02章矿床学基础 4学时本章主要讲述1、有关矿床的概念,2、成矿作用(内生-外生-复合)。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矿床方面的基本概念、矿床特征包含的主要内容、矿床类型划分;了解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

难点是矿床类型的划分。

第03章岩浆矿床理论4学时+实验4学时本章主要讲述岩浆矿床的概念及特点、岩浆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和形成条件。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岩浆熔离作用及其所形成矿床的特征;了解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类型及其典型实例。

第04章伟晶岩矿床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主要讲述伟晶岩矿床的概念及特点、伟晶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和形成条件。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伟晶岩矿床的分带性及其矿产;着重讲解费尔斯曼的残余岩浆说:岩浆-伟晶-气成-热液-表生的五阶段。

第05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理论2学时本章主要讲述1、气水热液矿床的概念、气水热液的成分及来源、矿质的迁移与沉淀;2、气水热液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和3、围岩蚀变。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气水热液矿床的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及其识别标志,围岩蚀变的概念及意义。

本章的难点是气水热液矿床的类型划分、围岩蚀变类型的确定。

第06章接触交代矿床理论2学时+实验2学时本章主要讲述1、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2、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3、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

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1)接触渗滤交代作用、接触扩散交代作用概念;2)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即科尔任斯基的阶段说——二期五阶段。

难点是成矿作用过程分析。

第07章热液矿床理论2学时+实验4学时本章主要讲述1、热液矿床的概念及特点;2、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3、不同类型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学07火山有关矿床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A方向

矿床学07火山有关矿床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A方向
28
• 含矿侵入岩体的规模变化很大 ,它们既可 呈群或带出现 ,也可作为单独的复式岩体 存在。
• 侵位深度多为 1.5~3 km,最深达 4km, 浅至几百米。
• 岩体出露面积不大,如玉龙斑岩带岩体面 积仅0.1~1km2,德兴铜厂、富家坞、朱 砂红岩体分别为0.7、0.2、0.06km2。
29
2. 构造条件
11
概念的由来
• 经过概念的演变,И.Г.帕夫洛娃1978年提 出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 10大特征。 – ①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 – ②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 矿、辉铜矿,有些矿床中有斑铜矿、硫 砷铜矿和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 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 的成分稳定;
18
• 在我国,斑岩型铜矿的探明储量占35.53 %,居第一位,也是我国铜金属生产中最 主要的开采对象。
• 我国这类矿床主要有西藏玉龙、多霞松多、 莽总 ,江西德兴 ,安徽沙溪 ,福建钟腾 , 黑龙江多宝山、八大关 ,吉林小西南岔 , 山西铜矿峪 ,甘肃公婆泉 ,河北小寺沟 , 江苏安基山 ,台湾奇美等。其中较为典型 者有德兴、玉龙、多宝山、铜矿峪等斑岩 型铜矿床。
9
7.2 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 斑岩型铜矿床
10
7.2.1 概念的由来
• A. 帕森斯,1933年提出斑岩型矿床的最初 概念,特征是:矿床规模大,可供露天或 地下大规模、低成本开采,铜矿物在矿体 中分布均匀,可用连续法开采,存在对矿 床成因起重要作用的斑岩侵入体或其同源 岩石,次生富集形成辉铜矿富矿。
• 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大地构造 单元以及深大断裂有密切关系。在空间上, 斑岩铜矿常分布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 位,特别是大洋板块与古陆块俯冲带的陆 块一侧;或者产在优地槽褶皱带和陆块内 部,要么同造山期或造山晚期钙碱性岩浆 活动有关 ,要么受基底深大断裂控制。

矿床学课程设计

矿床学课程设计

矿床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2. 了解我国主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特点;3. 掌握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矿床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野外调查、观察、描述矿床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矿床资源勘查与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床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服务国家矿产资源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质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从事地质工作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知识,但矿床学方面知识相对薄弱,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矿床学基本概念与分类:矿床定义、矿床分类及其特征,包括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等;2. 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类型、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重点分析我国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3. 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围岩、矿体、矿化带等地质特征及其识别方法;4. 矿床勘查与评价:找矿方法、勘查技术、矿床评价及资源预测;5. 矿床实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案例进行分析,包括铜、铅锌、金、铁等矿床类型;6. 矿床开发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环保措施。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矿床学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第三周:矿床地质特征;第四周:矿床勘查与评价;第五周:矿床实例分析(一);第六周:矿床实例分析(二);第七周:矿床开发与环境保护。

金属矿床学教学大纲

金属矿床学教学大纲

金属矿床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622036课程名称:金属矿床学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Metallic Deposits课内学时:30学时学分:1.5编写人:姚凤良一、课程目的与要求:“金属矿床学”是一门讲授金属矿床类型、特征、形成、分布、评价及找矿的综合性矿产地质学科,是为地质、矿产勘查类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将为有关专业的学生提高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矿产普查找矿、矿床勘探开发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矿产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各类金属矿产的用途矿产资源的国内外分布及成矿地质条件及形成作用,对铁、锰、铬、镍、铜、铅锌、钨、锡、钼、金、银、铂、锑、汞、铝、稀有元素、稀土等矿床,按学时选择重要和稀缺矿种,介绍其主要工业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形成地质条件、分布规律等内容。

对有关矿产的时空分布、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及成因研究、找矿方向远景评价等专题性内容。

Introduction of Metallic DepositsMetallic Deposit introduces the use of all types of metallic minerals and metallogenet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ming processes and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Some important and scarce commodities will be chosen by periods among Fe, Mn, Cr, Ni, Co, Pb, Zn, W, Sn, Mo, Au, Ag, Pt, Sb, Hg, Al, REE, and industrial typ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ological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such deposits will be introduced. This course will also cover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sources of metallogenetic materials, ore-control factors, genesis, pro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concerned mineral products.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安排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及世界各国资源概况:人类社会发展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直至今日的原子或电子时代的文明进化与矿产利用的关系,矿产种类及数量的多寡和开发利用状况与社会富有,经济发展及科技水平的关系,世界资料大国和世界矿产大国及其地质、地理条件。

矿床学A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矿床学A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矿床学A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2095(原始编号为0901522029)课程名称:矿床学A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ineral Deposit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时/学分:72/4.5 (其中实验学时:18)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专业: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方向)选用教材:姚凤良、孙丰月主编,矿床学教程,地质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1. 胡受奚等,1983,矿床学,地质出版社2. 姚凤良等,1983,矿床学基础教程,地质出版社3. 冯钟燕,矿床学原理,1984,地质出版社4. 袁见齐等,1985,矿床学,地质出版社5. 任启江等,1993,矿床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6. 薛春纪等,2007,基础矿床学,地质出版社7. 翟裕生等,2011,矿床学,地质出版社执笔人:孙丰月任云生丁清峰王力一、课程简介《矿床学A》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相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知识为基础,着重讲授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成矿作用的基础知识,分析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成因和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绪论、矿床基本概念、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热液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等。

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总学时72学时(4.5学分),其中实验教学18学时。

A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 in Geology and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of Mineral Deposit mainly introduces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ies 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metallogenesis, analyz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factures and ore genesis of various types of mineral deposits. Some courses as 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 Petrology, Stratigraphy, Structure Geology and Ore Microscopy are basics for this course. Main types of mineral deposits involved in this course include magmatic, pegmatite, hydrothermal, weathering, sedimentary, SEDEX and metamorphic deposit. The course takes 72 class hours (4.5 credits) including 18 experimental class hours.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矿床学A》是地质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固体矿产勘查方向)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在高素质地质、矿业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0年高级矿床学1绪论参照模板可编辑

2020年高级矿床学1绪论参照模板可编辑
社,1999 • 沈保丰等,中国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 汤中立等,中国铜镍铂岩浆硫化物矿床与成矿预测,北京:地质
出版社,2006 • 裴荣富等,中国中生代成矿作用,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 翟裕生等,中国重要成矿系列的形成机制与结构特征,北京:地
质出版社,2008 • 谢学锦等,中国地球化学场及其与成矿关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 矿床经济评价与矿权评估知识
– 主干知识:实际投入估测;勘查成果评价与估值;开发前景 评价;找矿前景评价
– 辅助知识:采矿概论、选矿概论、冶金概论(矿床的可采选 冶性)
– 关注:水路电、吨矿价值与税后利润、政治风险、市场风险 、社区风险
中南大学—刘继顺 高级矿床学
不独笑顽石生底事 气势若虹铅变银
0-6 学习动力与技巧
• 主讲与自学相结 合
• 考试为笔试 • 学时46
中南大学—刘继顺 高级矿床学
不独笑顽石生底事 气势若虹铅变银
0-5、矿业地质高端人才知识结构
• 基础知识
– 主干知识
• 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 学、结构化学 元素周期表、元素与离子性质、 溶解与沉淀、熔融、升华与凝固、氧化与还原、 配合物、分子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软硬酸碱 理论、热力学、平衡与非平衡
中南大学—刘继顺 高级矿床学
不独笑顽石生底事 气势若虹铅变银
0-6学习动力与技巧
• 信息获取
– 参加学术会议(Congress, Symposium or Conference, workshop, Seminar or Short course)
–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Talk or Email) – 阅读杂志(极为重要) – 经典阅读(必要的)较为系统,但资料和观点可能

矿床学完美版提纲

矿床学完美版提纲

一、概念:矿产资源:自然界中产出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矿物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综合形成的。

二、矿产资源的分类:1。

金属矿产(1)按工业用途又分为: 1)黑色金属 2)有色金属 3)轻金属 4)贵金属(金、银、铂、钯、锇、铱、钌、铑) 5)放射性金属(铀、钍、镭)(2)稀有、稀士和分散金属:1)稀有金属 2)稀土金属(REE):轻稀土金属(镧、铈、钕、钷、钐、铕)重稀土金属(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 3)分散金属2。

非金属矿产3。

可燃有机矿产(能源矿产):指可为工业或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包括:1)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2)液体可燃有机矿产3)气体可燃有机矿产4、地下水资源三、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

矿产比较齐全,但人均很低; 2。

有的很丰富、有的十分紧缺; 3。

富矿少,贫矿多; 4。

伴生矿多,选矿难; 5。

矿产分布很不平衡四、我国优势矿产:REE(集中在内蒙古白云鄂博)、W(华南地区和延边)、Sn、Mo、Sb(华南地区)、Bi(辽吉裂谷)、S、MgCO3(辽吉裂谷)、B、煤等居世界前列;五、我国短缺矿产:油、铬、铜、优质铁、优质锰、铂族(PGE)、钻石一、概念:矿床:指自然界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或有用物质组分资源,其质和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矿床学: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矿石:指从矿床中开采出来的,能从中提出有用组份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矿石矿物: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刚玉;脉石矿物:是指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如红宝石矿床中的石英、云母等。

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

它们通常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被废弃掉;脉石和矿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称为品位。

边界品位: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

《矿床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矿床地质实习》教学大纲

矿床地质实习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135Z11课程名称:矿床地质实习/ Geological fieldwork of ore deposit课程类别:集中实践环节学时/学分:6周/6先修课程:矿床学、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适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等.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2)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矿床学(上册)[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2.3)肖渊甫.,岩石学简明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4)李忠权, 刘顺,构造地质学(第三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5)程鑫,热液矿床成矿机理[C].见:矿床学参考书(上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6)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地质出版社,2015.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通过生产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了解资源与环境勘察工程的工作全过程;了解勘察工程中技术经济指标(规范);培养学生勘察工程现场的观测、勘察、设计、评价等实践工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勘察工程必须的综合图件的编制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及综合整理资料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编写勘察报告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1)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基础,包括工程制图基本理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地质学基础知识:掌握地质学及资源勘查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地质勘探及综合评价知识:掌握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遥感等现代勘查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力:(1)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包括选线、定点;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及记录方法;(2)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及其成矿条件规律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

(3)具有从事矿山勘查地质工作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冶金工艺矿物学 教学大纲

冶金工艺矿物学  教学大纲

冶金工艺矿物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50109Z10课程名称:冶金工艺矿物学/Metallurgical Process Mineralog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工科大学化学适用专业:冶金工程参考教材:1、胡岳华、吕宪俊主编,工艺矿物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2、周乐光主编,工艺矿物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3、任允芙主编,冶金工艺矿物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冶金工艺矿物学,作为一门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应用学科,研究内容覆盖到无机材料的多数领域,在矿产资环评价、选矿、冶金等方面,更是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为冶金工程专业重要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矿物学理论修养和矿物分析鉴定能力,掌握冶金工艺矿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能够利用工艺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冶金矿物加工过程的矿物学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以后从事冶金及相关专业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本课程打破了采矿-冶金纵向单一课程内容,将矿物与冶金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将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融合,通过研究工业固体原料与其产物的矿物组成及其分布以及对影响或制约生产工艺运行的矿物性状进行分析,掌握冶金提取过程所涉及的矿物学共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对冶金工艺矿物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为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能力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矿物学理论修养和矿物分析鉴定能力,并能利用学习的知识分析实际冶金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以获得有效结论,并具备一定的设计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学生通过课程整体学习,培养科学研究与思维技巧,提高团体合作意识,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实践教学安排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期末集中考核采用笔试进行,平时成绩采用课堂考勤、课外阅读、作业测评、平时测试、课内讨论等方式考核。

矿床学教案

矿床学教案

总论
内生矿床
第3章岩浆矿床实习一岩浆矿床
第4章伟晶岩矿床实习二伟晶岩矿床
第5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第6章接触交代矿床实习三接触交代矿床
第7章热液矿床实习四热液矿床第8章火山成因矿床实习五火山成因矿床
外生矿床
第9章风化矿床实习六风化矿床第10-11章沉积矿床概论及机械沉积矿床
第12章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实习七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第13章蒸发沉积矿床
第14章生物化学沉积矿床实习八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第15章可燃有机矿床实习九盐类及可燃有机矿床
叠生矿床
第16章变质矿床实习十变质矿床第17章层控矿床实习十一层控矿床。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 -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考试大纲编制范本 -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矿床学》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9年9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矿床学考试是为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与矿床学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矿床学的相关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矿床学素质,并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矿床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矿床学考试以矿床学课程为核心和重点,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成矿预测学等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但具体考查内容及重点按照本科生矿床学教学大纲要求执行。

要求考生:(1)掌握矿床学的有关概念、分类体系、主要矿床类型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了解成矿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2)熟悉矿床研究的主要环节、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矿床成因、成矿过程及对比研究的能力;(3)通过阅读矿区地质图件、观察鉴定实物标本以及编写一般矿床报告的训练,培养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涉及与矿床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相关分类、对比辨析、规范标准等,共25-46题,总70分,占46.67%。

简答题涉及教学大纲中要求的重点矿床类型及成矿机理、分类体系等,共3-5题,总50分,占33.33%。

论述题涉及重点矿床类型成矿特点、成矿理论、不同矿床类型对比等,共1题,总30分,占20%。

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6题,总30分)填空题(10-20题,总20分)判断题(10-20题,总20分)简答题(3-5题,总50分)论述题(1题,总30分)Ⅴ.考查内容一、基本考查内容及要点1、绪论有关矿产及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特点,矿床学及其研究对象,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矿床学02成矿作用总论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A方向39.ppt

矿床学02成矿作用总论中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A方向39.ppt
15
2.3 成矿作用的基本条件
• 1. 影响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 • 1) 元素的分布量 • 元素在地壳(或岩石圈)的平均含量,与
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它影响 元素的成矿几率; 工业品位的高低; 元素的浓度系数 矿床规模划分的标准
16
世界保有的探明金属储量与陆壳金属总量的比值
金属成矿
元素
探明储量占 陆壳金属总
12
• 2) 外生成矿作用
• 主要是指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 上部、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 程中,导致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 质作用。
• 外生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表的矿 物、岩石和矿床、生物有机体、火山喷发 物,部分可来自星际物质(陨石)。
• 外生成矿作用可分为风化成矿作用和沉积 成矿作用两大类。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又再 分为若干亚类。
11
• 1) 内生成矿作用
• 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形成 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 内生成矿作用除了能到达地表的火山和 温泉外,都是在地壳不同深度、不同压力、 不同温度和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进行的。 总的来说,内生矿床多数是在较高温度和 较大压力下,在地壳深处形成的。
• 内生成矿作用按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 可分为岩浆成矿作用、伟晶成矿作用、接 触交代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9源自102.2 成矿作用
• 成矿作用即是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 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 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 用。
• 它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所以成矿作用与 地质作用一样,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 可划分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 质成矿作用三大类,相应地形成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
第二章 成矿作用总论

矿床学课程设计

矿床学课程设计

矿床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矿床的形成和分类、矿床的勘探和评价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矿床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掌握主要矿床类型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

3.熟悉矿床勘探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4.能够运用矿床学知识对矿床进行分类和识别。

5.学会运用地质图和勘探数据进行矿床评价。

6.具备分析矿床形成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矿床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床学的基本概念、矿床的形成和分类、矿床的勘探和评价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矿床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主要矿床类型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

3.矿床勘探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引言:介绍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和课程目标。

2.矿床的形成和分类:讲解主要矿床类型的形成机制和地质特征。

3.矿床的勘探和评价:介绍矿床勘探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矿床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形成和分类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矿床勘探和评价的技巧。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矿床实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实验,加深学生对矿床学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矿床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矿床学内容。

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1011
课程名称: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
学时与学分:80/5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适应专业:地质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
1、《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年
2、《矿床学》,陈洪治、李立春、李雪梅,地质出版社,2007年
3、《成矿预测学》,刘石年,中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是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于大学四年制本科第6学期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
2、熟悉矿床研究的主要环节;
3、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4、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5、论述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信息、预测准则和标志、成矿规律和模式,为矿产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为普查找矿指出方向。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矿床学的有关概念,了解成矿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主要矿床类型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
3、通过矿区地质图件的阅读和实物观察鉴定,综合分析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
4、熟悉一般矿床报告的编写方法;
5、掌握成矿预测方法,包括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成矿远景的筛选、范围的圈定和级别的划分,预测图的编制以及模式的建立,现场验证、评价等。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矿产及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特点,矿床学及其研究对象,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章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矿体的形状和产状;围岩和母岩;矿石和脉石;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品位和品级;矿床类型
第三章成矿作用总论
地球圈层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元素的分布量及其成矿意义;元素的富集和成矿;成矿作用;矿床的成因分类
第四章岩浆矿床
概念、特点及工业意义;岩浆矿床的形成地质条件;岩浆矿床的形成作用和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
伟晶岩矿床
不做要求,自学
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热水溶液的来源;热水溶液的运移;热水溶液的组份及其来源;热水溶液搬运矿质的方式;热水溶液中矿质的沉淀;围岩蚀变;气水热液矿床的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第七章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
概念、矿床特点;接触交代矿床的形成条件;接触交代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接触交代矿床的主要类型
第八章热液矿床
概念、特点及工业意义;热液矿床的分类;岩浆气液矿床和主要类型;非岩浆热液矿床形成条件、成矿作用和矿床特点
第九章火山成因矿床
火山成因矿床的概念和主要特点;重点介绍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第十章喷流矿床
概念、特征;喷流矿床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第十一章风化矿床
概念、特点;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风化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金属硫化物矿床和氧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及次生富集作用
第十一章沉积矿床
沉积矿床的概念、特点、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重点介绍胶体化学沉积矿床,尤其是沉积铁矿床的成矿机理
第十二章可燃有机矿床
不做要求自学
第十三章变质矿床简介
概念和特点;主要类型概述
第十四章层控矿床
概念、特点;层控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和模式
第十五章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成矿控制,包括区域地球化学控制、构造控制、岩浆控制、地层控制、岩相和建造控制、岩性控制、剥蚀深度控制;成矿规律,主要介绍、成矿系列、成矿区域、成矿时代。

第十六章成矿预测学
以隐伏矿床、盲矿体和难以识别的矿产为对象,研究它们的成矿背景、成矿条件、成矿信息及成矿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类比理论、地质异常理论和组合控矿理论,运用合适的成矿预测方法,进行所需比例尺的成矿预测研究,圈定找矿靶区,预测资源数量。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与矿床有关的基本概念作为一个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2)成矿作用一章重点为元素的克拉克值及有关概念、成矿作用方式等。

(3)岩浆矿床着重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和岩浆熔离矿床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成方式及主要特征,并以前者为重点。

(4)气水热液矿床是本课程的重点,概论、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和斑岩型矿床为重点介绍对象,应作重点要求。

(5)外生矿床着重要求掌握硫化物表生富集作用和胶体沉积矿床,其它内容作一般介绍。

(6)变质矿床仅作简要介绍,主要了解有关概念。

(7)层控矿床除介绍概念和特点外,重点放在成矿机理,与内生和外生矿床作一对比。

(8)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一章,主要了解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掌握成矿系列、成矿区域、成矿时代等概念。

(9)成矿预测方法作为一个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10)实验课内容按照课程的重点安排7次典型矿床特征分析、2次成矿预测实例分析,要求掌握矿床特征观察分析方法、成矿预测方法和技术方法的优选编写简要报告。

四、实验要求
通过矿床实验,要求学生掌握:
1、阅读和分析各种地质图件,尤其是矿区地质图;
2、观察、鉴定、素描、描述和分析各种标本和光薄片;
3、运用各种测试、分析结果进行矿床成因分析;
4、综合分析,编写矿床实验报告;
5、合理选择技术手段,进行成矿预测,并编写报告。

五、课程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0%+期末笔试70%
大纲制订人:邵拥军
大纲审核人:
大纲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